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田园喜嫁:小妻太难追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楚正秋

    “呵呵,好听!瑶儿起的名儿听着很文雅。”姚大江夸奖到。

    小白神色认真地看着姚瑶问:“那你以后可以叫我的大名吗”

    “不可以。”姚瑶很干脆地摇头拒绝了。

    小白忍不住伸手揉了一下姚瑶的头发,姚瑶打了他一下:“你把我头发都揉乱了!”

    小白不还手,笑了起来,趁着姚瑶不防备,又揉了一下,然后挨了姚瑶一脚。

    姚大江哭笑不得:“你们俩多大了,还跟小孩子似的。”

    “我就是小孩子。”姚瑶很傲娇地说。

    “嗯。”小白的手默默地伸过来,又揉了一下姚瑶的头发,感觉软软的绒绒的,摸起来好舒服。

    不久之前在魏家,魏宇泽盛情挽留他们吃饭,但是姚瑶婉言谢绝了,正好又碰上魏员外让人叫魏宇泽过去考校功课,他们就赶紧告辞了。

    这会儿天色尚早,姚大江赶着牛车带着姚瑶和小白到了镇上的主街上,车停在了一家书铺门口。

    “小白,瑶儿,你们进去看看吧,爹在外面等你们。”姚大江对小白和姚瑶说,“想买什么就买,读书识字是好事。”

    “嗯。”姚瑶点头。其实她真正的打算不只是自己要重新读书,认识这个世界的文字,而是想让全家都识字,不过要循序渐进,她自己先学了之后再教家里人,多学点东西总归是好事。

    清源县距离边境不远,本身就不是富庶之地,清水镇是个大镇,平时没有集市的时候,街上的店铺生意也都一般,尤其是书铺,几乎没有什么人进出。

    姚瑶和小白进门的时候,书铺的掌柜就热情地迎了上来,虽然看他们的打扮不像是富裕人家,但衣服上面没有补丁,干净整洁,容貌和气质都不俗,掌柜脸上堆着笑,问他们要买点什么。

    “我们先看看。”姚瑶对于该买什么书还没有多少概念,最近也没有机会见到正在读书的表哥宋思明,刚刚见到魏宇泽的时候又忘了问,所以她想自己看看再说。

    书铺的掌柜一听这话,感觉姚瑶和小白也不是真心要买书,笑容一收,变了脸:“可以看,不买不准乱翻啊,书都很贵的,弄脏了弄破了,你们怕是赔不起。”

    姚瑶蹙眉,不过也不想跟这种生意人计较,毕竟他们都是向钱看的。

    姚瑶指着一本书的封皮,问小白:“认识吗”

    小白看了看说:“千字文。”

    姚瑶也不管书铺掌柜盯着,拿起来翻开,指着里面的字让小白念,小白根本不需要思考,很流畅地读了出来。姚瑶指着一个她不太熟悉的繁体字问小白什么意思的时候,小白也给出了很简明扼要的解释。

    书铺的掌柜看到姚瑶翻书,本想发作,结果听到小白娓娓道来的声音,又意识到这个容貌十分出众的少年是个读书人,不好得罪的,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

    姚瑶对于小白的表现很满意,也在她的预料之中。接下来她可以跟着小白读书,加上前世的经验,将会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并且外人也不会认为她有什么不对,因为她不是自学,不算妖孽。

    “掌柜,启蒙的书都有哪些”姚瑶问书铺的掌柜。

    掌柜指了一下姚瑶手中那本千字文,然后又指了另外两本书,其中一本是三字经。

    姚瑶觉得都有必要买回去好好看看,书不是一次性的消费品,等她用过了,还可以给姐姐弟弟妹妹用。

    姚瑶开始问价钱的时候,掌柜脸上的笑容又回来了,也没宰客,说的都是平时卖的价钱,因为这就是魏家开的店铺,魏员外管得很严,他不敢乱来。

    “还挺贵的。”姚瑶说。怪不得读书人少,读书对一般人家来说,都是烧钱的,负担不起,买一本最基础的启蒙书籍三字经,都要五百文钱。

    “买多的话,能不能便宜一点”姚瑶开口砍价。

    掌柜的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更深了:“那要看姑娘买多少了,买多的话,价钱好商量。”

