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醉枕香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忧郁的青蛙
——
酒店咖啡厅里,一个眉目清秀的年轻女子正用手撑着下巴,呆呆地望着桌上的咖啡发呆。
林宥伦拦住了正准备出生提醒对方的酒店侍应生,给了对方五十美元小费,挥手示意他离开。
坐下差不多三分钟,年轻女子这才回过神来,看到林宥伦坐在自己对面,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很惊讶。
“林先生,不好意思,刚刚我……”
“张小姐刚刚在想什么?”
女子看着林宥伦,表情很认真的说道:“我想过段时间去一趟中国,亲自到那个苦难深重的地方去看一看。”
林宥伦端起手里的咖啡,不动声色地看了女子一眼。
“想听听我的建议吗?”
“当然。”
“张小姐最好先休息一段时间,彻底地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下来,这样你才可以更有效的去工作。”
“谢谢林先生,但是我真的不能再等了!”女子摇摇头,眼中透出一股很决绝的光芒:“每个晚上,当我闭上眼睛,脑中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些惨死在日本军人屠刀下的面孔。大部分美国人都知道德国纳粹在二战期间大肆屠杀犹太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太平洋的对面,日本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同样犯下过和纳粹一样不可饶恕的罪过!”
“张小姐,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这件事依靠你一个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或者说你不需要把这么沉重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肩膀上。”
女子摇摇头,“林先生的好意我知道,不过我真的没办法说服自己不去做这件事。”
林宥伦放下咖啡,轻轻叹了一口气,“张小姐,我现在突然有些后悔了,也许我根本就不应该找你去寻找拉贝留下来的日记。”
坐在林宥伦面前的女子名叫做张纯如,两年前林宥伦找上她的时候,她刚刚从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作硕士,在《芝加哥论坛报》担任记者。
林宥伦出资让她去欧洲帮自己寻找关于外籍人士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资料,而就在半年前,张纯如找到了一个名叫约翰-拉贝的德国人留下的日记,作为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拉贝在日记中里面非常详尽地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屠杀罪行。
因为这份日记出自一个德国人之手,而且保存完整,一旦公布于世,绝对可以成为达成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详实的历史资料。
张纯如寻访拉贝日记期间,在美国各个大学的图书馆里阅读了海量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资料。
在这期间张纯如还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里发现了另外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魏特琳日记》,日记主人明妮-魏特琳女士在20世纪30年代担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和教育系主任,日记中详细记载了她亲身经历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以及此后数年间日军在南京实施殖民统治的情况。
两分日记交到林宥伦手上,本来张纯如的工作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她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期间的一系列触动,她决定到中国南京去做更深入的调查,然后写一本相关的书籍,向西方世界告知日本人当年放下的累累罪行。
林宥伦见张纯如决心已定,也没有再劝她,而是从口袋里掏出支票簿,飞快地在上面填下一串六位数字,撕下来推到张纯如面前。
“林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
林宥伦雇张纯如寻访南京大屠杀海外资料的报酬早在两年前就一次性付清,林宥伦这时再开出一张支票,张纯如本能地就想要拒绝。
“张小姐去中国寻找资料,肯定会有花费,这笔钱就当做我支持张小姐出书的经费。”
张纯如没有手下支票,而是犹豫了起来。
“这件事是我自愿去做的,本来在之前,我就想把林先生支付给我的那笔钱还给你,现在却是不能再收你的钱了!”
“张小姐不肯收这笔钱,那就是看不起我了?”
林宥伦这么说,张纯如赶紧摆摆手。
“林先生千万别这么说,我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那张小姐就收下吧,对了,在你去大陆之前,可以先到香港一趟,我为张小姐介绍一个朋友认识,他正计划着拍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你们之间应该会找到共同语言。”
林宥伦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张纯如没办法在拒绝,只好将那张写有10万美元的支票收了起来。
“我还约了其他人见面,对方也是一位华裔女作家,张小姐如果感兴趣可以一起留下来见见对方,当然你要是还有其他的事情,那我就不留你了。”
“那我还是先告辞了。”
张纯如站起身,正准备要走,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林先生,我可以冒昧的问一下,你让我寻找《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是准备要拍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吗?”
