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婚姻的温度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西府布衣2
徐艳红点点头,看李晓带着陈静进了电梯,她转身进了包房,脸上满是杀气。
一直来到停车场,陈静只是低着头流泪,一句话也不说,李晓也不好开口问她晚上的事,想了想,还是安慰道:“陈静,你现在刚参加工作,社会很复杂,有些事还是要注意分寸,和别人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好了,我不会对任何人说,你快打车回家吧。”
陈静默默弯腰鞠了一躬,然后转身去路边打了辆车,很快就离开了。
李晓点了支烟,想了想,却拿不定主意,这件事告诉不告诉梁晓怡?昔日的小舅子不成器,现在陈静又受到潜规则sāo扰,梁晓怡知道了又能怎么样,还不是多生气一回?
想到陈大勇和梁晓军过从甚秘,李晓不禁自问,为什么梁晓怡的家人总是意外不断?岳父出事意外身亡,徐兰兰遭受侮辱,梁晓军变成了渣男,难道梁家是受到什么诅咒了?
李晓想了想,拿起手机给母亲打了过去:“妈,豆豆还好吧。”
张梅的回答似乎可以压低了声音:“放心,豆豆高兴着呢,晓怡下午下班就过来了,看样子今晚又不走了。晓晓,你不要回来,既然离婚了,就尽量少和她接触,哪天把张静带回来,让张静试着和豆豆处一处。”
看来母亲已经倾心张静了,“妈,我知道了,张静来也没有用,豆豆已经懂事了,以后再说吧。”
......
第二天早上九点整,李晓召开了区长办公会,邀请了区纪委书记龚鹏列席会议。龚鹏眼里都是血丝,显然昨夜是通宵作战。
徐艳红先通报了区第一中学昨晚公款吃喝玩乐的调查情况,接着龚鹏从纪委角度出发,介绍了初步审查情况,并建议对区一中违纪的领导进行纪律处分,对校长刘长学记过,其它班子成员警告或者诫勉谈话。
李晓一听,立即否决了:“这不行,处理的太轻了。区里财政刚缓过气来,他们就敢这样挥霍公款,一顿饭动辄六千多,这还得了?一中的情况是这样,那么其他中学呢?我看要好好刹刹这股歪风!”
顿了顿,李晓继续说道:“我们现在工程遍地,项目众多,这样处理何以服众?我亲眼看到这个刘长学还sāo扰女下属,龚书记,你们先成立专案组,最好查一查学校的账目,我总觉得这个人有问题,一定要把他当做一个典型来抓。”
龚鹏神色很为难:“我也觉得这样处理太轻了,可是昨天晚上马区长就打来电话,让从轻处理,还让我们就事论事,不要牵连甚广,以免影响东城区的形象。如果要成立专案组继续调查,就要上常委会研究。”
李晓冷哼一声:“浊者自浊,清者自清,我们区还出了马建国这样的腐败分子,难道就不影响东城区的形象?龚书记,你先放心大胆安排人去查,至于批准的问题,下午我们就上常委会。”
想到马卫东竟然替这些不正之风说清,李晓越发不想放过:“我看要把这个案子办成铁案,如果有人阻挠,我就邀请市纪委和省纪委派人配合你们,我看谁敢拦?区里的作风要来个大整顿,越是经济形势大好,越要注意廉政建设,否则,后面会出大事的!”
徐艳红看着李晓杀气腾腾的样子,心里明白,刘长学完了!区里今年对各个学校拨款不少,依刘长学的作风,没有问题才怪了。
下午,李晓提议的常委会如期召开,在李晓的坚持下,常委会以多数票通过了他的提议。刘长学被停职待查,一中长期受打压的支部书记,因祸得福,暂时主持学校的工作。
接下来,龚鹏也很给力,只过了三天,就查到了刘长学的贪wū证据。仅仅一个教学设备采购,就查出他单笔收受回扣三万多元,其它问题也是一大堆。学校两个副校长、后勤处长、财务科都查出了问题,几乎成了窝案。
区纪委当即立断,“双指”了学校的涉案的五个领导。区里及时调整了学校的班子,并且通报全区。区纪委再接再励,又把区中医医院的院长给“双指”了。
这是大案要案,区纪委又抓了公款消费、公车私用等热点问题,查处了十几起案件。在李晓的力推下,东城区刮起了一场反腐风bào,区里的风气为之一震,各机关的工作效率都提高了不少。
随着反腐的深入,十多个东城区中层领导落马,四十多人被处分。进了班房的刘长学校长,只因为摸错了一次大腿,抱错了人,竟连累五十多人受了处理,不知道他知道了内情,会不会连肠子都悔青了?
