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何常在
不低头不行,现在不但有来自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压力,还有前任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联名让中央提议,要求从严治军。
军委从来没有面临过如此巨大的压力,而且还是方方面面的压力,就让主和派的高层大为恼火,却又有气无处发泄。现在才算尝到了夏想的厉害,想当年湘省追杀的一出,再到岭南的炸弹风云,两次出手都没能要了夏想的命,结果倒好,夏想现在全部还了回来,湘省的旧帐,岭南的新帐,不但一次算清,还收了巨额利息。
就让一些人得出了结论,不能欠夏想的帐,否则,利息之高,将会是高利贷!
毫不夸张地说,借助吴晓阳事件,在夏想巧手的推动之下,总书记和关远曲进一步加强了对军委的控制,并且不遗余力地推动了党管审计的重大举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吴晓阳事件的后续,仍在发酵中。
……季老提前一步回了羊城,季如兰醒来,让老人家惊喜交加,几乎一刻也等不及要回去和季如兰团聚。随着季老、陈皓天和米纪火先后返回羊城,在京城的岭南省委的高层,只剩下了夏想和叶天南。
是的,叶天南也没有及时返回羊城,他留在京城,还有要事。
是为了总理宴请夏想一事。
通常情况下,总理也会宴请各地省委高官,但都是出于工作需要,一般情况下不会单独宴请一人,今日,总理却破例单独宴请夏想一人,意义大非寻常。
而且总理还有意让宴请一事人人皆知,就更有了意味深长的政治含义。
说来总理和夏想之间,矛盾冲突不少,但共同点也有不少,尽管夏想或许并不是十分认可总理的政治理念,但他也敬佩总理在任上做出的贡献。至少,总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之上,始终坚持了底线和原则。
夏想就欣然赴宴,并且郑重答谢了总理的宴请。
总理的宴请安排得很随意,不象是一次正式的饭局,倒象是一顿家常便饭。除了总理之外,就只有叶天南作陪,再加上夏想,一共只有三人的饭局显得很是简单而随和。
“夏想,我很欣赏你在吴晓阳事件上所做出的努力,历史,将会铭记你的功勋。”
总理的宴请,是在中南海内部的一家酒楼,很安静,房间的布局也很温馨,但总理的话,却很隆重,让夏想不敢承受。
总理站了起来,端起了酒杯:“我很少向年轻人敬酒,今天就破例一次,敬你一杯。”
夏想怎敢托大,忙站了起来:“总理言重了,过奖了,不敢当。我敬总理。”
话未说完,总理却已经一饮而尽:“你用生命和鲜血维护了自己的荣誉,也为党和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止我要感谢你,许多有志于让国家更繁荣昌盛的有志之士都应该感谢你,都应该铭记你的丰功伟绩。”
夏想更是不敢承受总理的盛赞了,忙谦虚几句,总理却不让他谦虚,伸手制止了他说话,又说:“你不必谦虚,如果不是你,吴晓阳之流会继续在军中横行,他危害的不是一个军区,而是整个军心。夏想,我希望你再接再厉,继续大步前进。”
“我会铭记总理的教诲。”
“不要说空话,我今天请你吃饭,是想告诉你一个道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一场向既得利益者开炮的战争,是为人民谋利益的艰苦的事业,你回羊城之后,我还有一件事情想委托你去完成……”
夏想忙恭敬地说道:“请总理吩咐。”心想,恐怕总理请他吃饭的本意,就是因为有要事要托付他去办理。
从一进门,总理就是一脸严肃的表情,直到此时,才终于欣慰地笑了:“事情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你一人去做也许会麻烦一些,但有了天南的相助,就容易多了。当然前提是,你要认真对待。”
……第二天,夏想飞离了京城,返回了羊城。
在京城期间,夏想完成了一系列的布局,表面上看,只是打败了吴晓阳的一局,实际上,借吴晓阳之事,夏想部署完成了他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一局,并且他的政治理念和整个大计,初露端倪!
