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这其中主要的原由,就因为烟争粮地,种烟利润远远超过种植粮食,为了防止影响粮食生产,明朝和日本都先后禁烟,不过朝廷虽禁,但民间吸食之风,却没有改变,暗中种植者不在少数。
华兴烟厂生产出来的卷烟,长度统一,用纸盒包装,上面印着一匹飞马,算是卷烟的品牌。
博览会上一经推出,就被各国商人,定购一空,拿下了十万两的定单。
此外,就是布匹定单,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三方就吃下二百万两,加上其他各国商人,共计三百万两。
华兴公司库房内,存货不过五十万匹,至少还需要生产五十万匹,才能满足各国需求,一时间,华兴公司只能一边忙于生产,一边忙于扩大工坊。
眼下,生产和销售前景非常好,以华兴纺织厂的生产规模,每月能够生产布匹三万多匹,以平均三两每匹的价格外销,一月便有十万两,除去成本,利润在六万两左右。
原本对于公司有些动摇的股东,在博览会后,一致决定,将剩余的资金还有利润,继续用于扩大生产。
不过时下,限制公司扩张的条件还比较多,第一是缺少原料,第二是缺少人手。
东海镇迫切需要更大的拓殖地,来为华兴公司种植棉花、烟叶等生产原料,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人口。
除了纺织厂外,招商船运、华兴卷烟、华兴保险等分公司,也有不少的利润,可以预见,用不了多长时间,华兴公司就能扭亏为盈,前景一片大好。
参与了博览会的东南商贾,也获得了不少订单,而华兴公司的成功,也刺激了沿海商贾和势力。
郑家在郑芝龙投清后实力大损,特别是安平城内的积蓄被清军一扫而空,让郑家元气大商,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隆武皇帝为了防止浙系势力控制整个福建,留郑成功于漳泉,重新整顿郑家旧部,而郑家内部不少人,也都一致认为,郑成功是能够肩负复兴郑家的最佳人选。
郑成功见赵铭建立华兴公司后,也重整郑家山海五商,像民间募集资金,弥补郑家银钱不足的困境,开办南洋公司。
郑成功在漳泉后,开始清理郑家现有的产业,以及结余的钱粮。
因为安平城被清军洗劫,郑家的积蓄完全被满清夺走,后来郑鸿逵追回一百多万两,但几人一分后,加上几万军队消耗,昔日富可敌国的郑家,便只剩下十余万两白银。
这点资金,完全无法与华兴公司七百万两的资本相比,不过有华兴公司成功的案例在前,加上郑家此前在海贸上的成功,郑成功在泉州、漳州甚至浙系控制下福州募集
第333章多尔衮的忧郁
摄政王府邸,多尔衮正看着湖广来的揍报,眉头紧紧皱起。 //
忽然,多尔衮愤怒的将奏本摔在了地上,神情十分恼怒,两旁办公的大学士们立时低下头去。
福建失利,多铎死了以后,多尔衮的脾气就越发古怪易怒起来。
这时宁完我左右看了看,还是出列问道:“摄政王应何事发怒”
多尔衮沉默片刻,才恨声说道:“数月前,孔有德揍报,将要击败进犯荆州之敌,今日却忽然揍报,荆州让伪明夺取,真是岂有此理!”
去岁开始明清两军就在荆州附近拉锯,起初明军突然袭击,打了清军一个错手不及,荆州附近的州县纷纷失陷,将荆州团团围住。
此时清军刚经历了福建之败,代善、多铎相继去世的打击,只能慌忙应对,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但是随着清军缓过神来,三顺王进入湖北,便很快扭转了战争局面,使得清军重新占据上风。
本来清廷以为大局已定,就等着湖广的捷报,一扫颓废之气,不想现在却突刺来报,荆州居然失陷,让多尔衮如何不惊。
如果只是一座普通城池失陷,倒也不算什么,关键是荆州,而且是在隆武皇帝刚移驾长沙之后。
荆州失陷,不仅让满清在湖广失去一个重要据点,同时也进一步助涨了明军的气焰,使得隆武朝廷在湖南站稳了脚跟。
宁完我听后,也是一脸惊讶,“怎会如此”却又不敢去捡摔在地上的奏折。
多尔衮脸色阴沉,懒得解释,指着奏折,“你们自己看!”
宁完我等人忙拿起奏折,相互传阅,众人快速扫视一遍,注意道其中一条,“进犯荆州之敌,火器犀利,其鸟铳,射速倍于我,七十步洞穿重甲,其炮与步随行,糜烂数里,其士卒手投之雷,爆炸如旱雷,士卒皆惊”
短短几言,众人已经明白了其中缘由,知道三顺王的军队,遇见了明军的新式火器。
宁完我看完,沉默一阵,然后说道:“摄政王,湖广的大清勇士,未曾遇见过伪明的新式火器,摄政王息怒!”
