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常家主母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杀猪刀的温柔
就如常伯樊,他的情和他的人,这世就已让她困惑了好几次。
**
苏苑娘出门后,知春带着三姐儿到了。
三姐儿换了一身翠绿的布裳,苏苑娘出来的时候,她正爱不释手地摸着,一见到娘子出来,她大声欢叫了一声:“娘子。”
声音着实忒大,知春力持冷静拉她退下,低头嘴唇微启:“小声些,这里没有我们说话的份。”
胡三姐不是不懂事,只是太激动了,她这一早又是得糖又是换了新衣裳,从今往后还要在娘子身边侍候,她太高兴了,是以脑子一热,见着娘子就喊了,知春一说,她也知羞,低头小声讷讷回道:“我知错了,知春妹妹,以后不敢了。”
这时候娘子在和姑爷家的掌柜说话,知春浅浅点下头,当是听到了。
知春一拉三姐儿退下,这厢苏苑娘当没听到,与宝掌柜道:“我坐轿子去,你是?”
“小的就跟在您轿子后面。”
宝掌柜周到,事后借名目多帮他些便是,苏苑娘启步,“那现在动身。”
“是。”
宝掌柜没有坐轿子,一路跟在主母轿子身边,常府离住着常家大半亲朋的常家客堂不远,差不多两里地的样子,轿夫走得快,一柱香的时辰就到了。
这里是常府的地方,方圆五里没有外人,路上走动的人不是常府的下人就是跟常府沾亲带故的,有宝掌柜在,帮着应答,苏苑娘得已没有下轿,一路安生坐到了客堂。
没想到常伯樊也在。
宝掌柜早一步得到消失,一知道老爷也在,就跑回来跟下轿的夫人笑道:“夫人,巧了,老爷也在。”
苏苑娘一早听说的是他要去与族老议事,一想客堂里也住着不少外地过来的族老,也未惊讶,就是朝里一走,见他迎面迎过来,她倒是吓了一跳,顿时顿住了身影。
她顿住,常伯樊也顿住了。
两人同时不走路。
苏苑娘背后,被知春紧紧拉在身边的胡三姐好奇地往前看了看,看到一个身着锦服、头上系着一顶礼冠的贵公子定定看着她们娘子,那脸冷冷的,样子好瞧是好瞧,但有让人说不出的害怕,三姐儿头一缩,自认为很小声地朝知春道:“那是谁呀?跟我们娘子有仇吗?”
便是如此,他心中也有数,不可日日沉缅。
这日清晨一早,怕扰了她睡觉,他未叫人入内,起床起了外间。
南和已端了水在外面候着,见到门从里打开,端着水盆小声道:“老爷,水打好了。”
“姑爷。”知春、明夏、通秋、了冬皆在,皆叫了姑爷。
四个丫鬟当中,知春、明夏、通秋皆叫得小声,倒是了冬脆声声的那声“姑爷”,就似黄莺贺春一般欢快。
站在前面的知春回头,皱眉看了她一眼。
当着姑爷的面,她不好斥责,冷着面道了一句:“小声些,娘子在睡觉。”
“喔!”了冬握住了嘴,灵动的眼睛往姑爷身上瞧,一看到姑爷仅着内衫,挂在房门口的灯笼把他脖子上的喉结照得清清楚楚,了冬不由羞红了脸,不好意思别过头。
“姑爷,要我们侍候吗?”这厢知春已回头,没有看到了冬色的神色,她一心在里面等会儿要起身的娘子身上。
“不用,这是为何?”第一日常伯樊就跟她们说过,他的起居由南和带人侍候,用不到她们,说罢想起她昨日说的话,道:“娘子要早起?”