林宥伦点点头,看着张纯如,他知道对方一定还有话想要问。
“不知道林先生准备找谁来执导这部电影?”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张纯如眼中一亮,“这么说林先生是准备要把《拉贝日记》改编成电影?”
林宥伦不置可否地耸耸肩,“张小姐为什么会这么肯定?”
张纯如不假思索地说道:“我读过《辛德勒名单》的原著小说,感觉辛德勒和拉贝身上有很多的共同点,他们都是纳粹出身,并且用自己的身份作掩护,帮助很多人逃过屠杀,斯皮尔伯格先生既然拍了《辛德勒名单》,那么他应该也会对《拉贝日记》感兴趣。”
林宥伦沉默了一阵,最后给了张纯如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但愿如此。”rs





醉枕香江 第898章 新的故事【五更】
事实上,张纯如只猜对了一半。
《拉贝日记》和《辛德勒的名单》确实存在多处相似,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故事的不同版本,但是张纯如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为斯皮尔伯格本身就是犹太人,所以《辛德勒的名单》对他而言有一种特殊的意义,而《拉贝日记》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斯皮尔伯格愿意在《辛德勒的名单》上投注大量的情感,并不意味着他在拍摄《拉贝日记》时会同样这么去做,因为他不是中国人,对同胞被杀害不会产生那种切身的同情,而只会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即便斯皮尔伯格愿意接手,肯定也拍不出像《辛德勒的名单》那样震撼人心的效果。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像斯皮尔伯格这个层次的导演,一般都不会愿意去重复拍摄同一类题材的电影,《拉贝日记》因为和《辛德勒的名单》太相似,反而容易被斯皮尔伯格拒绝。
当然林宥伦和斯皮尔伯格有约在先,而且现在两人又是合伙人的关系,只要林宥伦开口,斯皮尔伯格十有八九不会拒绝拍摄《拉贝日记》,但是这样拍出来的影片效果肯定不会有预期那么好。
林宥伦费了这么大工夫找各种资料,其实就是为了说服斯皮尔伯格心甘情愿地来帮他拍这部电影,而他选择斯皮尔伯格当然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林宥伦需要借助斯皮尔伯格高超的导演水准,将这部电影拍成像《辛德勒的名单》那样的经典之作,另一方面,只有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国际大导演,拍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出来,在国际社会上才会有充分的说服力,这一点是华人导演没有办法替代的。
张纯如没有细问林宥伦其中的缘由,不过心中隐隐能够猜到,这一切的答案可能将会落在林宥伦接下来要见的那个华裔女作家身上。
张纯如离开没多久,一个身穿风衣的华裔女子姗姗来迟,一见面就忙着给林宥伦道歉。
“林先生,真的很不好意思,来的路上车坏了,不得不打车赶过来,耽误了一点时间,还望多多见谅!”
林宥伦抬了抬手,“严女士请坐吧!”
对方这才坐了下来,侍应生很快给她端上来一杯咖啡。
“再来之前我去看了《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难怪林先生对票房这么有信心。”
“严女士过奖了,那部电影我只是参与了投资……换句话说,无论这部电影多么成功,它依旧是一部好莱坞电影。”
林宥伦这话说出来,整个谈话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沉重。
那位严女士沉默了一会,这才开口说:“华语电影想要取得这样的成功,估计还得等上一段时间,不过有林先生你这样的人存在,我觉得华语电影的未来是可以让人期待的。”
林宥伦对这类赞许的话早已经麻木,其中恭维的成分也被他自动过滤掉,“好了,回归正题,这次我找严女士过来,实际上是想请你帮我写一个剧本!”
