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无限历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南黄沙
征战无限历史 第三百四十三章 君臣的悖论
这样的场景赵高并不陌生,只是天空之中流转的星辰闪烁和岳飞王阳明的颇有不同,显得更为绚烂多姿。
其实从时空奇点中开创一个半位面,其中蕴含的法则都是这个人物的成道之基,如果给赵高足够的时间的话,他甚至可以从中一一解析出来,只不过这个时间跨度很可能要以万年或者十万年为单位。
“卜子殿下,不知道称您为魏侯好,又或者是河东公为佳?”赵高拱了拱手,行了个标准的儒家后辈礼,说出来的话却有一点莫名其妙。
“这方世界中,我就是子夏。”仿佛是天地间的回响,虚空中众多的星辰之光逐渐汇聚到一起,一个低矮男子从这阵星光中徐徐走了出来。
这个男子穿着深衣儒袍,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与下裳相连,足踏一双方履,每走出一步就有一道星光汇聚成五彩的文华直冲上天,和天上的群星争锋。
这就是被传奇圣人孔子誉为“文学”出彩孔门十哲之一,从祀在孔庙之中,历代君王多有加封,唐玄宗就封他为“魏侯”,而宋代又加封为“河东公”。
赵高虽然仅仅只问下了称呼,就从中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情报,那就是史诗级历史人物果然对于自己在其他剧情世界的遭遇是有所感知的,他们的命运一方面和剧情世界纠缠在一起,一方面又有自己得道之后的独立世界,二者并不矛盾。
“小子见过前辈。”这次赵高行的礼有了目标,一个长躬直接到底,礼节上行得分毫不差。
“咦,你是哪位师兄的弟子?”子夏见赵高摆出一副同门后辈的模样,脸上立即露出了古怪的神情,在赵高身上他很容易发现了儒门弟子的气息,却和他所认知的那些全都不同。
“学生是阳明圣人座下弟子。”赵高恭恭敬敬地肃手垂立一边,他身上王阳明留下的印记一闪而过,子夏稍一碰触,就立即明白了原委。
“原来是后世得道的同门,原来如此。”子夏点点头,随即就是满脸的怒意,问道,“既为我儒门弟子,怎能行此无道之事,若你不能解释清楚,别怪我替师兄清理门户了。”
这是应有之意了,老八通过正常途径将魏氏清出权力中心的时候不会引起子夏的反弹,否则仅此一项就足以让这个任务没办法完成。剧情世界意志既然已经和老家伙团队达成了协议,就不会设置这样的无法完成的任务。
“君臣父子。”赵高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轻声但坚定地说道,“我心光明。”
子夏一愣,他设想了赵高的各种答案,却没想过赵高根本就没有争辩的意思,用的前四个字还是当初用过的,也正是这四个字,压制地子夏当时不能出手。
“你心光明?”他重复了一下赵高的这句话,似乎觉得这里面有无穷的意味,王阳明和他虽然同出一家,可是走得道却完全不同,以子夏的能力当然能够领悟出这句话里面的一丝道韵。也正因为如此,才让他更加迷惑。
赵高的行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洗不白,偏偏这样一个行着卑鄙无耻之事,践踏了所有礼制规则的人说出了这样冠冕堂皇的话。
“是的,我心光明。”赵高再次坚定地重复了一遍,他最怕的就是子夏不去想,出于规则维护的角度直接把赵高ko掉,虽然这样的可能性近乎于无:子夏既然是以“文学”著称,那么心思一定繁复,而心学是王阳明悟道后的核心道基,以子夏的聪慧,反而容易陷入到其中。
如果今天换成的是孔门十哲中另外一位子路的话,赵高一定不敢这么做,以他耿直的性格,很可能不听赵高说什么直接就动手了。
“你且说来我听。”子夏摇了摇头,从一句话就探索另外一位圣人的成道之基当然是不可能的事,但也因为这句,他决定给赵高一个详细说说的机会。
“我派传承,讲究的是知行合一,子曰听其言而观其行,卜子大人可见我有为智氏殚精竭虑而无一丝一毫的私心?”赵高言之凿凿,眼神也无比的清澈。他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因为任务最后要求的仅仅是智氏的权力地位,撇清自己利益角度来看的话,赵高在这个世界的言行真的可以说是大公无私。
