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赤色黎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游缑突然笑了,“文青,没想到你也有怕的一天。”
“百十亿呢,不怕才出鬼!”陈克苦笑起来,“我对年轻同志有信心,但是我的信心也决定不了实际的推进过程。没成功自然是一堆麻烦,成功了也有麻烦。”
游缑很快就想明白了陈克说的成功之后的麻烦,她问道:“你把那些反对的人也请来看实验了?”
陈克的确这么干了。反对者当中的“功成名就”的学术代表都被弄来看了实验。陈克与游缑一起来见这些人的时候,一开始的场面那是相当的尴尬。陈克告诉这些人核试验已经成功,证明了这条思路是正确的。会议室里面接下来一片静寂。
与会的十几个人都是与这个专业相关的著名科学家,也是直接反对陈克的代表人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甚至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在科学界里面,威望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积累,破坏威望的时间则相对要短的多。反对陈克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成功了,自然能够确立其难以动摇的影响力。哪怕是陈克通过行政手段来刁难,这些人也是有能力进行对抗。
但是陈克成功了之后,这些人在学术界也就什么都不是了。他们会被打上“仅此而已”的标签。虽然在核武器开发中的年轻技术人员中很多都是他们的学生,然而在这个最新的科学前沿方面,这帮人基本不用考虑再有任何发展。没有人会愿意接纳他们介入这个领域。
“陈老师,我错了。”一位中年知识份子脸上带着懊悔的神色说道。在反对陈克的这群人里面,这位的地位最特别。其他人多数是在外国接受的大学教育,只有他才是跟着陈克在开办中国微观领域物理学的时候,完全在国内学习的一位。理论上,他是陈克的学生。在科学界这个非常讲究传承的领域,公然反对老师,即便谈不上欺师灭祖,也算是赌上了一切。
“你这话就不对,如果这次试验没成功,你就对了不成?”陈克对这个家伙的说法挺无奈的,“科学这个东西讲的是自然规律,个人的认知对事物本身的规律一点关系都没有。”
陈克的话让与会者们有些摸不着头脑,如果这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讽,那陈克大可不让这些人来看实验,想让这些人身败名裂的办法多的是。但是很明显,陈克也不是来玩收编的。把一群曾经的反对者安排到新的前沿学科的负责人位置上,不合道理,也不能服众。更何况陈克在研究的过程中完全把这些人排除在外,现在更不可能让他们重新回来。所以他们都等着陈克继续说下去。
“大家都知道我一直反封建,封建制度在科学领域中的表现很明显,某个人得到了某个领域的支配权,他只用向上负责,在这个领域里面呢,他就说了算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山头呢,互相之间勾结起来。不管怎样的一个勾结法,不管山头之间是怎么一个斗争法,但是维持这个体制本身就是他们的利益所在。我一直反对这个。”陈克不管听的人是个什么表情,他就直截了当的继续说了下去,“这次的事情,大家可以说我是科学界里面最大的山头。因为我掌握着资金的分配权,人员的调动权。其他的小山头根本反对不了我,也反对不动我。但是我本人认为,这种方法本质上也不科学。如果我的想法是错误的,权力越大,动用的越多,失败的越惨。”
听到这里,与会的人完全想不明白陈克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了。一定要形容的话,陈克貌似认为在座的所有人都是一丘之貉,本质上区别很有限。
“诸位,现在的科学投入根本不是以前能够比拟的。美国那个发明大王爱迪生,实验室发生了火灾,损失的钱放到现在折算的话得有上亿人民币。咱们投资在核武器开发上的钱,还有与之相关的技术开发,以及开发后普及技术之后搞实际生产的钱,几百上千亿的规模。如果是用这次核武器开发一样的军队管理体系,肯定是要是出问题的。如果是封建制度的那套,也绝对不行。在新时代下怎么破除旧有的种种制度,怎么建立的新的科学研发体系,我觉得这是我们都需要考虑的内容。”
“那么陈主席你准备怎么调整呢?”终于有人问道。
“我也不确定该怎么调整,但是首先有一条,国家的科研立项的过程,绝对不能再像现在这样,我一个人就有最终决定权。这么做,首先就不科学。”陈克答道。
与会的人忍不住互相对视了一番,陈克的这话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可怕一些。
“我们认为我们当时的考虑的确不够全面,并没有考虑到国家战略方向上的需求。当时如果能够更注重实验,更注重基础科学的研究,更注重理论创新的话……”有人开始试探陈克。
