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赤色黎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蒲观水也不管大家的感动,他说道:“你们去把众位兄弟集合起来,问问谁要回家。家都在哪里。我和文青兄好策划怎么安排人。”
新军军官们应了一声,一起出门去了。蒲观水看他们走远,这才说道:“文青兄,我在这里顶多留两个月。就算是给你留些人,也顶多留三个月。要学什么你可要抓紧啊。”
陈克笑道:“这个是自然,我不会辜负了观水兄的苦心。”
新军的官兵听说蒲观水放他们探家,同来的一百官兵里面,倒是八十二个人都要求回家看看。这通调查和安排忙到半夜。
第二天一早,陈克他们就带着新军官兵前往位于岳张集的保险团营地。一路之上,只见两边沟渠纵横,不停旋转的简易水车把沟渠中渗出来的地下水铲入排水槽。大片的人在泥泞道路两边新开辟的农田里面耕种。
新军士兵大多数来自农村,一看这个情形就能看出门道来。在各地都哀鸿遍野的时候,凤台县居然率先进性到了恢复生产的阶段。现在不过是八月,只要老天爷开眼,不再普降大雨,种出来的粮食怎么都能熬到明年夏收。
正赞叹间,却见前面有一副巨大的画钉在在一个高高的架子上。走进一看,却是一副风格奇特的画。里面是一副新军官兵能够理解,但是有完全不能理解的农村风情。
陈克笑道:“诸位新军的兄弟,这是明年后年两年里面,凤台县要建设成的模样。在下既然在凤台县,就要造福一方。”
新军官兵看着画上那一望无际的平坦农田,再看了看眼前那满是劳动的人群,但是高低不平,起伏不定的土地。不少人觉得陈克这话未免太过于吹牛。
陈克看出了众人的心思,他笑道:“诸位兄弟,我们之所以要让大家教给我们测绘,就是要先测出到底该平整哪里,挖多少土,填多土。计算出这些之后,再算出来需要多少人力才能完成这些工程。安排这些人力需要多少粮食,多少钱。这样才能把事情办了。这和打仗没什么区别,都得先计算。”
巴有工听陈克前面说的倒是很有道理,听了最后一句忍不住笑了一声。
对这意义不明的笑声,陈克没有回应。倒是旁边的蒲观水问道:“巴管带,你笑声什么。”
“我没想到陈先生居然也懂打仗。”巴有工连忙回答。不过接下来,巴有工问陈克:“陈先生,你说保险团有八千之众,却不知有没有辎重营。”
巴有工觉得陈克这人说话很吹嘘,而且陈克的吹与别人不同,看着倒还真想模象样的。但是怎么听都不靠谱。别的民政上的事情,巴有工也不好插嘴。但是陈克一说到与军事有关的事情,巴有工实在是忍不住了。
陈克知道巴有工对保险团很是怀疑。“我们这里不叫辎重营,叫做后勤部队。我有一个后勤营,一千人专门来负责后勤工作。这还不包括船队的战士。”
巴有工听着这话,将信将疑。“陈先生,你不会把辎重营和工兵营闹混了吧。”
“巴管带很是熟悉军务。我没有闹混,我们还有一个专门的工兵营。也是一千人。”陈克笑道。这还是陈克没有向巴有工交底。历史上的359旅在南泥湾开荒种地,可以说人人练出了一身工兵的本身。陈克之所以把自己的第一支部队也命名为359旅,也想用“后世”的名号给自己增加点运气。至少能不断提醒自己359旅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巴有工毕竟是四十岁的中年,他知道再说下去就要伤了和气。陈克这么说,他也就是嘴一闭,认了。
倒是旁边的一名新军年轻军官问道:“陈先生,你要是真的按这图里面的样子建设了新凤台县,这地怎么说?”
“地我会分给大家来种。”
“哦?那若是我家人到了凤台县,能不能分块地来种?”年轻军官登时就有了兴趣。问完这话,他又觉得这话不太合理,连忙加了一句,“我们可以交租的。”
这句说完,又觉得还不对,年轻的军官问道:“不知道这边的租子多少?”
