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嫡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南华
苏清这两天专门让人查了陆铮的资料,对陆铮的情况也有所了解,陆铮不为主母所容,同样出身豪门的苏清太清楚这是什么情况了。
大家族的主子,家里有妻妾无数,偶尔兴致所致,倘若临幸了家里的丫头,丫头生下的孩子虽然有主家的血脉,其实和奴仆差不多。
倘若遇到了那善妒的主母,庶子的地位甚至还不如普通的奴仆呢,陆铮年纪轻轻,才学如此出众,肯定在家里遭嫉恨。
他这般年纪,便流落异乡,寄人篱下,其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苏清对陆铮可以说是深深的同情。
因为苏清也是庶子出身,京城苏家世代都是国家的栋梁柱石,可是却是带兵的柱石,苏府上下就出苏清一个文人,苏清自小只是苏家的一个边缘人物,后来是家里的主母死了,他的母亲成为大夫人,他在家里的地位才渐渐凸显,要不然苏清现在还不能有今天日子呢!
苏清是幸运的,他还有那些妾室姨娘生的弟弟妹妹,还有丫头生的弟弟妹妹一共有十多个,很多人苏清现在都不认识了,妹妹嫁出去基本和家族再无关了。
而那些弟弟要么搬出了张府在外面谋生活,要么去了北地的军中,在他父亲身边征战,期待有一天能立下军功,从而出人头地。
秦公子可没有苏清这般悲天悯人的心思,她是王妃的掌中宝,在皇族中她也因为受长公主的宠爱,地位极其的特殊。
不夸张的说,她就是在蜜罐中长大的,要不然性子哪里能这么野
不过,他性子再野,现在绞尽脑汁却也想不出一个办法来对付陆铮,她来扬州可是来玩儿的呢,自打第一天在陆铮那里吃了瘪之后,这么多天她都不敢出去。
她现在想到那一天的事情还觉得脸红,因为实在是太丢人了呢!她这一辈子长这么大,没丢过那么大的人呢!
……
放榜的日子到了!
一大清早,扬州最繁华的瘦西湖牌坊附近就挤满了前来看榜的人。
童子试道试的放榜,全城关注,不仅是扬州城,还有安庆府、扬州府的学界都高度的关注,所以,这一天牵动人心。
张家,一大清早张母便遣了三批人去看榜,辰时过了,看榜的人没回来,报喜的人却进门了。
“张家陆铮陆公子得道试第一,三中案首,得小三元!”
 
第177章 院试赐宴!
张家上下,喜气洋洋,张浩然和田泽朋各有跟班拥趸,一起簇拥着他们,两人都是秀才了,补上了廪生之后就能参加乡试考举人了,身份自和以前大为不同了。
老太太最是高兴,她把张浩然留在身边,嘴都合不拢了,她招呼花寒筠,晚上大摆宴席。
崔大冷不丁的凑过来,道:“老祖宗,今天学政苏大人赐宴,在春风楼呢!”
老太太一下愣住,半晌说不出话来,一旁的花寒筠额头上的冷汗都冒出来了,她心想崔大也是家里的老人了,就不知道凑老太太一个兴头么
苏大人赐宴,和张浩然还有田泽朋没有什么关系呢!
道试的一百六十二名廪生才是苏大人的门生,至于后面的增生,还攀不上苏大人的高枝儿呢!
要不然为什么院试能有两张榜呢中了廪生才算真正过了道试,以后算童子试同年的时候才能算在其中,张浩然和田泽朋可不在其中呢!
崔大这话让现场尴尬得很,老太太眉头拧起来明显不高兴,崔大又道:“二老爷也要去春风楼!”
老太太本来想说张家吃一顿饭和苏大人赐宴有什么关系,可是崔大后面这话说出来,她不好说什么了。
今天张家最出风头的是陆铮这个小三元呢,张家进进出出的人很多,可是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冲着陆铮来的呢!
张家要大摆宴席,陆铮不在,规模怎么控制万一引起别人误会了,本来一件好事,回头张家还丢了面子,那多不好
陆铮不在倒也罢了,张家管事的张承西也不在,这宴会还怎么办
花寒筠看到老太太的模样,心中不由得好笑,她心想铮哥儿还是厉害呢!老太太这么厉害的人也不得不对他妥协。
张家今天这一大喜,陆铮出了最大的风头,晚上他不在张家,老太太想摆宴席都不成呢!
这读书人还是真厉害,难怪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花寒筠这一辈子投错了胎,是个女人,要不然她肯定因此发愤图强,也要考个秀才风光风光!
看到了陆铮现在的风光,她又想到自己家里的张敬,那简直是天壤之别,判若云泥。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儿,不读书的那真就和废人差不多,像张敬这种和陆铮比,真就是白活了一辈子呢!
