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何况,这不仅是断财路,还直接抢夺了商社的银钱和货物。

    隆武朝廷的举动,严重损害了汉国商贾的利益,也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殿下驾到!”一名侍卫高声喊道。

    大殿内群臣纷纷起身,只见穿一身常服的汉王赵铭,在侍卫的簇拥下,快步进入大殿。

    “臣等参见殿下!”众人齐齐躬身作揖。

    赵铭神色阴沉,摆了摆手,“大家都坐吧!”

    大臣们在两侧坐定,赵铭遂即说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想必众位爱卿,都知晓了吧!”

    陈明遇站起身来,含怒道:“殿下,臣等已经知晓。”

    赵铭遂即一巴掌,拍在扶手上,“既然都知道,那孤就不在多言,直接说该怎么办了!”

    正在这时,一名侍卫急匆匆的上殿,在赵铭耳边一阵低语。

    赵铭闻语,微微颔首,遂即站起身来,对众人道:“侍卫禀报,宫门外聚集了数百士绅商贾,前来请愿。既然如此,那孤就当着百姓的面宣布吧!”

    说完,赵铭大步往外走,殿内大臣,待赵铭出殿,顿时跟随着鱼贯而出。

    不多时,一行人来到宫们附近,只听得外面群情激奋,喧哗一片。

    这时,赵铭登上宫墙,宫门外的广场上,乌压压全是人头,人群义愤填膺的议论纷纷。

    “大王到了!”下面的人群,发现赵铭,还有宫墙的上官员,有人大呼一声。

    近千人一下安静下来,遂即又齐齐大呼,“大王为我们做主啊!”

    隆武朝廷查封汉国商铺,袭击汉国商船,引起了汉国士绅、商贾的激励反应,众人都是愤怒无比,齐聚宫门,向汉王请愿。

    赵铭俯视人群,抬手下压,然后满怀愤怒的挥拳,朗声大喝道:“孤作为汉国之主,守护百姓性命和财产,乃天职所在。今隆武无道,肆意掠夺我汉国百姓之财,袭杀汉国百姓,天理难容。”

    赵铭中气十足的大喝声,传入众人耳中,宫门前立时安静下来,目光齐齐刷刷的注视着宫城上的赵铭。

    这时,赵铭环视百姓,忽然振臂大呼,“开战!用铁和血告诉高高在上的皇帝,庶民之财,亦神圣不可侵犯!”

    宫门前沉寂片刻,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赵铭的话语,向一道闪电,在他们脑中划开,闪现出光明。

    许多士绅商贾参与政治,培养官场势力,为自己发言,但一直都没明白,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现在他们听赵铭的话语,顿时如行走于黑夜中的人,看见了光明,不禁想发出一声感叹,“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一时间,悟性高的人,欣喜若狂,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快感,遂即齐齐振臂而呼,“开战!开战!开战!”

    宫墙上的大臣,也被感染,纷纷挥拳,大声怒吼,“开战!”

    宫门前近千人,声嘶力竭的呼喊,一个个热血沸腾,像是喝高了一般,潮红着脸,呼声不绝。

    赵铭看了下,众人的反应,遂即转身对众人道:“回宫,商议大事!”

    大殿内,重新坐定,可大臣们却还没有,从刚才的事情之中,回过神来。

    一个个,都在沉思赵铭的话语,兴奋难耐,议论纷纷。

    赵铭其实并没有打算这么早开战,突然其来的变化,打破了他原本的布局。

    不过世间的事情,本就是不停的流转变化,哪能算得那么死。

    这事情既然发生,赵铭便立时调整,正好借着国内群情激奋,解决参战借口的问题。

    从法理上说,隆武毕竟是皇帝,赵铭要参战,需要一个能够调动国内参战热情的借口。

    若是,直接开打,虽不是不行,但是国内百姓,可能不会那么支持。

    毕竟隆武是皇帝,要让习惯敬畏皇帝的百姓跟着打皇帝,需要一个理由。

    现在,何腾蛟查封汉国商社,袭击汉国商船,损害了汉国百姓的利益,而在利益面前,百姓可不管你是不是皇帝,赵铭正好借此,调动国内参战热情,提前加入战争。

    这时,赵铭看着众人还在议论,遂即沉声道:“诸位安静!”

    大殿内立时安静下来,赵铭遂即接着道:“隆武昏庸,孤已经决定,为维护汉国百姓的利益而参战!”

    两侧大臣,立时躬身行礼,“臣等愿听殿下调遣!”

    赵铭遂即道:“好!礼曹,立刻书写一片檄文,声讨隆武恶行。”

    礼曹判书戴之俊,出班行礼,大声回应,“臣领命!”

    赵铭接着道:“兵曹传令各营兵,集结待命,准备出征!”

