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光影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油炸大金
咳咳,糖制片有钱了,不知道怎么花,潇然喜欢喝绿茶——真正的绿茶,所以,她干脆买了座茶山。
按照规划,要做成度假山庄那样的…
但她本身很忙,茶山买了之后,就交给亲戚打理…
“…没事,这两东西不冲突!”
“你又不是做生意的,你是电影工作者!”
“…好吧,妮妮,陪我把这些东西拿到房间…”
“你俩待会化个妆,换好衣服,今晚《金陵十三钗》首映!”
“知道了!”
张进看了看妮妮的背影,忽然道:“妮妮还有周東雨经纪合约好像不属于新画冕!”
“…你让钟姐帮忙解决,她俩…都挺不错的!”
“咱们不是不做艺人经纪吗?”
第一百二十六章 机会很大!(5/5)
老谋子当年就是在柏林电影节凭借电影《红高粱》一举成名,算是柏林电影节的嫡系…
7号放映厅。
柏林影迷对电影的热情明显高于威尼斯——柏林电影节期间,参赛片的门票会卖出去30万张,是威尼斯的两三倍!
买票的队伍一直排到了台阶下面。
当然,老谋子在欧罗巴的影响力不是盖的。
吕潇然领着一帮人进入场内…
啧啧,1500人大厅!
柏林对老谋子真的是礼遇!
再想想他在国内,被人骂成什么样…
嘉宾已到了不少,都是有名有号的大咖。
柏林电影节主席科迪特亲自陪着,老谋子憨笑连连。
克里斯蒂安·贝尔笑得也很开心…
吕潇然他们几个远远朝着老谋子挥了挥手,算打过招呼。
等了半响,观众便陆续进场,二十分钟后,厅里居然爆满,座无虚席。
……
《金陵十三钗》影评褒贬不一。
很正常,当年的《辛德勒名单》就被著名电影大师戈达尔认为‘哗众取宠’,更别说《金陵十三钗》了…
媒体评价充分表明了这帮人对中国历史的无知——角色过于夸张,要么就特别好,要么就特别坏。
特别坏,形容的是侵华日军…
你看,他们居然以为这是夸张!
是,我们没有义务要求别人知道我们的历史…
但是中国电影人,尤其是有知名度的中国电影人不应该执着于总拍那些作者性的电影,应该拍一两部反映那段历史的电影…
贝尔之所以接《金陵十三钗》,是因为他演过《太阳帝国》,知道这段历史!
至于什么《好莱坞报道》说的‘只有最愚钝的制片人才会在南京大屠杀这样的灾难中注入性的成份…’
你看看就行,别理他们,更别照搬,照这个理论,《辛德勒名单》也不应该拍摄!
‘只有最愚钝的制片人才会在犹太大屠杀这样的灾难中注入性的成份!’
……
按照柏林电影节的惯例,放映越是靠前,就越没戏。
《白日焰火》22号首映,影展已经接近尾声…
发往国内的通稿,普通网友能看到的大概就是‘第62届柏林电影节开幕红毯,霍撕燕桃惊艳全场’还有‘范小宣火红朋克裙亮相柏林秀纹身’…
不在现场,根本不懂这意味着什么——零下十几度,穿的这么清凉!
女演员真的很拼!
吕潇然坐在房间,听着张进说的话。
到现在,两天半的放映期,除了头两场之外,余下的场次场场爆满,等待买票的观众在电影院门前排起长队——就算买不到票,他们也不愿意离开!
吕潇然真的有点疑惑…
《白日焰火》,全程华语对话、华语旁白,只在屏幕下方给出了德文翻译——这样一部电影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德国观众而言,观看起来的感觉,大概跟中国观众去看一部中文字幕的越南电影的感觉差不多。
难道德国人这么喜欢华语电影?
“你别看德国电影在全世界名声不显,他们的观众对文艺片的热爱完全不输给法国人!”
“…是吗?”
“当然!”
欧洲二十国,票房最高的是英国,年入大概16亿美元总票房,然后就是法国(15亿)、德国(11亿)、俄罗斯(9亿)、西班牙(8亿)、意大利(5亿)、荷兰(4亿)、波兰(3亿)…
德国电影院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老化:许多影院——特别是其多元化的连锁店——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
这几个国家潜力都快挖尽了,这也是好莱坞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开发中国市场的原因!
“《白鹿原》是我们的劲敌!”
“…不会吧,那电影打分不高啊!”
《每日银幕》是柏林电影节的场刊,十八部主竞赛的入围影片场刊打分基本已经出来了,《芭芭拉》,3.3分,目前评分最高——满分是4分;
《白鹿原》评分1.9分,倒数第二;《白日焰火》评分2.6分,排名第六,不高不低…
场刊评分跟评委口味很难一致。
参考也只是参考,最终的奖项归属与经常让人跌破眼镜。
于是就有了“场刊最高分总拿不了大奖”的魔咒。最后的结果就是颁奖结束后,评审团开发布会,影评人和媒体一顿炮轰提问,然后在一片谁也无法说服的气氛中开始下了一年的循环,毕竟影评人和评委始终无法完全调和。
当年贾章柯的《站台》拿下了那一届威尼斯电影节场刊评分最高分,一奖未得…
评委会主席夏布洛尔直接撂了句‘我不喜欢那部电影!’
张进提醒:“咱们的迪特主席十分推崇《白鹿原》!”
