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无限历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南黄沙
“这个传说是不是夸张了一点儿?”麦玲珑手握着情报苦笑着对着赵高说道,后者依旧躺在最前沿刚刚完成的箭塔石台之上,嘴里面百无聊赖地叼着半根枯黄的草根。
这是箭塔笼盖范围之内,改良出来土地的产出之一。这十年间,堆砌者特有的工匠们在这里已经造了近万座箭塔,也开拓出了一大片的生活区域。每一座箭塔下,都会有附庸过来的人们自发建造的一些简单的房屋,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小小的建筑群。
十余年间,老族的外围居然就因此有了万余个小小的附庸部落,每一个部落都有原本老族势力里的人充作头人,然后重新组织划编,形成一个相对体系严密的社会结构。
麦玲珑是这一结构运营的实际组织者。巨大的日常工作量即使她召唤了自己的神选战士以及一些依附过来的称号开拓者帮忙处理也难以完成,更何况她还兼任着中原大地的情况收集工作,除了每十日一次的三人碰头,每三十日一次的老族次核心团队聚会,其余时候她有时间来找赵高的次数屈指可数。
“逍遥真人收集过来的情报吗?这次她要了什么?人口还是物资?”赵高随口问道。他把这些工作都交给了麦玲珑,外围箭塔的每一座位置设计以及相互之间的合理配合耗尽了他的心力,而且随着越往外圈范围越大这个难度也就越大。可以这么说,这里每一座箭塔都是按照他的要求并且在他的监督之下完成的,所有的步骤没有半点的马虎。
在一个强大剧情势力环伺的世界里,自保的能力是所有其他活动的基础,这一样工作,只有他自己来完成才能够放心。
“人口。”麦玲珑很快回答了赵高的问题。没有了领地基础的逍遥真人发展外围成员倒也不难,但是在核心部分上就缺少了输入的来源,现在都是通过老族来进行额外的补充——她倒也不怕赵高在这里面掺沙子,一方面老族利益和她暂时性没有冲突,另一方面这些人也都是在底层,接触不到关键的信息。
赵高不过就是随口这么一问,这些事上有麦玲珑这个特别细致的人做主他也很放心,不过今天麦玲珑过来,就肯定不会是这么简单的事。
麦玲珑摇了摇头,外界对于老族势力的猜测有一部分是赵高要求刻意营造的结果,至于什么梦幻之地希望之所之类的传说,则是在流传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美化,人们在流传的同时往往会自动附加上了他们所希望一切的美好因素。
不过话又说回来,能够经历过生死磨难跋涉到这里的人也不会失望太多——虽说没有理想中的肥沃土地也只能分到一些薄田,水草丰美之类的更是无稽之谈,然而经历过战乱生死都难以计算的他们也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能够安安稳稳活下去就已经是所求的一切。
麦玲珑没有在这个细节问题上纠结太多,她顿了顿,认真地说道:“据逍遥真人传过来的情报,康熙皇帝居然把重心放在了草原的葛尔丹身上,而不是北洋、太平天国、郑经甚至是三藩。这次调集了重兵,麾下汇聚了多尔衮,年羹尧,左宗棠等多位名将,准备与葛尔丹决战。”
这个消息非同小可,三大帝国之间不会轻易交手,小小的摩擦虽然难免,但是国运之战却都在等待时机。这个时候康熙率先向次一等的势力葛尔丹汗国下手,其中的意味就很值得揣摩了。
“北洋地域窄小国运微末,袁世凯所辖六镇不过是疥疮之患而且已经向康熙称臣,自然不足为虑;太平天国自身内部就一塌糊涂,有个半圣之境的曾国藩指挥着绿营湘军也足以应对;郑经身在孤岛,有施琅海军保持着持续性的压制用不了多久自身就难以坚持;至于三藩势力,他们既是清朝的叛臣也是明朝的叛臣,剿抚并存恐怕会是主要的手段。”赵高一边自语一边站起了身,缓缓地在方圆不过数米的箭台上来回踱步。这些传奇历史人物的布局谋略很难被预料,也只有等对方行动之后再进行从结果上的倒推才有一丝可能。
葛尔丹和这些势力都不同。
葛尔丹出自绰罗斯氏,是斡亦剌惕部的一个主流分支,成吉思汗曾经将一个女儿嫁给这个家族,绰罗斯氏也就成了元朝的一个世袭贵族。
北元年间,绰罗斯?乌林达开始世代为北元太师,逐渐掌握朝廷大权,多次主持皇帝的废立,最后绰罗斯?也先直接杀死了可汗脱脱不花,自己继承了汗位,瓦剌一部成为蒙古主流,算是将黄金血脉得罪了个彻底。
也正是这位也先大汗,在土木堡之役中俘虏了明英宗朱祁镇,击杀了近于三分之二的明朝文武大臣,将大明从上到下得罪到死。