“和这些没关系,我可以说,这次的核武器研发本身的过程就是不正常的。即便是成功了,也不能证明以后就可以继续这么做。”陈克根本没有为自己考虑。这不能不让游缑细长的丹凤眼微微眯紧了一些。她看得出,陈克这是铁了心要对科学界下手了。
会议室里面再次沉寂,如果陈克以胜利者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失败的反对者实施嘲讽的话,或许这些人还有勇气来反抗一下。现在陈克用更加明晰的说法,表达了他试图摧毁科学界里面正在形成的旧体制的时候,这些人都感到了一种绝望。
这些人开始在反对陈克之后,在开始被排除在新的研发体系之外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此事不会如此轻而易举的结束。就如陈克方才坦然承认的那样,陈克的成功是体制的胜利,作为人民党的领袖,陈克能够动员起空前的资本投入与人员投入。如果陈克把这个体制保留下去的话,这些人其实完全有办法对抗,那就是等着陈克死掉好了。
陈克不是神仙,他不可能长生不老。陈克一死,这一切的权力终归还要落在那些陈克手下的权力者手中。陈克仅仅是一个人,他这样的强势领导者从来不是常态。哪怕是历史上那些能够强大到引领时代的少数领袖,也做不到陈克这样引领一切重要领域的地步。陈克一死,一切都将结束,一切都会“回到正轨”。一切都会重新掌握在强者们手中。
所以这次核武器研发不过是暂时的失败,即便这些人本人没有了所谓的未来,可他们所依存的体制只要没有变化,这些人是可以笑到最后的。
很明显,陈克没有让他们笑到最后的打算。如果是其他领导者,科学界的这些人只怕还不会这么害怕。面对科学界的“自己人”,面对中国科学界最可以说最“功勋卓著”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办法诋毁掉陈克的名声,如果不能证明陈克所做的一切都是偶然的成功,那么陈克试图建立的新体制,注定有不可抵抗的号召力。这已经与陈克的生死没有关系。





赤色黎明 151 巨变(十)
科学界的一部分山头老大对陈克的抵抗比想象的要大的多。看陈克苦口婆心的劝说他们,游缑都看不下去了,“文青,你这么一个搞法什么时候能够起效果呢?你对他们也未免太宽容了。”
“你是不是觉得他们做错了?”陈克问游缑。
“那得看在什么立场上。”游缑答道。
游缑回答的如此尖锐,陈克笑了,“他们也是试图争夺对资金的控制权。在现代工业国家中的任何利益集团都要争夺对资本资金的控制权。我不在乎这个,这是现实,不这么干的都得完蛋。我在乎的是,他们不能坚持弄封建制度的那套,也不能搞人事与权力的平衡。”
“反封建就这么任重道远么?”游缑的情绪并没有因为陈克的轻松感觉而有任何缓解,她的语气依旧挺严厉的。
陈克给游缑倒了杯水,这才说道:“从生物性来说,封建制度其实挺适合生物性。对于理性来说,资本主义制度挺适合理性。而共产主义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 {}种终极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追求的是整个人类的解放。所以说社会改造的工作是非常艰辛的,比我们当初革命的时候想象的要更加艰辛。”
游缑微微笑起来,那是非常凶狠的笑容,恶狠狠的微微咬合的牙齿仿佛是食肉动物一样,“看样子我们有时候未免太人道主义了。”
“游缑同志,你当年参加革命的时候,我觉得你的目的是解放自己,得到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大概是这样吧?”陈克问。
“没错。”游缑爽快的答道。她从来不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一个革命者。
“有些同志呢,则是抱着救国救民的理念。总的来讲,或者是为了解放,或者是为了拯救。某种意义上,这既不是生物性的东西,甚至不是理性的东西。”突然间,陈克想起了什么,他慢慢的讲了一段话。
我看见一所大厦。正面一道窄门大开着,门里一片阴暗的浓雾。高高的门槛外面站着一个女郎……,一个俄罗斯女郎。
浓雾里吹着带雪的风,从那建筑的深处透出一股寒气,同时还有一个缓慢、重浊的声音问着:“啊,你想跨进这门槛来作什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
“我知道。”女郎这样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
“我知道。”
“跟人们的疏远,完全的孤独?”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我愿意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
“不仅是你的敌人,就是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也都要给你这些痛苦、这些打击?”
