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鲇鱼头
“是的,子爵阁下,两个月前,埃米莉·霍布豪斯女士和两名德国牧师来到斯泰伦博斯——”罗克这一次没有隐瞒,连曾经和埃米莉·霍布豪斯之间的争执都和盘托出。
“你是说,埃米莉·霍布豪斯女士走后不久,难民营内的俘虏就发起暴动试图越狱?”沃拉斯顿子爵的脸色很难看。
“是的,子爵阁下,埃米莉·霍布豪斯女士离开斯泰伦博斯之后的一个星期,难民营内的战俘试图越狱,两名守卫遇袭牺牲,幸亏维尔特郡第三团的比尔·布拉德利少校及时率领部队赶到,他们制止了战俘的暴动——”罗克从容不迫,比尔·布拉德利就在会议室外,待会也要接受询问。
这就是未雨绸缪的好处,如果罗克当初没有去找比尔·布拉德利,而是把这个功劳全部吞掉,那么今天,罗克所说的一切,真实性就要打个折扣,调查团肯定还要对这件事进行调查,那样的话,说不定会影响到罗克对橡树镇的改造。
现在就好多了,有比尔·布拉德利的佐证,罗克的话就有了足够的真实性,或许调查团会因为肤色不信任罗克,但是调查团没理由怀疑比尔·布拉德利。
顺便说一句,比尔·布拉德利也是个贵族家庭出身。
这一次罗克说完之后,沃拉斯顿子爵并没有继续询问,几位大人物对视一眼,当着罗克的面,他们肯定不会表态,奥古斯特·罗素最后发话:“洛克督察,你可以离开了。”
总算完了,罗克暗暗松口气,立正,戴帽子,敬礼,转身,立正,然后大步而去。
“怎么样?”正在门口转圈圈的亨利急不可耐。
罗克做了个肯定的表情,和擦肩而过的比尔·布拉德利交换了个“祝你好运”的眼神,然后来了个深呼吸。
“怎么样?”亨利的眼睛里充满希翼。
“还好。”门口还有一大群秘书和卫兵呢,罗克不能说太多。
“太棒了!”亨利喜形于色,拍拍罗克的肩膀,才想起来这是什么地方。
总督府呢,千万不能造次——
虽然询问已经结束了,但是罗克和亨利还不能离开,在门口排队等待接受质询的还有高级督察奥斯汀·彭斯、从前线归来的温斯顿、以及罗克和亨利在多德雷赫特见过的那位少校——
哦,还有很久没见的拉胡尔警长,他现在双目无神、印堂发暗、表情呆滞、面无血色,兼且衣冠不整、精神涣散、萎靡不振、如丧考妣——
嗯,大凶之兆!
对比尔·布拉德利的询问只进行了十分钟,从会议室里出来之后,比尔·布拉德利喜形于色,不用问,表情说明了一切。
一套程序下来,只有拉胡尔警长是被卫兵架出来的,被架出来的拉胡尔如同行尸走肉,整个人一潭死水,没有丝毫生机,裤子中间甚至湿了一大块。
罗克看着被架走的拉胡尔心如止水,虽然现在的难民营秩序井然,但是三个月前,难民营的死亡率达到百分之二十是事实,谁都无法改变,这不是远征军司令部的责任,不是开普敦警察局的责任,同样也不是罗克和比尔·布拉德利的责任,但是总要有人为此负责,所以,拉胡尔就是那个替罪羊。
“洛克,干得不错,去换身衣服,待会儿参加总督阁下为沃拉斯顿子爵准备的晚宴。”奥古斯特·罗素走出会议室时,表情同样很开心。
开心就对了,罗克换衣服很方面,米尔街距离总督府不远,罗克和亨利骑马回去,换了衣服之后再乘坐马车回来,一点也不耽误。
出乎洛克预料之外,晚宴不是冷餐会,而是那种很正规的晚宴。
罗克和亨利、温斯顿、比尔·布拉德利他们坐在一起,从头到尾也没有找到在大人物们面前刷存在感的机会,不过在晚宴结束后,罗克被阿尔弗雷德·米尔纳总督的秘书留下,得到总督的单独召见。
“坐吧,洛克督察。”阿尔弗雷德·米尔纳的态度很和蔼,没有在罗克面前摆官威,这很正常,越是身居高位,越懂得礼贤下士,反而是那些手里只有一丁点权利的家伙,恨不得把那点权利放大到极致。
“是的,总督阁下。”罗克身体紧绷,还是有点紧张。
要说不紧张是假的,阿尔弗雷德·米尔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罗克和所有华裔警察们的命运,所以罗克不敢轻慢。
“别紧张,洛克督察,说说那些难民营里的布尔人,你对她们的印象怎么样?”阿尔弗雷德·米尔纳没有强求,轻轻松松靠在沙发靠背上,一手端着咖啡杯,一手拿着咖啡勺轻轻搅动。
