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问道峨眉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里渔舟

    陈止的有人也是善心之人,自家逃得性命,自




一百八十一、白元县
    对于此事,陆玄也不见怪。

    人性本就如此,善事也并非那么好做的。

    当然,也不能就此否定陈止与蕙娘夫妇救治百姓的善行。

    “定静如何说的”

    陆玄问道。

    定静既然去解决事情了,想来已有所得,但贪婪之人逐利,只怕定静就是去了,也难解决事情,她年纪也小,见闻或许还不如陈止与蕙娘,如何能解决这等事情

    “定静师父去探消息去了,看看是谁在背后主事,也好解决。”

    陈止道。

    听得这话,陆玄微微点头,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门路。

    稍作沉吟,他也没有再多问,即便想要帮忙,也得等定静先回来再说。

    ……

    陈止做了举人之后,家中渐富裕起来,宅院也翻修过,不差陆玄一间住房。

    在陈家呆了两日之后,定静回转。

    得见陆玄,定静也是有些惊讶,不过她现在也不是当年那个有些怕生的小女孩了,不忘见礼。

    “陆前辈。”

    “我听陈止说了那白元县之事,可有所得”

    定静道:“此事已经解决了,倒是那顽疾根源,似乎并不寻常病症,或是与修者有关,只是晚辈多番探查,寻不得根源,我已准备回山向师父请教。”

    陆玄略有几分惊讶,看来这十数年来,定静也并非一直在山上清修,不然这等事情,也不是寻常人能解决的。

    不过既然解决,他也没必要多问。

    至于那顽疾之事……

    “你回山去问问月云道友也好,我先去那白元县看看情况,是否能有所得。”

    既知此事有古怪,陆玄也没有袖手旁观之意。

    定静自无意见。

    不过陆玄转念,又想起了一件事情来,不由问道:“蕙娘情况似乎有些不对,不知你可有了解”

    “蕙娘是晚辈好友,她的情况我有所了解,她所得传承有些不同寻常,炼得元胎十分勉强,为与陈居士在一起,强行化得人身罢了,如今寿数将至,全靠月露泉水月华灵气维持罢了,至多也就剩三五年的活头了。”

    “此事我也曾劝过她,可惜是她自己做的选择,旁人也难多管。”

    看来自己并没看错。

    只是正如定静所说,这是蕙娘自己做的选择。

    摇了摇头,陆玄终究不再多说,转而从剑匣之中取出了两枚甲子年份的朱果,交给了定静道:“小狐儿也算与我有缘,这两枚朱果俱是甲子年份,你与小狐儿各分一枚,这一枚朱果想也能对她有所帮助,我便不见她了,先去那白元县,如是月云道友那里有什么消息,你再来白元县寻我便是。”

    言罢,不等定静多问,直接离开了陈家。

    ……

    白元县。

    陆玄来到这县城之中,不时还能听到关于那顽疾的消息。

    这顽疾被白元县之人称作是‘巫俎’。

    大抵都觉得与鬼神相关,所以医者难治。

    当然,因为陈止与他那位友人的善举,患此顽疾之人已经没有多少了。

    大多都在月露泉水的帮助下,恢复了正常。

    不过根源不得解决,终究治标不治本,显然白元县中百姓,对此也有忧虑,虽然有了治疗之法,还是有着莫大的风险。

    一谈此症,都有些畏惧。

    定静来到白元县时,除了处理陈止弄出来的麻烦之外,得见这‘巫俎’之症的古怪,还做了一番探寻,虽然没有发现根源所在,不过也找到了一些线索。

    这‘巫俎’之症大致起于何时,最先得了这病症的人又是谁。

    这些消息并不难知道。

    这‘巫俎’之症,对于之前的白元县来说,可以说是绝症,尤其来历不明,官府方面自然也关注,也就有着不少的记载。

    按着定静得到的消息,这‘巫俎’之症到底起于何时,没人知道,但在白元县中开始有人染上这病,应该是三年前。

    而第一个患上这病症的人,也早就亡故了。



一百八十二、风水
    “九月十五日,林生邀我同往雉陵……”

    “……雉陵人同姓者讳元,林生好友,言有胜境一方,漫山山茶,人世难见,遂同往……”

