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种田之棠梨叶落胭脂色+番外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南枝
甚至连咸菜坛子李婆婆都让宋篱带了几个,家中的竹篾制品她也让宋篱带上,之后被董武制止了,毕竟到云州城去,董武大部分的生意便是竹制品生意,到时候不会缺了用的,便说不用带。
而要用的棉絮被褥之类是要到离开的时候才需要打包的。
村子里都知道董武家里要搬到云州城去了,不少人挺不舍的,即使原来躲在后面说宋篱勾引了商家商少才不守妇道的媳妇婆子此时也要来他家看看,给送些家里的农产品什么的,让带着到云州城去吃,于是宋篱家里几乎是日日访客不断。
家里的这些田地租给了李婆婆种,之后房子也要李婆婆家里帮着照看,她对城里一向是满怀憧憬的,而且和这里所有人的意识一样,认为城里人要高人一等,故而董武和宋篱要搬到云州城去她非常支持而且高兴,并且认为将来董武一定会在云州城里发家致富,故而对董武是满怀希望,给宋篱交代了很多在云州城里的注意事项,其中心依然是让宋篱不要勾三搭四,要跟着董武好好过日子。
倒是春英非常不舍得宋篱,好多次眼含泪水地把宋篱望着,让宋篱也跟着有些伤怀,只说等自己和董武在云州城里扎下根,日子好些后就接春英过去玩一玩。
春英丈夫还在的时候,曾经被带着去过云州城一次,故而对云州城的某些地方还有点了解,就给宋篱说了一些,然后也只是哽咽着让宋篱不要忘了这里。
搬家的日子到来了,早上,不少人都来送行,要搬的东西基本上没让董武和宋篱费劲,全是村中乡邻帮着搬到码头去上船的,先是一艘小船,要到县城里去后转到去云州城的大船上,大船要第二天才出发,董武和宋篱会在舅舅家里住一天,等到第二天离开。
这次去云州城,舅舅、舅母以及吴雪珍都要跟着去,舅母说要看着董武和宋篱把家安下来后才会回珉阳县来。
在村子码头要上船的时候,春英拉着宋篱的手不放,无语凝噎,宋篱只得安慰她,“好了,我们只是去云州城里住而已,又不是以后都没有见面的机会了,我想家里的时候会回来看看,你也可以来云州城看我们,要是你愿意,到时候有机会也搬来云州城住好了,不要伤心了。”
宋篱柔声安慰着,春英拿着手帕擦了擦眼泪,低声应了。
宋篱一直把春英当成自己的亲姐姐一般看待,此时要离开了,也是非常不舍的,但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人终归是要面对各种别离的,此时虽然不舍,也只能忍痛承受着。
董武的几个好哥们儿跟着押船去县里,然后还会帮着把东西搬到他们定下的去云州的大船上。
船要开了,岸上站着不少人,大家都挥手告别。
宋篱站在船头董武身边,也和大家挥着手,船被撑离了岸,突然,一个人冲过来,从岸上跳上了船来,宋篱被吓了一跳,一看过去,居然是李万林,他也朝宋篱看过来,语气很坚定,道,“我





穿越种田之棠梨叶落胭脂色+番外 章节73
也要去云州城,我要去我大哥那里。”
李万林的大哥李万允在云州城里做学徒,他跳到船上,后面他娘就赶过来了,手里还拿着打他的竹竿,道,“你给我回来,你大哥哪里养得起你,你没事做去云州城做什么?”
“我就要去云州城,我让大哥给我找事做。”李万林反驳着。
因为这事,船只好停了,四婶儿跳上船来抓李万林回去,李万林硬是不肯,船上几个年轻力壮的男人出手才把李万林给抓住,四婶儿要拉他走,他无论如何都不走,四婶儿急得哭了起来。
最后大家都劝道,“他既然想去云州城里做工,你给你家万允带个信,让他给万林找个事情做吧!”
