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李阳一愣,这么贱也敢说是跟自己学的,那岂不是在说他李阳其实比他们更贱?

    想到这里,李阳脸一沉,指着李由,道:“你,罚你中午不得吃饭!”

    李由都傻了,问道:“大人,这……为何啊?”

    李阳道:“你那么贱,也敢说是学的本相,不该罚么。”

    “…………”李由都震惊了!

    这都什么狗屁理由啊,神经病啊,简直就没天理啊!

    一旁的扶苏却是笑得捂起了肚子,这家伙拍马屁,结果拍得连午饭都没得吃了,这确实让人忍禁不住想笑。

    然而,这时……

    李阳觉得扶苏笑的也太贱了,于是道:“你笑什么,跟他一丘之貉,中午也别吃饭了!”

    “…………”

    扶苏的表情瞬间凝固。

    …………

    与此同时,冯府。

    冯劫散朝回到了家,难掩心中的兴奋和激动,找到父亲冯去疾道:“父亲,这下好了,赵高一党尽皆铲除,胡亥亦被贬为平民,长公子的太子之位指日可待……”

    话还没讲完,冯劫却是一愣,因为他发现自己的父亲,并无半点兴奋和高兴的样子,反而是眉头紧锁,满脸的忧色,似有什么难言的心事。

    “父亲,今日赵高、胡亥尽除,父亲为何不喜,反忧?”冯劫皱眉问道。

    冯去疾抬眼看了一眼冯劫,眼中带着深意,叹气道:“你真的就这么开心?”

    冯劫一时问得一头雾水,道:“父亲和蒙恬将军,与赵高明争暗斗多年,如今赵高一党终于除去,难道这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吗?”

    冯去疾略有失落的叹了口气,苦笑道:“冯儿啊,你还是太过天真了。”

    冯劫懵了!

    完全就搞不懂这是个什么情况。

    见冯劫一头雾水的表情,冯去疾也不多绕弯子了,直言问道:“为父问你,李阳此人比之赵高,谁智高一筹?”

    “自是中丞相智高,中丞相发明造纸术、风筝,还有前些时日想出来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皆说明中丞相此人智慧卓绝,有着通天之智啊。”冯劫当即答道,眼中还带着几分崇拜之色。

    冯去疾又道:“李阳此人与之赵高相比,谁计高一筹?”

    冯劫想了想,又答:“论计谋心思,在此之前,儿定会说中丞相与赵高完全不可比,可今日之事……儿敢说,中丞相之计谋心思,深不可测,甚至过于赵高之老谋。”

    答完这两句话,冯劫更是不解了,问道:“父亲为何问儿这些?”

    冯去疾道:“既然你如今也知道李阳他不仅智高于赵高,心计亦甚过赵高,那赵高于我等来说都如此难以对付,这位中丞相,岂不更难?”

    冯劫蒙了:“对付中丞相?”

    冯去疾道:“待它日长公子继位后,军政谁来掌,军或许蒙恬是志在必得,那这政呢?还会是我冯家吗?你有想过此事吗?”




第八十四章 任重而道远
    冯劫怔住了!

    他这时方才明白,夺储之役大胜,父亲为何会不喜反忧。

    因为在李阳没有出现之前,为了助扶苏坐上太子之位,冯蒙两家联手与赵高明争暗斗,甚至为此与赵高结下了死仇,不管最终谁胜,败的一方必死无疑。

    而冯、蒙两家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不久的将来,秦国的军政之权力。

    蒙家,三代秦将,蒙恬作为军系领军人物,又是扶苏的兵法老师,只要助扶苏争得储君之位,将来待扶苏登基之后,秦国之兵权,自然是由蒙恬执掌无疑。

    而他们冯家,父亲冯去疾官拜右丞相,领百官,执掌朝政,只要助扶苏夺得秦国储君之位,这将来朝政这块的百官之首,自然依旧将是他们冯家的。

    毕竟冯劫眼下已官拜御史大夫,乃上卿之位了(相当于副丞相),将来成为下一任的秦国右丞相,亦是板上定钉的事。

    按照以前的想法,李斯虽是左丞相,但因其并非是扶苏的人,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将来必然不可能对冯家构成任何威胁。

    而李阳,虽然位居中丞相,还是扶苏的老师。可是,此人毕竟年纪尚浅,加上朝中毫无背景,冯家还是有信心能压得住他的。

    可是,如今方才发现,事情完全就不是这样的。

    李阳虽然看上十分的年轻,虽然他在朝中毫无身世背景,可是他却厉害到令人感到恐怖的地步!

