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娇女有点泉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布尚

    还有三个月,两国的停战协议就到期了,会不会打起来,我们不知道。但是要提前做好准备,该躲的躲,该跑的跑,别傻傻地留在原地等人来砍。”村长与大家说。

    东泉村的村民很担心,“王城主会保护我们的吧”

    “三小姐一家都在这,我们应该没事的。”

    “很难说啊!这儿有一条商路,直通魏国,要是打出来。我们这里就很危险了。”

    村长儿子李山说:“大家先听我说,家中都有余钱,都是一家老小,如果出事了先跑到南阳城去。

    要是南阳城也被沦陷,我们就跑到京都去,去投靠李丹。”

    李咏志在京都做官,这事大家都知道,进京去投靠他,或许能行。

    “我们家怎么办啊”

    “还是建护卫队吧,让人去巡查,一旦发现不对,就敲锣。”有人建议道。

    这个建议很好,但谁愿意呢

    基本上都在作坊干活,就是在苏家的田地里干活,少干一天就少一天工钱啊!

    村长看出了他们的心思,说:“现在是危难时刻,不能多耽搁了。一家出一人,轮流来,命比金钱更重要。”

    “村长,村长。”有人远远跑来,一面跑一面喊。“村长,官府的来点名,要征集民夫,运粮食到军寨去。”

    现在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他们在战争发起之前离开本地,就不会被征去做民夫,如果留在这里,就有上战场的可能,更有战死的可能。

    “村长,你去问问这个名额能不能用银钱替代”

    这个问题大家都很关心,这些年他们赚到许多钱,所有的劳役都是用银钱替代。只要能保住性命,多少钱他们都愿意出。

    村长起身,“老朽去问问衙内,看他们怎么说。”要是不能就去找苏老爷,叫他周旋一二。

    不用村长过去,府衙的捕快带着军卒到祠堂中来。

    陪同过来的,还有苏老爷。

    再看这位军爷,不是以往征集民夫的郑爷,今日前来的军爷,比郑爷更有煞气。

    村长有些异样,笑呵呵上前:“各位差爷辛苦了,到我那去喝杯茶。”

    只见为首的军爷说:“茶就不喝了,我们还有到大华村去。”军士说,“东泉村有三百一十四户,依照户籍造册,有一千五百四十男丁。依三抽一规矩,抽出的人员有六百七十四人。

    这是副册,你拿着册子点人。凡是册上人,必须在明日辰初抵达大柳营。凡是不到者,按逃兵论处。”

    军士的话语一句比一句快,一句比一句严肃。态度更是坚决,不容人反驳。

    村民被这些杀才给唬住了。

    经历过无数征兵,征民夫的村长,壮大胆子问:“军爷,朝廷有令,我们自然要去,但有些人家身体虚弱,或是身有残疾,实在不能出行。你看能不能用银钱买名额”

    军爷器宇轩昂,瞠目便教人不敢与之对话。

    村民害怕了几分,村长向苏老爷求救。

    第二四八章借钱

    苏承启与军爷说:“军爷莫怒,他们都是按时到报到的,但有些人家实在找不到人。你看那个小子年纪如何”

    苏承启指向李癞子的长子李大庆。

    李大庆见军爷看向自己,赶紧的昂头挺胸,佯装自己是大人。

    他到其他村子去见过,有一个矮个子,跟他差不多高,但已经三十岁了。他虽然年龄不够,但个头够了,他就是个大人了。

    三小姐就说过,他是小大人,有了大人样。这位军爷定能将他划分到大人行列去。

    听得军爷说:“一小子罢了。”军爷见李大庆一脸不悦,又努力佯装大人。

    李大庆压低嗓子,不服地说:“我可是大人,我家的男子汉。我一顿吃三碗饭,骑过毛驴,爬过大马。”

    李大庆拍拍胸膛,“这次劳役,我不会退缩,你叫我挑泥土,我绝不选烧饭。”

    军爷脸上的怒威减弱,对李大庆有一抹赏识。

    苏承启见此,插话说道:“他今年不满八岁,是这一户的户主。依照一户抽一的规矩,他的名字已经出现在军书名册中。这般大的孩子,被征集过去,不顶用不是”

    边上的军卒疑惑问:“既然他是这户的户主,他有银钱帮他捐名额吗”

