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瑞根
崔尚听得双目放光。
他没想到自己这才刚刚“走马上任”,就给他这样重大一项任务。
这都是要和崇政院和政事堂以及尚省那边交涉的,而在此之前他便是想和这些大梁要害部门的官员接触也是不得门而入,现在却可以和他们平起平坐的讨价还价了。
江烽实质上还没有合适的职位给他,只能算是江烽的私人幕僚,但恰恰是这种私人幕僚所代表的影响力更大。
常昆也被江烽这突如其来的狮子大开口震得不轻,这也让他对江烽所辖的固始军前景更看好。
该伸手的时候决不能畏缩,现在大梁和固始军两边虽然在势力上完全不对等,但正是这种不对等,使得大梁对固始军更为放心,同时现在的局面也需要固始军迅速强大起来,起到掣肘蔡州,甚至日后还要掣肘淮北的作用,那么大梁也不会吝于给固始军以必要的支持。
很小心的压抑住内心的兴奋情绪,崔尚也仔细的思考了一下这个任务,开始策划该如何来准备。
他知道这算是江烽交给自己的第一个考验,底线是三万贯钱,但是能从大梁手中拿到多少,也就要看自己这个私人代表的谈判功底了,而这恰恰是自己最擅长的一面。
“二郎,如果大梁不愿意给这么多钱,或者他们更愿意以其他一些物资来支持,你觉得如何?”崔尚考虑了一下,“除了术法资材外,比如粮食、牛马、武器这一类的东西呢?”
“当然可以,不过白陵,你还是需要仔细评估一下,我会把我们固始军现有情况和下一步的规划以及我们固始军预设目标打算和你交一个底,你需要按照这些来进行组合,但大梁和我们固始之间相隔都是不友好的藩阀,如果是你说的这些物资,怎么运过来,也要考虑,嗯,我再提一,如果有战马,且能以合适的方式运到固始,那最好不过,固始骑军战力亟待提升,”(未完待续。)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烽皇 第六十九节 远观,布局(为水中客盟主加更!)
常昆和崔尚的离开是等到了郭泰和丁满二人来了之后。中文小说。
江烽在汴河畔遭遇刺杀袭击,无疑也为很多人敲响了警钟,从一卷入汴梁城里的是是非非,就注定江烽这一趟汴梁之行不会寂寞。
尤其是在听闻江烽更是狮子大开口般的索要三万贯物资和钱银援助,可以想象这个消息明日在崇政院和政事堂传开,又会引发多么大的波澜,江烽将会在两日里就要蹿升成为汴梁城里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
三万贯啊,整个大梁一年的税赋收入也不过六百万贯左右,这还得算是好年景才行,而稍微差一些的年景不过五百万贯,而江烽居然开出了要五万贯的支援,这简直太夸张了。
大梁的财政一直很拮据,其中绝大部分收入都被庞大的军事开支所吞噬了,而且几乎每隔几年就不得不开征一些新的捐税,这也是地方上流民无法断绝,盗匪猖獗不断的主要根源。
士绅地主们总能找到办法把这些捐税转嫁到农民身上,而一旦遭遇不好的年成,农民卖儿卖女都难以维系生计时,那么变成流民甚至盗匪也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可大梁要不维系这么庞大的军队同样不行,来自河东、泰宁和淮北的军事压力迫使大梁不得不如此,现在更增加了一个凶残更胜泰宁和淮北的蔡州,就更给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财政增添了几分压力,。
陈州一战的丢城失地已经对大梁原来军事优势造成了极大冲击,不仅仅是三县之地那么简单,而是大梁从未丢城失地的这个不破金身被打破了,这也极大的影响到了大梁政权的稳定性。
这也是为什么崇政院这三年来厉兵秣马,甚至刻意放任蚁贼肆虐的主因,崇政院宁肯付出巨大代价也要发动对蔡州一战,因为这关系到大梁政权的稳固,必须要展示出对蔡州的军事优势,才能够挽人心军心。
而江烽所在的固始军就恰到好处的出现在了这个契机节上,对于能够为大梁对蔡州一战增添几分保险胜算的固始军,大梁愿意为此付出一些必要的代价。
“三郎,你是怎么想的?”从旅舍出来,崔尚的思路已经慢慢清晰起来。
从长远来看,固始军势必成为大梁在淮北、淮南以及江南之间的一根钉子,这个钉子的作用现在是牵制蔡州,日后更要掣肘淮北,成为大梁对付蔡州和淮北的一个重要支柱。
