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峨眉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里渔舟
陆玄不知二怪心思,只将那玉圭拿在手中,他自参悟过金书玉字之后,对于这等天生文字便自然认识了,不至何等缘故,想是所修《太上广法妙经》影响。
细读那玉圭文字,略作观览,原是一门神通炼法,所修号曰‘坎离二气’,乃是先天神通。
得见这二气炼法,陆玄先是一怔,随即面露喜色,不禁呼道:“吾道成矣!”
你道却是如何?
这先天坎离之气,是水火,亦是阴阳,正是陆玄龙虎成丹机缘所在。
除此之外,这玉圭明显还是一桩厉害的宝贝,陆玄按下心中激动,将法力引入其中,略作催动,想要看看这宝贝有何手段,正这时,身旁龟蛇二怪,忽然痛叫一声,霎时间,竟然化作水火二气,被那玉圭吸收了去。
如此一幕,实在出乎陆玄预料,不过他愣神过后,倒也释然,这二怪作恶多端,他本就不会留下,如今返本归元,倒也省了他的功夫。
只是二怪化作水火二气被玉圭吸收,原地叮当一阵响动,倒是跌落了不少物件。
陆玄仔细一看,多是金铁之属,想来是二怪收集而来,吞在腹中,自家当做了宝贝。
这些金铁之物,算得上炼器灵材,不过陆玄尚且不怎么看重,其中却有一方碧色木簪,倒叫陆玄见了一愣。
这木簪他实在熟悉,不是昔年落云峡所失,得自浔阳神庙的碧云簪又是何物?
却不知如何落入了二怪手中。
陆玄也未多想,只当因果纠缠,所以被这二怪得去。
眼下这玉圭涉及成道之机,陆玄也无暇分心去想。
再以法力催动玉圭,便觉其中几分神通。
能运先天坎离二气,化作水火,乃是不俗手段,坎离水火,陆玄在二怪手中已然体会过一次,威力不同寻常,如是在法力高深之辈手中,就算是他,轻易只怕也难以抵挡,算是添了一份手段。
除此之外,这玉圭似乎还联系着某一处地方,此时无人打搅,陆玄只以法力催动玉圭,但见坎离二气一卷,自那灵池之中开出一道深潭来。
念头一动,陆玄以玄虚剑匣收去二怪所留之物,随即云光一卷,遁入深潭之中。
不多时,来到一处世外之地,打眼四方看去,原来竟是一方福地,虽不比哀牢洞天,但也不差灵音洞、摩云崖等福地之所,正是一处修行的好去处。
得见这福地之所,陆玄已有几分想法,此地与他有缘,但在此地得了成道之机,日后说不得也能做一方道场。
回忆《太上广法妙经》所得,才知何为机缘,心中不由感念。
仓促之间,陆玄也不急着印证修行,如今玉圭在手,坎离经文记述其上,还丹缘法已至,只是心神波动,却非修行之时。
况且此番行事,原本只是因为与自家颇有牵扯的贾静,想要龙虎还丹,只怕还得将此事了全,才能完满。
于是便催动坎离圭,离开了这一方福地。
回到灵池所在,念头一动,倒是想起了二怪所言,这灵池之中,本还有一方宝莲,乃是二怪伴生之物,被一煞神夺了去,只是此地却不见得有什么煞神存在,不知是什么回事。
略作琢磨,那水火宝莲应是玉圭坎离二气所生,与这儿玉圭因果相连,想来日后还有牵扯,只是解决也不急于一时了。
收获满满,一个妖魔对于陆玄心情影响也不大,他将一应事物都收好,随即便往广华县去了。
正要去寻贾静,了解前世因果。
……
不说陆玄参上山收获,只说贾静救得了林柔之后,心中念着贾氏老太君,便起意领着未婚妻子一同回返广华县。
林氏夫妇想着女儿与贾静婚事本也将近,干脆随同前往广华县。
于是花费了两日功夫,一家人连带李道长在内,回到了广华县城,贾氏门庭。
这一入内,拜过老太君之后,正逢陆玄来访。
“祖母,这位便是救出柔娘的陆仙人。”
贾静不曾多想,只以为陆玄解决了妖魔,特意回来看看情况,心中还颇有感慨,只道神仙亲善。
老太君得见陆玄童子模样,倒也相信孙儿之言,忙起身要拜。
陆玄抬手相罢,摇头笑道:“老太君不必如此,说来我与令孙还有因缘,也是缘法所致……”
二百七十二、即遇坎离龙虎现
