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官神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何常在
东方晓立刻拿起了电话:“小吴,来我办公室一趟。”
30岁的吴凯是东方晓的秘书,也是她最信任的亲信。
“小吴,有一个事情,需要你亲自处理一下。”东方晓认真地吩咐,“务必保证不出差错。”
吴凯立刻严肃起来:“是,我记下了。”
……下午,一则消息突然出现在网络之上。消息的字数并不多,只有百十字,透露的消息也不惊人,只是一名女副区长吃了十几年空饷之事,但其中却有一句暗示明显的话,立刻就让消息引爆了网络。
“据说,女副区长是省委某高官的情妇!”
东方晓并没有意识到的是,她点燃的事件不是一个大大的彩弹,而是一枚威力巨大的重磅炸弹!





官神 第2010章 不虚此行
到了晚上,网络上的风波已经波及到了西省全省。
一开始,雷治学并没有当成什么大事,而且他正好最近比较忙,没有上网,再加上陈皓也没有向他及时汇报,他知道的时候,事态已经闹大了。
陈皓也是失策了——其实也不能怪他失策,而是宣传部方面并没有第一时间通知他,他身为省委第一秘,也不可能时刻守在电脑面前——再加上了为了迎接夏想的上任,雷治学要求大张旗鼓地做好表面文章,要求省委上下将接待工作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几乎省委所有领导的注意力都落在了夏想的到任之上。
结果,就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或者说,纰漏。
西省的宣传工作一向十分重要,个人原因自不用说,省委宣传部长东方晓在省委班子的排名,比较靠前。虽然她被雷治学压制得喘不过气来,但也从侧面说明了一点,雷治学也确实十分关注宣传口,再三指示,宣传口不能出问题,谁给西省的脸上抹黑,他就给谁的脸上抹黑。
也正是因此,雷治学有宣传工作抓得很紧,就让东方晓感觉被剥夺了权力。
雷治学得知消息的时候,已经呈现出蔓延之势,想要扼杀消息的传播已经不可能了,他就勃然大怒,当即找来东方晓当面问罪。
“东方部长,宣传部怎么没有一点控制力度?在夏想同志即将上任的前夕出现这样的事情,是往西省的脸上抹黑。”雷治学其实并不是因为事态闹大才气势汹汹,实际上,他此时并没有意识到陈艳事件会是什么大事,网络闹得再凶也伤及不了根本,最后随便找一个说辞就能平息了民意。
他之所以生气,不过是借题发挥,想再借机打压东方晓。上次东方晓通风报信,雷治学一心认为东方晓就是和夏想演双簧,就是故意给他上眼药。
但雷治学却万万没有想到,东方晓通风报信一事,还真不是和夏想演双簧,但陈艳事件,却是东方晓故意为之。
“现在中央正密切关注西省局势,这么一闹,会让中央领导怎么看待西省的用人制度?东方晓同志,你在宣传口工作的年头也不短了,怎么就没有一点紧迫感和使命感?”
雷治学不留情面地对东方晓一顿批判,让东方晓大感面上无光,但她深知雷治学说一不二的脾气,在他训人的时候,又不能反驳,只好忍了。
好在事情是她故意为之,表面忍了,内心却是沾沾自喜,陈艳的问题要是炒热了,雷治学也别想好受,肯定让他如芒在背。所以就让雷治学先耍耍威风,早晚有他好受的时候。
从雷治学办公室出来,东方晓已经恢复了平静,没有因为雷治学雷霆怒气的发泄而坏了心情,相反,雷治学的怒火越盛,她越觉得事情真是做对了。
但她只是点燃了导火索,事情的最后走向和引爆的威力大小,不掌握在她的手中,而是掌握在夏想手中,她就很有必要向夏想汇报一下了。
拿起电话拨打了夏想的手机,提示却是关机了。
东方晓一下想起夏想应该已经上了飞机了,就摇头一笑,真是糊涂了。想了一想,就又向夏想的手机发了一则短信:“请夏书记密切关注副区长吃空饷一事。有内情。”
……就如雷治学所料一样,陈艳事件网络之上闹得沸沸扬扬,实际上并没有引起中央领导的关注。只要没有中央领导过问此事,事情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就是一个不了了之的结局。
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向京城打了一个电话,让京城方面的关系盯紧内参记者,不让陈艳事件上了内参。
做完善后工作之后,雷治学大感轻松,再加上下午收到消息,说是唐天云订了两张返京的机票,虽未明确是不是夏想和唐天云同行,但也基本上可以肯定夏想多半会离开晋阳了。想想夏想十分阴险地悄然来到晋阳,不和他打招呼也就算了,还未上任就想挖他的墙根,真是其心可诛。
好在夏想白来一趟,无功而返,也是让他大为欣慰。至于东方晓向夏想靠拢,他原本就没当东方晓一回事儿,才不会放在心上。一想到夏想偷偷摸摸前来,最后却双手空空离去,肯定十分沮丧和狼狈了,他就不由心情大好。
应该算是小胜一局了?雷治学心中冷冷一笑,他比夏想早到西省几年,又是一把手,夏想晚到,又是二把手,还想翻身把歌唱?做梦!