罗克没有这么轻松惬意,听完阿尔弗雷德·米尔纳的问题,罗克先组织了一下语言,才轻轻开口:“难民营里的那些女人不具有代表性,她们家庭破裂,无依无靠,很多人还要照顾孩子,所以为了孩子,她们能够舍弃一切,就我接触过的布尔人来说,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布尔人远比开普境内的布尔人更野蛮,他们也更加敌视我们——”
过不了多久,阿尔弗雷德·米尔纳就要前往比勒陀利亚,担任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地区的行政长官和总督,这应该算是大考吧。
重生南非当警察 111 裹脚
德兰士瓦和奥兰治是新占领地区,阿尔弗雷德·米尔纳要在德兰士瓦和奥兰治重建两套班子,所以空缺职位有的是,罗克如果表现出色,那么肯定会给阿尔弗雷德·米尔纳留下深刻印象。
罗克详细介绍了橡树镇的难民营,话题很自然的就转移到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境内的布尔人身上。
“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境内的布尔人,和开普境内的布尔人肯定不一样,战争爆发后,开普境内很多同情布尔联军的布尔人越境加入布尔联军,选择和远征军对抗,这在某种意义上应该算是一次清洗,留下来的那些布尔人,至少不抵触我们的统治,而那些加入布尔联军的布尔人,不管他们是德兰士瓦人还是奥兰治人,甚至是那些越境的开普人,他们都已经对我们表示出深刻的敌意,所以怎么处理他们,或许会成为战后的主要问题。”罗克进入角色很快,完全站在阿尔弗雷德·米尔纳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罗克刚开口时,阿尔弗雷德·米尔纳还有心情喝咖啡,随着罗克阐述问题的深入,阿尔弗雷德·米尔纳手中的咖啡已经变凉,但是阿尔弗雷德·米尔纳却没有意识到。
“是的,洛克督察,怎么处理那些布尔人,将会是我们的主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你怎么看?”阿尔弗雷德·米尔纳很重视罗克的意见,这是因为罗克这段时间在管理难民营时,表现出了卓越的成绩。
还是那句话,不管是华人还是白人,在没有表现出值得被人尊重的能力时,别期待其他人会尊重你,开普的布尔人一样是白人,如果和开普殖民政府作对,一样猪狗不如,罗克身为华人,只要全心全意为开普殖民政府效力,一样能成为阿尔弗雷德·米尔纳的座上宾。
说白了,这个时代的华人,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所以并不值得英国人重视,华人想要出头,就要抱紧英国人的大腿,全心全意为殖民政府工作,在这个问题上,罗克其实和阿尔弗雷德·米尔纳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流放!”罗克斩钉截铁,阿尔弗雷德·米尔纳对待布尔人态度强硬,不管罗克怎么看待这件事,这时候就要坚决和阿尔弗雷德·米尔纳保持一致:“鉴于布尔联军对我们的敌视态度,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强硬,对待普通布尔联军成员,可以将他们全部流放,对于那些越境加入布尔联军的开普人,要把他们全部枪毙,以儆效尤——现在虽然远征军已经在正面战场击败布尔联军,但是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或许对于远征军来说,属于他们的战争已经结束,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属于我们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罗克顿了顿,感觉还能装一下,于是目光深邃悠远:“对于我们来说,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或许仅仅只是开始的结束!”
