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白饭饭

    这时候,那两个客人连忙站了起来。

    陆公子道:“早就听说丰文有个杏林的大哥。昨天昏头涨脑的,人也不清醒,倒是给大哥添麻烦了。”

    说着,又忙不迭地自我介绍,道:“小生陆明,这位是张寒,我们二人都是丰文的同窗。”

    胡丰年倒是难得见到这么知礼数的人,忙道不用客气,又坐下给他们诊了脉。

    问起还有没有什么不适,陆明道:“旁的倒是没有,就是胃里泛酸,一直难受。”

    张寒连忙补充:“还有些胸闷气短。”

    胡丰年道:“以你们的情况,到如今这样已是不幸中的大幸。再用两天药就该好了。还有,也不要总在屋里头闷着,还是要出去多走走,透透风。”

    那二人连忙起身道谢。

    胡丰年一再让他们不要这么客气。

    这整个看脉的过程,胡丰文都是一声不吭。

    显然,他也有些坐立难安,心里盘算着也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自己买了假酒。

    事儿都办完了,胡丰年也就带着孩子走了。

    今天除了来老屋拜年,还要去一趟村长家,王婶家等等。

    一时之间,老屋的气氛有些压抑。

    陆明和张寒结伴去外头遛弯。

    孙氏总算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愤怒,道:“这个白眼狼就是趁着有客人在,上门来敲诈的!”

    老胡头烦躁道:“好了,你也少说几句!还嫌不够丢人的!”

    竟然拿空的红封出来,还当着客人的面给揭穿了!

    “我哪知道她会这么没教养就拆开看啊!”孙氏顿时委屈地要哭,“你也不看看他们姐弟俩,穿的都是好料子,簇新的衣裳,那不是摆明上门来扎我的眼吗”

    “孩子穿新衣服怎么就扎你眼了!这话若是说出去,看人家怎么数落你!”

    听着父母吵架,胡宝珠也觉得心里堵得慌。

    李氏还没做好饭,她干脆也要去院子里走走。

    结果刚出了门,就看到陆明和张寒背对着她站在篱笆外说话。

    看着陆明那挺拔的背影,她就心下欢喜了起来。

    她正想上门去打招呼,突然听见了他们谈话的内容……

    “你觉得丰文的妹子怎么样”张寒问。

    “大失所望。”陆明的声音听起来颇无奈。

    张寒也摇头失笑:“丰文还说什么养在深闺人未识,和普通的乡下姑娘不一样。”

    “矜持和懒惰是两码事”,陆明道,“我看在他们家,把儿媳妇当老妈子,把孙女当丫鬟。也真真是天下奇闻。这样养出来的所谓闺秀良心上先说不过吧。”

    “是了,我故乡也在乡下。还真从未见过这样穷讲究的人家。”

    陆明无奈地道:“等身子养得差不多了,寻个借口回书院吧。”

    胡宝珠顿觉得一腔欢喜都瞬间消失殆尽,竟忍不住就哭着骂了起来:“你们在说什么!”

    陆明和张寒吃惊地回过头。




第一百零七章 相亲对象跑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查找最新章节!

    任谁在背后说人坏话被捉住也会尴尬的。

    更何况陆明和张寒,都是年轻的学生,先习得礼义廉耻,其实为人还很单纯。

    这说大姑娘坏话被人听见,当下他们二人就把面皮涨得通红。

    “哎,胡姑娘,小生不是那个意思!”

    胡宝珠气得直哭,道:“你这意思是你看不上我了对!我们是乡下人,可我二哥是秀才,我四哥也读书,我也会读书!从小我娘把我当小姐养,我打小也是有人伺候的,哪配不上你了!”