夏想所图并非一时一地的胜利,而是长远并宏伟的目标,只不过不足为外人道罢了。或许以夏想现在省委副书记的身份就忧国忧民,有点好高骛远了。但夏想一直相信一句话说得很好——位卑未敢忘忧国——他希望现在就未雨绸缪,等他有朝一日执政一省之时,可以立即推行自己的执政理念。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在贪官污吏手中,就会鱼肉百姓。用在为国为民的官员手中,就会造福百姓。夏想不敢说自己有多高尚,但他在经历了吴晓阳一事之后,又成熟了许多。
以前或许在和光同尘之中,会有恻隐之心,有时也会心慈面软,放贪官一马。但从现在起一直到将来,为了实现心目之中的蓝图,他将会一路斩尽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只要是贪官污吏落到他的手中,他会不惜一切代价为民除害。
因为夏想心中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紧迫感,原先只以为地方上才贪污**丛生,但吴晓阳事件上让他更看清了现实,军队上的**比地方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个国家,地方官员只知道大肆捞钱,并且随时准备出国。部队军官一心为了升官只知钻营,不以提高争斗力为目标,国将不国!
在飞机上,夏想一边听唐天云关于岭南省委近期动向的工作汇报,一边思索岭南今后的局势和国内政局下一步的走向,心中却并没有太轻松的感觉。吴晓阳事件必定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动荡,换届之前的国内大势,还是以激烈碰撞为主,从地方已经波及到了军队之中,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会有更激烈的冲突上演!
那好,尽管放马过来,夏想现在已经恢复了战斗力,不怕一切的狂风暴雨。
回到阔别的羊城,一下飞机,一股热浪就扑面而来。夏想看到刘金南亲自前来机场接机,悄然一笑,省委秘书长来接机,也算是高规格待遇了,就证明了一点,陈皓天对他和总理的会谈,已经心里有数了。
还没有上前和刘金南寒喧几句,夏想就收到了两个消息,一个消息是事关羊城军区的异动,另一个消息,是岭南省委的一起意外。
伴随着羊城的热浪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持续升温的天气,还是复杂多变的政治气候!
官神 第1974章 一条荆棘大道
近来卫辛的心情很不错。
不仅仅因为她的事业蒸蒸日上,还因为宋一凡也从以前那个毛躁的丫头,渐渐成长为一名优雅的职场丽人,举手投足之间,除了日益成熟的风情之外,还有让人怦然心动的雅致。
宋一凡真是一个百变的精灵,现在完全可以独挡一面了,她的副总职务也终于名至实归,赢得了公司上下的尊重。
再加上夏想最近和卫辛联系密切,几乎每天都要在网上聊上几句,虽不常见面,也让她足以心满意足了,她就格外开心。
但在开心之外,也有微小的烦恼,只因她和宋一凡太耀眼了,走到哪里都引人注目,成为男人的目光追逐的焦点。尤其是一个个太子爷、公子哥也不知从哪里打听到的消息,知道她和宋一凡都是单身,就如狂蜂乱舞一样,纷纷大献殷勤,要么送跑车,要么送999朵玫瑰,总之,全是俗不可耐的手法和伎俩。
卫辛岂能不明白男人的小小心思?不过是想送一堆耀眼的礼物,说一通哄人的鬼话,最终目的无非是骗女人上床。男人追逐女人到上床为止,她又不是爱慕虚荣的女人,会稀罕一些所谓的太子爷、公子哥的花言巧语?
在卫辛眼中,出身平民的夏想比那些出身权贵之家的太子爷、公子哥强了何止百倍?一些无所事事以追逐女人为乐的太子爷、公子哥在她眼中,不过是被他们的父母圈养的宠物猪罢了,除了吃喝玩乐和传宗接代之外,一无是处。
但她的厌烦也阻拦不了对方前仆后继的脚步,毕竟身为太子爷和公子哥,都自我感觉太良好了,认为天下没有摆不平的女人,或者说,在他们眼中,天下没有不喜欢在宝马车中哭泣或谄笑的女人。只可惜,卫辛和夏想的品味一样,不喜欢从光膀子的光头到二奶小三都在开的宝马,她只喜欢沃尔沃的低调和安全。
生活,就是由细碎的幸福和微小的烦恼交织在一起,才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卫辛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够应对一些无聊的人追逐,就没打算让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惊动夏想,却没想到,小事不小,最终还是让夏想知道了。
夏想知道就知道好了,卫辛却没有料到,夏想发火了,而且还是冲天怒火。
……羊城的气温比京城高了不少,让夏想微微有些难以适应。
当然,如果仅仅是气温的原因,倒也不至于让夏想微感不适,主要还是因为两件消息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准确地讲,羊城军区的动静在他的意料之中,之前,许冠华已经和他通了电话,含蓄地提到了羊城军区即将会有一场清洗,夏想也对军中洗牌的残酷性有过了解。现在军中**成风,鸵鸟成群,也是得益于几次清洗。
现在又到了不清洗不足以警醒的地步,夏想甚至怀疑,如果真有南海或东海一战,以现在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能不能取胜还不得而知。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多年养晦养得事事养尊处优的军老爷们,让他们放下优渥的生活环境到枪弹纷飞的战场拼命,他们肯拼命才怪。
士气,需要重新凝聚。夏想尽管也觉得或许许冠华的手段有点过于暴力了,但不清洗不行,主和派就如身上的赘肉,一个大腹便便的人想不被人轻视不被人打倒,只有狠心减肥成功才有取胜的可能。
再加上现在夏想更清醒地认识了现状,国内的种种弊病,已经到了不动大手术就无法根除的紧要关头,因此在许冠华和他通话时,他说了一句:“斩草……除根!”
