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嫡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南华
“吏部尚书郭卫青郭大人何在”
百官之中,吏部尚书郭卫青出列行礼道:“微臣在!”
“直隶总督詹天启詹大人何在”
詹天启出列行礼道:“微臣在!”
秦王道:“科考是大康朝的国本,江南恩科是父王对江南学子特别的恩赐,现在有多为御史给朝廷上折子痛斥科考乱象,控诉考场营私舞弊。
据我听闻,还有学子自发的组织了伸冤团进京,朝廷已经收到了一百二十八名学子的联名状子,江南科考,弊端众多,本王本应该要亲自严查,奈何皇命在身,不敢抗旨。
现在我让宋大人,郭大人以及詹大人三人一起严查此案,尔等三人都是世受皇恩的臣子,都是父王心中的肱骨之臣,希望这件事在你们的严查之下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还江南科场一个朗朗乾坤,给江南学子一个公平正义!”
秦王一言九鼎,宋、郭等三人立刻领命,而现场很多官员都傻了眼。
秦王深谙江南官场,知道该如何行事,江南科考的盖子哪里那么好揭他自己不动手,让江南的派系对派系,彼此牵制,说得更难听一点,就是让江南狗咬狗。
帝王心术中便有平衡之术,自己居于中间,搅动鹬蚌相争,而后坐收渔利。宋濂大人是京城告老的官员,官声很隆,詹天启是太子的人,而郭卫青则是戴相的门生,他们三个人组成的彻查组恰好又将江南权阀排除在了外面。
秦王在轻描淡写见便给江南挖了坑,给太子和戴相这些外来者提供了向江南权阀发难的机会,在场的百官没有人是傻子,每个人都能领悟到这件事背后可能牵扯到的人和事,一时都为秦王所震慑,不敢说话。
秦王似乎很满意现场众人的表现,淡淡的道:“好了,各位都散了吧!我这一次是奉皇命督察军务而来,詹大人,稍后我们一起去巡视南府军!”
督察军务是秦王的差事,现在南府军都没驻扎在应天了,所以秦王甚至不需要去应天。当然,应天有璞王殿下在,璞王是秦王的皇叔,到了江南他不可能失礼不见璞王。
但是他什么时候去,以什么方式去见璞王,现场的官员无人知道。郭颂率领一众科考官员黯然退场,等待他们的是严酷的彻查,而江南秋闱也因此蒙上了阴霾。
……
百官接驾,江南紧张,陆铮也回到了。
按照老爷子和陆谦的叮嘱,陆铮需要在江宁多住几天,长者命,不能推辞。然而恰在这时候,聂永那边传来了消息,不日他就要进京了。
陆铮从扬州到金陵,一共拜了三位老师,阎师突然离去,杳无踪影,罗冠才罗师去了京城,后又去河南补缺为官,聂永现在又要去京城,陆铮内心很是不舍。
除了不舍之外,陆铮更多的是担心,他担心聂永到京城之后,难以立足。更担心师徒二人终究有一天,会因为政见不合,立场的不同而反目。
因为聂永的
第324章 见秦王!
