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喜嫁:小妻太难追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楚正秋
孟静娴的娘只微叹一声说“静婉你嫁到京城来,虽说婆家千好万好,但毕竟离得远,见一面不容易,娘本想让静娴嫁得近一些的。”
孟静婉笑着说“其实相公提过好几回了,希望爹娘祖父祖母都搬来京城住。”
孟夫人笑着摇头“知道,你跟思明都是孝顺孩子。娘也不是反对,就是说说心里话。话说回来,娘也不能因为想离你们近一些,就阻拦你们的好姻缘,你们嫁得好,过得好才是最重要的。听你说的那些,那姚家公子真是很出色,他若真心中意静娴,静娴也乐意的话,那当然再好不过。”
“娘觉得爹会同意吗”孟静婉问。
孟夫人点头“你爹说过,静娴太文气,骨子里又有股清高劲儿,得找个才华比她更好的相公,才能压得住她,过到一起去。”
孟静婉笑着点头“那正好,文状元应该会让爹很满意的。”
如此,当宋氏上门来,坐到一起提起两家孩子亲事的时候,孟家人也没拿乔,孟老太爷做主,很爽快地点头了。
宋氏很高兴,说接下来提亲定亲,都按规矩来,礼数不会少。
暂时孟家二老和孟夫人不回清源县,孟夫人说,得先等他们写信回去给孟静娴的父亲,得到他的答复之后,才算真正说定。
宋氏理解,说是应该的。将心比心,若是有人想要求娶姚家的姑娘,姚大江还没点头就把什么都定了,那可不成。就算现在确定孟静娴的父亲应该不会反对,也必须征求他的意见,这个过程不能省。
谈完正事,宋氏邀请孟家人后日一起到姚家做客,孟老太爷应下。
宋氏回到姚家,跟姚大江说事情很顺利,姚大江听了挺高兴的。
姚思贤今日去国子监,下晌回府,就来找宋氏。
“娘,如何了”姚思贤一进门就问。见了几次之后,他喜欢孟静娴,当然希望能尽快定下来。
宋氏笑着点头“说准了,不过定亲的话,还要等清源县那边静娴她爹回信。”
姚思贤神色一喜,对宋氏作揖“多谢娘。”
“你这孩子,快坐,客气什么”宋氏让姚思贤坐在身旁,跟他讲今日去宋家见到孟家人的情形。
姚思贤听完之后,笑着点头“我想孟家爷爷能答应,很大的原因是我现在姓姚。这个姓就让他们放心。我能有今日,都是爹和娘给的。”
经历了那么多事之后,姚思贤如今通透许多。他知道,若是他现在姓莫或者姓伍,不管他是不是中过文状元,孟家人都未必能答应把孟静娴许配给他。从清源县嫁来京城算是远嫁,宋思明是孟老太爷的门生和同乡,知根知底,但姚思贤可不是。孟家人对他其实不算熟悉,能够有这份信任,最大的原因真就是因为他如今是姚大江和宋氏的儿子。
宋氏微笑摇头“哪家不都一样女儿说亲总要看亲家的情况的,这是很正常的。你的才华人品本就很出色,不必想那么多。静娴在京城这段日子,你得空可以多陪陪她到处走走,主动一些,这亲事差不多也板上钉钉了。最好今年内能让你们成婚,明年说不定你都能当爹了。”
姚大江进门,见姚思贤要起身,摆摆手示意他坐着“没有外人的时候,随意些,应该跟你说声恭喜。”
“谢谢爹。”姚思贤笑着说。
“我这两日去找大贤,让他帮忙看看,京城里有没有合适的宅子,买下给思贤,最好离得近一些。”姚大江说。
姚思贤愣了一下“我……我不想搬出去……”声音竟莫名有些委屈。
姚大江笑着摇头“不是让你搬出去,当然要在家里成亲。不过你们年轻人,若是想单独出去住,也可以的,我们都不拦着。以后有了孩子,过几年定是要分家的,早点准备着。宇泽跟雨薇他们俩就是成亲之后想回来住就回来住,有时候就自己住,更自在一些。”
