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征战无限历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南黄沙
就像是草原上的狼。
狼群和狼群之间,即使看上了同一群羊,相互忌惮之间也会有脆弱的平衡。可如果在这种平衡被打破,只需要某一方稍稍示弱露出疲态,那么接下来的对手就不是一个狼群,而是无数狼群的撕咬。弱肉强食的法则在部族之中将会被放大在极致。因此那些被掠夺了族人抢走了牛羊的部族,必然会在第一时间选择反击来展示自己的强大,否则他们接受的就只会是灭亡的命运。
这就是赵高这个粗陋至极的计策能够这么顺利进行下去的原因——为了能够活下去,任何一个部族都不会轻易使用这种手段。哪怕最初在人口的掠夺中实际占着了好处,那也只不过是眼前的蝇头小利,在大局暴乱的情况下,没有人能够躲过血和火的洗礼。
甚至是中原的汉人也不会用这种手段。蛮族一旦陷入血战,百战之后活下来的那一支一定凶悍且残忍,而在族与族的混战中没有了基本的牧业维持部族的生存必须,南下掠夺就成为了活下去的唯一选择,到时候边塞的麻烦足以让任何一个王朝挠破头。
不夸张的说,赵高这是亲手推开了地狱的大门,将周围诸族包括他自己,都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
“即使我们不做,恐怕结果也是一样的。”在听完赵高描述的结果之后,麦玲珑沉默了片刻,抬起头说道,“对于有限生活资源的争夺,必然会引起部族之间的灭亡与兴起,高子顶多把这个过程加速了而已。我们该想着怎么能够平稳着陆,毕竟解决掉那些探索者们精力的发泄,不可能一点风险都不冒。”
“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插手的话,恐怕爆发的速度会更快。”赵高苦笑着摇了摇头否定道。麦玲珑分析的没有问题,然而她考虑的时候终究还是忽略了一个因素,那就是如果探索者们不受到老家伙团队的控制,所造成的破坏会有多大。
与这里生活的土著及历史或剧情人物不同,探索者本身就是付出代价冒着风险来到剧情世界中,掠夺走可以掠夺的每一分利益才是他们最直接的选择。
只需要有足够的好处,哪怕这边血流成河千里白骨也和他们没什么关系,大不了到时候一走了之也就是了。
怎样才有足够的掠夺空间?恐怕没有比挑起战争更有效的方式了。前面他们是力量不够,即使强如宵练也不过攒了数百杂兵。一旦在任务中完成了原始的积累,那么也就到了他们真正行动的时候了。
要知道,这些探索者中,不但有能力超强的值役者,更是有数量不少的开拓者混杂其中。在底层规则笼罩的范围之内,无论是哪个空间晋升上来的开拓者,都值得被称赞一句人中龙凤,个人能力绝不会逊色于一般的历史人物且基本没有什么道德节操观念,没有任何约束下他们肆意妄为造成的破坏性,恐怕还要比赵高大得多。
譬如说宵练,一颗坚定向大道之心且不说,抓住时机的能力和个人的战力都堪称不凡。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形势有变,还能够立即能屈能伸做出正确的选择。自从投靠了老家伙团队以来,他已经立下了不少的功劳,这样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爬到老家伙团队在这个剧情世界实施统治的核心层去了。
这样的人扔到这里,怎么会不掀起腥风血雨?
“当务之急还不在这里。即使是混战,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积累矛盾的过程,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尽量积蓄自己的实力,露出自己的爪牙,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老八沉吟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对计划细节的构划一般不参与意见,可一旦涉及到上层利益的交换与稳定,即使是赵高,也不得不慎重考虑他的看法。
“的确,我们暂时可以用利益的方式牵引着探索者们活动的方向,然后将我们自己尽量撇干净,这至少可以拖延我们被卷入战火的时间。”赵高点点头表示同意。老势力在众多蛮族之中实力偏弱,可只要合理引导,隐藏在那些作乱的探索者之后做好善后的工作,短时间内被牵连到的可能性并不大。
赵高这么说,显然是已经经过了慎重的思考,老八和麦玲珑点点头,耐心等待着他下一步的决定。
“老八刚刚说的没错,你大概也想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当务之急的确不在这里,没有一个强大力量的支撑我们很难在这潭浑水中全身而退——曹彬虽然回归了大宋,但短期之内,我们恐怕很难有任何的借力。”赵高轻轻抚摸着自己的额头,自从进入这个世界以来,老家伙团队外表看似风光无限,然而每一步都得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其中的艰苦外人又怎会知道?