多尔衮的怒气却无法平息,而愤怒的背后,其实是他的忧虑,“新式火器,原本只有东海赵杂毛有,现在湖广战场也出现新式火器,那是不是,这些兵器已经在明军诸部中扩散,伪明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制造和生产,用来装备军队。”
满清并不承认八旗将士比明军弱,他们对与福建之战的总结,就是明军火器太犀利。
现在这些犀利的火器,居然装备到了湖广明军手中,若是全部的明军都使用新式火器,那大清国还怎么和明军打。
宁完我忙道:“摄政王不必担心,据细作传来的消息,这些火器应该是赵杂毛卖给湖广的伪明军队,伪明能造新式火器的应该只有赵杂毛一家!”
“又是赵杂毛!”多尔衮闻语,顿时咬牙切齿,“怎么哪里都有这个蛮子,他将沿海搅乱还不够,手居然还伸到了湖广!”
多尔滚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地面都快被他走出一条槽出来,半响停下步子,万分恼火,“即便如此也不行,若是赵杂毛继续向湖广的伪明军队,或者其他敌军输送火器,该怎么办”
宁完我等人一时无言,满清灭不掉赵杂毛,那赵杂毛想做什么,满清自然无法左右。
多尔衮心中也明白这一点,他再次来回走了几步,忽然问道:“工部仿造伪明火器的事情,可有进展”
满清打天下之初,对于火器还是十分重视,也很善于学习,被明军的红夷大炮轰惨之后,便开始想方设法的制造红夷大炮,最终在工艺上,还胜过了明朝。
此前赵铭袭扰沿海时,满清就注意到东海镇的火器比较犀利,不过却并未引起重视。
福建
第334章购买枪炮
北京城外,通州清军大营内。手机端 //m.vodtw.la
多尔衮领着一众满清大员,还有慕斯等荷兰人,站在高台上。
历史上荷兰人曾经与满清勾结,组成联军,攻击郑明,现在受到赵铭的威胁,使得他们提前走到了一起。
高台四周,插着代表着八旗各旗的三角黄龙旗,台下则站在列队的数万八旗士卒。
入关七年,关内舒服的生活,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八旗兵的意志力,新编入八旗的旗丁,远不如父辈和兄长们悍不畏死,骁勇善战,不过八旗中老旗丁占据多数,所以整个队伍依然强悍。
这时,在高台下,八旗兵军容严整,杀气腾腾,散发着彪悍的气息。
慕斯与几名荷兰人对视一眼,不禁纷纷点头,眼前的鞑靼军队,虽然用冷兵器居多,但是数目众多,的确是一支值得他们联合的对象。
“尊敬的摄政王阁下,荷兰可以帮助清国击败明国,不过荷兰希望能够签订同盟协定,等清国胜利后,能够给予荷兰独家贸易权力。”慕斯用荷兰语说道。
多尔衮听了翻译的话,他根本就不在乎这些,或着对多尔衮来说,承诺什么都不算,他现在需要荷兰人的火器,便可以答应,哪天不需要,随时可以反悔。
条约可以签订,到时候我不认,就不算签订了。
“没有问题!”多尔滚有些心急道:“将你们带来的火器,拿来演示吧!”
慕斯听见脸上露出喜色,点了点头,说了几句荷语。
一群荷兰士兵,在军官的喝令声中,“哗!”的一声,站直自己的身体,又是“哗!”的一声,整齐将燧发枪抗在肩上,然后迈步走到校场。
多尔衮见此,不禁暗喝一声:“好!”
荷兰人简单几个动作,数人如一人,动作整齐划一,让多尔滚感到惊讶,同时也认识到,荷兰人真有两把刷子。
不过他随即想到,赵杂毛居然打得这群红毛鬼,跑来与大清国联合,那赵杂毛岂不比红毛鬼更加厉害。
“本王听江南的大清勇士言,明军火器厉害,现在又听孔有德言,明军火器犀利。既然明军犀利的火器,都是仿造西洋的火器,本王今日倒想看看,红毛夷的火器,是如何犀利”多尔衮沉声说道。
作为大清的摄政王,多尔衮入关后,一直坐镇北京,清军与赵铭交战多次,多尔衮久闻赵铭之名,却从未见识过明军的火器。
一队荷兰士兵,在校场上列队,清军士卒在七十步外树立了靶子。
这时荷兰军官一声大喝,荷兰士兵齐齐举起火枪,齐齐开火,一片浓密的硝烟随之升腾。
火枪的连连巨响中,弹丸呼啸而出,将前方七十步外的木板打得碎裂飞溅,令观看的多尔衮等人立时吃了一惊。
这样的距离,清军的弓箭射程无法伤到火枪手,但是火枪手却能洞穿穿着盔甲的清军。
高台前方,荷兰火枪手,分三层射击,枪声响成一片,荷兰人射完就退,退完装填后又上前射击,士兵动作娴熟,而且开枪时并不担心炸膛,射击时并不胆怯。
洪承畴透过硝烟,看向前方树立的木靶已经在枪击下消失,忙对多尔衮介绍道:“启禀摄政王,这就是燧发枪,又叫自生火铳。赵贼之兵,装备的火铳,就是这一种。”
多尔滚忽然有些理解,为何清军会输了,这种火枪确实比鸟铳强了太多。
