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飘逸莜
粉色包蓝边短衣裳,和蓝色包粉边小脚裤时,人一下子就显得精神百倍。
只是,没有戴那宽大镶满银珠的鸡冠帽,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
不过,陈漫云还是很高兴!记得前世的她,在小时候就曾经梦想过,长大后要当模特儿。把五十六个民族的服装都穿遍!
可惜,后来她却去当了兵,就把那原来的梦想搁置一边了。
没想到,相隔多年后,自己居然在异世的古代,还能穿一次民族服装。
她此时心里,对身上的这身衣服感到非常满意!
情绪还有些小激动!笑得眉眼弯弯,见眉不见眼了!
她穿好出来后,看见梁梓墨和莫少寒,也都换上了黑色包白边的衣右衽衣服,和同色小脚裤。
三人在全福的催促下,谢过兰香娘娘,告辞后!
他们又被全福带着,往那蜀王指定的――乾坤殿走去。
临走时,兰香娘娘给他们三人,一人一把褐色的油纸大伞。
这样,他们再前往乾坤殿的路上,才不会让雨又把刚换的衣服给打湿了。
老者全福,一路带着他们在若大的王宫里,东绕西崴的半个小时后。
终于,将他们带到了一座坐落在一处高地上,掩印在绿柳间的巍峨宫殿。
这座宫殿门上的图,也是以鱼鸟虫为主,树木花草为辅。
宫门的卷檐上,描画着卷云纹和太阳。
宫门口也站着,两个手执长矛身着银钾银盔的侍卫。
他们见到老者全福,都恭敬的让出道来,嘴里还说着:“全福老爹,快进去吧!我王已经派人来问过几遍了!”
“嗳!这就进去,这就进去!将军们辛苦了!”
全福听了,其中一个银钾侍卫的话,含笑的寒暄道。
陈漫云还是习惯性的,抬头将周围的环境细细的记在心里。
梁梓墨和莫少寒,也静静的打量周围的环境。
由于,三个人都打着一把伞,在进门时全都交给了门口的银钾侍卫。
进了宫门,这里面并没有在外面,看起来的那样豪华。
这里的宫墙,全是清一色的青砖砌成。宫殿里面,没有一件像样的饰物或奢侈品。
有的只是一捆捆的麻、棕、棕榈叶子,和打理得整整齐齐的稻草,麦秸。
还有那些挂在墙上的麻绳,和搓了一半放在角落里的棕绳。
以及墙角里,随处可见的农耕铁器,如锄头、铁锹、斧头、镰刀、凿子等等。
梁梓墨见了,心里十分不解眼前看到的这一切。
王宫里,不是应该放些奇珍异宝,和珍贵的古董花瓶,以及同样珍贵的花草做装饰吗?
这位蜀王,怎么会喜欢放这些东西,在自己的宫里呢?
莫少寒就更是不解的,看着这些他都不知道,拿来干什么的东西。心里不断的猜测着!
穿过四境放着杂七杂八的宽大院落,最后来到一个大院门外。
从里面不断的传来,“咵呲”、“哐当”的声音。
全福让他们在门口等一等,他进去通报。
陈漫云环顾四周,见这座宫殿真的很大。就这座乾坤殿,估计占地面积,有近一万平方米。
只是,这座宫殿却不像是宫殿,倒像是一座古老的农场。
梁梓墨很想将自己心里的疑惑问出来,看着陈漫云几次欲言又止。
莫少寒也有同样的心思,只是他吃的苦比梁梓墨多,年岁也比梁梓墨稍大。
所以,处理事情有时也会比梁梓墨沉稳。
陈漫云看看梁梓墨那欲言又止的样子,就已经猜出了他想要问什么。
微微一笑,说道:“这才是农耕时代,帝王该有的样子!”
