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之娇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雨落窗帘
毛金国笑着说:“我一定能做到的。”
两人在对视一眼,然后转头看向别的地方,均红了脸颊。
静静地坐了好一会儿,天色也晚了,毛金国就像往常一样把罗永秀送到山顶,罗永秀背着她的小背篓回家去了。
毛金国看着罗永秀走远了才转身回家。
下山的时候正好遇到队长家的儿子李平农,他今年和毛金兰一样大,却没有订亲,仗着自己是生产队队长的儿子,整日里游手好闲的,最爱跟着镇上的拿些混混混日子,好的没学到,人却越来越猥琐。
都二十三四岁的年纪了,还没说上媳妇儿,队长媳妇儿说是他眼见儿高,得再挑挑,但毛金国却知道是有人看不上李平农,他不止一次看见过李平农去钻村里杨寡妇的房间。
李平农见到毛金国眼睛一亮:“毛瘸子,听说你妹妹要八十块钱彩礼就能娶回家?”李平农这几天都在镇上和他的哥们儿混日子,今天才回来,没成想一回来就听到了这么劲爆的消息。
毛瘸子是村里人给毛金国的外号,从小就这么叫他,毛金国的自卑就是从他们给他安这个外号开始的。
毛金国绕过李平农,不想搭理他。
李平农也不生气,依旧笑嘻嘻地追上了毛金国:“我错了我错了,金国,要不你跟你小妹说一声,她要的彩礼我给她,你让她嫁给我呗?”
西塘村有两朵花,一朵是毛金兰,一朵是毛金丽,李平农喜欢的是毛金丽那一朵,艳得狠,比他在外面有钱就能睡上的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儿可美多了,要是能和那样的美人睡一觉.....想到这里,李平农擦了一把嘴角流出的哈喇子。
毛金国转过身,用犀利地眼神看着李平农:“滚,回家让你妈嫁给你吧。”
毛金国眼里的狠色吓了李平农一跳,他不禁想起十岁那年和毛金国打的那一架,那时候毛金国没有现在的少言寡语,当时他不知道和毛金国说了什么,毛金国二话不说就上来打了他一顿,拿出了他完全不要命的架势,用砖头把他的头开了一个口子。
当时他差点以为自己活不成了,但从那以后,毛金国就成了他的噩梦。每次毛金国用这种犀利地眼神盯着他的时候,他都有点害怕。
也因此,哪怕他在外面再牛x,到了村里,他却是轻易不敢招惹毛金国的。这回他也是被美色迷昏了头了。
毛金国回家就进了自己的房间,毛金兰和毛金丽在厨房做饭,在房间里,毛金国一直听到毛金丽在说话,叽叽喳喳的,像一只麻雀,很烦人。
第二天,周大妮没让毛金兰下地,让她在家好好养着,毛金兰跟着她们下地去了。
毛金兰在家里做了家务,看陶罐里的花枯萎了,她拿出花扔到后院的沤肥池里,背上背篓挂上门就走了。在门口想了想今天生产队到哪里干活了以后,她往相反的方向去了。
昨天打的猪草今天猪还没吃完,毛金兰就不打算打了,她准备到荷花塘的边上坐一坐,顺便在那边的小树林里捡点干树枝。
荷塘还是一如既往地美,昨天还打着花苞的荷花有些已经开了,香味儿比昨天浓了许多。
她走到自己经常待的地方待着,那个地方比较隐蔽,周围长了一人高的茅草,茅草面前就是荷花最密集的地方,往那一坐,谁都发现不了。
她往常心情不好就来着儿,这儿可以说是她的秘密基地了。
她到往常坐着的地方坐下,背篓就放在她的身边,她伸手拽了一根不知名的花放在手里,一瓣一瓣的把花瓣摘了放在手里,最后再撒在茅草下面的水塘里。
抱着膝盖静静地坐了好一会儿,有一只蜻蜓飞到了她面前的荷花花苞上,毛金兰伸手小心翼翼地将蜻蜓捉住,放到自己的眼前,看着蜻蜓道:“你说,一个人活着,想活得舒心一点怎么就那么难呢?我什么时候才能过上舒心一点的生活?”
