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修真大工业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试剑天涯
相比于20光年直径的超级结界,0.6光年距离确实可以称之为‘近’了。
近距离下观察,军井星座宛若一面传说中世界尽头的‘晶壁’,浩浩荡荡望不到尽头,不管是左右还是上下,都望不到尽头。
因为距离近了,连远处的红色光晕都看不到了,只有一片透亮的水晶蓝色,镶嵌在漆黑的星空里。
整面墙壁宛若蓝水晶雕琢,明净透亮、清澈宁静。在0.6光年的距离上已经能感受到前方磅礴的灵气。
一个20光年直径的灵气之源,内部先期改造的108颗恒星已经完全进入巅峰状态,后续因技术进步,又不断改造一些蓝巨星。一颗蓝巨星的灵气产量,就能达到普通黄矮星的几十倍、甚至更高。
如此之多的灵气产量,聚集在如此小的空间,四周又被结界封闭,无法逸散,结果就出现了一个紫薇垣都看不到的奇迹:一片真正的灵气的海洋。
就算是紫薇垣那里,也只有天河、由灵气组成的能量之河。但在军井星座这里却出现了新的变化。
过去,大家对灵气的认识,一般是两种状态:稀疏状态,肉眼看不到,可以理解为气体状态,也是最常见的状态。
还有就是稠密状态,如同雾气那样,可以理解为液态吧。就算是紫薇垣的天河,也是液态灵气聚集的产物。
但是在军井星座这里,却出现了灵气的第三种状态:透亮、清澈、宁静、纯粹。也许可以称之为‘晶体’状态?
此时的军井星座,宛若一颗超级蓝宝石;又或者这是一颗星空的眼眸,看向的是星空的未来。
张浩站在虚空,静静地观看前方的军井星座,心中同样有无尽的感慨。哪怕这奇迹中,有大洋集团一半的功劳。
看了好一会,张浩对左右的秘书、随从、甚至高手等元神传音道:“军井星座的成功,意义非凡。我们也许可以考虑在天妖世界打造这样的基地。
如同周天大阵那样笼罩整个大星系的超级大阵,我们暂时无法布置;但这样封闭式的小范围结界,却可以做到。一个这样的基地就足以支撑蓝星集团一半的工业发展需求。
20光年范围,也足以形成一个强大的战斗基地,就算是深入天妖世界也足够了。”
旁边有人点头,有人沉思。一个军井星座的建造,创造了奇迹的同时,也确实为蓝星集团的发展、以及所有成员未来的发展,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
大国代表在沉思:自己的国家是否也能建立这样的一个基地呢?就算工业跟不上,可以先培养修行啊。20光年够不够?不够就40光年!只要技术达到,500光年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将全国封闭起来。
而小国家的股东代表却在想:20光年也许大了点,但十光年也还是可以考虑的。再不行二三十颗恒星、六七光年的范围也不是不行。就算达不到军井星座的效果,也聊胜于无嘛。
舰队继续前进,大家却渐渐看到一些‘瑕疵’。
其实也不能说是瑕疵,应该说是‘进步’。一开始军井星座的结界是光滑的,但光滑的结界漂亮是漂亮了,却不够结实。随着时间推移,随着技术的进步等,结界表面开始出现‘加强筋’。
一条条加强筋在结界表面纵横交错,看上去如同细密的网络。
不过这些加强筋可不‘细’,每一道加强筋粗的有七八百万公里直径,分支也有数万公里直径。一道道加强筋在结界表面蔓延,形成一个又一个纵横交错的加强网络。
等舰队距离再近一些,那一道道加强筋宛若撑起世界的天柱,不过他们撑起的是一个直径20光年的‘小世界’。
在结界上,一个小小的门户渐渐清晰,那是军井星座结界上进出的通道。这样的通道,在军井星座这里有十几个。军井星座的总负责人是‘太叔烨’。
太叔烨,本是孤岛星黑市的星主;不过孤岛星战星本身就来自于七大帝国中的南飞虎帝国;蓝星集团出现后,太叔烨也成为蓝星集团的一员。
说起来,太叔烨还是南飞虎帝国的贵族,有一半皇室的血脉——其父是驸马。
只是军井星座太重要,太叔烨虽然是总负责人,但‘副手’却足足有九个——其余帝国和三大宗派都派遣了代表过来‘协助’。
至于说大洋集团,自然也不会那么‘纯洁’,管理团队中也有大洋集团的人。是刘梅和志敏两个女子。
除了这些直接的管理人员外,军井星座每时每刻都有至少两名大罗金仙坐镇,采取自由轮转的方法——这里的环境太好了,不用强制规定谁过来,不让他过来都不行。
此时出面迎接张浩一行的,是太叔烨的团队。
黄龙一看到太叔烨,就兴奋的冲了出去,甚至走在张浩前面。只不过黄龙和太叔烨打过招呼后,眼睛就看向后面;但看了一圈却没有看到伊人的身影。
太叔烨和张浩见面后,来到黄龙身边,轻哼一声:“找什么?”