“领导……”陈皓敲门进来,“查过了,唐天云订了两张机场,不是用夏想和他的名字登记的,是另外无关的人。”
“哦?”雷治学的好心情一扫而完,眼皮一跳,慢条斯理地问道,“这么说,夏想和唐天云声东击西,还没有离开晋阳?”
“有没有离开不敢确定,但肯定没有走空路。”陈皓眼睛快速眨动几下,“不过我刚才注意了一下,基本上省委主要领导都还在办公室,没有什么应酬。”
雷治学也知道就算他是省委书记,也不可能防贼一样防着省委各个常委,他以开会的名义约束各个常委不得离开省委大院,也确实是有会要开,而不是无理取闹,更不是完全为了防止夏想私下和某个常委接触。
当然,其中也不乏私心。其实夏想正式上任之后,和哪个常委走近或是私下交往,他即使知道,也不可能明显流露出不满,省委书记的宽容大度还必须保持在明面之上。但实在是气不过夏想提前前来晋阳摸底的举动,约束常委行动,也有赌气的因素在内。
夏想真够狡猾的,难道说……一个念头在雷治学脑中一闪而过,难道说陈艳事件是夏想的手笔?不过又一想,他也知道事件不可能有夏想的影子在内,夏想连陈艳是谁都不知道,他要是能借陈艳当支点打开局面,他就不是人,是神了。
对于夏想为什么悄然来到晋阳,雷治学的想法是,夏想无非是想早早打开西省的局面,想将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的试点落到实处,成为他的省长政绩。夏想能借助的力量有限得很,无非是邢端台、卢渊源和曹永国的遗留势力。
邢端台三人的遗留势力?雷治学更是自信地认为,早在两年前,三人的遗留势力已经不成气候了,就算有几个漏网之鱼,也被边缘化多年了,想再重回主流政治舞台,靠一个没有多少人事大权的省长?闲来无事的时候想想就可以了,当成一种精神寄托也不无不可。
综合分析下来,作为未来政治之星的夏想,西省一任,不出意料最终会以政绩平平收场。雷治学并不想一棍子打死夏想,他只需要在夏想奔跑之时,束缚一下夏想的手脚就行,不让他跑得过快。
随便夏想再玩什么花样,爱走不走,随便夏想耍什么瞒天过海,他不奉陪了,雷治学的自信重回胸膛,摆了摆手吩咐说道:“不管了,从现在起,不再关注夏书记的动向,还有很多的正事大事要做。陈皓,布置下去,为了迎接夏想同志的正式上任,召开最后一次动员大会。”
“是,领导。”陈皓恭敬地弯了弯腰,他最欣赏雷治学自信满满的神态,仿佛一切掌握之中,只要在国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大事。跟了这样的领导,他何愁没有前途?