到了绰罗斯?葛尔丹手上,准噶尔部先后击败和硕特部,征服哈萨克、灭叶尔羌汗国,地域广大,实力在草原上首屈一指。葛尔丹本人雄才大略,学识渊博又精通藏传佛教,在喇嘛中也拥有着不俗的影响力,可以算是康熙一生劲敌中的佼佼者,从他这里下手理所当然。
更重要的是,葛尔丹有着威胁三大帝国的实力。
“这还真是一个谁都敢咬上一口的主儿啊。”赵高看着麦玲珑搜集情报之后精心整理出来的资料,不由得感叹道。三大帝国这是准备借着准噶尔这片战场,亮一下属于各自的肌肉,顺便称一称对手的分量了。
“康熙和葛尔丹的使者都到了,我们怎么应对?”等赵高思考完毕,麦玲珑这才说出了过来的原因。名义上老八一直在主持着老族的日常工作,但是这种决定,却只有赵高才能够给出答案。
“走,去看看。”赵高思考了一下,第一次命令所有的工匠停工,然后走下了箭台。
ps:我又勤奋了。
征战无限历史 第七百四十六章 诚意
随着不断向外扩张的步伐,老族的政治中心没有设置在赵高融入过来相对高级的领地曲沃,而是选择了在大剧情世界中第一个征服的城池灵寿,重新扩建而成。
在这十年里,经过老八和麦玲珑的经营,外围的城墙因为已经没有了什么实际的作用也制约了城池的扩张早已经拆除。除了一部分专供探索者们生活交易的区域,其余的地方也逐渐和草原戈壁结合为一体,木石的汉式建筑和草原帐篷相互间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老族专有的风俗特色。
这里当然不比中原的繁华,然而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物资相对充裕之后各项建设紧随其后,倒也不比草原上其他著名的地方逊色许多。
这其实还是这些年来赵高第一次踏足这里,其余的时候有什么大事基本都是老八或者麦玲珑去外圈找他。三人议会绝大多数也是在某个箭塔的石台之上临时构建,偶尔也会用“黄金台”或者是“圣桌”来完成大型的召集,所以赵高对这里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此时在麦玲珑的陪伴下,一步一步缓缓地从最外圈徒步走了回来。
“老八也不容易啊。”赵高一边走一边看,终于在进门之前叹息了一声。一般人总以为向外扩张最难,然后一步一步随着扩张的步伐恰到好处地将已经到手的地盘利益最大化同样不简单,能够完成到老八这个程度,更是努力和天赋缺一不可。
麦玲珑深以为然。
老八的开拓者称号就是“天生王者”,在草原这个地方算是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更重要的是,他似乎已经掌握了其中的精髓,将其中的特效发挥到了极致。
不说其他,那城中心规模最大的王帐,已经有了不亚于一般王者型历史人物的气魄。
赵高进入的时候,分为文武两班列在王座之前的诸人正在徐徐后退,而头戴王冠的老八则闭目坐在王座之上,右手不断轻轻地揉着额头。
这和印象中那个强壮而话多的老八几乎判若两人。
“称号能力进化了?你怎么没说过?”麦玲珑看着退出去的那些人,若有所思地说道。
“屁用没有的进化,除了加了不少事儿。”老八一说话就原形毕露,刚刚威严的气势荡然无存,他叹息了一声,指着台前厚厚地一叠文书说道,“原先领地是托管式的,反正任命一个领主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剩下的事我管不着也不想管。现在可好,玄甲军出来的那些兄弟都只能充任将军,每个领地还得专门设置一个太守,负责除了军务之外的一切政务。”
“太守?”麦玲珑好奇地问了一句,随手翻了翻桌子上的文书,大部分都是以奏章的形式存在,大到城池构架人员安排,小到官司判案鸡毛蒜皮几乎无所不包,难怪老八一副愁眉苦脸疲倦至极的神态。
赵高心中忽然对外面治理地井井有条有了明悟。老八这是被激发了潜能,虽说他嘴上都是抱怨,在实际行动上却是分毫不差地执行了下去,才有能现在这样的规模和效果。
“这些太守都是剧情世界生成的剧情人物?等于你的附庸里凭空多了一群法系职业者?”麦玲珑嘟哝了一句,老八这个开拓能力进化其实很不错。如果不算兵符里的兵,他几乎可以和赵高一样,召唤出一大批等阶不低的随从参战。虽说到了目前这个层次战斗力提升不了多少,但是至少看起来够威风,够唬人。
老八顿时转愁为喜,他刚刚的抱怨不过是傲娇作祟,心中其实颇有心思向两人炫耀几句,可是还没开口,就听赵高直接切入主题,环顾了一下环境正声问道:“使者呢?”
