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飘逸莜
于是开口对紫玲说:“紫玲大仙!你就快打开给大家看看吧!”
听到陈漫云这样一说,在场的众人就更加期待了。
真希望下一秒,紫玲就能打开口袋,让大家都过过眼瘾了。
紫玲听到陈漫云的话也不急,只是嘴里叽里咕噜的念了几句什么,那大口袋尽然就自动打开了。
孩子们忙跑过去看,紫玲这时却大声说道:“你们都不要去动,那雪白的东西和那些麻!”
大人们听到紫玲说,里面有什么是不能碰的。忙起身挡在口袋前,不让孩子们靠近。
孩子们被大人挡在,离口袋一尺多远的地方。想看看不到,想摸摸不着的。
于是,又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陈漫云。希望他们的师傅能说,出让他们去看看的话。
陈漫云见了,只是笑笑说道:“一群傻子!你们急什么?先找个位置坐下来吃饭!
我记得刚才,我只是说要给大人们看看的,你们这是急个什么劲儿啊?
有吃有穿的,还会少了你们的?做事要稳重,你们这样焦躁,我都不敢教你们功夫了!”
陈漫云这话一出口,孩子一溜烟的就跑去找到位置坐下了。
大人们不曾想,这陈漫云的一句话,居然如此管用?
这段时间陈漫云不在,这些大人都快被这群猴崽子给气晕了。
可是,你看人家小漫云这才几句话,就把这些顽劣的小子,全部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唉!看来,自己真的是老了,不中用了!大人们心里都对眼前的一幕,在心里感概道。
只听陈漫云又说:“哦!对了!这样才有资格,做我陈漫云的徒弟嘛!”
紧接着她又对,身边的谢氏和李翠萍,沈青梅等妇人说道:“娘!婶子大嫂们!
从现在起,就要开始辛苦你们了!
咱们现在就要开始撕麻,为织布做准备。”
“织布?用麻织布?那能穿吗?那不是……?”
薛氏听了陈漫云的话,高声问道。
陈漫云听到她的话,不急不慢的说道:“对!用麻织布,做衣服!
我们目前织布的原材料紧缺,没办法!只能先用,这既耐磨,又保暖的材料织成布。
先让大家伙,把这个冬天熬过去再说吧!”
众人听了,都认同的点点头。只有薛氏嘴巴憋憋,眼睛乱翻。
可是,好像谁也没有理她。大家都沉侵在,内心的喜悦中。
岳秋平听到陈漫云说的话,心里那块心病已经去除了一半。
要知道,他盼星星盼月亮,把陈漫云盼回来,不就是要让她帮忙想办法,解决这个衣服的问题吗?
可是,为什么说他的心病,只去除了一半呢?
这就得仔细分析一下,目前的情况了。
陈漫云他们此去西蜀国,为的是借地种粮食。
可是如今地借到了,这种粮食,一没农具,二没肥料的,怎么种?
最主要的是,怎么种出那么多?既要够这么多人的口粮,又要在明年的秋天,把从紫玲大仙哪里借来的粮食还上?
这没肥料,就说好解决。
把大人孩子全发动起来,漫山遍野的收集腐烂的树叶和青草,把它们发酵后也是上好的肥料。
可是,没有农具,种粮食就太难了。
现在种下去还不打紧!随便用什么坚韧一点的东西。
在地上刨个坑,把种子扔进坑里盖好完事儿。
可是,等到明年收割呢?那怎么弄?难道,要让大家把那庄稼连跟拔起,带回来?
那样,是不是太折腾人?太累了?
所以,等这里事处理完了。他还要和陈漫云商量农具的事情。
谢氏听了女儿的话,心里倍感欣慰。这孩子啊!是真的长大了!
自己这些大人,刚来时在山里也看到过很多的麻。
不过,都只知道那东西可以搓绳子。从来也没有人想过,要用那东西织布做衣服。
以前,就算是有人把麻织成布,那也是有钱人家里办丧事用的。
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人真的做成衣服穿在身上的。
所以,刚才薛氏说到后面,就没有再说下去了。
可是,此时在场的人也都知道,什么死人时披的麻啊?
