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明仙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随云仙人
正德原本很为难,一方面他的确跟自己八个奴才感情深厚,也一直信任有加,那可是陪着自己一起长大的贴心太监,就跟自己家人一样。但面对着汹涌而来的弹劾奏章,谁都知道这只是前面的开胃菜,凶猛的在还在后面呢!正德皇帝也不敢真正地跟自己臣子闹翻啊!
没有那个皇帝是想做昏君的,哪怕他本来就是个昏君。正德也不例外。
可一说到了尘仙师为先帝祈福延寿的事情,正德眼睛都红了,正德一直和太后关系都不怎么亲近,但对自己父皇却是真正的敬爱有加。本来自己父皇都已经大行在即了,是了尘仙师生生拉了回来,为父皇生生延寿三载。如此大恩,整能丢开?
”刘瑾,你掌者内厂,这次群臣弹劾究竟都是些什么人在串联?“正德终于发话了。奏章来得这么整齐,要没人串下跳才有鬼呢?要拿人,自然先拿跳得欢的。
”回禀陛下,老奴“刘瑾早就罗列好了名单,正准备报告呢?忽然外面一阵鼓响,顿时脸都白了。
”登闻鼓“响,天下震动。
“启禀陛下,宫门外有各道官员数百,前来京师应试举人,以及国子监生员千余人,正聚集宫门之外。说要向陛下请愿,请陛下诛杀jiān佞,以正朝纲!”侍卫首领门外匆匆来报。
“勋贵们也站在文官那一边啦?”正德皇帝脸sè一阵刷白,气得浑身发抖。
登闻鼓前可是有军兵守卫的,能让一种文官,士子轻易敲响,没有五军都督府配合,怎么可能办得到?
正德皇帝眼前一阵发黑,文官再闹也成不了大事,可一帮勋贵们可是手上有兵的。
“谷大用,张永不在,你立刻带着朕的令牌,tiáo御马监入卫。高凤,你立刻去英国公,成国公,平阳侯府上,宣他们立刻来见朕!还有,关闭各处宫门,勿要惊扰到太后。锦衣卫,内厂,东西厂,立刻派人给我把那群聚闹宫门的贼子围起来,一个不许放走。“正德咬着牙吩咐身边道。
外面压力越是浩大,越是会激起正德皇帝的逆反心理。如此局面,就怪不得正德下狠手了。尤其是涉及兵权,从来都是君王们宁可杀错,都不能轻易为外人碰触的东西。
”吱呀“声响起,无论紫禁城还是豹房,宫门纷纷大门关闭,大批御马监军兵全副武装地开进宫城,刀出鞘,弓上弦。杀气腾腾。更有大批锦衣卫,东西厂和内厂番子在登闻鼓前将一众官员士子围在中间,眼见就要血流成河。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大明仙人 第八十六章 闯宫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jīng彩小說閱讀。
三厂一卫兵围长安右门登闻鼓楼,将一众言官士子围在了中央,气势汹汹刀剑出鞘。一众士子文官也顿时群情激昂,高呼口号,推推嚷嚷地浑不将厂卫放在眼里的样子。
因为他们是士子,是读书人,是清流言官,是天下“正气”所在。
更因为他们压根不觉得厂卫们敢拿他们这么多人怎么样。若能挨上几下“登仙杖”(廷杖)立刻就能声名远播地,把名字传进各位朝堂大佬,以及天下士绅地耳朵里,有了“清正”之名,是一辈子的“显赫履历”。
可当内城宫门开始缓缓关闭,一队队御马监官兵开始全副武装地出现在宫门四周的时候,士子们开始发现不妙了。
这哪里是对待士子言官谏言的态度?这是要平叛的节奏啊!
一众清流官员和士子顿时都傻了,一个个脸sè惨白。朝廷现在的确是厚待士子言官,谏言无罪。顶多进几天昭狱,挨顿板子,反而可以博一个“不畏权势,以身卫道”地名声,但涉及谋反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啊!
若不是还有内阁以及朝堂上众大佬相救的指望,说不定此时人群,就已经开始崩溃了。
士子闹事,内阁诸位阁老以及各位大臣不是不知道,这毕竟都是他们默许甚至鼓动的,无非是希望替他们冲锋陷阵,制造些压力舆论,好迫使皇帝更弦易辙,重新回来”明君“的正路上来。可从来都没想过要谋反啊!
