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嫡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南华
正因为有这样的痴迷,范朵朵才有很高的才学,也正因为她有才学,才能很快的从众多姑娘中脱颖而出,成为金陵第一花魁。
不得不说,陆铮今天这一首《临江仙》把她折服了,她的内心已经很佩服陆铮,如果不是李木在这里,她肯定会诚恳的赔罪。
她想想自己之前的心态,内心真的无比羞愧,因而她对陆铮便更显得贴近,看上去她似乎已经被陆铮迷倒了一般。
李木本来也有些愧疚,然而他看到范朵朵这样的神情,心中真如刀绞一般难受,范朵朵可是他最爱的女人啊,现在他最爱的女人竟然去崇拜其他的男人了,作为金陵第一才子的李木心中哪里能受得了
“这个陆铮年龄不过十几岁,才学真就这么厉害么会不会这一首《临江仙》的词是他的旧作或者是干脆不是他所作,他不过是将别人的佳作据为己有罢了”李木脑子里忽然冒出这个念头。
虽然理智告诉他这种可能性很低,可是他心中实在难受,妒火中烧,就算是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他也不愿意放弃。
随即他又想:“我天天琢磨诗词,最近手头也恰好有几首好词了,倘若运气好一点,能够选到那几个词牌,我就不一定会输给陆铮!”
一念及此,他道:“陆公子果然高才,这一首《临江仙》我等甘拜下风,好了,我们再开始下一轮!”
他哈哈一笑,道:“今天既然是游戏嘛,那自然是要渐入佳境,我们刚刚玩了一轮,都是猜同样的一个词牌,不过瘾啊!”
范朵朵一拍手,道:“对,不过瘾,我们再玩一轮,不过这一次我们得反过来,陆公子,由您先来选择!”
李木的提议得到了范朵朵的积极响应,然而两人的心思却大不同,李木还想着绝地反击,要捍卫自己金陵第一才子的地位呢!
而范朵朵则是想再见识一下陆铮的才学,最好还能得到陆铮的新作。所以她提议从陆铮开始,因为对此她已经迫不及待了。
而这个时候,天色渐渐的暗下来了,天边的太阳西沉,天地都笼罩在一片晚霞之中,陆铮有些犹豫,天色不早了,他还要回呢,他扭头看向了影儿,影儿一笑,上前一步道:
“公子,我来帮您转!”
影儿也巴不得陆铮再作一首词,她冰雪聪明,自然看出了李木的心思,这不由得让她十分恼火。
这家伙还不服气还想着负隅顽抗么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那正好,让公子再教训教训他,让他知道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才子!
影儿站在了转盘前面,陆铮道:“影儿,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走了,要不然得摸黑回去了。”
影儿愣了一下,手却没有停止,轮盘转动了。
轮盘转得很慢,很快就停下了,词牌“青玉案”。
“啊……”范朵朵惊呼一声,李木也是一震,因为这个词牌他很熟悉,他手头就有一首自认为十分精妙的旧作呢!
陆铮却已经站起身来,道:“这位姑娘,李兄,实在是抱歉,今天出游我们卯时便出来了,一日未归,眼看天晚了,在下要告辞了!”
范朵朵道:“陆公子就要走么,秦淮河晚上才是好光景呢,再说了,官道四通八达,什么时候都不干事儿呢!”
陆铮道:“我们是乘船来的,需要走水道回去,天黑江暗,不好走了!”
李木道:“陆哥儿,你的丫鬟都已经给你选词牌了,为何你在这个时候就要走莫非是一选词牌陆哥儿就急了么”
李木这话说得可以说毫不客气,影儿眉头一挑,脸上浮现出怒意来,道:“胡说八道!”
范朵朵的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她狠狠的瞪了李木一眼,心情极度的不爽。影儿道:“公子,不过就是一首词而已!这位朵姑娘才貌俱佳,肯定不是普通的清倌人,您就送一首词给她,当是弥补奴婢我刚才越俎代庖之错!”
陆铮盯着影儿,这小丫头片子想什么能瞒得
第231章 丢了阮家的脸!
今天的秦淮河注定了不同寻常,尤其是碧云阁这一段,因为今天是范朵朵姑娘的生日。
几乎整个金陵的才子都云集在了碧云阁,白天是火爆的碧云阁诗会,晚上则是绚烂的碧云阁灯会。
夜晚的江面上成千上万盏孔明灯冉冉的升起,一眼看过去,天上地上全是灯,灯火阑珊,意境绝美。
闺房中,范朵朵痴痴的站在杜鹃丛中,她忍不住念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周姨在一旁轻轻摇头,叹道:“这是怎么回事哦!我的姑娘哎,你可把人都得罪了!
