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医妃权倾天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承九
“拦住他们,别让他们冲过来。”
“拼了,我们跟禁军拼了,车上的珍珠那么多,我们跟禁军拼了,一人抓一把走。”
“我们人多,跟他们拼了,我拖住这些差爷,你们快抢,快抢呀!”
“车上,车上还有很多,抢呀,抢呀!”
……
混乱,持续的混乱,无人能制止的混乱!
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围观的百姓失去了理智,一个个冲上前与禁军动手,抢夺马车上的金银珠宝,捡散乱在地的金银珠宝。
抢到一颗,抢到一块,仍不甘心,想要更多,更多……
前方、后方的围观百姓,看到这里有人要哄抢车上的珠宝,也忍不住了,热血冲脑之下,做出让自己后悔一生的举动——对禁军出手,主动去抢!
围观百姓要抢,禁军自然要护,一场毫无预兆的血战,由此拉开帷幕。禁军手上都有兵器,一个个训练有素,可围观的百姓人数众多,打起来双方谁都没有讨到好,只有越流越多的血,越死越多的人。
“官差快要来了,抢到了就跑,我们这么多人,他们找不到我们的,快跑,快跑呀!”哄抢的百姓是凶残的可也是盲目的。这一刻他们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在有心人的煽动下,抢到了他们一辈子也买不起、见不到的珠宝、金珠,虽有贪心的人抢到了仍嫌不够,可大部分人听到这话,还是选择先一步离开。
抢完了,冷静下来了,他们不可能不害怕,现在有人提醒他们快跑,虽然不舍马车上的珠宝金银,可他们大部分还是选择了跑,小部分人仍留在原地,想要抢更多,可最终这些人全部落入官差之手。
皇城脚下,光天化日,发生这样的事,官差要是没有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们就不用混了。
“哒哒哒……”训练有素的军队,虽然没有在事发的那一刻赶到现场,可却没有让护送马车的禁军等多久就赶到了。
“这群刁民,杀无赦!”领头的将领看到百姓哄抢车上珠宝的画面,气得全身颤抖,双眼瞪得如同铜铃,那眼神好似能在吃人。
“杀!”刚刚赶来的官兵得到兵令,根本不管你是不是无辜的,举刀就砍了过去,一路如同割韭菜一般,走到哪里杀到哪里。
“跑呀,快跑呀,官差来了,官差来了。”哄抢的老百姓看到这一幕,一个个连滚带爬的往两边散去,而他们一路,禁军便脱离了掣肘,立刻与新来的官兵一起,联手砍杀哄抢的百姓。
如果说,之前围观的百姓状着人多,与禁军相互制衡,那么现在就是单方面的虐杀了,无组织无纪律的普通百姓,根本不是禁军与官兵的对手,很快……这条街就被鲜血染红了。
宫里,皇上收到这个消息,露出一丝诡异的笑:今天,将是萧天耀永远也无法洗清污点。高高在上的战神萧天耀,终于落入了凡尘!
待到萧天耀为敛财拉长战争,不顾东文百姓养对手的名声传开,他要杀萧天耀就再无顾忌了。那些武将也不会因此寒心,说他这个帝王不值得追随!
天耀,别怪皇兄,要怪就怪你不识实务!
章节目录 803迷茫,信仰的崩塌
萧王府财物遭哄抢一事,致使三千两百百姓伤亡,官差亦死伤数百,影响极其恶劣,皇上当天就召集了左相、右相以及兵部、礼部和九门提督的人问话,并直接将九门提督革职。风雨
第二天早朝,重点便是商议此事,皇上问话后,刑部尚书先一步出来答话,把一切责任推到了萧王府身上。
财帛动人心,萧王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百姓心中不忿,这才出手相抢,造成死伤无数。
为了证明刑部尚书的话,户部尚书也站了出来,将连夜“核算”出来的萧王府财物数额公布于众。
听到户部尚书报出来的数字,大殿上一片死寂,一个个睁大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尤其是几个武将,更是呆滞了。
“这,这不可能吧?”户部尚书报出来的那个数据,比东文十年的国库收入还要多,萧王怎么可能有这么财物?