看着年轻军官那期待的神色,陈克笑道:“现在这地归我们保险团来管,今年不交租。明年的话,地租是三成。”
“什么?三成地租?”年轻军官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陈克。安徽就从来没有这低的地租。不过那军官转念一想,应该是陈克对这些新军军人特别优待才是。
其他军官和士兵听到这个话,也都来了兴趣。他们纷纷询问陈克这话可否当真。
陈克解释道:“我没有任何必要骗大家。我说收三成地租,就收三成地租。”
“那我们能不能买地?”有新军军官问。
“地如果分了,那自然没有买卖的道理。不然的话,那岂不是明摆着让我们保险团自己大捞特捞么?这种事情我们可不干。”
“陈先生,你说保险团有八千人。可你只收三成地租。我看你们可未必能吃饱啊。”巴有工忍不住又发难了。
陈克笑着答道:“我们保险团自己也分的有地。我们自己养活自己,所以这三成租并不是收来给我们的。”
巴有工听了这话,真的有点莫名其妙了。陈克这个人所作所为和巴有工见过的地方豪强完全不同。如果陈克说的是真的,这凤台县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巴有工怎么都想象不出来。
一众人接着往前走,只见新苦劳作的百姓和身穿深蓝色衣服的保险团士兵们到处都是。普通百姓劳作的都是些平常的农活。而挖沟,填土,运送物资这些繁重工作的,大多都是保险团的战士。
巴有工这次倒是忍住了,他左看右看,直到确定自己的确没有搞错,这就想开口。但是自己几次开口都没有能占什么便宜。陈克这个人好像根本不会因为别人针对自己而生气一样。可是这样本来应该让人心生好感的作风却让巴有工格外的不满。其实他对陈克的不满已经很是有几天了。从蒲观水对陈克那莫名的信赖开始,巴有工就对未曾谋面的陈克有些不满。见到了训练有素的保险团船队,见到年轻却精明强干的何足道。见到灾年里面居然能够靠自己坚持的凤台县,以及遇到的种种本该让人钦佩陈克的事情。巴有工对陈克的感觉却月来越差。这种心情让巴有工自己都觉得奇怪。
可想看到陈克作难得心情是如此强烈,巴有工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陈先生,我看着干活最辛苦的都是保险团的人吧。”
“没错。”
“当兵吃粮,天经地义。可我看你这里,当了兵不仅自己要种粮。还要干最重的活。那这些人当了你保险团的兵,这是图啥呢?你凭啥让这些人死心塌地的跟着你干呢?”
“你凭啥”这三个字一出口,巴有工心里面突然豁然开朗。他终于找到了对陈克不满的原因了。陈克凭啥让身为安徽新军副协统的蒲观水如此尊敬,凭啥能够拥有一支精干的船队,凭啥能够在凤台县拥有如此的实力和地位。这个一身深蓝色短衣,留着“和尚”一样短发的青年,凭啥就能有着一切巴有工都没有的东西?巴有工有着强烈的不解,有着强烈的妒嫉。
陈克并不知道巴有工的心思,他笑道:“我们保险团分了好大一片地,如果不多干些活,多给百姓造点福。百姓怎么可能服我们呢。至于这些人凭啥跟着我干。因为我们保险团是百姓的队伍,是百姓的子弟兵。就这么回事。”
听到这个回答,巴有工目瞪口呆的看着陈克。仿佛看着一头从未见过的怪兽。
“陈先生说的是保境安民吧。”旁边的一位新军军官插话了。
“不是。保境安民是我们领着百姓做事。而在这凤台县,最大的既不是县令,也不是我们保险团。我们保险团是人民的军队,是给人民做事的。”陈克第一次向其他军事组织的成员阐述保险团的政治立场。而结果倒真的有些出乎陈克意料之外。听了陈克的话,安徽新军的官兵既没有哄堂大笑,也没有问东问西。他们只是有些困惑的沉默了。
到了保险团的旅部,陈克让华雄茂安排保险团士兵与安徽新军的士兵共同返乡的事情。趁着其他新军官兵不在身边,陈克与蒲观水又碰了个头,陈克问道:“观水,你在安庆的这段时间。知道徐锡麟吧。”
第130章no_name
第130章no_name,到网址





赤色黎明 第131章 no_name
第131章no_name
清末的起义中,徐锡麟领导的安庆起义是极为有名的一次。
