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官神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何常在
看看时间,已经晚上十点多了,这么晚了,谁会打来电话?
竟然是刘一琳。
“夏书记,这么晚打扰你,实在不好意思。不过也是事情很突然……”刘一琳就是不徐不疾的性格,她嘴上说得十分紧急,语气之中却没有流露出一丝紧急的意思,“崔书记想请你明早过去谈谈,因为他中午要回京城了。”
确实让夏想吃了一惊,因为他以为崔百姓至少还要再呆上一周时间,就算不等齐省尘埃落定,也要看到戏剧差不多到了**的时候才离去,怎么突然就要回京了?
对了,应该是风向变了,针对何江海的处分快要出台了。
何江海的处分大小,关乎着反对一系和平民一系谁胜谁负的关键。如果何江海到辞职为止,就证明反对一系全面认输,就此放手。
只不过倒退到战端以前,何江海安然退下,或许两军对战就能鸣金收兵,但现在……就算何江海想收手,恐怕也控制不了局势了。
因为还有一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秦侃。
况且现在孙习民被弄得灰头土脸,周鸿基更是被弄得狼狈不堪,名声扫地,再加上衙内伤未好气未消,反对一系真能善罢干休?
那崔百姓紧急回京,所为何事?
难道是……夏想忽然灵光一闪,想起了某个环节。
“好,请转告崔书记,我一早就过去。”夏想很干脆地就答复了刘一琳。
刘一琳说道:“好的,我会转告。”又一停顿,她又多说了一句,“夏书记早点睡,不要太操劳了,要爱惜身体。”
刘一琳似乎话里有话,在影射夏想什么,其实说来夏想和付先先在一起,绝对保密,刘一琳不可能知道,她或许只是出于一个女人的敏感和直觉,而随口一说罢了。
夏想才不会多想她的心思,轻笑一声就挂断了电话。
然后才想起付先先怎么没有动静了,回头一看,哑然失笑,原来付先先不知何时又回到了床上,很不淑女地仰面朝天地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夏想就直奔崔百姓的病房而去。
到了病房才发现,崔百姓已经穿好了衣服,收拾好了东西,正在随时准备启程。
夏想一到,崔百姓挥退了旁人,亲自关紧了房门,直接说道:“夏书记,我紧急回京一趟,临走之前,有必要和你说几句话。”
夏想虽然猜到了什么,但不会在崔百姓面前卖弄,他对崔百姓一直不是十分信任,就客气地说道:“请崔书记指示。”
崔百姓也没在意夏想的语气,而是轻轻一拍夏想的肩膀:“中纪委要召开一个紧急会议,研究对何江海同志的处理决定,我身为纪委常委,必须到会。”
果然,夏想心中一惊,反对一系在齐省局势步步败退的情况之下,决定破釜沉舟了,真要将何江海的问题,正式立案了?
何江海只是副省级干部,如果中纪委证据确凿的话,可以直接立案,不必报经政治局批准。当然,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副省级干部的背后,都是政治局委员的后台,所以中纪委立案之前,都会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后果。
何江海的后台是谁,路人皆知,中纪委真要强行立案,就等于是不计后果了。
“临走之前,我还想再次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你认为何江海同志的问题,严重不严重?”崔百姓不问邱仁礼,不问孙习民,只问夏想,显示出了一名眼光卓越的政客的素养。
“就我个人来说,何江海同志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问题并不严重,而且他也遭遇了人生的不幸,在痛失爱子并且主动申请辞职的情况之下,我认为,于情于理,都应该让何江海同志有一个安然的晚年。”夏想明确地向崔百姓表达了意愿,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中纪委强行立案,将矛盾摆到明面之上,必然会引发齐省本土势力更强烈的反弹。