“写剧本?”严女士一愣,根本没想到林宥伦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怎么,严女士有什么问题吗?”
“不不,我只是有些好奇,林先生为什么会找我?”严女士微微皱眉,她在留学美国之前,倒是在大陆写过几本小说,当时那些作品被林宥伦欣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定居美国之后,她只写过一部小说,在美出版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最近她有想法转行做专业编辑,也为朋友写过几个剧本,但那些剧本根本都没有被拍成电影的可能,纯粹是用来练手的,现在突然听说林宥伦请她帮忙写个剧本,这就像一个贫困潦倒的人突然中了大奖,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因为我自己写,可能写不出那种感觉,正好这段时间有人介绍我看了严女士的一部小说,我觉得你就是我要找的人。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严女士是一个中国人。”
“林先生,可能你还不知道,我已经正式加入了美国籍。”严女士有些尴尬地说道,毕竟在自己同胞面前说这种事,她多少还是有些惭愧。
林宥伦耸耸肩,“这是严女士的个人选择,我能理解,而且这也没有关系,至少严女士曾经是一个中国人,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
“很冒昧地问一句,林先生找我写的剧本和中国有关?”
严女士问出这个问题就后悔了,她知道这个问题问得很傻,如果不是和中国有关,好莱坞那么多编剧,林宥伦何必找她来写这个剧本。
“严女士先看看这个吧!”林宥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张纯如刚刚留下的《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拓印副本递给严女士,准确的说是严歌令。
严歌令迟疑地接了过来,恰好她最先翻看的是《魏特琳日记》,看了两页就猛地醒悟过来,林宥伦找她写的剧本,和南京大屠杀有关。
脑中所有的疑惑,在这一刻全部解开,为什么林宥伦一定要找华裔来写这个剧本,然后又在这么多人中选中了她……所有的答案都指向了这两本日记。
“严女士应该已经猜到了,没错,我正准备要拍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而且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在国际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为此我专门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找到了这两本日记,然后我花了更大的努力,才说服一位美国导演来执导这部电影,现在我唯一缺少的就是一个能够打动人的故事。”
“可林先生不是已经找到这两份日记了吗?”严歌令好奇地问道。
“只是这两份日记还远远不够,单纯拍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电影,我根本不需要这么费力,我希望这部电影既能客观地反映南京大屠杀,同时也能带给观众对于人性、对于战争的一些反思。”
林宥伦这么一说,严歌令顿时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
“林先生要我以这两本日记为原型,写一个新的故事?”
林宥伦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你只需要轻轻一点拨,她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故事的大纲我已经理好了,严女士只需要在这个故事框架下 ,将剧情进一步细化,然后赋予剧情人物独立的灵魂和血肉。”
严歌令没有说话,她在认真考虑着林宥伦提出的建议。
“严女士不用急着答应,你可以先听一听这个故事,然后再做决定。”
从林宥伦这话里,严歌令听出的是一种别样的自信,但她怎么也想不通,林宥伦的这种自信来自何方,他凭什么就认为自己听了他的故事大纲,就一定会答应接下这个工作?
