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烽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瑞根
之所以这么快就能取得这一诏令,原因很多。
一是关中局势有些不稳,党项人和山南西道观风使杨文昌的联手大败吐蕃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战功,迫于杨文昌的实力迅速膨胀,朝廷不得不封赏杨文昌,不但赐爵,而且还正式任命其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节度使之位一封赏,也就意味着杨文昌具备了节度整个山南西道的权力,虽然这个权力仍然需要通过其实力来实现,但毕竟有了这个名义,那就大不一样了。
由于杨文昌的实力急剧膨胀,使得朝廷也觉得需要一些对朝廷更为恭顺的地方藩阀来支撑了,那么江烽取得了淮右观察处置使的这一跨越式擢拔,而袁怀河也同样取得了蔡颖亳观察处置使这一职位,但是却对要求任命袁怀德的颍州刺史一职搁置了。
二是江烽对朝廷表现出来的恭顺,尤其是敦请朝廷派出官员管治和州,更是让朝廷喜出望外,对江烽的观感更是好得爆棚,要知道现在令不出关中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事实了,现在突然来了一个要求朝廷派遣官员到其麾下治理的藩阀,简直就太让人“感动”了。
三是李瑾和尉迟无病的从中撮合,这也是相当关键所在。
观察处置使府和防御守捉使府并无太大变化,但是辖地的膨胀也就意味着事务的迅速增多,府中六司的事务也开始向下延伸,从三州到五个半州,这种变化也体现在人手越来越不足了。
哪怕是大道学堂中每三个月就有一期短训班的学员新鲜出炉,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各州县和观察处置使府的需求,而现在司功参军暂时由杜拓兼任,每一期的学员分配都不得不面临着来自各州县主官的争抢。
这也是陈蔚认为开科考试势在必行的一大主因,实在是吏员缺额太大了。
张吉泽之前对术法一道很感兴趣,但是让他很失望的是他对术法一道实在是缺乏天赋,虽然跟随着一位方术士习练过三年,但是最终得出的结果是他在这方面很难取得成功,沮丧之下张吉泽不得不重新选择了读书。
作为张氏一族的子弟,他并没有费多少周折就进了大道学堂中学习,在大道学堂中有了一些术法底蕴和自小就读书的他比起其他人表现更好,所以很快就获得了毕业加入寿州刺史府成为一名六曹吏员的机会。
随着防御守捉使府对各级吏员的选拔需求,张吉泽有幸被选入了防御守捉使府中司士参军麾下,专司与正式合并了材官所的道藏所进行协调沟通和对接的事务。
这些车辆的使用状况都将被张吉泽记录,并最终撰写成为报告反馈,以便下一步做出进一步的改良。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种双轮板车的情况还不错,两个夫子可以轻而易举的推动十余袋粮食,而且在速度上也比独轮车更快,只是在对道路的宽窄度上要求要高一些。
****************************
“轰隆”一声,雨终于下了下来。
连续闷热了几日,一直都以为雨快要下来了,但是却始终迟迟未下,现在终于来了。
伴随着大风,窗户不停的摇动,厅堂里的光线也顿时暗了下来。
杨勋已经走马上任庐州刺史,濠州刺史暂时空缺,由濠州长史孙泽暂代。
原本江烽是有意让杨勋先在濠州呆一段时间之后才赴庐州上任的,但是杨勋向江烽保证孙泽的能力绝对值得信任,甚至说濠州许多工作他都早已经交给孙泽,这才让江烽稍微放心。
不过接下来孙泽的表现也的确让江烽十分满意,尤其是在大批粮草辎重运送而来,船队也陆续抵达钟离时,孙泽提前所作的许多工作都得到了展现。
“水军第一军走到哪里了?”
“已经从颍水入淮水了,前两天汝水上游下了暴雨,淮水水位有所上涨,估计船队下来会很快。”梅况回应道。
江烽的目光仍然落在悬挂在正中央的地图上。
站在厅堂两侧的武将文臣们都保持着沉默。
“骑一军和骑二军呢?”事实上这些问题江烽早已经问过几遍了,但是他还是下意识的想要问一问,因为这一仗太关键了。
“骑一军已经开拔到了涂山附近,正在那里进行最后的整训,骑二军还在浍州,他们的马匹刚刚补足到位,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训练适应。”崔尚回答道。
涂山距离钟离只有几十里地,也就是说骑一军事实上已经做好了战前准备了,但骑二军却还不行。
“怕是等不及了啊。”江烽摇摇头,“浮桥搭建准备停当了么?”
