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六零的美好生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梦想123
明彰一直觉的是他要吃的,才害死他娘的,从他娘走后,便一下变的沉默了起来,眼瞅亲爹是个靠不住的,他还有个刚满一岁的亲弟弟,需要人照顾,只能bī的他自己个独立,成熟起来,好能护住弟弟,只是没想到最后还是没护住。
许向华想想他当时也就二十五岁,一个老爷们心粗的很,加上那不cào一点心的cào淡性格,还有两年后娶的许刘氏堂侄女刘春花也不是省油的灯,明彰和明文的日子肯定难的很。
当年娶刘春花时,他不是没拒绝过,只是太窝囊了,加上他爹许满屯,娘许刘氏寻死觅活bī着让娶,他那cào淡的性子又拗不过人家,还有明文还小,一屋里一大二小都是男的,过的确实不成样子。
结果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让明彰对他的心结越来越深,越来越沉默,到后来又有了嘴甜的老三,老四做对比,这沉默的明彰和刘春花嘴里不省心的明文可不就不侍见,忽视了个彻底,直到明文最后出事,他和明彰两亲父子已经形同陌路,见面连句话都没得说了。
用明彰后来故意刺他说的话来说,得亏当时明彰记事早,要不是念在当年春梅走后,当时他那个豁出去非要进祖坟的样子,就是他被刘春花和他那俩个宝贝儿子虐待死了,也不会去瞅他一眼。
许明彰说这些话时,虽然己是心平气和,但并没有原谅往日的恩怨。其实许向华也知道自己不可原谅,不说其他,就单单这中间夹着明文十六岁,便永远定格,鲜活的生命,自己便是罪有应得,活该受报应。
不知不觉,快到许家庄了,许向华抹了一把脸上已经变得冰冷,不知不觉流下的泪水,把装着这十来天存的干粮和红薯干的小布袋塞进了怀里,好在外面的破棉袄够肥大,稍猫一点腰,也就看不个啥来了。
红薯干,粗粮窝头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这些对于这个时代却都是能救命的粮食,这些他不会再向前世那么傻,都交给了老娘,这些他现在只想留给梅子和两个孩子。
自家兄弟三个,加上三个儿媳妇,今年十七岁的小妹,还有今年才四十多岁,不到五十岁的许满屯和许刘氏,九个劳动力挣工分,还有家里一人一分,一共有将近一亩半多的小片荒,除了种一些少量的蔬菜,大部都种着玉米,红薯,高梁这些产量高,抗饿的粗粮。
家里只有几个还年yòu吃不了多少的毛孩子,家中的存粮如果少接济一点那个只会搜刮娘家,看不起自小长大的乡下,自觉高人一等,嫁到县城好些年也上不了城市户口,吃不到供应粮的城里人三妹许英,再加上从队里分的粮食,足够一家度过灾年的吃用了。
想想自己以前可真够傻的,怪不得别人给起了个“蛮牛”的外号,还真是够贴切的,可不就是个只长肌rou,不长脑子的傻货么。
老大老四都会藏私房,私下里给媳妇孩子们藏些吃的,买些东西。只有自己这个傻不愣的,只为得到爹娘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在爹娘面前争个面子,恨不能把自己搜刮清了,掏干净了,一有些点钱,好吃的,好用的,赶紧巴巴的就给爹娘供过去。
爹娘也从不问他还有没有,他和几个孙子可吃用了,转过头便贴补了他们的宝贝大儿子,和嫁到县城里替他们,争了光的三闺女。
记得老四--
当年还劝过自己一回,只是自己没当回事,还当场就把老四怼了回去,现在想想老四当年那仿佛看到一朵大奇葩的眼神,还真是……
等进了村子,一路从东边村外到到西边临山边的家,除了几个拿着木头做的弹弓,琢磨打鸟的毛小子,就没碰见个超过一米二个的人。
这会正是生产队里上工的时间,虽是冬天,但是生产队里是不会闲着的,像出粪,深翻地,搓麻绳,打芦苇席子,帘子,绑笤帚,挑来年春播的种子等等活计多着呢。
再加上今年天旱,没收成,人肚子都吃不饱,学校都处在半停课的状态,村里的人为了活命,为多挣公分能多分些粮食,真是忍饥挨饿全家总动员,整个许家庄十岁以上的基本上是找不出闲人来的。
