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白饭饭

    胡霁色则留在村里,反复嘱咐村民生石灰的使用方法。

    因为生石灰会在肺部滞留,因此要反复嘱咐村民不可像以往一样撒在家里,必须是兑水清洗衣物使用等等。

    结果年前靠着卖生石灰足赚了十两银子……这胡霁色还真是没想到。

    不过,胡丰年主动提出,过两天村民可以挨个到他们建房的工地来看脉,确定是否被传染上。

    虽说这巨大的工作量都是免费的,但胡霁色不觉得亏。

    因为这是给以后坐诊打下基础啊!

    就这么忙忙碌碌的,家里的新房终于建好了两栋房屋,另带一个伙房,和在胡霁色的坚持下建的一个药房。

    因为工程很赶,年前就先这样,围墙也只建了三分之一。

    这一切落定的那一天,胡丰年也是难得闲暇,带着兰氏和霁色茂林一块儿在新家散步。

    “到处都光秃秃的。”小茂林嘟囔道。

    因为这块地很大,胡家也没全围了,大概围了两三亩左右。但依然面积惊人。

    此时因为仅仅完成了基础建设,院子里都还没来得及摆布,自然也就像小茂林说的一样,到处都“光秃秃”的了。

    胡丰年道:“到时候咱院子里这几亩地,就种些金贵的药材,用围墙拦着,谁也偷不走。外头咱就种些便宜的药材。”

    胡霁色则是看了小茂林一眼,笑道:“这么大的地方都是咱家的,虽说现在是秃,可来年不是能慢慢建起来么到时候都让你疯着跑去。”

    小茂林听了,这才露出笑容,道:“嗯,而且离河也近,我到时候可以去泅水!”

    大家讨论着这个大院子以后要如何建设,越说越是高兴。

    这段时间大家事情都多,眼看临近过年了,人也闲了下来,看着这未来的家园,众人心中都满是喜悦。

    胡霁色笑道:“明儿起就慢慢把大房那边的东西都搬过来吧。”

    闻言,胡丰年倒像是突然想了起来,对胡霁色道:“昨个儿我回去的时候,你爷同我提起,等咱们搬走了,咱那大屋,想腾出来给宝珠做闺房。”

    胡霁色顿时一个激灵:“凭啥”

    真特么不要脸啊,都分了家还想白拿!

    胡丰年犹豫了一下,道:“这事儿我是答应了的。毕竟,咱们刚分了家就起新房子,又顿顿吃肉,本宅那边心里都犯嘀咕。我寻思着,反正那屋子我们也不住了,不如就舍了出去罢。”

    闻言胡霁色就是一阵头疼。

    得,大爷您是想做好事,舍财保平安,那也要人家能念你的好啊!




第八十八章 赶大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查找最新章节!

    既然胡丰年已经答应了,胡霁色也就没有再花时间和他争论。

    虽说有点不高兴他事先没有和家人商量,但胡霁色想着这毕竟也是旧时代大家长的通病。

    那间大屋也算是无关紧要的事情,重要的是现在家里的钱都在她手里,她自己看紧点就行了。

    眼看快要过年了,他们家现在最要紧的是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搬家之后的第一个新年。

    家里有很多东西需要置办,胡霁色写了个单子,锅瓦瓢盆算是小件了,另外还有新的棉花被褥之类的。

    这真是怎么看,也得让牛车拉几个来回……

    胡霁色想了想,干脆把单子上的牛划掉,换成了骡子。

    胡丰年拿着那单子看了,倒是笑了,道:“买牛倒也合适,为啥要买骡子”

    胡霁色道:“咱们就侍弄家里这几亩地,到时候去谁家凑个份子就行了,没必要自己弄一头牛回来。再说了,家里养了牛,还得天天放呢。”

    牛在这个时代属于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资产,而且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牛的。

    大多数情况下是几家共用一只牛,轮流使用,也轮流放牧。

    现在在他们家,侍弄药田真的是副业中的副业, 家里就这么几亩地是自种的,实在没必要买牛。

    这些情况也是胡霁色出去才知道的,倒腾几亩地真不是多大的事儿,老胡家的人也真够懒的,就这么点地还佃出去。

    “我寻思着到时候咱们进城的时候多,不如就买骡子吧。”胡霁色道。

    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这个了,她觉得牛车慢悠悠进一趟城委实太浪费时间,以后若是常常要往城里跑,还是有骡子最合适。

    在这种事情上,胡丰年向来是纵容胡霁色的,就笑道:“凭你的心意买吧。你算算咱还有多少银子。”

    胡霁色抱出了一个不小的钱罐子,把里头的碎银子还有铜板之类的全倒在了炕上。

    这下子,就连原本缩在兰氏怀里的茂林都跑了过来,两眼发亮地道:“哇,好多钱啊!”