姚思贤点头“谢谢爹,我明白了。”
孟家人如约前来姚家做客,姚思贤特意在国子监那边请了一天假留在家里。
姚大江和孟老太爷聊起了书法,颇为投契。
孟老夫人见宋氏给孩子们做的布娃娃很是新巧可爱,她去年新添了小重孙女,宋氏把图样送给孟老夫人,她很喜欢。
孟夫人跟宋氏约好,明日一块儿去逛街。
孟家人本都是恪守规矩的,可来了姚家之后,很快就放松下来,觉得孟静婉有句话说得是真没错,姚家和姚家的人,都让人觉得很舒服。
武诚和姚珊昨日回武家去了,今日不在。姚思贤和孟静娴带着家里的孩子们一块儿到葡萄园去摘葡萄。
孟静娴很喜欢孩子,觉得姚家的小孩子都很可爱,带着他们玩儿的时候不自觉就更多了几分温柔,姚思贤在旁边看着,心中越发喜欢。
摘了葡萄回来,孟静娴见到家里孩子们的自行车,宋家的孩子也有,她见过,感觉挺神奇的。
姚思贤问孟静娴想不想试试,她虽然有点兴趣,但还是婉拒了,因为今日穿的衣服不太合适,而且家里长辈都在,这是在姚家,她怕失态。
“珊珊说你想学骑马,回头我可以教你。”姚思贤笑着说。至于骑自行车,可以等成亲之后再学。他经常见姚大江骑车载着宋氏在后花园,很是羡慕。等到了冬季,还可以学学滑冰。
“我在这方面挺笨的,不一定能学会。”孟静娴说。
“没试过怎么知道学不会其实挺简单的,只要别害怕。我觉得你胆量应该挺大的。”姚思贤笑着说。
孟静娴笑着摇头“确实,这回来了京城,有不少想尝试的事情。不过准确来说,我这应该叫无知者无畏。”
“其实当初我也是。”姚思贤微笑。
虽然当着长辈的面,姚思贤和孟静娴并没有多少交流,不过长辈都能看出来,两人处得挺好的。孟静娴不是那种喜欢迎合的性子,她若不是真的喜欢姚思贤,当初就拒绝了。
宾主尽欢,孟老太爷临走问姚思贤改日能不能带他到皇宫藏书阁去开开眼界,姚思贤自然是满口应下。
秦玥早说过,支持家里人经常去皇宫藏书阁转转,里面的书随便拿随便看,进宫不用再请示他,皇宫那边他早下过令,姚家人去都不会有人拦着。
过了几日,姚思贤就陪着孟老太爷进宫去参观藏书阁了。
孟老太爷流连忘返,两人在里面待了一整日,天黑才出宫,吃饭都是宫里的下人直接送到藏书阁的。孟老太爷很兴奋,说让姚思贤问问秦玥,他接下来能不能再去藏书阁看书,姚思贤说没有问题。
翌日姚思贤就给孟老太爷送了一块儿皇宫的通行令牌,是秦玥给的,如此孟老太爷随时可以去。姚思贤说,需要他作陪的话,尽管吩咐。
孟老太爷说不用,他是去看书的,不需要谁陪着,让姚思贤忙自己的。
孟夫人跟宋氏一块儿逛了两次街,宋氏和刘氏还陪着孟老夫人和孟夫人一块儿去护国寺礼佛上香。
孟老夫人回去之后跟孟静婉说,她真是好福气,宋家人姚家人都是待人最真诚的,若不是之前来的时候宋家人真的把他们当自家人,孟家二老也不好意思这样在宋家长住。
等宋思明又提起说希望孟家可以搬来京城时,孟老夫人是有意的,而之前没有松口的孟老太爷这回态度有所改变,说要回去跟儿孙商量商量。
宋思明跟孟静婉私下说,孟老太爷这是看上了皇宫藏书阁,不舍得走了。
中秋节前,孟家来信,孟静娴的父亲在信中说,等今年秋季院试结束,书院那边不忙的时候,他会上京城来看望孟静婉和外孙,也见见姚思贤。定亲的事,老爷子做主就好。
这就是答应了。
虽然是预料之中,不过姚思贤还是很高兴。
姚大江请林颂贤帮忙物色的宅子,已经买下来了,离姚家不远,跟魏宇泽的宅子相邻。姚思贤去看过,挺满意的,还找机会带孟静娴去看了看,说她对什么地方不满意的话都可以改。
孟静娴说都挺好的,不过又表示,成亲之后,她很愿意跟姚家长辈和姐妹们住在一处。