这个逼装大了,千万不要怀疑这句话对英国人的杀伤力,虽然罗克不是温斯顿,但是明显阿尔弗雷德·米尔纳也不是罗斯福,罗克说的这些“流放”,“枪毙”,甚至还有罗克没说的集中营,都是历史上阿尔弗雷德·米尔纳曾经使用过的方式,所以阿尔弗雷德·米尔纳的情绪相当激动,虽然罗克和阿尔弗雷德·米尔纳的年龄差距有点大,但是阿尔弗雷德·米尔纳还是有种高山流水的感觉。
“很好!洛克督察,回去做好准备,下个月,或许你就要换一个工作岗位了。”阿尔弗雷德·米尔纳很满意,这场大考,罗克不说能得100分,起码也能得90。
第二天,罗克没着急返回橡树镇,而是去看望了那些刚刚抵达开普敦的华勇。
不,现在应该称呼他们为“警官”。
说实话,现在罗克才相信,有时候,神对手的作用真的不如猪队友。
在开普敦警察局,那些印度裔警察就是猪队友。
而有了这些猪队友的对比,才能充分显示出华裔警察的卓越,否则,没准现在罗克的表现还没有这么突出。
因为华裔警察的出色,开普敦警察局看样子已经放弃了印度裔警察,这一次开普敦警察局雇佣了550名华裔警察,一个印度裔警察都没有。
550名华裔警察中,大概有200人左右是资深华勇出身,其他人都是华勇营刚刚雇佣的华勇,只接受了不到三个月的基础训练,和那些资深华勇没法比,但也比那些印度裔警察出色一大截。
来到开普敦之后,华裔警察们并没有开始工作,而是首先接受语言培训,这一点对于华裔警察们来说很重要,他们现在不仅仅要接受英语培训,还要接受荷兰语培训,当然了,别指望他们能都达到四六级的程度,能应付简单的工作需要就够了,现在只是简单培训,更多的培训还要等抵达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之后持续进行。
提到培训,罗克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如果按照罗克的要求,那么在清国北方,恐怕符合罗克要求的女性很少,原因很简单,这个年代,清国北方几乎所有的女人都裹脚,比例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所以梁鼎新要赚罗克的钱也不容易,只能去偏远地区寻找,这也是这么长时间,梁鼎新还没有送人过来的原因。
关于这一时期的女性裹脚比例,这没有什么好争论的,1929年,知名社会学家李景汉对直隶某县进行一项裹脚的调查,一共统计了515家,1442人,裹脚者占63%。
这其中:年龄为5岁-9岁,裹脚比例0%;年龄为10岁-14岁,裹脚比例5.6%;之后比例逐年上升,到40岁以上,裹脚比例99.2%。
1929年的40年前,就是1889年,现在刚满12岁,也就是说,此时清国北方女性的裹脚比例,在99.2%以上,裹脚对于女性的伤害难以想象,所谓“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女性裹脚之后,别说工作,连走路都很困难,李德和安东的女性家人中,几乎所有的成年女性都裹了脚,那些未成年的也正在裹脚,那些未成年的还有救,成年的那些人,她们根本无法工作,只能待在家里照顾家庭。
这是时代的悲哀。
重生南非当警察 112 四书五经
550名华裔警察,年龄最大不超过25岁,年龄最小不小于20岁,他们在抵达开普敦之前,最少也在清国接受了三个月的基础训练,这些训练包括基本的队形队列,语言、射击、格斗、刺杀、骑术等等,如果不是因为清国刚刚爆发的战争,开普敦警察局也不可能这么轻松把他们带到开普。
毕竟,对于华勇们来说,清国是他们的母国,英国是八国联军侵华的主力,在不确定华勇们对待清国的态度之前,英国人不敢轻易将华勇用于对清国的作战。
相对来说,派遣华勇们到开普当警察就没有任何问题,罗克和先期抵达开普敦的华裔警察们,已经用自己的能力证明,华裔警察值得被信任,相对于那些印度裔警察来说,华裔警察们非常出色,甚至和英裔警察相比也毫不逊色。
好吧,这个判断加入了很多主观色彩,实际上,华裔警察的表现远比开普敦的英裔警察更好,但是要让英国人接受这一点并不容易。
总而言之,在开普敦警察局,随着华裔警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未来,开普敦警察局还会雇佣更多的华裔警察。
在警察宿舍,罗克受到了新晋警官们的热烈欢迎,和上一批都是普通华勇的新人不同,这一批警察中,有六个人之前在华勇营中曾经担任下士,来到开普敦之后,六位下士从头再来,不过因为罗克的存在,他们要升职会更容易。
离开警察宿舍的时候,罗克带走了一位叫冯伏的前华勇营翻译,冯伏以前在清国海关工作,会英语和简单的法语,罗克要把冯伏带回橡树镇,给橡树镇的华人孩子们当老师。
说起来,华人的智商确实是很高,橡树镇的华人孩子越来越多,按照安东和李德他们的说法,半大孩子就已经能开始工作了,但是罗克不同意,在罗克看来,不管那些华人孩子们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尽可能学习更多的知识,最起码语言要过关,能和布尔人、英国人直接交流,这样才更有利于华人融入开普。
苦于橡树镇现在没有汉语教师,罗克不得不安排那些孩子们跟着难民营内的教师一起学习,罗克原本也没指望孩子们能学会多少知识,能在一段时间内熟悉那些红眉毛绿眼睛的白人孩子,不自卑、不畏缩,能够平等交往就行。
现实比罗克想象中的更好,一段时间以来,华人孩子们不仅熟悉了他们的白人教师和白人同学,英语和荷兰语的水平也突飞猛进,他们现在已经能和他们的同学们磕磕巴巴的交流,虽然交流还不够流畅,但和以前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很多孩子甚至放学回家之后,还能教他们的父母学习英语和荷兰语,这是个令人惊喜的开始。
“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教室和宿舍,别有压力,尽你所能,主要教授那些孩子们学习英语,但是也不能忘记汉语,最起码要让他们会读、会写,还要了解一些四书五经,相关的教具都已经准备好了,你安心留下来,我支付给你每个月十个英镑的薪水,你也可以把家人接到开普敦来。”返回橡树镇的路上,罗克对冯伏细细叮嘱。
“罗爷,可要教授制文?”听到有十个英镑的薪水,冯伏又喜又忧,还不太理解罗克对孩子们的定位。
制文!
