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香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忧郁的青蛙
这年头敢和嘉禾公司对着干的狠人真不多见,所以蔡志明和他的富艺公司一下子就出了名,便是林宥伦,也对蔡志明有了新的认识。
“果然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亡命徒,就不知道还有几年命活?”林宥伦放下手中的报纸,揉了揉有些发涨的太阳穴。
李联杰比记忆中早了几年返回香港,林宥伦以为发生在他身上的那些破事就可以避免了,没想到历史在这里绕了一个弯,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上。李联杰和蔡志明还是走到了一起,蔡志明把李联杰当成自己的摇钱树,殊不知李联杰却是他的一道催命符。
这事林宥伦没打算要插手,嘉禾的做法固然有错,但那蔡志明也不是什么好鸟,这家伙安分守己拍拍电影也就算了,香港黑.社会开公司拍电影的也不少,但嚣张也要有个度,直接把黑.社会写在脸上,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这和活得嫌命长没什么区别。
林宥伦把报纸一合,折起来丢朝一边,放在书桌上的传真机突然吱吱嘎嘎地响了起来,很快一张传真纸就从机器里冒了出来。
林宥伦拿起来一看,纸上就写着“三日内若有闲暇,可到报社一叙”一行字,落款人是金镛。
收到这份传真,林宥伦这才想起来,自己似乎好长时间没在《明报》露面了。金镛加入基本法起草小组,《明报》这边的事务基本上都交给董千里在负责,林宥伦依旧是挂名的副主编,不需要负责具体事务。
金镛这么煞有介事地发一封传真过来,林宥伦当然不会以为金老爷子只是把自己叫过去喝茶叙旧,估计是另有要事。
半个小时后,林宥伦在报社门口下车,迎面遇上了正准备出门的董千里。
“今天什么风,居然把你给吹来了?”董千里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着林宥伦。
“我也正纳闷呢,社长突然给我发了一份传真,约我在报社见面,你说有什么事情不能在电话里说?”一段时间没见董千里,这时候见到人,林宥伦突然感到很亲切,自然乐意和他多聊几句。
“那估计是有什么重要事找你,赶紧上去吧。”董千里对金镛的脾性更清楚一些,也不耽搁林宥伦去找金镛谈事。
林宥伦点点头“那行,回头再和你聊。”
林宥伦刚走出没几步,董千里突然又把他叫住“我记得你好像很久没有出新作品了,可别光顾着电影,这边还有很多读者等着呢!”
这段时间林宥伦马不停蹄的监制电影,便是在报纸上的评论也很少写了,董千里这话倒是给他提了个醒,这头也不能偏废了。
董千里突然又想起一事“对了,报社这边收到写给你的信快有几百封了,你抽个时间拿走吧,不然真报社里可堆不下了。”
这话说得林宥伦一阵汗颜,急忙应承下来。
虽然大半年没有出现在报社,但因为经常上报纸,《明报》的员工大多都认识林宥伦,一路上倒是有不少人和他打招呼。
来到金镛办公室门口,助理小杨见到林宥伦就站起来,微笑说:“林先生,社长特别吩咐过,你来了不同提前通报,直接进去就好了。”
林宥伦冲她点点头,推门走进了金镛的办公室。
金镛正在看一份评论稿,听到开门声抬起头,见识林宥伦,对他招招手说:“先坐,我看完这篇稿子和你谈。”
林宥伦在沙发上坐下,助理小杨很快端着一杯热茶进来。林宥伦说了声谢谢,然后一边喝茶一边等。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金镛终于推开椅子站了起来,打电话叫人进来把他审核过的稿子拿走,自己走到林宥伦对面的沙发上坐下。
“香港要组织一个工商业代表团访问大陆,我手上有一个名额,但立法委那边诸事缠身,恐不能成行。据说大陆对这次访问很重视,负责接待的规格很高,有机会面见高层,别的人我都不放心,只好辛苦你走一趟了!”