外人不知,他们这些当兵的可是知道,皇上这些年一直苛扣金吾卫的军饷,萧王每年都要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去养金吾卫。可就是这样,金吾卫也经常饿着肚子训练,装备也是又老又旧,比起其他驻军,金吾卫除了身上的铠甲外,可以说是寒酸至极。
他们一直以为萧王很穷,为了养金吾卫耗尽了家产,耗尽了这些年的赏赐,可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们一巴掌。
“本官一笔笔亲自核算出来的,怎么不可能?”户部尚书唬着一张脸,十分不满旁人质疑他的话。
可惜,大部分武将都一根筋,并不懂得看人脸色,“萧王这些年得到的赏赐加起来,怎么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银子!”
“当然没有这么多,萧王的赏赐和俸禄加起来,不到萧王府财物的半成。”户部尚书早有准备,呈上一封折子,“圣上,这是萧王历年赏赐所得,与萧王府财物的对笔,臣已整理成册,请皇上过目。”
“呈上来!”皇上黑着一张脸,是人都能看到他的不满与愤怒。
一众大臣低头不敢言语,尤其是几个武将,眼中更是透着迷茫。
萧王在他们心中,一直是赤胆忠心、为国为民的大将军,他们原以为萧王这次会带兵进城,是被皇上逼的。
毕竟,上次萧王在进京途中遇刺一事还历历在目,萧王不想死必然要先下手为强,可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似乎太想当然了。





医妃权倾天下 第786节
太监将折子呈到皇上面前,皇上扫了一眼,怒摔,“好好好!亏得朕这么相信他,将三十万兵权交到他手上,从不过问边境一事,却没有想到他是这样回报朕的!”
“皇上息怒!”文武大臣吓得不行,扑通一声跪下,尤其是武将,一个个吓得瑟瑟发抖。
他们这些人,可都是站在萧王那边的,并且坚定的认为萧王无错,现在要怎么办?
萧王虽是皇室宗亲,可也是武将,自古武将手握重兵就会被皇上猜忌,权大功大就会被皇上打压。他们先前看得到的,都是皇上打压萧王、谋害萧王,每每看到都悲从中来,他们似乎能从萧王身上看到自己的未来。
在他们眼中,萧王一心为国、一心为民,忠心耿耿,一生为守护东文而战,为守护百姓而战,这样的人不该受打压,不该死于阴谋算计中,就是要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不需要萧王多言,不需要萧王拉拢,作为武将中的第一人,被皇上如此打压、谋害,他们这些武将自是不会坐视不理。不说上一次萧王出事,他们坚定的站在萧王身侧,就拿这次萧王带兵入城一事来说,他们也是站在萧王那边,为萧王说话。
萧王带兵进城,无疑是造反,皇上为此事寝食难安,暗中下令调兵勤王保驾,可他们却一再劝阻,说萧王此次带兵进城不过是为了自保,绝无造反之意。
毕竟,萧王之前在回京途中遇刺,险些丧命于歹人之手,为了不让旧事重演,带兵回城也无可厚非。
皇上当然是不满意,可后来金吾卫只是停在城外,并没有进城的意思,武将们就更有话说了,不管皇上有多想调兵,他们都不配合。
不怪他们视皇命于无物,实在是皇上的作为让人心寒。他们到现在还记得,萧王一身是血的被人抬进京城;他们到现在还记得,萧王大婚当日,三百死士围攻萧王府而无半人救援;他们到现在还记得,战功赫赫的萧王只能坐在轮椅上;他们到现在还记得,萧王伤重之时皇上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多少武将,杀了多少萧王嫡系。
他们记得,他们都记在心里……皇上对付萧王的手段让他们寒了心,也让他们怕了,他们怕没有萧王挡在他们,就轮到他们被皇上清算了。所以,这一次萧王带兵进城,他们一个个都坐视不理,无视皇上的焦虑与不安,不断的在嘴上安慰皇上。
无疑,在皇上与萧王的对峙中,他们站在萧王这边,虽然没有旗帜鲜明的为萧王呐喊,可也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语为萧王背书。
在他们心中,萧王是战神,是他们这群武将的神,他们在萧王身上看到了一个武将,为保家卫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身影;他们在萧王上看到了一个忠于东文,却因功高震主而被帝王压迫的身影,他们在萧王身上看到了自己,看到自己一腔忠心却得不到帝王信任的孤独与悲凉。
所以,他们站在萧王那边,坚定的站在萧王的阵营,为萧王背书,哪怕萧王带兵进城,意图造反,他们也只当看不到。
因为,在他们看来不是萧王要反,而是皇上逼得萧王不得不反,萧王此举并不是为了皇位,而是为了自保,身为武将不得已的自保手段。
可是,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们一巴掌。
他们心中的战神,他们心中的守护神,他们心中为了士兵散尽家财的神明,却富可敌国,却借着战争敛下了大量财富。
他们心中忠心东文的战神,为守护东文国土而战的神,被皇上逼得不得不带兵进城的进城,实则处心积虑,暗中攒下巨量财富,早就有谋反之意。
他们,都被人利用了……
章节目录 804结论,天下第一罪人
当然,这些武将最怕的不是被萧王利用,而是害怕萧王利用了他们,却仍旧无法成事!
