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显然,酒壶中的酒,和酒缸里的酒,都是一样的。

    巴适拿着酒壶,来到李阳的案前,给他倒了一杯,笑道:“公子,您看这酒是否满意?”

    李阳早就迫不及待了,端起酒杯,一看,清澈如水,再闻,确实是白酒的味道。

    轻轻小嘬了一口,入口甘烈,应该有五十度上下,乃是真正的烈酒。

    “好酒!”

    李阳一饮而尽,辣得砸舌,最后大赞了一声。也许是此时的白酒格外珍贵的原因,他甚至喝出了二锅头的感觉。

    烈酒得到了李阳的肯定和称赞,巴适也乐得合不拢嘴,笑道:“公子,这第一批阳酒今早才刚刚推出,已然是哄抢一空了,凡品此酒者,皆赞不绝口。”

    李阳对白酒的热销,倒是不足为奇,毕竟咸阳城贵族士绅无数,光是从以前的六国强迫迁来的富商就达十二万户,白酒的价格就算再贵,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只不过……

    李阳总感觉这话里边有个字非常的扎耳,眉头一皱:“你刚才说这酒叫什么?”

    巴适道:“阳酒啊!”

    我去!

    李阳一脸黑线,道:“为何取这个名字?”

    巴适道:“此酒是公子发明的,自然当以公子之名命之,且此酒尤烈,当符一个阳字。故取名‘阳酒’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阳一时竟无言以对了。

    巴适笑了笑,看了一眼李阳,接着试探道:“此美酒,我已留了百余桌之数,备于宓儿婚事喜宴之用。只是,不知公子对宓儿之心意……”

    李阳听到这话,自然明白对方的意思,那日把巴宓给睡了,对方这是找上门来要交代来了。

    沉吟了一下,道:“我之心意,宓儿姑娘应该懂,只是眼下平乱之责在身,只有等乱象平息了,我才能忙儿女私情。”

    巴适一听,心里立刻有底了,睡了别人,最起码他还是认帐的。

    而对于眼下的乱象,巴适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大秦境内,从南到北,饥荒严重,而且据说大江沿岸更是有人揭竿造反,事态不可谓不严重。

    如今,听闻李阳负责平乱,立刻便明白他这不是在借故拖延婚期,而是真的大事在身,于是连忙问道:“公子负责平乱?”

    李阳点点头:“是的,平乱之前,必须解决饥荒,而要解决饥荒,就看这次能否将长城、秦陵、阿房这些工程让你们这些商人接手了,眼下唯有你们这些富商可解大秦的饥荒危局了。”

    巴适是聪明人,一听就了然了,这是想让商人雇用灾民,以此度过眼前的困局。

    明白了工程外包之事的重要性,而且平乱又直接关乎着巴宓的婚期,这可关乎着切身利益啊,巴适当下便道:“公子放心,工程之事,我必将尽全力游说那些富商!”

    李阳大喜:“如此甚好!”

    …………

    当晚,冯相府。

    冯去疾见儿子冯劫从中丞相府回来了,于是便找到他问道:“今日李阳可有何动作?”

    “没见他有何动作,只不过是特意见了巴家。”冯劫说道。

    “见巴家?”

    冯去疾眉头一挑,冷笑一声:“看来他真是打算让商人募捐,以此来解决饥荒了。”

    “儿也觉得中丞相这是打算向富商们募集钱粮。”冯劫说到这里,不由沉吟道:“要想靠募捐振灾,可是不容易,除非那些富商们都愿意将家资尽数交出,要不然……只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冯去疾冷哼一声:“靠商人振灾,异想天开耳!”

    是的,虽然李阳他很聪明,每每行事也总是出人意料,但若是他想靠商人来振灾,显然这主意他就真的打错了。

    商人之精明,怎会肯将家资捐赠出来?

    试问,这不是异想天开,还会是什么?