林宥伦眉头一挑,表情变得严肃了许多,香港电影在未来能够持续繁荣,大陆市场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有些事情不一定能成功,但总该要去试一试。
在林宥伦短暂沉默的这段时间里,金镛的内心活动也很复杂,他可以确定林宥伦的立场是亲大陆的,但基于林宥伦目前的身份,这种立场不宜表露得太明显。
台湾这两年和大陆关系有所缓和,也不再严厉封杀和大陆有往来的电影人,但事情也不绝对。林宥伦在香港电影界的身份特殊,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普通艺人台湾方面或许不会太重视,但要是换成林宥伦,这可就不好说了。
再者说,香港电影这两年主攻北美市场,林宥伦身上如果打上了亲大陆的标签,在意识形态的矛盾下,美国政府是否还会继续放任香港电影在北美发行上映也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你觉得现在时机还不成熟,那这次就算了,以后有机会再去。”出于各方面的考虑,金镛并不想勉强林宥伦。
“我去!”林宥伦认真考虑之后,还是决定走一趟。
——
这次访问大陆的代表团成员,随便找一人出来都是赫赫有名的富豪,这些人大多年纪在50岁开外,林宥伦夹在其中,显得格外的突兀。林宥伦此时的身家已经够得上跻身香港的富豪俱乐部,但他还没有真正的融入香港的富豪群体,更多时候,林宥伦接触的还是娱乐圈和文化界人士,所以代表团中,和他有共同话题的人并不多。
代表团包机直飞北.京,总共三十几人的代表团,连头等舱都坐不满,上飞机后各人都不用找座位,关系相熟的坐在一起,像林宥伦这样和所有人都不熟的,就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坐下。
闲来无聊,林宥伦翻开一份报纸打发时间,这时却有一人走到他面前,很不确定地喊了一声:“林先生?”
林宥伦抬起头,站在自己面前的中年男子大概四十来岁的模样,半眯起的眼睛显示出追根究底的神情,略微迟缓的动作使人感到几分雍容的文人风度。
林宥伦印象中不认识这人,但他还没有来得及发问,对方就抢先说道:“真是林先生,太巧了!”
林宥伦有些尴尬,对方一副和自己很熟的样子,弄得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不认识对方。那人大概也察觉到了林宥伦的想法,自我介绍说:“鄙人吴思源,有幸和林先生同行,还请多关照!”
林宥伦客气地和吴思源握了握手“没想到吴先生也是代表团成员,幸会幸会!”
吴思源马上摆摆手“林先生误会了,这次我只是个随行人员,可不敢以代表团成员自居。”
吴思源这次去北.京,是找北.京电影制片厂商谈合拍电影的事宜,正好遇到香港工商界代表团包机北上,而吴思源又和大陆驻港办的官员相熟,驻港办就给他安排了一个代表团随行人员的身份,让他随团出发。
香港电影人北上拍片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之前因为台湾市场的考虑,大多都是偷偷摸摸,现在两岸关系趋于和缓,北上开荒的香港电影人也越来越多。吴思源是最早进入内地拍电影的一批人,对内地情形也比较了解,而且和官方打交道也多,很多事情做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林宥伦这次北上,有些不方便直接出面的事情,倒是可以让吴思源代劳。而吴思源上次通过关芝琳没有能够和林宥伦顺利搭上线,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两人彼此都有亲近的意思,自然便坐一起聊了起来。
醉枕香江 第233章 碰壁【一更】
吴思源将右腿抬起来放在左腿膝盖上,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坐姿,身体微微朝林宥伦这边倾斜,“怎么,林先生对大陆市场也有兴趣?”
林宥伦眉头一挑,不置可否地说道:“何以见得?”