“君上放心,六个时辰之内就可以搭好两座浮桥,各种物资均已经准备停当了。”崔尚信心十足的道。
“我是不是太唠叨了一点?”江烽忍不住哑然失笑,“我一直以为自己很有大将风范,泰山压顶不变色,没想到真正到了关键时候,还是有些紧张啊,呵呵,自己给自己打气,败了,大不了退回淮右重来,反正李昪和蚁贼还打得不亦乐乎,没心思来管我们,但又怎么愿意败了呢?”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了进来,王邈大踏步走了进来:“君上,第六军、第八军已经抵达城外,正在扎营。右厢军第一军、第二军也已经过了定远,预计后日可到。”
“唔,看样子秦汉和成淦他们是真想要在这一战中有所表现啊,好事儿,我也很期待。”江烽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万山,涣水的勘测没有问题吧?”
“君上放心,我们安排了四组,分别相隔五里地位一组选择渡河点,截止到昨日,反馈回来的情况都很好,渡河没有问题。”张万山赶紧回应道。
渡淮之后北上,就需要渡过涣水,而蕲县就在涣水南岸,姚承泰的主力一部就驻扎在蕲县。
“白陵,时间一定要算好,另外,子钰你和春来率水军、以及右厢军的第一、二军突袭通桥,时机一定要拿捏好,嗯,得好好计算一下。”
江烽的目光重新回到地图上,脑海中的规划一遍又一遍的过,他也清楚规划得再好,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你无法将所有意外计算在内,只能交给带兵大将去临场处置。
按照计划,步军从钟离渡河北上,进攻蕲县,这势必吸引姚承泰的注意力,而梅况和田春来率领水军船队与第一军、第二军乘船走汴渠,经虹县北上突袭通桥,截断蕲县姚承泰军的辎重物资供应,这样一举击溃姚承泰驻蕲县部之后,再来进攻符离,围歼姚承泰主力。
破防盗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 /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d3sb .com 谢谢!





烽皇 第十九节 风险,变数
新第三书包网域名:www.d3sb .com 请书友收藏
这个计划看上去很美好,但是却不可避免的有许多隐患和不确定因素。
首先水军要突袭通桥,这条水路不可谓不多艰。
两军水军加上两军步军走汴河,意味着需要从泗州的州治临淮和盱眙之间通过,盱眙也就罢了,但临淮虽然俞明真未曾在这里驻军,但是哨所和斥候是少不了的,也就是说要从这里过,就是在人家眼皮子下通过,这是其一。
就算是通过了临淮,沿着汴河北上,要过虹县,这又是泗州的一个咽喉县份,同样也面临如此问题。
四军一万人,起码需要接近一百条大船,不但后勤压力极大,而且这一线需要走接近十日,沿线的补给很棘手,一旦登陆靠岸就很容易被人觉察出端倪来。
“君上,突袭通桥,恐怕有些问题。”梅况和田春来也就这个计划研究了许久了,反复商讨之后,才觉得还是需要变更一下。
“哦,说。”江烽面色不变。
“一百条船带一万人走这条路目标太大了,哪怕是假借粮船之名,还是太大了,不可能不让从临淮到虹县这一线的感化军哨卡查验,规模如此大的粮船,以感化军那帮人的作风肯定会以为是一条大鱼,牵绊不会少,很容易暴露。”梅况沉声道。
“那你们觉得该如何?”江烽耐心的问道。
“属下觉得右厢军第一军、第二军不随我们走,而是晚两天走。”梅况有条不紊的道:“我们水军第一军、第二军也只出动三十条兵船,辅之以几条粮船作掩护,通桥驻军数量不多,一鼓而下之后,右厢军在跟进来,这样更稳妥一些。”
“但通桥杵在蕲县和符离之间,距离两城太近,一旦姚承泰反应够快,你们恐怕要承受的压力就会很大。”江烽皱起眉头。
通桥乃是故宿州州治所在,后宿州被撤归并入徐州,这里逐渐萧条下来,却正好处在彭城——符离——蕲县这条驿道与汴河交汇处,所以仍然规模不小,驻军有姚承泰的一个军。
更为关键的是蕲县和符离距离通桥都只有二三十里地,半日时间援军就可赶到,水军登陆之后如何控制住通桥?能否抵挡得住来自两边的夹击?