萧王府被抄,萧王被捕入狱,就算有二十多万大军在城外,萧王又能怎样?
萧王失去自由,生死不明,就算有二十万金吾卫在城外,萧王又能如何?
萧王连个继承人都没有,一旦死了,就算城外那二十多万人浴血一战,将京城踏为平地也于事无补,就算将皇上杀死也无用。
东文有百万大军,等到百万大军杀回来,那二十多万人马在无统帅、无兵器、无粮草的情况下,能支撑多久?
就算他们能支撑,他们的家人子女呢?也愿意跟着他们一条道走到黑?
这一局,萧王输了!
输到没有先下手!
虽是瞬间,可一众文臣武将们却在心中,将事情来回顺了数遍,有死忠于萧王的武将,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当场悲怆的大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萧王真得贪了那么多银子?我不相信,我不相信这是真的!”
昨天在街上发生的哄抢事件,他们都是知道的,从萧王府运出来的珠宝、金砖,他们也是看到了的,数量确实不少。
可,他们心里却仍旧不肯相信,不肯相信这是真的,。
萧王,他们心中的战神,怎么可能会是一个人利用战事敛财的小人。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萧王这些年所作所为算什么?”在无朝廷粮草供给的情况下,萧王依旧带着兵马在边境与南蛮、北历作战,保护边境的百姓,守卫东文的国土。
他们一直都知道,萧王无法带兵攻破南蛮、北历,无法将他们打破,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没有足够的粮草兵器做支持,任凭萧王再能打,也无用。
他们一直都是这么这认为的,可现在皇上却将萧王府的家底抄了出来,
告诉他们,他们想错了。
可到底谁对谁错?
这话自不需要皇上亲自回答,户部尚书就开口了,“放肆!大殿之上岂容你暄哗,萧王所犯之事人证物证俱在,萧王已认罪,你们还有什么话可说?”
“萧王不可能认罪,我不相信这是真的。皇上,萧王一定是被冤枉的,请你明察,还萧王个清白。”死忠于萧王的武将悲壮的大喊,眼中蓄满泪水。
他当然知道这事与皇上脱不了干系,他求皇上还不如不求,可他必须这么做,必须摆出姿态来。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跟着开口,“皇上,臣相信萧王,萧王绝无不臣之心,更不可能借战事敛财,这其中必有猫腻,还请皇上将此事查清。”
“圣上明查,萧王对东文忠心耿耿,为保护东文的僵土常年征战在外,甚至连自己的终生大事都顾不得,臣不相信萧王是那样的人。”
“皇上,臣也不相信萧王认罪了,肯请皇上宣萧王上殿,当场对质。”
“事发至今也不见萧王府的人出面,也不见萧王现身,萧王莫不是已遭不测?肯请皇上将萧王带出来。”
……
多年的经营下来,萧天耀虽没有刻意拉拢朝臣,可向着他的人却不少。没办法,皇上之前为了打压萧天耀使了不少昏招,致使许多臣子都寒了心。
皇上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为萧天耀求情,当即大怒。“放肆……你们说萧王没有不臣之心,城外二十多万大军是怎么一回事?无旨带兵入京,抗旨不遵,这就是你们说的忠心?”
萧天耀带兵进城,就摆明了要造反,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人还颠倒黑白,为萧天耀说话,简直是该死。
“圣上,萧王带兵入京只为自保,避免旧事重演。”带兵进城是死罪,就算是萧王的死忠,也没有办法睁眼说瞎话,说萧天耀无辜。




医妃权倾天下 第787节
“自保?好一个自保!既然是为了自保,人进城了为何不让兵马撤离,在天子脚下还有人暗害他不成。”一提起这事皇上就更怒了。
这些人非要一再提醒他,他当初为暗算萧天耀做下的事吗?