可这架势哪里像处理普通士子闹事的样子?士子文官请愿需要tiáo动御马监吗?需要封锁九门吗?
就在这时,关于长安右门外,清流言官以及一些士子敲响登闻鼓,却被大批厂卫围在中间的消息传到了内阁。内阁诸位阁老顿时傻眼——这是闹哪般啊?
”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误会?“内阁新近阁老王鏊小心地问到。
”可现在内外关闭,消息不通,就不知道我们那位皇帝陛下到底是怎么了啊?“杨廷和没好气地道。
”的确不正常,说起来,就算士子们敲了登闻鼓,怎么也不会让内廷如此紧张啊!“杨廷和想了想道:”莫非,又是那八虎在皇上身边说了什么谗言不成?“
”那现在怎么办?“梁储最是心急,本来这事情就是他提议的,如今出了这么大篓子,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他如何向朝野交代啊?
梁储话音一落,所有阁老都把眼睛转向了李东阳。谁叫他是首辅,是三朝老臣呢?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先见到皇上再说,其余的都可以拖,但误会一定要先弄清楚。否则会夜长梦多,误会越来越大,到时候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李东阳说完,把目光看向了内阁的其余几位阁老。
”是得先见到皇上。“杨廷和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可劝谏怎么办?我们这一去,不就表示认输了吗?“王鏊可是当过都御史的,是个一向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
“该劝谏还是怎么劝谏,但却不能让皇上误会,以至让那几个jiān佞有机可趁。而且那些官员士子要救的。”杨廷和挥了挥手道。
李东阳正准备说话,却被杨廷和抢了先。嘴巴动了动,微微叹了口气就没说话了。唯有焦芳从头到尾一句话也没说。
“那走吧!”杨廷和说完,就先行一步走出了内阁。其余各位阁老紧跟其上。唯有李东阳和焦芳落在了后面。
“首辅大人,真的要去闯宫?”焦芳故意跟在李东阳身后,小心问道。
“自然!”李东阳答道。焦芳叹了口气,张了张嘴却没说话,也只能跟着内阁诸位同僚一起往豹房而去。
此时宫门已闭,本来是禁止任何人进出的。但列位阁老却是例外,他们有御赐令牌,出入无碍。守门太监一见令牌,不敢阻拦,稍稍地开了一道门缝,就放列位阁老出了宫门。
等李东阳他们走到宫门外面的时候,才发现六部九卿,乃至各部衙门官员竟然都来了,站在紫禁城外,黑压压一片。
李东阳等各位阁老哪个不是久经风雨的政坛老人。如今一见这阵势脸sè都变了。如果,带了这么多官员一起去豹房,那可就不是入宫,而是bī宫了啊!
杨廷和走在前面,此时已经脸sè铁青地站在了几位部堂尚书前面小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难道你们连这个都不懂吗?”声音虽小,却满含怒气。
几位部堂尚书岂会不懂?
礼部尚书张华苦笑地道:“非我等所愿,实在是bī不得已啊!”其余大臣皆是点头。
“谁bī的?”杨廷和话里都带了杀气了。
几位尚书苦笑,回头望了望跟在后面的大批官员。
“你们?”杨廷和肺都快气炸了。
但无论是阁老们,还是各部大员们,他们都不能阻止,无论各人带着什么样的心思来到了这里,都至少有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致君尧舜,义理也!”
偏偏这个盖子不能揭开,无论阁老,部堂,还是各衙文官,清流御史,乃至皇帝都不能揭开。无论里面是多少yīn私,谁揭开了,谁就触犯了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利益,那是他们的皮。没了这层皮,他们凭什么去争?凭什么对别人指手画脚?。。,
就在内阁各位阁老刚刚准备出宫的时候,成国公朱仪,英国公张懋,以及永城侯薛以海已然满头大汗地跪在了正德面前。
”你们想造反吗?“正德皇帝坐在议政殿的龙椅上,冷冷地看着下面三位执掌五军都督府,以及京营要害的勋贵轻声问道。
声音很轻,听到三位与国同休的勋贵大臣耳朵里,却不亚于晴天霹雳!一下子就把三位位列超品,世代富贵荣华的勋贵重臣给震得头皮发麻。
”臣等不敢!“三位勋贵语众一同地磕头否认到,头上的汗水已然滚滚而下。
正德这会儿也相信他们不是要造反了,若起反心,这会又岂敢入宫。那不是送羊入虎口吗?