为了达到反满目的,徐锡麟等人逐渐产生了“以术倾清廷”的思想,他们打算以捐官之法,使光复会的成员学习军事,乘机打入清廷内部,以掌握军权。于是他向清廷捐了一道员头衔,指分安徽候补。经多方活动,1905年冬,受绍兴徐克丞资助和徐锡麟表叔、湖南巡抚俞廉三推荐,徐锡麟与马宗汉、陈伯平各捐得官职,并被获准前往***学习陆军。但到***后,由于清廷驻日公使的阻挠,学习陆军的计划被破坏,无奈回国。
归国后,徐锡麟等人又打算进一步打入官府,“藉权倾虏廷”。通过发动利用各方关系,徐锡麟谋得筹办安庆陆军小学之事。后因表叔俞廉三的推荐和徐锡麟本人的精明干练,终于得到安徽巡抚恩铭重用,光绪三十二年。冬季他到了安庆,向抚院落报到,恩铭接见后,派他为安徽巡警尹。他小心逢迎,拜恩铭为师,恩铭引** 为亲信,又派他兼任巡警学堂会办。徐锡麟食清廷之禄,却时刻不改革命之志。1907年2月,徐锡麟与秋瑾约定在皖、浙同时举行反清武装起义。起义原定7月19日举行,因一会党人员在上海被捕,招供出革命党人的一些别名暗号,两江总督端方电令恩铭拿办。恩铭召徐锡麟计议,徐锡麟见自己别号在列,知事机迫人,遂决定于7月8日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举义。谁知恩铭这天有事,要求将毕业典礼提前两天,无奈起义只得于6日举行。外援不至,准备未周,起义堪忧。
1907年7月6日,光复会成员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徐锡麟,在安庆策划、组织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在激战4小时后,起义失败,徐锡麟等被捕,慷慨就义。
但是现在陈克回到了1905年,和徐锡麟与秋瑾有不少交道。却也不知道徐锡麟近况如何,是否还是和历史上一样的发展。
“文青说的徐锡麟,是安庆陆军小学的总教习吧?”蒲观水听陈克问起徐锡麟,想了一阵才答道。
“就是他。”陈克有些兴奋了。
“哦,这个徐锡麟没事常往新军跑。而且他还有一个亲戚,叫秋瑾,也来了安庆,开了一所女子学校。在安庆倒是很有名。”
历史果然改变了!陈克有些无奈的想。历史上秋瑾是准备和徐锡麟在安徽和绍兴同时起义。结果徐锡麟失败,消息走漏。秋瑾在绍兴大通学堂被捕,两天后就义。现在秋瑾居然也到了安徽,而且在安庆办了一所女子学校。这个变数让陈克有些很不解。
“文青认识这两个人么?”蒲观水看出了些端倪。
“认识。这两个人都是革命党。不过他们是光复会的。和咱们不是一路人。”
“怪不得,徐锡麟总是往新军跑。上下联络,活跃的很。看来他是想鼓动新军造反啊。”蒲观水的声音里面很是有些不怀好意了。
陈克能够理解,蒲观水是把安徽新军当作自己的地盘。不论徐锡麟是不是革命党,首先徐锡麟试图鼓动新军起义,这就打乱了蒲观水的算盘。蒲观水自然不会对徐锡麟有什么好感。
蒲观水突然笑道:“文青既然提起了徐锡麟,想来已经有了打算。不妨说来听听。”
“安庆这地方虽然是安徽的省府,却地处安徽一角。我想走的是百姓的路线,从农村干起,农村包围城市。所以安庆对我的意义不大。不过,如果安庆被革命军攻克的话,安徽必然会大乱。我们岂不是可以少很多麻烦。”陈克对徐锡麟本人并无恶感,甚至可以说很有好感。但是陈克认为在革命道路上,个人感情决不能起到重要作用。有些时候,牺牲也是必要的。
蒲观水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陈克的意思。他笑道:“文青是让我助这位徐锡麟一臂之力了?安庆一旦被革命军占有,文青立马就可以进攻凤阳府。你手里这八千人,打下凤阳府实在是轻而易举。到时候往东往西都可以任意纵横。而安庆的革命军一面要防着长江上的清军。而且安庆这地方三面环山,行军打仗很是不方便。他们只要能坚持一年,不,只要能坚持半年,文青这边就能拿下不少地盘了。”
“大概如此。不过观水,你在这边能待两个月,我倒建议你好好看看凤台县根据地到底要建设成什么样的新世界。你看完了根据地,就知道该怎么帮徐锡麟了。”说到这里,陈克突然叹了口气。“徐先生是个革命志士,这点我是很钦佩的。但是这次只能让徐先生自己发动起义。我躲在后面占些便宜。”
这话这么含蓄,蒲观水听完哈哈大笑。“文青莫怕,就算是这位徐先生当了王前驱,我也不会认为文青故意坑他。我虽然对徐先生不熟,但是我也听说过求仁得仁。既然要起义,那自然是提了脑袋往前冲。成功了那就是真英雄。只想着鼓动别人送死,或者搞些暗杀之类的阴谋诡计,死了也是活该。”
