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光影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油炸大金
……
“你真的要拍3d电影?”
“…嗯,先拍一段短片体验一下…其实3d电影很简单的,说白了,如今的3d就是对光的特殊处理,光是可以偏振处理的,处理过的光具有偏振方向,虽然光本身的方向是不变的,但看起来还是原来的光。
然后有一种镜片,叫偏振镜片,他也有偏振方向,偏振方向相同的光可以通过,不同的光不可以通过。
3d电影拍摄的时候,是在不同角度,差不多是双眼分开的角度,放两台摄像机一起拍摄,放映的时候两组画面经过不同偏振方向的处理后,投射到银幕上。
如果这时候观众不带3d眼镜,看上去是两组画面模糊在一起,如果带上3d眼镜,因为偏振镜片的过滤,左右眼看到的是不同画面,跟人用眼镜看到真实物品时一样,大脑根据计算就会产生立体的感觉。”
韩三坪没怎么听懂…
吕潇然干脆放弃了解释:“…反正不是什么高科技,摸索两三次,我就能拍出来!”
“为什么不直接拍成长片?”
“…太贵了,一部3d电影,如果拍摄期间就采用3d方式拍摄,至少要比正常电影多耗费百分之三十的资金,我准备拍的作品叫《源代码》,软科幻类型,我担心观众不接受…”
其实《源代码》是一个疑犯追凶的故事,只不过追凶的方式是通过大脑的最后八分钟记忆一次次模拟,最终找到疑犯…
一部商业片,一部穿越剧,救无辜百姓于水火,顺便谈谈风月。
这电影太适合3d拍摄了,因为场景简单,花费比较少,最主要的场景就是那列火车…
即便花费再少,场景还是很宏大的,里面有爆炸的场面,制作经费至少需要六千多万,加上演员片酬,宣传之类的,怎么着也要八千多万…
制作成3d,随便花花,就得破亿了…
稳妥起见,还是先搞个短片试探下市场,如果市场反馈良好,就可以着手制作了,最重要的——方便谈植入!
即便是吕潇然,贸贸然拍科幻电影,也很难拉到赞助…
韩三坪又问:“你准备怎么投放?”
“十五分钟,也没有院线愿意专门卖票,我跟几个科技展览馆谈好了,他们会提供放映!”
“科技展览馆…全中国才几个?”
“…那我总不能放在网上吧,也感受不到3d的效果啊!”
“这样,中影负责一半的制作费用…”
“真的?”
“你就别拍断片了,直接上电影,还有,你要保证你那个《源代码》能拿十亿票房!”
吕潇然都懵了:“这…这我怎么保证?”
十亿票房,按照平均票价40元计算,需要2500万观影人次!
《阿凡达》的观影人次是2762万…
现如今的平均票价是35元,3d电影要贵五块钱左右…
去年票房冠军《2012》的观影人次是1441万;
《时空恋旅人》的观影人次805万…
直接提升三倍?
原时空,《源代码》内地拿下7150万,零宣传,纯靠口碑刷出来的,很了不起,吕潇然觉得自己拍出来应该能拿至少两亿票房,如果制成3d,借助3d的噱头,没准能拿3-5亿,所以,他才敢制作!
十亿,想都没想过…
《子弹》那么牛逼,票房止步6.61亿…
有点强人所难…
三爷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有点难,但是《阿凡达》…”
《泰坦尼克号》压制了中国电影12年,好不容易,《建国大业》打破了记录,又来了《阿凡达》,把记录提升了三倍!
三爷都快绝望了…
“您放宽心,最多三年,中国电影肯定会有十亿体量的电影,因为市场在扩大,100亿的市场会出现一部十亿级别的电影,200亿、300亿的市场则会出现20亿、30亿体量的作品…这样才符合正常的市场规范!”
“可这些未必是中国电影!”
“《阿凡达》这样的电影,全世界也都十几年才出一部,反正我对国产电影有信心!”
“好,那我就放心了,今年的票房任务,你们公司要分摊至少十亿!”
什么就分摊十亿?
你以为是技术指标啊?
电影票房这东西哪能这么指定?