”那你们为什么要和文臣勾结,结党营私。你们想做什么?“正德满腹怒气地喝问到。
”臣等冤枉,望皇上明察!“三位勋贵这会汗水都湿透了锦衣。这个罪名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背的。背上了重的就是身死爵除,轻一点也会丢掉所有的职衔,被皇帝猜忌一辈子。
”登闻鼓哪里是怎么回事,竟然让一帮子手无缚jī之力的文官士子闯了过去,敲响登闻鼓,是想bī朕就范吗?
“臣等岂敢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臣等定当详查,给陛下一个交代!”几个勋贵说的斩钉截铁。自己有没做过,自己还不清楚吗?所以根本不怕追查。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大明仙人 第八十八章 水月镜花话天机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jīng彩小說閱讀。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只要文人掌握了话语权,总会有意识地将这句话奉为圭介。去按自己的理解去扭曲,去解读。然后告诉所有人,这个就是古礼,是规矩,是一个明君不可逾越地标志线。
然而,自从赵氏亡了天下之后,无论蒙古人还是明太祖,明太宗,都把这条当了笑话。直到土木堡之变后,文官再次崛起,大明又慢慢回到了,”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老路上来之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被扭曲解释过的口号,又再次被文官们拣了起来。
至少文官们需要它来保证自己可以凌驾在大明律之上,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几朝下来,总算有了一点点复苏的迹象。
但当刘瑾一声令下,无数厂卫冲进文官们中间的时候,大明文官们几十年的努力,顷刻化为了乌有。
屠刀既然拿起,想要让皇帝再次放下,何其难也!
人群中一团sāo乱,读书人的体面此时被厂卫鹰犬们重重地践踏在了脚底。
几位阁老气的脸sè都青了。浑身发抖地指着刘瑾,一口气上不去,也下不来。眼睁睁地看着厂卫们,将数不清地官员打翻在地,拖出了人群。
铁链绳索,刀棍齐飞。空有一双嘴皮子的文官们,面对bào力,竟然毫无还手之力。还手的越厉害,骂得越凶,下场更凄惨。很快就有官员自持风骨,被打倒在地之后,犹自痛骂不绝,一时激愤之下,连朱厚照也一起骂上了。
这下不但刘瑾和厂卫,就连文臣大佬们脸sè都变了。如果这事情再闹下去,可就真的要有人人头落地了啊!
”住手!“李东阳和几位阁老再也忍不住了。事关文官尊严,事关百官安危。李东阳他们若再不站出来,恐怕就真的丧尽人望,又如何再统领士林?
”李阁老,杨阁老,还有诸位阁辅,你们这是要违背圣谕么?“刘瑾虽然在李东阳一声大喝之后,叫停了厂卫的行动,但官儿已经被抓了不少,另外还有不少被打倒在地,情形凄惨。
“烦请刘公暂停抓捕,通报陛下,我李东阳单独求见!”李东阳现在无论多大火气,也得忍下来,难道真的要看到斯文丧尽,百官颜面尽失么?
旁边的杨廷和,梁储等人听得面sè一变,这时要向内廷服软么?互相看了看,却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把将要说出口的话,生生咽了下去。
刘瑾有点拿捏不定了,犹豫着要不要给李东阳,给内阁诸位一个面子了。
”咱家可以代为通传,但这里这些官儿可不能走。“刘瑾思前想后,还是咬了咬牙道。
毕竟李东阳是内阁诸位大佬中,少有地对自己有点好颜sè的阁老。刘瑾不能不卖这位三朝元老的面子。更重要的是宫里那位陛下的心思。刘瑾担不起隔绝圣听地罪名。
刘瑾使了个眼sè,他身边的小黄门立刻会意,一阵风似的消失在了宫门口。
此时的文官们已经凄凄惨惨了,无数人被铁链子栓着,压上了囚车。那位口不择言的老兄更是厂卫们重点照顾的对象。”辱骂君上“的罪名一下,能不牵连家人,都是幸运了。
过了好一会儿,百官们都开始了怀疑刘瑾是不是遣人去通禀皇上了得时候,小黄门终于满头大汗地跑了回来,大声宣谕道:”皇上有旨,宣内阁首辅大臣,李东阳李阁老觐见!“
文官们脸sè稍微好了一点,刘瑾却是脸sè几番变化,至于心里想什么,恐怕就他自己知道了。
此时,了尘和钟馗也正坐在神国道宫的前院里一面把酒言欢,一面暗暗地观察者京城的风风雨雨呢!
