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想到这里,扶苏面色绯红,又激动,又彷徨。
不知道父皇,会不会也像这些大臣们一样,为此感到惊喜呢?
第五十七章 这个老师很懒惰
不多时,早朝来临,众人也都纷纷赶去了麒麟殿。
关于朝会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周礼》中就有相关的记载。
对于秦朝来说,早朝也格外的注重。
因为皇帝不可能每天接见中央各部公卿大臣,一个个的去听取各种国事的建议。
而通过朝会的方式就可以很方便的了解到国家机器运行中的故障与弊病,同时可以听取各部公卿大臣们就国中各种事务的看法及意见,从讨论当中,得到一个最为满意的结果。
秦时,中央公卿机关的大臣都是要上早朝参与议事的,人数在百人左右,所以亦称百官朝参。
当然,其实三公九卿里的官员,就不止百人,比如掌议论的谏议大夫,就多至数十人,而郞官就更多了,议郞、中郎、侍郎等达数百人。
因为场地限制,所以除了三公九卿之位的大臣,及监察御史们,每日需要朝参外,各部机关的其余京官,都是有事禀奏时,方会朝参。有时候他们来了,也是只得排着站在靠后的殿外,没来皇帝也不会怪罪,这也是何章为何连日朝参缺席,也不会有事的原因。
麒麟殿。
始皇嬴政,驾临早朝。
看了一眼下边的大臣们,第一句问的就是何章来了没?
这可是自大秦早朝以来,皇帝第一次问起一个九卿之外的臣子,有没有来朝参。
大家虽然诧异,却也明白原因,因为扶苏近日一直在将作少府,皇起问起何章,自然是想从何章的口中,得知扶苏所作所为。
这时,掌殿廷朝会礼仪、接受臣民章奏的谒者(注:官名),出列奏报道:“禀陛下,今日朝参,何章将军缺席。”
“哼,又是缺席,他这都连续缺席多少次了!”嬴政不高兴了。
谒者道:“何章将军本月已连续缺席……二十一日了。”
嬴政这下心里有点火了,恼道:“好个何章,他掌着将作少府之职,二十余日朝参,连续缺席,难道他这将作府里就没事向朕奏报的吗,朕看他以后干脆也不用朝参了。”
大家听到这话,面面相嘘,都知道皇帝恼火了。
不过,因为之前在政务厅,扶苏叮嘱过不可透露他造纸一事,所以大家只好闭口不言。
当然,大家也不替何章担忧,因为一但只要皇帝知道了何章近日在忙着造纸,肯定就不会再怪罪他了,说不定还会大大的夸奖他。
毕竟,这纸可是他将作府造出来的,为此,还成就了扶苏,这当父皇的,自然少不了念何章的好。
这时,嬴政扫视了下边的众臣一眼,突然一愣,因为他发现李阳今天也没有来。
李阳是中丞相,位列三公之位,除非有事,否则是必须每日朝参的。
“李阳今日也未到,可是是病了么?”嬴政略担关心的问向众人。
大家都是一脸茫然,显然都不知道李阳为什么没有来朝参。
这时,掌皇宫诸门屯兵的卫尉,奏报道:“臣今早来时,见到了李中丞,倒是并未抱恙,而是去了将作府。”
“哦?”
嬴政眉头微微一皱,点头道:“无恙便好。”
口中虽然这般说着,其实他的心里却在犯嘀咕,李阳怎么也跑去将作府了,难道有什么事,竟会比朝参议事还更重要的吗?
说实话,昨日听闻扶苏自从边疆回来后,便一直待在将作府,嬴政对李阳这个太傅要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的话,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家伙非常的有治国才能,这个嬴政是从不否认的,但是他当老师却有些失职了。身为太傅,怎么能任由着扶苏胡作非为呢,荒废学业呢?
要是你说扶苏不服管教的话,你身为太傅,见得扶苏如此行径,你总得来跟朕奏报一声吧?
他倒好,这都二十余日了,要不是听闻赵高说出此事,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扶苏如此的荒唐。
正所谓,教不严,师之惰。这个李阳,对扶苏这个学生真是太不上心了。
唉!