“韩董,您这也…”
韩三坪看了他一眼:“实际?”
吕潇然解释:“我的意思是电影这东西不好这么量化的,它不是gdp…”
“那你说我要怎么做?”
“呃…”
“华宜今年至少要完成15亿的目标,这是他们作为龙头企业的作用!”
这种感觉很像领导分配任务:“小徐啊,我们这个部门这个月的kpi,靠你了,你至少要谈八个大单子!”
十亿…
橙子映像今年就准备了三部电影,怎么十亿?
单片成绩必须要达到三亿…
太难了,《叶问2》才2.34亿…
不过吕潇然还是答应了下来:“那您在排片的时候多照顾点!”
“放心,只要是好的电影,我肯定多照顾!”
三也笑着拍了拍吕潇然的肩膀,后者趁机问:“…《无人区》什么时候能公映?”
“…这个我也说不准,还得往后拖…你让宁昊先拍一部正能量的作品吧!”
妙书屋
第十章 满座皆是Low逼(4/5)
吕潇然见过韩三爷四次,几乎每次他都在提票房还有商业电影,这是个特别实际的人!
他既然说了让宁昊先拍一部正能量的电影,肯定有他的用意…
不过,正能量?
《飞天》那样的?
男主角安全着陆,女儿作为代表提出问题:‘爸爸,他们让我问问你,是什么力量让您坚持了二十年?’
‘因为宇宙很大很大,地球很很小,我们探索宇宙的步伐刚刚才起步!’
是什么力量让您坚持二十几年不回老家,连老母亲病重都没有打一个电话——因为我要实现自己的飞天梦想!
这破电影拿了金鸡奖最佳影片,意难平!
让宁昊拍这种,他估计会选择自杀…
其实《黄金大劫案》也算是正能量电影了——抗日神剧。
不知道他对《中国合伙人》有没有兴趣…
这个要得到徐小平的同意,吕潇然邀请徐小平写的人物传记,这家伙洋洋洒洒二十万字,当成自己的自传了…
……
上影节最受媒体关注的就是论坛版块了。
尤其是去年王晓帅开喷商业片之后,一堆媒体剧集今年的论坛版块,想看看他今年又有什么新的东西。
然后,先被韩三坪惊到了:我坚信10年之内中国电影票房达到300亿,中国电影的关联产业收入超过1000亿,希望大家共同开发体现自己的价值,当然成功者也会发财。
发言不会这么短,但大概意思就是这些…
场下的记者们很激动…
怎么讲呢,去年的总票房才68亿,你现在说十年内能有三百亿?
天荒夜谈!
就跟十年前你家准备买房:
妈:这套房怎么样,2000一平;
爸:2000?!太贵了,别买别买,过两年肯定掉下来,听我的没错!
然后十年过去了…
也就是因为你是我爹了,否则我非和你拼命不成…
倒是陈嘉尚、吴羽森很赞成这种观点,不过他们说道:“未来10年我们的电影市场可能有350亿,这是对的,中国确实有这样的电影市场,可是不一定是属于中国电影的市场。欧洲的市场也这么大,可是他们的市场是属于美国电影工业的!”
吴羽森:“是,观众进影院的**很高,但是真正好的电影还是没有那么多,很多人说怎样打开更广阔的市场,有人想这样做,但是他们不够了解这个市场,也不够了解世界性的电影市场。如果真正要赢得世界市场的话,我们要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要做一番研究,然后我们才可以说我们了解了这个市场…”
轮到王晓帅了,本来以为他又要喷,因为吕潇然也来了…
结果他收敛起来:“大家都是想好好拍电影的人,就不炮轰了。”
好吧,没收敛,喷起了广告植入:“现在有很多投资方不太相信拍出一个好的电影可以赚钱,所以在电影推出之前,先想很多办法赚钱,就像广告植入。很多中国很多商业电影的广告植入已经很严重了,到了不要脸的地步。我不是说完全不可以广告植入,我觉得不是完全不可以弄,但是你要尊重电影,我们是要观众看一个故事,不是为了看90分钟的广告。”
“我觉得这个问题,吕潇然导演应该很有发言权!”