:第三百二十四章
从县衙出来,陆铮的心情有些糟糕,他感觉聂永已经走在了一条错误的路上了,两人师徒一场,他却无能为力。
人都会变,尤其是面对利益和诱惑的时候,共患难易,同富贵难。聂永现在踌躇满志,想着回京城大干一场,不仅要把自己当初失去的找回来,而且还要平步青云,甚至是入阁拜相。
在他看来,太子是储君,是未来的皇上,他现在投靠太子,拥戴太子有功,将来太子登基,他自然是新皇近臣,太子要用人他是不二人选。
不得不说,在逻辑上聂永的想法没错,但问题是当今大康朝皇上春秋正盛,朝廷是戴皋掌权,太子虽然是储君,但是有齐王和秦王和其争锋,当下其势力并没有成大气候。
皇权之争,自古以来是天下一等一凶险的事情,古往今来,为了争皇权不知埋葬了多少俊杰,聂永贸然投靠太子,从此以后便深陷泥潭再也不能自拔,以后下半辈子他都将和太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陆铮看来,实在是不智。
另外,聂永在得了大好处,有人暗中说聂永能有当下成绩,主要是因为陆铮,这话聂永听多了,心中未免就吃味。
陆铮的能力有目共睹,可是聂永想来,自己才是的县令,陆铮在三孔桥干了这么多事情,如果不是靠他县令的权势,能有当下的成就
为什么别人只说他聂永是依靠陆铮才有眼下政绩再说了,陆铮和聂永之间的师徒名分早有定论,这世界上哪里有老师靠徒弟的道理
人心复杂,师徒生隙,陆铮十分无奈。
从县衙回到家里,院子门口便听到隔壁一片嘈杂,南府军的亲卫军将整条街都封锁,远远看到影影绰绰有不少人在程虎的院子里晃悠。
负责亲卫军的是刚刚伤愈的柳松,陆铮招招手将他叫过来道:“松哥儿怎么回事这么热闹”
柳松蹑手蹑脚的凑过来,道:“陆铮,天大的事儿呢!你道程将军家来了什么客人我告诉你,秦王千岁来了,一同来的还有大都督詹大人一行,都是大官儿呢!啧,啧,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官儿呢!”
“哦”陆铮讶然挑眉,踮脚往程虎的院子瞅了瞅,根本看不到人,恰在这时候影儿把门打开,小丫头片子估计被这排场给吓住了,紧张得很,看到陆铮道:
“公子,快进来!刚才程将军府上的管家过来请您了呢!”
程虎本是四海为家,到了之后陆铮给了他一幢房子,他才有一个相对稳固的家,家里的管家仆从一应都是陆铮让顾至伦给他安排的。
他府上的管家行钟,叫钟唯一,以前是在扬州给顾至伦管事的掌柜,办事沉稳可靠。程虎府上的管家,顾至伦可不敢随便安排人,便让钟唯一去干这事儿。
“铮公子回来了”钟唯一见到陆铮,恭恭敬敬的跪拜。
陆铮忙伸手扶其他道:“钟管家,您老太多礼了呢!”
钟唯一道:“我们做奴才的哪里能不懂规矩说起来铮公子还是奴才的恩人,倘若不是公子在金陵干大事儿,奴才至今还在扬州窝着呢,哪里能有今天的体面”
钟唯一这席话说得十分诚恳,其实不止是他,包括顾至伦对陆铮都是感恩戴德。顾至伦在认识陆铮之前,他不过是扬州的一个普通书商而已,全部的身价加起来也不过万两银子。
可自打认识了陆铮,陆铮先让他在扬州赚了一大笔钱,到了金陵之后,顾至伦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县首富眼下非他顾至伦莫属。
就算是顾家本家,现在对他也不能小觑,不夸张的说,陆铮现在在的地位甚至比聂永这个县令更要高!
钟管家和陆铮见过礼之后,道:“铮公子,我们家老爷让我在这里等着您,等您一回来便带您去府上,府上今天有贵客,老爷想着您千万不能缺席呢!”
“这……”陆铮微微沉吟,一时有些吃不准。眼下这个局面,他去见秦王殿下是否合适再说了,秦王是皇族贵胄,他会不会把陆铮当回事
不过旋即,他心中释然了,陆铮想想自己的身份不过一介草民而已,何需患得患失程虎既然有这等安排,肯定会有铺垫,根本不用陆铮担心。
大名鼎鼎的秦王殿下既然来了江南,陆铮有机会能一睹风采,岂能错过当即他便让钟唯一带路,两人齐齐直奔程府。
程府,程虎今天并没有特别的布置,实际上秦王过来得很突然,别说是程虎,就连詹天启都觉得太仓促。
殿下的心情很好,在程虎的宅子里转了一圈,而后才在客厅落座,丫鬟上茶之后,他道:“好个程狗儿,你倒是逍遥自在,好好的边军不干了,到了江南享清福来了,你信不信我回去就给父皇上折子,让他免了你的职,重新将你发配到边疆去!”