嬴政在心中叹息了一声,决定今日一定要将扶苏好好训斥一顿,同时再问问他,要不要学治国之学,如果不学,便成全胡亥的心愿。
没办法,嬴政算是看出来了,李阳这个老师很懒惰,学生不想学,他也就落得轻松,连管都懒得管,这样的老师,那只能让勤于好学的人去当他学生了。
…………
与此同时,在将作府中。
李阳正带着巴适,在作坊中参观,同时跟他商讨纸的代理事宜。
没办法,原本李阳也是准备去上朝的。可是人还未走出将作府,结果扶苏就派人传话,要他早点想办法将纸放到市场上去售卖。
李阳倒是很能体会扶苏这么急切的心情,毕竟第一次干出一件有成就的事情,是个人都会有些迫不及待。
想到扶苏急匆匆进宫,肯定去向他的父皇奏报邀功去了,所以自己今天就算没去早朝,估计皇帝也不会怪罪。
于是,他就这么留在了将作府,派人去将巴适传了过来。
李阳根本不知道,此时的扶苏,根本就没有去告知嬴政造纸之事,此时已回府中呼呼睡觉去了。寻思着待早朝散去后,他再去奏报父皇。
巴适见到李阳发明的纸,也是惊叹连连。
当即就开始商谈起合作事宜。
关于合作代销之事,李阳心中早有打算,利益肯定会让一些给巴家,但是让的利肯定不大。
巴适倒也懂事,得知李阳卖这个纸是为了解国库之忧后,所以只要了一成的利润做为运营成本,其余九成利润,均算是将作府的。
只不过,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将作府,后来居然成了大秦诸多部门机构当中,最有钱的一个机构。各种新奇玩意,那是源源不绝……
当然,这已是后话了,暂且不表。
关于纸的售价方面,李阳原本是想和竹简一样的价格,但是巴适认为,需要书写之人,要么就是达官贵人,要么就是士绅土豪,他们皆是有钱人,而纸张又比竹简方便易书,所以定价哪怕比竹简略贵一些,也定然行销。
李阳觉得巴适说的极为有理,于是便一拍即合,合作事宜,很快便落实了下去。
当天,将作府工坊里的数千斤纸,就被巴适运到了巴氏的商行,决定次日便开始售卖……
…………
胡亥府。
散朝之后,赵高便急匆匆地来到了胡亥的府中。
这一次,赵高却是喜上眉梢,就好似有什么大喜事,直接找到怀中抱着美女的胡亥,拉着他就往外走,笑嘻嘻的道:“公子,快,快随我去章台,陛下召见哩!”
………………………………
ps:先更一章,大家有票的都投一下啊。qq阅读这边马上到一万票了。
第五十八章 神物,何人所造?
“父皇召我?”
胡亥愣道。
赵高点点头,笑眯眯地道:“老臣先前跟公子说的那件事马上就要成了,如果不出意外,陛下这是决定要将太傅派给你当老师!”
“真的吗?这真是太好了!”胡亥一听这话,也是大喜。
这倒不是他有多勤于好学,而是如果能把李阳弄到他的阵营中,那么之前还看不到希望的这盘棋,立马就会扭转乾坤。
先不说李阳有多厉害,成了自己阵营的人后,可以为他自己这边出多大的力,单说父皇如果把李阳派来给他当老师,这就说明父皇对扶苏是彻底的失望了,放弃了,他扶苏就输了一大半。而现在父皇选择让他胡亥去跟李阳学治国方略,等于是已经要把他胡亥当成大秦未来的接班人来培养了。
想到这些,胡亥岂能不高兴,岂能不激动。当即便道:“还是老师厉害,三言两语这盘残棋便是满盘皆活了,哈哈……”
赵高笑道:“这还不全靠长公子自个儿作死,要不然啊,老臣也是想不出让陛下将李阳派来给您当老师这种上策来哟。”
胡亥嘿嘿的笑了起来,心中是份外的得意。
说实话,自从李阳拜为太傅之后,胡亥和赵高是真的非常的绝望,以为这盘棋就这么要输了。
为此,当初也并不是没想过下策,他们为了让这盘棋回到以往的平衡状态,一直派刺客准备刺杀李阳。
可是,因为李阳出入一直有羽林护卫,所以根本就不曾找到刺杀的机会。
不过,现在好了,扶苏那个家伙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居然迷上了奇淫技巧之事,这倒是正好有了一个将李阳抢到自个儿阵营的大好机会。
杀了李阳,最多这盘棋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但是将李阳抢到自己的阵营,这盘棋就立现反败为胜的局势,这种大好机会,赵高怎么可能会视而不见。
人逢喜事精神爽,胡亥也不用赵高催促了,自己已是迫不及待的加快步子,朝章台宫赶去……
以此同时,扶苏也接到了宫里来人的口召,让他前往章台面见皇帝。
章台宫。
始皇嬴政散朝之后,如往常一样,摆驾于此,开始处理全国各地政务奏章的工作。
这一天,嬴政来到章台宫,一进殿,就感觉到不对劲了,今日的奏章竟是比往常要少了两大车。
只见,殿中的案台旁,只放着一车竹简,以往可都是三大车竹简啊。
今日……这……这不正常啊!
