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宠不停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元一一
“年轻人,就是要胆子大一点,放心大胆的拼搏一把。”
“到时候,银子有了,大宅子也有了,回去娶个漂亮媳妇儿,生个大胖小子,下半辈子就就有着落了。”
“也就是现在这当口,辛苦一下,多划算的事情?”
“还有这做人哪,凡事呢,都要往好的方面想。”
“你们年纪轻轻的,不能这么悲观,事情还没开始,就想到不好的地方去,那多糟心?”
两个人轮番上阵,大道理一套一套的,只管给郑文明和张大虎洗脑。
总之在吴大人和冯师傅的嘴里,所有的一切都不是问题,外行也不是问题,不会干活也不是问题,堤坝的质量更没有问题。
归根结底只要三个字,那就是:胆子大!所有的一切都不成问题。
郑文明和张大虎还要继续留下来打探消息,哪怕明知道吴大人和冯师傅说的不对,也只能跟着点头。
眼看说服了他们两个,吴大人就对冯师傅说道:“行了,我回去,给你把他们两个登记上去,老规矩,还是登记在你名下。”
冯师傅眉开眼笑:“多谢大人。”
吴大人道:“你带他们两个去办两个腰牌吧,明天到工地上的时候,就凭腰牌管人。”
“对了,记得再给他们说一下,上下工的时间。”
冯师傅点头哈腰:“好的好的,大人您有事尽管去忙,剩下的我会办好的,您放心。”
吴大人把手背在身后,挪着胖胖的身躯走了。
冯师傅就带着两人往回走。
走回之前的堤坝边上,这才看到路边,搭了一个简易的木头房子。
此时,屋子里面坐了两个人,正在那里捧着茶碗吃着点心,好不悠闲。
冯师傅带着郑文明和张大虎两人走过去,远远笑道:“这年头,还是两位老兄的日子过得滋润,又吃又喝的,不用风吹日晒,还没人管,多舒服。”
他说着,走进屋子里,也不等两人招呼,自己伸手从盘子里拿了一块点心放进嘴里吃起来。
然后就坐在屋里,跟两人一起说说笑笑,把跟他一起来的郑文明和张大虎两个人晾在外面,只当两人不存在似的。
郑文明和张大虎两人,哪会不知道冯师傅这么做的意思,其实就是在给他们下马威。
想要让两人认清形势,知道他们现在是求着他办事。
两人也不在意,老老实实站在门外,冯师傅不开口喊他们进去,他们就不进去。
说句不好听的话,别说只是站那么半个时辰一个时辰,他们在王府当侍卫,一站就是一两天都很正常。
冯师傅在屋子里和两人说说笑笑了一会儿,喝了一杯茶,吃了几块点心,这才装作忽然想起来的样子,对两人说道:“看我,跟两位老哥说起话来,都忘记正事了。”
“我这边来了两个人,吴大人让我带过来给办个腰牌,麻烦两位老兄了。”
他说着,冲着屋外的郑文明和张大虎喊道:“郑文明,张大虎,你们两个进来一下。”
“这边给你们办个管事的腰牌。”
“这腰牌你们可得放好,以后这个就是你们的身份凭证了,凭着这个管理手下的人。”
“要是丢了想补办,就得花钱了。”
“这腰牌可不便宜,补办一次至少得一两银子的人工费。”
郑文明和张大虎两人低头看了一眼所谓的管事腰牌。
其实就是随随便便的一块木头,那两人在上面分别刻上郑文明、张大虎两个的名字。
就这么一块木头,丢了就得要一两银子补办,这摆明了就是敲诈呗。
这成本,比他们王府侍卫的腰牌还要高。





农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宠不停 第1038章 不该有的同情心不要有
第1038章 不该有的同情心不要有
第1038章 不该有的同情心不要有
郑文明和张大虎两人拿着代表自己小管事的身份腰牌,跟着冯师傅离开了那间小木屋。
走出一段距离之后,冯师傅就停下脚步,对两人说道:“好了,该交待的事情我也交待清楚了,早上辰时上工,晚上酉时下工,午时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吃饭,饭会有人送到堤坝上来。”
“你们两个作为管事,要比其他人至少早那么一刻钟的时间到工地上来。”
“把每天的上工人数记清楚。”
“兵团的人数是不用记的,那边的工钱也不从我们大家里手里发出去,就记泥水匠的人数。”
郑文明和张大虎两人“哦”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冯师傅就道:“我现在带你们两个去住的地方。”
“在工地上干活的人都要统一住在这里,方便管理。”
郑文明和张大虎两人对这个安排并没有什么意见。
本来他们之前就一直住在王府里,要是工地这边不给他们安排住处,他们还得去租个屋子作戏。
再一个,住在工地上,他们能更好地观察打探这些人到底是怎么弄钱的。
冯师傅把他们两个带到工地统一安排的住处。
其实就是沿着堤坝两侧建起的两排长长的简易木屋,里面基本都是大通铺。
干活的匠人都住大通铺,小管事倒是不用睡大通铺,有小隔间给他们住。
冯师傅把郑文明和张大虎两人领到住的地方就离开了.