许向华看着眼前低矮的房子,就这,也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几家下面是砖头,用上用黄泥土胚垒砌成墙,房顶盖着瓦片的几户人家,现在村子里的大多数人家还住着用黄泥做成墙,盖着茅草顶的的土胚房,他家这还算气派的房子,还是许向华的爷爷当年进深山,讨生活,给攒的家底盖起来的。
许家的院子坐北朝南,大门连着一个五米长的胡同,挨着胡同是一间灶房,灶房里有两个大灶台,原来,每个灶台上安着两口大铁锅,后来搞人民公社大食堂,家里不用做饭,锅都交到大队炼钢铁了。
再然后食堂解散,各回各家做饭,这连口锅也没了,许家费了不少功夫,还搭上金贵的工业券才买了一口铁锅,剩下的那个灶,这手里实在是没有工业券了,只能先黑洞洞的空着了。
村里现在也有不少没锅的人家,只能先拿瓦罐陶罐之类的先凑和着用。至于说炒菜,简直是想的美,这时侯油都少的可怜,家家基本都是拿纱布浸着油抹下锅,泛点油花,开水加盐煮菜,那来的炒菜。
正对灶房的是一共三间的上房,一左一右两间房,中间一个堂屋,许满屯老两口住左边的那间,隔出一个小暗间当小仓房的屋子里。
那小仓房里装着许刘氏的宝贝粮食,jī蛋,油,腊rou,布匹之类的东西。小仓房门上常年锁着许家唯一的一把锁头。
锁的严严实实,钥匙白天挂在许刘氏的腰带上,晚上压在她的枕头下面,一天二十四小时,决不可能离开她身边。
右手边那一间,在一铺足能睡七八个人的大炕中间





重回六零的美好生活 第 5 章
拦了个帘,住许老大,王秀芬两口子带许家的长孙,他们的大儿子许明亮,大女儿大丫,二儿子许明江。
上房两边一左一右各两间,总共四间厢房,左边的两间,一间住着老二许向华一家和没出嫁前的许英,许英出嫁后,空出来,当了许家存放粮食,杂物的仓库。
右边的两间,一间住着许老四,柳小满两口子带着他们的女儿二丫,另一间住着还没出嫁的五妹许萍。
灶房旁边靠墙边开了一扇小门,从小门过去,是一个靠山边还围起的大院子,开了一小片菜地,菜地后面是许家的jī窝,猪圈,牲口棚,厕所。
猪圈里空荡荡的,连根猪毛也没有,这年头人都养不活了,谁还有心去养猪?
jī窝里倒是养了四jī,这可是许刘氏的宝贝疙瘩,这四只jī,每天早晨都得被许刘氏摸一遍pì股,看有没有蛋,这样她心里就有数,今天能得几个蛋。
谁想偷吃个,你试试看!看许刘氏能不能闹的满村风雨,让你以后见了jī蛋,心里便发怵。
许家人丁兴旺,大家长许满屯今年46岁,娶了抱了一块金砖,比他大三岁的许刘氏,今年49岁,育了三子二女。
大儿子许向荣,今年二十七岁,娶妻王秀芬,今年同样二十七岁,育有二子一女,大儿子许明亮,今年八岁,老二是个闺女,叫大丫,今年六岁,老三小儿子许明江,今年三岁。
二儿子许向华,今年二十五岁,娶妻田春梅,今年二十四岁,育有二子,大儿子许明彰,今年六岁,二儿子许明文,现在刚好整一岁。
三闺女许英和老二许向华是一对双胞胎,今年也是二十五岁,嫁到县里在木器厂上班的张建华,育有一子一女,大儿子张军峰五岁,二女儿张红花三岁。
四儿子许向民,今年二十三岁,娶妻柳小满二十二岁,育有一女二丫,今年三岁。
小女儿许萍今年十八岁,许刘氏三十一时生下的小女儿,虽然这会还没有出嫁,但已经与隔壁村马家屯的大队长马六斤家小儿子马江海定了亲,算算时间,这亲事也快了。
许家兄弟子妹几个,包括大家长许满屯在内,都是早婚,早育,不到二十都当了爹娘,在许向华记忆里,随后几年许家的兄弟子妹几个也是一个接一个小崽生个不停歇,很是符合当时人多力量大的国情,对国家的政策支持,贡献是很大,很大的。
这一大家子祖孙三代,住在一起的大院子,先是十好几口子到后来的二十来口一个锅里吃饭,一个勺里抡稀稠,可想而知会是多么的热闹。
第4章
许家的院门只是从外面扣上,并没有锁上。不过想想也是,这个时代还是比较纯朴的,农村几乎家家都不锁门,再有就是大家都是穷的叮当响,一个样,想锁,估计连把锁头都找不着。
