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贴身家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紫微
朝廷政事,便交给燕七处理。
燕七也不喜欢管闲事。
没错,这些朝廷政事,在燕七看来,就是闲事。
因为,这些事情都不大。
在燕七眼中,没有大上天的事,都是闲事。
燕七提拔赵青为副相。
赵青副相、佟健副相、在配上安四海这个左都御史,将政事暂且交给他们三人来处理。
安四海是老一代。
佟健和赵青是中青代。
三人组合,覆盖老中青,无敌的存在。
……
燕七忙着写了一本书,打印出来,也来到这里,为老皇帝守陵。
三棍问燕七:“大哥不处理政事吗?”
燕七微微一笑:“我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教你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皇帝,其他的小事,交给安四海处理便好。”
三棍道:“可是,我在为皇爷爷守灵,要做到心无旁骛,哪里有时间学习?我要对皇爷爷诚心,让皇爷爷开心。”
燕七道:“让老皇帝开心这句话说得好。可你想没想到,如何才能让老皇帝开心?”
三棍道:“我诚心守陵。”
“太空了。”
燕七摇摇头:“你跪在这里,茶饭不思,天人合一,就叫诚心了?老皇帝就开心了?”
三棍歪着头问:“那要怎样?”
燕七戳了戳三棍的额头:“老皇帝将大华江山交给你,自然也极为关心,你能不能做一个好皇帝。所以,唯有你做一个合格的皇帝,老皇帝才开心。当然,你要做皇帝做的特别优秀,老皇帝更开心了。”
三棍点点头:“我懂了,大哥,你快教我如何做一名好皇帝。”
燕七拿出新打印的那本书。
三棍一望:“《王阳明心学》?王阳明是谁?”
燕七微微一笑:“一个比我牛掰一万倍的人。”
“切!”
三棍道:“我不信,上属三千年,下望三千年,就属大哥你最厉害,说什么有人比大哥厉害一万倍,那是扯淡,扯了很大很大的蛋。”
“呵呵,马屁拍的不错。”
燕七一脸臭屁:“我呢,的确是三千年难得一见的高手,嘿嘿嘿……不过呢,我也是看过《王阳明心学》这本书,方才大受启发。”
“真的?大哥,我也要好好的学。”
三棍明显特别有兴趣,拿过《王阳明心学》,翻来翻去:“大哥,我看不懂。”
“要是那么容易看懂,还能叫心学吗?”
燕七弹了一下三棍的额头:“在给你皇爷爷守陵的一个月内,我要教会你《王阳明心学》。你要专心的学,学不会,打屁股,挠脚心。”
“是!”
三棍很兴奋:“大哥,我想问一件事。”
“说?”
“这本《王阳明心学》,有没有教怎么泡妞呀?”
“艹,毛长全了吗?先送你一个脑瓜崩。”
“哎呀,痛啊。”
……
推荐兄弟们看一看《王阳明心学》,必有收获。
极品贴身家丁 第3015章 料事如神
一个月的时间,燕七心无旁骛,专门教三棍学习王阳明心学。
在燕七看来,王阳明心学已经到了相对非常完美的境界。
既不死板,也不冒进。
比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现实写照,要灵活太多,创新太多。
虽然,不能凭着一部《王阳明心学》,让小皇帝有惊为天人的表现,毕竟,人是有天赋。
但是,让小皇帝醍醐灌顶,开个窍,不成问题。
事实上,三棍学的非常好。
这家伙,的确有些地方学到了燕七的皮毛。
很灵活。
还有点邪气。
这与三棍从小在逆境中成长,有很大的关系。
逆境让人成长,这话相当有道理。
……
一月之后。
守陵结束。
燕七也将《王阳明心学》全部教给了三棍。
剩下的,就需要三棍在尘世中历练了。
……
接下来,燕七就要开始关注安南局面了。
燕七闭着眼睛也知道,这一个月,是阮大兄和德王交战最为激烈的时候。
燕七笃定,阮大兄一定拼不过德王。
毕竟,德王纵横兵戈二十余年,在军方的资历无人能比。
手下,猛将如云。
钱粮方面,也很充足。
可以说,德王就是安南的军方大boss。
安南国任何人,在军事方面,无人能和德王叫板。
阮大兄虽然是新生代最厉害的角色,又掌控情报系统,但也绝不是德王的对手。
不过,阮大兄虽然损兵折将,但不会大败。
因为,阮大兄有人补血。
这就像一场游戏。
德王是大boss,武力值很强,可是没有补血特性。
阮大兄武力值一般般,但是补血特性十分强悍。
燕七为阮大兄补血五百万两银子,两万石粮草,还有弩箭、长枪,足可以让阮大兄招募到源源不断的军兵,拥有各种各样的武器。
万一德王找阮大兄拼命,阮大兄还可以躲到徐天虎的码头上,暂避锋芒。
在海上,德王可就不是徐天虎的对手了。
所以啊,阮大兄不仅能补血,危急关头,还可以躲进徐天虎控制的码头,进行超强防御。
你说德王气不气?