    赵高厉害吧?

    可是人家今日轻而易举的便将赵高给弄死了!

    这样一个足智多谋,心机更是深不可测的竟争对手,冯家日后真的还能压得住他吗?

    答案显而易见,这个人甚至要比赵高还难以对付,要想压住他,怎么可能!

    说实话,冯劫想到这里,自己都没信心了,将来大秦的百官之首,已是变得有些渺茫了……

    见到自己儿子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了,冯去疾知道,儿子已经被他点醒了,于是叹道:“这个李阳隐藏的实在是太深了,若不是赵高要动他,我等恐怕至今都不会知道他的厉害,甚至还会以为他只是一个为人轻狂的才子。”

    冯劫惆怅道:“父亲说的是,执掌朝纲,原本我冯家是势在必得,可是如今……将来执掌朝纲之人,恐怕得是中丞相的了!”

    冯去疾也是一阵心塞,最后叹了口气,道:“为今之计,只得尽量压制了!”

    冯劫点点头。

    当然,眼下冯去疾也不会蠢到就与李阳作对,先不说扶苏不会同意,就是皇帝都不会同意。而且,现在也还不到那个时候。

    虽说李阳可以说是冯家未来的强敌,亦或者说是未来的心头大患,但冯去疾还是有信心,将来与他一搏的。

    毕竟,自己总领朝纲,在朝堂上耕耘多年,根系壮大。而他李阳,虽说总领律政,其实却是孤身一人,其相府下边的律政机构,御史台是他冯家在执掌,而廷尉署则是蒙家在执掌,所以说起来李阳只不过是一个光杆丞相,真正到了要竟争的时候,他根本无可用之人,将被完全架空。

    也正是深知这一点,所以冯去疾知道,眼下要做的事,就是尽量压制他,不让他将触手伸向其它方面去,就让他死死地给我呆在总领律政的位子上,如此,日后便可不用惧他!

    只不过,冯去疾不知道的是,在李阳的眼中,什么右丞相、左丞相,未来能在朝堂上说了算的人,得是能给朝廷赚钱的大臣。

    这个时候的李阳,已经在心里萌生了要打造“国有企业”的念头了。

    自从将作少府将纸造出来后,李阳就发现了将作少府的巨大潜力。

    将作少府里可都是人才呀,凝聚着无数秦国顶尖的能工巧匠,完全可以成立一个工科院,给这些匠人身份和地位,加上自己这个穿越者的点拨,未来“工业革命”可就靠他们了。

    当然,这是一个长远的规划,眼下却是不可能立刻实现,甚至自己这辈子能不能实现,李阳也是没有信心,他只能暂时遥想、规划。

    因为工业革命,可不仅仅要的是各行业的匠人,还要各种学科的科学基础知识,所以科学基础知识的普及,也是迫在眉睫。

    对于李阳来说,他想干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只不过大多事情眼下都不可能实现,只能一步一步慢慢的来。

    而眼下,最迫切的就是解决温饱。

    温饱无法解决,就无法普及科学知识。

    只有百姓安居乐业了,才能推广小学、初中等基础知识,然后再开创科举制度,给国家选拔科学人才。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要基于温饱无忧的基础上,才能顺利的推行。

    “任重而道远啊!”

    中丞相府中的李阳,想到心中一大堆迫切想实现的理想,不由叹了口气。

    就在这个时候,吴伯走到身边,道:“老爷,王大人求见!”

    “王大人?哪个王大人?”李阳眉头一皱。

    “就是东阳郡太守,王大人。”吴伯说道。

    “王又贤?”

    一听这话,李阳立刻反应了过来,赶紧道:“吴伯,快去将他请进来。”

    “诺!”

    吴伯立即前去通报。

    李阳有些激动了,王又贤可是自己派回去找韩信的,这次这么快就回咸阳来了,显然是找到了韩信。

    韩信可是真正的人才啊,与战神白起齐名的军事天才,这种人才如果能收罗到自己的手里,以后在军事方面,也就等于有了话语权。

    很快,王又贤在吴伯的引领下,走进了议事厅,身后还跟着一位英气不凡的青年。

    这位青年十分的年轻,看上去甚至比李阳还小。

    不过想想也对,历史记载,韩信是公元前231年生人,如今是公元前210年,也就是说现在的韩信也就21岁,正好比李阳小一岁。

    “下官王又贤,拜见中丞相!”