    苏承启慈祥笑道,“大庆勤劳,本领高,有一份固定工作不说,常给村里人帮忙,一年下来也能存上一二两银子。”

    李大庆不服,很想说自己能存下了五两银子,但想起财不露白的叮嘱,抿嘴不说话,但胸膛挺得高高的。

    军爷见此,知道此子了不得,是个好孩子。若是年龄再大些,或许能进军营。

    他把李大庆记下,以后要是有机会,将他征入军中。

    “出门前,将军叮嘱,各路不得有瞒报,不得徇私,凡是账册众人均要到指定军营报到。”

    家中挑不出人选的人家,心中一紧,害怕万分。

    “有些人确实不合适进军营,这般身体有残疾的,有重病的,需要找村长开好文书,亲自带到军营去。又军中文书核实过后,再用银钱替代民夫名额。”

    好几户人家,松一口气,想要回家准备一番。

    村长说道:“敢问军爷这次要去哪需要带几日干粮”

    “去哪就不用问,带上半个月的粮食,衣物出行即可。”

    “多谢军爷告知。”村长问大家,“都听到了吧大家都在这,先听了名字再回去。”

    军爷见通知到位,转身要离去。

    村长见此快快送行,陪着走了一段路,陪了些好话。

    村长儿子李山,拿着军册,当中宣布名字,告诉大家一些事项,让各家回去准备。又让需要写文书的人留下,他帮着写银钱替代名额的文书。




第二四九章 不对啊
    村长送走军爷,见好些人没走,“你们心中所想,我清楚。但今日你见了,来的不是以往的郑爷。换了位爷,就换了制度。

    就连断腿的也要亲自拿文书去交钱,我即便给你们写文书,去到那边他们不让你走也是事。

    依我说,你们回去让去的人准备好衣物,带上些银钱,带上些礼物给分派伙计的军头,叫他派好一些的活计。”

    村长的话点醒了她们,她们快快回家去,收拾衣物鞋子,准备干粮给外出的人。

    李山一把抓住跑走的李大庆,“小子听你奶奶的,别趟这浑水。你要是没了,谁来照顾你奶奶,谁来养活你弟弟”

    想跑去当兵的李大庆,像泄了的水泡,浑身没劲。

    李山摸着他的头,“你识字,会算数,又是个勤快的,将来有的是机会。好好养大你弟,等他大了,你想干嘛就干嘛去。

    咏志与你没出五服,还是亲戚,等你弟长大了,你到你堂叔那儿去。叫你堂叔帮你谋划个前程。”

    “我才不要,我要跟王大人打战。不打战了,我去给三小姐当掌柜。”

    “臭小子没出息。顾着三小姐,不要你堂叔了”

    李大庆做个鬼脸,跑得远远的。

    等众人走后,李山问爹,“要打起来了”

    “看来是。”摸着山羊胡子,“王大人是有心气的,上一次见他,他带着人离城。那马儿高大,踏地有力,膘肥体壮,精神得很。骑马的人,更是英气勃发。正是兵强马壮时,又提前做准备,王大人是要收复失地啊!”

    李山神情闪烁,有些颤抖,“爹……”

    村长拍拍儿子肩膀,笑道:“机遇到了!”

    因为沈大侠,村里的好些儿郎跟着学武,要是能够上战场,随着王大人收复失地,这份功劳将会换来泼天富贵!

    李山不敢想象。

    “是机遇,也是危险。上了战场,那就是你死我活,十死九生。要不要去,就看你们了。你回去好好跟那些人说,去信与外出的人说,如果要就尽快回来参与征兵。”

    “会征兵”李山问。

    “会的。”村长偷着笑,“不征兵我们就走后门,谁让我们是三小姐的娘家人呢!”

