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瑞根
“安锦,你充实一下前营,如果确实不够的,可以适当从汴梁子弟中吸纳加入,至于左营,我准备交给汴梁子弟,我现在需要尽快把这支军队打造出来,我们当前的任务仍然是生存,在蔡州军手中生存下来,就像当初我们首要任务是要从蚁贼手中生存下来一样。”
许静跪坐在许宁对面,咬着嘴唇,看着姐姐目光阴郁的注视着窗外,轻轻叹了一口气“姐,你,不去……”
“我去干什么?我有资格去么?”许宁目光不动,面色如恒。
“这时候怕是他最风光最忙碌的时候吧?没想到他真的能得到了大梁的援助支持,而且还突破天境了,他就这么好的运气?”
“各路神仙现在怕都是在忙不迭的去拜会他吧?陈家的,黄家的,还有秦再道、谷明海他们,对了,不是说申州鞠氏残军也要来投奔他么?什么时候到?”
许静低垂下目光,嘴角浮起一抹苦涩。
她能听出姐姐内心的不甘和怨尤,她内心甚至还有一些恐慌,她不知道自己把三皇炮锤之术的要义赠送给江烽是不是使得江烽一举突破了天境的原因,如果真是这个因素而姐姐又知道了,姐姐会不会恨死自己?
江烽归来的消息让整个固始城上层都是一阵欢呼雀跃,当然在有些人那里只是表面的喜悦,内心如何却不好说,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对江烽的归来感到如释重负,而且江烽还带来了大梁将要全力支持固始军抵御外敌的消息。
另外一支申州军也将加入固始军的消息在固始城里同样传得沸沸扬扬。
鄂黄杜家支援的武器甲胄在前几日里就已经运送到了固始城,杜家的态度也给了固始人极大的安慰,现在又有了大梁和申州军的支持,似乎固始的局面就一下子明朗起来了。
“姐,其实二郎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堪,他现在只是想要保卫固始不被袁家侵略,根本没有想太多其他的东西,也没有办法考虑其他事情,背盟反水,害了父亲的是袁家,不是固始军,更不是二郎,为什么你总是要对二郎心存怨念呢?”许静苦口婆心的道。
她实在有些无法理解姐姐的想法,在她看来,江烽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任何过分逾越之处,完全是作为一小股军队首领在外敌威胁下出于自保的行为。
无论是交好杜家,求援大梁,还是整军备战,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至于说他没有向已经失去了根基的许家效忠,想想都觉得可笑,他之前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军官,又有何资格或者义务来让他要向已经不复存在的许家效忠,甚至要求为许家复仇,现在的情形固始军都是为了求活,哪里还有精力来考虑其他太过遥远的事情。
许宁默然。
妹妹说的话的确也没错,江烽只是做了处于他自己位置上该做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说江烽有什么问题,大概就只能说他对许家缺乏足够的忠心吧?
不过就像妹妹说的那样,他之前本就是一个微末之流,本身就谈不上对许家有多少忠心,加上三叔对他的苛待,只怕要说有,也只有怨望,大概许家能让江烽有儿好感的也就只有这个妹妹了。
他江烽有理由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去做他的事情,那许家人是不是也有理由按照许家人的意愿去做事情了?
当两者发生冲突时,身处其中的人又该如何抉择?
或许在蚁贼围城之前,许宁还坚持自己的意念,但是在江烽率领全城军民奋力一战击退蚁贼之后,许宁发现自己之前心安理得的心境就被打破了。
她不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这些是否正确,或许站在许家这个角度好像也有道理,但是如果这会伤及到了更多的人呢?
为了许家一己之私,而让更多的人在其中受伤害,甚至会有许多人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合适么?自己能心安么?
现在的许家还能够重新回复到原来么?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许静。
她真的不太看好三叔和堂兄的这些准备,他们在暗,江烽在明,或许他们能一击成功,但是解决了江烽,就能把固始纳为己有,就能让固始军死心塌地的为许家卖命?
申州军来了,他们对许氏恨之入骨,会接受许氏成为他们的主人?还有大梁来人,这些人都是被江烽招募而来,会接受一个突然冒出来借尸还魂的许家人骑在他们头上?
就算是像秦再道、张越、谷明海他们也一样如此,他们还会接受一个刺杀了江烽的许家?
即便是真的勉强接受了,许家还能在这群雄环伺的境况下生存下去么?