至此,她心里由衷的敬佩起这位丛王来。
她不知道,其他国家的君主这个时代,都是怎么领导臣民们生产建设的。
至少,眼前的这位君王,是她最最敬重的。
像他这样的好君主,实在是太少见了,她在心里已经暗暗下了决心。
只要是这位丛帝需要,她陈漫云今生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带着空间去种田 第174章 乾坤殿
她相信,有这样的君主,蜀中只要把水患治理好了,一定是一片繁荣昌盛,又不失祥和的景象。
她敢说,这蜀中要不是,遭到几次大屠杀。它的文明,应该比天朝哪个省份,都要提前十至十五年。
不说别的,就单看蜀中这些有道的君主,对臣民们的引导就能看到希望。
俗话说,龙灯舞得好不好?就看龙头如何导?
只要龙头舞的好,身子尾巴跟着跑!
所以,蜀国有这样的王当龙头,带动整个国家的臣民积极的兴农。
这个国家,在这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要富强起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看看这所谓的王宫,里面堆放的却是和“王宫”,这两个字不协调的农家器具。
梁梓墨听了陈漫云的短短数语,顿时心里一片清明。
现在,他终于知道了一个好的君王,该是个什么样子?
莫少寒听了陈漫云的话,心里不住的赞叹着:是啊!民以食为天!
只有丛王这样的君主,才能带领着臣民吃饱穿暖!
这样的好君主,才会收到百姓的爱戴!
正在三人,都在心里对蜀王的种种赞许时,全福从里面走了出来。
只见他一出来,就对陈漫云他们三人笑呵呵的说道:“大王有请!三位请跟我来!”
我!在宫廷里,全福这样的侍卫或者太监,不都是自称老奴,或奴才吗?
他却自称“我!”可见这蜀中的宫廷里,待人的方式也与其他国是不一样的。
当然,关于这一点,不止是陈漫云注意到了,梁梓墨和莫少寒也都听见并注意到了。
这事,对他们两个曾经与王宫有密切联系的人而言,比陈漫云这个来自未来的人更清楚。
在他们的心里,对于一个侍卫或者太监来说,对着客人或者主子自称“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是要被杖毙或砍头的。
而在这蜀国的宫廷里,却没有这样严苛,看来这个蜀王夫妇还真是和蔼。
三人都怀着对蜀王的敬重,跟着全福带着金钱豹跨进门去。
走进门他们才看清,里面有八间高大的房子一字排开。由于下雨,全福将她们带着那屋檐下,以免被雨水淋湿衣裳。
路过时,陈漫云看见第一间里面,有二十多个布衣男子,正认真的做着手里的农具。
不时的还会用木槌敲打几下,发出“乒乒嘭嘭”、“咵呲”、“哐啷”的声音来。
这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农具加工厂嘛!哪里还有王宫该有的气派?
不过,看这些个布衣壮汉,一个个都做得那么认真。
就连他们,带着看着骇人的金钱豹经过,这些人也目不斜视的钻心做着自己手里的事情。似乎丝毫不受外界的影响。
陈漫云仔细,瞄了一眼众人手里所做的农具。
只见,尽是一些最原始的农具。有的陈漫云在一些博物馆里看见过。有的没见过。
有的是木质的,有的是竹制的。
每个人身旁,都已经摆放着一大堆做好的农具了,可是他们好像并不满足于眼前的这一点成绩,还在全神贯注的忙碌着。
陈漫云他们跟在全福身后,走屋檐下经过第二间房子时。
里面尽然是二十多个妇女,她们两三个人一起,或坐着,或站着,或蹲着。
正在把那些,打理得整整齐齐去了头尾的麦积,二三十根一把的用棕绳或麻绳编织起来。
陈漫云一看这个,就知道是在做草席。
这时怎么回事?古代做这些不是有专门的地方吗?
什么尚宫局、尚寝局、宫正司等等。不都是做这些的吗?
怎么能拿到正殿里来做这些事情呢?
哦!应该是因为下雨的缘故!对!一定是这样!
