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白饭饭

    说是没往心里去,可新媳妇这到底是没面儿。

    好在她家公公和男人是向着她的。

    胡霁色只能安慰她道:“没事儿,现在咱们分出来了,以后走动的事儿咱自己说了算。到时候我三天两头往你这儿走,你别嫌我烦才行。”

    正说着话呢,杨大伯把孙子架在肩上又回来了,笑道:“孩子她奶把牛肉炖了。你看这个点,你们还没吃饭吧待会儿一块吃两口。”

    江月白听了瞬间色变,连忙道:“大伯,我们真是吃饱了来的,不是跟你们客气。再要吃牛肉,肚子怕是装不下了。”

    杨大伯瞪眼道:“那不行,儿媳妇娘家人头一回上门,又是逢年过节的,不吃点肉就走怎么行”

    正说笑呢,门口突然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杨大哥杨大嫂,快出来瞧瞧,杨正这小子喝得稀醉!”

    胡麦田一听脸色都变了,连忙跑了出去。

    江月白和胡霁色自是也在后头跟着。

    等出去一看,就见胡丰文和另一个眼生的男子扶着喝得已经耷拉头的杨正,刚从大院门口进来呢。

    “咋回事都大白天的,还喝这么多!”胡麦田有点着急地道。阅书斋

    胡丰文早就看到了胡霁色,此时眼珠子转了转,只先当没看见。

    他笑道:“你叔在呢,急什么。”

    杨大伯把孩子抱给胡麦田,道:“我先把这混小子弄进去。”

    说着,从胡丰文手里接过了醉得不省人事的杨正,打算先扶回房。

    胡麦田要跟过去照顾,杨大伯就笑道:“待会儿让你娘拧了帕子给这小子擦擦就是,你这还有客人呢。”

    “炖什么呢,好香啊。”胡丰文笑道。

    胡麦田没好气地道:“炖牛肉呢。”

    “咋了这是,对自己亲叔叔也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还有霁色丫头,咋上城里来了,也不跟叔叔打个招呼。”胡丰文依然笑眯眯地道。

    胡霁色上下打量着他,心想真是活久见,当时都闹得这么难看了,他咋还能这样呢这脸皮也是厚得没边了。

    不过她转念又想,他还敢这样,无非是仗着胡麦田在娘家也不好意思撒开了闹。

    可胡霁色不怕啊,她最多就是和自己小叔关系不好吧,也不怕别人说,就让他在同学跟前儿丢脸好了。

    “叔,您忘性大,这才一个多月的功夫,您回趟乡下,就要背着我爹娘把我许给一个打老婆的醉鬼的事儿,这就忘了我可不敢再跟您搭话,回头你又给我摆那叔叔架子,指不定把我卖哪儿去呢。”

    闻言胡丰文那个同学好奇地看了他一眼,道:“咋地,你还把侄女随便配人啊”

    胡丰文脸色都不带变的,乐呵呵地道:“我家这丫头脑子不大好,乱说话我们也习惯了。”

    说着,他压低了声音道:“她娘是个疯子…… ”

    声音虽然压得很低,但确实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见。

    同学听了,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大疯生小疯子的事儿,他也不是没听说过。

    胡麦田气得脸色都变了,正想要说话呢。

    就听杨大伯在远处道:“哎,既然来了,就坐下吃点牛肉吧!咱这还是托了小白的福啊,这东西有钱都买不到啊。”

    胡丰文立刻对他那同学道:“哎,我家老大哥就是热情好客,怎么样,再整两杯”

    说着两人就想往厨房的方向去。

    胡麦田知道说话的最佳时机过了,脸都憋红了。

    眼看他们俩已经走进了厨房。

    杨大伯对江月白和胡霁色笑眯眯地道:“还傻站着干啥,都来都来。”

    江月白不肯动脚,道:“我就不去了。”

    “别跟我说你吃饱了那一套。”杨大伯说着就想自己来拉。

    江月白被他拉着往前走了几步,差不多走到厨房门口了,突然就抬了抬眉毛,看了看屋里那俩人。

    “真不是客气,我不想和那种说谎不眨眼的人同桌。”

    说着,他就对胡霁色道:“走吧。咱还有很多东西要买。”




第九十四章 全都被包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查找最新章节!