当初赵高提问子夏是魏侯还是河东公,就是想要确定子夏后面的行事思路会不会跳出这个剧情世界,既然子夏确认自己只是子夏,那么他行事的规则就应该只考虑这个剧情世界内发生的事。
“夫子之道,于我而言在于仁和礼。”节奏既然已经到了赵高这里,侃侃而谈对于饱受现代文明润饰的他来说没有丝毫的难度。自从得到王阳明的传承之后赵高特别学习了网上各种有关于儒家的学说,从正统的到歪理邪说都有涉猎,这个时候挑出一两个符合自己需要的就很轻松了。
“从仁的角度来说,仁者爱人,卜子殿下慧目如炬,不可能看不出若是任由这样发展下去,数位豪卿分晋必成定局,到时不管谁胜谁负都是战火绵延,最终受苦的还是晋国的百姓,可如若快刀斩乱麻,由智氏一统晋国,受损的不过是数家豪卿而已,孰重孰轻,殿下定然明白。”
赵高徐徐地说出了这样一段话,子夏不由得点了点头算是认可。这个没有办法不认同,赵高本来就是从即将要发生的事实来反推,说出来的每一句都是可以被验证的,想要说服一位史诗级的历史人物,赵高压根就没打算说谎。
“从礼的角度来说,智氏即为吾君,晋公是吾君之君,以吾代吾君,则是吾僭越;以吾君代吾君之君,则僭越的是吾君,吾君虽僭越但依旧是吾君,吾以吾君为君,正是夫子之道。”第一段“仁”赵高以民众为由推了过去,等到第二段“礼”的这一段被他说得如绕口令一般,然而正是这段绕口令,让子夏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该如何去反驳。
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身是抽象化各安其位的礼制,但到了赵高这里直接具体到个人身上就出现了逻辑上的漏洞:智氏的身份有双重性,赵高直接跳过他与晋君之间的关系,仅仅分别考虑自己和智氏,智氏和晋君,这就得出来这么一个古怪的结论——智氏篡位当然不符合礼,智氏的臣子赵高篡智氏的位当然也不行,可是由智氏的臣子为了智氏考虑去篡晋公的位,这好像没毛病吧?
子夏呆住了许久,这么去曲解夫子的话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他的同门里有粗莽的,有细腻的,有勤学的,有善思的,偏偏没有这样一个无赖的!
“不对,智颜既为晋君的臣子,你当然也是晋君的臣子,否则天下各为其主,又岂是夫子之道?”子夏看着赵高,很快从自身的遭遇中得出了赵高的逻辑悖点,他当时就是被晋公的命令所制,否则按照赵高的逻辑,他完全可以照顾魏氏的利益而忽视掉晋公。
“小子知道就此是说服不了卜子殿下您的。”听到子夏这么说,赵高得计似的狡黠一笑,接着说道,“殿下您说得也十分在理,所以小子让劳巴将这次从魏晋两家收获的绝大多数都以智氏的名义朝贡给了周王,想必此时他已经拿到了周王赐封智颜为晋公的敕令了。”
这下子夏算是彻底无语了。
ps:这段不容易写啊。
征战无限历史 第三百四十四章 磨刀的功夫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算是三家分晋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的时候,把这一事件当成了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事件。
然而在赵高的强行逆转下,智氏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形成了一家独大的格局,韩魏两氏摄于形势而不得不甘为附庸,历史上三家均势的场面也没有出现,而是变成了一超双强的格局。
在破灭了数家小国,集大胜之威后,连强秦豪楚也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这个新生的庞然大物,要知道三家分晋后任何一家都位列战国七雄,而智氏此时的声势,也远在一般的诸侯之上了。
今时不同往日,受了智氏重贿的周王室,对于原先无比看重的名爵授予也就是那么回事了。毕竟王室东迁以来,王权日渐衰落,眼下能有一个人正儿八经地来朝贡,别说本来就是一个强力的贵卿,就算是个破落户儿,只要拿出足够的筹码,周王也不介意拿空头的爵位换点实际的好处。
所以老八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轻易就从周贞定王拿到了天子的诏书敕命,此时周王室内部也是一团糟,包括贞定王的弟弟还有几个儿子为了老八朝贡的这些事物已经差不多刀兵相向了,哪里还有心思管老八提了什么要求?