“君上,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姚承泰的主力从符离调出来,如果姚承泰主力都龟缩在符离城中,我们这场仗才真的不好打了,或许就是让姚承泰觉得通桥不好守,他们能够抢在南线我们步军攻下蕲县之前重夺通桥,才能把他主力拖在通桥消灭,我们下一步才能一举拿下符离呢。”
田春来的建议也是中肯之言,也赢得了在座其他将领的支持。
“君上,春来之言有理,姚承泰加上屯军和亲卫军两万大军,符离、通桥、蕲县纵向分列,两头重,中间轻,但粮草辎重物资均存放于通桥,就是没有料到我们会从水上绕这么大一圈子突袭通桥,一旦控制了通桥,姚承泰势必拼命要夺回通桥,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只是关键在于能不能在我们陆路上北上的大军赶到之前守住通桥。”
杨堪沉吟着表明态度,“这中间存在的变数实在太大,我们北上会遇到什么,蕲县姚承泰部会作何反应,现在都还难以预测,这就让水军突袭通桥之后能否坚持下去也存在很大的变数。”
梅况慨然道:“七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毫无风险,更何况咱们这是在打仗!水军本来从汴河出击通桥就是一项冒险之举,就是要出其不意,至于说守住通桥,吸引姚承泰大军,也就是目的,相信我们船队上的武器会给尚溪一个深刻印象,另外,我觉得道藏所可以在这一次我们突袭通桥然后守卫通桥上有所表现,我可是听说龟年兄他们这一段时间是突飞猛进,进境极大,拿出了不少新东西呢。”
如果说在淮右有什么比军队建设更让江烽更重视,那就只有术法一脉了。
除了在大道学堂设立有专门的术法培养班外,几乎淮右每攻略一地,所在地的术法人才便会被席卷一空。
无论是采取什么方式,聘请、招募、邀请,甚至强行逼迫,总而言之各种方式手段用足用够,都要将这些术法人才掌握在淮右手中。
同时江烽也是将道藏所的扩建、研究所需钱银放在首要保障的地位,这也是浍州道藏所迅速发展起来的一大原因。
现在浍州道藏所的五行院堂均已建成,南颍州不多的术法人才也在淮右军控制了颍上和上蔡两县之后被迅速吸纳到了浍州道藏所。
浍州道藏所甚至还主动出击,在颍州和亳州尚未落入蔡州军手中时,就开始主动邀请、招纳这两州的术法人才,优越的条件也吸引了不少术法人才投入到浍州道藏所中去。
现在庐濠二州纳入,加上地位未定的和州,这三州的术法人才鼎盛程度远胜于颍亳二州,所以也毫无悬念的纳入道藏所,道藏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膨胀起来。
现在浍州道藏所的人员已经超过了百人,术法师级别以上的就达到了三十人,其中术法师19人,方术师7人,道法师4人,但是唯一遗憾的就是道法宗师级别的强者还没有。
这大概也是像浍州道藏所这种根基太浅的所在无法回避的现实,唯有靠持之以恒的投入和研究,再加上时间的沉淀才能解决这一问题了。
有人才,有场所,有条件,有钱银支持,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如果再拿不出一些像样的东西出来,的确也有些说不过去了。
“况兄,道藏所的确有一些东西,但是如果寄希望于道藏所的这些新鲜玩意儿就能改变一场战争的结果,我觉得恐怕还是太乐观了吧?”杨堪摇头。
“呵呵,七郎,可不能小瞧道藏所的这些新玩意儿,或许一两样不行,但是如果多几样,而且我们突袭通桥之后是打防御战,那就效果可观了,我可是已经和龟年兄切磋过好几回了,我觉得道藏所的新玩意儿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量,恐怕还真的能收到奇效呢。”
梅况知道杨堪对道藏一脉的那些东西不是很感冒,总觉得花哨味道太重,但是作为水军指挥使,他在界牌河岸一战之后,已经对道藏所的观感大为改变。
水军不比步军,由于特殊地理环境的限制,使得水军对器械的依赖更高,而道藏所在远程打击器械上的创新和改良,加上对船帆操控方式的改变,使得水军战略战术都正处于一种急剧变革期。
昔日的近战跳船战术已经日益落后,中远程打击成为淮右水军的新型战术,而且随着器械改良,船队打击能力已经开始向河岸延伸,这也使得水军力量发挥出现变化。
梅况觉得只要能成功突袭通桥,解决掉那驻守的一军,那么他倒是有很大把握能守住通桥两天时间。
只要能依托水军船队的中远程打击武力,辅之以道藏所的一系列新防御手段,他就有着信心。
江烽知道梅况的底气来自何处。
事实上他也一直很关注道藏所的进展变化,梅况和邓龟年的频繁接触,不断在水军上实验新式武器器械,以及诸多的防御手段,他都清楚,梅况敢这么说,肯定有其倚仗,而梅况从来就不是一个胆大妄为的人。
“既然子钰这么有信心,那这个计划就可以调整,让右厢军第一军、第二军缓一步跟进。”江烽点头认可,“万山,我们在汴河沿线的安排如何?”
