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朱姚很清楚这次的事情最初的时候,他自己其实未必真的认为自己要在职权范围内捞过界,而且朱姚很清楚,自己知道自己所做的有极大可能得到军委的褒奖。但是朱姚先是不想在党委中对“不正确的想法”做斗争,毕竟党委同志中不少人是真心感到不安的。看到这些同志的不安,朱姚自己心里面其实感觉挺爽的。朱姚可以在战争中做到不迁怒,只是事后的这个心情可未必有太多良善之处。
结果就是这么一爽,结果后面的事情全都乱套了。不仅朱姚自己有些开始胡说八道,最后朱姚竟然稀里糊涂的就和同志们一起发了那封电报。
必须说明的是,朱姚那时候觉得自己打了一个漂亮仗,如果再能说几句场面的漂亮话,或许是更合适的事情,于是朱姚竟然有些鬼迷心窍的认为陈克或许看不透这点。其实朱姚真心希望的是陈克能够跟“明君”一样,好好体贴一下下属的坚信,也能一唱一和的说些能够提高朱姚地位的话。毕竟顶住政委的压力做出开战的决定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朱姚心里面也经历过巨大的折磨。
现在看,朱姚的想法是完全落空了。有些很意气用事的心思,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都不方便直接说。偏偏是这些心思是引发最错误行动的原动力。有些事情天天讲年年讲,也就是让同志们干了之后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干的时候那就是忍不住。
“朱司令,干过的事情就是干过了。现在再想那么多也没用,咱们继续工作把眼下咱们应该干的工作干好。”政委对朱姚说道,“再羞愧也等到仗打完之后好好羞愧。现在不是羞愧的时候。”
“哎……”朱姚叹了口气
政委其实也想叹气,但是他最终还是忍住了,“朱司令,丢人丢到陈主席那里反倒没啥了,陈主席从来不笑话别人。咱们记住有这么一回事就行了。”
事情也只能这么处理,朱姚只是难以排解心中的不安,他和党内其他同志一样,并不担心陈克本人会那么小心眼。陈克对于不合适的思想很严格,但是对于同志们会犯错这件事倒是宽容的很。陈克是绝对不是个翻旧帐,或者秋后算账的人。
克拉军区的政委司令员一起回到前线指挥部之后,会议终于能够继续进行。至少干起工作来大家都很实事求是,任何不高兴的事情都会在工作中被忘记的干干净净。
仔细看了英国方面的防御布局,前线指挥部立刻就得出了判断,英国采取的还是一战时候的传统战术,组织了重兵防御。防守大马的英军有六万多人,在新加坡还有大概八万多人。这些部队由英国本土军队、澳大利亚军队、印度军队、还有大马本地军队组成。数量上不怎么够看,质量上就更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英国人真的准备在这条防线上投入重兵么?没有制海权之后,英国人怎么防备自己的侧后翼不遭到打击呢?”朱姚海军出身,他直接提出了这个问题。
“英国人对战争准备不足么。他们第一反应也就是这样了。毕竟帝国主义战争又不可能发动群众,特别是发动殖民地的群众。”政委对此提出了看法。
对于这样的一种局面,前线指挥部自然拿出了一个海上运兵突袭英国侧翼的战法。之所以这么做,原因是想大规模的陆路进攻,就必须入侵暹罗。现在暹罗完全把持在英国人手中,朱姚敢不让英国人打第二枪,可绝对没有胆量在不经军委同意的情况下入侵暹罗。
反倒是是通过克拉运河南边的暹罗领土进攻大马,这个并不需要什么难度。唯一问题是克拉军区的陆军数量只有两个团,面对总数十四五万的敌人,两个团的陆军就显得过于单薄。
计划一经完成,克拉军区就向军委发了电报。军委很快就给了命令,“这两个团的部队准备在空军配合下南下。军委已经将新式军用自行车送到了克拉军区,希望部队发扬猛冲猛打的精神,在空军配合下全力南下。”
工农革命军的军用自行车在东南亚很普遍,与常用自行车不同,军用自行车采用实心轮胎,虽然重量稍重,却不会爆胎。载重也足够。自行车已经送到,包括车载的装备也运到了。朱姚不是陆军出身,对于两个团南下完全没信心,虽然克拉地区还有一个热带的轻型坦克营,就这么两团加一营的兵力,怎么看都打不到新加坡去。只是军委下了命令,这必须执行。军委的负责人都是几十年的老军人,想来是不会乱开玩笑的。