再加上许家庄又处在山中,要想从县里或是镇里进村,还得翻过一座大山,像别处饿的到处流窜的氓流,没人领路还真找到这块,村里人又是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冶安还是可以的。
看这状况,家里应该没人,大概都去生产队上工了吧,许向华并没去生产队上工的地方去找人,而是先回到他和春梅曾经住过的屋里。
家里没人,周围静悄悄的,许向华鼻子发酸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坑上铺的铺的干净粗布单子,两床叠好摞的整整齐齐的大红,大绿花夹底带鸳鸯的大花被子,这还是他和春梅结婚时做的被子。被子旁边摞的枕头和明彰,明文的小褥子,被子。小被子上还放着一个明文百天时,他姥姥给做的小布老虎。
坑头是并排放着两个大木箱,紧挨着炕边,靠墙放着一个老式的旧衣柜,正对着炕放着一个带着两抽届的大木桌,和两把带着靠背的木椅子,桌上放着一个暖瓶,一个白瓷的茶壶和成套的白瓷杯子。
靠近门口的位置一个木头做的脸盆架子,上面放着上洋瓷洗脸盆,下面放着洗脚盆,墙上贴着几幅《鸭多蛋大》《放鸭图》《辞旧岁不忘阶级苦,迎新春永做革命人》《公社的红枣》花花绿绿不是很新,但是很干净的年画。
整间屋子简单,干净,整洁,温暖,带着一点暖香,虽然养着孩子,可屋里却没有一丝异味和杂乱,就像是记忆中梅子的样子。
前世这间屋子在他娶刘春花之前,便改成了仓房,原先许英住的那间改成仓房的厢房,经过简单的粉刷,盘了一铺新炕,便成了新房,而这间屋子,他便很少,几乎就没有怎么再踏足过了。
闻着屋里的淡谈的暖香味道,许向华从醒一直不安的心里,终于有了安定,踏实的感觉,这就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的感觉,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想到前世没有梅子后,过的那些乱七八槽的糟心日子,真是没法比。
许向华掏出怀里的小布袋,放进炕头的大柜子里。刚放好,便听见院子外传来了说话的声音。听动静,应该是家里在生产队里干活的人回来。
许向华走出去,便看见打头拿着黄铜烟袋,戴着破旧狗皮帽子,穿着黑棉袄,小腿处用绑带绑的紧紧的肥大黑棉裤,黑棉鞋,微有些驼背,面sè黝黑的许满屯,人称许老头也就是他爹从院外走了进来。
后面跟着,穿着灰sè斜襟盘扣棉袄,同样黑sè棉裤,包着头巾的他娘许刘氏,以及后面同样包着头巾的大嫂王秀芬,弟妹柳小满,小妹许萍,还有抱着二儿子许明文的春梅,还有一窝小萝卜头。
小萝头之一的许明彰看见从屋里出来许向华,欢呼的边跑边喊:“爸,爸,你回来啦。”
许向华快走了两步,接住朝他跑过来的一脸欢乐的许明彰,一把抱了起来,用头抵了一下他的小额头,笑着点头应了一下,然后放下他,便朝着许满屯,许刘氏,喊道:“爹,娘。”
许满屯看见许向华有些纳闷,问道:“老二,你咋在家呢?老大,老四呢?出啥事了?”其他几个女人也是望着他,等他的答案。
许向华虽然心里知道自家事,但还是忍不住有一点小期待,扯了一下嘴角着说:“爹,娘,大哥四弟没事,就是我,我有一些不舒服,头晕xiōng口闷。请了五天的假。”
“五天?”许满屯皱眉问道,嘴巴咕囊的动了一下,也没说出个啥,然后“唉”的叹了口气说道:”那你先歇上会看看吧,这长的人高马大,年轻力壮的,一天天的那那么多事。”说完便吧嗒吧嗒的抽着烟袋走到堂屋前,摘下挂在墙上,一个用废布条做的类似拂尘,农村叫打子的东西,把身上的尘土拍了拍,转身进了堂屋。
许刘氏紧跟着问道:“老二,你们那工地上发的地瓜干拿回来了么?,你大妹家孩子喜欢吃,咱这乡下也没个啥稀罕的好东西给娃娃们吃,只有这些个东西还能凑和给娃娃们当个干粮,零嘴。”
许向华虽然心里早都有准备,




重回六零的美好生活 第 6 章
但这会难免心还是觉得哇凉哇凉的,自己这都头晕xiōng闷了,亲爹,亲娘就惦记着上工挣公分,吃的,连句问询的话都没有。