六十年代之娇宠 131.【第131章】
此为防盗章
毛金丽下午不去挣工分, 就要在家里做家务, 洗一家人的衣服,毛金兰的衣服不用毛金丽洗, 再苦再累都自己把自己穿的衣服洗了。
毛金丽晒好衣裳,毛金兰也洗了手洗了脸, 屋里周大妮已经煮好饭菜了。
这几天正是农忙时节,这几天的菜糊糊也做得比以往的要浓稠了很多,周大妮一人给盛了一碗,毛金兰先夹了咸菜吃了一口, 再喝了一口菜糊糊。
周大妮开口了:“从明天起, 兰儿别上工了,在家好好养养,丽儿上满工。”
王奶奶来家时毛金丽并不在家,等她回来了毛奶奶早就走了,因此她并不知道有人来家里说亲。
但听了这话, 毛金丽的脸色难看极了:“为什么我去满工啊?”上半天工就够她累得了,上一天工, 那不是得累死她:“妈, 我去上一天工了, 那我姐在家干嘛啊?”
周大妮放下碗筷:“干啥?洗衣做饭收拾家。”
毛金丽更加不满意了:“我也能洗衣做饭收拾家啊。”
周大妮斜乜了毛金丽一眼:“你懂个屁,你姐就要相看人家了, 这几天可得好好养养, 养白点最好了。你就辛苦一点, 跟我们下地挣工分去。”
毛金丽嘟着嘴巴不乐意。
毛金兰心里又不舒服了, 从1952年农村土地大集体以后,她就跟着周大妮去地里挣工分,那会儿人们干活的热情可比不上现在,那会儿争积极争上游争主动,她一个半大孩子的生产任务跟成年人一样的干活。
那时候周大妮可从来没跟她说过她辛苦了之类的话。
果然在她家两个老大是草,两个小的是宝。
毛金丽对毛金兰哼了一声,她妈同时放出去的消息,咋她姐就有人来提亲了她就没动静?毛金丽心里很是不平衡。
吃完饭后便各自洗澡回房睡觉,一夜无梦,第二天是端午节,周大妮在睡觉之前往盆里倒了两斤糯米来泡,去年秋天自留地里打出来的红花豆也泡了点。
周大妮给敲了毛金兰的门:“兰儿啊,你上路边后山去割点粽子叶子来。”
毛金兰从床上坐起来,用手揉揉困得睁不开的眼睛:“昨天小妹没去割吗?”
“你妹个懒货,她说她忘记了。”周大妮嘴上叫着毛金丽是懒货,但是在却并没有责怪的意味在里面:“快点去啊,得赶在明天天亮之前送到别人家去呢。”
“哎,知道了。”毛金丽起来穿衣裳。她在里面穿上一件套头衣,外面披上蓝色的外套,下身是一条灰色的裤子。
不知道外面刮了什么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了不说,连艳丽些的色彩都不能穿了,毛奶奶在世的时候给毛金兰做了一条裙子,还没穿过两回呢就不能穿出去了。
今天不用下地,毛金兰难得的打扮了自己,她头发生得好,又黑又直,把头帘留出来,从头顶中间分到后脑勺,一边拨到胸前另一边手指翻飞,不一会儿便扎好了麻花辫,另一边也如法炮制。
出了房间,洗漱的时候毛金兰就着厨房里微弱的煤油灯的灯光看了看水中的倒影。
真漂亮。
拿了柴刀,毛金兰道:“妈,我走了啊。”
周大妮把泡好的豆子放到大锅里煮:“去吧,路上小心着点,快点回来。”
毛金兰走出家门,走到门口,她还听到周大妮叫毛金丽起床干活的声音。
五月的天还有些蒙蒙亮,路两边的田里今年摘下的秧苗矗立在水里,虫声蛙声一片。
毛金兰到种有粽叶的那片小山坡,临近路边的这一角已经被割掉许多叶子了,毛金兰割了两把粽子叶子后便回家了。
从路上下来,意外地发现山边有一颗粉紫色的杜鹃花开了,毛金兰用镰刀砍下两枝花苞最多的,回到家里把粽叶放在窗台边,从窗台下面找了一个破了口子的陶罐洗干净装了大半罐水,将半开未开的杜鹃花插进去放到自己床头的木柜子上。
离远看了看,总感觉还差了点什么,片刻后,她转身走到后院,从后院的墙角边折了两根不会开花叶子却有小孩儿巴掌大的树枝,和杜鹃花插到一起,果然漂亮多了。
毛金兰刚做好这一切,周大妮叫她包粽子了,毛金兰赶紧出门,顺手便将房间门拉好关紧。
厨房里周大妮已经把粽叶烫好了,毛金丽在用饭勺把红豆碾成泥,碾好后周大妮去她房间的柜子里抱出宝贝似的那罐子红糖,往红豆馅里拌了小半罐子,又抱回去了。
她家的糖只有红糖,白糖那都是传说中的东西,毛金兰长这么大也就见过那么几次。
包粽子这事儿毛金丽最积极,也包的最好看,因为没多少米,她们便没有包大粽子,一张粽叶便包了一个,还不如一个小孩的巴掌大,中间塞上拌了红糖的豆泥。
两斤米包小小个的,能包个七十多个,一个也就两口的量。
包好了便是下锅煮,此时天也亮了起来了,毛金兰在周大妮的吩咐下在找了塑料袋将猪草剁了,放在猪食桶里,放了一碗谷糠拌了拌,提到后院去给圈里的猪吃。
她家这头猪是几年年初的时候去外婆家拉回来的,养到过年最多能有一百斤,这一百斤还得上交国家一半呢,剩下的一半才是自己的。
全家就毛金涛对这头猪最上心,每次从学校回来都要来看一眼。
喂了猪回来,毛金丽已经把院子打扫干净了,今天也不用下地,毛金兰没了事儿做,干脆回房间去纳鞋底。
鞋底是用穿坏的衣服一层一层纳上的,纳到最后再在上面糊上一层白布,费时又费力,毛金兰一年也就做两双,够自己穿的就行了。
做着做这,毛金兰又想起昨天看见的李正信,他穿着一双油光锃亮的皮鞋。她心里忍不住感叹,皮鞋啊,得多贵一双呢。
想到以后订了亲女方得给男方做双鞋,毛金兰又想,她做了恐怕李正信也不会穿的吧?