    “……误入一园中,系前朝之民,世居于此。主人好客,美人丝竹相待……”

    “……愉……家中有事,不能久留,未知何时能再同往……”

    这是宅院主人李寄,也就是那位死与‘巫俎’之症的人所书。

    文章内容大抵说的就是李寄和友人去了一个叫雉陵的地方,得到雉陵人李元的推荐,去一处山野之中赏山茶花,意外来到了一处园中,被好客的主人家留下招待。

    主人家是前朝遗民,世居于此。热情好客,用美人舞乐好生招待,李寄和朋友们在那里住了一夜,李寄因为有事,与朋友告别,先行离开,回到家中之后,还希望有机会能够再去拜访……云云。

    李寄此人,死与九月末,这是他最后一次离开白元县,除非白元县本身就有古怪,或是他自家宅院有什么不寻常之处,不然他染上的‘巫俎’之症,极大可能便是在这个所谓的雉陵。

    只是对于滇南之地,陆玄了解不多,所以也不知道雉陵是在什么地方。

    还需要询问他人之后,才能有所得。

    他也不急着离开,在书房搜索一番,确认没有其它留书与‘巫俎’之症有关。在李家宅院四处走了走之后,也没有看到古怪之处后,才离开了李家,随即寻人问了问雉陵之事。

    问了白元县百姓,确实有这么一个地方,是一处偏僻的小县城,前朝时候还是一处古城,不过后来因为战乱,衰败了下去,现在已经没什么热闹了。

    雉陵县人极少,也较为贫困。

    至于雉陵是否也有类似的‘巫俎’之症出现,陆玄问过之后,白元县的百姓们都说没有听闻。

    这‘巫俎’之症,也就是白元县周遭才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没有人去想这病症的根源是否来自别处,白元县百姓们都认为是自家县城的原因。

    甚至因此,还有不少白元县的富户举家搬离,虽然无奈,但为性命,也不得不如此。

    于是连带着白元县这两三年也开始衰败了,直到陈止等人拿出月露泉水来,才有所改善。

    只是白元县百姓畏病如虎,即便有治病的药,能够不得病谁愿意得病呢,所以也没有多少人愿意搬回来。

    以至于现在白元县还是元气难复。

    当然,这与陆玄关系不大,他只是想知道此症起源何处。

    如能解决,也算是造福一方,积累外功。

    既然得了线索,陆玄也没在白元县久留,与那老者托过消息,告诉他定静若是来寻,只说自家去了雉陵,随即便离开了白元县。

    ……

    雉陵说是偏僻,也算不得多么偏僻,本身处于青蛉河旁,交通还算发达。

    只是因为早年战乱缘故,元气消耗,所以不得发展罢了。

    又因为滇南之地,比较混乱,即便安平时节,也很难恢复以前繁华,更别说现在正是战乱之时,极难起势。

    只能勉强维持。

    陆玄来到雉陵县,眼中所见,确实极为冷清,全然不比别处。

    街道之上,就是玩耍的孩童都极为少见。

    陆玄不是来看这雉陵县是否繁华的,只想知道关于‘巫俎’之症的事情,询问过人后,雉陵县确实没有这种病症存在。

    陆玄心中略有几分不解,按着李寄所说,不说他的朋友林生,只说与他随行的,就有雉陵县的李元,如是他们所去之地有古怪,怎么也不该只有李寄一人得了这病才对。

    疑惑之下,陆玄四方询问,雉陵县是否有李元此人。

    李寄是读书人,本身也是富户,能与他相交的,怎么也该是个文人,雉陵县巴掌之地



一百八十三、庄园
    想到此处,陆玄心中生出了一些心思。

    驾驭龟蛇剑扶摇而上。

    寻得一处山谷,这才按下剑光。

    谷中随行不多远,就见一方洞口,幽深异常,冷风呼呼,不知通往何处。

    洞口狭窄,仅能容一人通过。

    陆玄已有几分猜测,念头转动之间,收去龟蛇剑,行入其中。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果见一处庄园,占地颇广,周遭桑田美竹,应有尽有,仿佛暖春,与外界寒冬天气大不一样。