……雷治学如果知道他的自信险些害得他大败,如果知道陈艳事件最终会掀起多大的风浪,他一定笑不出来。
先不说长远影响,只说眼前。
如果雷治学知道其实在下午陈艳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夏想第一时间决定让唐天云不再进京,留下待命,并且再次改变了行程,从而创造一个先机,他肯定会追悔莫及。
当时,雷治学正在开会。
再如果让雷治学知道在他居高临下地批评东方晓时,夏想已经完成了他此来晋阳的全部任务,见到了所有想见到的人,他说不定会大失儒雅之态,而气得气极败坏。
而实际上雷治学更不知道的是,其实夏想在敏锐地发现了陈艳事件的背后有可能引发西省的官场地震之后,就决定插手陈艳事件了。夏想的政治敏感度比东方晓想象中还要高上许多,尽管他此时并不知道陈艳是何许人也。
夏想让唐天云留下,是因为唐天云在前去机场的路上,遇到了一起意外。意外不大,也似乎和夏想在西省破局完全无关,但事情的演变,往往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唐天云在路上遇到了拦路喊冤的一个老人。
唐天云尽管是未来的西省第二秘,但现在还不是,他也就没有资格多管闲事。偏偏路过的时候,被殴打的老人倒在了他的车轮之下,见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老泪纵横无助地扑倒在他,他于心不忍,下车扶了老人一把。
一扶,就扶出了一桩惊天大案。
再加上陈艳事件,此来晋阳,夏想不虚此行,沉寂已久的西省,将随着夏想的正式上任,而刮起一场冲天而起的旋风!




官神 第2011章 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汽车一路疾驶,由晋阳直奔燕市。
正是午夜时分,高速公路之上车流不多,但为了安全起见,汽车还是保持在了100公里的时速之内,尽管是号称最安全的沃尔沃越野车,不过在超速的情形之下谈安全,就和离开批评的自由谈论违心的赞美一样,失去了公正的意义。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失去监督的权力如果不滋生**,就和期望没有冰冻的鲜肉不腐烂一样,是美好但不现实的梦想。
如果让夏想形容,夏想会说,离开安全来谈论一辆车的操控和动力,是空中楼阁。没有安全作为前提,动力越强就距离死亡越近。没有安全作为保障,操控性再好又有何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之下,保护乘客安全为第一要旨。
就是国家保护自己的公民人身安全是一样的道理,成立国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百姓有归宿感有安全感。如果国家不能保护自己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爱国何用?
再具体到地方政府的作为,具体到政法和公安机关的作为,更是要为民请命,申张正义,主持公正,打击黑恶势力,而不是贪赃枉法,甚至自身就是披着警皮的黑恶势力!
夏想此来晋阳,本来一切顺利,心情也非常不错,但在唐天云扶起一个老人之后,在老人向他哭诉了不平遭遇之后,他的好心情荡然无存,取代的是冲天的怒火!
夏想震怒了,怒不可遏,怒火冲天!
之所以连夜返回燕市,并经燕市回京,一是因为后天即将正式上任,明天还要到中组部进行最后的例行程序,二是他决定带老人一起回京,将老人安置在京城,等他彻查事情的全部真相之后,还老人一个公道——哪怕是迟来的正义——再让老人回到晋阳。
以免在他插手事件之后,有人对老人恐吓、威胁甚至暗下毒手。
夏想坐在车后,唐天云坐在车前——不是副驾驶,而是驾驶位,今天唐天云主动开车,替代了司机,是因为有些事情不能让司机听到,也因为车上还有付先先。
虽然开车有点累,但能得领导如此信任,唐天云累也高兴。可以说此次晋阳之行,让他在夏想心目之中的位置,更加重了几分重量。
李姓老人坐在后车。
付先先随同夏想一同返京,虽是午夜时分,她却没有一点儿困意,依然睁大了明亮而美丽的双眼,凝视窗外的夜色,尽管外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