程虎笑道:“王爷,我说句话您别不信,在江南待着我都闲得要疯了,王爷您一句话,倘若真能让我去边军,以后我就当您做菩萨一样供着!
王爷,江南是好,可是我还
第325章 阮家受辱!
:第三百二十五章
秦王巡视江南是来督军的,作为南府军大都督的詹天启既惶恐又紧张,惶恐是因为秦王来得突然,身上带着密旨来的,让他措手不及。
而紧张则是他担心秦王为借题发挥,对他动手,詹天启在江南本就孤家寡人,势单力薄,太子在江南的势力也才刚刚开始构筑,秦王亲临,别的势力树大根深,拔掉他詹天启这颗钉子却还是能做到的。
詹天启很了解秦王,这个上过战场杀过人的亲王可不是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纨绔,而是杀伐决断,毫不留情的王者,当下大康朝最能威胁到太子地位的便是秦王。
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心思,詹天启今天见到陆铮便分外的热情。陆铮年幼但是高才,詹天启已经多次向太子举荐了陆铮,太子也颇为动心,示意詹天启尽量拉拢。
詹天启让聂永去办这件事,陆铮却对太子一派不怎么感冒,眼下程虎将陆铮介绍给秦王,詹天启当然不能让秦王轻易得逞。
从他的言辞之中,处处都显示出他和陆铮关系非同一般,实际上现在聂永已经成了太子的人,陆铮和聂永是师徒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整个金陵都知道他们师徒关系非同一般,陆铮身上想摆脱太子的烙印都不容易呢!
陆铮面带微笑,对詹天启的心思洞若观火,道:“詹大人,乡试出了变数,据说戴大人上书朝廷,称江南科考作弊成风,眼下秦王殿下更是亲临,肯定要查一个水落石出。
所谓清者自清,然而学生担心一旦查出了问题,天子震怒,将这一次江南科考全部废除,那学生恐怕得三年之后再努力了!”
詹天启瞳孔一收,陆铮这话的意思是江南科考要废么如果真是这样,那江南可要大乱了。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读书人熬了多久的功夫才等到一次机会,所有人对这一次机会都弥足看中,倘若因为营私舞弊的案将科考成绩废除了,那不知多少人走了冤枉路了。
问题是秦王在跟前,詹天启该怎么回答陆铮的话,他倘若安慰陆铮,说什么废除科考不至于云云,那岂不是他在代替秦王殿下说话
而他倘若不安慰陆铮,那是默认科考成绩要废除么他詹天启可是直隶总督,二品大员,这个消息传出去,江南学子恐怕立刻就要把总督府给围了问个究竟呢!
詹天启为难得很,场面就有些尴尬了,秦王殿下哈哈大笑,道:“铮哥儿,科考舞弊的事情我已经安排江南的重臣彻查此事,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放过任何敢营私舞弊者!
江南是皇上特别重视的地方,江南科考更是全国瞩目的大考,可是偏偏有少数人仗着权势,仗着自己的背景从中作祟,扰乱科场,败坏道德,这等可恶之徒一经查实,必然严惩!”
秦王说到此处,嘿嘿一笑,道:“本王人在江南,奉皇命办差,关键时候,可调动南府军。我倒要看看是哪些人吃了豹子胆,敢无视朝廷法纪,扰乱科场规矩,哼!”
秦王一声冷哼,现场众人都觉得汗毛竖了起来,一个个噤若寒蝉!