气也没办法。
总而言之一句话。
德王高攻。
阮大兄血厚。
如此拉锯战,短时间内,阮大兄很狼狈,德王很强势。
但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局面将会有明显变化。
高攻的会筋疲力尽。
血厚的能怎么样?继续补血呗。
补完了血,好人一个,没啥影响。
赵玉琳和徐天虎在一个月内,不断的将安南情报发回京城。
涛神代收。
今日,燕七出关。
涛神将所有情报呈送给燕七。
燕七一边看,涛神一边将总结说给燕七听。
涛神道:“正如燕大人所料,阮大兄有了粮草和兵器、金钱的支持,虽然不如德王威猛,败了几次,但没有伤筋动骨,依然可以补血,有顽强的战斗力。”
“德王现在势力依然不弱,兵强马壮,威猛无比。”
燕七点点头:“半月之后,再看局面。”
半月之后。
安南军报再一次发来。
涛神向燕七汇报:“德王损耗过大,在安南境内强行征兵,并且强行没收铁器,锻造兵器,百姓敢怒而不敢言,生活更加拮据,因为强行征兵,许多家庭失去亲人,心情万分沉痛。”
燕七命令道:“立刻通过海运,给阮大兄运送铁器和锅碗瓢盆,让他发放给百姓,解决埋锅造饭等问题。”
涛神道:“那这些铁器和锅碗瓢盆,不是又会被德王抢去做兵器。”
燕七微微一笑:“我就是故意让德王去抢百姓的东西。德王越是去抢百姓的东西,百姓对他越是反感。渐渐的,德王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再也没人支持他了。”
“而阮大兄给百姓发放铁器和锅碗瓢盆,这些恩惠,足以让百姓感动。百姓痛恨德王的时候,也会支持阮大兄。”
“假以时日,阮大兄威望必然超过德王,执掌安南,也就有了百姓基础。要知道,百姓支持谁,谁未必会胜利,但是,百姓不支持的谁,谁绝不会胜利。”
涛神问:“阮大兄有了百姓支持,为什么未必会胜利呢?我不太懂。”
燕七高深莫测一笑:“安南是小国,想要执政,不仅要看百姓支持,更要看大国是否支持。”
“比如,我若不支持阮大兄,阮大兄会胜利吗?”
涛神摇摇头:“当然不会。”
燕七道:“所以啊,阮大兄想要上位,不仅需要百姓支持,还需要我的同意,我若不同意,撤掉一切援助,阮大兄立刻原形毕露,数天之内,就会被德王击败,你信不信?”
涛神恍然大悟:“燕大人的意思,我懂了。我猜,战到最后,阮大兄一定会前来京城,向燕七求助。”
“没错。”
燕七道:“时间应该不会太长,两月之内,必见分晓。不过,德王也不是庸碌之人,阮大兄有外援,想必,德王也会寻找外援。”
涛神问:“德王的外援,会是谁?”