她又忍不住沮丧,之后她又想,李正信怎么就会看上她的呢?镇上有文化有知识的姑娘那么多,长得比她好看的人也比比皆是,咋就看上她了呢?无解之谜。
不上工的早上是不吃早饭的,肚子饿也没办法,粽子煮熟了,周大妮夹了是个十个出来,一人能吃五个。
糯米软软糯糯的,里面包着的红豆又甜又香,毛金兰含在嘴里,都舍不得咽下去了。
吃了两个粽子,肚子里有了东西,总算感觉不到那么饿了,周大妮绑了十个粽子,让毛金兰给送到外婆家去,毛金兰的婆家在三台村,离镇上不远,每年的端午节周大妮都会把家里的粽子给外婆家拿一些,今年也不例外,不过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往年的这件事儿都是毛金丽或者周大妮自己去的。
“你去回来啊,顺便到镇上去,去供销社买点布,你爹的衣服又破了,不补上没发穿了。”周大妮说着,把兜里的一长布票拿给毛金兰。
“行,我知道了。”毛金兰找来了走亲戚用的小背篓,把粽子放进去,布票揣起来放在兜里。
国家布匹紧张,像他们这样的农村人,一人一年只有一尺七的布票供应,一尺七的布能干啥?只能补补裤裆了。
镇上的居民就好多了,除了布票,其他的什么肉票啊粮票啊糖票啊啥都行,这么一想,大闺女嫁到镇上还真是势在必行了,到时候从她闺女手里漏出一点来,都能够让她们过上好日子了。
“妈,我走了啊。”
“去吧。”
这个年头乡下地方没用汽车,只能靠人力走,今日不少人都要去走外家,毛金芳也在其中,她原本在和别的人聊天,余光中见到了毛金兰,她背着背篓小跑的跑了过来。
“兰兰,今年怎么是你去走外家啊?”
毛金兰见着她,也忍不住笑了:“谁知道我妈怎么想的。不说这个,你家的粽子包了啥馅儿的啊?”