以现在的形势判断,齐省风暴,正在一阵紧似一阵,实在是不能再火上浇油了。
何江海被立案,不能改变周鸿基的被动局面,不能化解秦侃继续攻击孙习民的攻势,是于事无补的意气之争。
但又不得不说,在国内不为人所知的政治斗争之中,反对一系确实发生过几次意气之争的先例,结果导致折损了一名政治局委员,甚至还让一名常委提前退休。
所以夏想一点也不怀疑中纪委真敢强行推动对何江海的立案。
崔百姓沉痛地拍了拍夏想的肩膀:“你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一样,在会上,我会明确地表达我的意见,但最后结果如何,就不好说了。”
说完,他又换了一副轻松的口吻,和夏想再次握了握手:“夏书记,来齐省最大的收获就是和你认识了,希望我这个老头子在你眼中,还不至于太没用,或是让你认为太老奸巨滑了。”
夏想差点汗颜,崔百姓还真说对了,他还真认为他有点老奸巨滑。
不过,崔百姓下面的一句话,让夏想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
“还有两件事情,我觉得也有必要和你说一声。一是替我向谢部长问个好,我来不及和他见面,如果有机会再来鲁市,我会和他好好喝一杯。二是我在鲁市住院期间,陆续收到不少关于反映孙习民和周鸿基两位同志的材料,经查,大部分属于无中生有的诽谤,但,也有一部分材料列举的事实应该引起纪委的重视,我也会向常委会提交一下。”
如果说提到谢信才还不让夏想感到惊讶的话,崔百姓刚才所说的一番话,就确实让他震惊了,因为崔百姓至少在表面上做到了应有的公正和公平,而且可以想象的是,一旦崔百姓真向纪委常委会提交了孙习民和周鸿基的材料——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暂且不论,起码会产生相当大的震憾和警醒作用。
从出于维护齐省平稳的局势为出发点,崔百姓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具有相当积极的正面推动作用,夏想就真诚地点点头:“我一定会把话带给谢部长,也对崔书记对齐省的关心表示感谢。”
话不用多,一点即可,崔百姓呵呵一笑:“相信我们还有见面的一天。”
……回到省委,夏想一刻也没停留,直接到省委招待所和谢信才见了一面。他知道,必须要抢在中纪委的立案决定之前,强势出击,让反对一系明白一个事实,就是不要再为了斗争而斗争,该收手时,必须收手,否则就会引发众怒。
谢信才在听取了夏想的意见之后,笑了:“临来之前,吴部长交待说,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和他交流,不用再经过我转达。”
夏想也笑了:“我想谢部长在百忙之中也要在鲁市多停留一两天,肯定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谢信才不正面回答,只是反问了一句:“崔书记已经动身了?”
“现在应该到机场了。”
“好,等他回到了中纪委,就宣布一个重大的消息。”





官神 第1682章 夏末秋风
屋漏偏逢连阴雨,破船又遇顶头风。
……祸不单行!
在孙习民焦头烂额之际,在邱仁礼急欲平息校车电死学生事件之时,周鸿基却一个人孤独地行走,悄无声息地走出省委大院,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要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形容邱仁礼的心情?
无法形容。
要用什么心情来形容孙习民的无奈和无助?
无法形容!
窗外,依然是晴朗明媚的天气,临近夏末,天空蔚蓝,温度平和,不再是燥热和烦闷,但此时齐省省委班子一干人等,却一时都大感浑身燥热,如坠烈火之中。
事情怎么会演变成这个样子?
到底出现了什么变故,让周鸿基一声不吭离开省委,连常委会都不参加,还关机,分明就是谁也不理的做法,他想要做什么?