燕七指着地图:“暹罗。”
涛神道:“暹罗会帮助德王吗?”
燕七道:“只要德王肯割让码头和土地,暹罗绝会出手的。毕竟,吉拉德家族把持朝政,他们的野心还是相当大的。”
涛神道:“燕大人所言极是。”
燕七道:“速速给徐天虎和赵玉琳发送军报,让他们严密观察暹罗局面。只要暹罗敢出动水军,帮助德王,那就让徐天虎将暹罗水军,一网打尽,彻底消灭。”
“这一次,刚好给徐天虎练兵的机会,收拾了暹罗国,徐天虎将会威名远扬。”
“是!”
涛神立刻出去发军报。
……
半月匆匆而过。
德王面对焦灼战局,已经抓狂了。
阮大兄的血太厚了。
厚到无限加。
德王没有办法,无法独自应付。
德王百般无奈,向暹罗国吉拉德发出求救信,愿意割让三所码头,换取暹罗的支持。
吉拉德家族收到德王的求救信,大喜过望。
他们立刻出动水军,赶往安南。
吉拉德家族认为,他们的水军无敌,远远强过徐天虎的大华水军。
而且,他们还和大华水军有仇。
上一次,阮大兄大败吉拉德家族水军,就是徐天虎在后面包夹所致。
这一次,吉拉德家族将为他们的水军正名。
一切,都被燕七给料中了。
极品贴身家丁 第3016章 十层楼那么高
涛神将吉拉德家族发动水军的消息立刻呈送给燕七。
燕七找到三棍。
“吉拉德家族要对阮大兄动手了。”
“哦?暹罗国插手了?”
三棍拖住下巴,思考一阵,一副小大人模样。
燕七问:“咱们要怎么做?是避开锋芒,让吉拉德家族上岸,与德王合兵一处,攻打阮大兄呢?还是在水上把吉拉德截住?”
三棍道:“吉拉德家族一定是德王请来的救兵。如果吉拉德家族上岸,与德王大军兵合一处,对与阮大兄压力山大,造成的变数太多,万一阮大兄承受不住,被击溃了,那我们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水上击溃吉拉德家族,绝不能让吉拉德家族上岸。大哥,小弟这么分析,对嘛?”
燕七道:“不对,但有道理。”
“啊?”
三棍吐了吐舌头:“有道理?但不对?这是什么意思?”
燕七道:“有道理,是因为我们必须要出手帮助阮大兄,绝不能让阮大兄真的被德王做掉。”
“可是,不对之处在于,我们真要与暹罗开战,那是要死人的。我们凭什么死人?大华儿女,凭什么为别人而战?这是个很大的逻辑问题。”
三棍用力点头:“对对对,说的没错,我们大华儿女凭什么为外人而战?一,我们必须得到好处;二,把外人变成我们自己人。”
燕七笑着点头:“小东西,你开窍了。”
“好处,我们必须要,没有好处,哪有出兵的动力?但是,我们也要把他们变成自己人,不然,我们没有出兵的理由。”
三棍道:“要什么好处?”
燕七挑了挑眉毛:“还有什么比土地更重要的吗?”
三棍股掌:“大哥威武。”
燕七对涛神说:“速速给徐天虎发送军报,让徐天虎与阮大兄联系,我们愿意直接出兵,相助阮大兄,不过,阮大兄要先向大华递交国主,我们才有出兵的理由和政策。不然,道理不通,律法不通。”
“哦,还有,阮大兄曾经答应过,将开仁和金东两所城池送给大华,也要一并完成。”
涛神问:“阮大兄能同意吗?”
燕七道:“我扶持他上位,做国主,他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再说,这都是谈好的事情,焉能出尔反尔?哼,真当我是没有脾气的泥菩萨吗?”