毛金芳从背篓里拿出一个粽子,拨开了放到,毛金兰手里:“花生馅儿的。”
毛金兰接过来吃了,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一块水果硬糖给毛金芳,毛金芳也没问她是从哪来的,剥了糖纸放进嘴里咂摸起来。这是她和毛金芳从小就处出来的默契了,谁有点好吃的都忘不了对方。
“我听说王奶奶上你家去了,是给你说亲的不?说的谁啊?”毛金芳的未婚夫家就在王奶奶家的隔壁,有人来王奶奶家,没多久就去了毛家的事儿她家隔壁的邻居都知道。但是王奶奶嘴巴紧,想从她嘴里打听点事儿比登天还难。
六十年代之娇宠 132.【第132章】
此为防盗章
周玲很快就做好了饭菜, 蒸的两掺饭, 炒了一盘五花肉,一盘小白菜, 炸了一盘子花生米。李全还去拿了自己珍藏的二锅头来, 小心翼翼地给自己和陈建邦满上一杯。
陈建邦能喝酒但不多喝,特别是上辈子他退休后身体不太好, 毛金兰总是管着他不让他多喝,按理来说,这会儿见到酒,他应该特别想喝的。但他却一点喝酒的心思都没有。
“建邦, 来,为咱们久别重逢, 喝一杯。”李全对陈建邦举起酒杯。
陈建邦赶紧拿起酒杯:“敬久别重逢。”
毛金兰, 也敬我们, 久别重逢。
毛金兰顺利的买上了那一尺七的布票,将布票装进背篓,便往家去了。
从镇上走过时她又看到了早上见到的那个军人,不知道是不是太阳有点大的原因, 他的脸上有些微微泛红着, 毛金兰多看了两眼, 长得真俊,那身板那么壮, 一看就有力气, 下田挣工分肯定挣得多。
陈建邦是特地等在这里的, 这是毛金兰回家的必经之地。
他挑在今天到长丰镇是早就知道在上辈子,毛金兰和孙子说过她今年的端午节到镇上买布的话,当时毛金兰说的特别清楚,每一个细节她都记得。
陈建邦听说了,便暗暗地记在了心里,没想到重生以后倒是用上了。
目视毛金兰走后,陈建邦坐上了开往他们家的车。
陈建邦家其实离长丰镇并不远,骑车四十分钟不到,但就这么点距离,就被划分成了别的县。
他回到家,他妈黄二环在自留地挖土,远远地见到一个穿军装的军人来,她不由停下动作慢慢地看,自从她家老三到部队当兵了以后她每次见到当兵的人,总是要多看几眼,仿佛从他们身上就能看到自己儿子似的。
陈建邦也看见黄二环了,他一个大男人鼻头一酸,上辈子黄二环和老陈头在他五十岁那年就走了,得病走的,两口子怕他担心影响工作,不让大哥二哥和他说,直到医院下病危通知书了,眼见着就瞒不住了,才和他讲。
他从北河省奔回来,只见到了他爸妈最后一眼,他家一家三兄弟当时悲痛不已,两老的身后事都是毛金兰三妯娌带着几个孩子操办的。
“妈。”陈建邦大声喊道。他妈还在,他又有妈了。
黄二环听到自家三儿子的声音,手上的锄头一松,往下砸时砸到了自己的脚,钻心的疼,不过黄二环也顾不得这些了,她赶紧从田坎下上来:“老三呐?”
“是我,妈,我回来了。”之前他就给自己做了心里准备,刚刚见到母亲时的冲击已经过去了,这会儿,陈建邦又变得沉稳了起来。
黄二环欢天喜地的带着儿子回了家。
他家住在村头,他大哥二哥结婚了以后就搬出去自己住了,现在这间房子就是他爸妈二老在住。
到家了,他爸在家里用竹条修补背篓。竹子是自家种在房子后面的山上的,因为有那一片竹林,在陈建邦小的时候,陈建邦家的伙食总是要比被人家要好一点的。
老陈头看见陈建邦回来了,也露出高兴的眼神来。
放下行李,换上家常的衣裳,黄二环去厨房做饭,陈建邦在院子里和老陈头聊天。
老陈头话不多,扮演倾听者的角色,但他却是个心中有丘壑的,明事理,也压得住媳妇儿。
听了半天,老陈头想起在儿子回来之前给他们打的那个电话:“上次我们说要给你找个媳妇儿,你说你想要找西塘村毛家的大丫头,是真的还是忽悠我们的?”
老陈头有个妹妹嫁到了西塘旁边的东塘村,两个村子就以一个大池塘相隔,以东西方向得名。
插秧前妹妹回来走亲戚和老婆子说话说着说着就说起了给陈建邦找媳妇儿的事儿,他妹妹看好的是毛家的两个丫头,最看好的是大的那个,可惜,毛家的大闺女比自家老三大了三岁。
没想到她们才给儿子去了封信,儿子就给打了电话回来了,还说啥就要毛家大闺女,还说啥女大三抱金砖。在乡下地方,女方比男方大的夫妻多了去了,也因此黄二环也只是磨叽了几句,并没有放在心上,前天下工回来还去找了媒婆,准备在端午过后就去提亲呢。
只是他们谁也没成想,陈建邦会在这个节骨眼回来。要说儿子回来和娶媳妇儿这事儿没有关系,老陈头是打死也信的。
陈建邦低着头,帮老陈头划竹片,这事儿是小时候就常干的,只是几十年不见,比较生疏罢了。
听了老陈头的话,陈建邦头也没有抬:“婚姻大事儿我咋能忽悠你们呢,肯定是真的。”
老陈头砸吧砸吧嘴:“那行吧,你妈已经找好媒人了,明天就去毛家提亲看看。”
陈建邦从眼睛里迸发出一抹亮光,脸上的笑容灿烂得如同三月明媚地阳光。
努力崩住上扬的唇角,道:“爸,我大哥家的融融今年上小几年级了?”