今天阮家那个阮小公子,其人可是阮家年轻一辈最杰出者,他的词作《临江仙》公认是今日诗会第一,可姑娘您却没有唱他的词。
还有……”
范朵朵倏然回头看向周姨,她目光锐利,道:“周姨,你也是诗词高手,我问你是这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好,还是那阮姓公子的‘樱桃落尽春已归’好”
周姨沉吟了一下,道:“词倒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更佳,可是……”
“那就对了,今日为我庆生的才子众多,我只能挑选最顶级的词作来答谢,在我眼中,唯有两首词作是最顶尖。
有了这两首词,其他一切诗词皆可以扔掉了……”范朵朵道,她目光看向远方,眼中似是起雾了一般,不再说话,整个人都痴掉了。
周姨无奈转身出来,冲着丫头嚷嚷道:“阿秀,你过来!你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阿秀笑嘻嘻的凑过来,道:“周姨,还能是怎么回事小姐思春了呗!哎,本来想着去揭穿别人,没想到人家可是真正的大才子。
小姐嗜好诗词如命,周姨您想后果会怎样别说是小姐了,李木李公子也像丢了魂儿一般,如果是平常的日子,他这个时候肯定要像苍蝇一样围着小姐团团转。
可是今天,咯咯,他碰到了这陆公子,估摸着这个时候已经回去闭门反思去了,他这个金陵头号才子今天是无地自容了哦!”
周姨脸色一变,道:“这两首词真的是陆铮所做么”
“哎呦,周姨娘,听您的口吻,似乎早就知道这陆铮,您说说,他究竟是什么来头怎么就这么厉害”阿秀道。
周姨道:“此子刚来金陵没多久,其本是江宁陆家人,乃二房庶子,因为不为主母所容,被放逐到了扬州。
本来所有人都以为他去扬州之后再也回不来了,没想到其在扬州参加童子试连中三魁首,一下扬名。
有了秀才的功名之后,主母不敢再苛刻于他,他便从扬州回来了……
小姐最喜欢的那一首《将进酒》诗作,也是这个陆铮所作,此子虽然年轻,生于豪门之中,其实也是一个命运多舛的苦命人。
兴许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有这般才学,尤其是诗才。”
周姨在这边说话,身后忽然响起范朵朵的声音:“周姨,《将进酒》也真是他所作么”
“你明知故问嘛,那样的诗除了陆铮之外还有谁能作出来这一次这小子也是走了大运了,有小姐帮他扬名,其声名只怕几天就能传遍整个金陵呢!”
……
夜,阮家后宅灯火通明。
太爷休沐,兴致很高,晚上读书写字,时而有笑声从后宅传出来。
下人们私下里都议论,说自从四公子阮少林来了应天之后,老太爷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整天都乐呵呵的,下人们都因此受益匪浅。
就像今天这日子,四公子和七爷去了秦淮河,老太爷便命人半个时辰一报,秦淮河诗会的情况便源源不断的传到家里来。
“太爷,太爷,四公子回来了!”传话的奴才进入内堂大声道。
阮家太爷阮敬年正在挥毫写字,口中念道:“樱桃落尽春已归……”,一听说阮少林回来了,不由得一惊,道:
“怎么回事天色还早他为何就回来了不等着那个叫范朵朵的花魁给他敬酒了么”
“这孩子啊,就是傲气,性子最是像他的父亲,只可惜他父亲天不假年,哎……”
阮敬年曾经经历过丧子之痛,因而对阮少林更是看重,这一次阮少林在扬州参加院试没能得第一,他就担心孩子的自尊受到伤害,便立刻修书回去把阮少林叫到了应天,准备亲自调教呢!
阮氏一族,门户很大,单单阮敬年就有七个儿子五个女儿,七个儿子再开枝散叶,阮敬年的孙子一辈一并算上足足有七十多人。
这么多孙子辈,能够得到阮敬年看重的唯有阮少林一人,阮少林小时候才学便颇惊人,阮敬年怕他少年得志,硬是将他压了几年,今年阮少林才过十八岁,如果明年能开恩科,他二十岁不到便能得中举人。
不夸张的说,阮家以后的未来就压在阮少林身上了,至少在阮敬年这里,他是这样期望的。
阮少林回到自己住的小院里面,管家便来请他了,他微微皱眉,道:“汪叔,你跟爷爷说我身体不适,明天再去给他老人家请安!”
&n
第232章 陆善长的痛苦!
清晨时分,应天紫禁城南门人流很多,休沐了一天之后,各部衙门,通政司衙门、翰林院、国子监的众多大人们精神都变得抖擞了。
户部衙门这边,户部尚书阮敬年更是天不亮就到了,尚书大人的表现不同寻常,各司员外郎、主事、照磨,由上到下的各级官员心情都很紧张,衙门的气氛也变得有些怪异。
南六部中户部是实权最大的部门,管着几个省的税赋钱粮呢,户部尚书阮敬年是当仁不让的主官,阮敬年以下则分别是左侍郎沈炅和右侍郎陆善长。
最近户部沈炅和陆善长之间的摩擦比较多,斗得比较狠,身为户部尚书的阮敬年以前都是支持陆善长的,可最近态度却变得颇为暧昧了,搞得户部上下人心惶惶的,下面的员外郎、主事们不知道该听谁的话。
陆善长今天来得略略迟一点,他一来就抱着一大抱图册直奔照磨司,这些图册是整个应天府刚刚完成的新鱼鳞册,这些鱼鳞图册是陆善长引以为傲的政绩。
南户部重新编订鱼鳞册,将江南诸地的土地重新丈量,重新厘定税亩不仅可以为百姓减赋,而且还能替国家增加税银,这一政策从应天开始实施,现在已经初步具有成效,陆善长这些天每天都在潜心于这件事。
他的想法很简单,他要凭这一政绩影响整个大康,从而让金銮殿上的皇上重新认识整个江南权阀,从而给陆家带来新的出路和机会。
于他自己而言,他现在必须要确定自己在户部的地位,最好还能更进一步,能像顾天养一般,也能执一部牛耳!