罗克想了好半天,才明白冯伏说的是什么。
“不不不,不学制文,这些孩子们以后也不会返回清国参加科举,你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孩子们英语,让他们能和洋人无障交流,其他的你不用管。”罗克才不会让孩子们学什么八股文,我大清眼看就要亡了,这时候参加科举,跟49年加入kmt差不多。
关于四书五经,不管怎么说,那都是华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可以的话,罗克希望这些海外的华人,还是要对四书五经尽可能加深了解,最起码熟读其中的一本,不管是《论语》也好,还是《春秋》也好,要熟到能对其中的典故和段落信手沾来的程度,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华人身份。
回到橡树镇,冯伏才意识到,罗克为了这些孩子下了多大的血本。
就在教堂旁边,橡树广场的黄金位置,一栋占地面积颇广的二层木楼拔地而起。
木楼一层是宽敞明亮的教室,教室占地面积足足有近百平米,所有的窗户上都使用了玻璃和窗帘,窗户外还有一层窗纱,教室里不仅铺了木地板,所有的桌角还都是椭圆形,学生们在教室里不用担心磕伤碰伤,小小的讲台一角,还放了一把椅子和一个茶几,可以供冯伏在课间休息。
木楼的二楼是一个兼具阅览室功能的图书馆,图书馆中心摆放着几排长桌椅,面积足够三四十人同时使用,靠墙摆放的是一圈书架,现在上面的书还没有放满,只有寥寥百十本,剩下的空间随意摆放着一些绿植和装饰摆件。
冯伏上前随手抽出一本,是经典英国绘本《一闪一闪小星星》。
“现在的图书很少,在开普敦这边,要购买汉语书籍难度很大,不过我已经托人回清国购买,相信总有一天,这里的书架总会填满。”罗克有信心,慢慢来,罗克还有时间。
“罗爷放心,冯某一定竭尽所能,不负罗爷厚望。”冯伏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种想把家人接到橡树镇的冲动。
现在的橡树镇,真的很美。
前几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雪,现在地上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天地间一片洁白,站在窗前,隐隐约约有淡淡的酒香飘来,远处有孩子们的欢笑声和读书声,一名穿着制式毛呢大衣的警察骑着马从窗下经过,马鞍上悬挂着几只还在滴血的野兔子,两只猎犬摇头摆尾跟在马后,望着兔子垂涎欲滴,街口有两名巡警走过来,和骑士热情的打招呼,刚刚狩猎归来的骑士邀请两名巡警晚上去家里喝一杯,请他们尝尝刚酿的冰葡萄酒和新鲜的野兔子——
三两句话功夫,两只猎犬偷偷摸摸凑过来,鬼头鬼脑的舔地上刚刚滴落的血迹,引得骑士和巡警一阵笑骂。
这才是生活。
重生南非当警察 113 高邻
罗克给冯伏安排的宿舍就在教室后面,一栋刚刚建成的两层木楼,面积没有教室那么大,但同样是窗明几净,设施齐全,拎包就能入住。
冯伏刚到铺了地毯的二楼卧室放下行李,门外就有人敲门。
开门一看,是一名年轻的布尔女孩,冯伏不知道女孩的目的,他在橡树镇没有朋友。
“先生,我叫凯特,杰弗瑞警官安排我负责这里的卫生。”凯特很年轻,年龄绝对不超过20岁,皮肤泛着这个年龄的女孩应有的光泽,身上的衣服虽然有点破旧,但是浆洗的干干净净,她看向冯伏的目光好奇中夹杂着畏惧,这让冯伏受宠若惊。
以前冯伏在清国海关工作的时候,见到的白人个个都是趾高气扬,蛮横跋扈,从来不会拿正眼看冯伏他们这些华人雇员,那个时候,冯伏他们这些华人雇员看白人的眼神,和冯伏面前的布尔女孩一模一样。