电车事件一波未平,周鸿基失踪事件一波又起。
齐省还没有进入秋天,但政治气候上,已经完全是多事之秋了。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足足过了半分钟之后,邱仁礼才下了命令:“立刻派人去找回周鸿基,去保护他的安全。”
夏想也顾不上等孙习民讲话之后再发言的次序了,又忙补充了一句:“邱书记,有必要通知各路**警,注意一下周书记的去向……”
“对,对,就按夏想同志的指示去办。”邱仁礼向夏想投去了感激的一瞥,因为夏想的提议确实实用。
因为周鸿基的意外失踪,常委会的召开就有虎头蛇尾了,定下了最大可能照顾家属情绪,满足家属一切要求的基调之后,孙习民也主动提出由他出面全权负责善后事宜,他会给家属一个满意的处理结果。
可以看出,孙习民是要背水一战了。也是,如果此时再缩手缩脚,不挺身而出,拿出大无畏的精神来直面问题的话,孙习民不但在民众眼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在省委之中的威望也会大降,同时,也会让他在中央领导的眼中大大失分。
整个会议期间,秦侃话很少,不能说是一言不发,反正就是一直附和意见,低调而沉稳,似乎整个事情和他全然没有一点儿关系,又似乎是完全支持省委决定,总之秦侃的态度很暧昧,让人琢磨不透。
孙习民却自始至终看也未看秦侃一眼,他也相信秦侃不会丧心病狂到拿人命当儿戏的地步,电死学生事件,应该只是一次意外之中的巧合。
就连邱仁礼和夏想,也都是持同样的看法,认为事件也只是一次不该发生却又实实在在发生的意外。
人生之中,意外很多,官场之上,意外更多。
……会后,孙习民当即赶赴现场,亲自出面负责妥善解决善后事宜。
随后,从一个交通岗传来消息,有一名交警认出了周鸿基从路口路过,依然是一个人步行,但去了哪里,就不清楚了。而与路口有联系的其他几个路口,都没有交警注意到周鸿基的出现。
至此,差不多已经确认周鸿基暂时不见了——还不能定性为失踪,否则,事情就真闹大了。
孙习民如何善后,网络之上汹涌的浪潮如何平息,夏想必须时刻关注,他是省委副书记,以上,都在他的分管的范围之内。
回到办公室,夏想向京城打出了一个电话,平常,他很少主动和京城方面通话,倒不是他自以为是和不尊重领导,而是认为一般小事不值得惊动上级。
但今天,必须要请动高层人物发话了。
先是打给了古秋实。
将情况汇报之后,夏想想请古秋实出面,尽可能平息网络之上的负面消息,不管怎样,虽然是针对孙习民,但对整个齐省也有非常负面的减分。
古秋实同意了。
“夏书记,我很欣赏你居中协调的立场,有大局观。”古秋实夸了夏想一句,“不过要我说,齐省的问题现在是相当的严重,恐怕还不算完。你要小心一些,避免受到冲击。”
“谢谢古书记的关心。”夏想客气了一句,“我一直认为,不管在执政理念上有什么冲突,也不管分岐多大,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的大局观不能丢,不能靠制造事故来达到政治目的。”
“同感,同感。”古秋实感慨说道,“中纪委方面,可能会有不利的消息传出,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过,我听说谢信才还在齐省滞留?”
古秋实是后备力量不假,但他现在在中央的发言权还很弱,许多事情还插上不手,等于还在蛰伏期,再说就算他有了足够的影响力,也有必要低调务实。
诚如关远曲一样。
夏想并不否认谢信才人在齐省的重要使命:“是的,谢部长应该还有重要的消息宣布。不出意外的话,估计会赶在中纪委召开会议之前。”
古秋实呵呵一笑,直接跳开了话题:“上次和总书记见面,我还说到你在齐省的表现,比在湘省时成熟多了,已经初具了栋梁的风范。”
“古书记过奖了,再夸我,我就真的不知所措了。”夏想呵呵一笑,他知道古秋实和总书记一直在密切关注他的成长。
和古秋实通话完毕,夏想终于拨通了吴才洋的电话。
之所以说是终于,是因为其实早就应该和吴才洋通话了,但夏想一直认为事情或许还有缓和的余地,不想最终还是需要用强。
吴才洋的电话一打就通,估计他也在等夏想的电话。也不等夏想先开口,吴才洋抢先说道:“夏想,你终于还是打来电话了……”
夏想无奈一笑:“本来不想惊动吴部长的……”
“你不想惊动就不惊动了?事情要是那么容易,就不会一拖再拖了,你才是省委副书记,能将事情圆成现在的样子,已经非常不错了,不要太勉强自己了。”
夏想其实也不是勉强自己,是一直在努力做好自己,能有多大力,就尽多大心。但……崔百姓紧急返回京城参加中纪委会议的变故让他明白,他终究还是发言权太弱,以他目前的级别,还是无法从政策层面自上而下地施加影响。
而自下而上想让一些人警醒并且放手,代价又过于昂贵。幸好,他也不是单枪匹马,如果非要比拼后台的话,夏大书记也不是上面没人!
