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再续雄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冬天里的瓜
以汉朝这个时代如此少的人口,在甘肃地区推行玉米规模化种植,这地方粮食恐怕要泛滥成灾的。
王嵩的三万多军队与先零羌军民一起,先是开垦了三十多万亩地种玉米,后又开垦了三十万亩种土豆。然后,王嵩又发动军队去各地收集用牛羊马的粪便用于施肥,教会羌人除草,捉虫,驱赶野兔,野猪等食草动物。
王嵩生长于农村,年轻的时候很苦,从还是小屁孩开始,就整天跟父母在地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后来上学了,几乎每天上学前和放学后都要在地里劳作,除此之外,那时候山村里的学校还有农忙假,每到农忙的时候,学校里会放假,让学生们回家帮忙干农活。因此,在种植玉米土豆方面,王嵩可是一把好手。
在王嵩的亲自指导下,通过两个月的精耕细作下来,土豆和玉米都长势喜人,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地和土豆地,让王嵩特别的有成就感。
成公英在先零羌的部落聚住地,开了二十个学堂,二百多识字的汉人士兵及从各地赶到的识字的儒生,在先零羌的部落,开从事着汉语的文化教育,对部落中的孩子进行免费教育,并给予粮食补助。
此时正值青黄不接,对于缺粮的羌人来说,粮食补助比什么都重要,就连部落中的大人,也经常溜进学堂来听课,以获取每天的口粮。
王嵩乘机在羌人中推出文化考核制变,只要考核及格,就可以担任郡县的基层官员。以前的官员都是汉人,现在只要有文化,羌人一样可以做官。这对羌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如此这般,在羌人中掀起了读书学习的热朝。
学堂里教学用的教材,也充分考虑到了羌人汉化的伟大事业。
王嵩亲自参与了教材内容的编写,在教材中重点强调羌族是炎帝的后离裔,并在其中杜撰了后世颇具争议的羌族祖先历史。
关于羌族是否炎帝后人,后世争议颇多,众说纷纭。
但王嵩为了汉化羌人,直接杜撰了很多羌族祖先是炎帝的故事,还瞎编了许多关于羌汉祖们先共同对抗洪荒猛兽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以增强两种民族的之间的认同感,便于更好地融合。
在汉朝这个时代,汉族被认为是最高贵的民族,有机会加入汉族那是所有胡人的梦想。
现在这个当朝大将军找出了许多“故事”,言之凿凿地说羌族其实就是汉族流落在蛮荒之地的亲兄弟,让无数羌族男女为之兴奋得彻夜难眠。
为了达到特殊的效果,王嵩在一次羌汉的集会上发表公开演讲,演讲的话题就是:《回家吧,兄弟!》
化身希特勒的王嵩,在演讲中挥舞着双手,非常煽情地说道:
“羌人兄弟姐妹们,汉人兄弟姐妹们,今天,我站在这里,站在这块我们共同的祖先开发出的这片土地上,我感到非常的惭愧!这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在这片上地上,每一寸土地,都埋葬过我们在兄弟残杀中惨死的兄弟,有羌人的,也有汉人的!
每一寸土地,都流淌过我们兄弟的鲜血,有羌人的,也有汉人的!
那野草如此茂盛,那原野上的鲜花如此美丽,是因为我们兄弟之争的鲜血浇
第206章 钻林子正常,玉米地亦然
为了加快民族的融合,贾诩向王嵩献计设立“羌汉通婚奖”。凡是羌汉通婚者,不论谁嫁谁娶,一律免税八年。这个政策一颁布,王嵩军中将士就被羌女们盯上了。
而周边的汉人,冲着免税八年这条特大优惠,也纷纷赶到羌人部落,男的娶羌人为妻,女的嫁羌人为夫。
让王嵩始料不及的是,这一政策的影响力过于强大,导致了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拆散了无数原本美好的家庭。很多原本幸福的汉人家庭或羌人家庭,为了免税,纷纷离婚再娶,使孩孑的抚养和老人的照顾变成了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王嵩不得不招集官员们开会,讨论关于羌人和汉人家庭离婚再娶的问题。
毒士贾诩主张同样免税八年,在短期内打乱所有的社会秩序,达到彻底融合羌汉的目的。
这种只求结果不择手段的“毒士”行为,遭到了成公英的强烈反对,因为这可能导致大多数家庭被拆散的严重社会问题。最后王嵩决定将离婚再娶的羌汉婚姻的免税改成了三年。不过,虽然只是三年免税,仍然造成了不少家庭因此而离异。
对于贫困的大西北百姓来说,在这么大的诱惑之下都不能破碎的家庭,肯定是真爱!
……
在玉米快要成熟的时候,王嵩用羌人最隆重的礼节,将格丽莎娶回了自己帐中。然后给蔡琰写了一封信,解释汉羌联姻的重要性。贤惠的蔡琰表示理解,并派人给格丽莎送来了很多礼物。
收获的季节越来越近,看着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和土豆地,羌族百姓的心里乐开了花,几乎每天都会人来问王嵩还要多久才能收获。
终于等到一天,王嵩让参赫隶召集所有能召集到的羌人百姓,举行了隆重的秋收仪式,在举办了一场对鬼神和祖先的敬畏活动之后,王嵩下令全体军民开始掰玉米!