在1939年2月6日,也就是波兰对中国宣战的那天,在空军配合下,工农革命军两团加一个轻型坦克营的部队开始南下。
朱姚知道人民党从来不指望什么决战兵器,只是这次空军带来了新式炸弹,以空军同志们的说法而言,这炸弹威力之大远超想象之外。空军这么保证,朱姚倒是并不怀疑,现在毕竟是跨海作战,想大规模调动军队需要时间,快速进攻则需要争分夺秒。此时最靠谱的反倒是杀伤力惊人的武器,问题是这些炸弹威力到底有多大。空军消耗巨大,想靠空军歼灭防御的敌人,需要的炸弹吨位难以想象。有这力气的话,还不如考虑加强海运比较靠谱。
中国军队出动的消息英国人并不知道,这些天以来,英国空军以空前的速度消耗着。在英国对中国宣战的当天,中国空军就空袭了新加坡。主要目标是机场与炮台。英国炮台有大量掩体防护,机场却没有这样的防护力量。
中国空军越来越强大,英国人自然知道这码事。只是英国最新的战斗机研制进程不快,喷火式战斗机虽然开始生产,但是数量依旧很少,新加坡这颗英国皇冠上的小宝石尽管重要,也只分到了12架。其他的都是老实的水牛战斗机之流的货色。
英国没想到,在宣战通告刚发出之后的几个小时内,中国的空军就光临了新加坡。炸弹从空中铺天盖地的就下来了。中国空军使用的是子母弹与钢珠弹,目标是彻底摧毁机场。一通炸弹下来,机场跑道上就被打的跟麻子的脸一样,布满了大大小小坑连。钢珠弹如同暴风骤雨一样撒向英国的机场设施,机场上的飞机仿佛遭到了重机枪的猛烈扫射一般,上面顷刻就被打出了无数的空洞,一些飞机的起落架甚至都被打断,飞机如同烂泥般塌在地上。
高速的钢珠穿透了机库的顶棚与墙壁,包括喷火式战斗机在内的飞机大部分都被集中。有些倒霉的飞机油箱被击穿,在泄露的航空燃油在高温下被点燃。片刻后飞机就被烧成了一堆金属支架以及弄不清楚原来是什么的黑乎乎的玩意。即便是没有爆炸的飞机也满是空洞,除非进行大修,否则外型还能基本保持原装的飞机根本没有办法起飞。
仅仅是一次轰炸就摧毁了新加坡英国空军的大部分战斗力,丘吉尔倒是够聪明,他见势不妙,自己干脆就紧急乘坐军舰去了印度。当然理由是非常动听的,他要在印度准备反击的力量,协调印度洋舰队与地中海舰队。
在2月6日中国军队开始南下的时候,新加坡以及大马的部队甚至不知道海军大臣此时已经跑路,他们还以为这位以强硬立场为特色的海军大臣正在新加坡指挥战斗呢。
大马的英军主要是印度军队与马来当地的军队,他们在英国部队的驱使下开始修建“防线”。在热带地区修建防线是很扯淡的一件事,防御体系的核心之一是堑壕,在那些湿润的地区,地面是腐殖层,一铲子挖下去之后除了枯枝败叶之外,就是大团的蚂蚁和其他昆虫。这些玩意爬动着、蠕动着,看着就令人毛骨悚然。有些地方挖不了多久甚至能够挖出“水井”来。即便是比较干燥的地区,挖一条堑壕之后下场雨,这堑壕就成了水沟。
英国军官们不用亲自干活,整个工作都由那些招募来的殖民地军队实施。这些殖民地军队如果是参加英国军队烧杀抢掠或者镇压一下普通民众的话,或许还有些热情,把他们当苦力来对待,其效率可想而知。加上时间匆忙,被送上前线的部队以两个大集群的模式组成了“防线”。
中国空军除了空袭新加坡的机场之外,这几天也在努力巡航,消灭一切能够发现的英国飞机。对与在大马构筑防线的这些英国军队动向了解的非常清楚。
部队开始南下之后,中国空军24架轰五轰炸机为先导,在“大马防线”两个英国军队集结处投下200多枚炸弹。这些炸弹分散的很开,下坠速度并不快。因为没有空军而失去了制空权的英国军队与殖民地军队都只能瞪着眼瞅着这些炸弹飞落。
“快隐蔽!”英国军队好歹还算是有些见识,军官指挥着士兵们或者躲进树林、草丛,还有些干脆就跑进了帐篷里面。殖民地的军队就这么傻呆呆的看着,相当一部分军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空袭。
在距离地面不到一百米的时候,这些炸弹的屁股后面突然变魔术一样冒出一大团白色的烟雾,原本在视线中小小的炸弹猛的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蘑菇一样的玩意。
在一片清脆的爆炸声中,从每个炸弹的肚子中又飞出3个各带降落伞的小炸弹。小炸弹像个圆柱形的啤酒桶,下面伸出一根长铁杆,系在降落伞下飘飘忽忽地向下降落。随后,在接连发出的比平常炸弹爆炸声要小得多的声响中,地面顷刻被那些炸弹屁股后面一团团白雾般气体笼罩。
