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关于军队改制,李阳交给了蒙恬来主导。
这可让蒙恬有些意外,他没有想到,李阳居然会把军队改制,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
这更让他感叹当初李信老将军的目光如炬,和先见之明。只有支持新政,方才可以和李斯一样,重新得到重用。
如今看来,果不其然,军队改制,不是最好的证明。
蒙恬心中感动,自然是全心全力的实施着军队的改革建设。
在李阳的建议下,大秦划分成了四个大军区,东北军区、西南军区、咸阳卫戍军区、东南军区。
这四个大军区,唯有西南军区是新设的防区,将原骊山军团,调到了巴蜀一带,防卫西北月氏,西南的羌,和更西方的乌孙,楼兰等十数国。当然,西南军区,在军制改革完成之后,肯定是要往西开疆扩土的,这也是李阳设立西南军区,将骊山军团调入巴蜀的一大原因。
而其它几个军区,多是卫戍之责,除了东南军区的岭南军团,他们将来肯定是要完全对云南、贵州的统一的。
而在军队的编制上,则是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百人为队,十队为营,三营为一团,设团长,三团为一旅,设旅长,三旅为一师,设师长,三师为一军团,设军长。而二至四个军团,则设军区大司令。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相对应的军衔军官及将官。
新的军制下,大秦一共有三位上将,李阳、蒙恬、任嚣。中将五人:韩信、王离、李由、章邯、涉间。少将:周勃、苏角、赵佗……等若干人。
东北军区大司令是王离,西南军区大司令是涉间,咸阳卫戍军区大司令是周勃,东南军区大司令是任嚣。这四大军司的大司令,四年一次换防,防止坐大。
除此之外,朝廷还增设了军机处,管理军队调动权,即军令权,军事规划权,相当于总参谋部,由皇帝直接任命的三位军机大臣管理。同时,兵部,则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相当于后世的国防部。
同时,还设立了一所军事太学院,就是所谓的军校,负责军官的培训。李阳任第一任院长,蒙恬、韩信为副院长。
军队改革还有一大特殊之处,那就是除了原有的步兵、骑兵两个兵种之外,还增设了海军军种。
而民政这块,主要是保障均分下去的田地,都能得到耕种,各地做好防洪、防虫等灾害,保证今年的粮食大丰收。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商业和制造业,朝廷不仅要废除针对商业的重税,而且还鼓励商人开办各种作坊,甚至朝廷还对那些开办作坊,促进了就业的商人予以奖励!
教育方面,则是全面推行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知识水平,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增加民族凝聚力,此事主要由教育部来主导。
而文化部,因为去年土改,文化部对全国进行了标语、口号等宣传,所以在此基础上,李阳指示文化部,成立了“大秦公报”。
这个机关,放在后世,其实就是人民日报,就是新闻联播类似的国家级媒体。主要就是发行朝廷各种政事、以及将要施行的新政措施,当然,还可以发行各种秦国大事、新鲜事,概括来讲,就是新闻。
李阳成立“大秦公报”这样一家新闻媒体,其实也是为了让百姓知道朝廷在干什么,朝廷为了国家,在努力些什么,以此来达到天下百姓对国家的凝聚力。
同时,“大秦公报”又反过来促使朝廷,制定各种方针、战略和措施时,不得不去考虑百姓的利益,以此获得民心。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作用,就是让地方行省、郡县的官员,得到了一个监督。因为朝廷的政策,百姓都能通过“大秦公报”知晓,而地方官署若阳奉阴违,势必就会引起群愤。
当然,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科学,让科学技术得到进步,让整个秦国有一个良好的发明创造的氛围,李阳还成立了一个工程院。
将将作府里的一大批顶尖匠人、能人,数学人才、技术人才,通通吸入到工程院。
而已经完成了土改的土改司张苍,这位数学家则任大秦第一任工程院院长,李阳为名誉院长,何章为副院长。
为了使工程院的地位尊贵,受人尊敬,李阳还在工程院置设官名:院士、博士、学士、院生,四级。其实,对应的就是后世的院士、博士、硕士、研究生。
总之,大秦在这新的一年,才真的开始全面推行新政,整个大秦一片新年新气象!