郑文明和张大虎两人凭着自己的管事腰牌,分到一个双人小隔间。
小隔间里面摆着两张单人床,和一个用来放东西的柜子,显得空间逼仄,要是再多两个人走进去,就连转身都困难。
郑文明和张大虎两人回了北宜县城一趟,拿了几件换洗衣服过来。
白天的时候,众人都在工地上工,住的地方没有什么人,等到了晚上工地下工的时候,整个木棚区就变得热闹起来。
劳累了一天的匠人,每人端着一个大碗,从工地供应的大铁锅里,打一碗咸菜和野菜煮的汤糊糊,再领四个拳头大小的杂粮馒头,这就是他们的口粮。
相比之下,在吃的方面,小管事的待遇依然好。
哪怕是郑文明和张大虎这两个刚来的,也跟着其他小管事一起,吃着大碗的白菜煮肉和白面馒头。
因为堤坝跨越的长度比较长,所有做工的人不可能挤在一块儿吃饭,所以在这边吃饭的匠人和管事一起加起来,就七八十个,管事只有七八个。
见到郑文明的张大虎两个新面孔,几个管事倒也没有排挤他们,反而有人凑过来跟他们聊天套近乎。
“两位新来的小兄弟怎么称呼?”
郑文明一向话少,和人打交道的事情基本都是张大虎出面。
见边上的人询问,张大虎笑了笑,说道:“几位大哥好,我叫张大虎,他叫郑文明。”
“我们今天刚来的,什么也不懂,以后还要请各位大哥多多指教。”
其他人听了他的话,都着他笑了一下,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找他说话的那位管事,就嘿嘿笑着道:“你们不用那么客气。”
“大家以后都在一个锅里吃饭,一起赚钱发财,那么客气干什么?”
“我姓孙,你以后可以叫我老孙。”
“他们几个……就按照长相叫准没错。”
“瘦的那个叫竹竿,高的那个叫长子,背有点弯的那个看见没有?我们叫他驼子……”
“然后还有矮子、胖子,还有那个没头发的就是秃头,这样子好记得很。”
郑文明和张大虎:“……”
这么一本正经介绍别人的外号,而且还全部用缺点取的外号,他们还真是第一次遇见。
但是其他人显然并不在意,老孙说到谁的时候,谁还冲他们笑笑,表示身份。
张大虎就向老孙打探消息:“孙大哥,你们在这里干了好久了吧?”
老孙摆摆手说道:“没多久,没多久。”
“堤坝开始建设也才两三个月,我们来干活的人,时间还能长到哪里去?”
张大虎不好意思的笑笑:“这倒也是。”
“不过孙大哥,肯定从一开始就来这里当管事了。”
“我看你对这一块的事务熟悉得很,其他几位大哥都以你为首呢。”
老孙有些得意的说道:“那是的,这个工地开张建设的时候我就来了。”
张大虎问道:“那我们在这工地当管事,是不是真的能发财呀?”