前世活成那样,也怪不得别人,只能怨自己笨,傻,看不透,想想倒也真是可笑,几十岁的人了,还幻想着打小就没享受过的父爱,母爱。
今世他再不会奢望这些东西了,只想守着心中最重要的好好过日子,至于其他的,没有期待也就不会再有失望。
于是摇了摇头说:“娘,大渠上的活忒重,发的东西都不够吃,那还可能有留下的。”
许刘氏的脸,呱哒当即拉了下来,觉得碍眼的说道:”不是说头晕xiōng闷,不舒坦吗,去歇着吧。老大家的,今lún你做饭了吧,去烧火吧,俺给你拿粮。”说完边往堂屋走,边伸手到裤腰边拿钥匙,嘴里还低声唠叨骂着:“这一天天的光吃不进,老娘碰上你们这些讨吃鬼,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王秀芬,柳小满,许萍在生产队干了半天活,这会也都觉得累的不行,打了声招呼就都各自走开,休息的休息,忙活的忙活,各自去做自己的事。
田春梅看着十来天没见的许向华,听见他说头晕,xiōng闷,心里担心的不行,面上带着着急的说道:“向华,你先回屋歇会,我去找四伯给你看一下。”
许向华忙拦住她说:“梅子,没事的,我歇会就好,别去找四伯了。”
许向华眼都不带眨的看着眼前虽然面黄肌瘦但是年轻鲜活的田春梅,眼中都有些泛着泪花了。对于田春梅来说她只是十来天没见许向华,可对于许向华来说,他可是几十年都没有见到这个一直藏在心里最深处的女人了。
田春梅见许向华这个样子,还以为他难受的不行,赶紧拽着他回屋,把刚才用一块包袱绑在在怀里的明文放到炕上,边拉褥子,被子铺炕边说:“向华,你先上炕上躺会,你这样子,我不放心,还是找四伯看一下的好。”
田春梅铺好炕,扭头便看见许向华站在她身后不动弹,只--
是盯着她一看劲看,摸了摸头问道:“我有啥不对的地方吗?”
许向华摇了摇头,田春梅有些急了:“向华,你到底咋了,样子怪怪的,是不是难受的厉害?”
许向华qiáng压着心里的激动说道:“我真没事,说难受是哄爹和娘的,我就想回来看看你和儿子。”
“真的?没骗我?”田春梅半信伴疑的问道。
许向华再也忍不住,搂过田春梅,紧紧的把他搂在了怀里,闻着她身上暖香的味道,轻声说:“傻媳妇,梅子,梅子……”
田春梅突然被许向华搂在怀里,还真是一下没反应过来,这人咋了?不会真出啥事吧!
俩人结婚都六七年了,这人除了晚上在炕上缠她缠的紧,平时还真没有在大白天把她也搂的这么紧的。
田春梅轻轻推了一下许向华,想问他究竟怎么了,就感觉到脖子上有些凉凉的水滴,心里一急,刚要开口问究竟咋的了,就听见许向华带着哽咽的小声说道:“媳妇,我好想你,有你真好,真好。”
田春梅顿时无语了,翻了个大白眼。心里又暖又甜又好笑,这刚出去十来天,一米八将近一米九,人高马大像个蛮牛的自家汉子回来搂着她哭的说想她了,这事,真是,真是……
田春梅好笑的摸了摸许向华短短的头发,笑着问他:“我就那么好啊?这才十来天,你就成这样了啊?”
许向华搂着田春梅,抬头看着她在怀里巧笑倩兮,美目流转的样子,傻笑着点头。
田春梅被许向华看得心里有些害羞,脸有些微微泛红,拇指和食指轻轻在他额头中间弹了一下,笑着说:“傻样。”
许向华松开田春梅,从炕柜里拿出那个小布袋递她,小声说道:“媳妇,这是我这十来天攒下的,你和儿子留着慢慢吃。”
田春梅看着这一小袋的干粮惊讶坏了,她家的这个傻男人居然会藏私了,太惊喜了:“你,你刚才说吃完了是哄娘的?”
“嗯”许向华嘴里应着,搂过田春梅,抱起她放到炕上,掀开她厚棉裤的裤腿,在她腿上按了下,发现已经开始有些浮肿了,心疼的不行:“媳妇,这些干粮你和儿子先吃着,养好身子,我想法子再弄,你别再亏着自己,还有最重要的,你不许出去找吃的,万事有我呢,记住了没有?”
田春梅这会正惊喜的看她手里的小布袋里有多少粮,算计着用热水泡软了够给明彰,明文吃几顿,根本就没注意听,应付道:“知道啦,知道啦。”
许向华叹了口气,心说这个傻女人,伸手捻了块地瓜干塞到田春梅嘴里,两只手捧着她的脸,让她看向自己,说道:“梅子,看着我的眼晴,答应我,无论什么时侯都不去外面找吃的!”