“是,娘子吩咐了,今日姑爷什么时候起,她就什么时候起。”
“嗯,外面等着。”常伯樊往里走。
他一走,站在后面的了冬挤过来,挤开南和后面捧着剑的小厮,站到南和后面踮起脚尖,在南和耳边小声道:“南和哥哥,姑爷真的每日都起这么早啊?太厉害了。”
这厢常伯樊走去内卧,他起床时为怕惊着苑娘,便连灯都未点,进去后,他顿了一下,抬步先去桌子处把灯点了。
卧室灯亮,床上的人还无动静,睡得很沉。
昨晚常伯樊晚归,她已入睡,亲她的时候她连醒都未醒,把她搂过来这才惊动她,也只傻傻地看了他两眼,就又复合上眼,睡了过去。





常家主母 42.第 42 章
既然来都来了, 买两章吧。
如他们未成亲之前, 爷给她送点什么过去,她就回一点,不送不问罢, 连她来府送句问好都不见, 皆是爷上心着她, 挂牵记念着她。
像今晚这样上心他家爷的事情,甚是少见。
果真成了婚,是一家人了, 很是不一样了。
往后爷就有知心人了,算是苦尽甘来了, 柯管家替自家主公欢喜着, 一路小心捧着酒坛,不假他人之手。
“老爷,大爷,三爷,昌大爷,嶀大爷, 珉二爷……”进了正堂,柯管家一一请过座上老爷的安,跟坐在主位的自家老爷笑意吟吟道:“老爷, 夫人听闻您在招待自家人, 特令老奴送来一坛她陪嫁的女儿红。”
常伯樊微怔, 恰时, 他对面的京都分枝家的大爷,亦今日才赶到临苏的常孝昌这厢含笑开口:“弟妹有心了。”
常伯樊朝他微微一笑:“兄长客气。”
随即回首朝管家问道:“夫人歇着了?”
柯管家摇头,小声禀道:“没呢,似是在等您,不过看着有些困了。”
常伯樊颔首,管家退下,待酒过三盏,他停了杯,道:“大堂兄一路舟车劳顿,想来应有些乏了,今日暂且喝到这,我先送您回去歇息安顿。”
“无需劳烦贤弟,兄自去就行,还是忆风苑?”
“是,还是老地方,不过忆风苑去年由弟改为忆风居了……”常伯樊起身,走向前,“堂兄,请。”
忆风居?是了,听闻他这堂弟那位贤妇闺名叫苑娘,名中带个苑字,想来有所规避。
“由此说来,常家无苑了?”走了两步,常孝昌调笑道。
“正如昌堂哥所说,”常伯樊的庶兄,常府大爷常孝松一拍掌,大笑道:“常府现今已无苑,府内六苑二苑阁,凡带苑字者皆改喽,因此府里很是忙碌了一番,如此可见二弟对二弟妹用情之深。”
常府由常伯樊当家作主,改个居所之名是他一句吩咐的事,这等小事,没有他人置喙的余地,是以常孝松说话亦只说了半句,没有明言嫡弟大张旗鼓只为博美人一笑,只是让话语带出那么点意思。
卫国国风勤慎肃恭,常家自伯公之位大去之后日渐式微,大族式微,为振旗鼓,族人几十年间上下一心奋发图强,严以律己,只为有重建门楣的一日,当家人更是要以身作则。
身为一府之主而不尽责,何来颜面见列祖列宗?于情于理,皆说不过去。
“这雨下了好一阵了吧?”常孝昌似是没听到常府大爷那抚掌笑语,接与常伯樊闲话家常。
这寒暄,常伯樊接他的路上,他已问过堂弟。
常孝昌这一辈以孝字为辈,唯独常伯樊有两名,一为伯樊,二为孝鲲,族谱上他两名皆有记载。
自出生之日起,常伯樊就以伯樊之名面世,他还未出生就已被定为常家之主,常府由他接替是为定局,绝无可变的余地。
此事起因是上一代的常家家主宠妾灭妻起的祸根,而常家差点毁于这位家主之手——当年常家被对手秘密举报,密折上到了今上的御桌上,常家被下令彻查,而当时家主那几年间宠爱小妾,冷落嫡妻樊氏,亦不把岳家樊家放在眼里,樊家几次来人敲打,他是当面应承,背后仍自我行我素,还让宠妾之子先于正妻出生,樊家怒不可遏,家主以休妻威胁,两家凶猛对仗,这时恰逢常家出事,只有樊家有余力周旋,头悬长剑、在灭族之危下,家主这才服软,接回了在娘家的樊氏,而樊家对女婿已毫无信任,在外孙常伯樊未出生之前,就定下了他的伯樊之名。