老孙瞅了他一眼,说:“既然你都到这里来当管事了,那就不是外人,有些话我也不瞒你。”
“在这里干活当管事当然能发财,呆上个把月你就会发现,在这里当一个月的管事,比你在外面一年挣的钱都多,而且多得多。”
老孙说着,把一大块肥肉吃进嘴里,大口吞咽下去,又对张大虎和郑某文明说道:“而且在这里吃饭,还能天天吃上白面馒头和肉。”
“你这要是换个地方干活,能有这待遇?
张大虎嘿嘿笑了几声:“这个确实啊,白面馒头和肉,不是那么容易能吃到的。”
他说着,把手里的白面馒头放进嘴里狠狠咬了一口,这才继续问道:“这个吃食上面,是不是也有什么讲究啊?我看,就我们几个吃白面馒头和肉菜……”
他冲不远处地方坐着的匠人抬了抬下巴,疑惑不解的说道:“那些干活的人,吃的全是咸菜窝头。”
其他几个管事听到他这么说,不由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胖子忍不住笑道:“我说你们两个小兄弟是不是有点傻?”
“干活的人吃那么好干什么?”
秃头道:“有的给他们吃饱就不错了。”
驼子也说了句:“是这个道理。”
“要不是在这里干活,他们这些人到哪里找得到,一天管三顿饭的地方干活?”
矮子语重心长的对张大虎和郑文明说道:“我说两位小兄弟,不该有的同情心不要有,那是要不得的。”
“你们总不能因为看到别人可怜,就自己也不吃肉吧?”
众人哈哈大笑。




农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宠不停 第1039章 克扣匠人口粮,虚报工匠人数
第1039章 克扣匠人口粮,虚报工匠人数
第1039章 克扣匠人口粮,虚报工匠人数
郑文明和张大虎两人被这几人笑得有些懵。
瘦子看他们一脸茫然的表情,连忙制止大家,说道:“好了好了,大家都少说两句,不要把两位新来的小兄弟给吓到了。”
老孙拍了拍张大虎的肩膀,说道:“我这么跟你说吧,上面发下来的伙食补贴,它是定量的。”
“每人每天有几文钱的伙食费,按人头数算的。”
“他们要是不吃差点,我们吃的肉和白面馒头从哪里来?”
众人又笑。
老孙得意说道:“那是两位小兄弟今天来的不凑巧,我们之前吃的太好了,把前边已经到手的伙食费吃没了,接下来几天的伙食费还没下来。”
“不然换了之前,我们几个的伙食,能吃得更好,鸡鸭鱼肉顿顿不缺,每天还能喝上那么点小酒。”
“总之呢,这日子还是很过得去的。”
“两位小兄弟就放心在这里好好干,只要当好这个小管事,上头的人不会亏待我们的。”
郑文明和张大虎两人又发现了这些人的另一个罪状,苛扣匠人的伙食,吸食他们的血汗!
想到自己每一口吃下去都是别人的血汗钱,两人觉得嘴里的馒头也不香了,大块的肉也不好吃了。
张大虎假装不经意的问道:“那我们可以把这些伙食钱留下来分了。”
“这样拿来吃肉喝酒,吃白面馒头,花完了哪里还有钱赚?”
众人再次哈哈大笑起来。
长子说:“小兄弟,你以前没在外面给人干过活吧?”
“这一看, 就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光靠这几个伙食钱能有多少?就凭这点小打小闹,你还想发财?”
张大虎被他们笑得不好意思,挠了挠脑袋说道:“那我这不是没发现什么别的挣钱的门路吗?”
他特别认真地对几人说道:“来之前,冯师傅还特意跟我说过,我们这儿不苛扣匠人的工钱。”
“王府发下来的匠人工钱,是五十文钱一天,我们结算给匠人的,就是五十文钱一天,这样一来,这一块我们就挣不到钱了,连个中间差价都挣不到。”
“那我想来想去,也就只有靠着弄点匠人的伙食费,这种来钱的路子。”
老孙无语:“你这想法真是……”
最后还是胖子给他解释道:“我说张大虎小兄弟,你不要只把目光,放在苛扣匠人工钱,那么三文五文这种小钱上面,这小打小闹,不成气候,发不了财的。”
“你要换个方式,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想问题。”
张大虎眨了眨眼睛,问:“怎么个把眼光放长远法?”