”哎~这朝的文官比起我们大唐的文官也差得太多了吧?手无缚jī之力,骨头还软,怎么安邦定国啊?“钟馗看着水月镜花里的场面感叹到。
”跟你们那朝自然没法比,你们那时候都讲出将入相的。这朝的文官都讲嘴皮子的。你们文官可以带兵,武将可以封相。而现在,武将已经快被踩到泥里了。前宋殷鉴不远,可惜就是无人敢提,呵呵!“了尘苦笑到。
钟馗突然脸sè一变到:“贤弟,jīng通相卜之学,难道也推衍过大明国运?”
了尘连忙否认道:“天下大势,因果纠缠,哪儿是那么好算的。我如今身处方外,如何会折福折寿,去做那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钟馗确是不信到:“贤弟分明就是知道什么,才会如此吧?“
了尘点头道:”虽然不曾推算过大明国运,但还是隐约知道一些的。但如今天道已改,却不知道还会不会发生了啊?“
钟馗脸sè一变道:”天道定数,贤弟若要超脱,还是少沾因果吧!世间王朝更迭,贤弟你又不姓朱,何必再管那些事情?“
了尘苦笑地将自己杯中之酒,一饮而尽道:”若在有崖山之祸,亡天下呢?“
钟馗脸sè一变道:”贤弟慎言,天机不可轻泄。愚兄随不明周易之道。但也知天道之数,不可外言。小心天道行罚啊!“
了尘却道:“如今神国之内,你知我知,你也是天道神明,虽不明周易之道,但知之何妨。不说出去又如何泄露天机?”
钟馗一笑道:“胡人相无百年运,这大明真的又要亡天下?”
了尘笑了笑,指着水月镜话里的文官们,道:“中华五千载族运,诸夏三千年传承,大明二百余载江山,都将毁在这群嘴皮子们手里。可怜大宋之亡,尚有蹈海十万。可这群东西平日袖手谈心性,临事却难报君王。丢尽了气节,丧尽了骨气。”
钟馗呵呵一笑,不予置言。说到底,他神职虽是武将,但生前可算个读书人。
钟馗和了尘谈完了凡间之事,终于又回到了正事上面道:“贤弟,立此神国,接引战死亡灵,天道已定,yīn司自然不敢违背,但是yīn兵自古来自战场之上,若尽入者神国之内,不受yīn司管辖,这yīn司yīn兵缺额如何弥补啊?”
了尘一笑道:“神国只接引外族征战而亡,内战或是宫变而亡者当入yīn司。如何?”
钟馗大笑道:“一言为定!”说完举起酒杯,与了尘一饮而尽。
钟馗要回yīn司,了尘要留下分身在此,本尊再下凡尘,于是便在道宫门前作别。
钟馗驾起云彩将行之时,突然回首道:“贤弟,仙道艰难,还是莫太在意凡俗之事,因果太深,恐为世事牵扯,于大道不利。当三思啊!”
了尘笑道:“谨记兄长所言,了尘自会斟酌。了尘谢过了。”说完拱拱手,钟馗自回yīn司,了尘却晃了晃身体,马上就出来了两个了尘。
“福生无量天尊!道友慈悲。”两个了尘互相稽首后,相视大笑。
“斜阳影下暮云微,故国行吟别不归。
杜宇夜余啼社稷,白绫尺许落宫闱。
槐香五月飘渐淡,月sè千年分更稀。
莫怪临风倍惆怅,几人识得汉家衣?”
了尘一边唱到,一边隐身急飞,向着大明京师而去。
(因为要修前面章节,主要是些标点啊,错字啊,病句之类,所以更新晚了点,请各位书友原谅下咯!贫道,仔细推衍了下这次风波,发现还真不能大开杀戒。崇祯就杀了不少无耻官员。但鸟用都没用。大明需要的平衡,文官独大,或者武将专权,都于大明不利啊!)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大明仙人 第八十九章 夜访阁老府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jīng彩小說閱讀。
“夜如何其?夜未央。
京师已是万家灯火,这一夜又不知道多少人忧心忡忡,多少人彻夜难眠。
作为三朝元老,文坛领袖,内阁首辅的李东阳自然也没睡,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连晚饭都没吃。
作为大明王朝实际上的宰相,李东阳自然看的比别人更远,也更清楚这场宫门风波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没人背后怂恿,才真的就奇怪了。李东阳甚至连猜都不用猜,这里是谁在搞鬼,但那又如何?
