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娇女有点泉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布尚
皱着眉头的李老七说:“苏重大人、苏山大人很快要回到了。秋蚕下山、卖种子、打白果,这事都得赶在两位大人回来之前,等两位大人回来,他们就没得空了。”
李老七做了个决定,“怕打白果也在这几天了,你们安排好家里,到我家去住几天。赚一二两银子,回来过年。”
…………
别的地方秋日喜欢晒秋,晒的是红的黄的,而东泉村也晒秋。
只不过它晒的是白的,进村可以看到家家户户屋顶上,摆着簸箕,簸箕上都是白白的蚕茧。
养蚕的可不仅是苏家,还有东泉村的村民。
往年一年只养一批蚕,多的也就是两批蚕,现在一年养三批蚕了。
摘下的蚕茧,也不用往别处送,直接送上苏家的缫丝作坊去,价格公道不说,还能得到表扬。
第一七一章 辣娘子
剿匪是王景行的事,她这个外行人,不适宜到前线去找死。
坐在椅子上,看着那边的攻山。
第一天攻山,失败了。这是第二天攻山,无论如何今天必须攻下老虎山。
“小姐,你说他们能攻得上去吗”翠翠问。
“不清楚,可能会吧。”
王景行与师父去打头阵,两个都是能打的,或许能攻下。
即便不攻下,也要攻下,这一次剿匪,是王景行在军中立威的一次。
他虽然在战场上,砍下了敌军少将的头颅,但他在给孙将军捅刀时,好名声被败坏了。
想要掌控好手中的军士,单依靠收买是不行的,还得要有功劳,有功绩。
没有战打,又不能主动走出边境去撩拨,只能找自家里的山贼玩玩。
想来老虎寨是山贼堆里头,最大的一个,不然王景行不会拿他开刀。
“太阳要下山了,我们进城吧。进城等好消息。”
“好。”
院里点上火盆,厨房里炖着一锅老鸡汤。
闻着鸡汤味,苏灵雨看账本打算盘,将一笔笔数目对照一番。
四叔撩着衣摆,疾步跑来,“三儿,回来了,他们回来了。”
“在关城门前,有一部分兵马进城了,他们押着人,拉着马车。都是从老虎寨下来的。”
放下毛笔,在账面上画上一笔,“拿银钱到福升楼,要上几桌饭菜,送去给城主大人。”
抽出抽屉,拿出一荷包,抛给四叔。“告诉他们,让他们好好伺候王霸、果开心。”
“好嘞。”
四叔走了,苏灵雨跟着出去,“我们去迎接一下。”
王景行进城门,就见苏灵雨在前面迎接,笑容灿烂。
灿烂得不像话,哪有女子这般对男子笑,也不懂收敛一些。
纵马向前,来到她跟前。
听得她说:“我已为大人准备好酒,已派人送到大人府上,感念大人为民除害。”
“嗯。”想了想又再说一句,“开始飘雾了,早些回去。”
“谢大人关心。”
王景行没兴致与她搭话,拉扯马儿回府衙去,后续还有好些麻烦事需要他处理。
沈浪也回来了,他弃马上了马车。
苏灵雨跟着上马车,小心挪动伤腿,“还顺利”
“没多大事。”沈浪一屁股坐下,苏灵雨为他倒上一碗水。
“先喝点水,等下喝好的。”
沈浪将水一口喝尽,感叹道:“今日果真不一般,我们都小瞧王景行了。”
“他不仅马上功夫了得,这上山杀贼本事也了不得。距离老虎寨,有一条壕沟,我还没想好怎么上去呢。好家伙,他就往前一跳,中途直接在树上借力,反弹进入山寨。进去就是一顿杀啊!”
“山上的山贼也是不抗打的,我们人一上去,他们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
马车回到住处,沈浪抱她下去。
四婶上前来说:“菜好了,师父是先喝汤,还是先吃饭”
“都弄上来吧。再弄一份,让红儿与翠翠送过去给城主大人,感谢他剿匪为民除害。”苏灵雨说。
“好。”
苏灵雨问:“捉到王麻子没有”
“王麻子那个头领吗杀了,王景行杀的。就他与那个二当家能打一些,其余的都不能打。王景行杀了大当家,活捉二当家,其余人等立马投降。”
“这算是了了我一桩心愿,不然总想着要杀人。”
“王景行要开商坞,总得要有商队敢进来,山贼窝子不拔,他政策行不通。剿匪是必须的。”
…………
本想为王景行庆贺的,但他想接着这股气,一下子将附件的山贼窝拔掉。
这个庆功只能延后,苏灵雨要回村,支持卖稻谷的事了。
已有好几波人催着,她不能再拖下去。
丫鬟红儿驾着马车,走在村道,突然前面有一胖妇人拦住了路。
瞧着架子是有事
第一七二章 归来
贾三进城通报府衙后,府衙很快出了辣娘子的通缉令。自此苏灵雨没见过辣娘子。
卖了谷种后不久,就到了东泉村的冬至节,今年特别热闹。
家家户户都赚了大钱,即便那些新来的难民,也有好些是赚到钱。
他们来往梁城与晏城之间,贩卖各类商品,赚到不少。
冬至节前一天,村里就凑份子,请来了戏班子,连唱三天。
冬至节这一天,苏家早早起来,洗洗刷刷,倒不是因为秋收节,而是苏家的男人们要回来了。
早就听说他们回到了南阳城,昨日下响到了梁城,今日怎么也回到家里来。
苏家上下洗刷一通,能换新的全换新,处处打扫干净。
“三儿,你看我这套衣裳可以吗”
李盈穿了件石榴红裙子,发髻挽得高高的,插上了两支珠钗。摸上水粉,涂上了胭脂。
平日里跟着苏灵雨各种护肤,肤色比以前红润了好些,现在又抹上了妆,那就更好看了。