智氏代晋到此以成定局。
周贞定王虽然也是史诗级历史人物,但他的这个地位显然是来自于剧情世界中周王室的天命而非自己的能力,离开这个位置后就会消磨成一个普通的历史人物,这一点从他几个儿子身上可以看出来——继位的几个儿子周哀王周思王周考王相互厮杀中都成为过周天子,然而眼下他们的级别不过是历史e级,比一般记载在历史书上的路人甲乙丙丁高不到哪儿去。
不管那边如何,手握周天子诏书的赵高等于抹去了大义名分上最后一个污点,虽然他的手段并不光彩或者说开了一个很坏的头,然而从当前的礼法角度来看,尊王这种行为本身并不为错,至于周王封出什么奖赏,那是天子所赐,别说是子夏,就算是孔子亲临也很难把它给扳回来。
“儒门之中竟出了你这等子弟……”子夏憋了半天,终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语意之中虽然诸多不满,可到底还是承认了赵高的儒门身份,等于间接默认了赵高的行为。
孔子弟子三千,得其大道者就七十又二,更不要说无数得其小道的,赵高虽然剑走偏锋,然而走的依旧是儒家大道,顶多在解读的时候加入了自己的大量私货。
孔圣人到底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他所处的时代只能让他努力地去维护礼制,至于礼制从上而下全面崩盘的时候该怎么做,出于历史的局限性他没有给出最终的答。后世所谓的“六经注我”,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各自去进行解读,眼下赵高解读的方法虽然稍显粗暴无赖,但也很难从理论地层面上就说他不对,作为孔子的嫡传弟子之一,子夏也不能!
“一根所生,也会有枝叶花干,小子就是那点不成器的皮相,卜子殿下莫要高看我一眼。”赵高的无赖已经耍到了骨子里,这一句话说出来,等于把自己放到了儒门中极低的位置,不过既然子夏承认是同门,那么就有了一份香火情,不用担心他痛下杀手了。
“你好自为之吧,若是我发现你表里不一巧言令色,我自会找你的师门来做个分明。”子夏哼了一声,显然不想在这个话题上有任何继续了,他虽然做不出反面的结论,但也不意味着他认同赵高的做法。从心理说来说,他对赵高可谓是十分厌恶,根本不想有更多的纠缠,身形一晃就化为了点点星光,消散在了这片天地之中。
赵高哪会那么轻易地放过他,任是从天上飞过的大雁他就算不能弄下来给炖了也会想办法拔根毛,更何况去掉了威胁的子夏在他这里无异于一只超级大肥羊,吃不成羊肉剃点羊毛总可以吧?
那本不明用途的论语残篇很快被他从个人空间中翻了出来,本来因为子夏离开都快要崩塌的世界很快再次凝聚成形,子夏的身影再次出现地比赵高想象得更快了许多。
这方世界本身就是用他的规则凝聚出来的,里面任何一丝一毫的变化都瞒不过他的感知,更何况这一件对他而言无比重要的事物。
“那叛徒到底还是死在了你的手中。”子夏长叹一声,随后手轻轻一招,这本论语残篇立即凌空飞起落入了他的手中,这本来就是他传承的那一部分儒门大道之一,只是受到了规则的限制,哪怕他手中辗转的星光和书上发出的色彩完全一致遥相呼应,中间到底还是有了一层隔阂。
眼下这件道具的所有权归于赵高,这一点受到了底层规则的保护,即使强悍到史诗级历史人物,也不能改变这一点。
看着子夏的反应,赵高知道这次甩出的大筹码无疑又大大赢了一把。原本这本书等阶足够高,高到了没有任何使用的办法,像这种事物,根本不适合放到空间的任何一个市场上去,甚至不能让团队以外的人知道,那无异于自杀!
超乎理解范围之外的道具引来的任何一个庞然大物,都不可能是现在的老家伙团队所能够抵御的。
赵高马上就猜出了这件道具的来源:大概就是他们击杀的那个叛徒是子夏的弟子之一,越级爆出来的道具当然需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一个并不特别出彩的弟子偷了师门核心传承的道具并逃走应该足以简单地解释这一切了。
按道理说这个时代并没有线装书,不过一件道具的核心并不在于外表的呈现,而在于实质的内容,也许在子夏看来,这件道具就是一卷陈旧的竹简,是自己从老师那里听到并亲手记载下来的儒门精髓,也是自己成道的根基碎片之一,不容有失。
当他终于把目光依依不舍地从竹简转向于赵高,准备开出足够的价码满足这个小人之儒的时候,诧异地发现赵高整个人的气质竟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的猥琐无赖早已消失,眼前分明是一个大义凛然的仁人志士。
那是赵高开启了文天祥的“正气歌”光环,同时装备上经岳飞张巡双重认证的“忠贞之士”特殊称谓,把前期磨刀的功夫做了个十成十!