有时候背后一根钉子要比正面的一把刀子起的作用更大,哪怕他就是什么动作都没有,你都不得不保留相当兵力来防范万一,这就是钉子的作用。
当然,大梁对固始军的期盼大概也不仅止于一根钉子,如果钉子能发展成为刀子,那么对蔡州,对淮北的威胁会更大,甚至可能会让这两家日后无法投入更多的力量来和大梁争雄。
只有那个时候,大梁才能真正腾出全副身心来和河东沙陀人决一胜负。
不过这只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蔡州和淮北以及泰宁军、河东当然也不会看不到这一,他们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反制,崔尚甚至觉得以大梁内部目前复杂的利益群体博弈,恐怕很难做到那一步,但是无论怎么说,固始军的存在都是对大梁有利的。
对于蔡州和淮北来说,要解决这个威胁,拔除固始这个钉子是最有效的,这就要看各方的斗智斗力了,这甚至还会牵扯到南边的淮南杨家和鄂黄杜家。
可以想象得到这片土地上未来几年将会是风变幻,上演一出出龙争虎斗的好戏,而自己能够参与其中,无疑是最让人兴奋激动的。
所以现在大梁不会吝于大力支持固始军,否则像杨堪、郭泰、丁满这种虽然在汴梁城里得不到重用和发挥的将门子弟也不会如此积极的投向固始。
这些人背后都有家族影响力,哪怕他们年轻看不清楚形势,但是背后家族中多的是老谋深算之辈,他们当然清楚现在大梁内部复杂诡谲的形势,也清楚固始对大梁的意义。
或许一些嫡出子弟还不合适加入固始,但是一些庶出的、旁支的子弟亲友进入固始军无疑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机会了。
对于一个豪门大族来说,把注押在一些新兴崛起的势力身上是必须的,甚至更有一些老牌大族悄悄投机敌对势力也一样屡见不鲜。
“我?”常昆知道避不了这个问题,崔尚是他关系最密切的朋友,而崔尚也将去固始追随江烽这个认识刚刚三天的家伙,虽然常昆也很看好的江烽,但是他还是需要在观察一下,“我的想法就是再看一看,另外你也知道我的年龄和身体也不适合马上就去固始,而且我以为我在汴梁可以帮你们更多。”
“三郎,我觉得好像不仅止于此吧?”崔尚目光里多了几分澄澈清明,“你不看好固始?也不像啊,或者说你有担心?”
“不看好我就不会极力支持你去了,但我的确有些担心。”常昆沉吟了一下,“白陵,江烽在固始军中的地位还并不稳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杨堪、郭泰以及丁满他们去,可能会使得这个情况更严重,你可能也觉察到了,固始军现在还处于一个重建阶段,基础当然还是他们原来的固始军,但是还有一支申州军要加入进来,现在杨堪他们去,江烽出于尽快强大固始军的压力,肯定会让杨堪他们也牵头组建一支军队,我估计起码会是两到三个营,固始军要想不被蔡州军轻易打垮,起码要有五千左右形成战斗力的部队,现在固始军还远远不够。”
“你担心江烽控制不住这支组成太过复杂的军队?”崔尚也皱起了眉头,那也将是他到固始之后将要面对的,一支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的军队相当危险,更不可能抵挡得住蔡州军的进攻。
“江烽不简单,但是控制和发挥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可能会是一个考验他的难题。”
常昆当然也知道江烽不简单,否则也不会能带着一支微不足道的县军敢于对抗袁氏的逼迫,还打退了十倍于他们的蚁贼,现在更是单枪匹马进汴梁,大模大样的向大梁索要援助,这些种种都说明江烽的头脑智慧和他的年龄绝不相称。
但是军事能力上的杰出,并不代表他在政治智慧和手腕上就能完全驾驭住这样一支关系复杂且正在成型中的军队,而如果不能从一支军队的组建开始就掌控住,那么日后就会给这支力量带来巨大的变数。
不过常昆也隐约觉得江烽敢于这么做也还是足够自信和把握,只是这的确和他的年龄和履历太不相称了。
一个庶族子弟,进过几年院,干过几年斥候,就能脱胎换骨?