“安排在外面的馆驿住下了。”老八一边说,一边将两人引导后面的厅堂中坐下——他这个建筑非常奇葩,前半部分做成了帐篷的式样,后面却是汉式建筑。只不过和前面比起来,这里应该是他的生活区域,很少有人能够进入到这里来。
他很清楚赵高这些年来根本顾不到这里,这会儿既然暂时停掉了外圈的一切工作,那就意味着这次的使者非同小可,远非平时他就能够处理掉的那些情况。
这会是决定老族接下来整体走向的关键性决断。
“葛尔丹的使臣是桑杰克,这是历史上曾经出使过俄罗斯的c级历史人物。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求我们至少在名义上臣服准噶尔,每年进贡一次并且为葛尔丹提供粮草和兵员,否则的话就兵戎相见。”
这段话言简意赅,应该已经省略掉了很多形式上的内容只留下了核心的主干。赵高点了点头,这个要求其实并没有超乎他的预料,在茫茫草原的背部留下了这样一大块难以控制的区域,他要是葛尔丹都会寝食难安,如果不是地域实在遥远且环境太过于恶劣,再加上清兵威胁在即,他一定会选择先平定掉这个后患。
况且这个时候他作为草原上第一大族,有着切切实实威胁老族生死存亡的实力,态度强硬一些要求高一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清廷那边呢?”麦玲珑等赵高思考了一会儿,这才接着问道。
他们的关系和清廷很特殊。当初三人击杀了金国皇帝完颜守绪,拿到了一个女真死仇的特殊效果,而清自称“后金”,又是女真人建立,在初始关系上绝对要比葛尔丹差上太多。
“康熙这次派出的使臣是纳兰明珠,一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万花筒’,这次以理藩院尚书的身份来访,态度十分和善。”老八的话中也透漏着不可理解。纳兰明珠在康熙朝地位极高,曾经担任过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这种高官,又在平三藩,郑经等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哪怕此时康熙召唤了清朝两百余年的气运重臣,这其中也应该有他的位置。
“他的条件是什么?”麦玲珑颇有点好奇,纳兰明珠能够过来至少已经可以说明两点:一个是帝国清廷所拥有的人才远非葛尔丹能够相比,第二个就是老族势力,已经正式被这些顶级的势力放入眼中。
“内附,依蒙古外藩故事。”老八仅仅几个字,就将康熙的诚意交代了个清清楚楚。
ps:这章短了,明天有一章。
征战无限历史 第七百四十七章 价码
有清一朝,蒙古分为了三部,即漠南蒙古察哈尔部,漠北蒙古喀尔喀部以及漠西蒙古厄鲁特部。
在大清还只是后金时期,漠南蒙古就被皇太极用各种手段分化拉拢,最后一位宗主林丹汗病逝之后,漠南蒙古完整地投入了满清的怀抱,被改编成蒙古十六部四十九旗,直接纳入政府统治之下。
随着漠西蒙古中准噶尔部的扩张,在康熙时期,漠北蒙古喀尔喀部迫于无奈向清廷臣服,同样编旗设盟。只不过因为地域遥远的关系,蒙古王公拥有着极大的自主权,甚至可以独立称汗,也能够得到清廷的允许和承认。
就这样,前者被称之为内蒙,后者被称之为外蒙。
纳兰明珠这个时候给老族提出的条件是依外蒙故事,那么就等于说只要一个名义上的臣服。清朝无意于插手老族内部的统治结构,完整保留老族独立性的同时接受清王朝的册封,从而达到孤立准噶尔的目的。
“按照惯例,外蒙同样会有爵位分封,纳兰明珠提出的具体条件是什么?”赵高一边拿起葛尔丹使者送过来的信物,一边转头向老八问道。
葛尔丹的信物很简单,只是一根尾部缝合着白牦牛毛的箭矢。这在部落之间已经是很高层次的盟誓,象征着草原上的主宰天狼王的鉴证。也就是说,这个使者提出的条件虽然苛刻,却是等同于在天神之下的允诺。换句话说,只要赵高同意,老族就可以因此去分润到一部分准噶尔汗国的国运。