第一批伤亡者出现了,落地的炸弹并没有爆炸。只是扎进了松软的地面上,或则在比较结实的地面上弹跳起来。一些倒霉的家伙或者直接被炸弹的外壳砸成了肉酱,或者被弹跳起来的炸弹外壳撞的骨断筋折。
这些血淋淋的损失不算大,总共有十几命英国军队以及殖民地军队遭殃,地面上的人们还没来得及弄明白是怎么会事时,猛然间,雷霆万倾,大地震颤。顿时,以每一个炸弹落点为中心,有数是个足球场大小的地面上火光闪闪,树倒屋塌,惨叫连天。
中国空军看到地面上突然暴起了一个个的蘑菇云,明亮的橙红色火焰从地面上猛烈的升腾起来,火焰翻滚着向着周围,向着空中扩张着。明亮的火焰照耀了十几秒之后,空气中的冲击波扑向高空中的飞机,仿佛乱流般让飞机上下颠簸起来。
一个多小时之后,中国两个团的部队在坦克部队的引导下抵达了空袭地点。此时能够跑路的敌人都跑的干干净净。中国军队在现场看到的是,大片的茂密丛林造了飓风般东倒西歪,有些地方整个被摧毁到几乎能看到地面。那些军用帐篷,刚开始用沙包垒起的机枪阵地都成了一片废墟,人员或被烤焦,或窒息而亡,伤亡惨重。奇怪的是,死者的尸体都很完整,没有弹片的杀伤痕迹,只是嘴巴大张。极具惨状的是死在隐蔽工事内的士兵,他们在垂死前都抓破了自己的喉咙。
那些死者的面容扭曲,死亡的恐惧与痛苦仿佛凝固在他们脸上,让这地方仿佛是闹鬼一样让人不寒而栗。
赤色黎明 115 先手(四)
收尸是一件残酷的工作,兔死狐悲是人类最正常的感受之一,把上万具形状可怖的尸体收集起来是可怕的工作。克拉军区司令员朱姚亲自到前线,即便是他是真的忠于人民党,忠于陈克主席,此时朱姚司令官并没有全歼敌人的快乐,而是对战争最恐怖的一面有着深深的畏惧乃至反感。
空军部队曾经兴奋的对朱姚说过,云爆弹是陈克主席牵头研发的装备。如同相当一部分现金武器那样,陈克在中国军事装备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聪明才智也是陈克在军队中拥有无法撼动的崇高地位的原因之一。只是当这些装备的目的是为了毁灭而不是为了在战斗中战胜敌人的时候,连朱姚都有些受不了了。
没有来一场激烈的厮杀,甚至没有来得及见到敌人,只是知道敌人在某个方位,等到亲自赶到那里的时候,敌人就变了形状可怖的尸体。这还不是一个或者几个,甚至不是上百这种计量单位。成千上万的敌人就这样变成了尸体,哪怕是知道对方是敌人,朱姚{ 仍旧感觉工农革命军不是在战斗,而是对敌人实施了大屠杀。
当然,朱姚对陈克并没有任何的怨恨之情。陈克开发这些装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好玩,消灭敌人就是保护战士。想在战斗中解决这么多敌人,中国方面必然遭受到不小的损失。靠两个团兼一个轻型坦克营解决十几万敌人,只有采取这样的战争手段。
朱姚稍微比较放心的是军委认为在大马与新加坡地区不会遇到游击战,更不会遇到人民战争。工农革命军最害怕的是敌人实施了人民战争,十六字诀可以由任何军队实施,就如恩格斯说所,“一个想争取自身独立的民族,不应该仅限于用一般的作战方法。群众起义,革命战争,到处组织游击队——这才是小民族制胜大民族,不够强大的军队抵抗比较强大和组织良好的军队的惟一方法。”
虽然知道英国是殖民主义者,是不可能发动群众的。只是朱姚所见到的中国人民战争给他留下了太过于深刻的印象,头一天还仿佛是与革命毫无关系的中国人民,很快就投身于革命的行列。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统一战线”的策略下,人民党的实用主义甚至能够让毒蛇都承担起看守财宝的重任。
然而战争的进程证明了朱姚的担心颇为多余。工农革命军一路南下过程中,凡是遇到敌人的重兵集结点就采取云爆弹洗地的办法。一次两次的成功还让指挥员们感到不安,三次四次的成功就让指挥员们感到不解。五次六次的成功之后,工农革命军指挥员战斗员们都感到有些气愤了。大家见过傻的,可没见过这么傻的。明明聚集在一起就会遭到毁灭性打击,可英国以及英国麾下的殖民地军队就是作死一样扎堆。
只要飞机实施普通轰炸,轻型坦克部队扰袭,自行车部队跟着围攻一下。这些敌人几乎是遭到了普通打击后就开始聚集兵力,接下来就在云爆弹的饱和攻击下变了尸体。