羊城军区的清洗行动,一举枪毙十余名到医院闹事的军官,只是第一波。第二波,将会在羊城军区上下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整风运动,凡是吴晓阳的亲信,全部归队划位,死忠者,杀无赦。摇摆者,争取一下。争取不过来,杀无赦。
而凡是积极主动揭发吴晓阳问题的,能拉拢多少是多少,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肃清吴晓阳的残留影响力,借机将羊城军区划分为老古的势力范围。
在吴晓阳时代,一直在吴晓阳的滔天气焰之下没有什么作为的军区政委,现在终于明白了形势,积极主动地推动肃清吴晓阳残余势力的运动,并大力支持许冠华的动作,让许冠华放心大胆地去干,出了问题他负责向军委解释。
政委年事已高,退下在即,本想在吴晓阳的阴影下混到退下,不想出了一档子大事,现在再不站好队伍,恐怕退也退不安稳。他也清楚,许冠华在羊城军区的清洗行动,是奉旨行事,既有最高层的默许,又有军委少壮派的力挺。
他不能再和稀泥了,否则说不定有一天连他也被靠边站了。
随着羊城军区第一波清洗行动的结束,第二波行动,正在迅速而悄无声息地展开,羊城军区,人人自危,吴晓阳的残余势力,杯弓蛇影,惶惶不可终日。
主要是吴晓阳是死是活并无消息,就平白增加了无数猜测。
和羊城军区声势浩大却又刻意封锁消息的清洗行动大不相同的是,岭南省委出现的重大举动,确实出乎夏想的意外。
倒不是省委内部又有什么冲突和矛盾,而是陈皓天在省委会议上的一次重要讲话。
因为人在京城的原因,夏想没有来得及参加会议,但会议的内容,他一落地就得知了详细,顿时就大吃一惊——陈皓天的讲话不但犀利,而且另有所指!
陈皓天的讲话围绕政治体制改革开展。
会上,陈皓天提出岭南省委正在着手进行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下放一部分政府权力,目前各级政府机构正在上报可以减免的审批项目。
但目前政府放权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会触及现有的法律法规,希望能得到更高层面的支持。现在的政治体制已经制约了国家的进步发展,虽然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只是经济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政治上,依然在固步自封。
尽管陈皓天的原话夏想并未亲耳听到,但从省委传来的信息,不会对陈皓天的原意有任何的更改,也正是因此,才让夏想吃惊不小,不明白陈皓天为何突然就公开宣称要以岭南为试点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对于部分保守派来说,谁提政治体制改革,谁就和要他们的命没有两样。试想,有哪个相关部门愿意放权,工商、税务还是公安?都想加强自己的手中的权力,以便继续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继续凌驾于百姓的头上。
在体制内提政治改革本身就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作为既得利益者的陈皓天,敢公然宣称要在岭南推行政治体制改革,他比起只会自吹自擂博取政名和政绩的一些人强上百倍。任何打黑除恶,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国家的出路,只有政治改革一条道路可行。
受惯了城管欺压公安欺凌以及万税的平民百姓,住着世界上最贵的房子,吃着最毒的大米,开着最贵的汽车,加着最贵最劣质的汽油,却拿着世界上最低的工资,想要改变现状,想要提高生活质量,想要改变官本位的思想,不是一地一市的打黑唱红所能解决的问题,只有政治体制改革一条道路可走。
但改革开放到今天,面临的阻力和困难在加大。经济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觉得没有必要推进改革,改革的压力和动力在减弱。不少保守派的出发点就是巩固手中的权力,保护手中的胜利果实。
而陈皓天身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岭南省委书记,不再大提特提早就被国外抛弃不用的gdp数据,却直指导致国内现状根源的政治体制的改革,需要付出无比巨大的勇气。因为对于保守派而言,敢提政治体制改革的人,都是极右的激进主义者,是党的叛徒。
或许总理这样那样的做法让夏想并不欣赏,但和陈皓天一样,总理敢提政治体制改革,敢继续在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的今天,依然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就让夏想无比佩服总理的勇气和敢为天下先的决心。
改革派在中央不但受到极左的保守派的牵制,在民间,也被百姓所误解,现在每走出一步,都会付出无比艰难的代价。或许有一天,国民真正觉醒了,看清了形势,才会清醒地认识到,谁才是真正为百姓着想的政治家!