对蒲观水的这番话,陈克也不知道该算是蒲观水的鼓励,还是别的什么。毕竟这是背后算计人,也属于阴谋诡计的范畴。
蒲观水看出了陈克还是有些不忍的模样,忍不住说道:“文青,你不要觉得你对不起这位徐先生。若不是你现在给我先说,光这位徐先生在新军里面生事,我就想把他给灭了。我其实最不喜欢的就是孙文那种革命党。文青你也到过北京,你应该知道想革命的人有多少。但是为何这些人不肯和孙文他们同流合污,因为那些民主共和的屁话说了与没说一样。不少人现在都实在观望,等着看谁能担起重任。光让别人造反的家伙死了就死了。文青你在做实事,和他们完全不同。我不会觉得文青你没有道义。”
既然蒲观水这么说,陈克也就只能信了。中午吃完饭,华雄茂已经把外派的人员基本选定。回家看看,貌似非常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复杂到和大规模作战一模一样。首先这八十二名官兵分散在十六个县,怎么把这些士兵以及同行的保险团战士送去目的地,相互之间如何联络。如何在约定的时间内得到消息,怎么接送这些新军官兵的家属。
巴有工自觉的自己军事能力很不错,可是实际上第一件事就彻底难住了巴有工。没有安徽地图。蒲观水的新军地图质量很差。提供安徽地图的是陈克。何颖这些天来没干别的,她在陈克的指导下用半透明的纸把陈克从21世纪带来的徒步旅行地图册描了很多。特别是安徽的地图,已经基本描完。这些底图再由保险团的测绘科制成比较详细的地图。这样详细的地图一拿出来,巴有工就懵了。这地图比起蒲观水带来的地图,那是精细的不止一点半点。新军官兵们对着地图上的山脉,丘陵,还有很多地名,经过与回忆相比较,竟然能够大概找到自己家的具体位置。
有了具体位置,就有了行军路线,在哪里集结,怎么回家。道路有多远,大概需要多久的时间。蒲观水带来的人员里面就有他亲自训练的参谋部。加上保险团的参谋部,保险团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近现代作战开始了。
359旅连级以上的军官统统来参加了军事会议。这些没有现代军事知识的军人们听完了陈克讲述的内容,都感到了一种迷惑。陈克说的东西句句都在理,可是句句又都让大家觉得不理解。为何要把事情弄得这么复杂?这是保险团军官们的共同迷惑。
“旅长,不就是回个家么。大家出把力,多辛苦些。犯得上这么费事?”吴兴旺问。他是凤台县当地人。从上海时代就跟着宇文拔都。现在是二团413连的连长。对于各种数据计算,线路规划。吴兴旺完全弄不明白这件事情的意义所在。
陈克笑道:“我现在希望大家能够一个月内完成这件事。一个月后,保险团的运输力量就要转入别的工作,不可能投入更多的力量来做这个。”
“一个月?”吴兴旺懵了。十几个地区,有些地区距离凤台县有四五百里地。一个月内完成一个来回,而且回来的时候还要带上不知道多少人。同志们立马感到事情的复杂远远超过纸面上的作业。不仅仅是吴兴旺,其他人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这已经是超出这些同志想象力的庞大计划,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绝对不可能单独完成如此规模的计划制定工作。同志们用各不相同的眼神看向陈克。
能够始终如一保持一种认真态度的人也不是没有,尚远,何足道,熊铭杨,黑岛仁,路辉天,还有其他几个同志都是如此。而大部分同志要么觉得事情简单,要么觉得事情复杂。
“不卑不亢”,“戒骄戒躁”,这话都是劝诫那些不能实事求是面对问题的态度。***专门写过各种文章来讲述要能够“实事求是”,陈克以前总觉得读不懂。这次他突然心生感悟,为何有些同志看着或骄或躁,有些同志就完全不同。就陈克看来,那些情绪不能稳定的同志,他们首先想要的是达成某种目的。只要能够达成这个目的,他们做什么都行。
不过陈克并没有生气,有这样的表现只说明了一件事,这些同志们没有经验。陈克当年也有过这样浮躁的日子,先是冒进,然后轻则碰一鼻子灰,重则碰得头破血流。接着就开始畏惧。做起事情来缩手缩脚。这都是人之常情,陈克并不觉得这样的态度有问题。如果同志们能够有足够的经验,自然不会有这样的表现了。