许宁是真的不觉得三叔和堂兄他们能比江烽做得更好,这个时候许宁才发现自己似乎已经隐隐认同了江烽在固始所做的一切。(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烽皇 第八十九节 一军之主
就在许氏姐妹各怀心事时,江烽也正如许宁所说的那样,迎来了最繁忙的时候。
这二十多天的离开,堆积了太多需要决定和处理的事情,件件都耽搁不得,尤其是在蔡州军进犯在即的时候。
首当其冲的还是军队的问题。
与黄安锦达成了一致意见之后,剩下的就是说服秦再道、谷明海和张越三人。
江烽提出的一切为了固始,一切为了击退蔡州军这个理由最终还是说服了秦再道三人,的确,三人也很清楚的意识到当下固始军面临的问题,面对远非蚁贼可比的蔡州军,固始军要想打赢这一仗,就必须要把一切可以提升战斗力的要素都利用起来,而大梁来的这批军官就必须要用到极致。
三人也都清楚昔日广胜军在大梁军中的地位,虽然被裁撤,但那是大梁内部倾轧的结果,与这批军官本身素质无关,如果能迅速融入到固始军中,的确能对固始军的战斗力起到相当明显的提升作用。
最后的决定就是左营将交由汴梁子弟来执掌,将左营与即将到来的汴梁老军进行混编,总计编成三个营,左营、右营、后营,分别由杨堪、丁满、郭泰三人出任营指挥使。
对于杨堪来说,一个营指挥使无疑有些大材小用了,但是杨堪却很满意。
江烽甚至很含蓄的询问过他的意见,想让他接替江烽自己出任江烽担任军指挥使后的虞侯一职,但是杨堪婉言谢绝了。
作为一个新来者,他很清楚自己现在尚未在固始军中树立起威信,在固始军里也没有任何根基,诚然,在武技上他可以自称第一,但是在军中个人武技只是一方面,战争从来就不是一个人打,而是要依靠自己手底下一帮骨干军官和所有士兵。
自己虽然在广胜军干过都虞候,但是那都是过去的历史了,在固始军没有谁会承认这些,要想树立起自己的威望,那就要从战场上来取得。
相比之下江烽虽然很大度的愿意让自己担任都虞候,但是却要成为一个没有真正掌握兵力的副手。
这对于一个在这支军队中尚未建立任何底气和威望的他来说是绝对不合适的。
所以他也向江烽提出来,他更愿意独掌一营兵力,哪怕是一个最孱弱的营,只要给他时间,他有信心把这个营调教成为整个固始军战斗力最强悍的一部。
江烽很大方好爽的应允了他这个要求,也提出了要将固始军左营与即将到来的大梁老兵进行混编,将三十余名各级兵头军官编入其中,甚至还要抽调部分人员进入目前已经满编正在进行整训的前营来担任军职,这让杨堪也是颇为惊讶。
掌握基本部队是每个为帅者亘古不变的做法,江烽就对自己这帮汴梁子弟这么信任,同意自己一行人自行去大梁各地招募老兵不说,而且也主动把左营五百人与大梁老兵混编,更让杨堪觉得震惊的是江烽居然敢让自己和丁满、郭泰等人来掌握这三营兵力,这固然可能和蔡州军来犯在即有关,但是江烽这放手也放得太大了一吧。
他就这么自信能驾驭控制住整个固始军,不怕自己一行人喧宾夺主鹊巢鸠占?
杨堪不由得想起了在来之前常昆和自己的一番长谈。
“千万不要小觑了二郎,此子的胆魄、眼界、城府和心胸都绝非你我现在看到的这儿,想一想他敢以两千多州军击退两万多蚁贼围城,何等胆魄决心?”
“内忧外患之下,敢以当时一个小小营指挥使身份却去引来鄂黄杜家北上,心思何等慎密,眼界何等宽阔?扪心自问,那种情况下,你我能想到么?”
“而残兵破城之下,更敢单枪匹马来汴梁,游说,招揽,而且就还真的从大梁手里拿到了这么多援助,你以为李鹤、李固、裴林这些人真是蠢人?还招揽到了这么多人,换了你我,这等情况下,能做到么?”
“至于说他在武道上的天赋和进境,某倒是觉得这都是次要的了,但也如你所说,一个月之内从洗髓期跨越结体期而直接进入天境者,你从未听说有此先例,某亦闻所未闻!”