“早就已经安排妥当了,因为前期船队连续运粮北上,对缓解徐州以及北面的兖郓沂三州缺粮情况有很大帮助,所以我们这边船队和汴渠沿线、泗水沿线的驻军哨卡也很熟悉了,俞明真也给这些哨卡打了招呼,要求不得阻拦和勒索,所以应该问题不大。”张万山回答道。
徐州、泗州缺粮,北面的兖郓沂三州更缺粮,所以一条线路是寿州粮食沿着汴渠运到通桥在通过陆路运往符离和蕲县,另一条则是沿着泗水运往下邳、彭城、萧县。
由于粮食源源不断北运,所以汴河和泗水沿线哨卡并不防备,这也是此次突袭的一个有利因素。
江烽难得的舒了一口气,半开着玩笑道:“总还算是听到一个让人安心的消息,否则这一次的行动就真的太让人心惊胆战了。”
“君上,其实风险虽然不小,但是我们也一样有许多有利因素,姚承泰部驻军数量虽然不少,但分散在蕲县、通桥和符离三地,而且他们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西面的蔡州军身上,对我们并不警惕,就算是我们渡淮北上,他们要做出判断和反应也要时间,所以我觉得利用这个时间差,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全歼姚承泰部是可以做到的,倒是解决了姚承泰部的后续战事的不可预测因素更多,那才更有挑战性呢。”一直没有说话的王邈终于开口。
破防盗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 /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d3sb .com 谢谢!




烽皇 第二十节 总有意外
新第三书包网域名:www.d3sb .com 请书友收藏
厅堂内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压抑起来,谁都明白王邈言外之意。
击败姚承泰,拿下符离只是第一步,偌大徐州,萧县的尚溪、丰县沛县的卢启明、下邳沐阳的俞明真,以及彭城中的时酆,一个个都不是易与之辈,谁手里都掌握着上万兵力。
如果要想靠一步一步打过去,淮右绝无希望拿下徐州,不说兵力上的损耗,单单是时间的迁延,西面亳州的袁军就要毫不犹豫的猛扑而来,届时也许本来为生死仇敌的袁氏与徐州方面又要联起手来反噬淮右了。
淮右要打徐州,那就不能按常规来,击破一个,震慑一批,招纳一批,最终达到拉拢多数,鼓励少数,一举得手,这才是上策。
不打掉姚承泰,无以展示淮右的实力,徐州这几大兵头,不会把淮右放在眼里,只有打掉姚承泰,才能有资格去和卢启明、俞明真谈条件,也才能最大限度集中力量消灭或者迫降尚溪和时酆。
打掉了姚承泰,只是第一步,甚至可以说最基本的第一步,才算是踏入了门槛,如何分化拉拢卢启明和俞明真,如何击败尚溪和时酆,那才是真正的大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只能走好每一步,才能谈得上其他。”杨堪的气势也被激励了起来,“解决掉姚承泰,我们才有资格说其他,我们既然定下了目标,那就只能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往下走,变数固然很大,不可预测的因素也很多,但是我们淮右军也不是吃素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淮右军怕过谁来?”