“左有强唐,右为蒙元,五代十国中任何一个都不会太安分,赵匡胤就算是天纵奇才,恐怕也够他头疼的。”麦玲珑把赵高的那张图又拿了出来,仔细查看了一番叹息道。
大宋强不强,这个话其实不能说。即使是传奇历史人物,被放到这个混乱的世界中来之后,接下来的命运到底会怎样,谁也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判断。
“不管怎么说,有着李唐和蒙元在旁边使绊子,在清理掉周围那些小国之前,宋太祖大概不会有精力腾出手来处理其他的事物。”老八的语气十分肯定。站在他的立场上来看,即使强大如赵匡胤,其实也没有太多的选择。
“可我们需要一个外援,至少是名义上的。”赵高笃定地站起来身,来回走了几步,缓缓地说道,“蛮族里的确淳朴好骗,可剧情世界既然能给狄族分配三个不完全状态的历史人物,恐怕其他各族也会有所安排。我们的这样粗陋的计划能够骗得一时,时间一长终究会露出马脚。”
从推理上来说,这是必然的结果,赵高的脚步也随之停了一停,见麦玲珑和老八都没有反对的意见,才长舒了一口气,勉强笑道,“匈奴好重贿赂,这是有历史记载的,也许我们只要付出的代价够大,未必就不能借这棵树撑一撑,虽然这棵树其实自己麻烦也挺大的。”
老八和麦玲珑立即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匈奴对强汉,历史上的确占到过不少便宜。可今时不同往日,伊稚斜统治下的匈奴的确走到了最高峰,实力前所未有的强大。然而此时的汉朝,那是已经六神装在手的大哥,可以算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据有限的情报显示,现在前线有卫青霍去病两位神将在手,伊稚斜能不能睡一个安稳觉其实也要看对方的眼色。
“我准备亲自出发,去找一个人。”赵高最后说出了自己的决定,没有等麦玲珑和老八的反对,接着说道,“如果草原上谁第一个看出了我的计谋,大概就是他了。”
ps:猜猜是谁,猜中了这周天天更。





征战无限历史 第六百五十九章 汉奸第一人
往北蛮之间投入成百上千名探索者,犹如是将一大堆生石灰扔入水中,或者是将一堆死肥宅扔进二次元,又或者是把榴莲扔进苍蝇窝,逐步地走向混乱是必然且唯一的结局。
然而任何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至少从眼前看来,部族和部族之间的摩擦频率虽然高了一些,但放到整个辽阔的北方蛮地来说却也算不了什么。毕竟探索者们的能力再强,小打小闹的个人模式是很难掀起什么大的风浪。只有当其中的一部分人积累功勋,在不同的部族中占据不同的位置,大混战的局面才会正式形成。这时滚雪球之下他们的地位越来越高,战火升级牵连蔓延才会挟裹着所有人主动或者被动的参战。
至于眼前,不过就是正餐前的小甜点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赵高留下老八和麦玲珑镇守老族,自己轻车简从直奔匈奴王庭也就不太引人注目了。
草原上的距离说长很长,然而对于各项数值极高的开拓者而言,日夜兼程也不过半月有余。所谓游牧之族逐草而居,其实草原上的部族和部族之间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边界线,肥美牧草生长出来的季节这些族人才会集中到一起,共同驱赶那些弱小的部族。
然而这一点对匈奴来说其实不算适用,因为根本没有部族敢把牛羊放到匈奴部族的周边来。哪怕二者之间的直线距离有数十里,也没有人敢轻越雷池一步。
草原霸主的气势可见一斑。
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赵高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冷遇。
论声望,他的传说度加上众多历史人物背书的“忠贞之士”称号足以让一般的史诗级历史人物也听过他的名字;论地位,他是拥有着三个城池的老族头人;论礼物,他这次几乎拿出了一半狄族历年以来积累的财富作为打通关节的本钱。然而即使如此,纳下了重贿的他依旧没能得到所想要的召见。
原因无他,在这片草原上,匈奴要谁死谁就得死,要哪个部族灭哪个部族就得灭,既然都已经过着仰人鼻息的生活,那么也就谈不上什么委屈不委屈了。
赵高并不灰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领地上的事有麦玲珑和老八两个人在他并不用担心,而能不能处理好这边的事物将决定着老家伙团队下一步行动的方向。
以不要脸为行事准则,又有着足够的财物作为底子,十日之后,赵高终于如愿以偿的见到了此行的目标——一个弯腰驼背,满脸蜡黄,总是忍不住咳嗽似乎随时都会死去的中年男子。
这名男子住的帐篷并不奢华,帐篷内的器物更是无比简朴,几件简单的家具也脏兮兮的看不出本来的样子。他的脖子上裹着一条腥臭的皮巾,有的地方已经磨地黑亮;一身用羊皮袄子缀连起来的皮袍看起来有一丝可笑,下摆上的布袍大概是因为时间过长,已经看不出是什么颜色,却勉强裹住了下体;脚上蹬着一双老羊皮木屐,走起路上拖拖拉拉,显示出了极不方便的样子。
这是一个上不得马喝不了酒,甚至连放牧都不能干的废物,却占据着距离王帐最近的位置。如果不是早有预判,谁也不会料想到,这是一个对匈奴大单于伊稚斜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被后世称为汉奸第一人的中行说!