如果是工农革命军,面对敌人兵力不足的时候,立刻就会分散开来实施包围侧击,如果是敌人火力比较猛,部队就会在对射试探之后,分为多个小分队实施多路进攻。力求达成分割包围,集中优势火力兵力分阶段解决敌人的策略。如果这样的战术还不能奏效,工农革命军就会诱敌深入,以十六字令为战斗策略,把敌人拉出来打。
如果谁傻乎乎的在敌人的优势兵力下居然集结起来被动挨打,那这名指挥官会立刻被各级党委给撤职。进攻!进攻!进攻!前进着进攻,大踏步撤退着创造进攻的机会,然后实施猛烈进攻。这是工农革命军的看家本领。
对面的英国人面对劣势的时候立刻放弃进攻采取防守的姿态,也不知道他们是军事指挥水平落后,还是根本就不明白他们面对着什么样的敌人。
唯一还能算是顺心的是那些俘虏,只要被包围之后,喊几声要求他们投降,那帮幸存英军中的英国人就带头投降。有这帮人带头,一群各种肤色容貌的士兵们也都立刻缴枪投降。而且这帮俘虏还都颇为听话。让他们在哪里集合,他们就在哪里集合。除了他们搭建临时俘虏营的时候,英国出身的士兵,特别是英国军官们拒绝劳动之外,其他都可以说是井然有序。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面严谨虐待俘虏,这些被俘人员如此配合,倒也让部队大大降低了作战难度。真的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一方面要求优待俘虏,另一方面投降后就谨守规矩。这战争后续工作倒是让工农革命军感到颇为顺利。
作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的敌对者,英国新加坡军区的司令也是有苦难言。英国人其实挺厌战的,至少是极度厌恶血战硬仗。一战这才过去20年,一战留下的可怕印象依旧留在英国人的回忆里面。而且英国人即便是在一战中也没有面对全面的劣势。一战时期,英国人在海上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在陆地上也没有劣势。包括坦克在内的诸多新式兵器都是英国先开发出来的。甚至德国人率先使用的毒气弹,英国人也只是稍稍晚了一小段时间就不落下风。
像这次完全失去了制海权、制空权、乃至在陆战中也完全处于下风的姿态,英国人从来没有遇到过。倒不是英国人要配合中国的进攻,遇到挫败之后收缩防线,对英国人根本不是什么特别不合理的战术。在英国人的战争思路中,云爆弹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根本是超出想象之外的存在。他们并不知道有那么一种武器能够顷刻摧毁数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军队。
当最前方的部队突然中断了联系,当一层层防御的部队不断传来敌人快速接近的消息,英国人完全不清楚自己到底遇到的是什么敌人,更不知道自己面前到底有多少敌人。
中国拥有550万军队的消息,英国人是很清楚的。其实这消息还是旧消息,中国在1939年初,就已经拥有了800万正规军,加上了工程兵与铁道兵,总数超过1200万以上。要是在新加坡军区的英国军队知道这个数字,只怕他们也不会就地防御,而是扭头撒丫子就跑。
1939年2月9日,也就是英国向中国宣战后的第五天,在暹罗与大马充当炮灰的殖民地军队音信皆无,英国指挥官甚至不敢相信这帮人是被中国军队干掉了。最新消息是中国先头部队已经打到了距离新加坡不足100公里的地方。从6日与中国正式发生陆战开始,到现在才三天时间。三天时间里面走路只怕也走不了这么远。
用以防御新加坡的都是英国核心部队,包括英军、澳大利亚军队,甚至还有勇敢的前来帮忙的葡萄牙军队。“比圣诞节布丁里的葡萄还要多的大炮是会守得住新加坡的”,一家澳大利亚报纸对新加坡的描述。三天前从新加坡转进去印度的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的话就是“新加坡没有陆地防御,等于一艘没有底的战舰可以航行!”。新加坡的防御是针对海上进攻的,岸炮只有极少数可以作大角度旋转,所以对付后面的登陆毫无用处。此时新加坡还有英、澳、印联军约8万人,粮食弹药较为充足。英国人对殖民地军队或许没有信心,对于自家军队还是颇有信心的。