伯为长,樊字为提醒常家樊家之恩。
樊家可以伸手救常家,但常家必须归樊家女儿所生之子所有。
当时常孝昌已年及十二,他们这枝常家枝脉是在京都,他是家中长孙长子,家中大变之事他有参予,个中内情他再清楚不过,如今看宠妾之子竟有脸暗指嫡兄奢迷昏庸,心中冷笑不止。
“下了几天了。”常伯樊看了一眼门廊外面的雨幕,接过下人手中的灯笼,口中带着些许酒气,与一道走出来的弟兄们道:“昌堂兄由我来送,你们且回。”
“我们也送一程。”
“不用了,也晚了,大家亦乏了,有话明日再说,各位弟弟就且留步。”常孝昌朝常家的几位爷拱手。
“那小弟不恭,就不送大哥了。”常孝嶀等忙回礼,众人目送了两人离去。
人一走,常府大爷常孝松朝常孝嶀,常孝珉这两位堂兄弟、亦常伯樊身边的得力干将拱了拱手,又朝三房的常孝文敷衍拱了一记,假笑了一声,“既然昌大堂兄已走,夜已深,我就先走一步了。”
他走后,常府三爷常孝文含着恭谦的笑,送走了两位常兄,这才回房。
他回去后,他姨娘还未睡,见到他冷沉着脸毫无悦色,轻叹了口气,替他换着衣裳间隙安慰他道:“听说你嫂子是个好性子,夕间还大肆给了下人赏,想来是看重那名声的,等过两天……”
“那等人家出来的,哪个是好相与的?您吃的苦头还不够?”常三爷毫不留情,冷冷打断了他姨娘的话。
他姨娘似无话可说,低低“欸”了一声,不再说话。
**
这厢常伯樊送了常孝昌到了忆风居门口,他没有进去,嘱咐了奴仆几句,让他们好生侍候大爷,就与常孝昌告辞。
“伯樊……”他转身时,常孝昌叫了他一句。
常伯樊回身,眼带疑惑。
他已是常府老爷,但年纪轻轻,不过二十二的年纪罢了。
说来,他年岁虽小,可自他接手常府以来,常家已有了起色,之前凉州分枝出事需要钱打点,是他送的银子过去,常孝昌虽身在京都,离临苏遥远,但堂弟的本事他是知晓颇多的,但有一点他身为兄长、尤其是与他要交好的兄长,还是要提醒他一二:“现在府中已由你作主了,有些事情还是要当断则断,莫要妇人之仁。”
常孝昌的祖父与常伯樊的祖父是亲兄弟,当年到他祖父一代,常伯公府变成了常府,为长远之计,他伯祖父和祖父那辈自曾祖父一辞世,很快就分家,由伯祖父镇守临苏,他祖父背负家族所托,自此去京都谋常家的另一条出路。
而今,他是樊家在京都的三代,本家临苏樊家也将将供养了他们祖孙三代人,眼看家族兴旺在他和常伯樊手中有望,常孝昌不想事情有变。
这厢,常伯樊闻言顿了一下,走了回来,低首朝堂兄道:“小弟心中有数。”
只是还不到时候。
“你心中有数就好,”伯樊之父,他叔父是伯祖父的老来子,因来得不易,娶了第三任继妻才得此子,小时候长辈们过于疼宠他,叔父长大了亦是任性妄为,宠妾灭妻险些毁了常家不说,也让常家在他手里的二十年间毫无起色,如若不是本家的能干人撑着,背后还有樊家还替其镇着一二,可能常家在他手里连家本都守不住,早被对手夺去。而他那叔父年轻的时候荒唐,老了也糊涂,临终之前当着诸公的面竟然要求嫡子在有生之年不许与兄弟分家,常孝昌与他父亲在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出离愤怒不已,常孝昌从那天开始对他这个长辈难有尊重,这时候想及此事脸色更是难看至极,“莫让那负累成了托累。”
到时就晚了。
“我看那畜子对你也无敬意。”常孝昌又冷道。
常伯樊笑了笑。
庶兄在他这要钱不成,要权不得,早愤懑于心,见面了能扯出笑来已是不易,又从何来的敬意?