陈漫云略一思索,就想出了答案。
刚进宫,她也看到了。整座都城,可能只有这座乾坤殿,和那叫听风亭的地方要高一点。
这样大雨倾盆的时候,蜀王也没有要让他们停下来的意思,证明他们手里所做的东西都是急等着用的。
其他地方都被水淹了,蜀王只好让大家暂时在自己的正殿里干活。
这样一想,心里了然。
当他们经过第三间的时候,里面的景物让陈漫云也无法解释了。
因为里面,用青砖砌着一口近两米宽,一米四左右高的大灶,灶上没有放锅而是燃着熊熊的炭火。
炉灶里插着十来块铸铁,旁边还放着一个一米多高黑色的大铁蹲。
十几个汉子,光着膀子站在那里像是在等什么,虽然炉灶里的火红红的,却没有人去拿出那已经烧红的铁块来打造。
再往里看,见屋子里面靠墙的桌子旁,坐着一个身着金黄华服,头上包着金黄色镶蓝宝石头巾,面色黝黑浓眉大眼留着山羊胡的五十来岁的男人。
不止是陈漫云看见他了,走在前面带路的全福也看见他在里面。
忙给陈漫云他们打了个手势,让他们在门口等一等。他自己低头在门口说道:“陛下!客人们带进来了!”
那个男人抬起头来,向门口看了一眼,又低下头去继续自己手里的动作。
等了两分钟左右,在陈漫云都以为他会让他们继续等时。
他抬起头来,微笑着说道:“啊!好吧!让他们进来!”
全福这才,向他们做出一个请的手势,说道:“三位,大王有请!”
陈漫云、梁梓墨和莫少寒陆,带着金钱豹续走了进去。
看到高大的金钱豹走进来,把那些光着膀子的汉子们,吓得忙往墙角闪!
但是,金钱豹却像是没有看见一样,就乖乖的站在他们三人身后。
进去后,三人依次向丛王请安!
丛王放下手里的笔,抬头来看见金钱豹他一点也不诧异。
只是看着他们呵呵一笑,说道:“呵呵……真是三个好孩子!男的俊,女的靓!
啊!哈哈……我蜀中的姑娘小伙,都没法比啊!怎么样?我们蜀中可有与齐国不同的地方啊?
刚才,进宫时,没有人怠慢你们吧?哈哈……
孤听说,你们这次是专门来,帮我们蜀国治理水患的?”
陈漫云听了还没有答话,就听见门外有异样的声音。
她还以为,是门口的那些汉子们,听说他们几个少年人会治水,有些不相信在窃窃私语呢!
谁知扭头过去一看,尽是紫玲和白鹳落在了院子里。
一人一鸟十分惹眼,引得几个屋子里的人们都,放下了手里的活计跑出去看。
陈漫云忙向丛王一揖,说道:“大王请稍等,我家姐姐来了,我去迎迎免得她走错房!”
丛王听她这样说,还以为她人小要请示一下自己的姐姐该怎么回话呢!
便笑盈盈的点头同意:“嗯!你去吧!”
陈漫云快步走到门口,把已经迎进去,悄悄的对紫玲说了,行礼什么的一些细枝末节。
紫玲听了默默的点点头,进来后和陈漫云他们一样,侧身向丛王行了一礼。
紫玲作为一个上仙,对待这些凡人,她大可不必行礼。只是,这一路走来,她也看到了丛王的仁德。
所以,向他行这一礼,他应该还是受得起的。不过,幸好丛王不要求他们行跪拜之礼。
要不然,就算他是这个仁德的帝王,紫玲也是不会行礼的。就算强逼她行礼,他也是受不起的!
等已经行完礼,陈漫云才开口说道:“尊敬的丛王陛下!我等是来自千里之外的齐国。
由于,我们那里和蜀国一样,进来连续遭受暴雨的侵害。
到处都是一片汪洋!我岳家庄和天魁镇的百姓,死伤众多剩余的人都逃到齐国,和蜀国接壤的缧稷山上。
我等此来,一是为了帮蜀国治理水患,解救蜀中百姓于水患中。
二是为跟蜀王借地,让岳家庄和天魁镇的众人,在蜀国的地界上开荒种地度过难关!
一路走来,蜀国百姓对丛王的仁德颂扬不绝于耳。
相信丛王这样仁德之君,不会忍心看到那一千多(夸大其词)齐国的百姓,饿死在您的地盘上吧?”
其实,陈漫云这样说,也是在跟自己堵。堵丛王是不是真的像看到的那样仁德?
堵丛王会不会,在得知她们的近况时,将他们扣押起来既要帮他治理水患,他又不借地给他们。
等到蜀国的水患治理好了,他没有后顾之忧时,起兵攻打齐国?