不过……夏想蓦然想到了一个关键点,陈皓天在提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机,大有玄机,似乎和总理刚刚在京城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讲话,互相呼应,莫非说,陈皓天是在替总理摇旗呐喊?
作为总书记一系的人马,陈皓天怎会和总理遥相呼应?夏想心中猛然闪过一个强烈的念头——许多年前,岭南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为国家的经济腾飞,做出了表率,并且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那么到了今天,岭南不再和别的省市对比并无多少实际意义的gdp数据,陈皓天的讲话表明,岭南或许将会成为国内最先实行政治体制改革试点的省份。
政治体制改革试点,不成功,便成仁,夏想的眼前,再次出现一条充满种种可能的荆棘大道。
官神 第1975章 路还很长
和卫辛的烦恼一样的是,宋一凡最近也是快乐之中,微有心烦意乱。不是因为身边追求者众多,而是因为其中一个追求者与众不同,让她十分头大。
是头大而不是头疼,就证明她对他不是有了感觉,而是他让她感冒了。
实话实说,名叫雷小明的追求者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高富帅,高大,富有,帅气,而且还有品味,不开宝马开路虎,尽管说来,现在的路虎已经被印度的一家汽车公司收购,想来还不如中国的奇瑞和吉利,不过好歹也是出身英国的贵族,多少算是有绅士味道了。
但不管雷小明多有品味,多高富帅,宋一凡对他就是不来电,但偏偏雷小明对宋一凡喜欢得不得了,不但风雨无阻地每天一百只鲜花,每周一次精心设计的求爱场景,还对宋一凡许下重誓——不追到她,他终生不娶!
让宋一凡不厌其烦,大感无奈。
以宋一凡以前的脾气,要是生气了,几句话就会呛走雷小明。但在接到宋朝度的一个电话后,宋一凡很无奈同时很有耐心地和雷小明周旋,既没有对雷小明不假颜色,又没有对他热情有加,反正就是不咸不淡地交往……只因宋朝度让宋一凡必须和雷小明相处一段时间,不能上来就拒人于千里之外。如果仅仅是宋朝度开口,宋一凡也许会虚与委蛇,假装应付,但她的妈妈也相中了雷小明,命令她务必和雷小明交往三个月以后,成与不成,到时再说。
宋一凡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被管得死死的,她都头大如斗了,早就想把苦恼向夏想倾诉,却被卫辛拦住了。卫辛以夏想现在事情太多不宜打扰他为由,让宋一凡自己处理个人私事。
况且卫辛还以自身经历安慰宋一凡,说她要和宋一凡一起勇敢地面对人生之中的插曲。
宋一凡在卫辛的劝说下,也一心认为雷小明和江安事件不过是人生之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江安就是对卫辛死缠烂打的另一个高富帅——不会成为主旋律,不想小事不小,最终还是惊动了夏想,还险些酿成大事件。
……回到阔别的省委,从省委大院门口到办公大楼,只有一百多米的距离,夏想却几乎寸步难行,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平常只敢冲他点头示意的省委工作人员,不管职务高低,和他熟识不熟识,一见他现身省委大院,都热切地围上前去,亲切地问好。
“夏书记好。”
“夏书记……好!”