父亲不许他们兄弟三人分家的临终之言,当场召来族里诸多长辈为证,当时在场的还有当时在汾州为任的知州,提督两位大人。被诸多人盯着,这几年,常伯樊先是守孝、立家,如今娶妻大事已成,往后就是固本大计,在常家固本的期间,府中更不易生出那有碍前景的大事来。
还需再忍几年。
常伯樊含糊地笑着,未语。
自打一见面,常孝昌就看出了他这位堂弟的沉潜内敛来。
这种人,不是轻易表态之人,性子深沉,亦不会轻易与人交心,哪怕他们兄弟乃同舟共济。面对这个有望与他一道振兴常家的堂弟,常孝昌一时之间感慨万千,暂且不逼他说话,探手拍了下他的肩,“行事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是为上计,但也不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中间的分寸,你要握住。”
“是。”常伯樊恭敬应道。
“回罢。”短短半日,常孝昌已尝出了常伯樊对他异于常人的尊重恭谦来,他这位身为家主的堂弟并未因他们京都常家与他父亲之间的闲隙与他有所隔阂,常孝昌乍见他的满意,暂时掩过了之前路中对他种种不妥的思量。
“兄长请进,伯樊先回。”
常伯樊提着灯,看着先前退下的下人聚拢过来拥护着堂兄进了忆风居,等门在里面关上了,他抬头看了一眼头上的门匾。




常家主母 43.第 43 章
既然来都来了, 买两章吧。
此子与光禄勋彭机之子因争吵大打出手, 被削去一手, 之后两家的官司打到了天子面前,其后两家各罚三百大板,彭机被停了光禄勋之职,齐效兰被罚了一年俸禄。
彭机乃掌管宫廷侍卫之人,身后有无数眼睛盯着他的位置, 他这一停职, 复职之日遥遥无期,大有可能被他人取而代之,京城很多人猜彭家这次要走下坡路了。
事初这官司很是有利彭机,他乃宫廷侍卫之首, 宫外之人皆要给他几分面子, 应天府、大理寺多的是想求他办事的人,在他家的事情上偏向于他不在话下,但齐家世代书香, 齐家门生不少, 齐效兰更是能在陛下面前能说上话的人, 彭家在宫外声势, 齐家便在宫内使力,把事情捅到了天子面前,告彭机一府仗势欺人, 此事从此从两家小儿的打闹升为了两家的对峙, 一发不可收拾。
如若不是齐效兰老妻死于这段时间, 陛下怜其可怜,怜其子断去了一臂,齐家怕也难以收场。
这事,事起在彭机想压齐家一等,把大事化小;而齐家又不是他能轻易压下的人家,齐家能力在天子面前,事情一出就是找陛下做主。
可闹到天子面前的事情,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岂能轻易了结?齐家如若不是恰逢齐公之妻过逝,让天子想起了这家人的可怜之处来,打到身上的板子不会比彭家的轻。
这个中种种,太多门道,太多理由,皆是不可深说之事,苏谶就着常孝昌的话意,抚须叹道:“老来丧妻,是不可言说之痛,齐公大苦。”
事起之因,是两家的儿子为争烟花之地的花魁起了口舌之争,事情演化到武斗,之后又是两家比拼背后势力,事情愈演愈烈,谁也没讨到好,而这种事情,绝不会发生在苏家以及苏谶身上。
苏家要是有此子弟,哪怕已被削断一臂,回来压到祖宗面前还能打断一腿。
到底是齐家教子不严,才引此祸事。
“唉。”此厢,常孝昌低头,深深叹气。
这事对老师影响不可谓不深,老师秘书郎一位虽说还在,但笼罩在齐家头上的乌云岂是那般容易散去的。
为了打点此事,齐家散去了一半家财,在外还有彭家对他们家恨之入骨,事事使绊子,还有人半夜在其门口泼粪,一家人也是不好过。
恩师之事,常孝昌也有出力,此前正是他父亲献出了家中一宝,得了宫内一得宠宫妃的眼,在陛下面前献了好话。
常孝昌也是希望齐家此事快快过去。
眼看岳父与堂兄话语沉重,常伯樊这时插话,道:“小婿还没谢过岳父大人的厚礼,让岳父还为小婿操心,伯樊实在有愧。”
“这不关你的事,”苏谶笑道:“也是你岳母耳尖,听说你家里要祭祖,一想到家里两处庄子今年菜种的有点多,一家人吃不了,打发下人去卖也得不了几个铜钱,就叫我拉过来给你用,添不了两个菜,但也是她的一点心意,你笑讷就是。”
“岂敢!”常伯樊起身,向岳父行礼,“岳母大人一片心意,小婿领了。”
“欸,小事情,无需多礼。”苏谶扶了他起来。
他也不是对女婿好,是对女儿好。
女儿在婆家日子的好坏,到底是取决于她的父母,伯樊说他心悦苑娘,苏谶信,但喜欢当得了什么事?顶多是让他对苑娘和颜悦色宠爱一些,让不了常府上下对她恭恭敬敬,敬重敬畏。
