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娇女有点泉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布尚
有的人说,外边有张榜,说蛇头山有地,能开荒。
还有的人说是半路遇上商队,商队的人说东泉村能用工换饭吃,让他们到这里来。
这时候到东泉村来的难民,已经超过了最大承载数。
为了确保作坊,不被故意捣乱,苏灵雨制出了工牌,让老员工持工牌上工。
苏灵雨越想越不对劲,没多少人知道,这里以工代赈,能分发工钱。
当初送难民到这里的官员,也是放下人就走,没再回头探问。
而这几天来的难民,却是有人故意而为之。
苏灵雨换了好几个姿势,都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
“三儿,那牌匾快要做好了,你挑个好日子,把牌匾挂上去。”苏李氏拿着纸张进屋。
苏灵雨恍然大悟,过去抢了纸张,跑了出去。
“你要去哪啊”
沈明在屋内写字,见苏灵雨气冲冲跑来,两手往案桌一拍一撑,一张涨红的脸,出现在他跟前。
“是不是你,让那些难民到这里来的”
沈明放下毛笔,“你一直都是这般的粗鲁吗人都说长一岁,多懂事。怎么你长一岁,就更加放肆无礼了”
“厚德载物,品德高尚要承担更大责任。你先是给我一幅字,暗示我要承担更大责任,然后写信给王景行,告诉他这里的难民吃得好,睡得安的情况。
于是,王景行就向难民说,这里有活干,有工钱拿。才会再有难民到这里来。”
“你怎么能这么想为何不是他们的亲人,到这里来找人呢”
“如果是,就不会成群结队。”
她还说:“不,不是王景行说的,王景行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如果有新难民进入,就不会是这几天。”
“定然是你或是青桥,向某些人说了这里的情况,导致上位者不顾这里的民情,鼓动难民到这里来。”
第一五四章 流血事件
苏灵雨没想到,孙夫人问的是这个问题。
一个荷包而已,用得着这般发难于人
一面观察她们的神色,一面回答道:“是有这么一回事。”
“出征前送荷包,你是喜欢王景行了。”
原来是这个,孙夫人是为女儿来的。
一夫一妻制,保证了正房的利益,确定了女子的定位,让女人能够相信男人。
与那相反的现在,三妻四妾是正常的。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巩固自己的地位,得要在成婚前打败竞争对手。
还要在成婚后,斗倒小三,时时刻刻警惕,是否有人撬墙角,是否意图升职当正室。
孙夫人是这里权利最高的女人,最高职位的掌权者。万不得已,不可站在她的对立面。
苏灵雨坦然说道:“夫人想错了。当日赠与荷包,是请王大人看顾我大兄。我大兄身子弱,战场刀剑无眼,能得王大人相助,也是好事。
父亲远在京都,大兄上了战场,家里又有身孕的嫂子,大兄可是家中顶梁柱。他可不能死啊。”
“王大人曾经住我隔壁,他待我如妹妹,我对他如兄长,并无非分之想。且我父说了,我与他八字不合,八字相冲,不能成一家人。”
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孙夫人不信,也没法子了。
她本想在年龄上说事,但想起这年代成亲之人,年龄不成问题,辈分不是问题。
只要利益足够大,二叔跟嫂子都能成亲。
“曾听闻你是五月初七的生辰,今年有十岁了吧可以议亲”孙夫人温和地问道。
面无表情的脸,当得知两人八字不合,这脸色就变成温和的了。
变脸的速度可不慢!