全场雅雀无声,秦王神色慢慢变得缓和,道:“好了,公事就先不谈了,铮哥儿,你才学很高,我十分欣赏,恰好,今日我身边也有一些才子,我们就在程府设宴,回头我可要好好见识见识。
程虎,你去安排,不要奢靡,有酒有肉便行!今日到了你府上,本王便不走了,哈哈!”
程虎立刻去安排宴席,当家陆铮被秦王安排坐在了身侧风头竟然一时无两,接下来宴席上,众多才子纷纷向陆铮“请教”,自然免不了有诗词助兴。
陆铮在宴席上小试牛刀,便技惊四座,一时如众星捧月,秦王酒喝半酣,醉意朦胧,却大赞陆铮之才,道:
“江南第一才子名不虚传,本王今日见识了!”
……
秦王宴客的消息如同张了翅膀一般在金陵风传,应天府的南朝廷各衙门眼睛都等绿了,秦王一直就待在,宴客的消息传到应天,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应天府,阮家宅邸,夜幕降临,后院的一盏灯笼悄然熄灭,黑暗中一个人影如鬼魅一般进入了阮家的宅院中。
阮敬年书房中的灯亮起来,管家将来人带过来,此人赫然是翰林院庞棣庞大人,庞棣进到阮敬年的书房,神色紧张,他深深的冲着阮敬年行了一礼道:
“阮大人,对不起了!你我的约定绝对不能遵从了!”
阮敬年眉头微微一皱,道:“怎么了庞大人真被秦王殿下虚晃一枪给镇住了么”
庞棣道:“秦王殿下可不比一般人,他是真能杀人的!”
阮敬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了出来,道:“庞大人,你这是自绝前程,你我都说好了的事情,怎么能出尔反尔再说了,少林这孩子的才学你也知道,凭他的才学理所应当能得到这个地位,你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就算秦王来查,他能查出什么来
我们敢对质,我就不相
第326章 高中!!!
: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科考舞弊案,秦王的盖子是掀起来了,可是并没有出现预想的一片混乱的局面。
金陵在经历了短暂的慌乱之后,一切都步入了正轨。
负责彻查科考舞弊的三位大人在暗中彻查,乡试榜单则是由郭颂组织,按时放榜。
乡试放榜了!这一天金陵万人空巷,无数人涌上了街头。张榜的地方有两处,一是秦淮河,一处是三孔桥。
眼下的金陵便是这两个地方最热闹繁华,而张榜当日,这两个地方更是围得水泄不通,不仅是参考的才子们迫不及待的看榜。
金陵各画舫的姑娘,各区域的商贾小民,甚至连南府军的兵丁都跑过来凑热闹。江南的学风盛,学子众多。
数千人参加乡试,能够成为的举人的不过百人左右,这是十几比一的比例,毫不夸张的说,考中举人便是一步登天。
就算是出身寒门之人,有了举人的功名在身,别人也得叫一声老爷。而且,举人一旦朝廷官员出缺便能增补上去为官,所以对读书人来说,官宦仕途便从举人为起点呢!
放榜的日子,时辰又还早,天水阁人不多,很清净。
一大早,范朵朵便亲自煮了茶,调了琴。陆铮和丫头影儿两人来得很早,约莫只到卯时初便来了。
影儿手中拎着食盒,是刚刚在外面铺子里买的点心,汤包,瘦肉粥,精致可口,三个人吃得非常的舒服。
吃了早点,范朵朵亲自给陆铮和影儿奉了茶,然后弹琴唱曲儿,时间到辰时的时候,隐隐便看到三孔桥的街面上人流拥堵,已经水泄不通了。
忽然听到有兵勇敲锣呐喊,而后人流如潮水一般的向两边让开,一彪人马骑着马直奔三孔桥桥头,围拢的士子有人大喊一声:“放榜了!”
这一声喊,立刻引得现场更加的嘈杂,坐着品茶的影儿焦躁的站起身来,道:“公子,您看,真的放榜了呢!张榜的衙役从马上下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