具体如何,陆玄自然是要细说一二的。
贾静托生贾氏,有生养之恩,这是天定的缘分,不拘贾静前世如何,这一世都是注定不能摆脱这血脉联系的。
陆玄与贾静缘法,师徒因果,自然要与老太君说明。
至于贾静,陆玄倒是没叫他听,日后他若修行有成,自然能了悟前尘,如今知道了去,却也没有什么好处。
为此与老太君谈话,也避开了贾静与贾氏其余族人。
老太君听了陆玄一番话,才知道自家孙儿竟是灵龟转世,她心中颇有一些感慨,不过也没有介意。
既然托生贾家,那自然便是她的孙儿,至于前世如何,与她而言并不十分在意,何况能与陆玄这等仙人有联系的灵龟,想也是神圣之属,倒是贾氏福缘。
只是听到陆玄有意收贾静为徒,老太君未免有些犹豫。
陆玄见她如此模样,知道她的担心,于是道:“老太君不必担心,孝道还在仙道前,即便贾静随我修行,但承袭贾氏香火,孝敬老太君也是应有之义,况且我暂时也不准备带他离开贾家。”
听到这里,老太君放松了些。
除去香火,至于随同陆玄修行这件事情,老太君倒是没有什么排斥,自家孙儿她了解的很,本身对于修行之事就有些向往,如今这世道,科举也不见得是什么好路子,如能随同仙人修行,不说求取长生,有几分自保的本事也是好的。
况且家里如今乱象她也看在眼中,知道自家孙儿脾性,不喜欢管这些麻烦事,能有这么个路子走,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这些话我也只与老太君说,贾静那里,最好还是莫要与他提及,不然于修行无益。”
老太君当然是希望孙儿能好的,对此自无意见。
陆玄见此,微微点头,忽而想起一件事情来,想了想,说道:“说来柔娘与我也有几分缘法,说不得他夫妇二人日后还能一同在我门下修持。”
也是想到了林柔的来历。
老太君不解,不过见陆玄没有多说的意思,也没多问。
正这时,陆玄忽然取出了碧云簪来,问道:“未知此物可与柔娘有关?”
陆玄也是想起了柔娘与这碧云簪的牵扯,寻思龟蛇二怪如何得去这宝簪,才有此问。
“咦?”
老太君见了这簪,惊讶道:“这簪子乃是灵儿与小柔的定亲信物,怎在仙长手中?”
听得这话,陆玄心中一动,又问了几句,才知碧云簪原是王友直留下,一时不由也叹因果循环之奇妙,却不再多说。
……
说是有师徒缘分,陆玄却也不急着与贾静点明,一个还要观察,二来他成道机缘已得,如今正是筑炼金丹之际,暂时不好分心。
于是离开贾府,只往参上山去,回到了那一处灵池福地之中。
所谓成道之机,并非是得了坎离玉圭之后,以宝物强登境界。
修行境界,不是法力,本身需心到意到,境界方能突破。
事实上陆玄参悟《太上广法妙经》二十多年,又有严白凤指点,自身也曾历经九嶷鼎混元大炼,有过肉身、神魂、法力三元合一的体悟,境界本已不差。
步入还丹,所缺只是一点灵机。
常人筑炼金丹,实际也是如此,或许所需与陆玄不同,并非什么坎离二气作引,但也相差不离。
有的修士,或许只是云游俗世,见到了一桩小小变故,便能生领悟,即顿悟灵机,步入还丹之境。
此类之修,不在少数。
例如徐烟霞,听闻早年便是去了一趟云鼎山拜访,见山川灵秀,自有龙虎气象,于是悟透一点灵机,在云鼎山上成就金丹功果。
而且陆玄离山之时,还曾听过严白凤提点,说是有一位道门前辈,在还丹门槛待了数十年,一日见得一名流浪孩童,忽然福至心灵,将女孩收养,待得养女成家生子之后,金丹倏忽即成。
甚至云鼎山一脉,听闻还有一位修士,不喜山外世界,只在山中修行,资源堆积,自然而然就成了还丹修士,水到渠成,更是教人不好理解。
是以世间修行,各人不同,道途自然也不一样,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各人有各人的需求。
正是有过这些了解,陆玄得见坎离玉圭,见得坎离二气炼法,灵机相应,心有了悟,才生道成之念。
……
灵池福地之中,陆玄也不施手布置,只细心钻研那坎离玉圭之中二气炼法,结合自身所修《太上广法妙经》,渐入佳境。