在清国的时候,冯伏从来不认为华人在白人面前低三下四有什么不妥,朝廷都要在洋大人面前低头,更不用说冯伏他们这些在海关工作的低级雇员,没想到,来到开普敦,居然是白人在华人面前低三下四,这让冯伏马上挺直了腰板。
“那就麻烦你了。”冯伏不知道凯特口中的“杰弗瑞警官”是谁,但想来是罗克安排的,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这话凯特就不敢接,低着头从冯伏身边擦身而过,进门就开始工作,手脚还挺麻利。
冯伏一时间接受不能。
“是冯先生吗?”草坪外的栅栏边突然有人招呼,是一名身穿制服,佩戴警长标志的华人警官,他身边还有一个妇人和三个孩子,警官手里提着一个木盒,三个孩子每人怀里都抱着一瓶酒。
“正是冯某,不知警官找冯某何事?”面对制服,冯伏不敢怠慢,快步上前拱手施礼。
有过在海关工作的经验,冯伏对制服有着天然的畏惧,清国海关也有华裔警员,但是到警长这个级别,全部都是洋人,他们对待海关华裔雇员的态度同样很不好。
“呵呵呵,冯先生,可算把你盼来了——”警长笑得很爽朗,态度热情的很,冯伏顿时回过味儿来,对啊,这里是开普,华人都能当督察,当警长也没有什么好稀奇的,更何况警长手里还提着东西,看样子不是来找茬。
“冯先生,我是这里的警长安东,听说冯先生来了,我带着我这几个不成器的东西先来冯先生这里混个脸熟,小小礼物不成敬意,以后孩子们进了学堂,还要多拜托冯先生,要是不听话,该打打,该骂骂,回头告诉我,我接着打,接着骂——”安东热情的很,华人一向尊师重道,和二十一世纪是两码事。
其实话也不是这么说,二十一世纪那些合格的老师,一样深受学生们和家长们的尊重,真正改变这一切的是那些教师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对于教师这个行业来说,真的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网络时代一点点小小的错误就会被无限放大,最终影响到的是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1900年还没有网络,但是冯伏在此前,也没有感受过这种程度尊重,所以冯伏这会儿是真的受宠若惊。
“不敢,不敢,冯某初来乍到,无功不受禄——”冯伏还想推辞。
“要的,要的,先生离家万里,劳苦功高,这是哈瓦那盛产的雪茄,还有我家自酿的葡萄酒,区区薄礼不成敬意,先生切莫推辞——”安东坚持,把手里的盒子塞给冯伏,三个孩子欢呼一声,抱着瓶子泥鳅一样从冯伏身边溜过去。
安东身旁的妇人走到冯伏身边同样恭敬施礼,然后笑吟吟的接过冯伏手中的木盒,自顾自向屋内走去。
冯伏还想推辞,栅栏外又有人过来:“可是冯先生当面?”
冯伏回头,这一次是两位警官,其中一位是刚才狩猎归来的骑士,他手里拎着两只已经洗剥干净的兔子,身后跟着两个半大孩子,孩子们怀里抱着的还是葡萄酒,一人抱两瓶。
冯伏还没有顾得上回话,骑士就哈哈大笑着打趣安东:“还是安爷消息灵通,我刚知道冯先生过来,就马不停蹄来拜访,没想到还是慢了一步。”
“哈哈哈哈,老高你也不慢,快点快点,狗子、豹子,过来拜见先生。”安东哈哈大笑,按照华人传统,安东第一个来拜见,那么安东的孩子就能先拜入冯伏门下,这个位次不能乱。
狗子、豹子就是俩小孩的名字,穷人家的孩子起名不讲究,名越贱,越好养活。
狗子、豹子听话得很,把怀里的葡萄酒往身前一放,跪下就梆梆梆开始磕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