黄龙低声说道:“找你妹啊。”
太叔烨:……
这话听上去真没什么;但自从接受大洋集团网络用语的熏陶,太叔烨第一个想法就是给黄龙一脚。
张浩等少许靠的近的人听到了,大家想笑又不敢笑。黄龙在追求太叔烨的妹妹、太叔风华的事情,早就不是秘密了,而且这追求都三十多年了。
甚至有说法认为,在蓝星集团之前黄龙就在追求了。
过去因为国家之间的关系,黄龙这边基本上看不到希望。但现在这不是变了嘛。就是这话听着有点别扭——大家的思想都被大洋集团的网络环境给‘熏陶’了。
太叔烨气的翻白眼,转头却对张浩说道:“张总,听说大洋集团最近在整顿网络环境?”
“哦,一直在整顿。怎么了?”张浩一脸的故作不知。
太叔烨嘿了一声,“我想问下,‘找你妹’这话,张总听着舒服吗?”
张浩犹豫一下,认真的说道:“我是独生子,没有妹妹。只有一个哥哥,还是父亲收养的。”
太叔烨:……
众人终于绷不住了,轰然大笑。
太叔烨哆嗦了好一会,才哼哼几声,“我算是明白了,黄龙就是从你这学坏了。”
“我又没让他学。”张总表示自己很无辜。
太叔烨:……
战况当前,大家却说说笑笑进入屏星星座。刚迈入大门内部,大家迷醉于超乎想象的画卷里。
:。:





修真大工业时代 第五四七章 考察
当一片封闭的星空完全被星辰灵气充斥后,会是怎样的场面?
过去大家从来没有想过,也压根不考虑,因为那是不可能的。至少在过去是不可能的。但军井星座的建立,却让这种不可能,成了现实。
整片星空看似空无一物,但仔细看却发现四周星空仿佛完全浸入‘海水’之下。不过这里的海水,是星辰灵气、浓郁到极致的星辰之力。
四周星空不是纯粹的黑暗,而是隐隐有一种水晶般透亮的质感,朦胧中有一种若隐若无的淡蓝色,让整片星空多了水润与灵动。这是灵气带来的改变。
星空中的灵气浓郁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极限,隐隐有一种水晶般的感觉。四周之所以看不到明显的异响,比如仙云飘飘的样子,是因为物极而反、返璞归真。
这里的灵气浓郁到什么程度呢?不用呼吸,不用修行,不用吐纳,灵气都要从毛孔主动往身体里钻,体内元婴在自然状态下就能吸收。这里的灵气也纯粹、活跃,稍稍炼化就能彻底吸收、化作修为和根基。
跟随来的几名金仙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气,眼睛半眯着似乎在享受。
紫菱天姬甚至伸开双臂,微微扬起下巴,声音似乎有些飘渺:“一直都有仙界的传说,却总是找不到仙界。这就是仙界的感觉吗?”