涛神立刻给徐天虎发送消息。
……
十二天后。
阮大兄一路奔波,赶赴京城。
群臣很是震惊。
燕七知道阮大兄前线战局十分紧张。
不能拖延。
阮大兄凌晨赶到京城。
燕七立刻让三棍上朝。
比平日早了两个时辰。
群臣都是在黑夜中赶赴朝堂。
他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上了朝堂。
位列两厢,方才打听到,是安南阮大兄奔赴京城。
群臣窃窃私语。
“阮大兄正在和德王打仗,跑来京城干什么?德王自封国主,阮大兄被推举为摄政王,两人杀的惊天地,泣鬼神呢。”
“难道,阮大兄跑来大华,是有什么合作?”
“安南已经十年没有特使来过京城了,自从十年前,讨伐安南一战,失利之后,便再也无法控制安南。”
“有些蹊跷!燕大人要我们连夜上朝,定有大事发生。咱们只管等消息。”
……
大臣纷纷猜测有重大事情发生。
燕七和小皇帝终于现身。
小皇帝道:“宣安南摄政王阮大兄进殿。”
声音一层层传递出去。
阮大兄急忙从殿外跑进来。
他一路骑马,风尘仆仆,极度疲惫。
连一刻,也不得休息。
因为,时间晚了,他的大军支持不住。
毕竟,吉拉德那边的水军快要登路了。
一旦登路。
吉拉德和德王对阮大兄双面夹击,阮大兄必定变成阮大凶。
阮大兄收到了燕七传递过来的书信,立刻就明白了燕七的意思。
燕七说的很明白。
他要师出有名。
想要他出兵,那必须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
这就是告诉阮大兄,必须正面承认,安南是大华的附属国,要递交国书的那种。
口头答应,不好使。
这就让他必须前来京城,面见大华皇帝,递交国书。
递交了国书,才能在法律层面,奠定大华宗主国的基础。
燕七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打仗要死人。
大华将士的命,不能白死,要有补偿。
这一点,阮大兄也很明白。
因为,燕七的目标就是开仁和金东两所城池。
阮大兄是答应过燕七的。
这也说得过去。
因为,开仁和金东本来就存在争议。
德王一直控制着开仁和金东。
现在,燕七索要这两所城池,换来大华出师的补偿,合情合理。
所以,在收到燕七的书信之后,阮大兄马不停蹄,赶往京城。
阮大兄急匆匆进殿。
气势磅礴的大殿,让阮大兄非常惊讶。
安南的宫殿与大华宫殿相比,相差十万八千里。
大国的气度,展示的淋漓尽致。
阮大兄抬头一望。
龙椅之上的那个小孩,果然就是三棍。
这一切,当真奇幻。
燕七就坐在三棍身边。
阮大兄毫不犹豫,也不拖泥带水。
“安南摄政王阮大兄,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拜见战王,战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跪下,梆梆梆三个响头。
随后就不动了。
众人见了,啧啧称奇。
“阮大兄竟然这么……这么乖?见面就下跪,还直接称呼皇上,前面连大华两字都不用了。”
“阮大兄果然上道,看来,今日有大喜事了。”
“放心吧,有燕大人在,大华何时吃过亏呀。”
……
三棍严肃的挥挥手:“摄政王平身。”
“谢皇上。”
阮大兄没有直接起来,跪在地上,又看向燕七,眸光有询问之意。
燕七走下高台,虚扶阮大兄:“摄政王无需多礼,快快请起。”
众人这才发现,阮大兄虽然对小皇帝十分尊重。
但是,燕七的话,才是让他最重视的。
小皇帝让他起来,他没有起来,看向燕七,询问燕七的意思。
直到燕七走下高台,虚扶阮大兄起来,阮大兄这才恭谨的站起。
由此可见。
燕七在阮大兄心中的地位,该有多么高。
至少,十层楼那么高。
极品贴身家丁 第3017章 走过场是顶顶重要的
阮大兄这一跪,群臣心中便明白了。
再加上,阮大兄看燕七脸色行事。
这足以说明。
燕七苗疆一行,已经彻底降服阮大兄。
这一次阮大兄来访,定有好事。
燕七问阮大兄:“安南国内祸乱,德王造.反,杀了安南国主,摄政王奋力反击,英武之心,让人敬佩。”
“现如今,摄政王与德王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较量,摄政王不远万里,来到京城,有何要事?”