在如何看待大陆市场的问题上,林宥伦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都是模糊,或者说大多数香港电影人对这个问题都缺少一个明确的认识,更多是在回避。
站在《明报》的立场上,林宥伦的态度可能会偏向于中立,但作为香港影坛举足轻重的电影人,中立的态度对他而言又是不合适的。
台湾和大陆的关系还处在破冰期,林宥伦此番随团北上,应该是向香港电影人释放某种信号,即便林宥伦本人并没有这个想法,但别人也会这样来解读,至少吴思源是这么认为的。
“那吴先生进入大陆拍戏是为了什么?”林宥伦反问道。
“赚钱?”吴思源哑然失笑,“林先生可能对大陆的情况不太了解,大陆虽然在进行改革开放,但电影并没有纳入开放的领域,对于意识形态方面,大陆一直控制得很严格,可以说大陆电影市场现在完全处在一个封闭的状态。香港电影要进入大陆,唯一的可能就是走合拍片的路子,而且合拍的手续非常复杂,一般都是跟某一个制片厂合作,表面上合作,其实是拍完以后,内地版权是要送给他们,他们出一点点的劳务费。”
“所以像我这样进去拍电影的人不多,我进去其实更多为了取景方便,因为香港地方很小,你拍武打片根本没地方,台湾、韩国,我都已经拍的太多了,所以能进入内地拍动作片,我觉得对提升电影的水准是很有帮助的,我也没有想说要拿内地的收入版权,而以内地现在的经济水平,其实也赚不了多少钱。”
林宥伦知道吴思源说的都是实情,但吴思源本质上还是一个电影商人,无利可图的事情他是不会这么上心的。
“现在没法赚钱,但五年或是十年之后呢?拥有那么庞大的人口基数,未来大陆电影市场的潜力绝对不输于北美,吴先生在进入大陆之前,应该早就考虑到这一点了,我没说错吧?”
吴思源竖起大拇指,恭维道:“林先生果然慧眼如炬!”
吴思源没有否认,林宥伦也没有和他拐弯抹角的意思,“不瞒吴先生,我这次北上,就是想试着说服大陆高层,开放引进港片的渠道!”
吴思源微微一愣,而后摇摇头:“这恐怕不太现实吧?”
林宥伦一摊手,“香港和大陆分隔了那么长时间,彼此都缺乏了解,电影可以作为沟通两地的一座桥梁,这样的诉求应该不过分吧?全面开放不现实,每年定额引进几部港片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吧?”
吴思源想了想,“林先生既然有这样的想法,作为香港电影人的一份子,我当然是支持的,我认识几位广.电总局的领导,也许他们能帮林先生说上话。”
——
香港工商界代表团入住的酒店是长安街上最高的建筑,站在房间窗口俯瞰,远方浅色的楼群矗立在耀眼的阳光中,桔红色的公共汽车在白色的水泥马路上蜿蜒爬行,道旁绿地散落着蚁状奔跑的儿童。北.京此时还没有太多的高楼建筑,天空却很蔚蓝通透,不像后世那般灰蒙蒙的样子,街上的行人服装还很单一,有着浓浓的时代气息,在香港已经流行了一阵子的喇叭裤,开始在一些青年人身上出现,但还没有形成潮流。
中央政.府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接待香港工商界代表团,吴思源不是代表团的正式成员,也没有和代表团住在一起,林宥伦和他互留了各自酒店房间的电话号码,就此分开。
从酒店到人民大会堂,只有几分钟的车程,和林宥伦同乘一车的另一位代表团成员是香港李氏家族的掌门人李肇基。在车上,林宥伦和这位“亚洲股神”聊了几句,两人在股市上倒是有一些共同话题,可惜时间太短,也没有更深入的多谈。
这次接待宴会的规格很高,座位也都是提前就安排好的,林宥伦扫了一眼自己这一桌空着的几个座位,上面贴的名字都没什么印象,心里不禁有些失望。
晚宴上致辞的是政协的一位副主席,而参加晚宴的大多是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官员。香港财阀组团上京,中央政府如此重视,也是想在两地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一些成果。
林宥伦在晚宴上一无所获,返回酒店后接到吴思源的电话,吴思源约林宥伦出来,说是要介绍一位广.电总局的领导给他认识。
代表团享受的是外宾级的待遇,出行有专车接送,林宥伦很快就赶到了见面地点。
吴思源介绍过来那位广.电总局的领导名叫做黄立成,个子不高,穿着一身灰色中山装,说起话来不紧不慢。得知林宥伦的身份后,他显得非常的热情,问了许多香港电影的发展情况。
“我听说香港现在一部电影可以在海外获得上亿美元票房,实际情况也是这样的吗?”黄立成好奇地问。