坎离二气乃是神通手段,好比元磁神光。
不过陆玄在意却非这神通变化,而是二气衍化之下,种种应和自身修行的阴阳道理。
《太上广法妙经》,又曰《祖师说紫极玄天玉虚师相金阙化身广法妙经》。
此法得自峨眉金书玉字,只观其名,便知怕是道祖所出,内蕴无上修行道理,直指紫府仙真之道。
即便陆玄二十年参悟,所得也不过浅薄之言,尚不到本经万一。
坎离二气阴阳变化的道理,自然也在其中。
只是道理虽然在那里,但是让陆玄自己去参悟,却不知耗费多少时间只怕也不能有所得。
而如今得了这一部‘坎离二气’,即生明悟。
或者说陆玄自得了《太上广法妙经》之后,其实还丹机缘已有,只是自身了悟不得。
这坎离二气则是一个引子,点破了其中玄妙,窥破了还丹道理,如今一炼,自然能够水到渠成。
于是乎,随着陆玄对坎离二气的参悟,便在灵池福地静坐七七四十九日。
这一日,福地之中也不见什么异像,只见陆玄坐在一处灵秀山峰之上,身周云霞卷裹,皂纛旗、落魄钟、龟蛇剑、坎离圭于其中沉浮。
倏忽间,陆玄周身云霞蒸腾,分化龙虎阴阳,卷裹法器,似化一口宝鼎。
而陆玄整个人,便处身于这一口宝鼎之中,一如鼎中丹丸。
不多时,肉身金玉之光显现,即有坎离二气,水火二气,龟蛇真形,黄白二气,玄素二气,洗练肉躯。
杂合之下,肉身不见,整个龙虎宝鼎之中,仿佛只剩一团金玉之液。
也不知过了多久,种种变化俱消,龙虎宝鼎亦化玄元一气,融入陆玄肉身之内。
正这时,但见陆玄金玉童子身躯,灵光盈盈,倏忽睁眼。
却正是:
金书玉字悟宝经,祖师说法妙道成。
即遇坎离龙虎现,云霞蒸鼎筑玄元。
【还有,然后大家出行多多注意身体,记得带口罩,我明天回家,如果赶不及可能会请假】
二百七十三、遁法
金丹一成,修士到了这个地步,算是真正的蜕凡了。
事实上陆玄步入餐霞之境的时候,因烛龙以太阳真火借九嶷鼎之力筑炼元胎,与寻常修士的餐霞之境便是不同。
如今金丹成就,法力得证玄元,算是更进一步。
蜕凡之后,不拘是法力还是肉身,与金丹之前已是天壤之别。
所谓‘其神自通,法力可敌飞剑’并非虚言,也即是还丹修士运炼法力,术法随手使来,便好比神通一般。
此外还丹修士,精气神混元如一,类似落魄钟这等异术,除非炼至精处,否则轻易也难伤害。
飞遁之上,更不必多提,腾云驾雾不过等闲,如有遁法在身,万里路途不过等闲,也不再是夸大了。
步入还丹,还有种种好处,容待陆玄日后仔细参悟。
此处却不细究。
……
说来陆玄成就还丹,喜悦自然是有的,不过却没有想象之中的那种波动,水到渠成的感觉,仿佛本来就该如此,自然也就少了几分惊喜。
不过这是好事,说明是自家境界到了,根基稳固,其实也是值得高兴的。
步入还丹之后,陆玄自身法器也随同真气演变而得到了一次洗练,与自身更为相合,威力也添几分。
只是日后还需仔细祭炼,才能将这一干法器完全与自身真气合炼,更添玄妙。
所谓修行,松紧相合,境界提升之后,对于阴阳变化道理领悟更上一层的陆玄,此时更是对此明白,是以也并未急着祭炼自家法器,而是在灵池福地之中闲游了起来。
这是他成就还丹之地,缘法颇深,尤其这等福地,若非机缘所致,实在难得,他也准备将这地方当成自家道场。
哀牢洞天虽好,到底是师父的道场,日后境界愈高,对于道场讲究也就愈多,常年在哀牢洞天之中修行,多多少少会受到自家师父气机牵引,对修行也是有着不小的影响。
还丹之前,自身修行尚未成体系,如今金丹铸就,算是真正入了道途,也该为后来做考虑了。
甚至日后若是陆玄日后有望成就仙真道果,说不得能将这灵池福地演化为一方洞天,反哺天地,还能积累外功。
不管何种考虑,对于修行都是有好处的。
而且《太上广法妙经》修行,本就与广法有关,日后少不了收几个门人弟子,自家有个道场,也好教导弟子修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