四婶儿哭着说万允也是做学徒的,当初也是找了关系才过去做学徒,现在还没出师就又介绍个弟弟过去,估计那边不会乐意,这次过年万允回来,他家也提过让万允给万林在城里找个事,万允应了找到了再让人带信回来,现在还没带信回来,李万林就过去了,怕会给大儿添麻烦。
但李万林就是不管,他硬要去云州城。
最后还是董武发话了,“要是四婶儿信得过我,就让林娃跟着我们去吧,先在我们家的房子里住着,给我们家的铺子做些事,我们给些工钱给他,等万允给他找到工了,他就去做万允给他找的工。”
董武会这样把李万林揽下来,完全是因为以前商少才跑到他家去打宋篱主意的时候,李万林帮了忙来叫董武,这份人情挺大的,董武觉得这样帮李万林,也算是还人情。
他说完,李四婶便千恩万谢地道谢了。
看母亲答应,李万林也是万分高兴,一双眼睛闪着光地把宋篱望着,但宋篱也朝他看过去,他就又赶紧把脸转开。
董武让李万林先和他母亲回去收拾行李,第二天早上卯时到县城码头就行了,到时候才上船去云州城。
看着李万林被他母亲揪着回去了,这边船才又开动。
到了县城码头,舅母带着家里的一个伙计已经在码头等,之后就是把搬家的东西全都从小船搬到大船上去。
舅舅和好几个船老大都认识,这次的这个董武也认识,东西搬上船放好。
除了董武他们,还有其他家要运货去云州城的,此时也在搬货。
舅母带着宋篱回家去,董武便请了船老大和帮着押船过来的兄弟们在酒楼里吃午饭。
第二天一大早,船就要出发,一家人在寅时左右就起床了,然后吃了早饭,带着东西,就坐原来约好的马车去码头,到码头时,天地之间依然非常暗,天就像是一个黑黑的罩子把大地罩着,没有月光,也没有星子,雾气缭绕,只有码头上的清冷灯火,还有各种热闹的人声。
因为早上有雾,之后船出发的时间便往后推迟了。
李万林是一路从村子里举着火把走路来的,到的时候已经辰时过了,他走得满身是汗,背上背着一个大包袱,手里还抱着一个包袱,他后面还跟着送他来的父亲,背着一背篓东西,估计是让带着去给他大儿子的。
李万林看自己赶上船了,这才松了口气。
他父亲和董武说了一阵话,主要是感谢董武带李万林去云州城的,然后就是请他多多照顾这个小孩儿,董武都一一应了。
然后他又把背篓交给董武,从里面拿出数包东西出来,一部分是带给李万允的,一部分是给董武的,是他家娘子做的熏肉,还有豆子之类的农产品。
雾气渐渐散了,太阳出来,船也要开了。
宋篱坐在船里面,吴雪珍趴在他身上和他玩,舅母坐在一边说话。
看来吴雪珍已经不是第一次坐船去云州城了,她已经没有了什么新鲜感,只是一味拉着宋篱玩而已。
他们的这艘船据宋篱目测,有十几米长,五六米宽,里面挺大,除了他们家,还有另外两家商人押的货,其中一家也有女眷在一起。
船出发之后,对方家里的女眷还来邀请舅母和宋篱他们过去坐着吃点心聊天。
对方是比较有钱大方的人家,住的船舱是这艘船里最大的,里面床,桌椅之类俱全,甚至还有柜子。
宋篱他们住的船舱就要简陋许多了,只在地上垫了褥子,然后有钉在船板上的矮桌,他们要了两间小舱,本是决定宋篱杜氏和吴雪珍住一间,舅舅、董武和李万林住一间,后来看了看人的体形和船舱的大小,加上董武的要求,最后还是决定舅舅一家人住一间,董武和宋篱住一间,给李万林要了一个大舱里的床位。
这邀请宋篱他们吃点心聊天的人家姓宋,她们知道宋篱也姓宋之后就异常高兴,说是本家,宋篱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对同姓血脉什么的非常在乎,但是对方待他的热乎劲还是让他不大能够习惯。
这个宋家坐船的有两个闺女,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二岁,还有个七岁的小男孩儿,他家太太姓曾,是个三十多岁有点胖的和蔼的妇人,商人本就在意和气生财,故而他们待宋篱他们异常热乎,还说起这次来珉阳县的各种事情,又问起宋篱他们去云州城去做什么,宋篱答道是搬家到双桂巷去住。
那个十二岁的活泼女孩儿马上道,“是在兴乐街过去的那个双桂巷吗?”
董武提过,宋篱便应道,“是的。”
那个女孩儿马上就欢呼起来,他们家的人都非常高兴,曾氏也笑道,“没想到还会遇到如此着巧的事情,我们家就是住在双桂巷里的,在东头这边,我家的铺子就在兴乐街上第三家。”
宋篱和杜氏也没想到事情居然这么巧。
宋篱笑了,道,“真的太巧了啊!”