没有人回答,也没有人嘲笑,大家都在震撼中。
至于说太叔烨等人也没有开口提醒,大家就这样静静的等待。这三年来,进进出出的人员多了,大家对于这种表现也见怪不怪。现在蓝星集团不知多少人都抽空来这里闭关。
这片星空有20光年直径,灵气整体均匀,也不用找什么洞天福地,只要将飞船停在不影响航行的地方就能随时随地的闭关。若影响航道的,就要接受罚款、禁闭之类的。
不过不管是什么人,想要进入军井星座都必须有通行许可才行。
张浩都震惊了好一会。说起来从军井星座建立成功后,张浩就没来过。倒是大洋集团的相关人员往来不少,周雪瑶带领的生命研究小组也早就在这里扎根,进行科学研究。
等众人反应过来,张浩一行人开始走访。方圆二十光年的星空,太过广袤。就算蓝星集团全力发展,如今能利用的也不过是三十几个星系。
但就算如此,也已创造了奇迹。
张浩一行人首先来到了周雪瑶的工作小组。说是‘小组’,实际上是一个星系。周雪瑶独占一个完整的星系用来进行研究。
研究方向包括修行、生命、医疗、丹药、微生命、植物和药材等。其中特别成立了病毒、基因等特别小组。
在周雪瑶的手下,有来自蓝星集团各大股东的精英,每一个精英都经过了挑选再挑选、审核再审核,确定没有一个污点。
这个恒星系,都被命名为‘雪瑶星’。周雪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个星系,还是一个人比较庞大的、蓝矮星的星系。
该星系用拥有五颗岩石行星、直径都在8000公里之上,四颗大型气态行星,还有直径三千公里以上的卫星6颗。
张浩等人抵达‘雪瑶星星系’后,周雪瑶这边才接到通知。这大概算是一个另类的突袭检查了。哪怕周雪瑶身份特殊,也不能免俗。
公平,才是蓝星集团发展快速的重要法宝之一。也是大洋集团能在危机重重的星际环境中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
张浩这一次带着蓝星集团高层过来,除了考察这里的发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且指导和规划发展之外,还有就是检查一下这里的发展情况,是否有一些不太好的现象。
三年时间虽然不多,可也不短了,蓝星集团成立也才三十多年呢。有些情况要防微杜渐。
不过刚刚抵达雪瑶星星系内圈、过了大型气态行星后,大家就眯起了眼睛,眼前的一幕,稍微有些震撼。
这个星系共有五颗岩石行星,而现在竟然有四颗岩石行星有绿色,且生机盎然!只有最靠近恒星的那颗行星还光秃秃的。
现场都是高手不说,还有飞船,很轻易就能捕捉到系内行星的图片。当然也是因为大家来的位置合适,没有一颗行星处于恒星背后。
但令大家震撼的不仅仅是因为四颗生命行星,更是因为在星系空间中,有一个个二三百公里的‘花篮’!这些‘花篮’环绕恒星足足三圈。粗略估计,不下五千亿个。
那是用大洋集团技术培养的太空植物!
早在五十多年前,大洋集团就在承天星星系培养了太空植物。也就是那之后,大洋集团的丹药价格直接压到了最低点,普通的培元丹都不是按颗出售,而是按斤出售。
后来连筑基丹、筑基期的大量丹药,都按斤出售。不过能享受这种价格的,只有大洋集团和天元星文明内部。
大洋集团对外宣布的是:每年百亿上品灵石的补贴,致力于培养天元星文明的新生代。
而能有如此繁华,就是因为太空植物。过去想要炼制一颗培元丹,要到处找药材,药材质量还不定统一。一个地区的药材产量也都是有限的。
但是太空植物的出现,让初级药材的产生开始了工业化、标准化。一株太空植物的产量就比得上五六个省区的产量。而且太空植物管理容易、成本低、质量高。
蓝星集团早就眼馋这种太空植物。不过太空植物的培养,需要庞大的灵气来支撑。要么布置成本价格昂贵的周天聚灵阵,要么改造恒星。
显然改造恒星更好。一个周天聚灵阵能覆盖的范围,撑死就是一颗行星。但改造一颗恒星,却能覆盖一个恒星系。
蓝星集团用了二十多年时间,才一点点从大洋集团手中蹭到了这种技术。现在这种技术在军井星座爆发了。
依靠军井星座改造后的特点,在雪瑶星星系开始了大规模培养太空植物。这些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太空植物大家基本上不认识。
还有,除了对药材的研究之外,蓝星集团的功法研究中心,最近也搬到了这里。借用周雪瑶和大洋集团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来研究修行功法等问题。
舰队刚刚出现,前方虚空微微颤抖,两名大罗金仙就从虚空中走出。是天赤宫的太上长老天巧真君,以及九州帝国的秦三安。
张浩飞出飞船,和两位大罗金仙打招呼。大家都熟悉了,张浩也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来之前就听说几位坐镇军井星座的前辈都喜欢雪瑶星星系,这次考察我们就直奔这里了。
路上我们还打赌呢,现在看来我输了。”
“哦,打赌?什么赌啊?”天巧真君面带微笑,这不是伪装、而是老人家确实很满意现在的情况。
张浩笑道:“我认为两位前辈可能在巡查别的工业基地,或者巡视军井星座的阵法。但有人却坚信两位前辈一定在雪瑶星星系。”
“哦……”天巧真君眼睛眯了眯,随即恢复微笑,只是笑容里多了尴尬。
天巧真君听明白了张浩的意思:让你们大罗金仙过来坐镇,不是过来睡觉的。该有的巡逻,都做了吗?