征战无限历史 第三百四十五章 不容许拒绝
像正本论语这么高级的物品,对于儒门而言就像是丐帮的打狗棒,不但数量上唯一同时还是身份的象征,哪怕明知道没有收齐的可能,所有得到的人也一定会趋之若鹜,而且越是对强者吸引力就越大,只有得道根基深厚的人,才能真正意味着这是什么。
如果说传国玉玺镇压着国运的话,那么论语正本就是儒门鸿运的具现,这不是一个剧情世界的事,而是所有剧情世界通用的一丝法则。
对于这个剧情世界而言,一旦赵高将这件道具带回空间,就意味着构建世界法则的一部分永久消失,这种消失还不是一个历史剧情人物或者是一件银色剧情装备所能够比拟的,如果说损失后者等于损失一个点的话,那么损失这件本源道具就是损失了一条线。
一个完整的剧情世界,损失一些细微的点不过就是一匹布上被扎了一些孔,布匹上本身就有无数的孔,多一两个少一两个也不是什么大事,剧情世界的弹性很容易就把这些空弥补起来,对于布匹的完整性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破坏。
可若是损失的是一条线,哪怕仅仅是那么一丝,对于布匹而言就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大伤害,对于世界的整体性都会有一些影响。
大量相关的历史人物命运将会被改写,某一个分类的剧情人物将永久性不能产出,这两点中任意一点都是剧情世界意志所没有办法接受的。
眼下出于更高层次规则的限制,剧情世界意志只能通过子夏之口来和赵高谈条件。
这是一件真正的大买卖!
许久没有反应的方舟空间终于插了进来,这个世界是子夏的规则所化,但以方舟空间的能力,传递进来一些信息还是能够做到的。
“史诗级历史人物子夏欲收回你手上的道具——论语残篇,经过空间的筛选,为您提供了五项条件,您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两项;
a,启蒙,史诗级历史人物子夏愿意消耗自己的法则力量,为你提升心学精髓——以功入圣至1级;
b,指点,史诗级历史人物子夏愿意消耗自己的法则力量,为你提升任何一项非历史剧情技能至max级,并额外附加子夏特有的史诗属性;
c,解封,史诗级历史人物子夏动用规则之力,为你解除一项本世界出产道具的封印,使其发挥全部的力量;
d,聚力,剧情世界意志将封印一部分法则力量,此项力量等同于s级(剧情世界上限),可以用于攻击,防御等多重功用,使用次数2/2;
e,割地,剧情世界意志将一片属于剧情世界的领地永久性割让给您,您将获得这片土地的永久所有权。”
五项条件一出,寂静的空间中就只能听到赵高吞咽口水的声音了。
赵高不是不觊觎这件堪称神级技能的残本,这种东西哪怕只是握在手中都有一种让人信心满满的感觉。现在虽然只是残篇中的残篇,它的预估等阶已经不会低于历史a级,一旦找到正确的途径,很可能发挥出非同寻常的力量。
赵高当初获得的《正气歌》也是残篇,但它天生史诗级历史剧情的地位在很多时候所能够表现出来的意义,绝非一般的普通技能可以相比。
同样的道理,《论语》的地位很可能已经达到了传奇级历史剧情,如果能够用赵高的天赋“融合”,那意味着赵高开始越级伸手触摸更高层次的规则,这是多少强者梦寐以求的一种机会。
唯一让赵高可惜的是,即使经过吞噬提升,原先的天赋“洞察”提升到了“明察秋毫”,可巨大的差距让赵高的“鉴定”技能对这件道具根本没有任何作用,更不用说“融合”了。
除了剧情世界,这件道具对子夏的意义同样巨大,所以这次提出的五个条件中,两项半是子夏,另外两项半是剧情世界意志。赵高有理由相信,经过方舟空间的力争,分别从二者手中都拿到了一个条件,所以赵高才可以有两项可以选择。
剧情世界意志和子夏对于赵高的信息显然经过了充分的了解,给出的这五项统统打在了赵高的痒处,让他难以抉择。
子夏给出的a选项不用说了。赵高自从获得了阳明圣人的传承,这个“以功入圣”的技能就一直是灰色状态,既不能提升也不能使用,白白看着没有任何作用。更气人的是赵高一直没有任何的头绪,除了拿到“论语残篇”的时候技能被点亮,就没有了任何其他的说明。