    胡霁色回过神,就对杨大伯笑道:“大伯,那我们就先走啦,等年后我爹上门来跟您唠嗑唠嗑。”

    杨大伯有点尴尬,点点头,道:“哎,赶大集的时候,我就不耽误你们了。”

    说着,似带询问地看着江月白。

    江月白笑道:“我也会再来的。”

    然后也不再多言语,带着胡霁色先走了。

    明明他们也没有多说什么,胡丰文脸上就挺挂不住的。

    他那个同学上下打量了一回,却没再说啥。

    胡丰文心里有些气恼。

    他这些同学也都是人精,若是问出来还好,偏偏啥也不说,他自己也不好主动挑话。

    而且在书院,他出手不说阔绰,却绝对不寒酸。

    大家都知道他是从乡下来的,却也不知道他家是那外强中干的情况,只知道他家有个考上秀才的兄弟,和当捕快的侄女婿。

    猛然看见他家有个侄女,看那衣裳实在是有些……“朴素”。

    再加上送牛肉的江月白那句颇有深意的话,让人很难不多想吧。

    胡丰文是恼了胡霁色,更恼了江月白,但当着同学的面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想着回去再算账。

    ……

    去买布料的时候,胡霁色心情很好地给江月白参谋了一下。

    “我觉得你穿蓝的好看,你又不用下地干活,穿亮一点也没关系。”

    江月白想了想,道:“你也不用下地干活,也可以打扮打扮。”

    胡霁色道:“我娘念叨着让多买些红的。”

    江月白问:“做裙子吗”

    “算了吧,我可能穿不习惯。”

    结账的时候,江月白把她手上的布都抢过去,道:“这些都是给我婶子的手工钱。”

    胡霁色不愿意:“多了吧。我这买的不少呢。”

    江月白笑道:“不多,想让婶子包我们家三个人半年的针线。”

    ……行。

    胡霁色估了一下,觉得也不亏,还赚了点。

    她再次感慨:“我算是知道你这个人了,之前这么热心,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我呢。”

    江月白低笑,道:“大不了以后多让你使唤使唤。”

    买好了布匹,又买了些日常需要的针线篓子之类的。

    因为江月白大包大揽,这比预算的又剩下了好几两银子。

    胡霁色去选了一对丁香花样式的小金耳钉,又换了一根银钗子,一对便宜些的木梳。

    “给你娘买的”江月白看了,就问道。

    “那是,我娘也是个姑娘家啊,总要好好打扮打扮。”她笑道。

    江月白闻言就看了她一眼,心想你也是个大姑娘。

    此时她脸上的疤痕已经只剩下一条印子,颜色不算深,但要完全褪掉和没受伤的时候一样,恐怕也不容易。

    不过现在这疤痕倒不难看。

    现在是冬天,正是捂白的时候,胡霁色天生底子不错,皮肤很细白。鲜小说

    加上最近她食水不错,整个人好像稍微胖了一点,气色也很好。

    也就是人还没长开,看着总比实际年龄小两岁,面容还有些稚气。

    在集上又转了转,看着差不多也快散集了,两人商量着差不多也要回去了。

    等他们赶着车到了家,江月泓吃饱了,气也消得差不多了。

    胡丰年去抱了两头猪羔回来,兰氏正忙着侍弄,显然是早就把没赶上集的事儿给忘了。

    把东西都搬回了屋,胡霁色就问胡丰年:“这么冷的天养猪羔会不会不好”

    “挨着厨房,贼风进不来,不打紧的。而且你娘侍弄猪羔很有一手。”胡丰年笑道。

    胡霁色拿出刚买的首饰,道:“您看,给我娘买的。要不爹您去送”

    看着那些首饰,胡丰年愣了愣。

    胡霁色也意识到自己可能有点心急,就又收了起来,笑道:“开玩笑的,这是我买的东西,自然要我去送,不能让爹白拿了人情。”