“陆侍郎,您可听说了一件事”照磨司,沈炅赫然也在,他操着一口京片子皮笑肉不笑的对陆善长道。
“沈侍郎指的是哪件事在下一天事务繁忙,实在是没有精力去四处打探各种小道消息,我辈为官,乃是为朝廷分忧,为天子分忧,不敢稍有懈怠啊!”陆善长淡淡的道。
沈炅哈哈一笑,道:“好,陆侍郎果然好胸怀,只不过朝廷对鱼鳞图册的重新修订却有疑虑啊。
这是一个折子,我准备和尚书大人一起呈上去,陆侍郎可以看一看,再决定是否也联个名”
陆善长微微愣了愣,将沈炅手中的折子拿过来,他一目十行的扫过折子中的内容,脸色瞬间大变。
他瞪大眼睛道:“这……这……你们这是……颠倒……”
“陆大人慎言,这可是尚书大人的折子,莫非在陆大人眼中尚书大人的意见就是颠倒是非的么”沈炅冷笑道。
“尚书大人是被你蛊惑的!”陆善长扔下鱼鳞册快步走向了阮敬年所在的屋子。
阮敬年正在批文书,他抬眼瞅了陆善长一眼,道:“陆侍郎,怎么回事啊这么气势汹汹的,是不是碰到了什么难事了”
“大人,江南各省鱼鳞册的重新审定这可是一件大事,自太祖以来已经百余年光景了,我们现在还是用的老册子,时间变了,人变了,土地也变了,有些税田是三亩,然而因为水利的便捷,这些田其实早就是一亩税田了。
国家因此蒙受损失,百姓因此遭遇不公,我们重新厘定鱼鳞册,便是要充盈国库,而后……”
“好了,好了!陆大人,你这一套说法我早就知道了!但是这么大的事儿有利也有弊,一个应天府的编订审定便惹出了这么多事端了,江南诸省有多大
我说陆大人啊,我们可是为皇上排忧解难的,倘若捅了篓子,影响了税银的征收,你能承担得了这个责任么
江南是赋税重地,我们一年为国库的贡献几乎是全国的一半,在这样重要的财税重地实施新政,风险是很大的,我上折子给皇上陈述厉害,这有什么问题
皇上圣明,大事情不能由我们这些做臣下的私定,而应该由皇上亲自定夺!难不成陆大人对此还有什么异议么”
阮敬年侃侃而谈,他这一席话说得陆善长是哑口无言,同时内心又大为光火。因为在此之前,阮敬年的完全是另外一套说辞。
这件事最初就是在阮敬年的鼓励下陆善长才去做的,用阮敬年的话说就是户部诸位大人要同舟共济,共同肩负起国家的责任,要为朝廷排忧解难。
可是现在阮敬年话锋一改,变成了臣子不应僭越,但凡是大事需要向皇上请示,由皇上来定夺。
阮敬年的话往左往右都是道理,陆善长不能反驳更不能违背,谁让户部是由阮敬年主事呢不夸张的说没有阮敬年的支持,陆善长寸步难行!
“陆大人,这件事暂时还没有定论,你也无需过于沮丧,有道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机会还是有的嘛!”阮敬年安慰道。
陆善长恨不得骂娘,他的脸色变得非常的难看,甩了袖子便回到了自己的屋子。直隶司员外郎王卓悄悄的凑进来,道:“陆大人,有件事您可能不知道!”
“什么事儿”陆善长眉头一皱,问道。
王卓压低声音道:“昨天秦淮河碧云阁
第233章 璞王殿下!
户部因为尚书大人阮敬年和右侍郎陆善长之间的矛盾而引发了很多的议论,陆家陆铮这个名字被上上下下各级官员广泛提及。
而此时的通政司衙门相比户部则要冷清很多,南朝廷通政司仅仅是个管文书的衙门,通政使、通政副使基本可以说是养老吃干饭的。
平常大家来衙门,主要的活动便是斗鸡、赌钱、遛鸟、吹牛,将一天打发过去而后每月领一份朝廷的俸禄,出了衙门之后能图一个体面!
毕竟在通政司为官,脑袋上可是有顶子的,就拿陆谦来说,陆谦和陆善长父子同朝为官,这可是应天江宁一带的佳话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