“你真准备接受清廷的条件?”麦玲珑看着赵高的动作,实在难以判断他的态度。事实上虽然她在众多的剧情世界中都是和清廷对立,在清廷那里的友好度也极低,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她倒没有什么特别的民族偏见。
而她之所以质疑的原因,就在于康熙虽然自诩仁君,很多时候也都是示敌以宽,但是他的“仁”的具有很强目的性。就像当年的王辅臣,一旦形势地位发生改变,“仁”也可以成为不动刀兵杀人的利器,将人逼入绝境;又如当年的三藩,从根本上说永镇边关是当初满清许诺给吴三桂的条件,出尔反尔的撤藩不过是他的利益所需,其余所有的话语,都只是借口。
这不是他的缺点,而是每一位大帝共同的特征。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康熙这样做是大势所趋,自然会有无数人去粉饰正义。
“漠北老族旗郡王,世袭罔替。”老八手上拿着的是册封的诏书备份,也是纳兰明珠最初提出的条件。一旦答应了这个要求,那么相信册封的金册宝印一样都少不了,也就等于分润了大清帝国的国运。
你若花开,蜂蝶自来。当初那些仲裁者们情愿付出巨大代价,想要得到剧情世界认可的国运气运,在老族势力膨胀起来的时候,两大势力纷纷上赶着送了过来。
可是赵高似乎并不满意。
“只是个郡王么?难道连个和亲都混不上?”他掂了掂手中的箭矢,仿佛在权衡着两边给出条件的分量。按照道理说康熙册封外蒙势力的时候单独部落都会给出一个汗位,一个亲王和一位郡王,而且和其他爵位不同,外蒙的爵位基本上都是世袭罔替。
至于和亲,那是清朝惯用的笼络手段,当初为了笼络吴三桂,连顺治的妹妹都可以下嫁给吴应熊。而且一般的公主下嫁蒙古,更是贯穿大清近三百年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这个估计不难,老八要是愿意,康熙能明天就把女儿送过来——就算没有,也能变一个出来。”麦玲珑冷笑了一声,调笑的是老八,眼睛同时瞟的却是赵高。
这个就是地位上的差别产生任务难度上的差异性了。当初赵高将赵福金收为追随者,可以说是动尽了心机。眼下同样是公主的身份,老八张张嘴,就算历史人物没戏,一个b级的剧情人物康熙肯定是舍得给的。
至于具体的操作,无非是随便指定哪个亲王郡王家的女儿,给个和硕公主的身份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嫁过来了。
“仅仅一个公主恐怕不够……”赵高冷笑了一声,随手将手中的羽箭一丢,转过头却看见麦玲珑柳眉倒竖,一愣之下才反应过来她会错了意,只不过他也不解释,只是硬着头皮接着说道,“老族现在已经有了百万余人,带甲之士不下于十万,区区几个不值钱的公主,又算得了什么?”
他的意思很明白:现在第一次官方正式接触老族,康熙仅仅只给出了一个郡王的位置。很显然,这是整个外界对赵高积蓄已久的实力产生了一个认识上的偏差,否则的话,以康熙的性格,无论如何也不会在亲征之际,去吝啬于这样一个空头的爵位。
对于准噶尔汗国而言,同样如此。
都低调种了十年田了,难道就是为了喝一口剩下的残汤?这个时候要想获得更多的尊重,那就需要展示出更多的底牌。
当然,暴露更多的底牌也就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无论是噶尔丹还是康熙,甚至是其他势力,都有可能因此对老族生出忌惮和警惕,老族接下来的发展,很可能就会受到各方势力的掣肘。
孰轻孰重各有利弊,其中的选择,足以让赵高踟蹰许久。
老八和麦玲珑都不再作声,耐心等待赵高将一份清水从上而下淋遍整个身躯,才听到他接下来的安排:
“玲珑,以演练备战的名义,整肃所有探索者势力,将领地里所有c级以上兵种暂时性集中,所有战备设施投入运作,你最快需要几天?”