要是她那么忌讳,就不要穿好了!到时候腚都露在外面了,再来想想什么最重要?
陈漫云并不知道薛氏想说什么?她只知道,在前世那些棉麻制品,是卖得很贵的。
没想到,来到这里自给自足的,第一批衣料居然就是麻!
而且,看样子居然还好像,溅到没人要一样。
她在心里幻想着:要是将来自己还能回去的话,她会在这里留下很多麻类的种子。
拿到那边去,承包两座山头把那种子往山上一洒,再在城郊办一个织布厂。
保证能混得风生水起的!
只是,可能这里的织布工艺太差,织出来的布匹不是太好。所以,才会没人要吧?
肖映月和含烟,她们对陈漫云说的话。可是言听计从的。
只要陈漫云说东,她们就不会说西。
其他人,都是跟着岳秋平夫妻,和谢氏一条线的人。
只要,他们没有说那东西不能用,他们就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就是了。
所以,陈漫云说的,用麻织布做衣服的事情。现在,只有薛氏心里持反对票的。其他人都一致通过了。
紧接着,陈漫云又说:“我觉得这麻织布做衣服不错,大家没意见吧?”
大家都点点头,笑呵呵的说道:“我们觉得也成!”
只有薛氏左右看看,嘴巴憋憋没发言。
陈漫云也不去理她,她这个人有时候连好歹都分不清。
你要是现在去理她,保证气得你现在就想摔门走人。
而现在这里,全是帐篷还没有门,你被气到连门都没得摔。
所以,现在就不用去管她了,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
至于她要怎么说,那是她的事!
于是,又说道:“其实,我们还有上好的蚕丝。
只不过,还得有能工巧匠,做得出来那纺织丝绸的织布机来。
那麻可以用,以前在村子里那种织布机。如果有棉花的话,还可以棉麻混纺。
可是,这蚕丝太细,那个织布机是没法用的。”
听到陈漫云说到,还有上好的蚕丝,他们还可以纺织丝绸。在场的人都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嗬!没想到,丫头还弄了那昂贵的蚕丝回来,真是不得了啊!”
“……嗯!好是好!可惜就像丫头说的,没有那上好的织布机,也是白费啊!”
“……唉!是啊!”
“这有好东西,却……唉!”
带着空间去种田 第234章 莫少寒的管理模式
听到大家的议论,陈漫云笑眯眯的说道:“大家不要急!
咱们这里可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人啊!
你们看,这周大哥不就是一个,现成的会做织布机的能工巧匠吗?”
一听陈漫云一样提醒,岳秋平那心情一下子就舒爽起来。
站起来大声说道:“哎呀……对对对!这周老弟可不就是,在天魁镇上有名的木匠吗?
有他在!相信这织布机,是难不倒他的!哈哈……
这一下好了!这一下好了啊!织布机的问题一解决,可就解决了大问题啊!哈哈……”
众人听到岳秋平这样说,都跟着复合道:“是啊!是啊……”
岳秋平和众人,都觉得这样以后就不用愁没衣服穿了。高兴的相互诉说着心里的激动。
也憧憬着未来那,有吃有穿的好日子。
这时就听见,几个妇人在一起嘀咕着,曾经在干活时发生过的糗事。
只听沈青梅,轻声说道:“这下好了!你们看,我们身上的衣服,都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那天在地里,就是在小漫云同我们一起去弄花生的那块地里。
那天,我跟着他们几个男人一起去种麦子时,我一脚就踢出来一个花生。
高兴得忙弯腰下去捡,谁知道腰刚弯了一半,就听见‘嗞’的一声,背上的衣服给撕出来一个大口子。
当时我尴尬得不得了!瞬间就不知道,自己究竟该继续趴下去,捡那个害人的花生呢?
还是马上放下手里的木棒锤?回驻地来?……”
沈青梅说完,众人都看着她憋着笑,沈青梅自己都忍不住掩嘴笑起来!
