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华娱时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寉声从鸟

    我自己琢磨,不是有些假,就是太过,总是演的不满意,所以想向你请教请教。”

    黄垒听了苏浩的话,开玩笑道道:“这事呀,刚才听你说有事找我,我还担心,要是你说的事我帮不了,那我这顿饭是吃还是不吃呢”

    苏浩道:“瞧你说的,磊哥你这是寒碜我呢。”

    黄垒道:“行了,不和你开玩笑了。你刚才说要演一个有些痴|傻的角色,你自己琢磨,不是有些假,就是太过,总是演的不满意。那是你还没有透彻地理解那个角色。”

    苏浩疑问道:“我还没有透彻地理解角色”

    黄磊道:“对,透彻地理解角色。要做到这一点,研究人物和体验生活必不可少。

    先弄清楚角色因什么原因而“傻”,然后去观察这一类傻|子的行为神态,揣摩他们的思想,进入他们的世界。然后你再尝试演他们。”

    接着黄磊道:“我不清楚你要演的角色是如何傻的,但我可以给你举个演‘傻|子’非常棒的的例子,电影中‘雨人’的表演,就是非常好的学习样板。”

    1988年电影上映,演员达|斯汀霍夫曼在电影中饰演自|闭症患者“雨人”,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傻|子”的一种。

    达|斯汀霍夫曼为了出演自|闭症患者“雨人”,用了一年的时间与自|闭症患者生活在一起,观察和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和言行举止,甚至还跟电影中“雨人”的原型人物成为了朋友。

    同时,他还向精|神病理学家请教,了解这类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患病原因。

    达|斯汀霍夫曼最终在中呈现出来的表演效果是相当成功的。

    他在与人对话时从来不注视着对方的眼睛,目光一直保持着呆滞的状态;总是歪着脑袋,小动作不断;说话机械,最爱重复“defitely”(肯定地)这个单词。

    这一系列的行为动作并不是达|斯汀霍夫曼凭空想象的,而是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领悟出来的自|闭症患者的典型特点。

    当然这样的例子不只外国有,国内也有。

    文漳在出演中的自|闭症患者大福时,曾与大福的原型人物朝夕相处,观察其一举一动。

    他在电影中一直重复着一个奇怪的挥手动作,也是其研究了自|闭症患者典型特点之后刻意加上的。

    而最后他呈现出来的大福,跟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雨人”有很多相似之处,也被国内很多自|闭症患者的家长评为“最像自|闭症患者的角色”。

    冯|瓅为了塑造电影中一身肥肉、贪吃贪喝的傻哥哥一角,从早吃到晚,一个月增肥70斤。

    张靖初在出演电影中的残|障少女前,也曾去精|神病院和残|障的幼|儿园体验生活。

    苏浩听了黄垒的话道:“你的意思是要我去和‘傻|子’亲身接触,去观察这一类傻|子的行为神态,揣摩他们的思想,进入他们的世界。”

    黄垒道:“对,我认为一个演员在拿到一个角色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去研究人物和体验生活,透彻地理解角色。做好戏前功课,然后才是表演。

    而真实的傻|子是演不出来的,这个必须得让演员形成一个习惯。”

    说到这黄垒又举了个例子。

    1989电影,丹|尼尔戴刘易斯当年出演中一位有脑部残疾的角色时,除了睡觉,不论是戏里还是戏外,他时刻都生活在这个角色里面。

    甚至于他的经纪人与他对话时,他都是以智|障人士的思维方式与其交流,最后经纪人被其气得暴走。

    这就是所谓的深入体会角色。

    刘|易斯长时间处于傻|子的状态,将戏中人物的行为神态当成是一种习惯,那么在拍戏时表现出来的反应,也都是傻|子才会有的真实自然的反应,这才是成功的表演。

    同样,中达|斯汀霍夫曼在表演时,他完全是沉浸在一个自|闭症患者的世界里,有一种游离于现实生活的、自己独有的节奏和频率。

    他的表演浑然天成,角色身上完全没有演员自己的影子,他从走路、说话到思考都是一个自|闭症患者才有的反应。

    接着黄垒道:“要进入傻|子的状态,当然也需要一些技巧,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集中注意力。

    演员被放置在一个情境当中时,要忽略一切干扰,沉下心来体会角色和场景,戏里的感情自然就能流露出来。”

    苏浩听了黄垒的一番话后,感觉大有收获,道:“听磊哥说完,我感觉大有收获,我知道怎么做了,谢谢磊哥。”

    黄垒道:“没什么,咱们是哥们,我本来就是老师,和你说些我知道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剩下的就看你自己得了。”