宋家的大女儿也笑道,“正想着好不容易遇到个这般出色的姐姐,想到离船就要分别正心中伤心不舍,没想到真有缘分,之后就能做邻居了,这次跟着来珉阳县里到外婆家过新年,真是很走运的事情啊。”
那个小男孩儿在他母亲怀里,也一双大眼睛把宋篱望着,跟着大家露出笑容来。
之后一路就一点也不寂寞了,虽然要走好些天的水路,但因为有人聊天说话,日子就非常好打发,只吴雪珍之后有些感冒,便有些晕船,但她只是一路昏昏沉沉地睡觉,并无其他不良症状,当船在中途停靠时下船去买了药来,她吃了药感冒就好得差不多了,便和宋家那叫宋福明的小男孩儿玩,两人年龄相当,对方家里似乎也是把男孩儿当女孩儿一样地养,故而两人很有话题,每天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看吴雪珍挺喜欢那个宋福明,杜氏又觉得宋家家境很不错,曾氏也是个非常和蔼的人,就打起以后做亲家的主意来了,于是越发和曾氏套近乎,两人在下船的时候已经做起了结拜姐妹来。
宋篱不得不对杜氏的这种交际能力叹为观止。
曾氏之后一直是唤杜氏为姐姐,还说只恨自己没有早些年结交她,真是人生之憾事。
杜氏又问了曾氏他家宋福明有无订亲,在得知没有之后,她就拉着曾氏的手道,“妹妹,你看我家这小珍怎么样,她和你家明明这样玩得来,要不我们就定为亲家算了。”
曾氏眼睛也是一亮,赶紧应道,“这真是很不错的,我和夫君说说就可以定下这事来。”
宋篱在一边听着异常诧异,心想吴雪珍的婚事这样简简单单地就定下来了么。
这几天吴雪珍因为生病而显得精神不大好,故而人的表现就比较温和,没有做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来,给人的感觉就非常不错,宋篱真担心宋家知道吴雪珍的本性是多么彪悍的小姑娘后,是不是会后悔莫及。
不过,之后倒没有宋篱的这种忧虑,吴雪珍性格肖母,颇有些巾帼不让须眉的意味,而宋家的这个儿子宋福明却因为身子骨不好而从小当女孩儿养,性子很温吞,和他母亲性格很像,故而两人倒是性格互补,吴雪珍比较能撑得起家,两人在一起之后倒是挺幸福的。
【第一卷完】
【第二卷 城深闲暇度日】
第一章 烟叶铺子
两年后。
春寒料峭,虽然阳光明媚,但天气尚冷。
宋篱提着一个食盒往董记烟叶铺子里走,身后跟着一个四十来岁的婆子也提着食盒。
还未走进烟叶铺子的大门,正出门来的李万林看到宋篱便叫了他一声,“嫂嫂,你来了!”然后又赶紧进铺子里去了。
宋篱一向觉得李万林这个小孩儿个性上有些奇怪,此时他看到自己和张大娘提了食盒也不过来接着,就赶紧往铺子里跑,实在是没什么眼色礼貌。
宋篱认为四婶儿把李万林交给董武和自己,他们便有义务把李万林教好。
直至如今,这个孩子据说在鉴别烟叶上非常仔细且极有天赋本事,招待客人上也是很伶俐的,职业素养算不错了,但他却总在见到自己时赶紧躲开,总让宋篱心里不大爽快。
而且当年,他也总是一个劲地叫宋篱的名字,宋篱倒没觉得有什么,只董武不让他这样叫,要这个孩子叫他“嫂嫂”。
以前叫宋篱的时候,宋篱觉得还没有特别别扭,现在他叫“嫂嫂”了他就觉得异常别扭了。
进了铺子,另一个伙计叫孟成的已经笑着热情地迎了过来,一边要接过宋篱手里的食盒,一边说道,“嫂嫂,董武哥还在后面房间里和傅叔对账,怕是还有一阵呢。”
今天是烟叶铺子里对账的日子,董武早上过来的,现在午时了也没回家用饭,宋篱想着以前他每次对账都要花很多时间,不到下午不算完,这天便亲自给他送了午饭过来。