队这个人物的评价后世没有争议,可对于他自己来说,他的一生所作所为也算得偿所愿。即使面对着强大到极点的汉朝,他还是用一生去践行着他的诺言。
“必欲我行,将为汉之患!”
当初派公主和亲的汉文帝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在出塞前就表示不愿意去,最后以死相迫才勉强前行的小宦官,在今后的数十年里居然成为了大汉朝最大的隐患。他不但帮助蒙昧的匈奴建立了自己的文化制度,进行了一系列让匈奴强大起来的改革,更是剿灭月氏平定西域,让匈奴称霸的同时不断对汉朝侮辱胁迫并屡屡得手,甚至差一点兵临长安城下!
在和亲的公主早已湮灭的情况下,中行说先是辅佐老上单于,接着辅佐他的儿子军臣单于,直至伊稚斜单于杀死军臣单于的儿子上位,依旧奉他为匈奴谋主,决定着匈奴军政外交的方向。
这个人的能力之强,恐怕扔到任何一个乱世之中都会崭露头角,可惜生不逢时命途多舛,最后竟不得不走上一条无法言说的绝路。
面对这样的人物,赵高那点点小计谋,大概属于扫一眼就无所遁形的存在。
“这是什么?”中行说指着赵高专门奉上的一份文书,貌似无意地问了一句。此时的他其实过得也很艰难,精气神三项都衰弱到了极致,指着文书的手甚至都在不断的颤抖——其实无论是谁,大概面对巅峰强汉的压迫,都不可能不艰难。
“治安策。”赵高不敢大意,他这一步是个险棋,算是综合了历史上的事例去判断中行说的性格下出来的大招。
“唔,大名鼎鼎的宣室贤臣贾谊的名篇啊。”中行说点点头,把文书拿到手上翻了一翻,而赵高则静立在一边,耐心地等待着结果。
贾谊和中行说可以算是同时代的人。作为中行说深恨的目标汉文帝的爱臣,中行说不可能没有听说过贾谊,甚至不可能弄不到他的这份天下闻名的策论,此时的这番作态,明显是要给赵高足够的压力。
“你好大的胆子!”
果然,前面数段读完中行说脸色忽然一变,将文书往赵高面前一扔,怒气冲冲地说道。
赵高并不慌张,将文书捡起,大大方方地将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文字给读了出来,语气抑扬顿挫居然颇为可听:“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
这就是当面打脸了。从贾谊的文章中看,饱受摧残的汉人心中对中行说已经深恶痛绝,乃至于这么一篇治国的文章里都专门点到他的名字。
等读完这两句,赵高也随手把这份策论放到一边,叹息道:“求仁得仁,我认为先生应该倍感欣慰吧。”
“哈哈哈哈哈……”停顿了片刻,中行说语气一变,忽然露出了凄厉的笑容,这让他整个脸上的皱纹都纠结如刀,森然说道,“不过是各为其主,也没什么好得意的。”
这是一个已经扭曲变态了的人物,他的成道之基恐怕仇恨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因素,现在他还没能晋升史诗级历史人物,恐怕与匈奴最终败亡脱不了关系。
想想也知道,这样一个惊才绝伦的人,为了上升实现自己的心中抱负甚至不惜宫身成为宦官。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他特意展示出来的能力居然让他被选为和亲公主的侍从,他抗争过也努力过,最终把这命运的不公全部转化为了仇恨的力量,让他在报复中满足最后一点生命的快感。
他成功了,如果这能算是成功的话。
“嘁,你也算是个儒门弟子!”