李晓的铁粉,山城报社的记者宋茜,全程跟踪了东城区的反腐行动。最后在山城报上刊发了一篇长篇通讯,报道了这次反腐行动,虽然没有直接点李晓的名,但是,李晓早已名声在外,东城区经济发展快,反腐抓的紧,知情人都知道这是李晓的手段,致使李晓在坊间的名声大躁。
纪委查案一直是扯起葫芦起了蔓,有些案件线索必然延伸到东城区外,不出意外,竟然牵连到山城市第一公子宋维军的公司。龚鹏为难之际,李晓却让龚鹏暂时停止继续深挖,对付宋维军这种人,靠一般案子根本就做不到。
上次冲击区政府后,宋维军进了次省纪委,做事倒收敛了许多。不过,东城区工程多,宋维军自然闻着血腥味追了过来。李晓和宋维军的冲突,自然不可避免了。





婚姻的温度 第129章 又起风波
,最快更新婚姻的温度最新章节!
六月二十一日,大暑。山城的岁月,在酷暑中依旧那么有滋有味。
这一天,东城区设立管委会的申请,省里完全同意了,批复后的申请已经下发到山城市,李晓应邀赶到了王英的办公室,看到了申请的传真件。
申请报告上,省里二号周舟方的批示是:同意!速办!新增编制由省编办下拨指标,所需经费由省财政拨付,新增机构人事尊重东城区意见,由山城市主持办理!
在周批示的上方,西省一号秦云海也批了一行字:由办公厅牵头,有关部门协助,一周之内办结!
“李区长,这下你满意了吧,我早上和宋市长通过气了,省里会下拨专项经费给你们,但是市里财政也很困难,六月份工资还没有拨付,你们现在资金宽裕,是不是给市里支援一下。”
李晓的确很满意,只要人事主导权在东城区,其它事情都可以商量,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王书记,区里上次支援了市里三个亿,但是区里摊子铺的太大,我们也要jīng打细算才能应付。但是您开口了,我再难也答应了,那就等省里专项资金下来,区里再给市里一千万吧。”
王英知道李晓和宋天明不对付,能松口给一千万已经不错了:“好,一言为定。你先坐下,我们商量一下管委会领导班子人选。”
省里这次效率高得惊人,第三天,省里两个办公厅和公安厅、财政厅、省编办等六个厅局联合下发文件,批复同意在东城区设立管委会,对管委会下设机构的申请也原则性同意了。
和文件同时下来的就是一百多个公务员编制指标,当然这些编制是要考试的,逢进必考这是大原则,谁也不能例外。同一天,省财政就拨付给山城市基建专项资金二千五百多万,用于新设立管委会和五个执法部门的基建。
市里财政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宋天明看到省里有拨款,毫不犹豫就全扣下了。当然他不会这么鲁莽,很技术性的暗示了财政局长,没有宋天明签字,谁也别想划走一毛钱!