    胡霁色忍不住想笑,道:“你来数数。”

    小茂林眨眨眼,道:“我来”

    “对,你就数这些铜子儿。”

    胡霁色估摸着划拉出两百个大钱,让他去一边数着玩。

    其实说起来她也觉得有些对不起小茂林。

    她和胡丰年天天忙得脚打后脑勺,指望兰氏给孩子启蒙也是不可能的。

    “咱这一共二十多两银子富余,今年那边的五两银子,给吗”胡霁色试探性地问。

    胡丰年犹豫了一下,道:“我看还是得给,不然得闹。”

    闻言胡霁色也没有反对,她不是计较这块八毛的人。

    这也是分出来以后,才发现其实大房是真的很能赚钱。

    虽说平时看着都是一个大子儿一个子儿的进账,但攒下来确实不少。

    当然了,年尾的时候赶上肺痨忙了一阵,也是个不小的进项。

    “那就拨出去五两,再拨出去三两银子是茂林明年的学费。我算过了,咱们要置办的东西多,匀出十两差不多。余下的钱就买骡子吧。”

    胡丰年提醒她:“那就不剩了。”

    胡霁色也有点心疼,但还是坚决地道:“不能凑合着过。咱那头不是还有二十两银子,明年就用来扩建房子,和买药种吧。”维昌

    闻言胡丰年调侃她:“你不是说那银子不动吗”

    胡霁色一咬牙,道:“银子就是用来花的。”

    她办事素来雷厉风行,当天下午就央着胡丰年去镇上,挑了一匹一岁多的青花大骡子。

    然后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胡霁色就从被窝里钻了出来。

    兰氏迷迷瞪瞪地道:“囡”

    胡霁色知道她惦记着赶集的事儿。

    这在每个家庭,都是主妇的责任。

    胡霁色道:“没啥,娘您睡。”

    不是她不带兰氏玩,实在是这来回得跑好几趟,等到天色亮一些,去买过年吃的东西的时候,再带兰氏吧。

    她摸黑套了棉衣,随意扎了头发就出门了。

    胡丰年已经起来了,也收拾好了,但看那样子好像很担心:“留你娘和你弟在家,会闹吧”

    昨晚他可是听见胡霁色哄她说要带她去赶集的。

    “今天要跑好几趟呢,都带着娘,那她也得累坏。我中午回来再带她。”胡霁色不以为意。

    胡丰年道:“那你也没跟她说清楚…… ”

    末了他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解释道:“你娘现在是个孩子脾气。”

    胡霁色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然后就憋着笑,道:“要不我自己去吧,爹您留下来。”

    本来胡丰年是多严肃的一个人啊,突然就变得这么…… 细腻了。

    胡丰年皱眉道:“那也不行。”

    这时候,门外传来了厉竹山的声音:“胡先生起了吗”

    胡丰年愣了愣,连忙起身迎了出去。

    “竹山小兄弟,这么早,啥事儿啊”

    厉竹山那样子看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道:“我家二爷已经起了,灶上蒸着馒头,打发我下来问一声,今年能不能在您这儿搭伙过个年”

    这话说的胡丰年和胡霁色都有些诧异。

    厉竹山看起来更不好意思了,道:“我们仨男的,初来乍到的,要置办过年,压力挺大的……”

    胡丰年听了就笑,道:“这有啥,就是多几双筷子的事儿。”

    厉竹山连忙道:“我们不白吃。您看您这是不是要去集上我们二爷也要去一趟,吃的东西就让我们来买吧,就算我们蹭了婶子的手艺。”