到现在,中行说终于第一次正眼看了赵高,稍稍惊讶了一下之后用鄙夷的语气说道。
ps:打这种赌,哭着也得更完。




征战无限历史 第六百六十章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中行说没有关注到赵高的另外几个更为显赫的身份却第一时间点出他是儒门弟子,这里面本身就意味不凡。
“一股酸腐的臭味!”中行说自己生活在腥臊之中,却还是把手放到了鼻前摇了摇,表示出了对儒门的不屑。
这很正常,诸子百家之中看得起儒家的的确不多,可是最后除了少数几支式微流传,其余地都逐渐被融合吸收,成为了儒家的一部分。当然这样一来,这些自诩百家子弟真传就更看不起兼容并蓄,拿点皮毛就当真传骗人的儒家了。
赵高儒家师从王阳明,乃是后世从儒学中分离出来的心学,并不是孔子嫡传的一脉。中行说显然对于“后进”圣人并不太熟悉,所以没有能够第一时间分辨出来。
来而不往非礼也。“格物致知”和“见微知著”两项高级技能,再配合上赵高三项底层规则的权限,全力感知之下赵高很快感受到了中行说身上那并不遮掩的气息,整个人顿时楞在了当场。
“先生居然是鬼谷传人,谋圣一脉!”过了片刻,赵高才仿佛惊醒了过来,大声叫了出来。
鬼谷子姓王名诩,道号玄微子。他自己虽说不世出,然而教出来的弟子无一不搅动了天下风云,什么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李斯白起,哪一个不是人中之龙,影响着整个历史的走向?
从学派上来说,老子和孔子有过通世之好,家学之问。鬼谷子一脉虽然神龙见首不见尾,却也属于道家一脉。在这种情况下,中行说鄙视一下赵高倒也合情合理。
“哪有我这样的鬼谷传人?不过就是师门孽余,人间弃子而已。”大概是因为鬼谷两个字触动了中行说遥远的记忆,他居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只是长久的习惯之下,这口气居然带上了浓浓的阴森之意。
鬼谷子弟向来行事不拘一格,对自己的身体更是毫不在惜。中行说生不逢时,等他学成的时候天下大势已定,一身的本来几无用武之地。这个时候他毫不犹豫地自断命根以求上进,更是小小展露了几手本领算是毛遂自荐。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最终却落得个流落异族,叛国判族的结果。
他一心辅佐匈奴成事,除了报仇之外,恐怕也未必没有一展胸中所学的意思。
论是非评价,对于这样的历史人物,赵高其实已经很难给出一个合理的判断。事实上以中行说的心性隐忍,恐怕当面鄙薄他为汉奸也没什么,他也会认为这不过是客观的正确评判而已。
“你的这一脉倒有点新鲜,儒门果然也有其过人之处。”仅仅一个瞬间,赵高那一点儒门的规则就被中行说解析完毕,他甚至很快就触及了其中核心的部分,给出了一个中肯的评价。
心学虽说脱胎于儒家,其实很多部分已经加入了王阳明个人对于天地规则的解析,说是一派全新的学说其实也不算过分。中行说现在这么说,恐怕还颇有认可之意。
“我们本为世交……”赵高见中行说对心学有一点沉醉,整个人似乎温和了许多,顿时大胆地踏上一步,同时口中徐徐地说道。
“咄!”中行说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嘲讽,轻叱一声打断了赵高的话,让他呆在了当场。
原来就在刚刚那一刻,赵高悍然发动了金色历史装备“张仪舌”上的“结盟”,准备趁中行说意志疏忽的一刹那得偿所愿。然而下一刻他就认识到了错误,中行说的这一句轻叱在他耳中无异于黄钟大吕,脑子中顿时嗡嗡作响,整个人的心神都被震散在了当场。
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一缕血丝沿着他的嘴角渗了出来,而那口本来该吐出来的献血,却被他强行吞了下去。
这就是在巅峰历史人物面前耍花招的代价!