他也不把食盒让孟成提了,道,“我自己提到后面去找董武就行了,张大娘手里的是你们的菜,今天是我下厨呢,煮了芋头烧鸡,你们看看味道是不是还行。”
听说是宋篱下厨做的,孟成赶紧笑着应道,“嫂嫂做的都好吃,上次的鱼就鲜得我咬到舌头了呢。”
听他在这里讨好巴结宋篱,那边在练习拨算盘的李万林就“哼”了一声,宋篱朝他看过去,心想李万林这小孩儿怎么就学不会孟成的半点讨喜的功夫呢,明明两人年岁相当。
宋篱看李万林又在那里别扭,把算盘打得啪啪响,便对他说道,“林娃,你也快过来摆一下饭菜,赶紧吃了,不然就凉了。”
李万林不喜欢宋篱叫他“林娃”,但也不能反驳,只得赶紧过来帮着孟成一起摆菜上一边的小桌,一个荤菜,两个素菜,素菜是一个炒叶子菜和一个烧豆芽,有一大盅筒子骨熬的汤,然后是米饭。
对于他们这种小伙计来说,算是很不错的伙食了。
他们这个铺子里,一个掌柜,姓傅,大家都叫他傅叔,是董武请来的在烟叶行里的老师傅,很有一手,下面就是李万林和孟成两个小伙计,如此三个人。
每天中午,宋篱都让张大娘给送饭菜过来,这样体贴的行为,大家都挺感动的,毕竟别人家里不一定包饭。
张大娘是吃了饭菜过来的,此时就坐在一边和两个小伙计说话,等着和宋篱一起回去。
宋篱提着食盒往铺子后面走,后面有个小天井,有三间房,是仓库,也有一间是卧室,李万林住在这里。
此时董武和傅叔就是在这间卧室里,宋篱在门口敲了敲门,道,“董武,我送饭来了。”
门很快开了,董武接过他手里的食盒,道,“你怎么亲自送来,随意让个人送来就行了




穿越种田之棠梨叶落胭脂色+番外 章节74
。来,坐,你吃了没?”
宋篱笑着走进去,道,“也没什么事要忙,想过来看看这边,就送饭来了。我是吃过的,不吃了。”
说着又和傅叔打招呼,傅叔是一个快近五十的老头,曾经是给别的烟叶铺子做掌柜的,从事这一行已经有三四十年了,在那一家的老一辈死后,换了儿子来当家,这个新当家就找了错把傅叔给辞了,换了自己大舅子做掌柜。
是蒋叔本和傅叔熟悉,就让董武去把他请了来给做他的烟叶铺子的掌柜。
傅叔也笑着应了宋篱,道,“小娘子来了,我这老头子也该让让,我出去吃饭罢。”
宋篱赶紧道,“就和董武一起吃吧,出去吃作什么。”
董武也劝他一起吃,但外面李万林已经过来叫傅叔,道,“师傅,饭菜摆上桌了,吃饭了。”
傅叔于是道,“你们小两口坐着说话,我出去吃。”就跟着他一起出去了,房间里只剩下了董武和宋篱,宋篱看着傅叔的背影,露出个无可奈何的笑。傅叔每次都是这样,只要他来找董武,傅叔必定要把空间让给两人的,宋篱觉得其实这根本没什么必要。
董武倒是很感谢傅叔的心细体贴,过去把房门关了,然后拉了宋篱的手,让他坐下,这才把食盒里的饭菜拿出来。
董武的饭菜和外面大家吃的是一样的,一荤两素一汤,一大钵米饭。
宋篱伸手摸了摸菜碗,道,“还没冷,正好。”
董武吃了一筷子芋头,赞道,“这是你烧的吧!很好吃。”
宋篱笑道,“你一吃就知道是我烧的?”
现在宋篱已经不是太经常烧饭,大多时候是张大娘烧,有时候董武会做。
本来宋篱对做饭有很大兴趣的,只因一次油溅出来烫了宋篱的胳膊,起了一个泡,董武心疼不已,便不让宋篱日日烧饭了。
董武满目含情地把宋篱望着,道,“是娘子你烧的,我怎么会尝不出来。”
宋篱看董武这老实人又恶劣因子发作了,居然调戏自己,脸不由得就红了,道,“你这个假老实。”
董武笑而不应,夹了一块鸡瘦肉递到宋篱嘴边去,道,“再吃点吧!”
宋篱看他殷勤,也就张嘴吃了。
董武边吃边喂宋篱,道,“这里对账过一阵就完了,我和你一起回家去,你不是说想去吃那一家何记包面,我们晚上就去吃吧?”