    接着两人开始吃饭,没在说角色的事。

    吃完饭黄垒有事走了,苏浩也回到宿舍。

    回到宿舍苏浩坐在桌子前认真想着黄垒中午说的话,其实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演好一个傻|子无非是抓住两个重点:拍戏前大量地体验生活、练习模仿,理解并相信角色;拍戏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进入角色状态,才能给出真实自然的反应。




59、准备
    两个重点,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做到这两点,难度不小。

    成功塑造傻|子这类角色的达|斯汀霍夫曼,又或者是里的汤|姆汉克斯,都是非常专业的性格演员。

    所谓的性格演员,即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完全不一样,既没有演员自身的影子,也没有演员其他角色的影子。

    苏浩现在肯定不是性格演员。

    他现在勉强可以算是演员,还是演技没得到公认的无名演员,那么他演‘傻|子’,肯定会有“演”的成分在其中。

    那么自己要想拿下“刘二明”这个角色,就要花大时间和功夫去体验生活、体会角色,然后就是在拍戏时集中注意力,拍戏要心无杂念,相信戏中的环境,沉浸其中表演。

    当然第二点是后话,要等拿到角色再说。

    那就先解决第一点,去体验生活、体会角色。

    下午苏浩给常季红打了个电话,两人约好在公司见面。

    到了公司,前台小李见苏浩到来,赶紧打招呼道:“苏少,你来了,红姐在办公室等你。”

    前台小李,本名李岚,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今年刚20岁,去年就来京城闯荡,因为长得好看被刘杨招来做前台。

    苏浩听了道:“好,我知道了。现在学习的怎么样呀,有进步吗。”

    李岚道:“现在学了好多东西,可是还是有好多没学会。”

    苏浩李岚两人说的是苏浩过年回来后,第一次来公司,给公司的员工留的“工作”任务。

    希望娱乐去年就开业了,现在除了处理一下苏浩小说的出版、稿费、版税等事宜,没别的事。

    苏浩年后回来一看,大家没事老闲着也不行,就和刘杨商量。

    最后决定让公司的员工,都开始学习电视剧、电影的制作流程,制片人、经纪人、助理等职务的工作要求、条件、能力等知识,为以后公司开展业务,储备人才。

    苏浩看着李岚露出委屈道:“没事,没人叫你一下子都学会,只要一直学习一定会都学会的,不要着急。行了,你忙吧,我上去了。”

    李岚见苏浩并没责怪自己道:“我会努力学习,苏少。”

    苏浩正走着听了李岚话,停下来道:“一直说,不要叫我苏少,怎么不长记性,叫我苏浩、苏哥、浩哥都行,要不就叫苏总,就是不要叫苏少。”

    “苏少”这个称呼是刘倩起的,公司开业后苏浩给全体员工开会,大家才知道原来公司的老板居然是个学生。

    之后苏浩听员工叫自己“苏总”,他感觉有些别扭,他觉得自己太年轻,被人家“苏总”,有些召摇,这样不好,就让公司的人称自己为苏浩。

    刘倩听了苏浩的话,说不行,哪有员工能叫老板名字的,最后她规定,在公司里员工叫苏浩“苏少”,等苏浩年长些再叫“苏总”。

    结果“苏少”这个称呼就在公司传开了,苏浩说了好几次说不要叫“苏少”,感觉像是大家主家的少爷,自己那是什么少爷。

    可是没人听。

    “知道了,苏少。诶呀,苏少,我还有点事,我先工作去了,再见。”说完不等苏浩反应,转身跑没影了。

    苏浩见此不禁笑了。

    然后转身上了二楼常季红办公室。常季红虽然没有入职希望娱乐,但他是苏浩的经纪人,俩人时常见面,而见面的地点就放在希望娱乐,所以苏浩就在公司给常季红安排了一间

    到了常季红办公室,苏浩直接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红姐,我要为一个角色做准备,想体验生活,你帮我联系一家福利院,我要不定期的到福利院观察、体验,时间不定,所以一定要谈好。”

    常季红听了苏浩的话道:“是你要试戏的角色,张扬的新电影”

    苏浩道:“对,是的。张扬导演说有个角色适合我,但因为投资人有中意的演员,所以要试戏。我想多做些准备,增加胜算。”

    常季红道:“好,那我给你联系,联系好通知你。”

    说完体验生活的事,常季红就离开了。

    苏浩找到刘杨道:“杨哥,你抓紧培训公司的人员,太专业的知识就请外面的老师教。无论我这个角色能否拿下,下半年公司都会拍摄一部电影试试水。”

    刘杨疑问道:“下半年拍电影”

    苏浩肯定道:“是的,公司开了不能慌着呀,肯定要有所动作。”