就在大秦全面推行新政之时,农历二月初,大秦又迎来了一件大喜事。
那就是……徐福出使美洲回国了。
而且,与他一同回来的,还有殷商国的使臣……
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福归国
徐福的回国,对于大秦来说,可是意义深远。
要知道,他此次出海回国,可是不同往日。之前,他出海的性质是航海、探险,而这次他出海前往美洲,可是作为大秦帝国的外交使臣去的,代表着大秦的邦交之职去的。
所以,此次他出使而归,必将带来少昊之国的邦交结果。
不过,根据少昊之国的使臣一同来秦,便可见徐福的此次出使,结果多半是成功的。
而且,少昊之国派使臣前来,这更是一件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情。
一个华夏民族建立的城邦国家,身处遥远的海外,离开故土千余年,如今派使回到华夏的故土,这不仅对秦国来说是一件极具荣耀的事情,而且对整个华夏民族来说都是非常的具有意义。
李阳得知此事,立即便向秦始皇禀告。
嬴政也是大为惊喜,如果能将远在海外的少昊之国并入大秦,那大秦的疆域就不再局限于这片大陆,而是伸向了外面更遥远的世界……
它带来的影响和意义,绝不仅仅只是增加了多少疆土这么简单,而是代表着大秦帝国的名字和势力范围,穿越了大洋,触及到了从古至今,任何君王都不曾听闻过的新世界。
想到这里,嬴政都感到激动和兴奋。
对于经常将自己的功绩与三皇五帝相比的嬴政来说,虽说自己统一了六国,还自称始皇帝,如今的疆域也早已盖过了商、周。但是,他心里却也清楚,仅仅只是靠统一六国的功绩,靠扩大的疆域,其实是很难与三皇五帝相比的,甚至相提并论都不没资格。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三皇五帝对于华夏是功不可没的,三皇是华夏民族的祖先,创造了华夏人族,其功岂是开疆可盖过乎?而五帝,开创了上古华夏民族的文明,这功亦不是开疆可盖之。
所以,虽然自己完成了天下第一次大一统,功劳甚伟,但其实依旧无**过三皇五帝。
不过,如果能替华夏,开创一片新的世界、新的大陆,在新的大陆开创华夏文明,那么自己的功劳就真的可比五帝了。
想到这里,嬴政脸色潮红,赶紧问道:“李阳,你说少昊之国此次派使随徐福一同前来,会不会是答应了一国两制,特意前来认祖归宗的?”
李阳自然明白嬴政这货心里想的是什么,惋然一笑:“答应一国两制,估计可能性不大,不过此次他们既然派使者来了,便肯定是愿意认祖的。”
嬴政一听,略有些失落,点点头:“也是,相距遥遥,岂会这般容易答应归顺我大秦,不过能认祖归宗也好,作为我大秦在海外的藩属国居之,亦代表我华夏之名。”
李阳点点头,很开心嬴政能这么想。
说实话,李阳刚才还真的很担心这货会强行威逼少昊之国归顺大秦,如此一来,可能就真的要适得其反了。
先不说相距遥遥大海,你没有战舰,根本无法威胁到对方,就算你真的有足够的战舰,可以跨洋对少昊之国进行攻打,那也不是李阳想要的结果。
作为穿越者,李阳最不想的就是华夏民族的自相残杀。而且,眼下大秦周边的月氏、羌、楼兰等国都还没有统一并入大秦版图,自然更不应该这么心急就去管海外的少昊之国。
在李阳看来,就算云、贵、川、青、甘、藏、疆都被大秦统一了,那也不能武统少昊之国,而是应该先对付其他外族。
好在,嬴政这厮自比三皇五帝,将自己也当成是华夏民族的首领,所以倒是对整个华夏民族的命运有着后世君王不可比拟的责任感。
作为一个华夏民族的首领,嬴政显然已经将少昊之国当成了自己的臣民一般对待。
当下,嬴政就安排道:“李阳,以上宾之礼,迎接少昊使臣。”
“喏!”李阳领命。
以上宾之礼,迎接使臣,这在大秦可是从未有过的。
李阳离开章台宫后,立即就着手迎接事宜,着李由率羽林一万,前往山东迎接少昊使团。
用羽林军做为迎接使团的护卫,而且还是一万羽林,这样的迎接规格,简直就和嬴政巡游一样。这足可以说明,大秦这次完全是将少昊之国,奉为上宾待之。
要知道,大秦就没有对任何国家的使团如此礼待过,莫说派羽林去山东迎接,就是当年六国的使臣来咸阳,秦国那也得摆脸色,给你坐冷板凳,让你热脸贴冷屁股。
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问这样太过厚待于少昊之国,会不会反而自降了身份?
确实,这看上去就像是迎接太上皇似的。
不过,李阳却不以为意,道:“少昊使团,乃漂洋过海,越万里大洋来访,其与秦邦交之心,诚比金坚,非以往前他使团可比。且少昊之国,乃是华夏在外之同胞,离开华夏已有千年,如今重返华夏,犹如在外游子归家,我大秦作为华夏之母,岂能有不迎之理?”