葡萄园里的葡萄都成熟了,已经采摘过几回,亲友们都吃到了,还有专门带着孩子过来亲自采摘的。
每年的“季节限定点心”葡萄酥,容华英又做了不少,跟亲友们分享,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其实姚瑶想过可以晒制一些葡萄干,后面做点心用,不过家里葡萄园虽然规模已经相当可观,每年葡萄下季的时候也都没剩下的,去年酿葡萄酒,也只做了一点,最后几个老人家猜拳分的。
孟静娴时常往姚家来,她原先对做饭这件事其实没有太大兴趣,只是在长辈要求下学了几道菜。
不过来姚家的次数多了,孟静娴一开始跟姚思贤一样打下手,后来就喜欢上了跟宋氏学做菜,慢慢发现了乐趣,还跟着容华英学做了两样点心,回去做给长辈吃。
孟家老太爷和老夫人对孟静娴如今不再总是捧着书不放,表示很欣慰。姑娘家又不需要考功名,他们一直希望孟静娴不要沉溺于书籍,也都知道原先孟静娴整日看书,是因为她没有什么玩得来的朋友,如今在京城短短时日,孟静娴明显开朗了许多,也开心很多。可以预见,她嫁去姚家,一定会过得很好的。
每年中秋节,皇帝都会宴请群臣同乐。但今年中秋节宫中的宴会,秦玥安排在了前一日。这样等到了中秋节那天,他就可以在家里陪着姚瑶和孩子,帮宋氏揉面做菜,而百官也可以过一个真正跟家里人团聚的中秋节,两全其美。
。
648.紫翡发钗
中秋团圆日。
原本武诚说,过节这日要跟姚珊在姚家过。
武诚是想着,姚珊的两个姐姐出嫁也没离家,全家人都在一处,若是过中秋只姚珊不能回娘家,她心里可能会不开心。
不过让武诚意外的是,姚珊却说,应该在武家过。虽然她知道,若是她和武诚在娘家过节,武家长辈也不会不满,但一来她跟两个姐姐婆家的情况毕竟不一样,不能那样比,婆家长辈开明宽容,但她不能不懂事。到时候武诚的哥哥嫂嫂们都在,就他们俩不在,也不算团圆。
二来,姚珊是考虑到,去年大半年的时间,武诚假死,在外面流浪,去年过中秋的时候,他不在家,二老知道他活着,却不知道他在哪儿,而他的兄嫂甚至都以为他不在了,那个节日定是过得愁云惨淡的。过年的时候武诚都没能回来。
这是武诚回家之后第一个团圆节日,他不能缺席。
姚珊跟武诚讲她怎么想的,武诚听了,当时鼻子都酸了,抱着姚珊说他娶到了世上最好的媳妇儿。
不过武诚背着姚珊跟姚大江和宋氏提起的时候,姚大江和宋氏也都是一个意思,让武诚带着姚珊回武家过节去。
于是,中秋节前一日傍晚,武诚和姚珊带着从姚家拿的月饼点心果子,就回武家去了。
其实武尚书夫妇本以为武诚和姚珊不回来了,见他们回来,都很高兴。
而且还有一件事,武家定的是过了这个中秋节之后正式分家,到时候武诚的二哥三哥都要搬出去单过的,因此这是分家前最后一个中秋节,意义不同。
武诚和姚珊带着月饼点心果子挨着去给兄嫂送节礼。月饼点心都是宋氏带着女儿们亲手做的,果子是姚家果庄产的,外面买不着。前年武诚在京城时,从姚家讨了一些回来,武家大人孩子都很喜欢吃。今年成了亲家,自然不一样。
送了一圈儿,还跟侄儿们玩了一会儿,武诚牵着姚珊回他们的院子,一路上不停地笑。
“傻笑什么”姚珊问。
“开心嘛!”武诚跑到姚珊身前去,躬身,“来,上来,我背你。”
不远处有下人走过,姚珊拍了武诚一下“别闹了。”
“我不管,我要背着你去逛花园,快上来!”武诚反手来拉姚珊。
姚珊默默地绕过他往前走。真是的,在房里怎么闹都无妨,在外面还这么没正形。
结果武诚从后面打横把姚珊抱了起来。
姚珊惊呼一声,下意识地搂住了武诚的脖子,武诚笑容满面,脚步轻快地往花园的方向走“我抱我自己媳妇儿,天经地义!”