    刘杨道:“可是咱们公司还没能力自己拍摄电影。”

    苏浩道:“没事,不是马上就拍,下半年才开始呢,你现在就开始招聘人员,到时看看是咱们自己拍还是和别的厂联合拍摄,这些到时再说。

    我现在剧本还没写呢,只是刚有这个想法。”

    刘杨听了苏浩的话道:“好,那我现在开始准备。”

    接着两人又谈了会公司的事,然后苏浩就离开公司,回学校去了。

    接着从第二天开始,苏浩每天只要没课,他就去福利院观看那些被称为“傻|子”的,智力障碍患者。

    这期间他和这些人一起吃饭、和他们一起玩乐、试着和他们交谈等等,在此过程中观察他们的表情、眼神和整个身体状态,还有他们的生活状态。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相处,苏浩发现这些人都非常单纯,看人时目光天真,而且一直盯着人看,目不转睛,这样造成目光一直保持着呆滞的状态,与人说话时,说话机械,总是重复,歪着脑袋,小动作不断,都会用手紧紧攥着衣角,爱傻笑。

    他们有一种游离于现实生活的、自己独有的节奏和频率的生活状态,而且大部分智|障患者因为药物原因或者激素紊乱原因会出现肥胖的症状。

    苏浩总结出这些特点后,每晚回学校后都会自己练习,试着让自己演出他们的状态。

    可是练习了近一个月苏浩还是觉得演的不好,他又找到黄垒请教。

    黄垒告诉他,体验生活的方法,其实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60、开始
    演员通过观察并模仿傻|子的形态特征,再加上自身的二次创作,慢慢把行为动作细化、复杂化,最后建立起一整套形态动作,以形态展现心理,这个时候傻|子的心理状态就已经在演员的内心世界中慢慢浮现出来了。

    演员内在的自我感受也越来越跟角色靠近,演员也会越来越相信这个角色。

    而演员演好一个角色,其实相信角色只是演好傻|子的前提,真正考验演员的还是拍戏时呈现出来的状态。

    因为一个真实的傻|子不是演出来的,而是自然反应出来的。

    黄垒说,能演好傻|子的,要么就是真的傻|子,比如1992年谢|晋拍时就启用了真正的智|障儿童出演;要么就是悟性极高,能够抓住傻|子的魂的演员,拍戏时不是自己,而就是一个傻|子。

    傻|子的表情、眼神和整个身体状态,这些东西是演不出来的,这个必须得让演员形成一个习惯。

    就是所谓的深入体会角色,就是在表演时,把自己作为正常人的世界排除在外。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表演时,一定不能带着正常人的角度、感觉去演。

    而且演这类角色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演员被放置在一个情境当中时,要忽略一切干扰,沉下心来体会角色和场景,戏里的感情自然就能流露出来。

    听了黄垒的话,苏浩就又开始自己练习,每天晚上练习完,第二天去福利院,苏浩就看着这些智|障患者,对比自己的表演和他们还有那些不同,寻找差别差距,记下来,晚上回去再改进。

    苏浩就一直这样体验角色生活,一直到常季红打来电话。

    转眼时间来到五月中旬,这天晚上苏浩还在镜子前练习,电话响起。

    苏浩接通电话,是常季红打来的,道:“红姐,找我有事”。常季红知道他这段时间都在练习,一般没大事是不会找他的。

    电话那头常季红道:“恩,有事。苏浩,刚才张扬的助理通知我,后天上午面试,让你到时准时去试戏。”。

    苏浩听了常季红的话道道:“要开始试戏了,好,我知道了。”

    接着常季红道:“苏浩,试戏马上要开始了。不管你练得怎样,明天都不要练了,休息一天,养精蓄锐,后天上午我开车接你去面试。”

    苏浩道:“好,我知道了,谢谢红姐”。

    然后两人挂了电话。

    苏浩挂了电话,看看镜子里的自己,这段时间因为一直在练习都没功夫打理自己形象,而且自己比以前胖了得有十斤多,这还这真和“刘二明”这个角色的形象有些接近呀。

    然后苏浩不再练习,不再想关于角色的事,洗漱睡觉。

    第二天一天苏浩没有在想关于“刘二明”的任何信息。

    第三天,早上八点,常季红准时来到北电,接上苏浩立马就向面试地点而去。

    车上常季红看了眼有些发福的说道:“苏浩,这次的面试其实主要就是面试电影男三号,男一号、男二号已经定了。

    一会儿面试时,千万不要紧张,即使过不了也没事,只是一个“男三”,放轻松把你这段时间体验生活的成果表现出来就行。”
1...5354555657...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