“三天。”麦玲珑咬了咬嘴唇不再纠结赵高原本话中的歧义,果断说道。老家伙内部的习惯,团队一旦决定就不再考虑其他的选择,当她和老八已经将所有的已知条件和想法说给赵高之后,赵高做出的任何决定都会得到无条件的执行。
“那就三天!”赵高没有犹豫,这么大的地盘三天时间就要重整完毕,麦玲珑平时付出的心力可想而知,只不过这个时候不是他感叹的时候,转过了头他又向着老八,说道:“三天之内,不必给他们任何的答复。同时所有领地调整成战备姿态,包括人员和物资。”
“可以!”老八回答地足够沉稳,他很睿智地跳过了和亲公主的环节——对他而言,现在增加个把剧情b级的追随者,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三天之后,让他们开开眼界,也顺便重新开出各自价码!”赵高拍了拍那份诏书备份和羽箭,轻笑着说道。
征战无限历史 第七百四十八章 血酬定律
戈壁滩上的天气一年到头几乎是一成不变,每到傍晚的时刻,残照的夕阳总是把最后一点热量洒向大地,而深蓝色的天空则犹如纯净的幕布,没有一点儿白云去做那些无谓的点缀。
如果是在冬日里,等到太阳下山之后,缺乏遮挡的大地又会将最后那点热能极快的散去。夹裹着黄沙的寒风像是来自于地狱的怒号,绝不仅仅只是依靠厚厚的动物皮毛就能够抵御。贫穷的人们往往会直接抱着羔羊,倚仗动物身体的热量去度过这漫长的寒夜;而稍稍有些积蓄的人家,则会在沙砾盘积的地方挖上一个深炕,动用整个部落的力量积攒够到足够的燃料,然后将所有人集中在一起,相互依偎之间勉强过夜。
麦玲珑经营的外圈很注重这些细节。这些年来,纯粹因为冻死的情况并不普遍,就算有大多时候也是因为例如疾病等其他的原因。能够投奔过来的人们身体素质本身就不差,再加上刚刚投入老族怀抱在最外圈戈壁的时候都会得到老族一些粮食的援助,能够勉强吃饱的苦哈哈们生命力之顽强,完全超乎正常人们的想象。
简而言之,就是这里的生活绝不优越,但足以让那些跋山涉水生命得不到基本保障的人们能够勉强活下去,况且随着老族逐渐的向外扩张,原本的外圈也会变成相对的内圈,生活质量也会随之有所提升。
在这个有安全保障,甚至勉强算起来有生活希望的地方,一旦有人想要打破,那么这些人反抗的力量会无比强大。
毕竟,谁也不能阻止最平凡的人要求活下去的愿望。
所以,麦玲珑仅仅用了两天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基本的动员:所有的战斗兵种按照事先准备的阵型排布,所有的防御工事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所有的箭塔完成了最高程度的警戒,连带所有最外圈的人们,也用最简陋的武器,围绕着箭塔形成了一道不可忽视的人肉防线。
这就是葛尔丹的使者桑杰克和大清使臣纳兰明珠看到的第一眼景象——绝不壮观但绝对足够震撼。
这个老族,从一开始的布局规划上就无时无刻不想着如何防御,而到了今时今日,整个族群就是一只武装到牙齿,连背部都插满钢针的野狼,谁要想冲上来咬一口,都要随便准备好接受这头疯狼垂死挣扎式的反扑。
以大清庞大帝国的实力和底蕴,或者是草原横行的葛尔丹麾下的精锐,这里不是攻不下来,而是攻下来到底需要崩掉多少颗牙!
没有谁愿意给出一个估计的数字,桑杰克和纳兰明珠都不愿意。外界只是根据老族的规模估量了它的实力,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本不足道的小势力,居然就这么成了卡在喉咙上的一根细刺,投鼠忌器之下,居然没有一个可以妥善解决的办法。
这完全就是个出乎意料之外的变数。
面对这个变数,两人原本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笑,区区数万杂兵,几根破石头搭成的箭塔,不说我八旗铁骑一到立刻化为齑粉,便是岳钟琪之流的二流战将指挥一支偏师,足以将这里扫灭到片甲不留!”
背手而立,随着老八步伐巡视原本态度亲和的纳兰明珠脸色越来越凝重,到最后的时候冷的几乎能够滴下水来。等到了最外圈的塔上再次坐下的时候,他便毫不客气地训斥,语气高傲中带了一缕轻蔑,对于老族全力摆出来的阵势显得不屑一顾,大有一言不合就一拍两散的架势。
他说的也没错。
赵高这里看着是唬人,但真正能拉出来打的,大概只有核心的那千余魏武卒,千余胡服骑射手,数百老八麾下精锐玄甲侍从和数千麦玲珑的踏白骑士。其余依附过来的称号开拓者麾下的兵员,要么等阶太低,要么数量太少,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放在一起凑个数摆摆样子还勉强,真上战场一个照面都撑不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