毕竟,像他这样有志向的君主,野心肯定也不小。
作为一代君王,没有野心就不是一个好君主。
就要人们常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一样。
每个君王都想一统天下!暂时没有举动,那是因为时机没有成熟,或者自身的军需不够。
只要这些条件一够,哪有不想统一天下的王呢?
所以,陈漫云此行本就是一个赌局。
而丛王,听了陈漫云的讲诉眼睛微眯,心里也同样的在想着:原来这丫头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看到蜀中百姓被水患困惑。
而来支援我蜀国!而是,为了让在齐国边境上的那些百姓,能不被饿死来跟自己借地的。
过来时,一路看到蜀中百姓因水患而受苦。
为了让他这个,以仁德为本的君主同意他们的要求,才打着来帮蜀国治理水患为由,跟他套近乎呢!
带着空间去种田 第175章 军令状
唉!这丫头很有意思,就是不知道她是不是真有本事,帮自己把蜀国的水患治理好?
要是她真有那本事,自己就是将那荒芜的大山,借给她们种上两年又有何妨呢?
到时候,他们人走了,土地就是自己的了。让那缧稷山边防的军队去接手耕种,又有粮食充当军粮。
这不是一举数得吗?到时机成熟时,就算是起兵攻打齐国。也不再是现在这种,力不从心鞭长莫及的感觉了。
蜀中河道通畅了,百姓们能安居乐业。国内局势稳定,没有后顾之忧又有充足的军粮。
将士们打起仗来,胜算也要大一些吧!
这些年,蜀国边境上老是受到其他国家的骚扰,他都没有能力腾出手来反击,
就是因为,国内经常遭受水患的侵扰,百姓们种出来的粮食总是被水淹没。
三军粮草空虚,无力与一些强国抗衡。要不然,他早就将前来蜀国侵扰的国家出兵降伏了。
哪里还会装聋作哑的让他们欺负啊?
陈漫云把话说出来后,就一直在观察丛王的反应。可是,他只是笑盈盈的看着她一言不发!
就在陈漫云,都以为丛王不会同意她的请求时,丛王却笑盈盈的对她说道:“陈姑娘!你说的这话好像对我蜀国很有利!
就是不知道,你们是不是真的能帮蜀国把水患治理好?
要是你们真能治理水患,孤王就是把那整座缧稷山,借给你们种两年又有何妨呢?
不过,要是你们做不到呢?孤王把地借给你们种了,水患你们却不能治理。
到时候,可就不能怪孤王心狠。孤王会将土地收回,再将你们几人斩首示众!”
陈漫云听到丛王说这话,心里一下就有底了:看来!这水患给蜀国造成的危害,实在是太久太大了。
蜀王心里是本着:只要有人能帮他蜀国治理水患,就是花再大的代价他也愿意,关键是要能做到而不是说空话!
忙上前两步,低头拱手朗声说道:“请丛王放心!民女陈漫云虽只是一介女流,但也能做到‘君子一言四马难追!’
既然我答应了你,就一定能做到!”
梁梓墨听了丛王的话,原本也有些紧张。他还有血海深仇未报,可不能因为治理水患不成功而丧命。
不过,他非常相信陈漫云和紫玲,是不会口出诳语来自己害自己的。
莫少寒听了丛王的话,心里却在想着:嘿嘿!想要将我们几个斩首示众?这样的结果,你就别想了!
就凭恩人的本事,治理你小小蜀国的水患,那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就算到时候,你想将恩人灭在你蜀国,不让她以后再为齐国效力,那都只能在心里想想。
你要是敢真那样做的话,只怕到时候这蜀国就要易主了。
不怕你今天对蜀国的百姓做得再好!你要是敢对恩人说话不算话,那就是犯了人生大忌。
所以,丛王你最好能做到说话算话,要不然就是自取灭亡。
当他们听到,陈漫云这样向丛王保证。不由得两人眼中同时露出了得意之色。
丛王听了陈漫云的话,仍半信半疑的凝视着他们。几分钟后,才问道:“既然如此,那孤王就相信你一次吧!”