“是……就是他们给我这些,我也要忍受。”
“好。你也准备着牺牲吗?”
“是。”
“这是无名的牺牲,你会灭亡,甚至没有人……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尊崇地纪念你。”
“我不要人感激,我不要人怜惜。我也不要名声。”
“你甘心去犯罪?”
姑娘埋下了她的头。
“我也甘心……去犯罪。”
里面的声音停了一会儿。过后又说出这样的话:
“你知道将来在困苦中你会否认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以为你是白白地浪费了你的青春?”
“这一层我也知道。我只求你放我进去。”
“进来吧。”
女郎跨进了门槛。一幅厚帘子立刻放下来。”
“傻瓜!”有人在后面嘲骂。
“一个圣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一声回答。
陈克在陈述的时候,语速不快,因为他也很久没有再读过这篇文章了。但是不知为何,他能够清楚的记得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每一个试炼。这是历史上党的革命者们都经历过的东西,在党穿越过了这一切,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伟业之后,大家才知道那“厚帘子”里面是何等辉煌与光明的东西。但是那任何人都能够挑开的厚帘子,却能阻挡了大部分人,他们在外面逡巡畏惧,却始终不敢踏入那里面一步。
游缑的感受与陈克大大不同,她觉得这篇文章仿佛是针对自己写的。那个在上海滩上一度买醉度日的年轻女子,在遇到陈克的时候,她的心灵早已经伤痕累累,“我只求你放我进去。”这句话实在是游缑当年内心最贴切的描述。
任何外部的苦难对游缑其实没什么,加入了陈克的组织之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才是真正的苦难。游缑对此根本不在乎。游缑需要的仅仅是一个认为当时的游缑是正常人,认为当时游缑所追求的个人的解放是正当要求的世界。
在加入了人民党,并且致力于创建这个新世界的过程中,革命揭开了遮蔽游缑眼前的一切黑幕,抚平了游缑的伤痕,了安定、镇静、开化了游缑的精神,游缑对此非常满意。这也是游缑对那些科学界的山头老大极为愤怒的原因。双方的认知之间有着天堑鸿沟般的距离。游缑要的仅仅是一个能够自由生活的新世界,而那些人在能够享受这样新世界的时候,却想把新世界拉回到老路上去。
“文青,他们不会听你的。他们不是革命者,他们考虑问题的方式和革命者不一样。”游缑慢慢的说道。
陈克答道,“他们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是人民的想法,从人民中诞生的强者们理论上都会走上他们的道路。这与人民中诞生的革命者是不同的。我和他们谈,其实我也知道他们不会听我的,我只是想看看他们能够妥协到什么程度。这也可以为以后做些准备。”
“哦?你准备做些什么?”游缑立刻就来了兴趣。
“到时候我会通知你的。”陈克笑道。
“一定要通知我!”游缑两眼发亮的说道。
谈判没有持续太久,因为核爆炸后期收集工作暂时完成了。陈克不仅仅是亲切接见了所有工作人员,他还组织了一次阅兵。
核武器开发全部是军管方式,所有成员都编入了各个部门里面。年轻的同志们自然知道核武器开发的核心理念是陈克主席指出的,在艰苦的工作当中,“完成陈主席的嘱托”是大家的口号之一。现在,陈主席亲自来检阅研究队伍,每一个人都无比激动。
在陈克出现在检阅台上的时候,在陈克出现在所有部队以及科研单位人员面前的时候,最前面的方阵中突然爆发出“陈主席万岁”的欢呼声,一个接一个,年轻人们加入了这样的欢呼中来。这与向皇帝致敬其实没有什么共通之处,年轻人经历的艰苦,与伟大的成就引发的自豪,还有对陈克的尊敬与憧憬,其实可以变成千言万语,但是这千言万语却都不如这样一句话更能引发最大的共鸣。
那些学界的山头老大们脸色都变了,大部分人的神色中混合着畏惧、不安与不满。他们没想到陈克在这些抛下山头老大的年轻人中拥有的可怕影响力,没想到这些年轻人们亢奋的情绪。在这一刻,他们终于明白了陈克在科学界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地位。那是超出理性,完全能够鼓动起大批年轻人为陈克效力的地位。
陈克并没有为这样的欢呼吓住,他只是微笑着抬起手臂,向着年轻人们挥动了几下,见到陈克要说话,欢呼声很快就平息下来。