林宥伦看出了严歌令的疑惑,但他并不解释,而是开始讲述他心中的那个故事。
“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南京沦陷,城内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还没有被占领,一群教会学校女学生、几个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受伤的国军士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先后进了这所教堂,在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的时候,他们之间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但是很快这一方净土也被侵占,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在准备实施强.暴的时候,负伤藏匿在教堂里的军人开枪救下女学生,自己却因此送命。随后日军又准备强征女学生去参加日军的庆功会,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ji女们救下。这13个风尘女子身披唱诗袍,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严歌令默默地听着这个故事,心里突然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个故事就好像自己在哪里听过一样,有一种直达心灵的熟悉,但是对比现实中的记忆却又找不到任何的出处。
苦苦思索没有答案,最后严格只能将这种熟悉感归结于这个故事带给她的共鸣,因为只有这个原因才能解释得通。
故事中的这个美国人约翰,可以算是拉贝和魏特琳的一个融合,林宥伦设计这样一个人物,很明显是为了借由他的视角,来向观众更客观真实地展现南京大屠杀的惨无人道,用教堂这一方小天地,来映射整个南京城的惨状。
在严歌令看来,这是一种聪明的表现手法,当然这个故事大纲很好,但要真正成为一部佳作,关键还是要看里面各个人物的塑造,这就是林宥伦交给严歌令的工作。
严歌令很清楚这项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她在听说了斯皮尔伯格有望来执导这部电影,心中更加摇摆不定,要让林宥伦和斯皮尔伯格同时满意,这事难度等于翻上了好几倍。
但是最后严歌令还是答应了林宥伦的请求,因为冥冥之中她有一种感觉,如果错过这个机会,自己将抱憾终生。rs




醉枕香江 第899章 恐龙开启的新时代【六更】
第二天早上,林宥伦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
话筒才放到耳边,电话那头就传来了卢卡斯兴奋奋无比的声音。
“嗨,林,昨晚过得怎么样?”
林宥伦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时钟,才早晨9点多钟,昨夜他与关芝琳一直折腾到半夜才真正睡下,此刻被卢卡斯的电话吵醒,心里不禁有些烦躁。
“该死,你昨晚不是去庆祝了吗?怎么这么早就给我打电话?”
“你不会是真正做那个吧?”卢卡斯电话里不无恶意地揶揄道。
“该死,我真正睡觉!”林宥伦从床上坐起身来,揉了揉脑袋,没好气地说道。
“哦,我很抱歉,不过打这个电话过来真的有很重要的事情告诉你。”卢卡斯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语气中可没有一点愧疚的意思。
“《侏罗纪公园》首日票房已经统计出来了?”
卢卡斯在电话那头微微一愣,有些不甘心地说:“林,你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无趣,本来我准备给你一个惊喜的。”
“换成是你被吵醒,你还会觉得很惊喜吗?”
“好吧,我再次向你表示歉意,不过这次你一定猜不到首映日票房,事实上我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都有些难以置信。”卢卡斯越说越兴奋,就差语无伦次了。
“那你总得先告诉我答案好吧?是一千万还是两千万?”
“是三千万!”
卢卡斯几乎是用吼的方式说出这个数字,即便是隔着电话,林宥伦耳朵都被他震得有些发懵。
“三千万,真实一个不错的成绩。”
林宥伦将话筒拿远了一些,跟着还打了一个哈欠。
“这可是三千万!美国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在首映日就取得这样的成绩,难道你听到这个消息后就这样的感觉?”卢卡斯在电话那头很郁闷。
“难道我一定要像你这样大喊大叫才正常?”林宥伦没好气地答了一句。
“但这是三千万,按照这个趋势,用不了一周这部电影的票房就会破亿,这样的速度,美国历史上再找不出第二部。”卢卡斯生怕林宥伦不清楚这个票房数据意味着什么,特别强调说。
“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没有,好了,我觉得你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去冷静一下,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后面还会有更刺激的事情发生。”
说完他直接挂掉了电话,根本不给卢卡斯任何开口的机会。
林宥伦继续埋头补觉,美国媒体这时却已经炸开了锅。
鉴于《侏罗纪公园》上映前的受追捧程度,媒体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三千万美元的首日票房一公布,还是让他们大感吃不消。
这才一天的票房就这么多,直接就抵得上很多电影全部的票房,这还让其他的电影怎么活?