陈漫云、梁梓墨和莫少寒,以及紫玲听到丛王这样说,都心中充满喜悦的相互对视一眼。正各自在心里高兴!
可是,还没高兴到两分钟。
却又听见,丛王扭头对站在他左侧的全福说道:“全福!去取军令状来!此状,至少管三年!三年后,再发生水患就与你们无关!”
这时,所有人都有些诧异的看着蜀国。
是啊!就他们几个少年人,在这些蜀国人眼里看来。除了长得好看些,有什么本事他们根本不清楚。
又怎么可能就这样轻易的相信了他们呢?
立下军令状,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如果,他们在治理水患时有私心的话,那工程肯定经不起风吹雨打,都是些豆腐渣工程。
到时候,他们人一离开蜀国,工程就垮塌了。到那时,蜀王又去哪里找他们呢?
立军令状,对陈漫云他们其实也有好处的。
假如,他们帮助蜀国把水患治理好了,丛王却不旅行他自己的话了。
不答应把地借给他们,那到时候他们就只能空着手回去,面对缧稷山上那五六百人的温饱问题。
大不了!最后气急败坏的把自己千辛万苦,修筑好的河道再给毁了。
可是,那样做又有什么意思呢?这一趟蜀国之行不就是徒劳了吗?
当然,到时候他们还可以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顺手把丛王除掉,他们自己留下人来治理蜀国。
不过,这个打算是最坏的打算!
因为,像丛王这样受百姓爱戴的君王,一旦被杀国内的局势,会动荡不安乱作一团的。
他们不想杀这样的好君主,也不能杀了这样的好君主。
当全福把那金黄色的军令状,拿过来递到丛王手里后。丛王就笑眯眯的看着他们说道:“军令状在此!几位,你们谁来接啊?”
丛王的话音刚落,没想到梁梓墨和莫少寒以及紫玲,都抢先陈漫云一步向丛王手里的军令状抓去。
当然,就凭梁梓墨和莫少寒,肯定不是紫玲的对手。
而陈漫云由于身高的差距,没办法与他们同时去抢。不过,这也难不倒她。
只见,当紫玲的注意力集中在,梁梓墨和莫少寒的手上时。
陈漫云提气,一个轻盈的后空翻,身体弹跳到丛王头顶,伸手就将丛王手里的军令状拿在了手里。
又轻盈的落到地上问道:“大王!不知道这军令状是否还有期限?”
丛王见她还真有些本事,这时大笑着说道:“哈哈哈……好就依陈姑娘,孤王就给个期限吧!”
丛王笑盈盈的伸手捻须作思考状,最后说道:“那就以两个月为期限吧!两个月之后,本王就去查验!如果还没有治理好……”
“哎……大王!民女说的可是,工程质量可要加个期限?
如今这水淹没了这么多房屋,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受灾呢?
这梳理河道沟渠,就需要两个月的话。只怕是等我们把河道梳理通畅了,百姓们也都已经没有了。
这件事情耽误不得!得快!越快越好!”
丛王听了陈漫云的话,膛目结舌的看着眼前这个小小的人儿。
心里想着:自己身为蜀国的君王,受万众百姓的爱戴。却苦于不能救自己的子民于水患中。
真是寝食难安!成天带着百姓,到处修沟渠码河堰。几年来,就只是这都城的水患都没有治理好。不要说全国了。
愁得他头发都快白完了也无济于事。就在前天各地的官员来报,在水患中死伤的百姓不计其数。
他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奏折发呆,而束手无策!
这时听到陈漫云这样说,那满腔的愁苦就要表露出来。
他虽然,有心想要尽快把受灾的百姓,从水患中解救出来。
可是,他自己只是一个凡人,没有超凡的本事,看着那些被大水冲垮的房屋,他只能急得捶胸顿足。
听到陈漫云这样一个小姑娘,都说出这事儿耽搁不得,要赶快梳理河道的话。他真是自愧形秽啊!
只见丛王红着眼眶说道:“对对对!是得赶紧!越快越好!那依姑娘的意思……?”
陈漫云知道,水患这种自然灾害,对于一个凡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
她在前生,近十年的军人生涯里,不知道参加过多少次这样的救灾抢险工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