难道现在的臣工都变得这么懒惰了吗,不仅早朝爱上了缺勤,如今就连奏疏都是懒到不想写的地步了吗?
原本就因为扶苏荒废学业一事,嬴政近日心中恼火,早朝又得知何章二十余日不曾参加早参,还有李阳又是缺勤,让他这团无名之火更加的大。
现在倒好,一到章台,竟然见到如此情形,顿时就火冒三丈,当下便恼火的大喝一声:“来人!”
一名宫人赶紧小跑着过来,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何事?”
嬴政指着案台旁仅一车的竹简,恼道:“这一车奏章,是何意思?”
这名宫人是专门负责整理奏章的,听闻此话,赶紧回道:“回陛下,这一车奏疏是各地郡县所呈送的。”
“各地郡县的奏章?”一听这话,嬴政更加生气了,这么说来,岂不是中央公卿机关大臣,今日竟是连一份奏章都没有了,这哪里是大胆呀,简直就是反了他们!
嬴政正欲大怒,结果这时那个宫人似乎看出皇帝的想法了,于是连忙接着道:“朝中大臣的奏疏今日他们改用纸张书写,一百多份哩,就在陛下您的案上放着。”
“什么?”
嬴政一愣,看看了案台上的一推折子,有些懵了!
其实,他一进殿已经看到案台上有一堆东西了,只是并不认识那是何物。
如今听到宫人说,那是朝中大臣们的奏章,而且那么一丢丢,竟是上百份,这……这怎么可能!
一百份奏章,堆起来可是两大车啊。
还有,这些折子,到底是什么材料啊?
嬴政赶紧走到了案台前,拿起一道折子,看了一眼。
折子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材料,像是完整的一张绢,然后对折了三折,封口被漆封着,上面写着:丞相李斯,奏。
也就是说,这道折子,是李斯的章疏。
赶紧揭去封漆,将折子打开,果然是一张完整的材料,上面洋洋洒洒百余字,写得是笔走龙蛇,鸾飘凤泊,字迹非常的漂亮,更重要的是,奏书写在这种材料上面,非常易于阅览。
呼……
嬴政被这份奏章惊到了,眼睛睁的浑圆。
这……这到底是为何物,竟如此的轻薄,如此的平整?
他随手翻了翻拖盘中的这些折子,激动地连忙问道:“此为何物?”
宫人答道:“朝中大臣们的奏……奏疏啊!”
嬴政恼道:“朕问的是书写奏疏之材料!”
宫人赶紧回答:“听……听他们讲,好……好像说是纸!”
“纸?”嬴政眉头一皱,却是从未听说过。
宫人点点头:“是的,据说此物,名曰‘阳苏章纸’,是最近才刚被人发明出来的神物,可替代竹简,厉害着哩,而且还听说,它的成本竟是要比竹简之成本还要低廉。”
“什么?比……比竹简还要低廉!”嬴政被这句话给惊呆了。
这种叫阳苏章纸的东西,不仅平整,轻薄,原还以为比绢还要贵重,谁会想到,它的造价竟会比笨重的竹简还要廉价呀?
这简直让嬴政感到震惊的有些说不出话来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一种事物,而显得如此的激动无状。
身为一国之君,他可是非常明白,这种成本比竹简还廉价的纸,这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从古到今,文字和知识,将会在他的时代,再次向前迈进一大步。
神物啊,这宫人说的没错,此物果真能算得上是神物了!
世上竟有如此大才之人,能造出如此神奇之物来,此人绝非寻常之人也!
想到这里,嬴政还是不敢相信,这个托盘里这么一小丢丢,就有上百份奏章,不由问道:“这里真的有上百份?”
宫人一脸肯定的表情:“一百一十三份,全数在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