    …………

    当天,李阳见了大秦首富巴家的消失,瞬间传遍朝野上下。

    所有人听后,都是嗤之以鼻,亦或摇头叹息,都认为李阳这是打算向富商们募捐钱粮。

    有些人已经觉得李阳这次要栽跟头了,如此平乱,怎能成功?

    …………

    次日,早朝。

    另一个消息震惊了朝野上下。

    麒麟殿上,中车令刘喜宣旨,置设发改署,着李斯执掌,行新政事宜。

    这一消息,可真是让许多人出乎了意外。

    特别是冯去疾,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懵了!

    新政?

    如今并没有新政要实施啊,怎么突然间就置设了一个行使新政的发改署了呢?

    而且,这么大的事情,之前竟然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来的这么的突然……

    冯去疾突然有一种被人草了,事后才知道的无力感。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阳和李斯这是联手了,这是要分冯相的权。

    昨日在朝堂上,冯相还打压李阳,将眼下的乱象归罪于李阳的轻徭役。甚至,冯相下面的三个议郎,还打算趁机否定李阳的新法。

    结果……

    今天李阳就和李斯联手了,直接从冯相手中分权!

    这……算不算是报复?

    所有人都被这事前毫无征兆的操作给惊呆了!

    而冯去疾,自然是恨得捶胸顿足。

    昨日杀了他三个议郞,今日又分他的权,这简直就欺人太甚了!

    此时,回过味来的冯去疾,才算是终于明白到李阳有多么的阴险狡诈了,此子之阴险,尤甚赵高。

    如果李阳自己要行新政之权的话,冯去疾可以带着满朝文武大臣,一力谏阻,毕竟权力过大,于江山社稷不利,皇帝不得不答应。

    如此一来,这新政之权,自然就由他冯去疾举荐旁人来执掌了。比如,让蒙毅执掌,就是一个非常适合的人选。

    可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李阳居然放弃了新政之权,而是让李斯来执掌新政,这招就真的就太有心机、太阴险狡滑了。

    难道自己领着满朝文武大臣,力谏李斯不适合执掌新政吗?

    显然,这个理由十分之可笑。

    相反,展望朝中衮衮公卿,唯李斯执掌新政,最适合不过。可以说,只要是李斯执掌新政,没有一人会站出来反对。

    想及于此,冯去疾深深地看了一眼李阳,心里也很清楚,这是李阳对近日打压的反击。

    也正因此,冯去疾知道,此人久留,后患无穷!




第九十六章 这个人太可怕了
    自赵高一党倒台,冯去疾决定打压李阳,近日初次交手,冯去疾算是完败!

    不仅丢了三个议郞,而且国政也已经被分权,整个早朝下来,冯去疾愣是被李阳报复的连个“不”字都没办法说出来。

    可以说,李阳的这次报复行动,打得冯去疾毫无还手之力。

    说实话,冯去疾也是十分无奈的。

    自从赵高倒台后,他就知道李阳的厉害了,此人心机之深,手段之高,完全是赵高无法相比的。

    面对这样一个强敌,冯去疾也是非常之头疼,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希望与这样的人成为政敌。

    然而……

    只要身在这个政治场中,就免不了各种争斗,各种勾心斗角,各种尔虞我诈。

    在这个政治场上,权力漩涡当中,可不是说不想为敌,就能安然无恙的。除非你放弃一切,回归田园,方可明哲保身。

    否则,你就不得不去争斗,因为在政治场上,不进,则退。

    如果他冯去疾什么也不做,下场就会好吗?

    不,如果不去争,不去斗,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这个朝堂上彻底的被人取代。

    只要李阳实施新政,新政就必然要分他冯去疾的权,当新政完全取代旧政的时候,也就是他冯去疾完全被取代之日。

    这一切,都不是谁愿不愿意的事情,你不想被取代,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便是打压对方,除去政敌。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执行新政,可是这样一来,岂不听命于李阳了,结果依旧是被李阳取代。

    这就是政治,由不得你想不想,愿不愿意,一切都是那么的身不由己。

    反之,他李阳就不争不斗了么?