“九足岁,未满十岁。”苏灵雨说,“家中想着到京都去寻夫婿,未曾相看郎君。”
边上候着的婆子,嘲笑道:“这般话语说出来,也不觉害臊。若是外人听着,就会说你:小小年纪就想夫婿,是个浪荡的。”
你这婆子,好一张嘴,明着说教,暗里说她是浪荡女子。
苏灵雨看那婆子一眼,这个婆子她记住了。
苏灵雨对孙夫人说:“今日到此来,是想告诉孙少将关于孙将军的大事,既然孙少将不在,与您说也是一样。”
“近日有不少难民涌入城中,更多的跑到东泉村去,且看难民的数量不少,后续还会有更多难民到来。
如若不加以阻拦,必定起摩擦。小打小闹不要紧,就怕闹出人命。
孙将军这次大胜仗归朝,是该受到封赏的。若是被有心之人,将难民杀人、难民打死人的事件呈报上去,怕是会给孙将军带去麻烦啊。”
孙夫人思量片刻,挥手让她离去。
苏灵雨恭敬,退离。
等她离去,孙夫人问婆子,“你说她的话,是真是假”
“不敢全信,但又不能不信。夫人还是警惕些的好。”
孙夫人思量,“她来此说难民之事是真,说王景行的事怕是真假参半。派人盯着她。”
“是。”
苏灵雨离开将军府,回头看将军府的牌匾,猜测孙夫人可能做的事。
名利大于一切,孙夫人应该会告诉孙威的吧。
希望军队里,能出人阻拦难民涌入。
“回村吧。”
“好。”
她的马车刚出城,遇到骑马而来的仆人章超。
“小姐,出事了。”
“村里打起来了”
“不是,有人回来报信说。王哥带出去的商队,遇上了难民。难民抢了我们的货物,打伤了我们的人。”
“可有死亡的”
章超点了点头,“一个李家的,一个外来的。”
“嘶!啊!”
苏灵雨很是肉疼。“回村去。”
&nb
第一五五章 火光冲天
李盈的话不是没作用,至少她得到了减负。心中的愧疚减轻了些。
释放负担的同时,又有一些罪恶感。
她先是接受了,仆人的细致伺候。现在似乎又接受了,人命轻贱的事实。
有钱有权就能享受一切,这个道理她懂。
也曾经生活在这种氛围了,所以她能轻易接受仆人伺候。
但让她接受人命轻贱,她想她办不到,也不想做到。
苏灵雨拍拍脸蛋,要去安抚死者家属,安排后续事宜。
“小姐,不好了,下面打起来了。”仆人三婶跌跌撞撞跑来。
“你说清楚些,怎么一回事”李盈问道。
三婶说:“李二牛的家人,不知从哪得知,是难民杀了李二牛。他们怒冲冲,要把难民都赶出去。你推我挤,一来二去就打起来。”
“村民们见外人欺负自己人,都进去帮忙,这一下子就打起来了。”
苏灵雨让李盈进屋,“把门锁上,没事别开门。”
“木棉,你去找沈浪,叫沈浪去阻拦。”
“好。”
木棉爬上阿旺身上,让阿旺驮着她走。
苏灵雨揪出躲在草丛里,偷吃归来的阿虎,“你跟我下山去。”
她拿起一根木棍,与阿虎冲向山下。
山下闹腾,她早该听到,只是她沉浸在心绪中,一时失察不知外面情况。
也不知难民哪来的勇气,居然团结一起,与李家人搏斗起来。
养蚕缫丝器物到处飞,造房木条随处是。
女人与男子混杂在一起,男人打群架,女人也参和。真是难看至极。
苏灵雨拍一下阿虎。
“吼……吼……”
虎啸一声,吓住了他们。
苏灵雨抡起棍子,往地上一打,敲醒了众人。
“全部住手,东泉村的站左边,其余人站右边。谁要动手,先打过我再说。”
这时沈浪腾空而下,站立在苏灵雨身边。
沈浪抽出剑,明晃晃的剑在他们眼前摇晃,“谁要是不听,先砍了再理论对错。”
面对这种场面,沈浪比她有经验多了。
面对性命的威胁,谁也不敢不动。
两队对立,泾渭分明。
苏灵雨皱眉,“东泉村的整理衣着,别丢了脸面。”