    虽说是说坏话被抓包,但陆明万万想不到她会说这个……

    一时之间只尴尬地不知所措,过了半晌才挤出一句话:“是……是,抱歉,是,是小生高攀了。”

    张寒反而轻松下来,只觉得想笑又不敢笑。

    胡宝珠咄咄逼人地道:“那你的意思是你不嫌弃我了”

    “不,不敢……”

    胡宝珠心里舒服了,这才道:“那就行,先前的事我就不跟你计较了。”

    然后说着,还非常傲娇地“哼”了一声,走了。

    张寒直等到她进了屋,然后才拍着陆明的肩,笑道:“自求多福吧。”

    胡宝珠回到屋里,面上还有些薄怒。

    胡丰文问她怎么了。

    胡宝珠道:“我把那小子教训了一顿,他也老实了。”

    闻言胡丰文终于精神了一点,道:“你这意思,是你已经吃定了”

    胡宝珠自信满满:“那是自然。”

    胡丰文心想着,虽然诸事不顺,但促成妹妹和陆明的婚事,是他最大的目的。

    那陆明年纪轻轻已经考上了童生,背后又有他亲爹一直铺路。

    像那张寒,跟他关系好些,平时知府给陆明的提点,张寒也能得到消息。

    这次他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说动这两个人和他一块儿回家过年。

    原本以为昨天假酒被戳穿的事情已经让他一番苦心都付诸东流了……

    这是柳暗花明了

    胡丰文终于又开心了起来,诚心都称赞妹妹:“不愧是我胡丰文的妹子。”

    胡宝珠得意一笑:“那是自然。”

    其实胡宝珠蠢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但胡丰文一直是个脑子还算清醒的人。

    可能是因为身体不适,加上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太多,让他也有点拎不清了。

    不过没关系,残酷的现实很快就狠狠地拍醒了犯傻的这兄妹俩。

    当天下午,陆明和张寒连招呼都没打,匆匆逃回了城。

    ……

    这件事闹得很大,因为胡宝珠一路尖叫哭骂地追到了村口。

    胡霁色也不能免俗,在家盘药的时候就忍不住和胡丰年八卦这件事。

    “这回丢人是丢大了……”胡丰年头疼地摇摇头。

    “我听说,她追上去的时候一路都在喊让人家下来。”

    胡霁色由衷地觉得失望,当时她为什么要留在村长家吃糖,这么搞笑的场面她都没能亲眼目睹。

    听说当时胡宝珠追着马车,刚开始还在骂,说什么“你敢走一个试试”。

    到后来就变成了哭喊,说让人家下来好好谈谈!

    最后则变成了一边追一边骂人家全家不得好死……

    胡丰年头疼地道:“旁的我不知道,但在咱们村,该是没人敢要她了。”187小说

    把来相看的人吓得大年初一就逃回了城,而且她还不顾矜持地一路追着喊。

    甚至诅咒人家全家不得好死……

    这样的姑娘,谁敢把她娶回家

    胡霁色知道胡丰年多少是真的有点为妹妹烦恼,但她确实只能感觉到幸灾乐祸。

    “先前我奶不让她出门是对的。”

    那母女俩自己制定了一套传说中“大小姐”标准,其中一条就包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如今想来,孙氏简直是煞费苦心,或许这么做,只是为了隐藏胡宝珠天生智障的缺陷。

    正说着,江月白从门外进来了。

    “盘药呢要不要帮忙”

    胡霁色兴致勃勃地道:“你快来,今儿发生了一件顶好玩的事儿。”

    “是么,我一去城里,就有大事发生了”

    胡霁色笑道:“你坐下来我跟你好好讲讲。”

    江月白从善如流,端了张小板凳坐在她身边,一边熟练地拉出一篮子药材开始分捡。

    “来来来,看看我错过了什么大事。”

    胡霁色显然非常兴奋,也顾不得胡丰年就在旁边,绘声绘色地把胡宝珠追着男人跑的事情说了。

    末了,她意犹未尽地道:“我真想知道她是干了啥,把人家吓得拖着病体,大年初一就跑了。”

    那两个人是酒精中毒,昨天晚上估摸是已经吐到胃痉挛。

    胡霁色今天早上看见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脸色还非常差。

    坐马车回城有多颠簸,她是尝试过的。

    所以,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为了逃跑而奋不顾身了!