    兵曹判书陈子龙出班,肃然道:“兵曹领命!”

    赵铭继续道:“户曹、工曹,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筹备好钱粮军械,听后调度!”

    “臣领命!”两曹判书,齐齐行礼。

    赵铭遂即站起身来,环视众人道:“诸卿立时去准备!”

    汉国做事雷厉风行,众大臣立时起身,鱼贯退出大殿。

    这时,赵铭又大声喝令,“传令,召五军都督府诸将,诸参军,前来听令!”




第741章声东击西
    初夏,一场小雨不期而至,细细密密下着,远方的山林笼罩在一片朦胧中。

    这里是浙西武夷山东麓余脉仙霞岭,一支五千人的军队,正在略带着泥泞的山道,纵队行军。

    福建之地多山,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

    从浙江进入福建的路上通道,只有两条,一是自浙西衢州,翻越仙霞岭,进入福建建宁府,一是,自浙南温州府,沿着雁荡山脉东麓而进,翻越玉苍山,破分水关,进入福建福宁州。

    当年清军入闽,走的就是第一条,翻越仙霞岭,杀入福建。

    这次,赵铭也选择,自仙霞岭,攻取八闽。

    五月间,汉国得知隆武朝廷,查抄汉国商社,袭击汉国商船后,汉王赵铭大怒,做檄文一篇,列举隆武八大罪状,宣布介入战争,并扬言不日,便兴兵三十万,入江西与建武军,共猎武昌。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隆武军吓得赶紧收缩兵力,准备迎战,朱以海得到消息,大喜过望,令人嘉奖赵铭,并准备美酒,迎接汉军。

    不过,赵铭却并没有准备趟江西这潭浑水,兵入江西,不过是虚张声势,声东击西而已。

    赵铭与手下谋士,商议之后,张家玉指出,汉军入江西,胜,不过为建武做嫁衣,败则伤汉国元气。

    兵曹判书陈子龙认为,隆武之军,集结楚赣,闽越空虚,不如先图闽粤,再图楚赣。

    赵铭对此深以为然,加上他对朱以海要求汉国商船将货物运往南昌,存在怀疑,所以选择了先图闽粤的策略。

    为了麻痹唐鲁之军,赵铭选择屯兵于浙西,表面上准备西进入赣,实际上则是转道向南,翻越仙霞岭,进入福建。

    隆武、建武、汉国,三方势力同文同族,内部官员,家族之间,都存在联系,各方内部都有另外两方的细作,令人防不胜防。

    汉国几十万大军调动,必然会被细作侦知,因此赵铭只能选择自浙西衢州入闽这条道路。

    这时,细雨密密的下着,打在士卒的斗笠上,顺着蓑衣滑落。

    穿着革靴的汉军士卒,全然不顾雨水的侵袭,脚踩着泥泞,快速向南而去。

    汉军大将王朝先,骑马驻立在道路旁,目视戴着斗笠的士卒,列队从身边走过,连声吩咐道:“加快速度,趁着这场小雨掩护,赶到仙霞关在休息。”

    此时,赵铭率领十余万大军,集结于衢州府常山县,摆出西进入赣的姿态,而王朝先则得到密令,率领五千精兵,趁着夜色离开大营,向南进发,偷袭仙霞关。

    仙霞关乃是连接浙江和福建的战略要地,福建门户,拿下仙霞关,福建门户大开,赵铭便能挥师向南,夺取福建。

    由于郑成功率领郑军主力入赣助战,造成福建兵力十分空虚,所以一旦成功,汉国便能以极小的代价,夺取闽粤。

    这时,大军急行,走了十多里后,逐渐疲乏。

    经过数天的行军,五千精兵已经抵达距离仙霞关,不到二十里的东角溪附近。

    王朝鲜见此,遂即指着旁边一处,还算干燥的树林,先让斥候探查,然后吩咐道:“传令下去,就地休息。”

    此时,细雨已经停歇,疲惫的士卒纷纷进入树林,草草吃了一点干粮,便靠着树干,呼呼大睡。

    王朝先站在山上,远处山脚下,仙霞关若隐若现,他观察片刻,遂即召集属下,商议攻关事宜。

    “从情报来看,仙霞关有三千守军把守,而且关隘险要,本督翻山越岭而来,也没带火炮和攻城器械,硬攻肯定是拿不下来。”王朝鲜用树枝在地上,划出仙霞关的地形,沉声说道:“因此,本督准备智取,你等以为如何?”

    郑成功与赵铭的私交不错,不过利益冲突,其实也不少,所以郑成功在出兵江西之际,在仙霞关部署了三千重兵把守。

    在仙霞关之后的蒲城,还有大将洪旭率领一万人随时增援,海上有部将蓝登率领水师,监视海面,做了相当周全的布置。

    “这仙霞关,建于两峰之间,关前是长达数里的斜坡,即便有大炮、器械,也难以攻下,何况大军轻装而来。”参军阎尔梅说道:“卑职赞成智取!”