“同志们,祖国感谢你们!你是革命的功臣!”陈克大声说道。
片刻之后,发自内心的巨大欢呼声再次响起。不仅仅是欢呼,大部分年轻人都哭了。他们任由喜悦激动的泪水在脸上奔腾,只是拼命呼喊着“陈主席万岁”的口号……
见到这些,学界的山头老大们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起来。




赤色黎明 152 巨变(十一)
不管如何,这次检阅本身也给了学界山头老大们不小的冲击。拥有了完全独立这帮人之外的一个大团队,占据了全新的领域,陈克有能力实施推倒重来的洗牌本钱。这数以万计的年轻人来自各个学科领域,完成了核武器开发最关键的工作之后,更是信心满满。真的把老家伙们排除在外,他们能做到。
陈克的学生看陈克态度坚定,不得不单独来找陈克谈话。“老师,您真的因为那个事情生气了么?”
“时间比较紧张,我马上就要回郑州,所以咱们就不要扯这么多。我现在要和你们谈科学,你们就别和我谈民主。这么闹起来就是鸡同鸭讲,根本不会有什么结果的。”陈克立刻打断了学生的话。
“老师,您能不能说的更直白一些。说的太简单,我跟不上你思路。”学生答道。
“科学就是这个世界的规律,对每个人都一样的规律。那真的是一视同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科学对地球上的人没有任何分别,这是真正拥有最《 广泛意义上的普遍性与平等性。既然现在国家还没有消失,我希望在中国建立起能够推动科学进步的一个体系。这次的核武器开发,我的方法与态度某种意义上很不科学。如果这样的态度变成以后的做事方法,我认为这对中国的科学发展有重大危害。”陈克对自家的事情非常了解。
陈克的学生或许有点理解了陈克的想法,不过很明显,他并没有什么高兴的感觉。既然陈克此时强调的是自己的错误,其他人就不用指望能够从这里面捞取自己的好处了。
“自然规律对每个人都一样,但是建设人类社会对科学认知体系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诸多矛盾。矛盾的核心是不同阶层不同阶级对社会资源的控制。民主这个东西首先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民主也不是一个拥有所有社会适用范围的模式。‘零和’的双方从来没有民主可谈。例如犯罪份子与受害者之间就没有什么民主。资产阶级和被雇佣的无产阶级之间,在面对有共同利益的时候,还能通过民主来协调。但是商谈起工资,商谈起权力分配的时候,有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对方的要求,却从来没有什么民主可言。就如同这次核武器开发一样,你们人数再多,在项目上也没有什么民主可言。民主从来没有所谓全面的适用性可言。现在我要和你谈的是科学,你就不要和我谈民主。这不是一回事。”
好歹陈克的这位学生也是学霸出身,脑瓜子很灵。即便不清楚陈克到底想建设什么样的科学与民主体系,这位学生也明白了陈克是他现在没有能力糊弄的。既然他知道自己糊弄不了陈克这个内行,他在劣势的情况下选择了一言不发。
陈克这次谈话的目的仅仅是让对方明白陈克的想法,他也试探着对方的想法。现在好歹是战争期间,不是展开大规模政治行动的时机。该打下去的楔子先打下去,至于到底会产生什么结果,就等到发动的时候再说吧。
视察完了核武器工程,陈克让那些如坐针毡的学界山头老大们先回去,他又留下来安排了核工业部门的科研体制,这才与中顾委的同志一起回郑州。
路上同志们讨论的很热情,拥有这样大威力的武器,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唯一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核武器的生产周期以及超大的成本。现在再返回头看陈克对国内电力等系统的扩建安排,同志们总算是明白了目的所在。没有这样空前规模的电力网络,中国想扩大已经有极限趋势的生产能力,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
陈克到是没觉得这些有什么特别的,在他原本的时空,中国拥有了核武器之后才算是大概能够保证本土不遭到大规模的外部入侵。毛主席对发展核武器的态度是“我得有”,至于有了之后么,毛主席说“核武器的最大威力是在发射架上的时候”。陈克对此是极为佩服的。