小吕子今天的打扮很得体,黑西装、白衬衫、寸头、黑镜框,刚刚结束《孤胆特工》拍摄,身材维持的也很好,本来只想聊几句电影市场还有对华语电影的展望,突然被喷,有点猝不及防…
但他反应很快:“《时空恋旅人》的制作成本是两千万,广告植入+贴片广告还有一些当地赞助,差不多有五千万,人家给钱给你,肯定有要求,其实,我们已经很克制了,大部分品牌都是配合剧情的,如果真的不要脸的话,广告费能翻一倍!”
“其实商业电影本身就是讲妥协的,全世界都一样,你要对审查妥协,对投资人妥协,对市场妥协…”
王晓帅插了一句:“好莱坞商业片不需要对审查妥协!”
“…你在好莱坞拍过电影没有?一部大片立项,需要考虑到全球不同地方的习俗,你不能攻击女性,不能攻击黑人,不能攻击宗教,现在还增加了一项,不能攻击中国!因为你要卖片给他们,这叫政治正确!”
“商业电影从来就不是绝对自由的,因为它面对的是大众,这叫大众审美,一百万个人,有超过六十万人说你的电影他不喜欢,这就说明你的审美已经跟大众脱节了!”
“当然,如果你沉迷于自己的世界,说什么我的电影是拍给我自己看的,那当我没说,反正全世界的艺术佳作,大众都会说好,而不是只有小部分人叫好,大部分人无视!”
看他也没看王晓帅一眼,吕潇然接着道:“广告植入过多其实是好事,这说明很多厂商认可电影的宣传作用,愿意砸钱给电影,你要有本事,一部电影拉三亿光广告赞助,我也没意见!”
陈嘉尚:“那还叫电影吗?”
“这就看导演的本事了,《时空恋旅人》感动了很多人,豆瓣20多万人打分,评分8.7分,没几个人说到植入问题!”
吕潇然接着道:“市场越来越大,刚才韩导说了未来十年票房能到300亿,我觉得他说的有点低了,大家都知道我们公司手上有个叫橙子票务的在线购票平台,别以为这玩意只能卖电影票,它收集了很多数据,包括二三线影院的兴建,据统计,每天新增的银幕数量达到5块,年底,中国银幕数量就能突破6500块,明年这个速度会翻倍,因为明年是当年中国加入世贸的第十年,按照规定,入世十年后,美国电影可以大规模进入国内,这对院线建设的刺激作用可想而知!”
“我估计最迟2014年,内地市场就能扩大到300亿,头部电影的体量会达到10亿、20亿甚至30亿!”
“这不是我瞎预测的,有大数据做依据!”
有记者问:“大数据?”
“你们真应该多看看书,了解一下世界,大数据一词源于耶鲁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任何事情只要能分析的,都可以结合大数据给出答案!”
大数据概念抛出,这个新奇的玩意立刻成了场下记者讨论的焦点…
再看看吕潇然,气定神闲,跟旁边几个人对比一下,无论气度还是颜值,高下立判!
妙书屋
第十一章 万姑娘(5/5)
从2009年到2019年,中国走向了一条真正意义上富强的道路。
真的什么行业都在高速发展,除了…中国男足和中国男篮…
尤其是中国电影行业,真的是跨域式发展,你都想象不到居然有一部电影能拿到56亿票房…
当然大数据这个概念之所以被炒热,完全是是华尔街那帮人为了卖股票炒作起来的。
什么奈飞依靠大数据赢了未来…
他就是押中了《纸牌屋》!
如果他们真的有大数据,那为什么之后的《马可波罗》被骂出了翔?
但是没关系,吕潇然只要说出来就行,奈飞的《纸牌屋》一出,会有媒体提到今年的上影节的…
到那时候,小吕子就不止是电影人了,更是先行者,。
主持人何评导演本来还想说几句,话题已经被带跑偏了,全都在问大数据。
王晓帅又憋不住了:“不知道吕导演对文艺片被冷落有什么看法?”
“这是正常现象。”吕潇然很随意回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