“果是件利器!”良久,多尔衮说了一句,然后颇为期待道:“火炮呢”
慕斯又说了几句话,又一队荷兰士兵,拉着一门三磅铜炮出来。
火炮看起
第335章准备再战
明清相争之时,荷兰人为了与中国贸易,于1655年就派出使者前往北京,很早就与满清联络。手机端 //m.vodtw.la
在荷兰人被郑成功赶出台湾后,便一直不甘心失去台湾,意图夺回台湾,便与清朝结盟。
1663年,清军与荷兰组成联军,于金门击败郑军,便顺势占据金门和夏门,迫使郑军退守台湾,并占据台湾北部的鸡笼,牵制了郑军兵力。
满清占据台湾,宣传上都是施琅做战勇猛,指挥得当,似乎都是清军的功劳,可实际上,荷兰人出了大力气,不然就算有施琅,满清水师也难以击败郑军。
这段历史,只是为了某些需要,所以很少见到书籍提起,不被人所知。
此时,荷兰人虽没有被赶出台湾,但是华兴公司的崛起,使得荷兰人感到巨大的威胁。
东海镇在台湾经营五年后,已经站稳脚跟,兴建各种工坊,伐木建造战船。
以明朝的人力和物力,荷兰人根本难以抗衡,所以权衡之后,荷兰东印度公司提前与满清接触。
通州校场上,荷兰士兵向多尔衮演示了荷兰人的火枪和火炮,令多尔衮和满洲贵族们,十分震撼。
不得不说,荷兰人来的时机很及时,要是他们来得早,能不能见到多尔衮都是问题。
现在,他们正好赶在满清在福建大败,又失了荆州的情况下,才能使得多尔衮和满洲贵族,接受荷兰人的火器。
在通州校场,荷兰人演示火器后,多尔衮下令八旗兵,也跟着操演,像荷兰人展示军威。
数万久经沙场的八旗兵,演示步军战阵,骑兵冲锋,鸟铳齐射,展示了八旗的实力。
通州操演之后,多尔衮遂即派出洪承畴与荷兰人签订《清荷联合协议》,不过因为东海镇海上实力强大,已然有成为东亚海上霸主的趋势,为了避免东海镇对清荷之间的合作进行干扰,条约将以密约形势存在,不进行公开。
条约规定,清方向荷兰采购燧发枪两千杆,铜炮三十门,同时给予荷兰东印度公司白银十万两,用于招募工匠,清方开放大沽口,作为贸易口岸。
荷兰东印度公司则有义务,协助清国,打造燧发火枪和野战铜炮,同时向满清出售水师战船。
船只由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大员和巴达维亚建造,然后充做商船,随船队前往大沽,最后交付清国,船只价格根据实际建造吨位而定。
条约签订后,荷兰人将携带的货物,数百杆燧发枪,十门青铜炮,交付满清,遂即杨帆离开大沽,返回台湾岛。
1650年,顺治七年,北京,紫荆城,议政王大臣会议。
满清入关之初,一面吸收汉族制度统治天下,一面又保留了许多原始部落的特性。
议政王大臣会议就是满清前期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由满族宗王、八旗、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
多尔衮能做摄政王,便是因为掌握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其中遍布他的党羽和依附他的人。
不过近两年来,多尔衮看似依旧如日中天,但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特别是多铎死后,多尔衮实力大损,引起了被长期压制的两蓝旗贵族,以及一部分两黄旗贵族的反弹。
这时大堂内,满清诸多王公汇集,正小声议论着一些密闻,还有眼下时局,不过谈论最多的却是前不久,满清朝廷推行的一道针对宗室和旗丁的法令。
满清入关之初,税制和俸禄都比较混乱,使得满清缴获颇丰,但是国库依
第336章三省会攻
议政王大臣会议上,多尔衮提出两件事,都是他认为需要尽快去办的事情。手机端 //
清军休整一年有余,如今兵精粮足,确实也该活动一下筋骨了。
在通州校场上,满洲贵族们见识过荷兰人的火器,不过当多尔衮声言,要挑选三个旗的八旗兵,装备新式火器时,满洲贵族们还是比较犹豫。
满洲贵族将骑射和重步搏杀,视为满人的骄傲,看不起明朝的火器,常常取笑明人不够勇猛。
现在让他们放弃骑射,去用他们曾经嘲笑和嗤之以鼻的火器,诸位王爷、旗主都是要脸的,实在不愿意承认满人骑射无用,这等于是否定了自己,那他们面对汉人时,还有什么优越之感
议政王大臣会议上,众多满洲贵族商议许久,结果都不愿意去装备新式火器,最后议来议去,还是决定由原本就装备大批火器的汉旗军去装备新式火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