“纵观此子所作所为,是否为百年难遇的天纵奇才,某不敢断言,但绝对称得上出类拔萃的英杰人物了,此去固始,七郎务必要谨守心境,不得有逾越之想法,否则”
杨堪和常昆相交数年,哪怕是常昆在广胜军中担任军指挥使时也从未以此等言语夸赞过人,纵然江烽可能和常昆有些渊源,但那等渊源略胜于无,根本不在杨堪眼中,常昆也不是那种违背本心之人,否则也不会屈居在兵甲坊里混日子了。
“七郎,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江烽的话讲杨堪纷乱的思绪拉了来,“虞侯大人,某无异议,谨遵虞侯大人的决定。”
“呵呵,七郎,都是自家兄弟,无需如此客气,再道、老谷、子跃和安锦都是性情中人,你多接触一番便能知晓,现在你我便是一家人,都属于固始军这个群体,现在我们是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以后,无论是谁加入进来,一样都需要谨记一条,那便是既入此门,便都是一家人,如有异心,天诛地灭!”
杨堪的谦恭谨慎还是赢得了秦再道等人的好感,而江烽后来的言语也一样让他们心中一凛,这其实也是在提醒他们不得在军中搞山头,拉派系,更不允许排斥新来者,起码现在决不允许。
“既然如此,那目前的兵制就算是基本上定下来了,再道,骑营的建设要加紧,申州军过来,估计会有一两百骑军,统一编入固始骑营,你要抓紧时间整合起来,另外我也打算从南阳方面购买一些战马,质量未必有多好,但是起码我们要组建起一个完整的独立骑营,这是我们固始军日后野战中不可或缺的一支精锐力量,再道,这就交给你了!”
江烽的话声音不高,但是流露出来的态度却是异常郑重严肃。
的确,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没有骑军的军队只能是防御型的军队,永远都是跛脚子,永远都是二流军队,这在中原和北方地区尤为突出。
即便是在南方地区,也没有哪个藩阀敢不建立起一支骑军,多也就是规模大小,否则你在和敌人野战时,就少了一柄尖刀,同时也相当于拱手把主动权让给了对方。
现在的固始限于自身实力,自然还无法大规模建立骑军,无论是马匹还是钱粮上都支撑不起。
一支五百人的骑军消耗起码是三到五倍于步军,如果说要练成一直精锐之师,那可能就是八到十倍,所以在现在这个阶段,固始还无法大规模组建骑兵,能建一个骑营,江烽也都是下了很大决心,也幸好有申州军一两百骑兵来补充,否则以固始现有条件,要建一个完整的骑营都无法做到。
秦再道面色泛红,站起身来拱手躬身一礼,“谨遵指挥使大人之令,定不负指挥使大人重托!”
秦再道虽然对江烽将其排除在牙营重建之外有些意见,但是现在江烽将要把一支独立骑营交给自己,顿时就让他之前的种种郁闷和不满意消失无踪。
从来骑军都是一支军队中的精锐,而骑营指挥也是当之无愧的仅次于正副统帅的存在,秦再道也没有指望能接任虞侯这一职,在他看来以杨堪的武道实力才是最适合的,但连杨堪都选择了担任左营指挥使,这个虞侯就真的无人能坐了。
能够指挥一支骑军一直是秦再道的梦想,但是先前固始军的条件不允许,只有一百多骑骑兵也让秦再道很是遗憾,但现在江烽既然已经当着众人表了态,那么这支骑营就算是笃定了,他这个骑营指挥也可以实至名归了。
秦再道非常满意,这一刻所有心思都放在下一步如何来打造一支锐不可当的骑营上去了。
“子跃,牙营就交给你了。牙营也是一个独立的牙营,而牙营的重要性也无需我多言,怎么让牙营成为一支攻坚克难的精锐,我想从你这个牙营指挥到每一个牙军士兵都需要从头再来,认真思索,要让牙营每一个人,包括你这个牙营指挥,都要对自己有一个更清醒的定位,别到时候牙营拉出来战斗力还不及其他营,恐怕你这个牙营指挥就难堪了。”
对自己的挚友,江烽同样没有客气,语气里反而多了几分严厉。
这个时候的江烽才真正隐隐有了一军之主的气象。
无论是秦再道几人还是杨堪,也包括敬陪末座的罗真和贺德才,都已经隐隐感觉到眼前这个端坐在上首正中央的青年是真正与往日那个江二郎不同了。
也许下来之后私下里仍然可以称他为二郎,但是如果你在心目中把他视为二郎而忽略了他的军指挥使身份,那你就要犯下大错了。
张越同样不敢怠慢,起身行礼,“指挥使大人放心,某绝不负使命!”