车内一时沉默,付先先就打破了沉默:“我总觉得付先锋的计划不可行,有点太冒进了,再说付家也没有那么大的实力。”
付先先突然出现在晋阳,也不是只为了一时玩心大发要陪夏想,她也有正事要办。付先锋有意染指西省的能源产业,想先从煤炭行业入手,再逐步渗透到电力和钢铁产业,就借付先先之口,试探夏想的口风。
夏想现在已经是省长之尊,再加上夏想是家族势力公认的核心力量,付先锋也必须敬重三分。要是以前,他决定一件事情的话,只需要和夏想打个招呼即可,但现在,他必须听取夏想的意见,夏想点头了,他才能开始实施。
付先先并不认同付先锋的想法,她以为夏想也会反对,不想夏想听了之后,只沉吟了片刻,竟然一口答应了。
对于付先先直呼付先锋大名,唐天云也就姑且听之,虽然微微惊讶,却不会表露出来。他对夏想允许付家插手西省的煤炭行业,多少猜到了夏想的用意,是想借外来势力和资金力量,再加上夏书记执政之后从内部出手,里应外合,才好一举打破西省的现状。
夏想微一点头:“付家就算有足够的实力,想一口吞下西省的能源产业也没有可能,就算付家有千亿美元的巨资,也无法打破壁垒。不过虽不能鲸吞,却可以蚕食。”
付家可没有千亿美元的巨资,连若菡才有。夏想的长远规划中,将能源产业掌握在自己手中,也是一盘很大的棋。但即使千亿美元巨资,也不可能长驱直入,就能横扫西省的能源产业,在国内,没有政治力量的介入,资本再大也掀不起风浪。
不懂国内政治的特殊性,前些日子米国的一些金融大亨来到国内想捞上一笔,结果也是铩羽而归。
本来夏想有意借哦呢陈手中百分之五的安达矿业的股份,介入安达矿业的经营之中,等他在西省打开局面之后,再让连若菡携巨资之威,顺势进入西省的能源产业,以逐步控制股份来达到全盘掌控的最终目的。但既然付先锋也目光长远看中了能源产业的前景,那么就让付家作为吸引各方目光的靶子,让连若菡掩藏在付家的身后,悄然出手,笑在最后。
付先锋信心十足,而夏想也是支持的态度,付先先却还是不太乐观,嘟囔了一句:“怎么你们都对西省的煤炭感兴趣?黑乎乎的,又脏又污染,好好的,怎么非要去当煤老板?煤老板都是暴发户。”
夏想总算又笑了:“现在是资本时代,也是能源时代,资本的力量和权力是一样的概念,要的是控制,而不是身份。煤老板又有什么不好?如果你是世界上最大的煤老板,全世界的煤炭资源都掌握在你的手中,你就是比美国总统权力还大的暴发户。”
付先先也笑了:“照你这么一说,暴发户也挺光荣?”
“遵纪守法为国为民的暴发户,也一样光荣。贪赃枉法自私自利的高官权贵,也一样可耻。”夏想的话是有感而发,是针对李老汉的冤屈。
凌晨时分,汽车驶入了燕市。
一行人都累了,就在燕市住下,明天一早再动身返京。
夏想却几乎一夜未睡,又和唐天云针对李老汉的事情说了将近两个小时之后,才合衣躺下。天一亮,一行几人就立刻动身,北上京城。
时间紧迫,不能耽误半分。
哦呢陈和萧伍留在了晋阳,他们仍有事情要忙。正面的事情要等正式上任之后,夏想可以借助手中的权力从容不迫地打开局面,但暗中有许多事情,就需要步步推进了,而且还不能间断。哦呢陈和萧伍今非昔比,要沉稳有沉稳,有手段有手段,要钱有钱,除了人生地不熟之外,基本二人所到之处,无往而不利。
夏想就很放心二人联合出手。
不放心的是东方晓。
开机之后,收到东方晓的短信,夏想立刻就明白过来,陈艳事件是东方晓引爆的,很明显,东方晓此举还是有强烈的政治投机性,尽管夏想也认为陈艳事件也应该曝光,但时机太敏感了,万一引发了雷治学的强烈反弹就得不偿失了。
毕竟,他还没有正式上任!
但事件既然已经引发了,再多说也无益了,不过陈艳事件事发之后,反倒让夏想更对东方晓多了提防之心。如果说季如兰的多事是任性之中有聪明,那么东方晓的多事就是投机性质多过民生。
相信东方晓如果知道夏想对她愈加疏离的态度,不知道会不会后悔拿陈艳当成突破口的做法?但不管她后悔与否,事情已经开始朝着不受控制的方向滑落了,想再收手也晚了。
夏想已经正式介入了陈艳事件。
如果说夏想介入陈艳事件,意味着西省第一轮风波的兴起,那么夏想收留李老汉,并从李老汉的遭遇入手,彻查了一起冤案错案,则是西省第二轮浪潮的源头。
西省在夏想上任之后的两波浪潮的冲击之下,将面临着一次巨大的动荡!