张家的宴会偃旗息鼓了,春风楼今天却异常的热闹。
一百二十六名来自三府之地的秀才汇聚一堂,一起接受苏大人的赐宴。苏清苏大人的来历可不一般呢,他是京城苏家的人,是皇帝钦点的探花郎。
其家庭背景显赫不用说,单说其才学也十分了得,虽然说他现在只是五品的编纂,可是他从京城过来,来南直隶任学政,这本身就非常耐人寻味呢!
也是这一次扬州的学子们有福气,能够成为他的门生,以后的前途无可限量呢!
秀才们士气都很高,春风楼热闹非凡。
苏清今天不仅宴请了新科秀才,而且还宴请了扬州本地的官员,扬州知府梁泉义,扬州同知已经衙门里其他的官员,另外扬州八县的各位县尊也都在被邀请之列。
新河县县令聂永已经调任应天了,新河县县令的位置虚悬着,吴辅现在代行县令之职权,今天也在列。
吴辅在扬州经营多年,人脉关系不错,之前一直都暗中给聂永制造麻烦,所以,他私下里和扬州八县其他的县尊关系都不错。
他是江南土生土长的人,虽然只是举人的出身,但是有几个同年在江南的官声都不错,关键是吴辅自己会来事儿,为人八面玲珑,所以,今天新河县反而受到了不少的追捧。
新河县今年的童子试真露脸了,二十多个县一共只有一百二十六名秀才,新河县一个县占了八个,超过了平均水平几个。
最重要的是新河县出了一个小三元,陆铮县试、府试、院试三夺案首,仅此一点,便让大家对新河县刮目相看。
要知道今天在场的可不止是扬州的学子,还有安庆府和常州府的学子呢!吴辅腰杆挺的笔直,看他的架势,一点也不像只是个县丞,分明把自己当成了新河县的知县呢!
“各位大人,客气了,太客气了啊!我们新河县这一次能小有成绩,这都离不开各方的帮助和支持,尤其是知府大人的勉励,还有苏大人的指点。新河的学子们开了窍,连带着我这个主政地方的父母官也脸上大感有光呢!”吴辅拱手对周围的人笑呵呵的道。
他自称父母官,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他刚刚一直就在梁知府身边说话,梁知府对他的态度很好,对新河县的成绩也相当的肯定,让他非常受鼓舞。
他自觉得,自己在新河县干了那么多年,无论是资历还是政绩都有了,上面的关系也疏通得不错,这一次他该往上挪一挪了。
在新河县能和他竞争的也就一个张承西,可是从内心深处没把张承西放在眼里。在他看来,张承西根本就入错了行,其人愚蠢得几乎是无可救药,这样的人怎么能在官场上生存下去
在对付陆铮的事情上,吴辅是亲眼见证过张承西的弱智,所以,张承西他根本就没放在眼里呢!
这一次新河县劝学有成绩,他毫不犹豫的将功劳揽在了自己身上,他一点也不担心张承西会有意见,他觉得自己随便动一动,张承西就可能吃不消呢!
所以,今天的宴会上他很放得开。
 
第178章 师徒之谊!
:第一百七十八章
宴会的气氛忽然变得诡异了,吴辅睁大了眼睛,整个人都懵了。
他脑子里瞬间转过无数念头,可是任他智计不俗,一时都完全无解,陆铮轻飘飘的一句话,给他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陆铮竟然不认识他骗鬼么
可是仔细想一想,吴辅和陆铮有过交集没有以前两人还真没有什么交集。
陆铮认识聂永,是因为他是聂永的门生,县试过后有樱花宴呢!而认识张承西,那是因为张承西负责新河县的劝学,另外,他就住在张家,叫张承西二舅呢!
可是陆铮为什么一定要认识吴辅呢他完全可以不认识吴辅啊
如果陆铮不认识吴辅,吴辅这么凑上前来,故作热情其目的是什么呢
吴辅久居官场,他很快就想明白这其中的道道了,一时他心中震惊莫名。他打了一辈子雁,今天被雁啄瞎了眼,真是一头扎阴沟里去了。
陆铮这一句话,真是把吴辅和张承西之间的微妙关系全凸显了出来,吴辅和张承西都是县丞呢,今天是道试赐宴,吴辅凭什么要摘张承西的桃子
张承西就算再傻,陆铮把局面给他导到了这个地步,他还能不明白接下来干什么
当即他道:“铮哥儿,这就是我们新河县县丞吴辅吴大人,吴大人平常主要负责刑案司狱,你不认识他也是情有可原的。
可是现在县尊大人去了应天府,他暂时替代县尊大人职务,你万万不能失礼!”
陆铮惊呼一声,连忙行大礼道:“小子无状,竟然不认得吴大人实在是失礼,还请大人不记我的过错,千万别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吴辅气得吐血,这事儿他能不放在心上么他就那么没心没肺啊!