对于这些大罗金仙,张浩也颇有些无奈,真的是打不的骂不得,有问题还要好言相劝。甚至有各种错误了,还要拐弯抹角的提醒。
就说眼下,天巧真君和秦三安应该去巡逻、检查整个军井星座的阵法,也只有大罗金仙才能完成这样的检查任务。
但天巧真君和秦三安却趴在这里偷懒。也不能说偷懒,大家其实是趴在实验室里,随时获取新的技术、成果等。
根据张浩得到的消息,周雪瑶这里已经研究到法相级别的太空植物,这对各大帝国来说就比较重要了。但因为是新技术,因此种苗还不多,争抢的厉害。最近大家就在争抢这些植物的种苗。
张浩没法直接说,只能拐弯抹角的说了。
天巧真君和秦三安显然听明白了,但两人却哈哈一笑。秦三安反而厚脸皮的夸赞周雪瑶研究做的好,并试探可否收周雪瑶为弟子。
对于这些张浩也只能嘿嘿一笑,转移了话题。
张浩在周雪瑶这里‘考察’了三天时间。暂时这里的研究对当前战争影响较小,还不具备直接影响力。
超大规模的培养星空植物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这需要大量的碳氮氢氧等植物必须的元素、矿物质,还有就是水分。这些都需要从外界输入。
一个星系本身的碳氮氢氧等元素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的培养出那么多太空植物。恒星改造只是提供了一个灵气环境、了不起改善一下星空的温度情况,但也仅此而已了。
不过张浩来这里的主要任务,是让周雪瑶等赶紧建设一座全新的实验室,用来迎接苗小鱼等人带回来的准圣病毒、以及相关的患者。
随后张浩前往下一个星系,考察工业基础、科学研究。这才是张浩来到这里的关键。
现在蓝星集团能够取得优势,这一次甚至敢用很少的人去系外空间阻击敌军,就是因为有强大的工业基础与科学技术托底。
张浩考察的第一个工业星球,就是导轨炮工厂。用整整一个星系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导轨炮生产基地。从要塞级别的巨炮、到当前最巅峰技术的狙击技术的导轨炮,一直到普通舰载导轨炮等样样俱全。
甚至还有子弹巢技术。不过这里生产的子弹巢技术都是电磁弹射,算是另类的导轨炮技术。至于说利用炸药技术推进的子弹巢技术,要在另外的地方生产。
考察这里的时候,黄龙忍不住多嘴:“我说,电磁弹射技术就足够了,为什么还要发展炸药推动的子弹技术?感觉就是多此一举嘛。”
张浩笑了笑,“以防万一。万一以后有一天电磁技术被干扰了呢。有备无患嘛。”
导轨炮生产基地之后,就是飞船和战舰的生产基地。飞船生产基地最是庞大,横跨五个星系,其中有一个位于双星星系。在两颗恒星中间有一个超级冶炼基地,直接利用恒星的温度和热量,利用聚光镜系统获取能量。
星系与星系之间通过短程的星际高速通道连接,为生产线提供强大的物流支撑体系。
整个飞船生产线,共生产几十种型号的飞船,平均每秒可以生产11.6艘飞船下线。
周围还有工业基地在扩建中,飞船生产能力还将继续攀登巅峰。按照计划,十年后要达到每秒60艘飞船的生产能力。
这样的生产速度,是工业所创造的奇迹。
张浩等人考察许久,之后来到了机甲、战甲、法宝生产基地。这里才是军井星技术含量最高的所在。




修真大工业时代 第五四八章 顶级机甲是怎么炼成的
看着眼前比战舰和飞船生产基地更加‘科幻’的场面,黄龙忍不住开口了:“张浩,我就有点不理解了,怎么机甲生产线比战舰生产线还要庞大?