    不过赞成归赞成,可是要怎么智取,众人却又没个方略。

    半响,阎尔梅道:“都督,卑职觉得与其在这里冥思苦想,不如让卑职前往关前看看,或许能够找到破关的对策。”

    王朝先沉思一阵,反正现在他也想不出什么智取的策略,便点头道:“好,那就去关前看看!”

    当下阎尔梅带着几名精干斥候,前行到关前的树林中,观察着仙霞关。

    尽管天下战火不断,浙江和福建,却已经进入了相当长一段和平时代。

    仙霞关,做为连接两地的关隘,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以往每日都有商队络绎不绝。

    不过,郑成功入赣后,仙霞关通道基本已经封闭,偶尔开启,也要接受严密的盘查,才能够进关。

    “参军你看!”树林中,一名斥候,指着下方,一支插着旗的骡车队,正往仙霞关方向而去。

    阎尔梅见此,向下看去,果然发现一队人马,赶着数十辆大车,来到仙霞关下。

    不多时,守军稍作检查,便搬开拒马,放车队进入仙霞关。

    “怎么回事?不是封关呢?”阎尔梅不禁疑惑。

    “参军,要不我们也扮作商队,混入关内!”一名斥候道。

    阎尔梅摇了摇头,到不是否决,既然方才的商队能通过,就说明仙霞关守将,没有彻底执行封关的政策,那汉军就可以扮作商队抢关,不过扮商队可以,但必须搞清处,商队为何能够通关。

    阎尔梅一行人,在树林中又趴了一阵,拿出千里镜仔细观看,忽然眼前一亮。

    “本将知道了,这些商队都是郑家自己的商队,车头插的小旗,就是山五商的旗帜。”阎尔梅笑道:“走,回去禀报都督!”

    树林中,王朝先听了阎尔梅的话,沉声说道:“前不久,唐藩那边查抄了我汉国的商社,不少人便要求殿下,也封了唐藩那边的商社,但是殿下并未采纳,说是不能坏了商业环境。现在看来,虽然我们有查抄,但是郑家的商号,担心报复,还是再往福建撤退。”



第742章突袭仙霞关
    仙霞关的守将,叫郑栋,乃是郑成功的堂弟。

    郑芝龙降清后,郑家几乎瓦解,而失去郑芝龙坐镇后,郑家各房各支的势力,便开始争夺郑芝龙留下的权利。

    郑成功掌权后,其实与郑家的兄弟叔伯们,存在不小的冲突,郑联、郑彩等人都被逼走,投靠了浙系。

    郑成功用人上,并不怎么任用郑氏族人,身边都是甘辉、陈泽这样的外姓将领。

    不过,郑成功虽不怎么用郑家人,但是毕竟是同宗,关键时刻,还是需要郑家人。

    因此这次出征江西,郑成功最终还是留下叔叔郑鴻逵坐镇福建,又派遣大量郑姓同宗,镇守各处关隘。

    郑栋便领一营兵,三千人驻防仙霞关。

    郑栋这一支,是郑家的远支,平常分配的钱财,要远少于其它亲支郑氏族人,看见他们奢靡、炫耀,使得郑栋对钱财十分可望。

    他镇守仙霞关后,并没有严格执行封关的命令,而是对路过商队,雁过拔毛。

    当然,特殊时期,他还是有些警惕,江东的商队不能通行,但郑家自己的商队,却可以过,钱给的福建商队,也会放行。

    黄昏时分,郑栋正在关上迅速,身边一名百户忽然指着关外,“将军,有商队过来!”

    郑栋向下看去,果然见一支商队,正沿着斜坡往上爬。

    这支商队,规模颇为庞大,有五十多匹骡马,还有十多辆大车。

    郑栋皱眉,“拦住他们!”

    关城上,一员神射手,立时弯弓搭箭,一箭向下射来,箭矢插在商队前方,尾翼震动,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商队见此连忙在关前停下,不多时,一个穿着锦缎的商人,离开商队往关下来。

    郑栋站在关城上,打量了眼前的商人一眼,穿着丝绸,留两撇胡子,有点书生气,估计是科举不成,改做行商。

    “你是哪里人,有什么事?”郑栋微笑道。

    阎尔梅施礼用福建口音说道:“将军,小人姓周,莆田人氏,乃是莆田荣昌商号的掌柜。最近浙江那边有消息说,汉国要查封福建商号在浙江的店铺,小人得到消息后,便带着商号的货物返回福建。还请将军通融,让小的进关!”

    福建方言十分复杂,闽南各地,隔县都不相同。
1...250251252253254...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