林宥伦和吴思源对视了一眼,林宥伦端起茶杯没有要接话的意思,吴思源便接口说:“黄局长,香港电影在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很有市场倒是真的,只是能在海外有上亿美元票房的电影真不多,两只手就可以数过来。其中最赚钱的一部,应该是今年才上映的《真实的谎言》,这部电影全球票房加起来应该有2亿多美元。”
黄立成点点头,“吴先生说的这部电影我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还专门报道了这件事。香港电影扬威国际,也算是给我们中国电影长了一次脸。”
“可惜这部电影没法在大陆上映……”
林宥伦叹了一口气,黄立成神采奕奕的表情顿时凝住。吴思源急忙站出来打圆场,解释说:“黄局长可能还不知道,刚才说的那部电影,就是林先生投资拍摄的。”
“原来是这样。”黄立成点点头,“林先生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引进外片国家有相关的规定,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进来的。”
“香港电影也算是外片吗?”林宥伦反问道。
黄立成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尴尬,香港现在还没有回归,按规定肯定是算外片,但当着香港同胞的面说这样的话,有可能会伤害到对方的感情。中央政府与英国谈判时,一直强调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回归大局初定,自己要是说出不恰当的言论,即便是没有什么问题,也会给别人扣上一顶政治不成熟的帽子。
“香港和大陆的肯定是一家,但香港回归之后依旧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上的冲突,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这一点我希望林先生能够理解。”
“只有交流才能促进共识,不能因为香港走的是资本主义的道路,就将香港电影视为洪水猛兽,事实上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本身并不带有很强的政治属性,完全可以成为两地交流的一种渠道。港片进来之后,不仅对大陆电影产业可以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更大程度的满足大陆人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而黄局长所以担忧的意识形态的问题,其实解决起来也很简单,我只是希望大陆打开两地电影交流的渠道,至于引进什么电影,引进多少完全是由大陆方面做决定。”
林宥伦将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出来,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黄立成最终也没有表态。
相比于直接引进港片,黄立成对香港、大陆合拍电影更感兴趣,撇开之前讨论的话题,问起了关于电影发行上的问题。
大陆现在的电影发行制度是,各个电影制片厂拍完了交给中影(非现在的中影集团),中影去卖拷贝,卖了拷贝,分一点钱给电影制片厂,很标准的计划经济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样的发行制度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黄立成让林宥伦介绍国际上的方法,林宥伦便直接告诉他,电影如果卖座了,大部分钱应该到制片厂手里,这样制片厂才可以再做,再拍更好的电影,如果全部给了中间的中影公司,制片厂只分几十万,但他们没有一两百万是不可能在后面再做大投资的。
“电影产业想要成功,光靠政府扶持是不够的,关键还得依靠市场。台湾和香港就是一个很好的对比,台湾当局花很多钱扶持本土电影,台湾电影这些年在海外也确实拿了不少奖,但论起实际的影响力,拍马都赶不上香港电影,原因就是香港电影更注重市场,中国电影要改革,必须要走出这一步。”
电影发行制度改革这方面,黄立成倒是被林宥伦说动了,只是在港片引进方面,他的态度依旧很含糊,见面结束时,他只说会把林宥伦的意愿往更高领导那里汇报,然后就没有了下文。
醉枕香江 第234章 定音【二更】
林宥伦返回下榻酒店,有专人过来通知他,明早最高首长将在钓鱼台国宾馆接见来访的香港代表团一行成员。
见过黄立成之后,林宥伦对这趟大陆之行已经不再抱太高的期望,可最高首长的接见却让他又看到了一线希望。