宋篱点头,“好啊。只是路有些远。”
董武道,“走一些路,你身子骨也好些,不怕路远。”
宋篱想想也是,走路锻炼锻炼身体总是好的,而那家何记的馄饨的确在整个云州城都有名,必定要去尝尝才不会一直惦记。
宋篱这两年长高了不少,记得他最初的时候只到董武胸口上一些,后来到了肩膀左右,现在,他已经到董武耳朵下边那么高了。
宋篱对此是很得意的,不过,为此他也吃了不少苦头,身高长得太快,有一段时间,他总是小腿和膝盖痛,隐隐痛得他不知所措,有一次甚至躺着午睡在梦里痛得哭了起来,只把董武吓坏了,以为他做噩梦,把他搂在怀里赶紧将他唤醒了,宋篱刚醒来,意识混沌,向董武哭诉道,“我腿疼,腿疼……”
董武以为他出了什么事,赶紧让家里的婆子去请大夫来,大夫来了并没有检查出什么问题,只说他身子有些虚,然后给开了大补的方子,吃得宋篱流鼻血,董武被他流鼻血更是吓得半死,这次不敢找原来的那个大夫了,让人去隔着几条街的很出名的宝善堂请了大夫来,对方来看了,就说宋篱没什么事,估摸着是长身体,所以觉得骨头胀痛,让每天吃大骨汤。
于是董武不敢怠慢,甚至为了买到最好的大骨,他日日早起亲自去肉铺里挑最好的大骨熬汤给宋篱吃,又在里面加红枣枸杞子等物,宋篱吃了几顿就觉得太油腻了,便不想再吃,董武只好又往里面加别的吸油的东西,总之,换着法子炖大骨汤给宋篱,宋篱日日喝,膝盖和小腿痛的毛病果真好了,而且人的气色也长好了很多。
到现在,日日炖大骨汤已经是他们家的传统,铺子里的李万林和孟成这样喝汤,个子也抽高了不少。
虽然董武已经为宋篱的身体费尽了心机,但也许宋篱的体质不太好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无论怎么小心地呵护着,宋篱的身子依然不大好,去年冬天又一次冷感冒了,然后就病了一个多月,到开春他才又活蹦乱跳起来。
董武是怕了宋篱生病,每次看到他生病都会想到当年自己母亲生病的时候,就会很怕他也有什么三长两短,故而他最想的就是能够让宋篱身体变好起来。
张大娘倒是有个提议,她说女人在生孩子坐月子的时候好好调理,即使是娘胎里带来的弱症也是能够调理好的,她这话说得宋篱满脸黑线,董武也是转开眼不以为然。
张大娘以为两人不信她,还找了很多例子出来说,最后宋篱说他信了,他明白了,张大娘才没有继续唠叨。
说起孩子,这倒是宋篱和董武的心头伤了,他们两人都知道两人怎么生得出孩子来呢。
这事之后,董武便比以前上心了,觉得还是要养一个孩子比较好。
第二章 蒋诗泽
董武吃完饭,将碗筷收拾好放进食盒里。
宋篱将食盒提出去让张大娘把食盒带回去,自己要在这里坐一会儿,等董武一起回去。
张大娘应了,宋篱便又回到后面屋子。
董武已经又在看账册,宋篱看到上面的记账,就看得头昏眼花,觉得自己果真是没有什么商业天赋的。
在前世,他也是如此,对于金钱这些根本不敏感,出入帐之类从来不上心,自己一个人生活,金钱上也是一塌糊涂。
他觉得在这方面,他完全继承了他母亲,艺术细胞发达,别的方面完全不行。
后来傅叔又进来了,和董武一起讨论扩大铺子和烤制烟叶方面的事情,宋篱对这方面更是糊涂,听着听着就靠在床头打瞌睡起来。
当董武和傅叔的讨论告一个段落回头去看宋篱,宋篱已经靠在房间里的那张床上睡过去了,眼睛闭着,眼睫毛覆下来,衬着洁白的肌肤,带出如明月映春山碧水一般地干净清澈与宁静安详。
傅叔也随着董武的目光看过去,然后就露出个慈祥的笑,对董武小声道,“我先去外面活动活动筋骨,过一阵再说接下来的吧!”
董武点头应了,见傅叔出门去,还好心地帮着把门拉上了。
董武起身过去将宋篱轻轻搂到怀里,宋篱根本没醒,靠着他依然睡得酣然。
董武手指抚上他的脸颊,有些发凉,他不可察觉地皱了一下眉头,然后把枕头放好,扶着宋篱躺在床上,又给他脱了鞋子,把他移到床里去睡,然后给他盖好被子。
董武坐在床边看了宋篱一阵,宋篱这两年长高了长大了,脸部轮廓比以前要来得清晰,随着眼尾微微上挑的幅度,一双桃花眼更加迷人,眉毛清秀,眼睛澄净,不过,伸手摸摸脸蛋,上面依然带着一些婴儿肥,细滑柔嫩,上唇有点薄,但下唇却足够丰满,加上已经显出坚毅之感的下巴,便带上了迷人的性感来。
董武禁不住俯□在他唇上亲了一口,心中全是爱意。
1...3738394041...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