苏谶此趟亲自前来,不是做给女婿看的,是做给常府常氏一族看的。
本来他是不用自己来的,但一听说女儿跟庶嫂起了龌龊,蔡氏娘家来人了,夫人就急眼了,撵着他过来给苑娘状声势,苏谶何需她撵,夫人一发话,他就拾掇整齐出门来了。
苏谶护女之心,可不比他夫人弱。
“岳父请坐,请喝茶。”
“好,好。”
这厢苏谶一坐下,眼看常孝昌又要开口大谈京城之事。
苏谶是极不愿跟外人谈京城之事的,他被流放来临苏,就是来当闲云野鹤的,这些年他从不轻易与人大谈国事朝事,也就为儿子出谋划策的时候会与儿子张口,但一看常孝昌极其热切地想向他讨教,一想他是女婿的堂兄,到底咽下了回避之情,笑目看向这位后辈。
“说来去年经此一事,京中太平了不少,年底执金吾上报,去年下半年整整四个月,京都一起纠纷偷盗案也没起……”不用登门造访就能见到苏谶,常孝昌谈性大起,不说到尽性势不罢休。
苏谶此人在京城消失多年,名不经传,许多后来人甚至不知道他是何人,知道多的无非知道他曾中过状元而已。
如若常孝昌的恩师不是齐效兰,听恩师说过,当年若不是苏谶以一己之身力挽狂澜救苏家于水火,何来现在的苏护国公一府一门荣耀,常孝昌也只会与他人一样,当他是一个不得志的才子罢了。
但他听说了苏谶当年之事,对这个深谙圣心的苏老状元郎那是推崇不已,好不容易见到,自然想凡事请救一番,听听他的见解。
再者,跟他打好了关系,那就是跟京都苏家打好了关系。
常孝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苏谶也给其面子,在他停顿的时候点评一两句,话语不深不浅,常孝昌却欣喜若狂,引得常伯樊不由多看了他这个平日很显老成持重的堂兄几眼。
**
苏苑娘到时,在门口就听到了常伯樊那位堂兄高亢的声音,只听他亢奋道:“没想大理寺卿大人丝毫不畏他威胁之语,当堂就下令处决宰,咔嚓一下,只一下,人头落地!这谁也没想到啊,我听当时旁观审案的朋友来跟我细说,他说当时吓得心口都停了,那可是梅妃之父啊,给陛下生了龙子的梅妃!若说我等也是小窥了陛下之海涵,第二日陛下就传了大理寺卿大人单独御书房面见,嘉奖了大人‘正大光明’四字大匾,道他心怀坦白、言行正派、不畏强权,是为我辈楷模!”
常堂兄慷慨激昂,苏苑娘在门口听着,都觉着他之声,振耳欲聋。
真真是人不可貌相,前几日见他,还以为他是那等稳重之人。
前世今生,苏苑娘对他印象不太深刻,了解的不过是别人在她面前说他的那些话,也未深思过。
最初的印象,苏苑娘觉着他与她所见过的人家当中的每一个大爷、顶梁柱没有不同,这厢,听着他言语,倒与当年兄长说过他的那“君子端方”,这四字联起来了。




常家主母 44.第 44 章
既然来都来了, 买两章吧。 苏老爷也是哭笑不得。
也不知是坏是好, 女儿嫁出去没几天, 居然知道哭了。
以前她就是跌倒摔破膝盖,眉头也不会皱一下,更别论哭。
“来了,管家, 上茶。”苏夫人这是又心疼又高兴,女儿想她想得都哭了,她身上几夜辗转难眠的难受一下子就消失了, 现在分外神清气爽,连身子骨都轻了几分,迈出的脚步格外轻快。
她笑容满面过去,苏老爷轻咳一声, 让她收着点,苏夫人整整脸,坐下后一脸关爱看着她家苑娘, 眼里满是止都止不住的笑意。
“苑娘……”管家拿来崭新厚厚的蒲团,蒲团已放好,苑娘却是只呆呆地望着岳母,一动不动, 常伯樊太无奈,好气又好笑, 不得不当着岳父岳母的面再三提醒她:“敬茶了。”
他说话的距离太近, 气息打在了她的耳朵上, 迷惑不解的苏苑娘从喜眉笑眼的娘亲脸上移开眼,看了他一眼,便屈下膝,心不在焉地往下跪。
他们娘子又不知神游去何方了,管家接过下人送上的茶,忍着笑往她跟前奉。
“苑娘,端茶。”还没回过神呢,常伯樊只得接着提醒。
呀,是了。
苏苑娘抬头端茶,看到了满脸笑容看着她的管家。
是老叔,好久不见了。
老叔陪她爹爹走到了在人间的最后一刻,爹爹走后不久,他也没了。
“老叔。”苏苑娘叫了他一声。
“是,娘子,老奴在着。”管家苏木杨见娘子呆呆喊他,心软成了一滩水,半佝偻着的腰一个往下放,跪坐到了娘子身边,端着盘子往她身前放,往她手中递茶,“娘子,接茶跟姑爷向父母敬茶喽。”
苏苑娘看看木盘当中的茶,点点头,伸出双手。
“娘子,小心点,茶烫。”
1...1718192021...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