    一见到李阳,王又贤便赶紧拱手见礼。

    李阳很高兴的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同时道:“王大人一路辛苦了!”

    王又贤受宠若惊状,赶紧道:“谢中丞相,下官幸不辱使命,将您要找的人终于找来了。”

    说完,他伸手指了指身后的青年,介绍道:“这位便是淮阴人氏,韩信是也!”

    “韩信,拜见中丞相!”

    青年立即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对李阳拱手,深深一揖。

    这可是秦国的中丞相啊,位高权重,可以说是在这大秦天下,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自己不过是一落魄庶人,平时在家乡都受人冷眼欺凌,如今却能得中丞相看重,甚至还派一郡之郡守来寻自己,这对有志不得伸的韩信来说,心中有多么的感动,自是不用多说。

    当然,此刻的他,心中除了感动和激动之外,心中也十分的吃惊。

    因为他真的做梦都没有想到,中丞相会如此的年轻!

    虽然他早就听说,大秦的中丞相很年轻,可是在韩信想来,就算中丞相再年轻,估计也得有三四十岁了。

    毕竟要成为一国之丞相,开府变法,肯定见识卓越,而且阅历丰富,特别是就在日前,听说中丞相还将赵高一党给全数铲除了,能将赵高都一举铲除,可见中丞相应该是一位老谋深算之人,不可能太过年轻。

    然而……

    如今真见到了真人,韩信简直惊呆了。

    这位中丞相,居然看上去和自己的年纪相仿,最多也就二十出头。

    二十岁出头,便官拜一国之丞相,开府变法,入朝不足半年,便是将赵高一党尽除……

    想到这里,韩信就心惊肉跳,这还是人吗,这也太厉害了吧!

    此刻的韩信,只差没把下巴给惊掉到地上。



第八十五章 韩信
    “你就是韩信?”

    就在韩信为李阳的年纪之轻,暗自震惊之时,听到了来自李阳的问话。

    韩信赶紧认真的回道:“回中丞相,在下乃淮阴人,名字确实叫韩信。”

    韩信在心里也很怀疑,这位中丞相要找的韩信,会不会不是自己。

    李阳点了点头,又问道:“你是不是熟读兵书,懂兵法?”

    韩信一愣,眉头微微一挑,看了一眼李阳,然后赶紧回道:“在下确实读过几本兵书。”

    李阳一听,心中大喜,看来这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韩信,没错了!

    可是,此刻的韩信,却是懵逼的……

    他完全就搞不懂现在这是一个什么状况!

    自己何德何能,为何会让中丞相特意派人来寻找自己,而且还请到咸阳来。

    自己并不是贵族,亦不是名士,无法像那些名士那样,声名远扬。

    可以说,他韩信就是一个落魄的平民百姓。

    更加让韩信好奇的是,这位中丞相是怎么知道他熟读兵书,懂兵法的?

    韩信虽然是熟读兵书,可是自己从未向外人道,且自己也从未用过兵,外人就不可能知道他善用兵之道了。

    别说这位远在朝堂上的中丞相,就是他家乡的那些熟人,都是把他当作闲人懒汉,不招人待见。

    韩信是真的想不明白,中丞相为何会知道这么多自己的事情。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韩信忍不住问道:“丞相,不知您为何派王郡守来寻在下?”

    李阳笑道:“就知道你必有此一问,实不相瞒,本相知道你在兵法上颇有造诣,故而才会派王大人将你寻来。”

    原本就满心疑惑的韩信,听到这话,就更加的惊愕了。

    中丞相不仅知道自己熟读兵书,懂兵法,而且竟然还知道自己在兵法上颇有造诣……

    这……这怎么可能?

    对于用兵之道,韩信还是相当有自信的,虽然从未用过兵,但是他相信自己,如果真的有平台让他施展胸中所学,自己定是可以做到战无不胜。

    只是,这一切都是自己这般认为的,自己有几斤几两,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外人会知晓。

    而且,在用兵之道上,有没有造诣,这个要用过兵,打了胜仗,别人方才能够得知的。这不同于懂兵法,别人看见你爱看兵书,说你应该懂兵法,也属情理当中的事。可是,用兵之造诣,可不是说看见你看了几本兵书,就会相信你有造诣。
1...4445464748...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