田春梅看着异常认真许向华,问道:“向华,你今天究竟咋回事啊?”
许向华怕她不重视,便下了一剂猛药:“我昨晚梦见你去外面找吃的,结果让人举报了,后来村里罚你去北坡种树,你在那出事了,然后我就娶了别的女人,生了一窝孩子,还对咱儿子不好。”
田春梅愣了一下,当下眉毛就竖了起来,扑到许向华身上,揪着他的耳朵,小声怒喝:“许向华!姓许的,你说你是不是看上别的小妖jīng了!想让我给你腾地方呢?王八蛋,做你的白日梦!”
许向华搂着田春梅也不恼,笑道:“媳妇,亲媳妇,我向m主席发誓,心里只有你一个,答应我,咱不去外面找吃的好不好?”
田春梅看着许向华把一个梦都当真,在乎她样子,心里甜甜的,轻轻的帮他揉了揉被自己揪红的耳朵,不想让他担心,点了点头说:“知道了,傻样,你都带回来吃的了,我还去外面干嘛……”
灶房里,熬着菜干糊糊的王秀芬对着正在灶房门口洗老两口连带他们一家三口衣服的柳小满说:“四弟妹,你说这老二是真病了,还是装病躲清闲呢?”
柳小满头都不抬的说道:“大嫂,这事谁知道呢,二哥平时干活也没见偷懒,许是真的不舒服吧。只是这二嫂也真是的,这一进屋就出不来了,家里的活这么多,也不说出来搭把手。”
王秀芬撇了撇嘴心说平时lún到老二家的做饭,喂jī,洗衣服,扫院子时也没瞅你帮她的忙。心里虽然这么想的,但嘴上却笑嬉嬉的tiáo笑说:“哎呀,你就别指望她了,人家男人回来了,这一时半会的忙着呢,那能出了房门,一会嫂子这忙完了,过去帮你忙。”
柳小满讽刺的勾了下嘴角,说道:“那就先谢谢大嫂了,还是大嫂会心疼人。”心里却不以为然,等王秀芬帮忙,这估计得等到下辈子了。
堂屋左边的房间许刘氏拉着脸,坐在早上便烧好的热炕上,烤着火盆给一件衣服打补丁。坐在她对面的许满屯靠着炕头的土墙,吧哒吧达的抽着旱烟




重回六零的美好生活 第 7 章

许刘氏想着那一天一两的地瓜干,这十来天得有个一斤多了,心疼的不行,越想越心疼,越心疼心里便越生气,忍了半天,实在是忍不住了,对着许满屯说:“他爹,你可得好好管管这老二,以前出去干活,那些发下的东西都带回了,这回出去十来天,啥也没带回来,全填了他自己个,真是越大越不懂事。”
许满屯嗑了嗑烟袋说道:“行啦,老二不是说工地上活重,吃不饱吗?家里又不缺他这一口,算了吧。”
许满屯话音刚落,许刘氏便激动的拔高了声音:“咋算了?家里咋就不缺了?家里就剩那么点粮,还得给英子,军峰,红花娘三留上些。老二这还不知道省着点,明年开春,咱这一大家子都去喝西北风啊?你这上嘴皮碰下嘴皮,说的轻巧,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知道了,知道了,俺完了去说说他,老娘们家家的,一天闲的没球事干,就会起事。”许满屯看见许刘氏激动的样,不耐烦的起身拿着烟袋边往出走边应付的说着。
许刘氏看着许满屯那样,便知道这人靠不住,这些事还得自己来,气的骂道:“老东西,一辈子都是这么个死样子。”
已经走到堂屋的许满屯头疼的装着没听见,加快了往出走的步伐,留下了独自一人气的肝疼的许刘氏。
第5章
哈哈,写错了,空了一章。
第6章
许家现在跟村中大部分人家一样,也是一天两顿饭,早上五六点起来后,先去生产队上早工,干四五个小时,大概九点多十点左右回家吃早饭。
剩下那顿就得等到下午下工后,天快黑的时侯,吃完饭,收拾好了,天黑正好睡觉,不用点灯还省煤油。
平时吃饭时分两桌,男的一桌,女的一桌。许满屯带着儿子,孙子一桌。许刘氏带着儿媳,孙女一桌。
许向华回来刚好和许家其他人一起吃早饭,早饭简单的有些粗bào,菜叶子稀糊糊就着黑咸菜。
这会的黑咸菜可不像后世那么鲜香,脆生,好吃,而是黑乎乎的像石头一样,散发着淹的时间长了后的酸臭味。这臭石头一样的黑咸菜,可是说是许家餐桌上的常备菜。
12345...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