母亲迎接儿子,哪有什么自降身份?只不过是血亲之间的热切亲情而已。
其实,在李阳看来,大秦不仅要厚待少昊使团,而且还要给以足够的关心和关怀,要让少昊使团感受到“故土”的温暖。
当然,如果能让他们将大秦这个“华夏大部落”当成是自己的依靠,当成是自己的靠山,那就更好不过了。
总之,眼下并不是大秦向少昊摆谱、论辈的时候,而是应该主动敞开温暖的怀抱,尽量的表达出欢迎之情。
至于,为何要让李由带一万羽林去迎接,这也是有考量的。
羽林是大秦军中最为精悍、装备最为精良的一支禁军铁骑,这些将士身上的那种肃杀铁血的气息,以及那英姿神勇的气质,绝对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无任何一支军队可以比拟。
这样一支一万人的羽林铁骑,展现在少昊使团的面前,那肯定是能令他们感到震憾的。
这叫什么?
这叫展现实力!
让少昊使团知道,我大秦的军威赫赫,哪怕只是一万人的军队,便有可敌十万、百万大军的实力和气势。
听上次徐福的介绍,少昊之国,只是一个城邦部落,虽然有自己的国王,但既然是城邦部落模式,自然人口有限,兵力更是有限。
而且,少昊之国,青铜铁矿更是稀缺,所以用的多是石器。
而我大秦呢?
随便派来迎接你们使团的卫队就是一万人的精兵强将,而且这一万人还装备精良,玄铁盔甲,这种天壤之别的差距,足可以让少昊使团明白大秦的实力之强悍。
同时,这也一定可以使他们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能得到大秦的保护,他们在美洲就一定不会再受外族欺凌!
…………
山东行省,琅琊郡。
数十艘远洋大船,停靠于琅琊(今临沂)。
浩浩数百人的队伍,登陆上岸。
这支队伍不是别人,正是徐福出使少昊归来。
与他一起的,还有少昊回访大秦的使团。
经过近一年的海上漂泊,徐福比一年前晒黑了许多,看上去皮肤犹如古铜。
他踏上陆地,伸手从脚下抓起一把泥土,指着眼前的这片天地,豪气万丈的对身后少昊使团道:“这便是华夏,我大秦的疆土!”
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昊使团
“华夏?我们终于到华夏了……”
少昊使团的人,激动无比的打量着这片土地,眼神显得有些炙热。
少昊国的祖先从华夏迁徙到美洲后,虽然过去了千年,如今少昊国早已经没有人知道华夏究竟在何处,但是关于自己的祖先,是来自于遥远的东方大陆一事,每个少昊国的人都是知道的。因为他们在美洲,便是自称殷商人,为的就是不忘自己的身世来源。
所以,每个少昊国的人,都知道自己是商朝人,是少昊的子孙,是华夏族!
曾几何时,他们也曾遥想过,华夏在哪里?华夏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然而,少昊国关于东方华夏的信息却并不多。
在为数不多的几个传说中,也只能得知,华夏是在遥远的东方,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少昊神建立华夏部落的地方。
传说,那里生活着数十万的华夏儿女。
传说,那里有着高度的华夏文明。
传说,那里物华天宝,什么东西都应有尽有……
只不过,对于已经身在异地的少昊国人来说,其实大家心里也知道,华夏它只是一个传说了,他们只是一片飘零的叶子,故乡,大概率是回不去了的。
必毕他们在全新的土地生长起来的,扎根也是扎在新的土地上,对华夏这两个字,以其说是感情,倒不如说是心灵上的一个寄托。
可是今天……他们竟真的来到了华夏,来到了那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地方,亦是自己的故乡。
要说不激动,那肯定是假的。
这里可是自己少昊神所在的地方啊,这里有着少昊神创建的华夏文明,以及无数的华夏儿女。
作为久离华夏,遥居于新土地的殷商人,因为与美洲当地的人,语言不同,肤色不同的原因,常年被外族人欺凌的原故,他们真的太想拥有一个强大的民族。特别是在少昊国生死存亡堪忧的情况下……
而如今,自己这个强大、古老的民族,就在眼前!
少昊使团,有种恍若在梦中一般的不真实感,因为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曾想过能实现的一件事。
“华夏!商朝,这是我们殷商人生活过的地方!”
一个年轻男子,眼神炙热,新奇的打量着眼前的这块土地,嘴中不由自主的念道。
这个年轻男了,约摸二十多岁,虽然年轻,其实却是少昊国的王子,也是此次使团的副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