也就在此时,中国向英国发布了电报,一艘中国军舰将载着中国劝降使者到新加坡与英国商谈英国投降事宜。新加坡总督对这么一通电文本来想置之不理,最后他还是勉强同意了中国的要求。3月9日下午14点,中国特使乘坐的军舰在英国海军的严密包围下登陆新加坡港。
中国特使到了下午17点才见到新加坡总督,一见面,中国特使就急匆匆的说道:“总督阁下,我这次的目的是来劝降。希望你们能在明天早上6点之前做出是否无条件投降的决定。不管你们做出什么决定,我都会在明天上午6点前离开。省的你们选择不无条件投降之后,我离不开我方饱和攻击范围,平白的丢了我自己的性命。”
即便中国特使用威胁甚至谩骂来和新加坡总督交谈,这位总督都不会像现在这样感受到极端的愤怒。因为中国使者根本没有把新加坡放在眼里,那坦承的态度,还有那如同邮差而不是劝降使者的急匆匆的劲头,都在向新加坡总督表明一件事。中国根本没有吧新加坡陆海军近十万人放到眼里。对中国使者而言,新加坡的这帮人不过是冢中枯骨,投降了固然好,不投降也没有什么分别。
“你们中国人距离我们还有上百公里,你们居然就敢要求我们无条件投降?”新加坡总督用嘲讽的口气问道。
中国特使亲眼见过工农革命军进攻沿途云爆弹攻击的过程以及结果,所以他用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说道:“没错,从你们的利益而言,我真心的建议你们赶紧无条件投降。如果你们没有选择投降,我建议诸位可以写写遗书,做做祈祷,反正能干的事情都抓紧干了,别死前留下遗憾。”
中国使者的神态是发自内心的诚恳,他并不认为英国人有能力在新加坡顶住云爆弹的饱和攻击。对面的新加坡总督要不是限于外交条约,他是真心想把中国使者给拖出去杀了。总督极有骨气的盯着中国使者那带着悲天悯人同情神色的脸,用高傲的语气说道:“大英帝国的新加坡绝对不会投降!”
赤色黎明 116 先手(五)
中国使者知道新加坡总督肯定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存在,所以即便交涉结束得到了明确答复之后,使者快走到门口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扭回头。见识过云爆弹的威力,也知道中国上百架轰炸机可以在没有任何阻挠的情况下从高空对新加坡狂轰乱炸。中国使者心有不忍,他停住脚步扭回头来。
新加坡总督本来就怀疑中国使者这是虚张声势,哪里有中国军队还没有打到新加坡城下,新加坡就全部投降的事情呢?看到中国使者扭回头,新加坡总督脸上浮现出冷笑来。
“总督阁下,我觉得你为了新加坡这些人的生命,还是同意立刻无条件投降吧。”中国使者的语气中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感觉。这是他发自内心的话。
总督脸上的冷笑凝固在脸上,对中国使者的表态,总督甚至无法用言语回应了。抬起手指着大门的方向,总督脸上充满了无可抑制的暴怒神色。
“唉……”中国使者长长叹了口气,离开了新加坡总督府。
{ 2月10日上午六点,整夜只随便睡了两个多小时的新加坡忍不住抬头看了看造型精美的座钟。他整夜的开会,调动部队。中国的空袭几率很大,毕竟海军与陆军的速度都不会那么快。而且烂船也有三斤钉,即便是示威舰队被歼灭,新加坡也还有大大小小几十艘军舰。这些军舰现在以可怖号航空母舰为旗舰。不以战列舰为旗舰也算是开创了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先例。
新加坡总督已经得到了消息,在丘吉尔的极力努力下,“无敌”号、“竞技神”号航空母舰以及5艘“君王”号、“复仇”号、“决心”号、“拉米利斯”号等五艘战列舰,以及8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舰队司令是詹姆斯??萨默维尔海军中将。这一支舰队正在紧急编组,预计几天内就能够赶到新加坡。
而且英国还从本土调集了一大批飞机前往新加坡,充实新加坡的空中力量。英国甚至在考虑从本土暂时拆下来几座雷达运抵新加坡以及印度,用以加强印度洋地区的防空力量。总之,英国已经明白靠当下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军力,根本不足以抵抗中国的进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