如果说武道修行上可以称之为天赋奇才,但是在政治智慧和手腕上,就绝无可能有什么捷径可走,哪怕是世家望族出身,一样需要在血雨腥风中打磨成长。
可江烽的情形完全颠覆了所有人的想象,常昆就更是难以接受,他已经打算找机会和自己那位师弟好好聊一聊,了解一下这个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江二郎,怎么就有这般本事。
常昆对江烽并没有恶意,甚至他对江烽还有某些特别的期待。
大梁现在的确很强大,无论是军事还是整体实力,但是大梁却更像一个耄耋老人,旧有的格局已经定型,难以容纳新鲜血液进入,这从他五年前广胜军被裁撤而他被挤出来时他就意识到了。
现在的大梁已经容不下外来者了,就因为自己是出身白马寺?大相国寺一脉大受青睐,白马寺出身就难以出头?
除了跟着老梁王打天下时候的那些将门阀族,现在又有几个新来者能够在大梁军队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连那些将门阀族的旁支庶出都很难获得多少机会,更不用说像自己这样的外来者了。
种种纷乱的思绪困扰着常昆,但是嘴里却没有落下“或许蔡州对固始这一战对二郎他们和固始军也是一个考验,熬过了这一关,也许这支固始军才能被锤炼成材吧。”
“可是三郎,你还没有说你是怎么打算的呢?”崔尚仍然不依不饶,他的确有些搞不明白常昆是怎么想的,“你不是一直想要离开汴梁谋个出身么?固始这样好一个机会,固然这其中有很大风险,但是我们一起去拼搏一把,总好过在这汴梁城里厮混吧?”
“白陵,我说了,我想看看江烽带着你们能走多远,虽然我对你们也很有信心,但是你应该明白,固始现在的局面仍然很危险,哪怕熬过这一关,江烽也会面临很多麻烦和挑战,所以也许我留在汴梁城,可以帮你们更多。”想了一想,常昆才又道“现在也许还见不出来,但是江烽可能也意识到了,日后你们就会知道。”(未完待续。)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烽皇 第七十节 饿狼,恶犬(第三更!)
从常昆和崔尚离开到郭泰、丁满等人进驻旅舍,江烽就没有闭过眼。
胡床很结实,但他没法入睡。
去鞠蕖那边看了看,鞠蕖的伤口已经包扎好了,并无大碍,而楚齐也清醒过来,只不过失血过多,还有些虚弱,但起码可以起身了,倒是陈实尚未醒过来。
他是真没想到这一趟汴梁之行竟然引起了如此大的风波,但这也足以说明大梁方面对蔡州用兵的真实性和迫切性了。
说实话哪怕是在昨夜里和李鹤、李固以及裴林等人在酒宴上的舌剑唇枪交锋,江烽对大梁是否会对蔡州用兵,是否会在较短时间内对蔡州用兵,对蔡州大规模用兵,他都是心存怀疑的。
时间拖长,固始一样无幸免,大梁若是和蔡州小打小闹,固始也难免一难。
从前日夜里与常昆、崔尚以及杨堪等人的接触交谈中,江烽也还是感受到了大梁强大背后隐隐透露出来的老迈,而老迈也就意味着保守和缺乏进取,也意味着效率低下。
固始拖不起,超过一个月大梁还没有动作,蔡州兵就会打上固始城头,所以江烽表面上谈笑风生,但是内心还是有些担心李鹤和李固他们难以在较短时间里推动大梁对蔡州用兵。
不过昨夜的刺杀倒是让江烽稍稍放下了一些心。
刺杀者不太可能是来自蔡州,因为蔡州还没有那么大魄力一下子动用四个天境高手来对付自己,虽说这几人都不算是那种适合战场对阵的高手,但毕竟也还是天境高手,而且这还是在汴梁城里,蔡州方面的效率也还高不到这个程度。
剩下的唯一可能就只能是大梁内部了。
蒲州和蔡州的方向之争在大梁内部大概也是争得不可开交吧,虽然江烽也清楚哪怕没有固始军的掺和,对蒲州用兵也很难获得崇政院和梁王的支持。
关乎大计,崇政院势难退让,但是毕竟在事情尚未尘埃落定之前,一切皆有可能,万一梁王殿下就真的觉得拿下蒲州所获之利能极大缓解大梁财政拮据之苦,就能进一步扩充大梁军队呢?