李翠萍听了,也爽朗的说道:“哈哈……现在,再也不用担心,什么时候干活,干着干着裤子就破了,露出嫩白的光屁股来了,哈哈……”
“哈哈……”
众人听了李翠萍的话,再也忍不住了,都放声哈哈大笑起来。
陈漫云听了,却是怎么也笑不出来。
心里想着:这群人跟着自己不离不弃的。而大家眼下,都穿得破破烂烂的,形同乞丐。
可是,从麻织成布需要一个过程,做衣服倒是快!
那这段时间,大家总不能光着身子干活吧?
她们这里可是,有男有女的,这还真是愁人的事儿啊!
不过这些事情,只能等会和紫玲商量一下,看看她有没有别的办法?
暂时让大家在众人面前,都保留住这最后的一点自己的尊严。
于是,她清理一下嗓子,提醒那些聊的正欢的妇人们小声点。
后又继续对周桂生说道:“周大哥,你今天下午就带一批人,去把那些已经干了大树,弄回来剥皮待用。
从明天开始,你就找几得力的人,尽快做些织布机出来,我们等着用!”
周桂生听了陈漫云的话,也知道眼下所有人都等着衣服穿。
于是,忙点头应道:“好!请师傅放心,我吃完饭马上就去!
不过,我现在没有干活的家什,做普通的织布机都成问题,就更不要说做那织丝绸的……”
陈漫云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他来这里时,没有带那些干活用的家什。
不过,那倒是不要紧,目前自己空间里锯子。只要能把整树劈开就行。
等会儿再问问紫玲,空间里能不能找得到木匠用的那些家什。
要是没有的话,自己就只能去其他地方买或找了。
于是,她对周桂生说:“没事儿,那就先把要用的木材弄好,关于家什的事儿,我来想办法吧!”
周桂生听了陈漫云的话,起身恭敬的答道:“是!”
只见,那周桂生说完就往外走去。
陈漫云看着周桂生走出去的背影。她对这个,二十多岁皮肤黝黑,五官端正的青年。
心里非常满意,他就是个行动派。做事说做就做,毫不拖泥带水。
饭吃过!大家都又开始自己的工作。
陈漫云和梁梓墨不在的时候,岳秋平让莫少寒和紫玲,安排人们的分工。
这里一共有三百三十多个男劳动力。
女人和孩子们,加起来也是近三百人。
其中,男子六十岁以上的有十二个。
五十岁以上的有四十三个;四十岁以上的有一百零七个;三十岁以上的有一百二十四个。
十四到二十九岁之间的,就四十四个。
莫少寒把他们分成了几个组,六十岁以上的男子。
每人每天,带着一个女人或者孩子,去驻地附近捡柴火。包这几百口人每天的煮饭烧水够用。
五十岁以上的男子,三人一组每组带着一个半大孩子,去扯草拔土开荒。
四十岁的男子比较多,但是,在这除了陈漫云带来的一些用具,几乎什么都没有。
由于,这四十岁的男人里,有几个是在天魁镇上开陶罐铺子的。
他们懂得烧制陶器的技术,莫少寒就让那几个会烧制的人。
带领着他们的同龄,先去烧制一些必须品。
比如说,碗,装咸菜的坛子、装水的瓦缸等等。总之就是,各类陶器都烧制一些出来先用着。
等他们烧制好这第一批东西,就要正式投入开荒种地。
这不,这第一批陶器,昨天刚好停了火。今天,他们就被分配到,开荒种地的队伍里去了。
三十岁的青壮年最多,他们既要担起开荒垒埂的工作,还要照顾好跟他们一起去,干活儿的老人和孩子们。
这垒地埂的活儿,可不好干啊!