    “小白,你看看有没有想要的书,买几本回去看。”穆妍对小白说。她不是财大气粗,而是觉得这方面的投资是必要的。

    “公子随便看,我们魏家书铺的书是清水镇最多最全的!”掌柜的这次主动拿了他觉得不错的书给小白看。

    小白翻了几本之后,对姚瑶说:“可以都买下来吗有些我好像看过,但都想再看一遍。”

    “把你卖了行不行你当我开钱庄的”姚瑶给了小白一个白眼,“这次先挑三本,以后的等你自己赚钱了随便买。”

    “好吧。”小白认真




071.读书,请人
    布衣少年背着书奁,里面放着两个银锭子,七拐八绕,最后进了清水镇上一处破旧的小宅子中。

    一进门,就听到了剧烈的咳嗽声,少年神色一紧,快步跑进了屋里。

    一个面色青白的老妇人躺在床上,捂着胸口,咳得厉害。

    “祖母!”少年扔下书奁,上前坐在床边,扶住了老妇人,轻抚着她的后背说,“我把祖父留下的最后三本书卖了,换了十两银子,等会儿就再去请大夫过来给祖母医治。”

    “贤儿,祖母怕是不中用了。”老妇人面色虚弱,无力地靠在少年单薄的胸口,缓缓地说,“别在祖母身上浪费银子了,钱你都留着,你一定要读书,考中功名,出人头地,重振我们伍家,这样你祖父在九泉之下,才能安心啊!”

    少年眼圈儿微红:“祖母,我会努力读书的,我要考状元,带祖母回京城的家中,好好孝敬祖母。”

    老妇人苍老的手轻轻拍了拍少年的手说:“你能这样想,祖母很欣慰,但是祖母的身体怕是等不到那天了……”

    “祖母别说这样的丧气话,这次只是染了风寒,一定能好起来的!现在有钱了,我这就去请大夫!”少年说着,小心地把老妇人又放回了床上,盖好被子,转身跑了出去。

    “贤儿,回来!”老妇人唤了两声,脚步声已经远去了。

    少年请了大夫回来,大夫给老妇人把脉之后说,虽然只是风寒所致,但老妇人前几年身体过于劳累,已经伤到了根本,再加上年事已高,如果不用好药调理着,好好休养的话,也没有多少时日了。

    少年只说让用最好的药,大夫开了药方之后就走了。少年又不顾老妇人的劝阻,出去抓药,回来熬药,喂老妇人喝了之后,才松了一口气。

    “贤儿,祖母还没问你,那三本书,是卖给了书铺吗书铺怕是不肯出十两银子那么多的。”老妇人喝了药之后,脸色稍稍有一点好转,就问起了卖书的事情。

    “没有卖给书铺,书铺的掌柜只肯出二两银子,我遇见了一个姑娘,她买下了。”少年伍思贤把卖书的经过跟老妇人讲了。

    老妇人听了之后,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虽然那书对我们而言意义不一般,但在这清水镇,想再找到一个肯出十两银子买下的人,很难。那个小姑娘怕是在书铺中听闻你急需银两救治祖母,所以才好心出手买下的。那书既然卖了,便不要留恋,但如若日后再碰上那个姑娘,可要报答她这次相助之情,记住了吗”

    少年伍思贤郑重地点头:“祖母的教诲,孙儿记住了。”

    “重振伍家的希望,全都落在你身上了,贤儿,你一定不能让祖母失望。”老妇人虽然落魄,眉宇之间却不怒自威,显然并非普通人。

    少年伍思贤起身,对着老妇人郑重地行礼:“祖母放心,孙儿一定竭尽全力。”