更关键的是,才上映一天票房就突破三千万,那么一个星期突破一亿应该是很轻松的事情,那么一个月呢?3亿已经不是奢望,4亿也有可能——在这之前,这样的票房数据说出来一定会被人嘲笑,就像那个中国人一样,但是现在嘲笑他的人变成了被嘲笑的对象,这个突然的转变,真的让很多人一时间难以适应。
一起变成笑料的,还有那个宣称《侏罗纪公园》全球票房超过7亿自己就裸.奔的主持人,相关媒体更是不余余力地对他展开讽刺。
“我想库克斯先生这时候就已经可以开始考虑他未来裸.奔的路线了,只要《侏罗纪公园》能够保持住这个票房增长速度,他兑现自己的承诺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卢卡斯在这天傍晚接受一家电视台采访的时候提到了林宥伦,面对镜头时他表现得很郁闷。
“当我将首映日票房超过3000万的消息告诉他的时候,该死的,我居然被他鄙视了!在他看来,3000万估计根本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成绩,换作是别人我一定会嘲笑他,但是林这么说,我总觉得他这么说可能真有他的理由,也许用不了太久的时间,他就会用行动向我们证明,记录存在的唯一作用就是用来被打破的。”
隔天早上,林宥伦在电视上看到这个节目,立刻就给卢卡斯打电话过去,质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我只是把你的反应据实说了出来,怎么,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卢卡斯在电话那头跟林宥伦装起了无辜。
“我有说过首日票房3000万的记录很容易被打破的话吗?你这是报复,彻头彻尾的报复!”林宥伦不顾身份,直接在电话里就和卢卡斯吵了起来。
“好好,你别生气,我昨天对记者说的那些话只不是想和你开个玩笑,当然我说那番话绝对是出自真心的,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给我们带来一部更精彩的作品!”
“这么说我还应该要感谢你了?”
林宥伦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立刻就发觉这件事有些不对劲。
卢卡斯正要解释,林宥伦跟着就逼问了一句:“不要再说谎了,这件事你绝对是故意的!”
“林,你这么说我真的很伤心……”
“打住,我可不想听你这些废话,你就告诉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卢卡斯彻底没辙了,只好老实交待:“好吧,我承认这么做确实别有目的,但我绝对没有要害你的意思,正如你所说的,东方梦工厂成立后必然会引起其他电影公司的危机感,甚至他们可能联合在一起对付我们,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转移他们注意力的办法。”
“然后你就把我推了出去?”
林宥伦立刻就明白了卢卡斯的意思,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已经原谅对方。
“好吧,林,我再次向你说抱歉,但这是我目前能够想到的唯一办法,你是公司最大的股东,只要其他电影公司觉得你狂妄不可一世,他们就会放松对我们的警惕,这可以为我们在好莱坞立足争取到更多的时间,而等我们站稳了脚,自然就可以向他们展示肌肉,那时候他们再想对付我们,就得先掂量掂量了!”
林宥伦对此有些哭笑不得,“所以我还得帮着你继续把这出戏演下去?”
卢卡斯略带歉意地回答说:“如果你不愿意,我可以代劳,就像你在电视里看到这样。”
“好吧,你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反正我是不陪你玩了,明天我就返回香港!”林宥伦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卢卡斯一开始以为林宥伦只是开玩笑,但没想到林宥伦是来真的,他甚至都没等到第二天就乘飞机离开了美国,直接缺席了第二天的庆功酒会。
林宥伦回到香港才知道,《侏罗纪公园》在这边上映当天就拿下了1000万港币的当日票房,这其中固然有双倍票价的影响,但实际观影人数也突破了一个新的记录。
而这部电影的疯狂票贩还不仅仅是在美国和香港,台湾这部电影首映日拿下近3000万台币的票房,并且改变了台湾的电影分级制度,一开始这部电影定的辅导级,后来改为了新设立的保护级,并且成为了台湾上映时间最长的一部电影,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在亚洲,《侏罗纪公园》以碾压的姿态横扫各国电影票房榜单,在日本、韩国都创下了最高观影人数和票房双记录,同时也再一次让亚洲电影人见识到了好莱坞大制作电影的强大实力。
1...353354355356357...4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