    正在胡霁色遗憾的时候,就听江月白悠悠地道……

    “这事儿我知道。”

    “哈”

    江月白露出了一个称得上有点诡异的笑容:“因为载他们回城的,就是我。”

    胡霁色:“!!!”

    她立刻把手上的小账本都丢了,把小板凳都转了个向面对他。

    “你快说说,说说是咋回事!”

    江月白微微一笑,显得有点小得意。

    那两个人也是慌不择路,看见他驾着马车,就直接冲上去拦住了他。

    “说是只要能摆脱后面追来那女的,送他们回城,他们给多少钱都行。”

    胡霁色:“为啥啊!咋就连初一都熬不过去了”

    那两个人看起来修养不错,也不像是轻易就愿意撕破脸的人。

    江月白也觉得很好笑,道:“看那样子,要是再不跑,就要留在他们家当女婿了。听说是连规矩都立上了。”

    大约是因为惊魂未定,加上江月白有意套话,这一路上,那两个人是能说的,和不能说的都说了。

    反正那大概意思,就是胡宝珠已经摆出了一副被求娶的高高在上的姿态。

    他们全家都发傻,挨个给陆明立规矩。

    包括多少礼钱,以后要有多少下人伺候胡宝珠,以后每年要带她回娘家多少次,或者接父母过去住多久……

    陆明的原话是:“这家人好像都是疯子!”

    他们俩被吓得连午饭都吃不下,趁没人注意就跑了!

    “咣当”一声,胡霁色笑得直接从板凳上摔了下去!



第一百零八章 规划新生活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查找最新章节!

    大年初一看了胡宝珠的笑话,以至于胡霁色后来出去走动,几乎是逢人就问她那是怎么回事。

    胡霁色自己心里是笑出了内伤,关上门也是拼命八卦,可出去了以后嘴巴也是紧的。

    “我也不知道啊,那天的事儿我都没看见呢,都是听说的。”

    这是胡霁色的统一回答。

    众人有些失望,但就算问不出来话,也拦不住他们自己当着胡霁色的面讨论这个事儿。

    几乎是整个正月,胡宝珠闹的这丑事都是整个村子的谈资。

    胡丰文早就逃回了城,老胡家自知丢人,整整一个月都安安分分地呆着。

    按照习俗,元宵之前大家都是四处窜亲戚和拜年,元宵之后就会渐渐开始工作。

    胡丰年和胡霁色商量过,就在元宵后开始招募乡邻,着手建自家的澡房。

    而真正春耕的时候,要到春分之后,大约是二月中。

    中间有一个月的时间,老胡家加紧把自家那几亩地都规划了一下,和住在附近的村民商量着,让春耕的时候帮着下药种子。

    就为这个事儿,江氏带着她大女儿跑了好几次,每次都很有些刺探之意。

    基本上对外接洽的事情都是胡丰年在做,胡霁色在家耐心地整理药房。

    这天胡丰年把定好的药柜叫人搬了过来,给过工钱以后,那表情看起来有些纠结。

    “你江婶说,与其雇别人,不如请他们来做。毕竟他们家侍弄药田那么多年了,已经有经验了。”

    胡霁色听了觉得有点好笑:“咱们家今年不是就打算种点艾草和黄芩白芷之类的吗都是好活的东西,比种粮食还简单,不需要花钱雇他们吧”

    说实话今年是在实验阶段,他们原本就打算请附近的村民在翻地方的时候腾出手来顺便帮他们翻一翻。

    也不是多大的事儿……

    如果去请江氏他们过来,又有点太兴师动众了。

    “爹您婉拒了吗”胡霁色问。

    胡丰年道:“我倒是暗示了她好几次,让他们今年不如改种粮食吧。”

    “他们怎么说”

    胡丰年皱眉,道:“来回就是那几句车轱辘话吧。”
1...5253545556...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