江烽也知道黄安锦的武道突破给了秦再道、张越和谷明海三人很大的冲击。
一个本来才是通脉期的武人,竟然在一战之后就突破进入了洗髓期,而他们这几个原来还觉得可以力压对方一筹的角色可就有些尴尬了,如果不尽快赶上,恐怕就真的睡不安枕了。
尤其是谷明海,黄安锦原本比他甚至还逊色一些,但是却利用和蚁贼恶战迅速实现了突破,虽然这一场恶战让黄安锦险些丧命,但是换来的境界突破还是让谷明海格外羡慕。
毕竟作为武人,武道上的进境永远是他们追求的最大动力之一。
而虞侯大人的汴梁之行更是一跃晋入天境,带来的汴梁来人中据说洗髓期以上的高手占了大半,这种巨大的压力更是让这几人昨晚都没有睡好。
如果还不能审时度势,不能与时俱进,恐怕等待自己的就是被淘汰的命运,这一个警钟已经在秦再道、张越和谷明海等人心中敲响。
所以当江烽温言叮嘱谷明海时,谷明海也是格外郑重其事的表示绝对不会辜负指挥使大人的期望,定要让中营成为固始军的中坚力量。(未完待续。)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烽皇 第九十节 全面备战
. 会议从巳时初开始一直开到了午时中方才结束,江烽也早安排厨娘准备午食,并不丰盛,就如同寻常的饮食一般。
不过这餐饭的意义也非同寻常,这是江烽自汴梁回来确立了自己在固始军中绝对领袖地位之后的第一餐,也是将杨堪为代表的大梁系武人纳入固始体系中的一个标志。
午食之后,各自散去,虽然各人都有心思要单独向指挥使大人汇报,但是却要看指挥使大人的安排。
而在餐前江烽就已经明确表示有事要和罗真、贺德才二人商谈,其他诸人自然不会不晓事,更何况罗真和贺德才事实上已经不属于武将体系了,这二人一个是指挥使大人的书院同学兼密友,一个是指挥使大人昔日的老上司,当然不会有人不满。
相较于其他人的敏感,罗真这个粗线条的家伙就反而没有那么多忌讳了。
江烽回来了,这让他很高兴,而江烽交给他的事情他却没有能很好的完成,而这却不是罗真自己的责任,所以这让罗真有很是不满意,牢骚满腹,饭前江烽更多的是讨论军务,罗真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但是现在只剩下他和贺德才两人了,他自然就可以口舌无忌了。
“二郎,你可算是回来了,你走这二十天,固始城里人心惶惶,有些人上蹿下跳,啥言语都出来了,你再不回来,恐怕就真有人要打算去献城去了。”
罗真黑瘦了不少,看得出来这二十来天里他也不好过,也难怪他牢骚满腹,怪话连篇。
江烽交给他的任务很明确,草木甲要继续制作,另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根据固始城现在的城墙状况,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实用性强的术法器械了。
对于自己这个老友,江烽太了解了,有口无心,但交给他的事情绝对可以放心,但事情却要有选择,只能是适合他的事情,超出他的能力范围,则千万别给他,他也不会接受。
“博山,至于么?自己事情没干好,就赖别人?”江烽笑着打趣。
“我赖别人?!”如同被马蜂蛰了一下,猛地从椅子上跳起来,指着江烽,脸红筋涨的道:“二郎,说话可得讲良心,你安排给我的事情,我可是尽心尽力去做了的,奈何人家不肯把钱银拨给我,我买不来资材,如何去做?”
“哦,草木甲是不是超支了还是拖时间了?还是城防上的器具设置成本太高了?”江烽似笑非笑。
自己这个老友他还能不了解?
虽然做事认真,但是有时候却是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化境界了,什么都想做到最好,却不曾想过成本问题,这不是单一的某件术法器具,而是成批量的东西,每一样多一文钱,算下来都是一笔不小开支,每一道工序多耗半个时辰时间,那又要耽搁多少时间?