当然这个小动作,王英不知道,李晓也不知道。
按照省里的文件jīng神,这次新增机构,主导权在东城区。市里五个相关局和东城区联合成立了筹建管理办公室,人事调配办公室,主管五个分局的建设和人事调配。新增公务员的招考工作,自然归省人事厅负责,公开招考也是面向全省的。
市里五个相关市局心里也不乐意,白白让东城区占据了主导权,还要自己出人出力。但大势所趋,经过一番波折,五个分局分别挂牌成立了。目前办公场所和人员还没有影子,只能是发了个空头文件,在东城区政府大楼外多挂了五块铭牌而已。
李晓当然不满意了,两个工业新区等着用人,你们一个文件几块牌子就当完事了。王英敲了李晓一笔,还等着宋天明主动汇报专项资金的情况,顺便通知他东城区划拨给市里一千万救急。
连续三天,当刘力东代表基建办公室,拿着省里的红头文件,好不容易找到宋天明签过字,找市财政局长签字划款时,却怎么也见不到局长的人。跑的次数多了,好不容易把人堵住了,财政局长怎么也不签字,借口找了一大堆,就是一毛钱也没有。
刘力东还想着多说好话,送些礼打通他的关节就行了。瞅了一个晚上,刘力东亲自找到财政局长家里,送上烟酒,顺带也夹了些“私货”,求情作揖好话说了一筐。
财政局长笑咪咪地收下了烟酒,却把夹带的“私货”退给了他 ,一副两袖清风的样子:“东城区那么有钱,垫付些钱,基建工程可以先干着嘛,省里的专项资金今后肯定会拨付给你们的。好了,你回去吧,我要休息了。”
刘力东被客气的请了出来,气愤之余也明白了。他本身就是区财政局长,这今后拨付里面的猫腻怎么能不清楚。等基建搞完了,这就是漫长的挤牙膏行动了,能从市里挤出一顿刷牙的牙膏还算运气好的。
这事情自己也捧不住了,还是告诉李晓吧。
这天早上九点多,刘力东就找到李晓办公室,“李区长,省里的拨款可能泡汤了。”
嗯?李晓心里一沉,拨款泡汤了,这是开什么玩笑:“老刘,怎么回事?”
刘力东一五一十把几天要款的经过详细说了,李晓听得眉头紧皱,点了支烟,好半天回不过神来。
看来上次的三个亿让有些人尝到甜头了,这次自己答应王英,给市里一千万还喂不饱人家的胃口。
李晓想了想,又问了另外的问题:“人事调配办公室有什么动静吗?”
刘力东很意外,想了一下,然后摇摇头:“成立之初开过一次联席会议,就没有什么动静了,市里可能想用人事权让区里在资金上让步,据说是宋市长给他们开会了,可能暗示了些什么。”
李晓自嘲地笑笑:“这就是说,人没有钱也不给,让我们唱空城计。有些人的胆子够大的,省里一号二号的批示也敢做手脚,有意思!老刘,就当没有这件事。既然办不成就不办了,你今后也不用再跑了,我们还有自己的事要忙。既然他们坐得住,我们就坐得住!”
刘力东离开口,李晓给王英打了手机,否定了给市里拨付一千万款项的约定,然后也不解释理由,冷冷地直接挂了电话。接着,区里抽调到两个联合办公室的人员接到通知,全部撤回区里,大楼外悬挂的五块铭牌也被撤了下来。
东城区的异常王英很快就知道了,意外之下让秘书把谭小青请了过来。谭小青对东城区的事可是门儿清,自然把市府的举动告诉了她,还把李晓今天的举动说了出来。
顿时,王英心里全明白了,李晓这是又要搞事情。
“小青,省里给东城区下拨了专项资金,他也答应给市里一千万,现在市府还这样卡着,那边到底想做什么?难道上次的三个亿也换不来一点人情?”
“人情?”
谭小青戏谑地笑笑:“你把你的位置让出来,那边才会满意。东城区发展的越好,越发显出某些人的无能。你能让李晓拿出钱来,那是李晓感激你支持他。可那边现在能让李晓拿出一毛钱来吗?三个亿都给了市里,这两千多万市里却卡得死死的,你如果是李晓,你能咽下这口气?”
王英点点头:“人就是为一口气活着,不知道李晓会怎么做?”




婚姻的温度 第130章 二号来了
,最快更新婚姻的温度最新章节!
对市府刻意卡东城区的脖子,李晓什么反应也没有,仍旧忙乎区里的大事。
很快,时间进入了七月份,东城区增设机构的事,好像被所有人遗忘了,市府终于拨付了六月份的工资,平息了干部的埋怨,一切都显得很和谐很美好。
接着更有好消息传来,东城区金融中心的招标和商业区的招标顺利开场。东城区东城国投公司,和四家外资银行顺利签约,接着就像魔术表演,十三家国内金融机构和东城区签约,合同签约资金超过了一百亿,这还不算东城国投公司固定投资的八十多亿土地作价入股的资金。
商业中心招标还没有开始,东城区的招商引资额度就过了千亿大关。李雅萍也不甘示弱,借着金融中心开门红的东风,挽起袖子和六家国内著名的商业集团,在谈判桌上杀了个几进几出,最终李雅萍又多了个“拼命三郎”的外号。
李晓代表东城区和六家商业集团签约后,合同引资额达一百六十多亿。商业中心预留的空地还有一小半没有招标出去,这还是李国良出面说情,给省里和市里几家商业公司留下的人情。
这时,一家毫不起眼的南平公司也参与了城区的商业中心投标,并且出人意料地拿下了东城区机械厂的三百亩土地使用权。
七月中旬,当一切尘埃落定,东城区招商的大戏也接近尾声。这回李晓也不低调了,东城区在国贸大酒店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公布东城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发展情况。
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接到邀请函,已经落户的外商企业也接到了邀请函。发布会后,晚上还有台办出面举行的盛大的招待酒会。值得玩味的是,市里领导只有王英和谭小青就到邀请函,其余的领导都没有接到邀请函。
因为有确切的消息传出,省里二号周舟方有可能会来东城区调研并出席发布会,可李晓偏偏不邀请市里其它领导,这让市里情何以堪?