    第二天,东泉村的村民,早早抵达了大柳营。李山发现,他们是第一批被征集的村民。

    当接到任务,押运粮食离开时,他发现出去的都是青壮年,那些瘦弱的、年老的全都留在了营地。

    “奇怪,人数不对。”一人对李山说,“小溪村本该出来二十四个人,可现今只有六个人在,而且这六个都是年轻的。”

    “小溪村一共有多少人到营地”李山问。

    “三十几个。”

    李山一面推着车,一面观察小溪村的伙伴,见他们年龄与自己相仿,都沉稳有力。

    李山心中一顿,冒出了些别的想法。

    “前面休息。前面空地休息。”军爷骑马过来,叫大家在前面空地休息。

    等李山走出马车,发现前面空地,聚集了不少人,空地上放置的不是粮食,而是一堆堆兵器。

    这下李山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大哥,这情形不对啊。”

    东泉村的几位村民,走在李山身边,一人说:“看这数量,这些武器是发给我们的。”

    “别说话,军头过来了。”

    军头骑马而至,低头问李山,“你是东泉村的李山”

    “是的,军爷,你好啊。”李山将怀里的干粮送过去。

    这是家里特制的干粮,用香米与白糖、红豆子做的,好吃又顶饿。

    见这人上道,军头下了马,接过干粮打开看看,吃上一块,其余的塞入怀里,想着路过家门时,塞给家中的小馋猫吃。

    军头吃着干粮,含糊地说:“你带着你们的人,到那边去领取兵器,然后到文书那儿去记名。”

    “军爷,小的想问这是为何啊别人都不用记名,就我们要记名。”

    军爷扫一眼李山,见李山笑呵呵,又想起李山送的吃食,一时心软告诉李山。

    “这是上头吩咐的,你们有大用,其余的不便多说。”

    李山笑得更灿烂了,又从袖子里拿出小包,“这是药包,家里人怕我夜宿野外,特意制作的驱毒虫药包。”

    军爷见他这般上道,又多说一句,“平日里多练练,将架子练好了,别到时候遇上敌人只顾着跑。”说着要离去。

    “是是是。”李山躬身送军爷离去。

    等军爷走了,东泉村的汉子们,都围着李山,“山哥,这是什么意思是王大人的吩咐,还是三小姐的吩咐”

    “怕都是。”

    李山盯着不远处的武器说:“大人要我们上战场,这是给立功的机会。”

    “为什么不直接征兵,而是让我们用民夫的身份过来若是砍了敌人,算不算军功”汉子问。

    李山转身,压低声音与大家说:“大人这般做,自然有大人的考量。大家都是学过一点,虽然不多,但也曾在走镖的路上用过。

    依照目前的形势看,打是要打起来的,就不知是什么时候。这段日子里,大家要天天练,时时准备。一旦遇上敌人,不说砍敌捞军功,就算是逃,也要有命逃,要活着回去。听到没有。”

    “懂的。”

    “山哥,你放心,我们跟你练。”

    “走吧,去领武器。”李山带着人去领取兵器。

    等众人走近一看,做文书职位的,居然是沈大侠的徒弟,三小姐的第十三师弟。

    大家大喜过望,想要上前打招呼,却见那人眨眼,叫大家不要上前。

    李山领着同村的伙伴们,领取了兵器,拿着名册过去,“赖红,你不是走镖了吗怎么到这来”

    赖红见没人注意他,便拉着李山到边上说话。

    “商队还没走出南阳城,就被拦下了,所有粮食不能离开南阳城。苏记的商队,都不能到大魏去。

    当天我们就被打散了,师父将我们交给王大人,王大人叫我们到各处去做文书。”

    “做文书有什么用,你该拿这个。”李山拿起大刀晃晃。

    赖红拍拍腰间的匕首,“有这个,你不用担心。”

    赖红四处瞧瞧,说了:“做文书都是次要的,我们主要任务是训练你们。将你们打造成民兵,一旦战事起,就要用上了。”

    赖红拉着李山蹲下,低声说:“主要是大人没钱了,要省口粮食,要省军费。”

    “三小姐的钱呢”

    “师姐的金子都给了大人,还是不够花。”说起这个赖红就想笑,“师姐有一张玉席子,夏天最爱躺上面去纳凉,你知道吧”

    李山点头,这个他是知道的。他娘子亲眼见过,她说摸一下像是摸在金山上,叫她坐一下,她吓得腿软。

    当时他还笑话过她。

    “大人将三小姐的玉席给换钱了。三小姐知道后,挺着大肚子,拿着鸡毛掸子,追着大人打。这场面想起都好笑。”

    李山笑了又笑,“能让三小姐动怒,也只有大人了!”

    “好了,回去吧。跟村里人说,多锻炼,多练腿脚。”赖红说道。

    “好。”
1...102103104105106...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