    庄园不见喧闹,一眼望去,能见庄户劳作,一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之景。

    得见此景,陆玄已经确定此地便是李寄等人所到庄园,也知晓此地当有古怪。

    虽不能确定李寄就是在此地感染的‘巫俎’之症,但也有极大可能。

    陆玄这外客来访,没一会儿便有人来迎。

    来者是一名中年男子,男子衣着华贵,气度不凡,不似寻常出身。

    “贵客来访,有失远迎,鄙人刘志,添为此地主人,未请教道长尊讳。”

    男子善笑,礼数俱备。

    “上陆下玄,云游之人,搅扰了。”

    虽知此地有古怪,但陆玄也未失礼。

    “原是陆道长,还请庄上一叙。”

    得入庄中,美婢仆妇不少,能见热闹。

    琢磨一路见闻,多有古怪之处,陆玄眼中,也能看出此地之人没有半点生人气息,于是道:“贫道有一好友,姓李名元,早年曾来庄上拜访,只是不见回返,李居士家中父母妻儿思念非常,才托贫道来寻,终至贵庄,敢问刘庄主,可知我这有人去向”

    刘志闻言,略作沉吟,随后道:“道长是有道高人,想也知晓我处本质,多得我不好说,请随我来。”

    遂将陆玄引至一处院中,就见园中有三两文士,把酒作乐,更有美人相陪。

    “道长且看,李生便在其中。”

    陆玄虽不曾见过李元模样,但根据旁人描述,大抵能分辨出来,果然就是那三两文士之中的一人。

    但见这李元快活非常,不像离家许久之人。

    “刘庄主之地,与凡人而言,并非善地,何故久留彼辈岂非害人之举我观庄主直言不讳,也非恶魔之辈,敢问其中缘由。”

    刘志苦笑道:“道长慧眼,当知我等并非生人,我等俱是前朝之民,世居于此,介于生死之间,不得自由,这本也无妨,只是此地若有生人进入,复而离去,必不得好死,或许还生祸事,无奈只得以美婢佳肴长留误入之人。”

    “但留日久,便不能离,恍惚生之,于是才有道长所见。我这庄上,除却李生等人,还有误入者数人,俱是如此。”

    “早年有白元人李寄者,过夜而走,强留不得,想是难得善果,只是不知是否牵累旁人。”

    陆玄闻言皱眉,他是俗人,此番虽为‘巫俎’之事而来,当然还是得先注重自家安危。

    刘志似乎明白陆玄心思,忙道:“道长非凡之人,除非久留于此,否则此地气机难以侵染,倒不受影响。”

    陆玄这才点头,又道:“为何不封去入口”

    “我等俱是被拘于此,脱离不得,何谈封闭早年倒有与道长一般的神仙之辈来访,招待一番过后,我也求他将入口封去,只是不知为何,这几年又有人误入此地,也是教人无奈。”

    陆玄听了这话,才知这其中还有如此因果。

    念头一转,陆玄又看了院中李元等人一眼,道:“我观彼辈也非生人,这却又是何故”

    “但入此地,必受同化,若非本地生人,不过十数年,必然灰灰去了,李生等人如今也与我等一般,脱离不得了,只能待死。彼辈与我等唯一不同的,就是我等求死不得,世代不得自由,



一百八十四、老黄
    落魄钟。

    陆玄听到这名字的时候,脑中关联有二。

    他步入玄光之后,神思愈发清明,凡有关联,便有所想。

    前世记忆自在其中。

    落魄钟其名,大名鼎鼎,自然有印象。

    不过此钟当与前世无关。

    他所想的,是老黄出身的落魄山。

    说来老黄炼得飞剑之后,便离开浔阳,不知有没有回落魄山,到可以拜访一二。

    顺便问询落魄山中,是否有焦姓修士存在。

    如此想着,陆玄暂将这念头放在脑后,来到了雉陵县城。

    寻得李元家中,将李元玉佩交给了家人,只推说李元得神灵感召,身离俗世,所以不得回返,更多却不言表。

    李元家人本身对李元生死也不报多少希望,心中大抵也明白此去三载,想来难有好结果。
1...5657585960...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