一担一担的玉米挑回来,堆在营地前,很快堆成了几座山,究竟有多少玉米,王嵩也说不清。找了块大约一亩的玉米地统计了一下,收了800多斤玉米(后世甘肃玉米亩产在1200斤左右),这样算下来,三十万亩地可收玉米2.4亿斤,换成吨就是12万吨玉米!
收了十来天,终于将玉米收完了,王嵩安排人将玉米棒子放在地上晒干,脱粒然后入库待分配。
接下来便是收土豆,土豆的产量比玉米更高,亩产达到了1000多斤(后世甘肃土豆亩产在1500斤以上)。三十万亩土豆,总产量在3亿多斤,换成吨就是15万吨。
这么多粮食,如果平均分给三十万羌人的话,每人可分1800斤,按每天每人吃4斤,可吃450天(这时代的人比较能吃)。
王米杆子和土豆茎叶也不能浪费了,都是很好的伺料。羌人们将这些玉米杆和土豆茎叶切碎晒干,用来做为牲口们过冬的伺料。
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羌汉军民的脸上,尤其是这些淳朴的羌人百姓们,千百年来,祖祖辈辈,从没想到过自己会收获如此多的粮食。以前年年饿肚子,现在粮食吃不完,从此更坚定了要跟着王嵩做汉人的决心。
除了着汉服,说汉话,甚至有很多人开始主动提出要改汉姓。
参赫隶屁颠屁颠跑过来找王嵩,想要跟王嵩一样也姓王,被王嵩一句话堵了回去:“你要姓王,那你妹妹也姓王,我跟你妹妹同姓成亲不太好吧。”
贾诩则说:“王姓是一个特殊的姓,因为王姓“王”与帝王的“王”是同一个字,非特殊情况是很少有人被赐姓王的。”
&n
第207章 羌女猛如虎,减员三千五
“呃,偶尔,偶尔,主公你听我说,既然只有三千多羌女,就让她们来认人好了。”贾诩道。
王嵩一想,觉得也是个办法,便下令让羌女们来认人,并规定每人只能认一个,不许认多的。
闹腾了半天,三千五百多个士兵被挑了出来,有心中暗喜的,有兴高彩烈的,有唉声叹气的,有抱怨可能是要替别人养孩子的……,但不管怎么说,事情总有了一个结果。
王嵩下令让这三千五百多名将士做为成公英的护卫,继续留在先零羌。然后带上美女刘丽莎和其它的亲卫军,起程返回长安。
……
王嵩带着少了近四千人的军队回到长安,让荀彧和戏志才等人都吃了一惊,减员这么严重,还以为王嵩遇上了一场恶仗。
直到王嵩解释有些人因钻玉米地有了牵挂而留在陇西支援羌族汉化大业,荀彧等人方才释然。纷纷赞叹王嵩仅用半年时间取得的治羌业绩,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过,王嵩并没有如其它人这么乐观。
任何一件事情的改变,都会触动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王嵩做的是惠及羌民百姓的事情,但是羌人中的贵族未必会对此表示拥护。
尤其是,大西北实在是太广褒无垠了,王嵩所建的所谓经济特区,不过是先零羌的一个分部而已。对广褒的大西北地区来说,分量实在是太轻。
因此,王嵩料定羌人贵族还会有一次必然的反扑,或者说是,羌人贵族临死前必然要回光反照一下。
为此,王嵩下令凉州驻军随时保持警惕,准备迎接西北征羌的最后一战。同时也命外情局介入其中,密切关注各地羌族首领及贵族的动向。
……
回家之后,王嵩将刘丽莎介绍给几位妻妾,又与儿子女儿们打打闹闹了一番,才回大将军处理正事。
由于现在地盘也才只有四州之地,而手下却人才济济,需要王嵩处理的事情并不是很多。比较紧急的事情,莫过于召见等了二个多月的袁绍使者辛毗了。
辛毗见到王嵩,先拍了一通马屁道:“尝闻大将军行仁政,善治民,总以为传言不实。不过此次因待大将军班师,毗在长安闲居二月有余,才知所言非虚啊。”
王嵩回答道:“关中历经董卓之乱和李郭之乱,百姓流离失所,唯有与民休养生息,方能逐步发展起来。我倒是挺羡慕袁本初,凭四世三公之名,便能获得无数资助啊。
听说袁本初得了幽州,拥兵五十余万,不知接下来有何打算“
“我家主公代天讨伐叛逆公孙瓒,幸不辱命。听说大将军讨灭凉州叛逆韩遂,特来道贺。”
辛毗为了把握谈判的主动权,不愿先提联盟的事。
王嵩理解辛毗的想法,不过,王嵩不想说太多口水话浪费时间,便开口道:“徐州吕布,先是杀死逆贼董卓,后又讨伐伪帝袁术,功在千秋社稷,此必留名青史之事,然而却无端被曹操攻杀,不知袁公有何看法”
辛毗顺势说道:“曹操专横,挟天子以令诸侯,与董卓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家主公夙夜忧叹,恨不能救天子于水火。然曹操手握兖、豫、徐、及扬州部分富庶之地,实力强大。纵然我主公对曹操不满,也对其无可奈何。