“如果谢部长宣布了决定之后,会不会让中纪委方面十分被动?”夏想还担心高层之间的对抗会带来不好的深远影响。
“上层之间的问题,你就先不用操心了,难道我在京城多年,还顶不住一点儿压力?你的任务就是确保齐省的稳定局面。”吴才洋少见地说了重话,“不用说古秋实也点了头,总理也是默认的态度,就是一个吴家,也足以让一些人不敢轻举妄动!”
夏想感受到了吴才洋重话背后其实不是在他面前炫耀什么,而是为了让他安心特意流露而出的温情一面,不由心中微微感动,也是吴才洋第一次正面对他做出承诺和强有力的表态。
当然,从政治风险的角度考虑,吴家肯定不会冲锋陷阵一马当先充当先锋,因为齐省的对抗,并不是吴家的主战场,吴家没有必要为了平民一系而正面得罪反对一系。
毕竟,对方一心要置于死地的人,不是夏想。
“好,下午等谢部长宣布之后,我会静观其变,看对方会不会收手。”夏想说道,又想了周鸿基的意外,“周鸿基在今天召开常委会的时候,突然不知去向,一个人消失在鲁市的大街之上……”
他向吴才洋简单一说周鸿基的意外消失,此时事情还控制在齐省的范围之内,并未上报。
吴才洋听了,沉默了片刻,问道:“你认为周鸿基去了哪里?”
“现阶段,周鸿基虽然狼狈,但他的处境其实比孙习民还要好上许多,只要他能挺过心理关,不管流言蜚语的侵扰就行。不过显然他的心理素质不过关,肯定坐立不安,肯定想要证明清白,那么他不是去见何江海,就是去找杨银花了。”
吴才洋呵呵一笑:“齐省的事情,你看得比我透彻,我就不发表意见了。”
放下吴才洋的电话,夏想陷入了深思之中。
其实在周鸿基出事的消息传出,夏想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周鸿基去找何江海了,至于为何让周鸿基置常委会于不顾而独自一人步行出去,原因虽不得而知,但肯定和可以洗脱身上的脏水有关。
若是平常,夏想就会先打电话和何江海联络一下,问个清楚,但今天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比周鸿基的出走更紧急几分,所以他先打了京城方面的电话。
现在大事待定,只等时机,就准备打给何江海,还好,何江海倒也识趣,主动打了过来。
“夏书记,我是何江海。周书记的事情我刚刚听说,之前,我也没有和他通过电话,之后,他也没有和我联络。我也让省厅出动警力暗中寻查去了,务必尽快找到周书记,并保证他的安全。”
何江海也是聪明人,上来就先撇清了自己,随后他又说道:“我倒是可以提供一个思路,或许可以有助于找到周书记……”




官神 第1683章 齐省实际掌舵人
夏想不是一个轻信他人的人,但这一次,他相信何江海没有说谎,因为何江海没有必要说谎。
但何江海提供的可以找到周鸿基的思路,在夏想看来并不可取,因为何江海还是从认定周鸿基和杨银花有染的出发点,说出了杨银花在市区有一栋隐蔽的住房……“或许周书记有些事情需要和她商议,就匆匆去了。现在赶紧过去的话,应该可以正好来得及。”
何江海的话说得委婉,其实还是不怀好意,明是提供思路,其实还是挖坑,是让省委派人过去,直接捉奸成双。
夏想虽然厌恶何江海的落井下石,却并不说破,而且他相信周鸿基也没有何江海说得那么不堪。周鸿基和杨银花之间到底有没有问题,暂且不论,就算有,周鸿基也不会连常委会都不开而去和杨银花幽会。
杨银花不是潘金莲,还没有那么大的魅力。再说就算潘金莲再世,也不可能迷惑得一名副省级高官晕头转向到如此地步。
何况就夏想所了解的周鸿基的为人,还不至于好色到不顾廉耻的程度。
夏想不接何江海的话,正好他还另有要事要和何江海说个明白:“江海兄……”
何江海听到夏想的语气一转,不提职务而以私人的口吻,就大概知道了夏想要说什么,不由心中一紧,忙说:“夏书记,我一向敬佩你的为人,公正,公信,齐省就是因为你,才一直维持了安定的局面,作为齐省人,我十分感激。你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一定照办。”
何江海直接为夏想戴了一顶高帽,高大全,而且金光闪闪,可惜,夏想不为所动。
“如果我没记错,江海兄是半岛人,半岛的气候比鲁市好,退下后,回老家安养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我一直向往有一天,有一处农家小院,院子里种几棵树,再开辟一片菜园,养养花,练练书法,就是人生最大的安稳。”