一台机甲最大也就百十米,而且现在机甲普遍控制在20米之下。相反,战舰动辄几公里、十几公里、甚至更大。
但机甲的生产线,似乎比战舰的还要庞大。”
也是,飞船的生产线并不连续,而是一个个孤岛一样,分布在星球上、太空中,相互之间有轨道、太空推进器等负责转移。
但是机甲生产线却有点震撼,整条生产线是一个巨大的圆环,刚好环绕一个大型行星。
这圆环直径高达恐怖的16万公里,主体直径约有60公里。其上还有规律的串联了22个直径约150公里的大型工业基地。
为了让这个脆弱的圆环保持稳定,并减少建造难度,它环绕在一颗大型岩石行星的同步轨道高度上。通体由金属建造,外围支架几乎看不到接缝。
这不仅仅是强大的工艺,超乎想象的建造技术,对材料的消耗也是超乎想象的。为了建造这个圆环,几乎拆解了四个星球。
环绕在基地中央的那颗岩石行星有约3万公里直径,但这岩石行星是一颗‘死星’,没有熔融的地核、没有磁场、没有大气层、没有水分等。只有冰冷的岩石。
这样一颗行星,也是特别选择的。它可以为机甲工厂提供引力支持,却又不会造成干扰。
张浩看着如此机甲生产线,也有些小小的震撼。
此前张浩只知道一个计划,还是大洋集团的建设团队提出的。因为是自家的团队,所以张浩没怎么审核就批准了——特权哟,无处不在;当然也是张浩相信自家的团队。
不过直到今天,张浩才知道自家的建筑团队如何牛掰!
不过想想大洋集团的技术建设团队,连星际高速通道都能建设,连军井星座都能改造,建设这样的生产基地也没什么啦。
不过看上去确实很酷炫!
只是机甲的生产线确实有些庞大,在单体建筑规模上,远远超过了飞船的。不过,这确实是有原因滴。
不用张浩回答,旁边的负责人就主动解释起来,并带着大家参观。有些东西解释起来太单调,还是一边参观一边解释更容易一些。
来到第一个入口,工作人员让张浩等人全都进行无尘化清理,并让大家着装纳米材料打造的工作服后,才允许进入这个庞大的建筑中。
这个恢弘的机甲生产线内部,完全是无尘作业环境,甚至连空气都没有。这里的工作人员至少也是法相级别,整个工作过程中都不带呼吸的。
负责人用元神传音解释道:“机甲与飞船在技术层面上的要求截然不同。飞船中也只有发动机部分的技术要求最是严格,能勉强媲美机甲的技术要求。
机甲是近战的武器,且目前的机甲主要还虚境界级以上的修行者提供支持和保护,或者为战争过程中紧急维修人员等提供支持。因此机甲的要求十分苛刻。
机甲战斗过程中负荷非常强大。根据我们采集到的数据,金仙使用机甲的时候,一些关节每分钟震颤可达十万次以上。对材料、精度等要求极高。
为了保证机甲足够精确,我们在机甲的生产过程中,采用绝对无尘化处理,且整个生产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零下16度,上下温差不超过0.2度。
因为温度波动小、要求精确高,我们通过灯光来调整温度。
除了温度,电磁场、宇宙辐射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门闸缓缓打开,众人鱼贯而入。负责人继续解说。“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机甲技术,我们直接去高级机甲研发和生产中心。我们马上要到的,是金仙专用的机甲生产中心。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金仙级别的、仙宝材料的锻造中心。”
“金仙专用的仙宝材料?”不少人发出惊呼。
负责人冷静、却十分自豪的解释道:“只是一种模拟,而不是真正的仙宝材料。这是我们根据仙宝、妖圣龙角、以及一些仙宝乃至后天灵宝材料残片等,加上中子星理论、还有相应的科学知识推导出的一种材料。
这种材料其实是‘伪仙宝材料’,它只有硬度可以,韧性耐磨性等略次,其余的都只停留在还虚境界的技术层面上。这些材料都有各种各样的残缺,难以炼制仙宝。但若用于制造机甲,却足够了。”
1...677678679680681...7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