所以我主公希望与大将军修好,共同面对曹操。不知大将军意下如何”
王嵩想了一下道:“此事非同小可,今日天色已晚,改日再谈如何”
&n
第208章 谋贸易之战,收陈宫臧霸
荀攸也表示赞同道:“我们可以乘他们战乱收容难民,发展自身。待收取益州之后,我们才适合去考虑征战中原之事。
不战则已,战则胜之,胜则居之,强过你来我往,相互攻伐。”
王嵩道:“文若、公达和奉孝之言,我深表赞同。当前的阶段性战略方案,便以休养生息为主,隐藏实力,同时示好于袁曹二人,以便待时而动。”
翌日,辛毗再来拜见王嵩,王嵩对辛毗道:“我方连年征战,军心思定,民心思安,不愿与任何一方结盟而使我方再陷于战火之中,但彼此可暗中结好,互为奥援。”
辛毗仍不放心道:“五年停战公约马上快要到期,是否可以续签五年”
王嵩欣然答应:“固所愿也,除此之外,双方还可签订一些商业方面的协议,不禁商旅,取消边境关税,以利于互通有无,你看如何”
辛毗心中稍安,虽然不能结成盟约,但能再停战五年,足够袁绍打败曹操了。
而且不禁商旅,取消边界关税,也意味着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可以采购到并州的钢制鱼鳞甲及钢制兵器,这些都在以后可以慢慢去谈。
待辛毗告辞之后,张飞问王嵩道:“主公为何要与袁绍签订通商协议,万一并州的钢铁武器流入袁绍军中,是不是提高了袁军的战力“
王嵩转向戏志才道:“志才你可明白其中之妙,不妨跟大家说一下。”
“遵主公命!主公所说不禁商旅的后一句是,取消边界关税,这才是重点。
这是主公要与袁绍打贸易战啊。
主公也曾经在跟我们授课时说过,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的事情,当与某诸侯贸易销售的商品总值销出大于购入时,叫做顺差,反之叫逆差。通常是顺差越大,对我们越有利。
如果双方取消边界关税,我们就可以向冀幽两州倾销大量的肥皂、烈酒、食盐、白纸、手工品等非战略性商品,换取金银和粮食等战略性商品。增强我方的财富和战争潜力而减少对方的财富和战争潜力。
至于前一句“不禁商旅,只是民间商旅,钢制武器铠甲连弩等物资,在我方都是官营,纵是有价,也是不可随意出售,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主公英明,这一个商业协定,便胜过十万大军,无战胜有战啊,如果没猜错,恐怕主公也会与曹操签订同样的商业协定吧”
王嵩哈哈大笑道:“知我者,志才也!是故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众人尽皆拜服,齐呼:“主公英明。”
王嵩令荀攸与辛毗签订五年停战公约和商业协议。然后下令田丰和程昱扩大肥皂,烈酒,造纸,印刷的生产规模,为即将到来的自由贸易备货。
在送走辛毗的第三天,王嵩正在与幕僚们讨论一些战略的细节方案,亲兵来报有客来访。
王嵩问道:“来者何人”
亲兵道:“来人说不便告知身份,只说主公一定会接见他。”
王嵩又问:“来人长相如何“
亲兵道:“一个很有精神的老汉,两个很强壮的中年大汉。老汉说,他来自徐州。”
“徐州莫非是他“王嵩一楞,猛然想起传言中在下邳被掩死的一个人来,连忙命亲卫带人去书房,而自己则先去书房等待。
少倾,亲卫引三人至,当先一人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身后两人则是两位壮汉。
王嵩不待三人行李,便走上前去,拉着老者道:“先生莫非就是传说中已葬身鱼腹的陈宫陈公台”
第209章 平衡袁与曹,敲打锦马超,
陈群道:“如今主公与袁绍和王嵩这三强之间,袁绍与主公交恶已成必然,如果王嵩再与袁绍合伙,一起瓜分主公的领地,则主公危矣。为今之计,当尽快安排人去长安,尽量安抚王嵩,让其两不相帮。若能结成盟约,那就再好不过。“
曹操想了一下,决定派董昭出访长安,先安抚王嵩,再探探王嵩的语气看能否给盟共同对付袁绍。
董昭来到长安,毫不例外地,又带来了嘉奖的圣旨,这就是手握天子玉玺的好处。
朝政的圣旨,用了很多华丽的词藻,赞美王嵩收服凉州,诛杀叛逆的功绩,承认王嵩对张既等官员的任命。然后又代表朝廷,给王嵩赏赐了大量的金银财物。
然后,董昭对道:“公孙瓒是朝廷任命的镇北将军和幽州牧,如今却被袁绍无故杀害,不知大将军如何看待此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