要是可以和那位老人当面说几句话,这件事或许还有转机。
林宥伦一晚上都在琢磨这件事,第二天一早,天才蒙蒙亮他就醒了,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总算在吃早餐前打好了腹稿。
见面时间定在十点,代表团成员九点钟就坐车出发,四十多分钟后,一行人乘坐的汽车驶入国宾馆。
从1978年之后,中央领导人就不再入主钓鱼台国宾馆,只在这里举行会见、会谈、宴会等重大外事活动。馆内绿草如茵,湖水清清,散落着十六栋接待楼和一个古建筑群,虽然是深秋时节,景色依旧宜人。
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代表团一行人经过安检后提前进入了会场。
这是一个古朴典雅的圆形的大厅,座位呈圆环状摆设,除了最上首的座位自然是留给最高首长,其他座位上都贴着名字,林宥伦的位置虽然不是最末,但距离最高首长也有七八米远,老人家要是眼神不好,估计连他长什么样子都看不清。
按照惯例,最高首长会与代表团的每位成员握手并聊上两句,这是林宥伦唯一能够和老人说上话的机会。
十点整,那个熟悉的身影准时出现,随行的还有两个工作人员。代表团成员都站了起来,一齐鼓掌欢迎。
邓公走到座位前站定,两手抬起往下虚按了一下,掌声渐止。
“大家远道而来,请坐吧!”浓郁的四川话口音,带着一股随和的味道,说话时候,那双有神的眼睛,炯炯闪亮,满蕴着自信、刚毅和乐观。顷刻之间,林宥伦竟被老人目光里的特殊魅力所吸引。
落座之后,老人开始侃侃而谈,说了很多中央政府对香港回归之后的展望,特别阐述了“港人治港”和“一国两制”的政策构想。
邓公整个谈话完全脱稿,却条例清晰,头头是道,句句在理,好像带来了适合每一个人的钥匙,他会巧妙的利用这些钥匙去开动每个人的心锁。
谈话只是提纲挈领,并没与触及到实质性的层面,但从邓公口中说出,却是向在场的所有人明确地释放一种信号,表明中央政府未来对香港的态度。
代表团的成员一个个表情严肃,都听得很认真。
老人谈了大约有二十多分钟,然后代表团的团长和两位副团长各提了一个问题,会谈就此结束。
大家起身鼓掌,邓公挨个走过来和代表团成员握手,眼看着就要轮到自己,林宥伦的心在胸膛里跳得那么厉害,仿佛百米冲刺刚刚结束似的。
他心绪沸腾,怀抱巨大的希望,深深吸了一口气,成败就在此一举!
“这位相比就是载誉香江的林大才子吧?”邓公人还没有走到面前,爽朗的笑声已经传了过来。
见邓公伸手过来,林宥伦赶紧迎上前一步,把手递了出去。
握手时,邓公笑呵呵地说道:“我听说了你不少的事迹,还看过你的写的小说和电影,果然是年少俊杰!”
“感谢首长关心,真希望您有空能到香港来看看。”
林宥伦这话,仿佛触动了老人的一些心事,他表情微微一凝,而后轻叹一声:“等回归之后,一定会去看看!”
“这样啊?”林宥伦脸上露出些许失望的表情,嘴里喃喃自语道:“就不知香港电影还能不能撑到你到香港来的那一天……”
邓公正准备和下一人握手,听到林宥伦这话停下脚步,意味深长地看了林宥伦一眼,却没有再说什么。
林宥伦心里被一股巨大的失望所笼罩,眼看着老人转身离开的背影,他心里不禁再想,难道这样就失败了?
从钓鱼台国宾馆里出来,坐上返程的汽车,林宥伦都还没有想明白,老人明明注意到了他说的话,可为什么对此毫无反应?
回到酒店,林宥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想了一整天,依旧没有任何头绪。
在傍晚的时候,酒店里来了一位身份特殊的客人。
来人四十多岁的模样,个子很高,身体很壮实,穿着一身灰布制服,讲其话来干脆利索,看起来像个军人似的。
最让林宥伦惊讶的还是对方的身份,邓公身边的生活秘书,这个身份可不简单!
“我是余明,林先生想必已经猜到我的来意了。”
林宥伦心头狂喜,表面却还能勉强保持镇定,“是因为早上我和首长说的那句话?”
余明点点头,“有些情况我需要向林先生了解一下,希望林先生可以配合。”
“余秘书请讲!”
“听林先生早上那话的意思,香港电影产业在回归前会出一些变故?”余明盯着林宥伦,一字一句地问道。
“余秘书觉得,香港电影产业现在状况如何?”林宥伦反问道。
余明显然有些不习惯这种突然转换的谈话模式,停顿了一下才说:“很繁荣!”
林宥伦抱起手,身子靠进沙发里,“如果我说这种繁荣就像一个美丽的肥皂泡,随时都有破灭的可能,余秘书肯相信吗?”
余明沉默不语,他对香港电影了解不多,不好妄下结论。
“香港现在每年差不多会出产200部电影,其中很大一部分收益都来自海外,一旦海外市场发生变故,香港电影只依靠本土市场,根本没有抵御风险能力,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