    胡丰年苦笑了一声,倒也没有说啥。

    当天晚上,江家三口人在老胡家蹭了一顿饭。

    还没过年,桌子上倒尽是肉菜,显然是江月泓在厨房指挥了一下午的成果。

    他自己倒没什么,江月白就挺不好意思。

    庄户人家,粮食不能这么糟践,回去也是要好好数落他的。

    隔天一早,胡丰年把胡霁色叫了起来,说是老胡家今天杀猪,当初分家的时候说了要分肉,今天要过去看着。

    胡霁色一听就来了精神,连忙从炕上滚了起来,道:“杀两头猪,分把我们的肉也不少。我可不能让他们昧下了。”

    “咱家的肉也备得差不多了,不差他那几斤。再说,这一趟过去,还得把五两银子送过去。”胡丰年道。

    胡霁色在心里核了一下,不由得叹了一声。

    分的那些肉就算全卖了,也抵他们要给出去的五两银子。

    她快快地收拾了一下,厨房里,兰氏已经煮了浓浓的豆腐丸子汤。

    胡霁色就着一碗汤,吃了两个馒头。

    “娘就不用回去了吧”,她道,“您先在家炸丸子吧,多炸些,我要给人送好些过去呢。”

    兰氏点点头。

    她虽然现在还有些懵懵懂懂的,但还是和以前一样勤快喜欢做事。

    只要吩咐她做事,她就是开心的。

    吃过早饭,父女俩合计了一下,就打算自己两人过去就行了。

    要过年的农村,从一大早开始就闹哄哄的。

    胡家父女出门的时候遇到赶大集的人都已经是第二波了。

    江氏远远地看见他们,就带着闺女走了过来,主动和胡丰年寒暄了两句。

    然后才像突然看到胡霁色一样,笑道:“这丫头倒是大了,定下人家没有”

    胡丰年瞥了她一眼,道:“丫头打算在身边多留两年,享几年福。”

    毕竟先前,胡霁色的日子也是过的苦。

    江氏却笑道:“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我看可以先定个人家。有个准数了,在身边留几年也不打紧。”

    胡霁色心中警铃大作,她有预感江氏要给她介绍对象。

    好在胡丰年也很机敏,闻言就道:“这事儿我一个人也做不了主,回头还得找麦田商量。”

    听在江氏耳里,那意思就是打算让胡麦田在城里给她找一个。



第九十五章 再回老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查找最新章节!

    和江氏错了肩过去,胡霁色就对胡丰年道:“她是不是知道咱们家要种药田了”

    胡丰年倒是愣了愣。

    他没往那方面去想,只是看江氏似乎有保媒的意思,就赶紧拒绝了。

    这个时代虽然盲婚哑嫁,但父母在考虑婚事的时候也会慎重。

    胡丰年本身就对江氏他们一家子心存芥蒂,觉得人品靠不住,也不能给胡霁色介绍什么好的。所以他想也没想就把话给错过去了,明白告诉人家别想了。

    如今胡霁色提起来,他倒是想了想。

    “其实我们家应该弄药田。拖了这么多年,现在分出来了,怎么也该种起来。”

    “我寻思着他们家这些年基本靠药田养活,怕是以后路子不好走,所以动了心思。”

    胡丰年琢磨了一下,或许就是因为这个事儿,所以江氏是想怂恿他把闺女嫁到他们家亲戚去,这样到时候好说还是一家人。

    他不由得摇头失笑,道:“想挺美。不过你放心吧,这事儿爹心里有数。”

    说着,不远处就看到熟悉的篱笆外已经开始热闹了起来。

    杀猪对家家户户来说都是大事,因为大多都在过年的时候进行,所以又叫年猪。

    村里的屠户在过年这段时间是最忙的时候,他们会穿梭于村里的家家户户帮忙杀猪。

    胡家轮到的是今天一大早,此时人已经到了,院子里集合了不少来看热闹的小孩和来帮忙的大人。

    王婶一眼看到胡丰年和胡霁色父女俩,远远地就招呼笑道:“来啦。”
1...4546474849...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