要不是有那件事在,他早就杀了萧天耀,哪里会担心寒了朝臣的心,而费心思去抹黑他的名声再杀。
“圣上,萧王现在被关入大牢,可城外的兵马仍旧没有动静,可见萧王并无不臣之心。”不是没有动静,而是不知要动,也不敢动。
别说朝中大臣,就是普通的百姓都知现在的京城是一个什么情况。
京城被皇上围得水泄不通,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当然也飞不进来。
虽说事情已过去数天,可他们可以肯定,城外的金吾卫定不知现在发生了什么事,十有**还在奇怪萧王怎么四五天没有消息传出去。
“圣上,末将亦相信萧王爷,萧王爷不是那样的人,这里面必然有什么误会,肯定皇上明察。”
此言一出,半数武将都开口附和,“肯请皇上明察。”
倒不是他们真得坚定的相信萧王,而是朝廷之争最忌两面倒,即使现在的局势对萧王极度不利;即使他们不知事情真相如何;即使他们心里对萧王隐隐有些失望,也必须、只能站在萧王这一边,为萧王说话。
事情到这个地步,已容不得他们退缩。他们不为萧王说话,不为萧王争取时间,任由皇上处决了萧王,皇上也不会放过他们。
反之,他们现在多为萧王争取时间与机会,说不定事情能逆转。
“你们说萧王没有不臣之心,就是没有不臣之心,你们谁敢保证?如若萧王真没有不臣之心,那萧王府的财物是怎么一回事?如若没有异心,藏在金吾卫大营的龙袍又是怎么一回事?说他没有异心,你们信吗?”皇上知道要杀萧天耀不容易,可却没有想到,他都把萧天耀的名声毁到这个地步,仍旧有人为他说话。
虽说,这些人有一部分是为了政治立场,不得不开口为了萧天耀说话,可余下的人确是真得相信萧天耀,认为这一切都是他栽赃萧天耀的阴谋。
他承认,这件事里面有他的手笔,可他也只是将萧王府的财物扩大了百倍来说,其他的确实是有其事,至少萧天耀造反之心,他没有做假……
章节目录 805处决,不能吃亏
带兵进城,私藏龙袍,巨额财产来历不明……这三件事中的任何一件事,都能置萧天耀于死地,更不用提三件事加在一起。风雨
就算私藏龙袍是被人隐害的,就算巨额财产来历不明是被人栽赃的,可无视圣旨带兵入城却是铁一般的事实,容不得萧天耀狡辩,或者说就是狡辩也无用。
现在皇上将这三件事同时提起,质问朝臣,就是不许朝臣为萧天耀辩解。
事实上,皇上也没有给朝臣为萧天耀辩解的机会,话音落下没有多久,皇上又道:“萧王府巨额财产来历不明,引得百姓愤怒砸打,致使数千人受伤,这件事影响极度恶劣,朕要不处置萧王,如何向天下人交待?如何对得起我东文数万万百姓?”
“圣上,此事……还有待查明,肯请圣上明查。”为萧天耀说话的官员实在找不到证据为萧天耀辩解,只得说着这些不痛不痒的话,心里暗暗为萧王担心。
林相一向是识实务的人,虽然在萧王势大时,动了倒向萧王的心思,可现在这个情况,他却是不会放过在皇上面前表现的机会。
作为皇上养的一条狗,林相很清楚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能讨皇上欢喜。不需要皇上多作表示,便站了出来,义正言辞的道:“证据确凿还要怎么查?你莫不是要说,萧王私自带兵回京是被人算计的?私藏龙袍是被人栽赃的?巨额财产来历不明是被人陷害?”
林相一连三个问题问出来,又不等人回答,又抛出三个问题,“世人都知金吾卫只听萧王的话,你说何人能算计萧王将金吾卫带回京城?金吾卫大营守卫森严,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文王和七皇子当日去金吾卫大营也是空手进去的,谁能在金吾卫的眼皮底下,将龙袍藏进去?从萧王府查抄出来的财物,比东文十年税赋收入还要多,你们认为谁有那个能耐陷害萧王?”