    胡丰年还在纠结兰氏的事儿。

    这时候胡霁色就憋着笑,道:“可以啊,回头我跟你们二爷先跑一趟。这一趟可得赶早,不然好肉好糖都卖完了。”

    言罢,她对胡丰年道:“爹,咱俩不能一块儿出村的。您还是留下来坐镇的好。”

    胡丰年心下有些愧疚,但也算是找到了台阶。

    “也是,万一村里乡亲有点急事,我俩都不在,确实不合适。”

    厉竹山一看这么顺利,也松了口气,对胡霁色道:“您还没吃饭吧我们那蒸的馒头够,待会儿二爷带下来,就可以直接走了。”

    胡霁色有些揶揄地看着他。



第八十九章 蹭吃蹭喝蹭一切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查找最新章节!

    厉竹山这一口一个“您”的,也就是在胡丰年面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和江月泓在胡家人跟前儿都小心了很多。

    只是私底下嘛,他和他那个小主子还是一个德行,对胡霁色可没有这么客气。

    天擦了白的时候,江月白带了馒头和车过来。

    他对胡丰年道:“您看,我把我们家的马车寄放在您这儿,合适吗”

    胡丰年大手一挥:“合适,这地方大。”

    江月白又笑道:“那您看,等过完年,我们在您这搭伙吃饭成吗”

    胡丰年:“……”

    江月白厚着脸皮道:“您看,山上山下的,也方便。我们不白吃,交口粮钱。”

    胡丰年失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合着你把这块地便宜卖给我们,又出了那么多力,是在这儿等着呢!”

    江月白也笑,道:“叫您看穿了。”

    他家的情况,胡丰年倒也知道一些。

    江月白和他那小兄弟年岁差的不多,性子却完全是两样,基本上就是当哥哥在照顾一家子。

    听说他在城里还有什么生意在做,供一家人吃穿,常常要两头跑,还得做饭,确实辛苦了些。

    胡丰年也很好奇他为什么不干脆住在城里。

    但这毕竟是人家的家事,胡丰年也不好过问。

    几个人对付着吃过馒头,江月白和胡霁色就出发去城里了。

    眼下天还没亮,今天是赶年前大集的日子,村口早就已经聚了一班人,等着村里有牛车的人顺路捎带过去。

    胡霁色还在车里跟江月白开玩笑:“你说你刚开始把地卖给我们,是打着这主意不”

    江月白也不避讳,道:“见识过婶子的手艺之后,我的心思就更坚定了。”

    说到兰氏的手艺,胡霁色也啧啧称奇:“我娘也是个奇人,有些东西她明明都没吃过,跟她说一遍,她就能做得像模像样的。”

    江月白心想,难道你吃过

    胡霁色又道:“还有,再普通的东西,她做出来就是不一样,就是好吃。”

    江月白笑道:“那是你有福气。我家老三恨不得天天扎你们家锅里吃饭了。”

    胡霁色突然想了起来,道:“对了,你自己来赶集不带他,他会闹吧”

    “闹就闹吧,都多大的人了,吃啥啥不够,干啥啥不会的。”

    胡霁色听他这么说他弟弟,也觉得乐,道:“你还别说,他倒是更像这个岁数的人。”

    其实这也不是江月白第一次数落弟弟了,有一次江月泓在胡家吃饭,足吃了三碗还拉不走。

    江月白也是急了,就数落他“要不要把你扔进锅里去坐着吃”

    胡丰年笑点低,竟然因为他这句话笑得半天合不拢嘴。

    他俩正说着话呢,马车突然被人拦住了。

    拦住马车的是江氏,就是村里种药田的那个,她身后还跟着大女儿招娣。

    “哟,这不是我本家的小哥儿吗这是打算去赶大集是不是我们这都等着村里的牛车,我看你这辆车也算宽敞,能不能捎上我们”天合

    她家就是她当家,嘴皮子很利索,比一般妇人要大方些。

    比如现在想蹭车,就抬出自己的姓氏来套近乎,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江月白想了想,道:“不好意思,婶,我这车里还有胡家姑娘,要买的东西挺多的,恐怕捎上您去了,就带不回来了。”

    江氏听了有些诧异,道:“是霁色丫头么”
1...4243444546...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