瘦子道:“比方说,我们可以给上头多报人数啊。”
“十个人干活你就说二十个人,这不就多了十个人的工钱下来吗?”
“这不比你从他们每人身上克扣的三五文钱强多了?”
他抬头往做事的工匠那边点了点,问张大虎道:“你看我们这一会儿,现在有多少人干活?”
张大虎看了一眼,说:“七八十个人,都不到一百个。”
瘦子道:“我们往上报的人数是两百个。”
卧槽!竟然这么明目张胆?
张大虎忍不住说道:“这人数相差的也太多了,这么明显的事,就不怕被上头的人知道?”
竹竿不屑地看着他:“这有什么好怕的?”
“上头的人有什么是不知道的?”
“这不都是他们让吩咐我们这么干吗?”
“多报出来的这些人数,所得工钱那是要跟上头平分的。”
“不然你以为这么明显的事情为什么会没有人管?”
老孙见他们说得越来越露骨,连忙制止几人道:“行了,竹竿你少说两句,你们几个都少说几句。”
“这事传出去影响不好。”
竹竿无所谓说道:“这有什么影响不好的?”
“他们两个既然过来做管事了,就跟我们是一伙的,这些事情早晚都要参与进来,早晚会知道。”
“至于其他干活的人,他们又不会知道。”
“所以怎么可能传出去?”
老孙做事还是比较谨慎的,当场就说道:“有些事情可以做,但不可以说,这种话以后还是少说为妙。”
他说着看向张大虎,道:“小兄弟,你也少问两句。”
“很多事情,等以后你自己参与进去,自然就知道,不需要问别人。”
“不过,如果到时候上头给你安排了什么任务,你不知道怎么做,倒是可以来问我们。”
张大虎生怕打草惊蛇,就没有继续再问下去。
不过当天晚上,就把他们克扣匠人口粮,虚报工匠人数的事情,传了回去。
陆王妃和薛双双两人得到消息十分愤怒。
真是恨不得当场就把这些人抓来问罪。
只不过为了大局着想,暂时只能忍下来。
但是从这件事情上体现出来的管理弊端,让薛双双大为警醒。
原本在北疆的政事上,她是不准备插手太多的。
只是如今看来,有些事情,她还是应该站出来多提意见。
让王府可以借鉴一些她前世的、已经比较周全完善的管理办法,从而真正的把好政策落实到百姓头上。
薛双双开始回想前世一些的有效管理办法和案例。
她本身并不是这一块专业的。
不过前世资讯发达,加上政务管理完善,从生活中的小细节上,往往就能体现出管理的健全和有效。
她只要从这些小事情进行逆推,多多少少也能推算出来一些大略的管理方向,然后再把这些纲要性的办法,交给王府底下的专业人士,进行完善和规划,从而推动管理的进步。
第二天,郑文明和张大虎两人开始正式上工。
两人按照冯师傅所说的,提前一刻钟来到堤坝上。
陆陆续续的,就有做事的匠人开始过来向他们报道,等着他们安排干活。
郑文明和张大虎两个是外行,哪里知道这活要怎么干?
只能硬着头皮拖时间,说是大家第一天上工,需要熟悉和配合一下,所以让大家先认识认识,一边想偷偷观察,别的河段都是怎么进行堤坝建设的。
结果因为离得太远,根本看不清楚。




农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宠不停 第1040章 简直不是人说的话!
第1040章 简直不是人说的话!
第1040章 简直不是人说的话!