    此时另外一边,姚大江赶着牛车,带着姚瑶和小白,已经回到了青山村。

    穿越过来之后第一次有书可以看,姚瑶心情颇好,现在对于读书写字有很大的热情,走在路上就让小白拿着她挑的那本历史典籍,给她念了起来。

    小白声音清冽好听,念得很流畅。

    姚瑶听得趣味盎然,旁边的姚大江好奇地问了一句:“瑶儿,你能听懂”

    “**不离十吧。”姚瑶笑着说。虽然是晦涩的文言文,但是大概意思还是可以听明白的。姚瑶觉得等这本书看完了,她对这个世界的历史沿革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小白眨了眨眼睛,他其实能感觉到,姚瑶并不是不识字,她很聪明,似乎本来就懂得很多,对于读书这件事,只是有些许的生疏。但小白没有说破,因为他已经答应了姚瑶,接下来好好教她读书写字,他对此也有很大的兴趣。

    回到家中,已经过了正午了,宋氏得知他们没在镇上吃饭,又赶紧下厨给他们三个做了饭吃。

    姚珊看着姚瑶买回来的书和笔墨纸砚,好奇地瞪大了眼睛:“二姐,这个好贵的吧以前



072.给脸不要脸(二更)
    四月十二,天气晴朗,姚大江把堂屋的桌子搬到了院中马缨花树下,姚瑶和小白坐在那里看书,姚瑶碰到不认识的字,随时可以请教小白。

    半晌的时候,宋氏割了一块野猪肉,放在篮子里,准备到里正家走一趟。

    “瑶儿要一起去吗”宋氏问姚瑶。

    “娘,我不去了。”姚瑶抬头对宋氏说,她打算今天把三字经看完,把里面的繁体字都认全。

    “我跟娘一起去。”姚玫洗了个手,摘了围裙,从厨房里面走了出来。

    “好,那瑶儿和小白看好弟弟妹妹,别让他们乱跑。”宋氏又叮嘱了一句,带着姚玫出去,把大门关上了。姚珊和姚景泽就在院子里玩儿,姚大江一早去找村里相熟的人说借桌椅和碗筷的事情了,这会儿不在家。