可自己代表的固始军出现就让本来就有些偏向于对蔡州出兵的天平更明显了,这自然会让很多人不爽。
崔尚早就提醒过,大梁盐商的势力很强大,当然光靠盐商也没这个本事,而盐商如果和某些阀族和军头们结合起来,那就不可小觑了,这汴梁城里的水深程度还是让自己大开眼界。
利益之争已经白热化到了这种程度,左右一国之兵家大事,,那么对自己这样一个小人物白刃相见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这大概也就是大梁的内部危机了,或许大梁日后的祸患就要源于内而非外了,江烽相信以李鹤、裴林这种智者不会看不到这一,但是身处其中的他们大概也是无力自拔吧。
想到这里江烽觉得自己也有些杞人忧天,自己这固始军能不能存活下去还未可知,居然还有心思去考虑大梁?
不管怎么说,大梁现在也还是自己需要牢牢抱住的粗大腿,拔下根汗毛也能让自己滋润一番,这三万贯的钱银还只是第一步,只要能熬过去,相信未来大梁还会给自己源源不断的支持。
这十来天里发生的事情太多,接收到的信息也太多,江烽觉得自己恐怕需要好好梳理一下,否则还真有儿消化不良了。
江烽在前世中就有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把最急迫的事情按照顺序写下来,逐一来完成,这个习惯一直沿袭多年,对生意上很有帮助,现在到了这个时空中,江烽发现自己似乎更忙碌,这个习惯恐怕还得要沿用才行。
当务之急有好几项,但是可以分开来做。
和大梁讨价还价援助一事已经交给了崔尚,江烽相信崔尚能够把这事儿办好,这也算是崔尚的一个投名状了。
第二件紧迫的事情就是申州军的问题了。
鞠蕖身体无大碍,但江烽还真有些不忍心这么急就让鞠蕖去办这件事情,可这事儿又耽搁不得,而且除了鞠蕖其他人还真办不了。
原本江烽是想要让陈实陪同鞠蕖一行的,但现在陈实怕是去不了了,楚齐也不行,但让鞠蕖一个人去,江烽觉得没有太大把握。
鞠蕖不是擅长游说的人,之所以江烽想让陈实去,也就是考虑到陈实在游说这方面还是有些天分,但现在陈实生死未卜。
而另外一个合适人选就是崔尚,可崔尚还要留在汴梁帮自己解决援助一事,这一样不可或缺,尤其是在敲定之后还涉及到这些资材物资和银钱的落实一直到运输,都相当繁琐而庞杂,没那么简单。
想到这里江烽心中微微一动。
与杨堪一起愿意到固始发展也并非全都是武者,其中也还是几个读出身的庶出子弟,只是这几个人当时不太被杨堪他们重视,自己当初也来不及多接触。
现在倒是一个机会,一方面可以安排一二人跟随鞠蕖前去大别山说服申州军,另一边也可以安排一二人协助崔尚,剩下的人则可以跟随自己去,总得要给他们一些锻炼机会,是骡子是马也该拉出来遛遛看了。
唯一让江烽有些遗憾的就是汴梁城里人才虽然不少,但是术法方面的人才却不多,起码在愿意到固始的这三十多人中,除了邓龟年外,就再无术法一道的人才了。
汴梁在术法一道上本身就有些轻视心态,大概是因为武道强者层出不穷,所以梁军在对术法一道的运用上也不太重视,甚至远不及北方的河东沙陀人。
以大梁地处中原腹地,院林立,人才鼎盛,照说术法一道的人才是应该相当繁盛的,但却没有听到大梁在术法一道上有多少杰出之士,也没有多少关于术法使用上的创举,这也是江烽很不能理解的。
像其他诸藩中,淮南、南阳、关中、襄阳、潭岳甚至鄂黄和淮北在术法一道上都不弱,都各有自己的特长。
总体来说就是南方诸阀在术法运用上投入更多,但是在北方诸藩普遍不太重视,这可能也和北方擅长以骑步军为主的野战而南方则多精于舰船水战和城防战有较大关系。
但作为中土第一藩阀的大梁若是在术法上瘸了腿,江烽觉得这恐怕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征兆,而现在大梁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
纷乱的思绪让躺在胡床上的江烽无法入眠,想到蔡州军也许很快就要像固始扑来,他心里就是一阵焦躁。
也不知道秦再道、谷明海和黃安锦他们在家中情况如何,对牙营和中营江烽还是比较放心的,但是前营的组建几乎是重新开始,还有左营甚至根本就没有动作,随着申州军成建制的加入,汴梁子弟的到来,固始军也将面临一****动,怎么来协调平衡好这其中的关系也是一件相当复杂而具体的事情。
常昆已经很隐晦的暗示了自己,要处理好汴梁去人和固始老军之间的关系,江烽当然明白。
像杨堪、郭泰和丁满都已经是天境高手,杨堪更是天境初阶养息期的高手,哪怕是自己也已经晋位天境,但也还是静息期,只能靠三皇炮锤之术来强占优势,但如要动用兵刃也一样要逊杨堪一筹。
而秦再道和张越现在还在洗髓期和结体期之间徘徊,距离跨越天境这一步尚有距离,黃安锦甚至还在洗髓前期里苦苦打磨,谷明海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比起杨堪等人的实力明显逊色一截。
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来平衡好双方关系,处理好这支军队的建设,这也在考验自己的掌控驾驭能力。
也不知道张越去鄂州的情况怎么样?