中秋节到了,秦家和姚家照旧是要一起过的,魏宇泽和温雨薇昨日也带着孩子回来住,还有林家的人。
用林松屾的话说,除了他和温雨薇一家三口之外,林家还有三个光棍儿,在一块儿过节忒是冷清,他都不好意思跟温雨薇秀恩爱,还要照顾他家光棍儿老大哥的心情,不好不好。
听到这番言论的林颂贤给了林松屾一个白眼。
一到姚家,林松屾就变身孩子王,带着大孩子小娃娃一块儿到花园玩儿去了。
林颂贤魏宇泽和姚思贤他们都坐在一块儿,陪着姚大江秦非白喝茶聊天。一般这种时候,秦玥都不怎么参与,因为他更喜欢待在厨房揉面。
秦媛媛和秦渊都被姚景泽带着跟林松屾去玩儿了,容华英进厨房,一眼就看到宋氏今日戴了一样新首饰。
“紫色的翡翠,真漂亮。”容华英走近,看了看宋氏头上的紫翡发钗,夸赞道。她原是富商家出身,也少见这样的宝贝,这是可遇不可求的。
宋氏笑着说“这是先前小白和瑶儿到北边儿去,说是在一个叫环城的地方,瑶儿一时兴起买了几块翡翠原石,运气好切出来的。”
容华英本以为这是皇宫珍藏的宝贝,没想到竟然是姚瑶赌石切出来的,有些惊讶“那瑶儿的运气可真是好极了。有些人玩儿这个,倾家荡产都一无所获。”
宋氏又说,这是姚瑶亲手设计,秦玥亲手雕刻的,一共有四样不同的紫翡首饰,宋氏的发簪,姚玫的镯子,姚瑶的额饰,姚珊的耳环,一套的。
容华英听了很是羡慕“真好,很有意义,可以传家的。以后若是我得了好玉,也跟小泽和媛媛一块儿打些饰物。”
过一会儿姚玫来,宋氏见了她戴的镯子,很精致。姚珊不在,姚瑶的额饰并没有戴出来。
其实宋氏和姚玫姚珊的收拾是姚瑶设计的,姚瑶的额饰却是秦玥亲手设计的。
不过做好之后,姚瑶戴了一回,秦玥就说以后出门不要戴,只在房里戴给他看就好了。太漂亮了,他难得霸道,不想让别人看见。
姚瑶倒是没意见。她平时戴首饰都以简洁实用为主,额饰这种东西,美是真的美,太扎眼了。她觉得偶尔戴给秦玥看看就可以了。
热热闹闹地过了节,秦非白和容华英入夜时分才回去,秦渊和秦媛媛都跟着姚景泽留在了姚家住,宋氏说她明日送孩子回秦家。
正月十六,姚大江跟秦玥一起进宫了,他最近也沉迷于皇宫藏书阁的书,得空就去看,经常跟孟家老太爷在藏书阁相遇,到饭点的时候,一块儿吃个饭,分享一下他们发现的好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