以草木甲为例,如果不是自己当初再三提醒他自己要急用,凑合着就行,别让士兵无甲上战场,这家伙肯定不会那么快就把草木甲制作出来,而且这还有赖于许静的鼎力相助。
在离开之前,江烽就曾经与县令陈蔚磋商过,草木甲采买制作和城防设施的建设不能停,而且要赶时间,所以县里边也要出资来支持这两样支出,陈蔚也答应会保证这笔支出,而江烽也同意将筹集到的部分捐输款项交由县里保管,这也算是一个相互信任的举措。
一句话就把罗真噎得说不出话来,呆站在厅堂中间,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让人看得有些好笑,连贺德才这种老好人都忍俊不禁,只能把脸侧向一边,装作没看见。
罗真支支吾吾好半天,才心有不甘的道:“我也是为了草木甲的防御力能更好!芍陂今年降水过多,苇荻的韧性和筋度不够,所以我才会选择了安州云梦泽那边的苇荻,价格是贵了一些但是效果绝对要好得多,可陈蔚那家伙居然说钱不够,用了城防设施这边就得要有窟窿,这是什么话?难道我们不是在为保卫他们卖命么?”
“博山为谁卖命这些话就不要说了,要说这也是在为我们自己卖命。”江烽淡淡的道:“不说之前的事情了,草木甲既然已经在制作过程中了,还需要时间来晾晒鞣制,那我委托你和静娘的事情呢?”
草木甲现在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从鄂州这边索要到一批甲胄,现在打通了南阳的关系,可以从南阳方面来紧急采购一批,但是像城墙的防御设施才是最重要的,这关系到日后和蔡州军的攻防大战。
听到江烽问及正事,罗真也是脸色郑重起来,顿了一顿才道:“我和静小姐已经把初步的设计拿出来了,按照你的要求分别在蔡州军可能要来进攻的几处进行了规划,因为这个术法器械平台耗资相当大,最初我们预测的钱银根本不够,差距很大,所以目前我们在工坊中制作的器械只有四具,但我和老贺也专门根据目前城墙的特点进行了评估,起码需要九到十具以上的器械才能勉强够用,而要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地步,起码要十五具,且在术法资材上要求还要提高才行。”
这是大事,关乎固始城防体系建设的大事。
固始限于县城规模和城墙的结构,要进一步加高和加厚都有难度,而护城河虽然也进行了疏浚,但是限于原来的基础,短期内也无法在开挖加深和加宽。
但即将来袭的蔡州军攻城能力远非蚁贼可比,他们不但有十分完善的攻城器械,士兵也在这方面有专门的训练,而且他们还有相当犀利的术法器械,这对于固始城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江烽很清楚在目前大梁即将对蔡州开战的情形下,蔡州军没有太多时间来和固始拼消耗,势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攻固始,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和蚁贼围城的情形有些相似,甚至更紧迫。
大梁一旦对蔡州开启战端就肯定不会是轻而易举就能了断,蔡州军必须要举全军之力相抗,所以他们要拔掉固始这个钉子,势必要一举而下。
可是固始的位置又很特殊,距离光州甚远,距离蔡州境内就更远,而且还要渡一条淮水,所以这种情况下蔡州军如果要对固始用兵,在数量上和时间上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唯一可虑的就是固始军可能会出动不少高手来袭,用这种方式来斩将夺旗,以求把效果最大化。
正因为如此江烽才考虑要将自己所能调动的资源和力量最大化。
在询问了一些细节问题之后,江烽就断然道:“博山,不必多说了,这个问题我会全力支持你,南阳那边我已经安排人在接洽了,三五天之内就会有一批上好的术法资材运过来,包括木类、土类和金类的资材,另外现在还需要什么马上采买,按照你的要求尽可能好,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吝啬,该花的一定要花!另外,可能这两天也还会有两三名来自大梁的方术士和术法师到来,届时你可以和静娘与他们一道进行切磋,优化一下你们的设计,但是我给你设定一个期限,十天之内必须完成装配上城墙!”
江烽感觉恐怕蔡州军已经给不了固始十天时间了。
自己从汴梁回来路上就走了这么六七天,估计这个时候驻扎在各地的梁军已经开始出发,按照梁军早已经部署好的计划开始向蔡州进军了,战争顶多在三五天之内就要全面爆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