陆铮这是骗鬼呢,他可在观山书院读过书,观山书院和县衙只隔一条小溪沟,新河县衙又不大,一共就那么几个人呢!陆铮估计连门口的老苍头都认识,能不认识他
可是此情此景,吴辅就算气得要吐血,他也不能发飙,反而需要故作大方。当即他呵呵一笑道:“铮哥儿,你不认识我,你的大名我可是久仰了。好了,快快入席吧,大人们都等着你一个人呢!”
陆铮又连忙说了一些告罪的话,张承西又在一旁插科打诨,舅舅和外甥两人似乎站成了一条线了,张承西自然也有了一席之地。
陆铮坐在苏清的旁边,另外一边是知府梁大人,陆铮和苏清以及梁大人见礼,苏清呵呵一笑道:
“陆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你倒是真做到了,难怪你写得一手好文章呢!”
陆铮道:“大人谬赞,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生把增长阅历见识的机会都留到了后面,希望能不负老师今天的勉励!”
知府梁泉义心情也是非常的好,他才不关心新河县的吴辅和张承西之间怎么争呢,他在意的是陆铮是他点的府试第一,现在又夺得了院试第一,这说明他的眼光没有错。
这一次,苏清是主考官,梁泉义和苏清能够认识,他觉得就已经赚大了。最近江南士林对苏清的到来有各种猜测,梁泉义认为苏清到江南,应该是苏家的触角要伸到江南的征兆。
苏家要来江南,江南的官儿便可以利用这一点,借苏家为跳板进京城,梁泉义认为这可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呢!
为官之人谁不想进京谁不想有机会能够在天子脚下为官尤其对江南的官员来说,进京更是困难,不用特殊的手段,真的很难呢!
“铮哥儿,很不错,不愧是我扬州顶尖的才子,你的诗才更甚于时文,我扬州有你这等才子,何愁文坛不兴啊!”梁泉义道。
两位大佬对陆铮都毫不犹豫的给与了溢美之词,陆铮再去见其他各位大人的时候,一帮县令自然不能说什么了。
他们唯一能作的就是在心底里暗骂自己县的学子不争气,要不然现在出风头的哪里会是陆铮
一番寒暄完毕,陆铮坐在了苏清的身边,宴席也正式开始了。
这样的宴席,规矩很大,刚开始都是立各种规矩,陆铮应酬起来从容自若,一点也没有怯懦感,其表现出的气度都极其的得体。
苏清一直都在暗暗观察他,看到他这般表现,心中不由得暗暗吃惊。
因为他已经安排人调查了陆铮,陆铮的背景来历,以及他现在的处境他都了若指掌了。在他想来,陆铮在张家寄居,朝不保夕,一门心思的埋头读书,为了科举中第,从而博得一个前程。
这样的人一般读书厉害,可是性子偏软,尤其应当相当自卑,曾经苏清年轻的时候,便是性子柔软,在人多的地方表现得很自卑,施展不开。
他能有今天,还是因为后来家庭地位转变了,再加上他连连高中,得了探花郎,自信一点点建立起来了,这才有了他现在的风采。
然而,苏清以前的状态在陆铮身上竟然不存在,陆铮一直都很自信,和能从容,不卑不亢,非常的得体。
“此子果然是大才,这一次扬州院试能发现此子,难得啊!”苏清性子直爽,是性情中人,不似那些官僚那么深沉。
他看中陆铮,便越看越觉得好,越看越觉得喜欢,他又想着陆铮之前出的那五道题,心中不由得有些痒痒。
然而这个场合,他又不能问,毕竟茜郡主的身份太敏感了,这要是捅出去了,可是要出大乱子的呢!
在一番规矩立过之后,
第179章 挑战上门!
院试赐宴,学政苏大人、知府梁大人都在座,另外还有众多县令大人也都在座,刚刚通过童子试的才子们,一个个早就摩拳擦掌想表现一番了。
所谓行酒令,一方面是图个乐子,凑个热闹,更重要的则是大家有表现的机会,才子博名,今天这个场合便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苏大人提出要以楹联、灯谜为中心,下面立刻便热闹起来,扬州一部分才子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前不久陆铮在新城河十字街文斗北地才子的事情。
这件事情通过发酵,多数人都感觉到这个北地才子和苏清应该是关系密切的,今天苏清又指明要大家对楹联、猜灯谜,他的意图非常的耐人寻味。
陆铮的五道题最近在扬州学界已经传开了,目前扬州学界还没有人能解答这五道题呢!
尤其是陆铮的那一联“烟锁池塘柳”,最近不知难倒了多少扬州才子,陈圭、秦越等为了征集下联,在瘦西湖上一连举办了几次聚会。
他们每办一次聚会,陆铮的名头便响亮一分,到今天院试赐宴,苏大人还要再来一波么为陆铮扬名
春风楼楼上,上房中花梨木交椅上,端坐着一名白衣少年,少年身后跟着几个乖巧伶俐的丫头,有一个揉肩的,两个捏脚的,白衣少年闭目养神,似乎要睡着了一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