    不,他李阳亦是一直在争斗。

    他做的任何一件事,对别人来说都是一种斗争。

    他会为了不得罪胡亥,不得罪赵高,为了“友好”,而放弃太傅一职吗?

    没有,他为了权力,为了往前走,他选择了斗争,选择了与赵高为敌。

    他会为了“友好”,放弃新政吗?

    显然,就算冯去疾不打压他,李阳依旧会推行新政,新政的目的,就是彻底取代旧政。

    说直白一点,这就是一方夺另一方手中的权力!

    不管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还是一展胸中抱负,都必须争,都必须斗,只有争到更大的权力,才能更好的去施展心中的理想和抱负。

    这一切,谁饶过谁?谁又会放过谁?

    只要你挡在他面前,只要你不听命于他,不顺从他的理念,阻挡他的理想,他就会跟你斗争到底,没有半分情面可讲。

    这,就是政治。

    你不斗他,他便斗你,除非你自愿放弃,屈居于下,如李斯屈从于李阳那样……

    只不过,对于冯家来说,眼下并没有到非得屈居李阳脚下的境地,所以,他必须斗下去!

    “冯相,发改署发布新政了!”

    就在冯去疾心事重重之时,一位下属走了过来,禀报道。

    这么快么?

    冯去疾一怔,他没有想到,早朝才刚下旨置设发改署,现在才过去一个时辰,新政就出来了,心中大感诧异。

    这是什么新政,以至于如此的等不及?

    心中好奇,不由赶紧问道:“是何新政?”

    下属回道:“是国家工程招标新政!”

    “工程招标?”

    冯去疾眉头一皱,心中诧异更甚。

    工程招标,有必要这么着急吗?国库空虚,急着将这条政令发出来,有何意义?

    冯去疾有些看不懂了。

    一旁的下属猜测道:“或许是李相急着向中丞相表忠心吧,毕竟工程招标,是中丞相数月前制定的‘可持续性发展策略’当中的内容。”

    冯去疾点了点头,正想说当是如此,结果回头一想,不对呀!

    工程招标,国库并不需要提前预支钱粮的。

    难道是……

    饥荒?

    脑袋里一冒出这个答案,冯去疾就惊呆了!

    原来李阳昨日在朝堂上说的靠商人振灾,并非是向商人募捐,而是……让富商们雇用灾民,去修筑工程!

    想到这里,冯去疾整个人都愣在了当场。

    虽然是政敌,但是冯去疾不得不承认,自己再一次被李阳的聪明才智给震惊到了。

    这个李阳……他怎么会想到这么好的一个办法?

    很显然,如果工程招标真的成功了的话,眼下的饥荒基本上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想到这里,冯去疾不由苦笑,这个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

    与此同时,下朝后的李阳,此时在韩信和李由的陪同下,赶往了天下居酒楼,手中还拿着一份刚刚发布的国家工程招标新政的令文……

    天下居酒楼。

    此时,咸阳城最有实力的,共二十多位富商,已在巴适的连络下,齐聚于天下居酒楼,翘首以盼李阳之大驾。

    不多久,李阳终于来到了天下居。

    一众富商,在巴适的带领下,于酒楼门前列队恭迎,拱手齐呼:“拜见中丞相!”

    身在咸阳的富商,都知道李阳是目前朝中三位丞相当中最受皇帝重用之人,加上他还是扶苏的老师,前程不可限量,大家自然不敢不恭敬。

    虽然中丞相之名,如雷贯耳,但是大家却从没有真正见过。

    如今,终于一睹李阳真容,众人无不被李阳的年纪所震惊。

    开府变法,执掌律政,倒赵高,能做这一切的人,居然是一位二十出头的青年,这怎能不叫众人惊骇、折服?

    “诸位不必客气!”李阳笑了笑,也微微拱手,算是极为的礼贤下士,让一众富商心中大暖。

    众人自动让开中央的大道,伸手请李阳先行。
1...5051525354...205
猜你喜欢