泥石流之后,原本有很多可以用来种庄稼的地方,都是被那次的山洪冲得没多少泥土了。
他们得从别的地方,把松软的泥土用藤条编的筐子,一担一担的挑过去。
那地埂就得用石头垒起来,免得下大雨时,泥土再次流失。
所以,他们三十多岁的人,虽然是最多的,可是也是最累的。
还有那十四岁至二十多岁的,其中,十四岁的半大孩子干不了什么活,都得那些二十多岁的人带着干活。
而那些二十多岁都是些,体力好脚程快脑子灵活的人。
所以,莫少寒就将他们带着,跟紫玲一起去修河道筑堤坝。
他们去筑堤坝的地方是越走越远,如果脚程不好的话,忙活一天到了晚上回来就没劲走路了。
那样会让大家都被拖累在路上,所以,莫少寒只选一些年轻人,和那能跑能跳又不知道累的孩子们。
今天还是因为早起时,岳秋平说天气越来越冷了,得先把麦子种到地里,然后,再去修河筑堤。
莫少寒和紫玲一商量,都觉得还是种麦子重要些。
这才凑巧留在驻地,等陈漫云回来。
陈漫云听了,岳秋平说起莫少寒的安排,心里很是满意。
觉得要是让他去管理蜀国的话,应该没问题!
于是,她在心里就暗自决定,明天就让紫玲送他去蜀国。
那边有紫玉辅佐他办政事,自己只需要把重要的事情先写成一本博。
比如,现在的蜀国政治和经济,该往那个方向发展?
如何才能得到蜀国百姓们,对他这个新去的代理大王的信任?
还有如何管理、约束那些丛王手里接管过来的官员们?
以及五年内,所要推出的政府条例和政策?等等!
她都一一写在了一个本子上,准备明天紫玲走时,让她带上交给紫玉。
还要让紫玲告诉紫玉,她在蜀国只是暂时的,等她培养出合适的人选了,就把她换回来。叫她不要急!
下午,所有人还是按部就班,做着自己的事情!
只有陈漫云一个人很悠闲,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在山上到处转悠,看到有人搬被拔出来的杂草,弄不动时就去搭把手。
有老人捡到大的枯树,弄不动了她也去搭把手。
这样转来转去的,时间一长她也觉得没意思了。
她在心里哀叹道:唉!自己还真是个劳碌命啊!
只适合每天都过得忙忙碌碌的,看!这才一闲下来,马上就不自在了。真是个没有福气的人!
尽管心里这样埋怨着,可是还是想要找点事情来做。
她一个人在山里转着转着,突然,她想起了莫少寒,让那些人烧制的陶器。
心里想着:这缧稷山上的土都是黄土,就算是烧制出来的陶罐也不会白,更不可能精致。
第一,土质决定了陶器的颜色,第二她们这里没有釉。
烧制陶瓷不上釉就不就陶瓷,那只能叫做粗制陶器。
那样的东西表面粗糙,在烧制时容易龟裂易碎。
要是他们能找到,一些天然釉那话又要两说了。
只是,在这样短的时间里,他们就把第一批成品烧制好了,她心里实在有些不敢相信。
这要烧制大型的陶器,光是揉泥也需要好几天吧?
再怎么人多,在这个没有机械帮助的缧稷山上,全手工操作的话是不可能这么快的。
于是,她就去找正在和大家一起,拔草的莫少寒带她去烧制陶器的窑看看。
她想看看那些陶器,究竟烧得怎么样?
陈漫云去找莫少寒时,梁梓墨也根了过来。
三个人一起往那烧制陶器的地方走。
陈漫云边走边问莫少寒:“莫大哥!他们烧制这陶器,一共花了多长时间啊?”
莫少寒想了想答道:“从开始到今天为止,大概也就九天时间吧?”
陈漫云听了,心道:九天时间?能行吗?
她对那个不懂,只听说过流程。至于具体需要多长时间?她就真的只能去问内行了。
于是,又笑着问道:“这么快啊?真厉害!”
人说有事没事夸他几句,坏事都会变好事。
带着空间去种田 第235章 陶器烧制失败
所以,陈漫云本着,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的原理。
先夸了那些工匠几句,然后又问道:“那他们在开始干活时,莫大哥有去看过吗?”
“嘿……那段时间比较忙,嘿……所以……嘿……所以,没有去过!”