“…他还推崇《饮食男女2》…”
“呃…他毕竟是电影节主席嘛…”
《饮食男女2》,是一部烂片,李鞍连挂名的监制都懒得做!
这电影打着《饮食男女》续集的旗号,居然在柏林卖了一堆的版权!
张进转移话题:“说件好事。”
“什么事?”
“《前任攻略》票房破3亿了!”
“…哟,还挺厉害,杨青从哪找的导演?”
“陈祉兮推荐的,一个新人导演,叫韩延!”
“签了他!”
“已经签了…”
张进接着问:“咱们真的不做艺人经纪?”
“…说了不做就不做,但你们几个可以成立一个经纪公司,挂靠在我们旗下,那个周東雨、林更欣、妮妮、李一峰都挺不错的,可以培养一下…”
一代新人换旧人!
焦君燕、芦方生都是85前的演员,马上就30岁。
是时候屯一波85后演员了!
“对了…我怎么感觉钟姐对我这趟柏林行,没怎么重视?”
“…现在都忙着对付好莱虎,没什么时间关注海外情况…”
吕老板不开心了…
《白日焰火》拿了金熊,公司股价铁定飞涨,你丫关注好莱坞干嘛?
“下个月,四部好莱坞大片,《异星战场》、《战马》、《王者之剑》、《诸神之怒》…大家都怂了…”
吕老师楞了一下:“这么多?不是说一年才34部吗?”
“…除去暑期档的国产电影保护月还有贺岁档的保护月,每个月平摊4、5部,这是正常数据!”
第一百二十七章 熊!(23/28打赏加更)
按照《第十放映室》的说法:在如同潮水般引入影院的影片中,他们中的一部分无论是艺术质量还是技术质量都极其之低劣,甚至很难用电影来形容它,面对这样的对手,好莱坞大片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则是我们的电影观众用手里的电影票做出的选择。
很多公映的电影,看片名就没不想进电影院:《就是闹着玩》、《七个隆咚锵咚锵》、《爱情真可怕》、《情迷》、《高举·爱》、《红鹰侠》、《非常小特工之时间大盗》…
你说这些‘电影’的导演想什么呢?
‘七个隆咚锵咚锵’!
牛逼!
小马奔腾整了一部《饭局也疯狂》,尚景执导,范伟、黄博、梁贯华、刘华、莫晓棋主演。
无论口碑还是票房,均创下博哥电影新低谷…
尚景导演的代表作那是《武林外传》…
居然也堕落了!
华宜干脆没上电影,专心致志炒作《画皮2》的番位之争…
可惜,被赵闻卓抢了风头。
这是后话,我们明天再说…
……
张鲁亦,中戏99届…导演系!
一直以来混话剧圈,名声不显,不过他跟袁圈关系很好,这几年一直跟她搭《琥珀》…
《琥珀》那是孟京辉执导的大戏。
但那又怎样?
吕潇然真的不认识他!
那天试镜,是因为辅助器说了这个男的演技很好,所以,他才选了他…
事实证明,这家伙演的确实可以,不动声色,也没怎么用力,人物就完成了!
柏林。
张鲁亦跟着廖烦一起挑手表。
德国的手表价格确实蛮便宜的,欧米茄合人民币才两千块钱!
手表店,几个学生走了过来,其中有两个中国留学生看到了他俩,赶紧过来要签名…
“我们好喜欢《白日焰火》,袁圈老师呢?”
“…他没跟我们一起…”
就在这时,旁边几个德国人用德语交流起来,然后相视一笑…
“…他们说什么呢?”
“…他们在说你用溜冰鞋杀人的创意太棒了!”
张鲁亦尴尬了…
“这个是剧本写得…”
“他们还夸廖烦老师那段舞跳的真好!”
这下轮到廖烦尴尬了…
事实上,《白日焰火》影展公映后,廖烦收到了诸多赞誉。
其实全世界的普通观众要求的电影大抵就是:真诚,不故弄玄虚,带点思考精神,便足以让他们身心愉悦。
对影评人来讲,太浅显了,最好能带点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所以,他们称赞《芭芭拉》——一个医生在西德、东德的故事!
但是,廖烦的影帝稳了!
今年实在没什么像样的对手!
也就米科尔·弗尔斯加德的《皇室风流史》能打一下,可那电影太烂了,完全流水账叙事:国王的私人医生搞了皇后,但国王并不生气,因为他爱的是医生…
是不是很像《霜花店》?
……
回到酒店,张鲁亦还有廖烦第一时间收到消息:《白日焰火》出席明晚的闭幕式!
换言之:他们拿奖了!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奖,但大概率是银熊——廖烦的影帝稳了!
连吕潇然都提前祝贺他了。
“别,万一没拿奖,那就尴尬了!”
“…放心,要是没拿奖,我再拍一部,拍到你拿奖为止!”
廖烦自己告诫自己:拿奖这种事,你可以关注,但千万别当真。
但听到吕潇然这么说,压抑不住的心头火热…
这可是柏林影帝啊!
没有人会不在意这些!
吕老师之所这么说,是因为辅助器之前说过‘廖烦是柏林影帝’…
这踏马要是弄没了,自己都原谅不了自己!
还有…
柏林电影节的奖项你很难准确公关!
你看啊,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奖项,毫无疑问就是金熊奖和银熊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