    快到晌午的时候,姚瑶把看了半本的书合上,小白起身,抬手摘了一片叶子,夹在书里面当书签,两人把书收回了屋子里面,刚放好,姚大江和宋氏还有姚玫一起回来了。

    看到宋氏神色轻松,脸上带笑,姚瑶知道事情应该很顺利。

    吃午饭的时候,宋氏说,到时候帮忙过来做饭的人都请好了,一共有八个村里的媳妇儿,都是手脚利索,做饭也不错的,说好了每人给五十文铜钱,她们都很乐意。

    姚大江厚道,在村里人缘好,借桌椅和碗筷的事情也说好了,到时候那些人来吃流水席,直接自己就把桌椅碗筷带过来,都不用过去取。

    到了第二天,赵康安一大早上门来,跟小白一起又进山去了一趟,把上次姚瑶看中那棵山楂树给刨了,拉回了家里,种在后院了。

    下晌的时候,姚大江带着小白和赵康安一起去镇上,拉了一车粮食回来,这是到时候摆酒席要做主食的,也不用有什么花样,大锅蒸窝头,管够。

    四月十四早上,姚大江又带着小白和赵康安去镇上,晌午之前就赶回来了,买了满满当当一大车的菜。食材的种类和数量,都是提前定好了的,只多不少。

    村里的人看到姚大江去采购,路上碰见也都堆着笑脸打招呼,说到时候都来。就只说前几日姚瑶打到的那头野猪,村里的人都一直惦记着呢。

    宋家人一早就来帮忙了,宋思明在镇上读书,这次没能回来。

    周氏拉着宋氏说,她的小女儿,也就是姚瑶那个嫁到隔壁镇子去的小姨宋月芝,又怀上了身孕,本来说好了要来的,这下来不了了,让宋氏别挑理。宋氏当然说没有关系,身体要紧。

    提前一天要把窝头都蒸好,这也是个大工程,不过除了周氏和刘氏之外,还有宋氏请来帮忙的那些女人,忙活了一下午,天快黑的时候就都做好了。

    吃了晚饭,宋家人还要回去,这边有地方住,就是被褥不够,宋家还养了猪和鸡鸭,不能没有人。

    “大江啊,明天你爹娘来不来”宋老头临走的时候,问起了姚大江。

    姚大江叹了一口气说:“不知道,他们来了,我敬着,不来算了!”

    从盖房子开始到现在,姚家老宅的人就没帮过一点忙,中间还闹腾了不止一次,要抢盖房的钱,姚大江对他们已经彻底失望了。

    宋老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明儿一早,你去请请,别让外人挑你的理,说你不孝。”

    姚大江皱眉:“那听岳父的,明天我去请,他们要来就来,不来我的礼数也到了。”

    “嗯,是该这样的。同一个村儿住着,面子上得过得去。”宋老头说。虽然说姚大江因为分家跟老宅的人闹得很难看,先前还把姚大海告了,导致姚大海进了趟官府,被打了板子,但只要姚老头和孙氏活着,姚大江就不能不认他们,不然会被人戳脊梁骨。

    四月十五这天,天还不亮,帮忙做饭的人都来了。

    大门敞开着,姚大江和小白负责挑水,女人们洗菜摘菜切菜,忙得热火朝天。

    到了半晌,吃饭的人都陆续开始上门来了,宋强也带着宋家人到了。

    &nb



073.双喜临门(一更)
    姚大江一回来,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他不计前嫌,亲自上门去请姚家老宅的人,老宅的人不仅不肯来,还把他给打了!

    正好里正带着一家人也来了,一见姚大江的样子,连连摇头叹气:“姚大鹏真是越来越糊涂了!大江你啥都没错,礼数也尽到了,就甭管他们了!”

    姚大江安排里正一家跟宋家人都坐在了堂屋里面,里正跟宋老头倒是聊得不错。

    正说着话,外面有人吆喝了一声:“大江,你新女婿来了!”

    是赵大年带着赵康安来了。

    赵康安天不亮就过来帮忙,后来又专门回家接赵大年,这会儿换了身崭新的衣服,头发梳得齐齐整整,挑着扁担,带着满满两大箩筐的东西进了门。

    听到周围人都哄笑着说他是姚大江的女婿,赵康安呵呵笑着,觉得心情好极了,赵大年也一脸的喜色。

    “快让我们看看,这女婿给老丈人送了啥礼啊”有人起哄要看赵康安挑来的东西。

    赵大年就让赵康安把东西放下,大大方方地给人看。

    其中一个箩筐里面,是各色点心礼盒,一看就是从镇上一品斋买的,可不便宜。另外一个箩筐里面,放了两匹布,其中一匹颜色鲜亮,一匹颜色稳重些,也不是便宜货。

    “赵叔送这么些个礼,今天不会是正式上门来提亲的吧”有人问了一句。

    赵大年哈哈笑着说:“喜上加喜,我今天就是来提亲的!”说着还从怀里拿了个长条形的木盒子出来,打开,给众人看,里面放了一支分量不轻的银步摇,还有银耳环一对,银手镯一对,让很多人的眼都红了。

    赵大年和赵康安被姚大江请进了屋里面,外面的人都在议论赵康安和姚玫的亲事。赵大年送来的可不只是贺礼,还有定亲的信物,一整套的银首饰,村里别家定亲可是没见过。

    有人酸溜溜地说,赵大年就是趁着今天人多,故意炫耀来的。

1...1516171819...3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