何江海心中大跳,夏想的暗示直接有力,是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不但该收手,也该收心了,否则,就有可能连退也退不安稳了。
“夏书记的想法,和我想的一样,我早就盼望中央批准我的辞职了。”何江海打了个哈哈,又觉得有必要再向夏想表露一下心迹,强调说道,“最近秦省长是和我走动比较频繁,不过我和他的想法不太一样,他来了,我好茶招待。他走了,就人走茶凉。”
夏想见何江海还在打太极,就很是不快地说道:“何书记,我就只再说一次,从我个人来说,再从维护邱书记的声望,最后落在整个齐省的安定团结上面,我希望你尽快安排好退休后的晚年生活。齐省的本土势力确实很庞大,但也不是铁板一块,更不是没有办法整顿。上次的债权纠纷的解决,我想你也能想到一些什么。”
不等何江海再说什么,夏想最后强调了一句就挂断了电话:“何书记,我维护的是齐省的利益,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势力集团的利益,请你记住一点,为了齐省大局,任何个人或集团的利益,都可以牺牲!”
何江海呆愣当场!
确实,夏想的话,对他造成相当的震憾和威慑,因为时至今日,何江海已经明白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齐省,因为邱仁礼一心扑在入局大事之上,因为孙习民的弱势,实际上的掌舵之人,已经是夏想了!
而且再联想到夏想在齐省各方势力的围绕之中,已经是最重要的支点,并且他随时可以撬动任何一方的利益的影响力,就让他成为齐省名符其实的第一人。
恐怕夏想现在在齐省省委的权威,以及他对李童和周于渊的影响力,并成功利用周于渊和夏力为桥梁,和齐省本土势力也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基础,甚至是……不知藏匿于何处的宫小菁也成了夏想最大的杀手锏,夏想想在齐省翻云覆雨也并非难事。
何江海在逼迫周鸿基步步后退,初尝胜利果实之时,被夏想一盆冷水浇下,顿时感觉从头凉到脚,竟然半晌都生不起抵抗之意。
他真的已经落魄到了被夏想一句话就吓破胆的地步了?
也是,也不是。
平心而论,如果在一开始夏想如果偏向周鸿基的立场,现在的他不是死人,也是半个死人了,哪里会有从容布局并且逼得周鸿基焦头烂额的机会?因此,他必须感谢夏想的居中的立场。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夏想一开始就和他联手,现在别说周鸿基早已一败涂地,就连孙习民估计也差不多要告别齐省了,夏想怎么就这么固执,非要固守一个什么大义和公平的原则?
齐省乱就乱好了,反正齐省又不是他的齐省,就算死上一堆人,也没有一个是他的亲朋好友和父老乡亲,他何必为了齐省百姓着想?
想不通夏想的选择不要紧,但夏想的话,何江海必须慎重对待,因为他相信夏想凭借手中的宫小菁之剑和周于渊、夏力以及李童为桥梁,完全可以逐步打入齐省本土势力的内部,进行分化、拉拢和打压,虽说未必能将齐省本土势力真正瓦解,但要达到削弱到边缘化的地步,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他真要惹恼了夏想,想要安度晚年的话,估计也不可能了……怎么办?何江海沉思良久,终于下定了决心,向秦侃打出了一个电话:“秦省长,上次我们谈好的事情,恐怕有点变动了……”
……京城,中组部。
吴才洋在办公室接完几个电话后,低头想了一会儿事情,又将电话打给了古秋实。在和古秋实通了几分钟电话之后,他又拿起电话,不经秘书经手,直接打给了谢信才。
和谢信才通话就简短多了,只有不到半分钟。
通话完毕,眼见快到中午下班时分,吴才洋眼光透过窗户,望向了窗外一颗枝繁叶茂的梧桐树,见阳光跳跃在梧桐树宽大的树叶之上,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斑驳的光斑,也不知想到了什么,欣慰地笑了。
1...863864865866867...10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