不过赵高也真是找死。明知道中行说是鬼谷弃徒还敢动用张仪的规则,要知道张仪也是鬼谷出身,恐怕还算上中行说的前辈。在人家本行人面前用盗版货,就像李鬼遇到李逵,原形毕露之下吃点亏是必然的。
“年轻人,居然还学了一点纵横家的伎俩,掺杂了名家的手段,哼哼!”中行说咳嗽了两声,却也不生气,两只眼睛依旧浑浊无比。
“诸蛮已乱,老族势弱。后学晚辈也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赵高的脸上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纵横家一脉别的不说,脸皮的厚度绝对横扫一切,既然这个手段没能够凑效,那么索性将自己的目的和盘托出,等着对方开牌便是。
“乱的是诸蛮,不是正合你意吗?”中行说头也不抬,随手抓起一根木棍在地上画了两下,一幅北方诸族的地图就已经赫然成型。
熟练到这种程度,恐怕北方这一片江山都已经在他的胸壑之中。
“归附我族吧,有我们的支持,你吞并吐谷浑,铁弗,室韦等数族之后,就勉强有点用了。”中行说随手一划,将临近老族的数个大部落悉数归给了赵高,同时吃吃地笑道。
赵高的头立即摇得如拨浪鼓一般。对于现在的匈奴而言,“有点用”这可不是一个好词,八成会被押在战车上成为抵挡强汉的炮灰。
正面去卫青霍去病这种战无不胜的史诗大将军?给赵高十个胆子,他也只会去计算该如何逃跑。
“那把吐蕃,鞑靼这里给你,同时允许你招募各族兵马,然后你挡住突厥这条线?”中行说把刚刚划过的地方全部抹去,在另外一侧又给赵高划了一大片让他眼睛都直了的地方,紧接着提出了第二个建议。
赵高的眼睛虽然直了,口水也不断往下流,可总算脑子中的理智还在线——吃这么大一块肉然后去和突厥硬刚,那和送死前吃一顿送行饭有什么区别?突厥可是曾经和唐太宗李世民正面硬刚过的角色,虽说被李唐打得渣都不剩,然而能够有资格上台盘和天可汗过一过手,本身就已经证明了他的实力。
“这也不行那也不能,难道你真以为你们有的选择么?”中行说见赵高再次拒绝,便用脚将刚刚的图全部抹去,同时冷冷地看着赵高,语气冰冷。
赵高沉默了片刻,忽然抬起了头,眼中满是笃定的神采,用肯定的语气问道:“匈奴分裂了?”
中行说顿时默然。
ps:虽然晚,但是有。




征战无限历史 第六百六十一章 强大的仇敌
中行说的人品且不去质疑,能够从文化经济军事方面对一个蛮族进行全面的改革,纯从能力上来看恐怕不逊色于历史上出现过的那些顶级谋士。即使现在被仇恨遮蔽了双眼,他还是自始至终认清楚了匈奴和汉王朝真正实力上的差别,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依旧想的是如果利用地理上的特点给汉军造成最大的损伤,从而逼迫汉军放弃对匈奴竭尽全力的围剿。
汉奸当到这个份上,倒也算的上是“鞠躬尽瘁”了。
可惜的是,他遇上的是千古雄主汉武刘彻。
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汉灭匈奴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乃至于境内富户十破七八,文景两代皇帝攒下来的财富被消耗殆尽。然而这些终究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经此一役,汉朝只是元气大伤,匈奴却是在历史上的闪光时代永远过去了。
我允许你打败我十次,且每次打完我还赔钱赔笑脸;但你千万别给我打败一次,只需要一次我就斩草除根让你永世不得翻身。汉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有无数次被北方强敌侵扰威胁的经历,然而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强悍一时的民族都有过辉煌,然而最终的赢家却是那个总打败仗的汉人。
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家产和地域和文化底蕴让汉人输得起,而那些蛮族们的家当,只需要失败一次就什么都没有了。
中行说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换句话说,匈奴和汉朝对抗,从大局上来看,哪怕是有曾经占尽了便宜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过半分赢面。
所以他现在做的这一切,说是困兽犹斗或者垂死挣扎都可以,即使他个人能力再强,恐怕最终也难免一个被碾压的下场。然而此时他的脸色和心态,未免太平静了一些。在计略的选择上,他甚至也没有用历史上记载的将病死牛羊扔进水源这种绝户之计。
这一切都说明,匈奴其实并未完全走入绝境。
1...201202203204205...2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