清流文官邀名卖直,为博名声,拿君王当作垫脚石,也不是现在才有的。更何况连李东阳自己,都是从哪个时代过来的。还能不清楚那些所谓清流们在大义禀然地口号下,隐藏着什么样的心思?
李东阳自己也知道这样对国家有害无益,但又能如何?
文官是他的班底,是他施政的基础,也是应付风波险恶的政坛利器。内阁大佬给予那些下层官员以庇护和提拔的机会,下层官员执行大佬们的指示冲锋陷阵。
座师,同年,同乡,这些所谓的关系,织就了一张滔天巨网。连李东阳自己也是这个网中的一环。而且就算自己不用,难道还能不让别人用吗?到时候可就是别人来用这把“利器”对付自己了啊!
“哎~”李东阳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作为三朝老臣,世受皇恩。无论是出于对大明的忠诚,还是出于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李东阳都不希望文官们和皇帝如此严重的对立起来。于公于私,李东阳都必须平息这场风波,不然官员与皇上这么对峙下去,大明还不得乱套啊?他这个首辅又有何面目再当下去?
要想让皇帝放了被抓进昭狱的官员,就必须跟皇帝服软,但下面的官员却要求的却是皇帝服软。谁都不肯先先让一步,一边是君王的威严,而另一边却是文官们的“风骨”。要是李东阳敢冒大不韪向皇帝投降,李东阳自己就会立马成为士林公敌。但若是皇帝老不放人,李东阳恐怕又要背个“无能”的名声。
就在李东阳进也难,退也难的时候,书房外面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老爷,外面有个道人投来了一张帖子,说想见老爷一面。”门外老管家的声音传来,李东阳一愣,自己这里怎么可能会有道士半夜来访?
“什么道人?”李东阳打开了书房的门,就看见老管家手里拿着一张印有八卦图案的拜帖。很是奇怪翻开一看,脸sè微微一变道:“先请那位道长客厅用茶,我马上就到。“
了尘道人所谓何来?李东阳不清楚,但李东阳已然隐隐猜到,正德皇帝忽然要修什么“千秋忠烈祠”,肯定里面少不了了尘道人的影子。【愛↑去△小↓說△網w qu 】而且隐隐地李东阳就觉得了尘似乎对文官有种敌视,带着蔑视地那种。李东阳不知道了尘道长这种情绪从何而来,但至少知道了尘道长对天下文臣没好感就是了。
李东阳也不喜欢了尘,但绝不为违心地认为了尘会是个江湖骗子。了尘的本事李东阳亲眼见过,虽然绝不以是什么愉快的见面,但也不能否认,了尘的确当得起陆上神仙的称呼。凡到了他们这种境界,是不会没事半夜跑别人家里来拜访的。
“福生无量天尊!李阁老,安!。”了尘见到李东阳稽首一礼道。
“了尘道长安好”李东阳也连忙拱了拱手道还礼道。
“不知了尘道长来此拜访老夫,何事?李东阳坐在了面北的主位上,端起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问道。
了尘微微一笑,却不说话。
”你们都下去吧!“李东阳哪里还不知道了尘的意思,挥了挥手遣散了客厅里站在的仆人。
”现在,了尘道长有何事,尽可开口了吧?“李东阳不紧不慢地问道。
了尘倒是不在意李东阳的态度,现在不但文官们看他这个道士不爽,了尘也从没有表示过对这群“衣冠禽兽”(明代官服补子上都是飞鸟之类。武将为走兽类)的丝毫敬重。
“贫道曾经看到过了一首诗,想请李阁老品鉴一下。”了尘道。
“哦,道长竟然还会写诗啊!”李东阳有点玩味到,心里却大不以为然,若说烧丹练汞,捉鬼降妖了尘在行,李东阳绝对不会怀疑!却从没听过这位道长会写诗啊!还敢跑来他府上请求品鉴,真是不得不佩服这位道长好“胆识”了!
了尘见得李东阳笑容里的玩味,自然知道他的意思,明代文官有多目无余子,了尘见识得多了。不以为意地解释道:”贫道自然是做不来诗的,不过却见过一首用血写在墙上的诗,想请阁老指教一下。“
李东阳有点纳闷了尘的意思了,却不得不顺着他的话头,问道:”那就请道长念来听听,如何?“
1...3233343536...1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