“你是谁人莫不是天上来的仙女姐姐”
听得李盈羞涩,“这般真不会太艳”
“把你那对珍珠耳坠戴上,玉镯子也戴上。”
“那耳坠太重了,戴着不习惯。”
“今日登门的人不少,你可得打扮好点,免得不长眼的自荐枕席。多戴几次就习惯了。”
苏灵雨推她进去,叫她去将好东西戴起来。
木棉穿着新衣奔奔跳跳跑来,“姐姐,姐姐,我好不好看”
“美,天上地下就你最美。”
美得木棉原地转圈圈。“嘿嘿,哈哈哈。”
当冬至的阳光照射大地,有人来报说苏山的仪仗队出城了。
东泉村的村民,纷纷走出家门,站在路边,翘首以盼。
半个时辰后,鞭炮声、唢呐声、铜锣声,声声入耳。
墨衣、红衣衫的仪仗队走在前,接着是骑马的苏家父子三人,再者二辆马车,最后是拉箱笼的马车。
苏灵雨看着队伍进村,看着苏家父子三人被村民族拥,看着他们衣锦还乡。
一同看着的苏李氏,偷偷抹了眼泪。她是喜极而泣。
“老太太,你儿孙满堂,你孙子有出息,可别再掉金豆子了。”
“忍,忍不住。”
苏山被村民热情地族拥着,往山庄走,昂首挺胸,意气风发。
当他上到某处,见着了奶奶,见着了嫂子,见着了三儿,见着了木棉,也见着了灵雨山庄。
牌匾上书:灵雨山庄。
字体非凡,定是某位大家所写。
又见两侧对联写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这对联大气磅礴,实为劝某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的好句。
苏重看着苏山:在说你呢。
苏山瞪回去:关吾底事。
“娘,孩儿回来了。”苏承启在苏李氏跟前跪下。
“奶奶,孙儿回来了。”苏重苏山随之跪下。
苏山媳妇苏章氏没有跪,屈膝行大福礼。
苏李氏再次喜极而泣,“好孩子,回来就好,都起来。”
苏李氏扶起儿子儿媳,握着儿媳的手,邀请大家进内。
进内踩着青石板,看到一盆盆盛开的菊花,十六花瓣的、三十二瓣的,红的、黄的、紫的、雪白的……
院子里有一处洗手台,石板做成洗手盆,竹筒细竹竿哗哗流水。
离开了几年,再次归来,苏山十分陌生。
虽然书信里有对家的描绘,但真实见到,处处都超出了他想象。
这个地方给他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
三儿每次来信都说家里穷,害得他以为家里住所又小又窄,没想到这里比他京都住的地方,还要大还要好看。
苏山同娘子一同进内,要带着苏章氏给奶奶磕头。
苏李氏于正堂坐下,等着孙儿儿媳磕头。笑意吟吟的脸,刚想说话,突然顿住,大不可思议,随即又闪过一丝恨。
苏灵雨沿着奶奶的视线看过去,见黑衣白须老者,站在奶奶的对面。老者神情讪讪,想要说话,又不敢说话。
蒲团已被送上,苏山与苏章氏一同下跪。
“奶奶喝茶。”
“奶奶喝茶。”
&
第一七三章 得寸进尺
苏承启劝住苏李氏。“怎么都是孩子们的祖父,二郎现在的位置不稳,还不能生事。若是因为家里不和,导致二郎被降职,那就不好了。”
“我没进京都之前,都是他帮着二郎谋划,帮着二郎奔走,不然哪有二郎现在的位置啊。”
“你胡说,二郎的位置,是三儿用羽绒服的方子换来的。街上穿的羽绒服,二十两一件,买卖做到全国,这是多大的一笔银钱,你知道吗
二郎的位置是用这些换来的,你别把功劳放在那老鬼身上。”
苏承启看一眼三儿,见三儿对他笑,他有些不自在。
“是,是三儿换来的。不得不承认,二郎有今日,三儿出了很大力气。但节骨眼上,真不能生事。”
“他在这里也住不了多久,你就忍一忍。等过了年,就送他进京,不会让他打扰你的。”
苏李氏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
苏承启就当她答应了,“来了好些客人,我出去招待一下。”
苏承启指挥苏张氏,叫苏张氏劝说一番。
等他人一走,苏张氏立马伸手双手对着孩子们。
“娘亲!”木棉扑了过去。
“娘。”苏灵雨过去抱抱她。
苏张氏在木棉脸上亲一个,她想亲三儿来着,但又不敢。
“吧唧”木棉也在娘亲脸上亲一个。
“天天盼着归家,想念你们,念得我心都疼了。”
“木棉也想娘亲。”木棉埋头娘怀里撒娇。
苏灵雨笑着看她,“时常想念得很。”
苏张氏笑着与苏李氏说:“给你们带了好些礼物,给你做了好几套衣服,用的是京都最好的料子。”
“我不在家,多得你照顾她们了。”
“你说反了,是她们照顾我。我都成富贵闲人了。”
祖孙三代在里边有说有笑,不一会儿李盈带着孩子过来,大家一起说说笑笑。
等男人们将客人送走,已然到了下响。
苏张氏去指挥下人将行礼搬下马车,归类摆放。
苏章氏身边的一个婆子,却跑来呵斥道:“吵吵闹闹的,一点规矩都没有,我家小姐刚睡下,就被你们吵醒了。”
苏灵雨、李盈、苏李氏同时蹙眉。
再见苏张氏,见她真的放低了声音,她们就知道这事不简单。
苏李氏心里有气,看媳妇这般被欺负,也不敢反抗,心中更是生气了。
她的儿媳妇,她都不敢多说一句,这外来人居然敢欺负她儿媳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