“四年级了,今年九月就要读五年级了。”现在的小学都是五年制,上完了五年级,就进入初中了。
陈建邦算了算,正好侄子上初中那年是最混乱的那年,他必须在这两年成长起来,最好能够调到离家里比较近的地方,这样也方便照顾家里。
待世道乱起来了以后,军队总比地方上要好很多的。
*
毛金兰回到家,家里的气氛和乐融融的在客厅吃粽子,见到毛金兰回来气氛凝固了一下才又恢复刚刚的模样。
“大妹过来吃粽子。”毛金国招呼毛金兰。
毛金丽翻了个白眼,毛金兰走了后,她总算从自家父母口中知道了来提亲的人,是谁,她心里嫉妒极了。
她在心里琢磨了一会儿,觉得自己的婚事不会好过毛金兰去,毛金兰可是要嫁到镇上的,到了镇上户口一签,那就是吃国家粮食的人了,她以后要是嫁个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长此以往下去,不就得被自己这个姐姐比下去?
这不行,毛金丽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她从小就吃的用的都比毛金兰好,嫁人后的日子她要过得更好才行。
吃过粽子,毛金丽便回屋琢磨起来,把李老师枪过来,这是势在必行的了。
第二日一早,天又下起了小雨,毛金丽破天荒的起了个早,硬说要送毛金涛去上学,毛金涛不喜欢木讷懦弱的大姐,自然也不会喜欢这家里这个好吃懒做的二姐,当下脸就臭了。
可周大妮一直把他当做小孩儿,刮风下雨啥的去上学是必须得有人接送的,之前都是毛金国或者毛金兰送的,偶尔毛老头和周大妮有时间的时候就亲自送。
以前毛金丽不耐烦送毛金涛,嫌走路累得慌,今天她主动要送毛金涛,周大妮还挺高兴,毕竟是她最疼的两个孩子,她自然是希望姐弟俩一辈子相亲相爱的。
“去吧,下雨路滑你慢慢找偶,要是一会儿下大了,你就晚点回来,你不是最爱在镇上逛吗?”周大妮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毛钱来,给了毛金涛七分,给了毛金丽三分,刚好够她在镇上吃个大白馒头的。
毛金涛翻个白眼,要是没有毛金丽,这一毛钱就都是他的了。
为了这三分钱,毛金丽和毛金涛两姐弟一路上都没说话,要是平时,毛金丽少不得要哄哄毛金涛的,可今天她一直都在琢磨着怎么去勾引李老师,自然就没心思去哄毛金涛。毛金涛更生气了。
把毛金涛送到了中学,假惺惺地像毛金兰等人一样说了几句让毛金涛好好学习的话,毛金丽便冒着雨去了小学。
雨慢慢地大了起来,毛金丽身上的蓑衣有点漏水,看见小学门口有一处能够避雨的地方,她计上心来,赶紧过去躲着。
躲了好一会儿,终于在雨快停的时候她看见一个年轻男子举着一把黑伞从远处漫步而来,她身边店里的老板笑着叫他李老师。等男子走进了,毛金丽终于看清了男子的长相,俊秀帅气,脸也比他们生产队的那些青年要白了很多。
耳边听着老板和年轻男子的寒暄,毛金丽终于确定了,这人就是叫王奶奶去自家提亲的那个李老师,她心里很是嫉妒,毛金兰真是好命。
李征信一转头就看见了毛金兰,怔了一下,既然喜欢上了毛金兰,那对毛金兰的妹妹毛金丽他自然也是见过的,不过那也就是远远的见过一面而已,不过惊讶也就一阵子,今天是星期三,端午刚刚收假回来,毛金丽应该是来送自己弟弟上学的。
想到这是未来的小姨子,李正信朝毛金丽笑着点了一下头。
毛金丽转了头,看向另一边,脸颊却红了起来,一颗心也在砰砰砰地直跳,她觉得,她终于找到了她的天神了。
之前说枪,毛金丽是为了自己以后的日子能好过些,现在说要抢,她却是为了自己,她喜欢李老师,想为她生儿育女,想为他做一辈子的饭,洗一辈子的衣裳,再跟他共度一生。
六十年代之娇宠 133.【第133章】
此为防盗章 周大妮真的不明白陈家那个当兵的小子怎么想的, 还有他父母,怎么就同意了?
周大妮心中转过百般思绪, 笑着道:“李姐姐,你看这可真是不巧, 我们家兰兰啊,下午就要和李老师相看了, 都说好了的。这样,我们家二闺女长得好人也好,要不你给看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