阮大兄高举卷轴,诚挚道:“虽然安南国内乱纷起,祸乱百姓,但也无法阻挡,我们向大华递交《国书》的决心和向往。此番,我不远万里,来到京城,就是为了向大华递交《国书》,完成心中夙愿。”
“啊?”
群臣顿时憋不住了,惊喜莫名。
“阮大兄竟然是来递交《国书》的?”
“阮大兄身为摄政王,认同大华宗主国的地位了?”
“太好了,燕大人果然手段非凡,魅力无边呀。”
“十多年来,这是安南国首次递交《国书》,意义非凡,意义非凡呀。战王当真厉害,当真厉害。”
……
群臣喜不自胜,纷纷感叹燕七的强悍。
燕七对于一切心知肚明,但还是装模作样的问道:“递交《国书》?安南有十年之久,未向大华递交《国书》了,今日,为何改变了态度?”
阮大兄明白燕七的意思,急忙回应。
“回战王的话。安南国主与我,这些年来,一直对大华心怀仰慕,既羡慕大华的繁荣富强,也羡慕大华的执政理念。在安南国主和我的心里,大华是我们至高无上的宗主国。”
“可是,安南国政权混乱,国主与我,俱都没有权力。可悲的是,权力都集中在德王手中。”
“德王残暴冷库,军事手段非凡,把持了安南绝大部分军权,进而,控制了安南政权和朝堂。以至于,国主沦落为德王的傀儡。”
“德王此人野心膨胀,刚愎自用,他不仅不向大华递交《国书》,还用野蛮手段骚扰苗疆,至使原本友好的安南和大华之间,产生了隔阂、矛盾,进而引发了残酷的战争。”
“而这一切,都是德王一手造成的。安南国主没有实权,敢怒而不敢言。”
“如今,德王更加野心膨胀,竟然率领大军,闯入宫中,杀死了国主,篡权夺位,自立为国主。还污蔑前国主昏庸无道,真乃杀人诛心。”
“我,阮大兄,为了安南的未来,为了百姓的未来,焉能任由德王胡作非为?祸乱大华?”
“我组织大军,对德王奋起反抗,无数文臣武将加入我方正义阵容,讨伐德王。”
“我,阮大兄,代表安南文臣武将,代表安南爱好和平的势力,代表安南与大华友好的势力,代表安南广大百姓,正式,向大华递交《国书》。”
“《国书》上不仅有我的签字,也有三百一十二位朝廷文臣武将的签字。这份《国书》是安南国承认的,是有分量的,是公开的,是代表了安南百姓广大心声的。请摄政王过目。”
这一番话说话,洋洋洒洒,既完美严谨,又真情流露。
群臣闻言,一下就明白了。
燕七接过《国书》,打开一望。
上面,果然阮大兄,以及诸多文臣武将的签名。
许多文臣武将都是极有名气之人。
这说明,这份《国书》货真价实。
燕七故意让阮大兄当众说出这一番话,是非常有必要的。
国之大事,不是私人对话,也不是靠人品,靠情怀,靠私人关系,而是要靠律法和证据。
递交《国书》乃是外交层面,一等一的大事。
一定要记录在案的。
阮大兄在朝堂上说的每一个字,都会记录。
总不能稀里糊涂的递交《国书》吧?
首先必须要说明,阮大兄能否有资格代表安南递交《国书》,递交的国书是否有效。
再一个,要说明,安南国这些年,为何没有向大华递交《国书》。
这两点,阮大兄做得非常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