以赵高的推断,这个技能很可能和一般的技能都不同,动用的是规则之力,如果子夏这次将它点亮的话,就意味着赵高有了一个可以动用规则之力攻击或防御的技能,这种个人实力的巨大提升甚至可以影响到团队实力的提升了。
b选项虽然不起眼,却一定是子夏观察了赵高技能之后专门给出的选项。这里面最主要的的字眼的“任何一个”,这意味着赵高的核心本命变异技能“召唤辅兵”也在可以提升之列。
赵高测试过,自己的这个技能现在过于复杂,连方舟空间都放弃了等阶的评价,提升起来无比的困难。他曾经有心用黄金剧情点去测试,发现每一个黄金剧情点仅仅能够提升一级不说,也没有任何额外的附加属性可以抽取。可以预见的是,提升到更高级的时候,恐怕所需要满足的条件会更高。
现在子夏一下子提升到max,对于赵高实力的提升,恐怕不在点亮“以功入圣”这个技能之下。
c选项的答案就很确定了。无论是剧情世界意志还是子夏,针对的物品道具肯定就是那把“工布剑”了,很可能那把被送来的“工布剑”本身,就是这个选项的奖励之一。因为无论麦玲珑表示得多么喜欢,这把剑到目前为止的所有权还不归属于老家伙团队。按照规则来说的话,如果不解开封印,这把剑在老家伙团队离开剧情世界的时候是不能够被带出去的。
相比起子夏费的心思,剧情世界意志给出的选项就是纯土豪做派了,d选项给出的是力量,e选项给出的是资源,简单但是足够粗暴,不要说是一个值役者,这种奖励对于一名开拓者来说也堪称不菲了。
更何况,既然已经给出了这样的条件,就意味着子夏和剧情世界意志的志在必得,所以这是一笔根本不容许赵高拒绝的交易!
征战无限历史 第三百四十六章 工布剑之威
面对巨大的诱惑要做出选择,这种事情对赵高而言不是第一次,剧情世界正儿八经给出的奖励从来都是实打实的并不会有什么陷阱,然而选择本身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解封工布剑和割地!”赵高稍微思考了一下就做出了选择,这个决定并不困难,只需要从当前团队的需求出发就很容易得到答案。
选项a固然好,可最重要的一点却不在于提升等级,而是赵高通过子夏提升的方法已经找到了升级的途径——找到强力的儒家名门指点或者得到一些儒家的道具都能解决这个问题,虽然看起来困难,但以团队的实力来说应该没有问题。
在选项b上,子夏直接提升满的确能够大大增强当下赵高的实力,可同时也把这个技能的上限给固定了下来。要知道当初赵高用天赋,技能书以及“正气歌”残篇,在十分偶然的情况下以极完美的相容性得到了这个可以说是本命的技能。
随着他实力一步步的提升,技能也随之提升,唯一不变的,就是这始终是他最核心的技能。很多战术的核心都围绕着召唤出来的各色剧情人物,精锐士卒甚至大量的炮灰辅兵来进行。这保证了面对各种不同情况,赵高就有着各种不同应对方案的多样性。
而且以赵高当前的能力,无论是技能点还是黄金剧情点,提升这个技能做起来并不难。始终停留在这里,就是为了保证这个技能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怎么可能鼠目寸光的为了眼前这一点利益就放弃?
选项b毫无疑问地被放弃了。
至于选项d,这才是对赵高吸引力最大的一项。封印一个剧情世界上限的力量,无论是封印到道具上还是装备,甚至是一次性使用的攻击或者防御,都意味着赵高会有一张强力的底牌,而且是可以立即逆转战局的那种,如何让人不心动?
想想看,一旦老家伙团队被设计伏击落入圈套,眼看着团灭在即,老八不慌不忙地掏出一件物事,往空中一扔就瞬间解决了对方的首脑;又或者是对方发动全部力量躲无可躲的必杀一击,麦玲珑轻轻一拍,这道攻击就烟消云散化为无形,留下对方目瞪口呆一脸懵逼,这简直就是赵高心中最完美道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