在来汴梁之前江烽就专门交代了张越去鄂州,目的就是要从杜家榨取更多的支持和援助。
杜家的根基在鄂州,蕲黄两州被纳入杜家的时间也不过就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
他们在蕲黄两州的统治并不算十分稳固,这两州的本土士绅实力颇强,对杜家的统治也有些抵触,这也是杜家为什么那么紧张蔡州袁氏南下的原因。
本身蕲黄二州的控制力就不够强,如果再有一头饿狼虎视在一旁,杜家就真的麻烦了。
杜家当初之所以愿意冒得罪袁氏的风险来支持江烽,就是要想延缓袁氏南侵的步伐,为杜家赢得一些准备时间,现在在获知了固始已经得到了汴梁支持的情况下,想必杜家心思就会动得更大了。
能够将袁家这头饿狼拒之门外,甚至让固始这头恶犬去和袁家撕咬,无疑是对杜家最有利的,只是现在固始这头恶犬实力比起袁氏这头饿狼还差不少,那么杜家当然乐意给儿肥肉骨头一类的东西让恶犬变得更强壮一些,最好能够和饿狼拼个你死我活。
张越去鄂州时,江烽就告诉张越,一定要以一种已经得到了汴梁明确承诺的姿态却向杜家索要支持和援助,而且要和自己在汴梁这边一样狮子大开口,只有这样才能让杜家相信固始是真正得到了大梁的全力支持。(未完待续。)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烽皇 第七十一节 纷乱之局(第一更求月票!)
张越无疑是自己现在最能信任的人之一,现在能够毫无保留信任的人还要加上一个鞠蕖,可张越或许可以在战场上相托,要推他去和杜家交涉就不知道是不是一步险棋了。?中文?小说
可江烽当时手中却没有可用之人了,秦再道与杜立关系恶劣,无疑不合适,而谷明海和黃安锦更不合适,罗真性格方正,这种事情交给他只有办糟,算来算去也就只有张越了。
还有固始那边,蔡州袁氏对陈家会有什么样的动作,也还难以预判,但若是自己是袁氏主事者是肯定要和陈氏接触的,许些承诺,给些甜头,而陈氏也只需要稍稍有些动作,就能乱固始军军心。
另外还有一个麻烦就是许氏双姝。
许静没的说,江烽能够感觉得出来,这个丫头对自己的态度已经和自己在光州斥候队时完全不同了,想想也是,自己已经不再是斥候队里那个爱耍小聪明爱逞强斗气的小斥候了,那么自己的形象也自然就在许静的心目中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
尤其是经历了光州之乱之后,陷入了绝境的许静再怎么也是一个女孩子,对于一个熟悉的人能够撑起固始这块遮风避雨的地方,出于雌性对强大雄性的心理尊崇,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类似于倚仗和依恋的心理感情。
事实上江烽对许静的感觉也很复杂,之前的他江烽对许静是痴迷,但是换了灵魂的他对许静更多的是同情和怜悯,不过现在的他对许静的观感又有了一些改变。
许静貌似柔弱的背后隐藏着女孩子少有的坚强,这从她全副身心投入到术法一脉中去就能看出来,其玄神进境比罗真要快得多,这固然有天赋的缘故,但是许静的刻苦更是让罗真都为之汗颜。
而把家传的三皇炮锤之术交给自己也一样让江烽感触更大,江烽不是那种食古不化的人,能够给自己的武道修行带来关键性的提升,他当然不会拒绝,但许静的果决和大气还是让江烽觉得自己以前似乎小瞧了这个女孩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