被陈漫云这样一问,莫少寒就有些尴尬的挠挠头皮,不好意思的答道。
是了!他们都是外行,怎么可能天天跑去看呢?
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态度。
莫少寒可能是觉得,自己又不懂那些,去看了也只有看看。反而耽误了很多事情。
既然,让人去做,就要让人放手去做。自己就不要这里要管,哪里也要问了。
对于那些,自认为是内行的人来说,你一个外行人士,老是在面前说来说去,指指点点的他们心里会很不爽的。
觉得这是在怀疑他们的能力,对他们没信心。这样他们自己也就没有信心了。
到时候,那些工匠不高兴了,给自己撂挑子走人了。那自己就不好跟其他人交代了不是。
于是,就来了个你做事,我放心的态度。打算等他们都做好了,自己再去看看?
所以,刚才被陈漫云样问起,莫少寒就觉得有些尴尬。
三个人边走边聊,走到到山顶时。才看见那块宽阔的平地上。
耸起了一米多高的土墙,土墙上的黄泥已经变成了,红灰相间的颜色。
这时,莫少寒早就把刚才的尴尬忘了。兴奋的指着那矮墙说道:“漫云妹妹,那里就是了!”
陈漫云听了,浅浅一笑点点头。
她也心情大好的想:原来,他们所说的陶窑,就是建在这里啊?
看这样子,自己的那些不切实际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他们高兴的来到窑口,扒开那些覆盖在上面的草木灰。
陈漫云、梁梓墨和莫少寒,三个人兴奋得都想跳起来了。
只见那最下面一层,一个个灰色的大缸子,一个能装下两三个人呢!
最上面放着一层碗,中间放的都是些盆盆罐罐。
虽然,这些陶器都是灰色的,好在都烧成型了。
只是,这陶窑实在弄得太简单了吧?上面连盖也不盖。
这要是正在烧制时,遇到下雨怎么办?这一窑的东西不就毁了吗?
不行!这以后还要烧制的话,得让他们把上面盖好,要不然就太危险了。
陈漫云一边捡最上层的碗,心里一边这样想着。
梁梓墨见陈漫云在动手捡碗,就轻声问道:“都凉的?可以捡了?”
陈漫云边捡边说:“嗯!这些碗都冰冷了!说明这些都冷却了。
既然,我们来都来了,就把碗带回去,晚上大家吃饭就可以用陶器了。呵呵……”
等碗都从那些盆盆罐罐上捡下来后,他们又准备开始搬盆盆罐罐。
陈漫云刚刚伸手把一个陶罐抱起,就听“咵嚓”一声陶罐在手里碎了。
突然发出这样的声音,把三个人都吓了一跳。
只听梁梓墨关心的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一只陶罐破了!”陈漫云淡淡的答道。
其实,她刚才手根本就没用力,刚刚碰到陶罐就碎了,这只能说明这陶罐不够硬,才会这么易碎。
莫少寒也说道:“小心点,别伤到手!”
“嗯嗯!会的!”
陈漫云这边应道,又准备去捧第二个陶罐时,梁梓墨先她一步到了陶罐前。
沉声说道:“你先别动了,我来吧!”
陈漫云点点头,心里想:他来也好!万一是自己现在力气过大,用力过猛才把东西挤碎的也说不定呢!
于是,她就安安静静的站在梁梓墨身后,等他来搬一个试试。
“咵啦!”就在陈漫云拭目以待时,梁梓墨的手也刚碰到陶罐,那灰色的罐子又咵啦一声,破成了几瓣掉在地上。
梁梓墨被眼前的声音一惊,心想:是不是自己太紧张了,再来一次!
于是,他又伸手去抱另一个,可是还是一样,当他的手刚刚抱起那陶罐,还没来得及拿到自己的胸前,就又“咵嚓!”一声破了一地。
梁梓墨这一下感到,这些陶器就章是没有烧制过一样,一碰就碎了。
于是,不信邪的又连续去抱了十几个。
可是,每一个都是在,他的手刚刚触碰到下一秒就碎了。
梁梓墨的这个举动,把莫少寒看得目瞪口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