看似同样是寻问,可却将前面三个问题解答了。
世人皆知金吾卫的神勇,之前还有消息传来,说中央帝国的黑甲卫都在金吾卫手上吃了亏。
除了萧王,这世间没有人能调动金吾卫,也没有哪个能有本事在金吾卫的眼皮底下,陷害算计萧王。
林相此言一出,全场皆静,一众武将嘴巴大张,想要出言辩解,却不知从何开口。
皇上虽不满林相之前的摇摆不定,可这一席话却深得他心,看林相的目光和善了几分,林相见状如同打了鸡血,言辞更加犀利,“圣上,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萧王屯兵私用,意图造反,证据确凿,肯请圣上重处,以儆效尤。”
造反只有死路一条,林相所谓的重处,就是斩首。
“请圣上重处萧王,以儆效尤。”林相是皇上的走狗,他的话很多时候就是皇上想要的结果,是以他一说出口,不少文官就开始附和。武将们却是气得不行,可偏偏林相说得在理,他们就是再生气也无用,只能干巴巴的开口,“圣上,此事……”
可是,他们才一开口,就被林相打断了,“萧王谋反,证据确凿,你们不思为皇上分忧,却不管不顾为萧王求情,为萧王辩解,你们莫不是与萧王是一伙的?与萧王一道意图谋反?”
林相这话无疑是把人逼上死路,想要开口为萧王争取时间的大臣,一个个吓得脸色发白,“臣惶恐!”
“臣不敢!”
“皇上明鉴!”
“臣绝无二心!”
这个时候就算是有心也不能说出来。
可是,他们不说并不表示皇上和林相会放过他们,作为皇上手下最得用的爪牙,林相从来不需要皇上多言,就会主动替皇上分忧。
“圣上,镇国将军,骠骑将军,陈将军,萧将军……”林相指着右侧的武将,一个个点明,而被他点到明的人,都是与萧王亲自的人,“这几位将军与萧王私交甚密,之前多次阻拦皇上调兵勤王,臣怀疑他们与萧王合谋,意图谋反,肯请圣上将这几人拿下,细细审问。”
“末将冤枉,末将冤枉!”被点明的几位武将,似早有所料,被点到明并不害怕,只是一脸正义的喊冤,没有一丝胆怯与退缩之意。
他们确实是萧王那个阵营的人,可萧王一向不结交朝臣,他们这些人感念萧王的好,处处帮萧王说话,可谋反一事他们确实没有参与。
也正是因为没有参与,所以他们才能理直气壮的站在大殿,为萧王说话,为萧王拖延时间。
“是不是冤枉的,不是你们嘴上说了算,需要刑部审了才知。你们刚刚也说萧王是清白,可事实如何?萧王敛财屯兵,早有不臣之心。”林相科举出手,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嘴皮子自然也利,他的话没有多么高大上,可字字如刀,戳人心。
“圣上,末将冤枉,末将为萧王辩解,也是相信萧王的为人,末将绝无谋反之意,肯请皇上明察。”在皇上宣布拿下萧王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会有今天。
他们几个虽然与萧王没有过多的私交,可之前那场风暴下,他们几个都被皇上打压,要不是萧王出手压住了皇上气焰,他们这些人和他们身后的家族早就倒了。
可以说,没有萧王就没有他们,而萧王倒了,他们也落不到好处。现在萧王被皇上拿下,并冠上谋反的罪名,他们这些人就算不为萧王求情,不为萧王阻拦勤王的兵马进城,皇上也不会放过他们。
“林相说得有理,是不是冤枉自有刑部的人定论,来人……将人拿下。”林相确实是懂皇上,这几个都是皇上想要拿下的人。
谋反一事牵连甚广,为了坐实萧天耀的罪名,毁掉萧天耀的名声,他花了那么多心思布局,如果只处置萧天耀一个人那岂不是亏了。
这一次,他不仅要把萧天耀除了,还要将他在朝中、军中的势力连根拔起……




医妃权倾天下 第788节
章节目录 806诱饵,不自私不凉薄不要
在皇上的授意下,林相圆满的完成了皇上交待的任务,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将萧天耀的罪名定下,并且定于三天后问斩。风雨
与萧王有关的朝廷官员,或者与萧王走得近的官员,也被林相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是不是冤枉一查便知”的言论打入大牢,由刑部与大理寺共同审理。
1...232233234235236...2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