宋天明坐不住了,及时提议召开了市常委会,提出市里作为东城区的上级,必须统管东城区的新闻发布会,理由是这次发布会和酒会规格太高,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事件,会在外界造成不好的影响。
宋天明正气凛然地说完,没有了姜斌这个队友,结果没有人响应,会议有点冷场。宋天明只好亲自出马继续唱独角戏:“我看东城区最近的行为有点无组织无纪律,目中没有上级,这是很危险的。我看谭部长走一趟,先和东城区谈一谈,这也是你的工作范围嘛。”
谭小青心里暗道一声可耻,正要拒绝,李国良抢先开口了:“一个新闻发布会而已,小题大做了吧。我们是东城区的上级不错,那省里和台办算不算东城区的上级?这次还有外商出席,省里需要不需要统管?人家引来千亿的资金都没有出问题,说几句话就会出意外?我们应该相信东城区的能力不会比我们差!”
宋天明怎么能听不出李国良话里的暗讽,他的脸红了红,然后又看着王英,“不说统管了,王书记,我们去做做服务也好嘛,也算是支持区里的工作。”
宋天明又甘愿给李晓提皮鞋了,这个借口也太烂了点。谭小青终于忍不住笑了:“宋市长的想法还挺特别的,你对东城区的确很支持,我们大家都看在眼里了。”
不少人脸上都露出戏谑的神情,王英知道李晓此举必有深意,她怎么会去破坏:“既然区里没有邀请我们全部去,那我们就不要去做这个恶客了。宋市长,你如果坚持自己的意见,那用不用举手表决?”
宋天明只觉牙疼,无奈地摇摇头。举手表决,欺负人是不是?你难道不知道我现在是少数派?
市里的波动似乎和东城区无关,李晓和马卫东也配合得不错,在有意的安排下,东城区的大小干部都积极动了起来,接待的准备工作无声的展开。
随着国内外媒体和企业界的代表纷纷莅临山城,酷暑之中有了几许热闹。在如此喜庆的气氛中,又透出几丝诡异来。市财政局长竟然主动联系刘力东,让他去市里划拨款项。
这是太阳从西方升起了?刘力东百思不得其解,请示了李晓。李晓也很意外,既然市里愿意拨付,那就看看他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刘力东来到市财政局,见到了局长。局长很热情,竟然主动起身和他握手言欢:“哈,刘助理,你这么快就到了。快请坐,先喝口茶,这天气在外面走很辛苦的。”
刘力东看着他过度的热情,眼皮直跳,心里直感觉没有好事情。果然,谜底很快就揭开离开。
“省里下拨的款子按说应该早就拨付给你们,可市里实在是很困难,大家都要吃饭吧,所以,就暂用了一部分发工资了。今天先拨付你们三百万,基建工程你们先干起来,随后市里宽裕了,会尽快把余款拨付给你们。你要相信我,相信市府。”
相信你还不如相信鬼!两千五百万的巨款,你只给我们三百万,余款还没有眉目。市财政库里空荡荡地都能跑老鼠了,你让我信你?