不少人还纷纷伸手,要和夏想握手。
多年来被岭南省委视为洪水猛兽的吴晓阳,多少被羊城军区的大兵或军官欺压过的省委干部,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次,在夏想亲临军委直面军委领导的惊心动魄的一战之后,夏想的威名,如一股浩荡的东风,瞬间传遍了岭南省委的每一个角落。
夏想就是岭南省委无数人心目中的英雄。
几乎从来没有地方高官在和军方的过招之中胜利的先例,夏想的胜利,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和让人鼓舞的榜样作用,微笑和恭敬写满每一个人的眼神,在他们的眼中,夏想无愧省委英雄的称号。
尽管有个别张力的旧友因为张力的逝世而难过,但各方汇总的消息表明,吴晓阳必定大败,夏书记有望宜将剩勇追穷寇,继续痛打落水狗,所有人都热切地盼望着夏书记的继续出手。
其实夏想已经将吴晓阳事件抛到了脑后,吴晓阳事件的善后,是军方的内部事务,他现在已经不便再插手,而且正是许冠华和木风借机崛起的大好时机,他怎能再横插一手?
最主要的是,陈皓天的讲话始终在他心中回响,他要迫不及待地和陈皓天谈一谈,要摸清陈皓天的真正意图,直觉告诉夏想,陈皓天此举不管是不是奉旨行事,政治风险都十分巨大,除非……一上楼,夏想就遇到了林双蓬。
林双蓬和以前的态度大不相同,一见夏想就十分热切地说道:“夏书记可回来了……”
夏想和林双蓬握了握手,感慨地说道:“是呀,是回来了。”话题一转,又问,“如兰怎么样了?”
“如兰已经出院了,回梅花静养了。临走之前,她让我转告夏书记一句话。”林双蓬的神情有点不太自然。
夏想倒是坦然:“如兰有什么话说?”
林双蓬见夏想坦然面对,也就释然了,笑道:“也没什么,她就是希望你能抽空到梅花看望她一次,她有几句话要当面说个明白。”
“好,过两天安排一下。”
来到陈皓天的办公室,夏想还未敲门,门就打开了,陈皓天开门相迎。
“夏想同志,欢迎回来。”陈皓天的热情之中,饱含着真挚的感情。经历过吴晓阳事件之后,陈皓天和夏想之间的关系更进一层。
“陈书记,我一下飞机就听到了一些传闻……”夏想进到房间之间,轻轻掩上房门,开门见山地提到了问题所在,“好象有点突然。”
陈皓天含蓄地笑了:“突然?我一点也不觉得突然,现在已经到了政治改革水到渠成的时候了,再不改革,路就不好向前走了。”
夏想点头:“话虽如此,但还是要坚定地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行。”总理虽然在许多场合一直呼吁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但总书记并未就改革一事有过明确的表态,他就担心陈皓天的提议有点过于激进了。
“你的担心很有道理,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陈皓天一边说,一边示意夏想坐下,“岭南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在飞速发展了二十多年之后,现在已经初步显示出后继无力的态势,倒不是说岭南的经济已经不用发展了,而是现在经济结构已经落后于经济规模了,必须要进行适当地调整才能继续推动经济向前发展。怎么调整?只有改革一条道路可走。”
“民富国强,众安道泰,但现在的问题是,国富民穷,不还富于民,百姓没有购买力,就拉不动内需,怎么继续向前推动发展?想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就必须相应地权力下放,政府少插手经济事务。政府不能又当管理员,又参预经营,插手经济事务越多,越制约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容易滋生**。”
陈皓天侃侃而谈,向夏想阐述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当然,肯定只是一部分的真实想法,不会是全部,但以陈皓天的政治局委员的身份却耐心向夏想解释许多,足以证明了他对夏想的重视。
夏想沉默了片刻:“陈书记,道路可能充满了荆棘,而且风险极大。”
“后果我都考虑过了,当年的改革开放,岭南吃了螃蟹。现在的政治体制改革,岭南也有勇气更有能力承担政治体制改革先行者的重任。如果有什么风险,就由我一人承担好了。”陈皓天拍了拍夏想的肩膀,以示亲热,“我只问你一句话,夏想,你是不是支持我的想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