“我们当然不是怕,否则何须在这里商量了?但是却需要在之前把许多事请考虑清楚,尤其是一些临机应对的策略要考虑到,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道理我们都懂。”王邈不满的皱起眉头。
眼见得二人就要起口角,江烽沉声打断:“好了,此事按照计划进行,一些细节和具体的方略尚需调整完善的,白陵下来再议,有一点我们需要明确,确定的计划没有特别的原因,我们不再改变。下边,我们来商议具体的出兵时间和路线,……”
***************************
暗沉沉的天气终于露出了一丝亮光,雨渐渐停了。
船上的士卒们终于都可以舒一口气了,这种雨天憋在船舱里的滋味委实不好受,感觉得都快要发霉了。
梅况却下意识的皱了皱眉,他也不喜欢下雨,尤其是这种行船时光,但是对于这一次来说,下雨却是好事,无他,起码河岸两边会少许多斥候探马。
自打过了临淮之后,梅况精神就高度紧张起来,他几乎是和田春来二人轮流守班,不敢半点轻忽懈怠。
这是一次长途奔袭,而且是要经过敌人境内相当长一段路途。
虽然敌人现在还不知道己方已经成为他们的敌人,甚至还以为这是在为他们境内运送粮食,但是这么大规模的船队过境,要说没有一点儿警惕那是不可能的。
刚过境临淮,进入泗水不到五十里地,感化军的斥候就赶了上来,紧接着就是一小队骑兵沿着河岸追赶,船队不得不停船,接受检查。
应该说前期连续不断的运送粮食的确起到了很好的麻痹效果,虽然水军船队的船只和运送粮食的船只还是有些区别,但是谁都知道这个时候所有能用的船只都已经用了起来,前期运粮的船也是乱七八糟各色都有,所以在刻意将改装遮掩过的军船与粮船混杂在一起之后,也就没那么显眼了。
为了防止暴露,军船不得不将早已经开始使用的特殊纵帆都收了起来,重新改用老式的横帆,行进速度也大大拖慢,不过本来就有粮船一起,速度也没办法拉起来,所以也无所谓了。
三十多艘船的大型船队,这样一路行来,已经遇上了好几拨探马斥候了,好在沿路都已经提前表明了“运粮船”的身份,大部分也都算是敷衍过去了。
汴河,又称汴渠,通济渠,是开凿于隋代的隋唐大运河首期工程,够用了河水和淮水两大水域,也成为唐以来最重要的南粮北运的通道。
虽然在晚唐以后随着中央政府龟缩于关中,中原地带被大梁所掌控,但是这条沟通河南和江淮的通道依然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来自江淮吴地的粮食、丝绸、茶叶、瓷器、食盐,尤其是粮食、瓷器和食盐这些大宗货物,都大量通过这条水运通道向中原输送,并通过中原运往关中、河东乃至更远的西域和漠北。
之自晚唐以来,河朔中原地区日益残破,尤其是河朔地区,水旱交织,更是对来自江南的粮食依赖日深,北方所产的麻布、皮革、铁料、棉布、马匹、土产也通过这条通道向南输出,但远不及南方对北方的输出,所以也日益显得北方的贫瘠枯竭。
这也使得从南向北的船队日多,而且几乎都是满载,而从北向南的船队则很多时候轻舟南下。
河岸上一道人影在苇荻中一闪而逝,这是己方的斥候细作,通过铜镜反射光传递过来的信号表示前方三十里地又出现了淮北斥候,提醒船队上小心。
看得出来,淮北虽然在经历了蚁贼的荼毒之后荒芜了许多,但是俞明真仍然没有放松对这一区域的控制。
虽然限于兵力不足,俞明真只在下邳和沐阳驻军,像临淮这种泗州的州治所在都只有一军团练驻扎,但是俞明真很清楚,只要控制住了下邳和沐阳,就基本上算是牢牢的控制住了泗海二州了。
一道身影一跃而来,是田春来。
“况兄。”
“春来。”
“岸上又在发信号说淮北斥候又来了。”
“嗯,俞明真还是很小心的,不过可能他们都没有料到我们会用这种方式长驱直入吧。”梅况点点头,轻轻抚弄着腰间的绿沉剑,“无闻堂干得很不错,上下打点,虽然俞明真小心谨慎,但是淮北下边骨子里已经腐烂了,焉得不败?”
“君上心思深沉,这无闻堂的渗透不是一年半载能做到的,也就是说,起码是前年我们寿州尚未入淮右时,恐怕君上就已经着手了。”田春来也不无感慨,“我一直以为我们寿州对淮北淮南了解很多,进入淮右之后才发现,人家比我们考虑更远更深,寿州败得不冤啊。”
1...201202203204205...3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