刘力东脸皮直抽抽,努力挤出几丝笑意:“这样啊......那我得请示领导,毕竟空额太大,工程一旦开始,就要到别处找钱垫付,我得好好想想办法。”
市财政局长很理解地哈哈一笑:“办法总比困难多,你一定会有办法解决的,毕竟你们东城区有钱,哈,你懂的。”
“那我先告辞了,再见!”刘力东也不想和他磨牙了,自己那还有一大摊事情等着呢。
出了市政府院子,刘力东打了李晓的手机,把和市财政局长,见面的事转述了一遍。
李晓默默听了,只简单地回了连个字:“省领导要来东城区调研,有些人急了,呵呵,三百万,少一分我们就不要。”
又是三天过去了,这天就是东城区预定的新闻发布会的日子。
早上九点多,周舟方只带着一个秘书一辆车,很低调地来到山城。车下了高速,他让司机停下车,然后让秘书通知王英和李晓两个人过来。




婚姻的温度 第131章 防不胜防
,最快更新婚姻的温度最新章节!
王英和李晓很快来到高速路口,见到了周舟方。王英自然要邀请他去市委听取山城市的工作汇报,可周舟方拒绝了。
他抬手指了指李晓,爽朗地一笑:“今天什么汇报也不听,也不想惊动任何人,我就是想来看一看这个年轻人在东城区折腾出了什么场面。李晓你来做向导,我想实地看看外商的工地现场。”
王英只好上了周舟方的车,李晓开着自己的车,想到领导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来东城了,他就率先向下梁镇开去。
二十几分钟,到了下梁的南区工地,李晓靠边停下了车,后面跟随的专车也跟着停下。李晓跑去替领导拉开车门,周舟方下来,站在笔直的马路上,看到广阔的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不由心怀大慰。
李晓也放下拘束,指着鼎城集团的工地,详细地介绍了起初的构想和现在项目落实情况。周舟方不停的点头,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
当走到一处工地,看到有政府模样的人也在现场忙碌,周舟方有点疑惑:“这是你们区的干部吧,人家企业的建设工地,他们在做什么?”
李晓立即解释道:“他们是区里包干服务的干部和区纪委的干部。每一个项目签约,区里都会分配干部定点跟踪服务,帮着企业解决问题,直到企业开始生产才能撤出来,出了问题是要追责的。”
“哦,这个办法不错,不用企业多跑冤枉路,效率也高。”周舟方不由赞了一句。
“至于纪委的干部,从项目招标就跟着了,也是划片包干,主要监督工程质量和材料采购环节,也对区里干部进行监督,防止不廉洁事情的发生。”
“这样做也不错,可企业能答应头上有个监工,你们项目也多,纪委有那么多人?”周舟方道出心里的疑惑。
“企业不答应也不行,这是当初签合同的时候写进条款的,纪委人员也会为企业跑跑手续,他们现在可受欢迎了。我们区纪委也没有这么多人,市纪委支持了我们三十多人,也够用了。”
周舟方自然清楚派驻纪委人员的作用,沉思了一阵,突然问道:“李晓,当初让纪委人员参与项目,你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是有人让你这么做的?”
“没有人让我这样做,我是出于保护干部的需要。我们是想发展经济,可不能出现修起一条路,却倒下了一批干部,成功了一个项目,却毁了几个领导。我是想尝试一下,尽量从制度上堵死一些漏洞,目前看来效果还很不错,我们的项目这么多,可没有一个领导倒在这些事上面。”
周舟方若有沉思,看着李晓,眼神越发亮了:“我就说万书记对你这么支持,原来是你这个尝试替纪委也长了脸。好,很好!”
周舟方后面就没有再怎么问项目的事情了,一边随意走着,一边和李晓聊起了经济方面的话题,内容丰富庞杂。李晓的一些想法和思路,不时就让他眼前一亮。
当一行人走到靠近南面山脉时,周舟方不知想到什么,指指大山,看似随意地说了一句:“平原县区条件好,发展起来就很容易,可这大山深处还有些县区,还处于贫困线以下,发展起来就难了。”
周舟方平易近人,李晓又是打算要走的人,心中就没有了顾忌:“首长,我倒不这么看,山区比起平原县区人口少资源却多,只要交通顺畅,只要能抓住特色,发展起来却比平原县更容易。”
“哦!你有什么好办法?”周舟方明亮的眼神,死死盯着李晓。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条件不同,应对方法就不相同。但是外乎就是因地制宜四个字而已。”
周舟方怔了一怔,默默想了好久,才感慨地说道:“年轻真好!有胆子,有想法,很好!”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周舟方结束了调研。李晓想邀请他吃午饭,然后出席下午的新闻发布会。
1...9394959697...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