安徽新军的官兵们态度很一致,都希望能够尽早回到家,安置家里面的事情。大家一个个归心似箭。
以蒲观水和陈克为核心的参谋部,就开始营运。参谋部率先分为三个部门,路线制定部门,路程计算部门,后勤策划部门。
保险团是强行教育知识的,能进参谋部的人,都得掌握文化,算数,基本军事技能。蒲观水的参谋部更注重专业训练,基础知识培训就差很多。保险团就强出去很多。
首先是看地图,确定方位。接着保险团这半年多收集的各种资料就派上了用场。不能是说在地图上画出直线就是路线。人又不是鸟,说飞条直线就能飞出直线来。翻山过河,这都是需要绕弯的。除了这些自然环境的制约,人为因素的制约同样重要。哪里有关卡,哪里就有刁难。保险团收集的资料,以及安徽新军官兵提供的资料,都需要仔细考虑。算入计划当中。
一旦确定了一条路线,几十副算盘噼噼啪啪的拨打着。路程多少,每人行进速度多少,这都需要计算。
华雄茂与柴庆国在这次军事计划制定中功不可没。两人都是走南闯北的人,对于长途行军都有非常实际的经验和观点。华雄茂比较沉稳,他算是唱红脸,对于那些过于激进的计划,例如认为自己一天能走一百多里的人,华雄茂就会很认真地看着对方,提出质疑,“在没有道路的地方,你一天怎么走一百里?”
柴庆国则对那些保守的计划大加讽刺,“一天走三十里?你爬也能爬到吧。”
巴有工作为蒲观水的副手,也参与到计划审定中来。不过巴有工说的少,这位炮兵管带并不擅长这种计划,而且他自持甚高,也不愿意当众出错。
花费了两天总结出了每个人的路线之后,又要归纳到一起,进行统合计划。一张张的草稿纸上,一块块的黑板上列出了各种各样的一元,二元,三元方程式。在参谋部里面,只有陈克和几个人懂高等数学,所以大家暂且不搞什么微积分了。如果黑板上列出一列长长的,包括了各种专业符号和十几个重要参数的方程式,估计这个参谋部的大部分人都会疯掉的。
花了四天,一套初级计划这才算了出来。陈克觉得这计划粗糙的令人发指。很多因素都没有计算在内。哪怕是这个粗糙的计划,也让陈克彻底理解了21世纪工业化中国的强大,如果是21世纪的中***队进行计划,软件上有计算机,硬件上有公路、铁路、飞机。通讯上有卫星,有无线电话和有线电话。计划可以制定的极为详细。
现在的计划,仅仅是告诉大家,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汇合,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每天要走多久,走多少路。至于沿途的具体情况,就得靠这些同志们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各种困难和突发事件。
参谋部一方面把这些计划教给安徽新军的官兵,另一方面按照计划筹备运力,沿途的物资干粮。还要教给大家一些过滤饮用水的方法,提供携带的饮用水装备。
保险团的军官们第一次认识到,打仗居然是如此复杂的事情。而安徽新军的官兵本来以为保险团不过是一群乡下土包子,是需要他们教授军事知识的土老冒。看到保险团制定详细计划的能力之后,则对保险团刮目相看,甚至有些心悦诚服了。
无论是保险团还是安徽新军,对于领导众人制定计划的陈克与蒲观水,都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出发之前,陈克与蒲观水反复强调了纪律性,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一切困难,完成目标的态度。
新编的临时混成部队有四百多人。大家整齐的列队,听着出发动员。蒲观水神色严肃的发表着训令。“没有迈不过的坎,但是停在这个坎前头不动,你就永远过不去。”
陈克倒没有蒲观水这么激动,毕竟这些战士是要回家去拯救自己的家人。他们绝对不会临阵退缩的。现在的问题就是主力运输部队能否顶住各路的关卡与刁难了。
此时,就听蒲观水高声说道:“我会亲自带领大家,我现在话说头里,沿途之上,谁敢挡住咱们,咱们就把他们打个落花流水。听到了么!”
“听到了!”所有参与这次行动的官兵们一起喊道。
1...8889909192...5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