后来中国一直没有加入所谓“削减核武器条约”,因为按照美国与苏联的进攻性核武器标准,中国加入条约之后,不仅不能削减核武器数量。按照条约的条件,中国还得增加自己的核武器数量才行。
在现在的时空,陈克已经下定决心,好歹得把核冬天理论给弄出来。中国能少造核武器就少造核武器。一个战略平衡的武器,平衡就行。当然这些不是现在该讨论的内容,中国现阶段还是以实验为主。距离这个阶段远的很。
有关世界局势的最新消息这么不到十天之内就出现了一大堆,丘胖胖“哭秦庭”一样的哀怨表现让美国有点感动,美国方面向中国提出了建议。
美国可以承认到现在为止在西太平洋以及印度洋获取独立的殖民地,但是美国认为关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归属权可以进行考虑。罗斯福提出了威尔逊“民族自决”的建议。这让中顾委的同志再次大笑起来。
陈克把澳洲与新西兰的白人都给送去印度,以民族自决的观点来看,那也是中国去决定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问题。这事情其实没办法深究,如果中国想抨击美国,那就大可与美国谈谈印第安人的民族自决问题。
笑归笑,大家看出罗斯福也在提出自己的立场。无论美国怎么偏袒英国,美国都没有明确支持英国的殖民体系。这种表态其实很重要。
另外一个重要消息则是伊朗国王巴列维一世提出与中国恢复石油贸易的建议。这位国王看样子已经下了决心站到中国这边。在李润石递交的报告中,巴列维一世请求中国同意保证伊朗的国家安全。特别是巴列维一世要把英国在伊朗的石油公司收归国有的情况下。
外国在伊朗的石油投资中还有中国的一部分股份,比例不大,只有3.25%。李润石的态度是可以让伊朗以石油支付这部分股份回购。伊朗向中国首先提出的请求,就是按照中国的军队标准帮助伊朗建立一支现代军队。
在报告后面附带了工业部门以及银行部门的计算清单。按照巴列维一世的贸易请求,伊朗在未来五年内把全部石油出口给中国,中国向伊朗出口油桶、成品油、新的石油设备、提供石油设备维护、军火、部队训练培训,伊朗别说一分钱都拿不到,他们只怕还得倒找钱给中国。
这个甚至不能认为是盘剥,以前英国人是光拉走石油,什么都不给伊朗留下。而中国已经非常厚道的按照国际石油价格进行结算。任何一个强国都不可能向伊朗提供如此优惠的待遇。
游缑对这些工作非常清楚,她看完了之后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要不要向伊朗贷款?”
“贷款做什么?”章瑜的工作专业不是工业,他对此有些不解。
游缑跟地主婆谈论收租问题一样说道:“伊朗现在需要铁路网,还有国内的不少民用水利设施。化肥出口我这还没计算进去,要不了多久,伊朗就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化肥,或者进口生产化肥的技术。想建设工业体系自然是艰苦卓绝的过程,哪怕是买个工业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章瑜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接着说了句很内行的话,“就算是把每年伊朗能够卖给我们的三千万吨原油运回国内,也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只要学过小学算数,这倒除法题就可以计算出来。即便中国的石油运输船达到三万吨的级别。那也得往返一千次才能把三千万吨石油运回国内。按照一条船一年运输5趟的极限运输能力,中国光从伊朗拉石油就需要200条船。这对工业中国也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章瑜一度是认为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比较可靠。以中国那种期望“测算无遗”的文官传统秉性而言,搞工业本身又需要非常强大的规划能力。然而陈克指导的分段总装造船法,实施了平地造船之后,章瑜恍然大悟了。计划经济有着一个本质的缺陷。除非是陈克这样永远能先进到超越时代的家伙,否则的话,制定计划的人本身对世界的认知就是落后的。
1...573574575576577...5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