因为修建堤坝需要搬沙填土,杂活和力气活比较多,所以建设兵团那边派了二百个士兵过来辅助他们。
正好这个时候,二百个兵团士兵也到了堤坝上。
张大虎急中生智,说道:“各位师傅都是被抽调过来修建河堤的,以后我们大家要一起共事很长时间。”
“我们希望和大家相处愉快,共同为堤坝建设出力。”
“我相信在场的每一个,都希望把河堤修得牢固,所以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尽量把这件事情做得最好。”
“ 那么现在,我想先征集一下大家的意见,不知道大家对河堤的建设。有什么好建议?”
在场毕竟是有资深老匠人的,见张大虎这么问,也就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想要修筑堤坝,首先要清理河道。”
“先要把河道边上靠近堤坝的淤泥全部清空,然后再用干净的沙石填充下去,先把地底的沙土夯实之后,上面才能够开始砌片石建堤坝。”
“只有这样建成的堤坝才会结实。”
张大虎和郑文明两人一听,都觉得十分有道理。
张大虎便装作十分内行的样子,对老匠人说道:“不错不错,你说得很在理,一看就有经验,这事,它确实就应该这么办。”
老匠人说道:“老汉我没打仗之前,修过好多年的河堤,所以知道一些。”
张大虎大喜:“既然这样,老师傅你有实际修河堤的经验,那这段河堤的修建暂时就由你负责。”
总比让他们两个外行负瞎指控来的强。
老匠人也不推辞,点点头道:“两位管事信任老汉,老汉就给大家出出主意。”
在老匠人的指挥下,大家开始有条不紊的清理河道,搬沙运土夯实基础。
没过几天,眼看着地底的淤泥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老匠人来找郑文明和张大虎两人,说道:“两位管事,不知道筑堤的原料什么时候才来?”
原料?
张大虎愣了一下,说道:“每天的沙土,不是都准时运过来的吗?”
老匠人摇摇头道:“两位管事,筑堤的原料,可不止只有沙土啊!”
郑文明难得开口问道:“还需要什么?老师傅你说。”
老匠人说道:“就算只是给地底打基础,也是需要用原料浇灌下去增加它的牢固度,不然的话会影响堤坝的质量,等汛期大雨一来,只要被水一冲,这些堤坝就会垮掉。”
“我们以来,用的是糯米浆和石灰一起调匀浇灌进去,增加粘性和强度。”
“如今,只说是出了一种新型的原料,可以替代糯米灌浆,具体是什么,老汉就不知道了。”
“不过不管用哪种原料,都请两位管事赶紧让人把原材料运过来,不然这活没法继续干下去了,大家伙的时间都得耽误在这里。”
郑文明和张大虎听了老匠人的话不由恍然大悟。
他们也是外行,看到这几天,有源源不断的沙土运到这边堤坝上,就以为没有短缺原料。
谁知道光有沙土是不够的。
堤坝上几百号的人工,哪怕多耽误一个时辰,都是重大的损失。
郑文明和张大虎两人连忙去联系上头的那位吴大人,让他派人给这边运送材料过来。
糯米是早就不够用的,这边新筑堤坝所用的材料,是水泥。
世子妃之所以带着人研究新烧出水泥来,就是为了解决糯米不足的问题。
只是这吴大人的行踪显然不好找。
郑文明和张大虎两人在堤坝上来来回回找了几圈,也没找到他的踪影。
最后两人分头去找,问了不少人,问算在不远处的一座屋子里,找到弥勒佛似的吴大人。
张大虎把情况跟吴大人说了一遍,最后道:“如今底下的淤泥已经清空,马上就要开始给河堤筑底,请问吴大人,我们的浇灌材料,什么时候才能运到?”
吴大人听了张大虎的话,脸色就是一沉,弥勒佛般的笑意一点也没有了。
他呵斥张大虎道:“是谁跟你说的,堤坝底下的石基,也需要用材料进行浇灌凝固的?”
吴大人大声否认:“根本没有这回事!”
“地面以下眼睛看不见的地方,从来都是随便弄些石头垫垫就好。”
“要是地底下的石基都要用材料浇灌凝固一遍,哪来这么多材料?”
“北疆本来就糯米不够,很多其他和工程都停工了,你不知道吗?
1...318319320321322...3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