……回到京城,闲杂小事,由唐天云去安排,付先先也回了付家,和付先锋通报夏想的意见去了。而夏想则悄然来到吴家,和吴才洋见了一面,简单一说晋阳之行的经历。
是的,夏想此去晋阳之前,已经征求了吴才洋的同意,他不是莽撞之人,事先和中组部部长打个招呼,万一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也好由吴才洋出面以中组部的名义兜底。
吴才洋对夏想的晋阳之行,不置可否,不是不想点评,而是他现在对夏想百分之百信任,认为夏想的做法虽然不符合常规,但对夏想不能以常规论之,也就由夏想去,相信现在的夏想,已经成熟了许多。
第二天,在中组部的陪同下,夏想正式走马上任,担任了西省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代省长。当夏想的专机落在晋阳机场的时候,雷治学率领西省四套班子全体成员,到机场迎接夏想和中组部陪同人员。
中组部陪同夏想上任的是一名副部长,之前有人推测根据夏想和吴才洋的关系,极有可能是吴才洋亲临晋阳,不想吴才洋并未露面,而是由一名副部长出面,雷治学就清楚,对于此次上任,中央领导希望尽量低调。
低调,也是出于保护夏想的需要。
随后,按照既定程序举行了相关仪式,当中组部副部长在西省全体干部大会上郑重地宣读了**中央的决定和颁发了中组部的任命之后,国内最年轻的正部级高官夏想,由此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官神 第2012章 十年蓝图的快车道
夏想的上任,不仅仅预示着西省即将掀开全新的一页,也表明了国内政治体制改革从夏想一步踏入西省时起,迈出了坚实而创新的第一步。
副部和正部的差别,似乎只差了一级,并不是多么遥远的距离,实际上,却隔了千山万水!如果说副部是在正部的阴影之下,一直躲在幕后,在为上级领导服务,那么到了正部正职,哪怕只是副班长的省长,也相当于正式由幕后走到台前,担任了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拥有了独立自主的决定大权。
如果说以前的夏想虽然做出了不少实事,也奠定了身为后备力量的基础,在高层之中赢得了认可,但实际上他在国内的知名度还很低,更是没有引起国外势力的注意,那么从他担任省长时起,就等同于正式迈上了属于自己的历史舞台。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有人非要编写夏想的编年史的话,夏想担任省长的当年,是为夏想时代的元年!
从执政一省开始,夏想的仕途之路,从此迈上了十年蓝图的快车道。
夏想的上任,国内的新闻报道,都是通稿,寥寥几个字,就是简单一提夏想正式上任,没有任何点评,没有任何感**彩。
但国外媒体的报道就不同了,又是一次铺天盖地的评论。
之前只是传出风声,并未确定,现在夏想的正式上任,等于是板上钉钉的既成事实,境外媒体开始了新一轮的夏想热潮。
之所以再掀夏想热潮,并不是境外媒体实在没事儿可干,而是上次传闻夏想即将担任省长的消息传出之后,虽然掀起了一番热炒的浪潮,但部分敌对势力的媒体或许出于敌视,或许基于自身的政治需要,甚至推测夏想的上任不会十分顺利。
米国的一家一向**的报纸当时就声称,**提拔一名36岁的正部级省长,是哗众取宠还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信号?恐怕还是故作姿态而已,推出一名在以前几乎不可想象的年轻的省长,应该是作秀的成分大于实际意义,就是说,夏想不过是幌子,是表明**就推进政治改革而推出的一枚试水的棋子,是应付国内要求改革呼声压力的一种政治手段。
甚至连东瀛小国的**媒体也人云亦云地推测,也许夏想的任命最终会落空,然后转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而由团中央第一书记担任西省省长。
不得不说,一些始终有中国有偏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事务的**媒体,总是抱着极尽猜测之能事来最大恶意地推测,在夏想提拔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政治较量,有着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夏想的正式上任,等于是对不少胡乱猜测的**媒体,当头一棒。
而夏想的任命大会召开之后,境外媒体除了惊呼历史性的一刻终成事实之外,再次就夏想的履历和未来,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争论。
对,是争论而不是讨论。
争论声音最激烈并且让夏想的出镜率一度超过了本国总统和首相的国家,西有欧美,东有日韩。
尤以米国的部分**媒体为甚,在仔细研究了夏想的从政之路之后,不少资深的政治评论家不无悲哀地对夏想下了一个共同的结论——作为建国以来经历最丰富、手腕最强硬、又最神秘的第七代接班人,夏想必定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1...998999100010011002...10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