“我也不问你们为什么会打起来。我知道你们心中有怨气,我也知道,你们内心恐惧。但当前之急不是内讧,不是打斗的时候。现在我们应该守护自己的东西,不要被人抢了去。”
苏灵雨说:“新来的难民里,有好些类似王霸的人,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不畏惧官府,他们知道一旦抢了杀了,就往山上跑,当山贼去。
但我们不行,我们有家人,我们有一家老小。家里每死一个人,就是损失一笔重大财富。”
“李家的亲人们,你不要伤心,不要难过。他们的家乡没了,他们的祖宗坟墓没了,他们就是这世上的浮萍,他们比你更难过。”
“被打的,你也不要气恼,他们的亲人死了,是因为你们。如果你们不来,我们耕而食,蚕而衣。汉子不用外出行商,女子不用攀比谁缫丝更好。
亲人刚死,心中有气也是应该的,受一顿打,以后更和睦。今后你们就是东泉村的一员了。这事谁有反对的吗”
扫了一圈,见没人反对。
苏灵雨继续说道:“第一我们不能再让外人进村,活计就这么多,他们(她们)来了你们就没活干,没工钱拿。
汉子们分成三组,每组二三十人,轮流守在村口,阻绝外人进入。先前已经进入了的,就不用管他。要是有谁偷鸡摸狗,便打一顿再赶出去。”
“第二,我们得要阻止,外边人流继续往这边走,得要有人骑马沿着官道走,散布这里得瘟疫的谣言。绝了外人,到这里来的心思。”
“第三省吃俭用,外边的人不走。外出道路难行,进出不方便,且城中粮价过高。各家各户得要省吃俭用,避免青黄不接。”
 
第一五六章 死了几人
昨夜睡不得不好,清晨醒来昏昏沉沉,觉不够睡。
两手撑着床榻,小脚丫去撩鞋子。最后穿着一个,趿着一个,一脚深一脚浅去开门。
“小姐没睡好”
“嗯。”
接过翠翠递来的温水,一口喝尽,这才想起没刷牙。
不管了,就这样吧。
“死了几人”
“六个。”
翠翠说:“起因是一户姓谭的人家,叔子不满嫂子偏心侄子,于是与嫂子起了争执。然后与后面来的难民合伙,偷了自家吃食。
没想到侄子半夜醒来,瞧见了叔叔偷拿食物,正想哭闹,然后被捂死了。”
“醒来的大哥,斥责弟弟,要夺回吃食。结果后面来的难民,一伙涌上来,不仅抢了吃的,还抢了家中的物什。”
“后面来的难民,说是抢惯了,见着有吃的可以抢,都涌起跑过去抢。抢了谭家就去抢其他家,这不就闹起来。”
翠翠一面给小姐绾发,一面说:“后来的与先来的打了起来,打死了四个,踩死了一个,捂死了一个。”
透过铜镜,见小姐沉默不语,翠翠不敢再多说什么。
苏灵雨拿回翠翠手中的梳子,“你去给师公送早饭,说道问他一句:你开心了吗”
“是。”
主仆二人一同,下到灵雨山庄。
苏灵雨在餐桌前坐下,翠翠进厨房,提起食盒往沈明居住的陋室去。
仆人见着了三小姐,争着要把听到的消息,他们的猜测,告诉三小姐。
“那个谭家的男人死了,女人疯了,二叔抢了家里的银钱,跑到山里去了。”
“有五户人家被抢,连碗都没了。他们正在门外求见您呢。”
“那些抢东西的人,捉了两个,逃了好些,都往山上跑,现在怕是跑到别的村去了。”
“好些人被打伤,有一个砍掉了一块肉,能见骨头了。小姐你说,他还能救吗”
“阿贵进城去请大夫了。你说你啊,别人的生死也你管,心肠太软了。要我说,那些人死有余辜。”
他们说完了,也不见三小姐搭话,猜想三小姐不喜欢他们多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